Google 用了 17 年的 Logo 为何大改?

Image

Google 的 Logo 迎来 17 年来最大的变化,这可不是 Google 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
Google 的设计师在部落格里解释了这次更换 Logo 的原因。1998 年正式成立後,Google 的 Logo 一直是 5 个多彩的英文字母打在白色的画布上。期间虽有样式的改变,但依旧保持着衬线字体的一贯风格。

「随着科技的变迁,画布也在改变。」输入装置和互动方式开始变得多样,行动装置丶可穿戴装置丶语音互动从实验室来到民间。「我们希望不管用户透过什麽装置和互动方式接触我们的品牌,都可以体验到 Google 在网页上带来的简洁和愉悦。」Google 的设计师在部落格上写道。

今年初,包括但不仅限於 Creative Lab 和 Material Design 团队的 Google 设计师们聚集在纽约,一同讨论出了新 Logo 面临的四个挑战:

Logo 的扩展性要好,在各种约束性的空间中都能保证 Logo 的完整性;
精巧动画能在互动的每一个阶段给予用户反馈;
要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将 Google 旗下产品都品牌化,保证用户每天和这些产品接触的统一性;
将用户对 Google 品牌认知最好的那一部分,以及用户不断改变中的需求结合起来。
面临挑战,Google 的设计团队从提取品牌基本元素开始。蓝丶红丶黄丶绿四种颜色和乾净的白色背景是 Google 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接着他们挑选了几个能让人感到兴奋的方向去尝试。

Google 的设计师团队还让搜寻丶产品丶市场以及工程师团队参与进来,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最终他们得出一个包含三种状态的 Logo 方案,可以灵活运用到各种营销物料以及各个产品平台上。

主 Logo 从衬线字体变成重新设计的无衬线字体,但依旧保持四种颜色的辨识度。最後的「e」字母稍微倾斜了一下角度,Google 的设计师宣称这是为了提醒 Googler:我们永远有那麽一点不因循守旧。

加拿大最贵租金竟是安省2小镇

Image加拿大房屋出租网站RentSeeker.ca今夏公布了各城市出租公寓平均价格比较数据。尽管多伦多和温哥华楼市持续火爆,房价一路飙升,但RentSeeker.ca数据却显示,两大城市的租金未必高于城市周边地区,其中大多伦多区的Ajax和Burlington平均租金甚至超越了多伦多本身。
 
     RentSeeker.ca是加拿大最大的房屋出租网站之一,该网站比较了各城市出租公寓的平均价格,如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温哥华、埃德蒙顿和温尼伯等,但不包括新布伦瑞克(New Brunswick)、新斯科舍(Nova Scotia)和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地区的数据。有关数据由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收集,主要是依据业主的报告计算。
 
     公寓出租价格最贵是大城市周边地区,如多伦多和温哥华。有时邻近地区的房屋租金高于市内,如大多区的Ajax和伯Burlington。在西海岸,温哥华的租金低于邻近城市兰利(Langley)、列治文(Richmond)和高贵林(Coquitlam)。
 
     安省Ajax和Burlington两市租金冠全国 
 
     工作室或单身公寓租金最贵的是多伦多以东的小镇Ajax。数据显示,该地区平均租金为每月1,253元。单身公寓最便宜的地区是魁省的三河市(Trois-Rivieres),其平均租金为384元。
 
     一居室公寓平均价格最贵的是安省Burlington,每月平均租金为1,379元。一居室公寓平均价格最便宜的地区是三河市,为447元。
 
     两居室公寓平均价格最贵的也是Burlington,为1,558元,三河市的两居室公寓价格为571元。温哥华东南部兰利市的三居室公寓平均价格最高,为1,773元,而最低的是三河市。
 
     旺市(Vaughan)的三房公寓平均租金冠绝全国,每月高达2,027元,而租金最低廉是魁省三河城(Trois-Rivieres),每月平均只须618元。
 
     加拿大城市一居室月租金列表(加元)
 
卑诗省Saanich $833
卑诗省列治文 $980
温哥华 $1,062
卑诗省本拿比 $792
卑诗省萨里 $910
卑诗省高贵林 $1,028
卑诗省兰利 $1,190
卑诗省Abbotsford $699
卑诗省Kelowna $802
卡尔加里 $1,137
埃德蒙顿 $1,004
萨斯卡通 $910
里贾纳 $915
温尼伯 $785
安省雷湾 $743
安省Sudbury $804
贵湖 $878
基奇纳 $821
剑桥 $820
伦敦 $788
Chatham-Kent $642
温莎 $676
St. Catharines $763
伯灵顿 $1,379
汉密尔顿 $810
奥克维尔 $1,251
密西沙加 $1,067
多伦多 $1,085
安省Ajax $967
安省Whitby $945
奥沙瓦 $928
万锦 $1,094
旺市 $1,088
列治文山 $954
巴里 $984
京士顿 $908
渥太华 $941
魁省 Gatineau $664
蒙特利尔 $660
魁省 Laval $913
魁省Terrebonne $810
魁省Sherbrooke $487
魁省Longueuil $666
魁省山河市 $447
魁省Levis $807
魁北克城 $660
魁省Saguenay $460
St. John’s, N.L. $782

想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意?心理学博士:没办法专心就乾脆「主动分心」

Image断断续续的工作人生
早上十点,自由接案的亚曼达就已经感到很沮丧,她从事网站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工作。几乎整个早上,她都把时间用来开发票给客户,包括一家拖欠款项的大客户。她很气恼自己居然花了两个小时处理这些文件作业,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当天真正重要的事务上:她答应三家公司要完成的工作。

看看时钟,她知道至少要有一家公司的东西得迟交了,因为时间不够完成这三家公司的案子。她该专注於哪两家的案子丶延後哪一家的呢?她气恼自己这天还没做任何具有生产力的事,在未经仔细思考的情况下,她就随意开始做其中一件案子,因为她刚好看到这件案子的工作笔记,所以其实并未真正作出任何选择,她只是觉得:那就从这件开始做吧!

不过,刚才开发票开到一肚子火,亚曼达似乎迟迟未能消气。处理发票一向是她最讨厌的事务,现在她的愤怒转移到那个延迟付款的大客户身上。她必须用力思考,反覆重看工作笔记好几次,因为每次看到最後,她总是发现自己的思路迷失了,只好再从头看过一遍,告诫自己要专心一点。

虽然「万事起头难」,但十到十五分钟之後,亚曼达终於进入状况,开始有点进展。突然间,一辆救护车经过,发出刺耳的警笛声,让她脱离了刚才的出神状态。接着,她想到附近有家医院,一年前,当她腿部骨折时,就是在那家医院接受治疗的。然後,她想起之後有段日子,她腿部打着石膏还要爬楼梯到她的办公室。算一算,应该爬了有几百趟吧!真高兴,那段日子终於熬过去了。这使她又不禁想起不良於行的母亲,她希望自己在年纪更大时,不会像母亲那样……嗯,她心想,好像应该运动或做做瑜伽……但是这麽多案子要做,何时才会有时间去健身房或瑜伽教室?

脑里的小剧场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戏码,「妳在搞什麽,亚曼达!妳哪根筋不对?专注啊!」她斥责自己。

十分钟後,她开始回到工作上,但才过五分钟,她的工作夥伴走进办公室,简单地问了一个小问题—你也知道,这种对话通常没有原本预计的那麽快结束,根本就不简短。这个同事站在亚曼达的办公室里讲述他的问题,足足二十分钟,随着宝贵的时间流逝,亚曼达的胃酸翻腾起来。

接下来一整天的时间,亚曼达努力保持专注,但每次都被其他事物打断而分心,例如电子邮件通知(她一看到通知,就会立刻看一下内容)丶电话(电话铃响,她一定接),或是不知怎的丶一不小心就开启分页浏览自己喜欢的网站了。她总会斥责自己:时间不够了!要快点专心把案子做完。

结果,在这天结束时,亚曼达只完成三件案子的其中「一件」。所以,她还得花费更多宝贵时间打电话,向其他两个未完成提案的客户解释,调整他们的期望,请他们再多给一点时间。

专注力是成功的要素之一,聚焦丶不分心是非常难做到的事,因为我们的大脑结构天生善於对分心事物作出反应。再者,现在的工作环境远比以前更容易导致分心,大家共用的办公空间丶会议丶电脑丶智慧型手机丶平板电脑丶无数的电子邮件丶网路和社交媒体等,全都竞相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为了保持专注在重要的事务上,我们必须擅长两项技巧。第一项技巧很显然,就是移除分心事物—如果我们更了解注意力的运作方式,就会更重视这件事。第二项技巧就比较吊诡了,在本书提供的所有提升效率的策略中,它大概也是最令人不解的一个,那就是我们必须学会让自己的心思「漫游」。

没错,就是学会把手松开一点,别紧抓着注意力不放,企图逼自己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务上。

尽量减少干扰,学会「掌控」现代科技
我们都和亚曼达一样,大多期望自己能够持续专注几个小时。当我们几乎无可避免地做不到时,就会斥责自己不够认真。但是,如同前文所言,我们的大脑是擅长发现分心事物的机器,这使我们非常难长时间专注在单一事物上。

那麽,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更专注的话,该如何做呢?第一步就是移除你最能够预料到的分心事物。

如果同事或电话不再每隔五分钟就来找,你当然更能够专注在工作上。但如果你是长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大概可以从亲身经验中知道,我们多数人很少真正采取这种行动,主动移除在自己工作场所中的分心事物。

其实,我们的工作工具如电脑丶电话丶平板电脑等,对多数专业人士丶尤其是知识工作者需要做的创意思考丶复杂决策,以及规划与协调事务等,具有非常大的分心作用。

想像一下,如果某人在你的办公室设下恶作剧陷阱,例如在门的上方悬挂了一桶水,让你一进门就被翻覆的水淋湿,或是在你的座椅上放了一些图钉,或是一个坐下去会发出怪声响的垫子。当你在工作环境中布置并使用这些科技装置,就如同或多或少这样布下「陷阱」。你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充满陷阱的工作环境,但这些陷阱不是水桶或图钉,而是电话丶各种大小萤幕丶网站丶办公室开放的门等。

如果你想更集中注意力,一个不错的起步就是减少噪音,尽量先关闭许多装置。你不必隐遁山林或遗世独立,当个不使用现代设备的摩登原始人,你只要让这些装置无法导致你分心,也许一次二十分钟就好。你可以直接关掉电子邮件信箱,以及其他装置的提示音—别相信你能够不理会弹跳出来的邮件通知,你的大脑不会让你得逞。

如果你有自己的办公室,可以先把门关上。或者,如果你在开放式办公空间工作的话,就戴上耳机来抵抗噪音。你可以先把电话转接到语音信箱,或是把行动装置收到包包内等地方,你也可以试着放到更远一点的地方,让自己比较难立刻拿到智慧型手机或平板电脑,只是为了想「看一下有没有信进来」。和其他人开会时,每当写完一些重点笔记或工作要项时,你可以把笔电萤幕稍微阖上一点,避免萤幕上的东西导致你从交谈中分心,或者更好的方式是使用传统纸笔。

当你分心时,该如何维持你的生产力呢?答案可能会令你惊讶。

没关系,就让大脑分心
打从我们小时候,就被教导相信保持专注的好处。我们受到这样的训练:一个好学生应该整堂课都保持专注,除非是被问问题,否则应该要好好听课丶跟上最新的学习进度。我们接受的教育体制,并不鼓励我们发展作白日梦的技巧。我敢打赌,你一定没看过成绩单上出现这样的评语:「该生白日梦作得不够多。」

因此,当我们长大成人,如果心思漫游,思绪并未集中在眼前的事务上,反而是不禁想到即将在周末登场的比赛丶自己很喜欢的某个电视实境节目,或是回想起午餐是否忘了留下小费等,我们便会认错。如果我们的心思经常漫游,就会认为这是不够自制丶必须改正的缺点。

但研究显示,心思漫游未必是一种缺点,当我们在执行对专业人士最富认知力挑战的工作时,例如发挥创意来解决问题或是做长期规划时,心思漫游可能具有重要助益。

东想西想,让你变得更有创意
多数人以为,在面对需要创意解方的问题时,最好的应付方法就是专心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的一群研究人员发现,这样的观念可能不正确。该研究团队在二○一二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实验中,要求一百四十五名参与者执行「非常用途作业」(unusual uses task)。数十年来,这种测验被成功用来评量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测验的方式是:指定一种常见物品,例如一个瓶子等,要求测验对象在限定的时间内,尽量想出并列出该物品的用途,而测验是根据受测者所列的答案的独创性来评分。

这项研究实验把参与者分成四组,先要求所有参与者执行两项「非常用途作业」,其中三组在完成这两项任务後,拥有十二分钟的「暂停」时间。在这段暂停时间中,第一组参与者被要求做一件需要运用认知力的事,会涉及运用到他们的工作记忆;第二组参与者被要求做一件认知力挑战程度较低的事,目的是诱使他们的心思漫游;第三组参与者则是休息,不要求他们在这十二分钟当中做任何事;第四组参与者则是不给予暂停时间。

在十二分钟的暂停时间结束後,前三组参与者立刻接受一项问卷调查,请他们评比他们在这十二分钟当中,有多常想到和先前那两项任务无关的事,例如想起自己担心的某件事等。研究人员可以藉此来验证实验参与者,是否如他们预期的那样,出现心思漫游的现象。然後,所有参与者再被要求完成四项「非常用途作业」,其中两项和十二分钟前的那两项完全相同,另外两项则是全新任务。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一如他们所预期的,在执行「非常用途作业」之间的十二分钟当中,被要求做认知力挑战程度较低之事的第二组,心思漫游的程度明显高於被要求做更需要使用工作记忆的第一组。而且,一如预期,在最後的「非常用途作业」测验中,唯一能把那两项和十二分钟前一样的任务做得更好的参与者,正是心思漫游程度最明显的第二组。

换言之,在暂停时间当中心思漫游得最多的人,在後来重复执行相同的「非常用途作业」时,会变得更有创造力。在让大脑有时间去咀嚼这些任务後,他们想出了更有创意的答案。至於其他三组参与者—一组在暂停时间执行较耗费认知力的工作丶一组在暂停时间未执行任何工作,以及一组根本就没有获得任何暂停时间,全都未能在後来重复的「非常用途作业」中有所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心思漫游程度最高的第二组在内,这四组参与者全都没有在新的两项「非常用途作业」中表现出任何改进。该研究发现使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虽然心思漫游不能使这些实验参与者整体而言变得更有创意,但能够帮助他们更有创意地解决他们在心思漫游前正在处理的问题。

所以,下次你想解决一项基本上没有正确解答的问题时,请让你的心思漫游,做一些不相关且认知力需求程度不高的事,这也许能帮助你找到一些创意解方。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这支研究团队甚至发现,证据显示,在日常生活中较常作白日梦的人,通常比较有创意。

下回,当你发现自己的心思从正在试图发挥创意解决的复杂挑战或问题上飘走时,别像亚曼达一样斥责自己不够专心,就顺其自然,让心思漫游带来助益。

不过,别让思绪飞走回不来
让你的心思有益地漫游,和完全走上岔路不回头,是两码子事。事实上,让心思漫游有助於避免你的心思转移到岔路上,它是一种有用的替代方案,不至於让你真正分心离题。

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藉由刻意松开你的专注力,以提高你的生产力。第一种方法是主动让你的心思漫游,在专注於一项问题上一阵子之後,切换到另一项只需要适度使用认知能力丶但不需要使用到工作记忆的事务,然後再回到你原先试图解决的问题上。

先想好当思绪漫游时要做什麽
你可以事先选择这项事务,让你的心思在开始漫游时,不必试着去想可以做什麽事—这可以提高你的心思在开始漫游时,去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挑一件不会让你想太久的事,或是不会让你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而忘了重回原先问题的事,这样你就能让自己的心思有效益地漫游,不至於沉浸在太引人入胜的另一件事情里。

你可以试试下列这几件事,它们对认知能力不会构成沉重负担,通常也不会持续很久,可能在几分钟之後就会失去吸引力,所以下次当你心思漫游时可以这麽做。

欣赏墙上的一件艺术品丶一盆室内盆栽,或是看看窗外的景色,或是你桌上摆放的相片等,并仔细地看一下颜色的深浅度;
简单收拾一下桌面丶整理书架,或是擦一下白板等;
听听音乐,注意其中有哪些乐器;
玩点小游戏,例如每次看到有人边走边传简讯时,就在纸上画个记号。
这些事需要一点点思考,但不多,不大需要用到工作记忆,不需要你的大脑在处理资讯时记住太多资讯。

如果你需要让自己的心思好好漫游一下,我会建议你避免做类似下列的事:

把文件归档,因为这通常需要你记住很多东西,以决定什麽文件该放在什麽地方;
阅读体育新闻丶动态消息或部落格贴文,因为这太容易令你变得高度聚焦於内容,会阻碍你的心思漫游;
查看并回覆电子邮件,因为这可能会需要高度使用工作记忆,并且会抓住你的注意力;
练习简报说明或准备会议内容,因为做这些事会需要记住很多资讯以便你日後使用,而这需要你大量使用工作记忆;
做有难度的解谜,例如填字游戏或数学游戏等,这两者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工作记忆。
练习察觉当下的想法,并且不加批判
第二种藉由刻意松开专注力,以提高你的生产力的方法,便是透过「觉知注意」(mindful attention)。

觉知注意」指的是让我们的思绪自然地游移,也就是让我们的心思漫游,并且在不带任何意见地注意到自己的思绪已经飘移後,再轻缓地把注意力带回到我们当下的感受。你可以在阅读时自行试试,当你的注意力在某个时点开始飘移时,只要注意到这个有趣的事实即可,然後再轻缓地把你的注意力带回到书本上。

这是一种「感受当下」的方式—觉察自己丶他人及周遭环境。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思漫游时,可以变成一个中立的观察者,观察自己漫游的思绪,而不是斥责自己分心。当我们不再因为自己不能专注而变得沮丧丶疲惫或更加分心时,就能更有效地把自己的注意力带回到手边的事务上。

如果我们对很多思绪放手,就能为我们的注意力创造机会,使它最终飘回到手边的事务上。根据我的经验,这大约会历经个几分钟,偶尔可能会历经长达十五分钟,但是跟做一些其他不重要的事相比,或是跟浏览体育新闻丶查看社群媒体,或是在网路上购物相比,浪费的时间应该是比较少。

如果你想长时间持续做一件事,那就别去对抗分心,但是也别盲目地屈服於分心。每当你的心思漫游时,信任它,它只是需要一分钟去做一些其他事,想要提神一下或是更新资讯。让它去吧!但不要转换做别的事务。

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在作白日梦时,请告诉自己没关系,但不要离开房间或开启任何媒体,也不要开始回覆电子邮件等进行别的新事务,就那样坐着,让你的心思漫游。每当你的心思漫游时,随着它,但别去引导它,你大概会发现在几分钟之後,你就会回到原先的工作上,而且能在无须挣扎与努力的情况下,更快速地投入工作。

放自己一马
你可能跟亚曼达一样,相信只要自己全心投入,就能够保持专注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当你做不到时,也许就会变得很沮丧,甚至对自己感到失望。但是,如同前文所述,如果你一开始就期望自己应该持续不断地保持专注,那是注定失败的。你的大脑会去做它天生结构擅长做的事:发现分心事物,关注这些新事物。你可以限制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的分心事物,以确保你的大脑保持专注一段时间,但你无法左右自己的大脑,要它别理会所有分心事物。

亚曼达可以关上她办公室的门,或是让工作室里所有人知道,她接下来几个小时不见任何人,以防止工作被打扰。她也可以先关闭电子邮件通知,避免自己被引诱打开每一封新进来的讯息。她甚至可以安装软体,在一天的特定时刻,封锁自己进入喜爱的聊天网站。不过,她无法那麽轻易地阻止自己分心去想那个延迟付款的大客户,或是要自己别去想缺乏运动这件事,她无法避免种种思绪干扰自己的专注。

面对这些内在的分心事物,亚曼达维持进行手边事务的唯一方法,就是先放手,接受这些干扰,容许一些有益的心思漫游。几分钟之後,再轻缓地把注意力带回到原先的事务上。为此,她最需要的,就是学会放自己一马。

我们太容易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对抗大脑的天生漫游倾向,斥责自己不能够再专注一点,并且认为这是一项需要改进的缺点。我希望,策略三能够帮助各位看清,让我们的心思漫游不仅很正常,也有助益。但社会灌输我们太根深蒂固的观念,使我们相信作白日梦是件坏事,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在作白日梦时,总是会忍不住斥责自己懒惰。因此,说到保持专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秘密武器不是自律或意志力,而是宽待自己。

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在作白日梦时,请友善地对待自己,放自己一马。作白日梦可能会使你接下来几个小时的生产力很高呢!

日经:各国对中国经济依存度

受中国经济减速的影响以及美国加息引发的担忧,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和证券市场的资金外流日趋明显。显示股票市场整体动向的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于8月24日创出2009年6月以来的新低,此外,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货币一度贬值至17年以来的新低。不过,各国间的资金外流的程度也存在差异。

“或许是印度尼西亚和巴西”,长期涉足新兴市场国家投资的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的马克·莫比尔斯(Mark Mobius)在提及哪些国家将遭受中国减速的影响时,提到了这2个国家。莫比尔斯指出,这两个国家的相同点在于“对中国出口依赖度高,以及对资源依赖度高”。

根据法国兴业银行的数据,以对中国出口占该国出口整体的比例作为纵轴,以资源出口占该国经济整体的比例作为横轴,在坐标上标注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资源型国家。与上证综合指数创年初以来新高的6月12日相比,对中国依存度为12%、资源依存度为3%的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印尼盾贬值5%。美国Voya Investment Management分析师Tanweer Akram指出,“如果内需低迷、出口下滑,经济整体将崩溃”。

巴西大型资源企业淡水河谷公司以等同于白送的价格出售了澳大利亚东部的年产能280万吨的煤矿。理由是煤炭价格暴跌。淡水河谷股票在全球股价联袂下跌之中,一度创出11年以来新低,拉低了该国的主要股价指数Bovespa指数。

在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行长阿古斯(Agus Martowardojo)表示正在“极力防止印尼盾贬值”。似乎正在通过外汇干预来提振印尼盾,但距离全面反弹仍然遥远。另外,作为石油出口国,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也贬值10%,而俄罗斯则同时遭受了经济制裁的影响。

另一方面,虽然同为新兴市场国家,但资金外流比较轻微的是印度。在作为资源进口国的该国,资源价格下跌反而构成东风,主要指数SENSEX仅小幅下跌。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建议“超配”(增加资产配置比重)印度股票。该公司亚太地区负责人表示,“即使亚洲减速表面化,(印度)企业的生产活动也将保持良好”。在过去10年里,印度年均实际增长率超过7%。

新兴市场国家中似乎还有些国家的股票遭到了超过实际经济情况的抛售。美国JP摩根资产管理公司新兴市场业务首席投资官理查德·蒂瑟林顿(Richard Titherington)在写给客户的邮件中表示,“新兴市场国家股票的PBR(股价净值比)处在如此低水平的时间在1989年以后仅占3%”。同时称,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PBR已低于1.3倍,“产生了良好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对市场的筛选似乎也将不断增强。

亲身试验:连续一个月24小时开空调反而比以前更省钱!

亲身试验:连续一个月24小时开空调反而比以前更省钱!

Aircon

(图源:Flickr)

炎炎夏日,不仅让人感觉乏力,而且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 如果能够24小时待在空调房里,别提多舒适了。 但是,这样24小时开空调,感觉特别耗电,要是整个夏季都这麽度过,估计家里的电表就要爆表了,钱包也就被掏空了。

但是要让你大跌眼镜的是,日本有一位网友就亲身测试,他把家里的空调24小时打开,并且这样连续了一个月。 但当他接到电费单的时候吓了一跳,因为电费与去年同期相比,根本没什麽变化。 不仅如此,因为家里始终凉快,所以一家人省去了冲凉降温的钱,这就让他们家连续开了一个月空调反而更省钱!

想知道他怎麽省钱的吗? 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有一位网友为了探究怎样使用空调才能更省钱,所以他决定拿去年新买的空调做一个实验。

他将室内温度调至26度左右,然後就24小时打开,就连外出没人在家也不关空调。

就这样连续一个月之後,他以为他会收到一份巨额电费帐单,没想到他这样使用空调,一个月下来的费用居然是12263日元,与去年同期的电费差不多。

不仅如此,因为空调24小时开着,家里很凉快,所以全家人不用再冲凉,燃气费和水费还节约了。 这样算下来,24小时开空调反而更省钱。

当 他把自己的帐单和使用方法放在网路上,网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比去年同期少用了很多电器。

然而也有专业人士站出来解释:空调在开始运作的10分钟左右是最耗电力的,一旦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变频空调对於恒温所需的电力所花费的就较少,24小时 开空调是房间始终保持在26度左右,比从36度降到26花费的电力少多了。

看来这位网友的方法真是两全其美,既节约了水费和燃气费,又享受到了舒适的环境。 不够不得不提醒大家,空调的型号不同耗电量也不同,千万不要拿老式定频空调来尝试这个方法,不然很可能你家的电表就要爆表了!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方法很独特,那麽就把它分享出去吧!

(来自:奇鹿客)

绘本《地图》作者:别给孩子一本你自己都不会读的书!

 绘本《地图》作者:别给孩子一本你自己都不会读的书!

Maps 2(图:《地图》封面)

关於作者:
亚历珊卓·米契林斯卡(Aleksandra Mizielińska)
丹尼尔·米契林斯基(Daniel Mizieliński)

1982年出生的波兰夫妻,华沙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系毕业,大学三年级时两人共同成立Hippopotamus Studio河马工作室,设计字型丶app程式及网站。多才多艺且注重细节丶完成度。年轻的艺术家不只在波兰赫赫有名,也因《地图》迅速售出各国版权,他们也逐渐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Q1.你们是怎麽发想《地图》这本书的?本来就很喜欢地图吗?

丹尼尔:地图非常能启发人,也相当具有能量,这也是为什麽很多人喜欢读地图的原因。你可以透过地图了解很多事情,而且地图有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简化我们周遭世界的方法。

亚历珊卓一直在搜集各种地图(军事地图丶经济地图丶林界地图等),她深深着迷於地图那种图像化丶编码式的语言。然後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就决定投入这本《地图》的制作──做一本从我们两人视角出发的世界地图,并融入我们的个性(我代表精力旺盛丶多话;亚历珊卓代表自省丶冷静),画面中也看得出我们的嗜好,比如电玩游戏丶游戏设计网站丶搜集旧书和旧地图,以及亚洲搏击术(这当然是我的兴趣)。

Q2.决定要做这本书时,你们从哪里开始着手?先研读很多地图吗?看电视节目或是研究世界上的各种动物?

丹尼尔:我们花了三年做这本书,40%的时间用来搜集资料跟查证每个要画的国家。我们上网研究丶查百科全书,或是求救於各种资料库,如各国的统计资料数字或是当地最热门的男丶女生名字。当然,这些资料跟数据都有让审订者或地图志学者修订过。

然後,跟编辑确认每一张小图的正确性跟细节的呈现方式,接着就是跟各国的编辑再重复确认小图。一开始,我们会从一张影印的地图着手,先画第一层图层,所有的东西都画得跟印出来的一样大小,每张小图都要单独画,再把画好的元素全部丢进Photoshop里整合。

Q3.你们根据什麽标准来选择要画的国家呢?有个人偏好吗?

丹尼尔:很自然的,我们从波兰的地图着手,接着是美国和日本,因为这两个国家很有趣,我们也因此学到很多这些国家独特的文化。很明显,我们选了很多欧洲国家,因为地理位置和文化与波兰很接近,在很多层面都与我们有所连结。

此外,我们选的一些在该大陆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这些选择当然包含许多个人偏好,毕竟我们是本书唯一的作者,而且直到快完成时才谘询出版社,所以这点无法避免。我们很明白这本书的观点可能非常以欧洲为中心,因为欧洲这部分的世界对我们意义最重大。我们认为,不可能创作出一本让每个人都能认同的客观地图,那也不是我们的目标。

Q4.画每个国家时有特别考虑什麽?看得出来不同国家会使用不同字型,或是会画不同的框,针对不同国家,有设定不同的意象吗?你们如何决定这些细节?

丹尼尔:我们两个都很迷恋字型学,也很热衷字型设计(事实上,我们因为设计字型而进帐颇丰),所以很自然的也为各国的版本手绘一些国名丶地名。

这非常大费周章,因为我们是控制狂,肯定不会满意别人来帮我们画字型,所以就自己设计了两款手写字型-「Mrs White」与「Cartographer」,说得容易做得难,要呈现生动自然的手写笔触,就得多做很多不同的造字,比如说义大利,我们画的字型会让人联想到义大利面的形状,或是埃及的手绘字型也是满经典的范例。

Maps(图:大开本的《地图》内页)

Q5.在画图和编辑过程中,还有什麽有趣的幕後小故事吗?

丹尼尔:就算同一种动物/植物重复出现,「每一个」小图都还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俄罗斯跨页的某种熊,即便在波兰跨页也出现了,我们也会重新再画一遍,鲸鱼丶鲨鱼,还有其他各种动物都比照办理,整本书都是如此。

此外,我们秉持着相同的创作模式,找出两人都感兴趣且值得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拆解它,只取核心元素跟有趣的部分,然後添加其他幽默的故事,我真的认为幽默是最棒的知识媒介。

我真的不需要隐瞒书籍丶APP丶网站的目的跟「教育」很有关,因为整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已经够有趣了,他们可以从这个世界找到很多乐趣,而我们想做的,就是思考如何把这些有意思的东西介绍给孩子们知道。有些人认为生孩子之後,买丑丑的书好像变成必要之恶,我觉得他们弄错了,你可以拥有一本孩子会喜欢丶父母也很欣赏的书,你去看任何一部皮克斯的动画都会有这种感觉。

最近,我在为演讲找名言佳句,我读到一句跟我们对童书的想法非常契合的话,是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的:「别给孩子一本你自己都不会读的书,把这当成准则执行。」

Q6.在创作《地图》的过程中,你们最享受的是什麽?

丹尼尔:很高兴能学到很多有关书中国家的新知识。书里有好多有趣的事是我们本来不知道的,像是各种原生或外来动物丶当地神话和风俗。我们发现在设计丶创作一本书时总能学到很多──我们所收到要画成插画的资料,不仅让人增广见闻,也带来许多灵感(因为资料都是专家写的),而我们自己也需要做很多研究。我们相信,这是我们作品成功的秘诀。

许多小读者很开心他们可以从《地图》中学到很多,而我们自己也好像上了一课,并且在制作过程投入很多心血。

(访谈文字来源:作者《地图》德国版出版社Moritz Verlag对作者的访谈丶Picturebook Makers)

(来自:远见杂志)

广东中旅原董事长王万年被立案侦查

广东中旅原董事长王万年被立案侦查

京华时报[微博]讯(记者郝少颖)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检察院9月1日下午发布信息称,中山市人民检察院8月31日决定以涉嫌受贿罪对原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万年(正厅级)立案侦查。

资料显示,王万年1992年转业到广东中旅,历任广东中旅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2011年,王万年入选“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2013年2月,被免去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今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

此前媒体报道,王万年在广东中旅任职期间业绩不俗,在其领导下,广东中旅通过将14年前负债14.2亿元的企业在2007年成功完成债务重组, 现有资产总额已超26亿,净资产9亿,年销售额超过18亿。王万年率先在全国提出旅游产业园概念,并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初步完成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广东 中旅在2010年全国百强旅行社排名时超越多家央企跃居全国第一

日系车在华销量逆势增长

本田汽车9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在华新车销量(零售辆数)比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长50.7%,增至7万8277辆。连续6个月高于上一年同期。马自达汽车也同比增长1.2%,增至1万5983辆,连续7个月高于上一年同期。在中国经济减速、市场整体销量放缓的背景下,日系厂商表现强劲。

中国经济出现减速,至7月中国新车销售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但在这种环境下,日系厂商却表现强劲。丰田8月在中国的新车销量也大增了20%。

本田的招牌车型SUV“CR-V”销量同比增加约30%,销量复苏。本田2014年秋季相继上市的“缤智”(VEZEL)、“新锐”(XR-V)持续畅销。本田2015年1~8月的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4.9%,增至61万2276辆。

丰田汽车9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在华新车销量(零售辆数)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0%,增至9万4200辆。连续5个月高于上年同期。8月12日天津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附近的主力天津工厂被迫停产至当月26日,不过在中国市场整体疲软的背景下,停产几乎并未对销售产生影响。

主力轿车“卡罗拉”依然畅销,销量同比大幅增长53%至2万2000辆。小型车“威驰”也十分畅销,销量同比增长40%至1万2000辆。天津的2家主力工厂目前均恢复正常运转,爆炸事故将不会再对销售和生产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马自达中型汽车“马自达3Axela昂克赛拉”已上市超过1年,但销量同比增长40%,增至6700辆。

徐奇渊:IJPC的悲剧——日本最严重的海外投资失败

IJPC的悲剧——日本最严重的海外投资失败
文/ 徐奇渊
6月21日下午,中国金融40人论坛与野村综研金融市场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中日经济走出去的经验与教训”会议。其间,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经济学家关根荣一指出,日本投资失败的案例中,在资源投资中最失败的是伊朗石化项目(IJPC),日本的参与各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在此,这篇小文尝试对IJPC项目做个详细回顾,以期对来者开卷有益。

伊朗日本石油化学项目(IJPC),是日本史上最严重的海外投资失败案例。为了这个项目,三井财团动员了主要财力和大量人力,从1969年开始调研,到1973年签约,到1980年几近完工,再到1984年因为两伊战争撤员,历时近20年时间,最后在1988年宣告失败。

其损失金额,根据1988年9月1日《纽约时报》报道,约当于1980年的45亿美元,相当于同年日本GDP的0.4%,或同年中国GDP的1.5%。也正是因为这次惨败,三井失去了在业界的龙头地位。IJPC项目的惨痛失败,为日本企业、政府上了难忘的一课。时至今日,只要问问有阅历的日本商界人士:日本最严重的海外投资失败是哪一次?回答必定是IJPC!

从1973年8月IJPC项目签约开始,历史就注定了这个项目根本就是个悲剧:在项目的启动阶段,1973年末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国家开始限产提价,油价猛涨两倍多,日本工业生产一度下降20%多,资金问题、地区局势的不确定性,一度影响了项目进展。

1978年初,伊斯兰革命爆发,整个伊朗一度陷于瘫痪,直到1979年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伊朗才恢复了秩序。但是好景不长,1980年9月,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爆发,为了让日本彻底放弃支持伊朗的想法,伊拉克对IJPC项目进行猛烈轰炸,在驻地负责保护项目的工程师,也不得不在1984年最终撤离。

从宏大的历史背景来看,IJPC项目的失败不可避免。不过,事实上IJPC项目在前期的论证调研、双边谈判环节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只是涉事企业都讳莫如深。正如日本经济学家梅野巨利教授所指出:对于涉事企业而言,相关数据事实的批露,“无异于将他们的耻辱公之于众”。

搁置,搁置,再搁置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处于战后最好的发展阶段,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也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期:贸易顺差开始积累,日元开始承受升值压力,日本GDP在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渡边武积极斡旋的亚洲开发银行也刚刚成立。在日本国内,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迅速攀升,环境污染的压力与日俱增,更重要的,日本在能源领域面临日益显著的瓶颈制约。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在海外投资能源,可以为国内提供稳定的能源进口渠道,也有利于能源消费的脱煤化,这也有利于环保。与此同时,一些日本企业完成了国内整合,走在了本土企业国际化的前列。1959年,三井财团下属的、一度被解体的各个商社,重新完成了大联合,这使三井商社夺回了第一大商社的位置,并成为全球重要的跨国公司。

但是三井商社并不满足于做商业流通这种利润较低的行业,决策者正在试图投资利润较高的能源行业。1968年11月,跟随日本经团联出访伊朗的若杉松雪,三井商社的副社长,参观了伊朗南部的油井,感受到当地石化产业大有希望,并指出这里可能成为日本化工产业发展的资源基地。

若杉先生的感觉是有道理的:1953年美英策划推动的政变,扶植成立了亲西方的巴列维王朝,伊朗和美日等国保持着良好外交关系;当时伊朗也在将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力图将石油打造为支柱产业,为此伊朗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就在前几个月,也就是1968年5月,伊朗主办亚洲杯足球赛并获得了冠军!从各个方面来看,伊朗确实是一个与西方体系兼容、正处于蓬勃上升期、资源禀赋优异的国家。

若杉先生的想法让伊朗政府也很兴奋。几周之后,伊朗经济部的部级官员出访日本,专门造访了三井商社,并要求日方认真考虑伊朗的石化项目。三井商社很快成立了工作组,在过完年之后的1969年2月,专门派人赴伊朗实地调查。

这个工作组的人员主要由三井商社的化学产品部、化学工厂部构成。不过,工作组的结论令双方都失望:虽然当地资源成本较低,但是实际上因为缺少国内配套,建设成本极高,整个项目基本不具有可行性。

项目陷入搁置状态。

伊朗方面很快又采取了行动,两个月之后,伊朗外长带着他的国家石油公司总裁一起到了东京,这次他们直接找了安倍晋三的二外祖父,佐藤荣作首相,他们提出希望日本与伊朗合作开发其南部石油资源。

从 资金、技术来看,日本有能力与伊朗合作,尤其是考虑到能源瓶颈,日本也确实需要在海外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石油资源,摆脱单纯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的状 态。这样,双方的石油合作项目,就从跨国公司行为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佐藤首相很快就知会了当时的日本国家石油发展公司,再赴伊朗勘查项目可行性。 1969年6月、10月,该公司两次派人实地调研,但调查结果均无实质进展。

1969年11月,三井商社也再次进行了调研。开始的时候,勘查结果非常明确,伊朗石化项目适合生产液化石油气,如果伊朗拒绝,日方就会退出。但实际上,伊朗方面一边拒绝液化石油气方案,一边热情挽留日方的投资。日方的态度又陷入了犹豫之中,项目被二度搁置。

尽管如此,还是有两个因素让伊朗方面看见了希望:其一,日本企业认为伊朗石油项目并非毫无希望,而且伊朗政府的帮助,也是能否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其二,作为一个资源稀缺国家,日本政府非常希望在海外拥有自有的能源项目。

此后,1970年1月,伊朗代表再次访日,作为回应,4月和6月,三井商社、三井化学也再次向伊朗派员调研。其中三井化学的评估结果比较正面,三井商社的兴趣有点重燃,但仍处于犹豫不决之中。就这样,项目似乎又将第三次陷入搁置。

竞标,加价,失败

就在这时候,伊朗突然放了一记狠招:

数周之后,在日本代表的一次礼节性拜访中,伊朗国家能源石油公司的总裁迈纳先生,轻描淡写的告诉日本客人:伊朗南部的石油开发项目,将从两国的私下合作项目,变成国际范围的公开招标项目。

这下子日方真着急了,作为日本官方的牵头人,日本国家石油发展公司开始寻找合作伙伴组团竞标。竞标成功,需要资金、技术、市场方面都有雄厚实力。

资 金方面,马上就有了帝人株式会社的加入,这是当时日本最大的纺织企业,现金流充裕,正在向高利润的能源行业转型。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总裁大矢晋三不但有 钱,还有个更有钱的妻子大矢雅子,雅子自己坐拥一个庞大的房地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不仅如此,大矢晋三在国会、内阁拥有广泛的人脉。

技术方面,北苏门达腊石油开发公司也积极加入了进来,日本政府为了接管印尼的荷兰石油公司而成立了这家有政府背景的企业,这家公司专注于勘探和钻井等前期技术环节,其总裁也是大矢晋三的老相识和校友。

市 场方面,三井商社石油部也加入进来,三井商社在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过,此前参与了多次调研的化学产品部、化学工厂部都没有加 入,此事有点蹊跷。因为当时三井商社信奉的是分散化经营,各个部门之间沟通有限;更重要的是,当时化学产品部还将伊朗石油项目视为一个机密。反过来,关于 石油部加入竞标,化学产品部也不知情,因为招标项目是伊朗南部石油项目,这与最早的伊朗石油项目已然不同。

1970年10月,伊朗代表再次访日,三井商社的各部门才再次全面参与进来。翌年2月, 为了准备竞标,三井商社再次派团实地调查,精确估算工厂的造价。这次带队的负责人来自化学工厂部,评价结果也颇为积极。但这却引发了化学产品部同仁的不 满,在他们眼中:工厂部的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专业工程师;但事实上,工厂部的人只关心怎么多卖一些机器设备,而不关心投资的回报率、产品的销 路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工厂部的人也在抱怨,产品部的人不理解我们的专业能力,以为我们是头脑简单的贸易商,只是靠搬运机器赚钱。

就在日方内部还在争吵的时候,伊朗再次抛出令日方震惊的方案:将另外两个项目捆绑到之前的南部石油项目中,一个是伊朗全国的石油开发项目,一个是建立双方合资的石油销售公司。

日方再次陷入两难境地,从企业角度来看,这个打包项目很难盈利,但是如果放弃竞标,日本就将失去这个志在必得的项目,而且拥有自己的能源项目,在当时也是日本的梦想之一。经过艰难的抉择,三井商社还是决定继续努力竞标。

因为项目规模远超预期,三井商社又拽了几个伙伴加入,其中包括态度积极的东槽株式会社、态度为难的三井化学,以及根本不愿加入、但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三井石化。

就这样,在政府的支持下,1971年下半年,三井商社倾全力拿下了IJPC项目。之后,整个项目用了10年几近完成(1971-1980),然后在第二个10年中历经战火(1980-1989),最后不得不宣告失败。其间的波折,不禁令人唏嘘。

而从项目酝酿之初来看,日方的失败,不仅隐含于内部的利益冲突,还隐含于伊朗方面的精明圆滑、坐地起价。有的人认为,能源是日本的阿喀琉斯之踵,而伊朗人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有的当事人则悻悻地认为,英国人的盎格鲁-伊朗石油公司,也就是BP的前身,在伊朗运营达半个世纪之久,是伊朗人跟着狡黠的英国人学坏了。

主要参考文献:

梅野巨利,「イラン・ジャパン石油化学プロジェクト誕生過程の史的分析」,『国際ビジネス研究』1-2,2009.9。

Kazuo Takahashi, The Iran-Japan petrochemical project:a complex issue, in Japan and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East, edited by J. A. Allan, Kaoru Sugihara, RoutledgeCurzon/SOAS series on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Middle East, February 19, 1993.pp.77-86.

原文发表于澎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