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最讨厌主管的21种坏习惯

Image主管在人际互动上常见的「恶行」,共有21种,各位主管们,请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些讨人厌的行为:

1. 什麽都想赢:
不计一切代价丶无论何时何地,都想赢。享受竞争固然是好事,但你若在跟妻子吃饭决定餐厅时,想赢;跟儿子打篮球时,也想赢,可能就不是件好事。

2. 凡事都忍不住要给意见:
无法压抑「对每个讨论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渴望。无论同事说什麽,总是回答「这我早就知道了」或「我知道有个更好的做法」,这绝对会浇熄别人的热情。

3. 以自己当标准,为部属打分数:
爱评断别人,把自己的标准套在别人身上。当别人提供建议时,无论心里怎麽想,你都表现出仔细聆听的样子,除了「谢谢」外,什麽都不说,争吵一定会减少很多。

4. 缺乏建设性的恶言批评:
为了想让人觉得自己很灵巧慧黠,而出言嘲讽或提出尖锐批评。很多人以为,只要说的是事实,就可以大肆批评别人。事实上,问题不在於:「这批评是真的吗?」而是:「这个批评,有帮助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什麽都别说吧!

5. 用否定开头,强调自己才正确:
以「不是」「但是」「然而」做为发言开头,就是在暗示别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只要开口第一句话是否定语句,无论你口气多和缓,给别人的感觉都是「你错了!」事情很快就会演变成争论,而不是沟通。

6. 急着告诉全世界我多聪明:
想告诉别人自己比他想像中更聪明。我们常用各种方法,明示或暗示他人,我们很聪明,像是在别人发言时,不耐烦地点头,或直接打断说:「我已经知道了!」但假如这样做对工作没有任何帮助,不如说「谢谢」就好。

7. 脾气火爆,在管理时使性子:
将情绪当做管理工具。如果别人对你的形容是「这人能力不错,但脾气火爆」,你可能会想参考作者的建议:「如果你不要张开嘴巴,没有人会得知你真正的感觉。」

8. 把「让我告诉你为何这个行不通」挂嘴边:
即使别人没问你,也想散布负面思考。如果同事或下属很少来询问你的意见,你可能就得反省,自己是不是天生缺乏赞美别人的能力。

9. 垄断消息,什麽都不跟部属说:
不肯分享讯息,想藉此居於优势。如果没人通知你会议时间,或没传给你电子邮件副本,你有什麽感觉?无论是无意或恶意,你一定觉得不好受。你能做的,就是尽量分享讯息。

10. 不能适时赞美别人:
不会赞扬及嘉奖别人。很多人不赞美的理由,是因为「太忙」或「好好表现是应该的」,但只有把焦点转移到别人身上,你才能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11. 抢功,高估自己的贡献:
这是在「高估自己的贡献」的行为中,最可恶的一项。当你暗自赞赏自己的大成就时,能不能也同时想想,背後有多少人的贡献?你是否有对他们表示谢意?

12. 以「我就是这样」为藉口,拒绝改变:
把讨人厌的行为塑造成个人特点,期待别人因此不跟他计较。你一定常听别人说,「我就是个⋯⋯的人」「我天生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找藉口,无论做什麽事都会进步。

13. 怪罪不可反转的过去:
想将对自己的指责,转嫁到以往的经历上。你花多少时间责怪父母没好好照顾你,使你长大後恐惧权威又缺乏自信?抱怨毫无帮助,你不能拿过去怎麽办,你只能接受,然後继续往下走。

14. 偏心丶不公正:
没有意识到待人不公平。人都偏好喜欢自己的人,但你若偏好崇拜自己的下属,就只是在鼓励对自己有利的事,而非对公司有利的事。

15. 拒绝道歉,不想认输:
无法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承认错误或否认自己对别人造成困扰。人们为什麽不爱道歉?因为道歉就是认输?就是丢脸?恰恰相反,道歉的力量令人无法抗拒,可能使冲突关系,提升到夥伴境界。

16. 不听别人说话:
这是不尊重同事的方式中,最以退为进的一种。不听别人说话,就像是在说「我不在乎你!」「你错了!」很快地,就不会再有人想跟你说话了!

17. 不表达感谢:
典型的没礼貌。最甜蜜的两个字,就是「谢谢」。它不只让别人卸下武装,也永远不会得罪听到的人。

18. 惩罚传递坏消息的部属:
这是不必要的攻击,因为受害者是无辜丶且想提供帮助的人。惩罚传递坏消息的人,就像把抢功丶卸责丶批评等最糟的元素,再加上怒气的组合,是非常不公平的。

19. 推卸责任丶怪罪他人:
想怪罪其他人。没有人是完美的。能够一肩挑起错误,比面对成功的狂喜,更能给人好印象。

20. 过多的「我」:
只要是和我相关的,都是好的。少说「这就是我」,开始看见别人的优点,你就愈能考量别人的感受,你的人气也会愈高。

21. 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为达目标,不择手段,最後却发现搞错方向。你为了赚钱养家,却把家人情感抛诸脑後?你为了要求准时而对员工训话,却没以身作则?全心投入前先问问自己:「我为什麽要这麽做?」才不会白忙一场。

这5个职涯规划的问题,比「追求工作热情」重要多了!

Image如果你想要更实际的思考职涯发展之路,那在挖掘热爱的事情之前,更该思考工作的动机,还有你的需求和技能。以下5个问题对於职涯上的种种抉择或许会有些帮助,至少,比「思考你的热情」来的具体一些:

1. 为什麽我这麽在乎有没有热情?
职场导师和求职专家都鼓吹年轻人要找到热情,让那些不在乎热情的人变得像是人生失败组,但你有没有想过,或许热情之於你,并没有这麽重要?有没有可能在热情之外,你更在乎其他的工作动机?

试着问自己到底为什麽要追求热情,正视内心真正的想法,你可能会发现热情是个藉口,你之所以不想要这个工作,跟热情无关,只是因为讨厌现在这个老板。

2. 在你的理想生活中,工作扮演什麽角色?
「追随你的热情」只是个手段,最终的目标是带给你一个理想的生活。这表示,如果这个手段不适合你,换一个就好。

所已不妨倒过来思考,你想要的理想生活里,工作会是个什麽样的角色?找出那些你想要的丶喜欢的,可以帮你实现理想生活的工作内容,即使为此要担负一些讨厌的琐事也不在意,那就是适合的职涯方向。

3. 哪些机会让你觉得兴奋?这些兴奋感又是怎麽来的?
把热情的范围放大一点,想一想看到哪些事情丶碰上哪些机会让你跃跃欲试。这些事情愈多愈好,可能包含朋友找你参加球队,或是老板问你想不想担任专案领导者,等到搜集了50个以上你想要加入的机会,请归纳出它们的共通之处,想一想为什麽这些特点会吸引你。

这比广泛思考热情具体许多,在归纳整理的过程能帮助你了解自己,并回头检视这些能让你保有工作动机的机会,是否指向了新的职涯发展,是不是要学习新的技能。

4. 哪些是你希望熟练上手的技能?
熟练某项技能,有时候比对某个领域有热情来的重要。当你拥有某项工作技能,表示你能掌握自己的任务,使你快乐从容地面对工作,也会获得他人肯定,形成正向循环。

先挑出你已经会的技能,再找出你下一步想学会的技能,以此为标准去发展职涯路径,会比发想热情更为踏实,也更容易创造出工作成果,增强自己的信心。

5. 面临职涯抉择时,你愿意牺牲什麽?
比方说,你愿意牺牲和家人相伴的时间,争取薪水更高的外派吗?你会为了更高的头衔,跳槽到一个较不擅长领域的公司吗?

这些都是职涯发展常常遇到的抉择,与其考虑热情所在,你不如先在心里建立起较愿意舍弃的项目,方便你厘清下一步该往哪走,争取哪些机会。

只要肯冲就会赢?破解业务5大迷思

Image以下为五个Wade分享在LinkedIn网站上的迷思破解。

迷思一:不必事前规划,只要冲就对了

有效率的新客户开发,是一连串有系统的程序,包括针对潜在客户进行确认丶名单整理与分类丶筛选丶删除没有机会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对象。客户开拓的角色应是协助挖掘合适的潜在客户名单,将有潜力的客户留下来,再将那群即使动用三寸不烂之舌丶依然无动於衷的消费者从名单中剔除。只有经过仔细丶谨慎的筛选,在客户开拓上才有一个好的开始。

迷思二:开发新客户会耗费许多时间

方法不正确或是缺乏妥当规划,容易造成业务耗费过多时间和潜在客户搏感情,效果却不显着。Wade建议多花点时间对商品有兴趣的潜在客户做深度沟通,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在购买可能性低的对象上。

迷思三:新客户开发只是一场数字游戏

过去有一段时间,业务仰赖冰冷陌生的电话号码与潜在客户联系,像乱枪打鸟一样,认为打愈多通电话成功的机率就愈大。然而,量大并不代表质精,在社群销售工具当道的年代,业务没有理由继续用这种没有系统的方法大海捞针。如同迷思二所述,在做客户探勘时必须用更精准丶聪明的方法,善用消费者洞察,挖掘出消费者心底隐藏的需求,只要打中这些隐藏的需求,便有机会一步步说服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

迷思四:我今天都忙着销售,开发新客户与探勘等明天再说吧!

新客户的面孔难免陌生,要打破他们的戒心一定比老客户困难,业务因为害怕被打枪丶吃闭门羹,於是拜访新客户丶打电话与潜在客户联系的行程便一再拖延,深不知这一拖,拖走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白花花的银子!Wade建议业务每天固定挪出三十分钟进行新客户开发。如同高尔夫选手Gary Player所说:「当我付出愈多时间练习,我就愈幸运。」最成功的业务经常主动与潜在客户联系,而非等到业绩结算迫在眉睫时,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展开行动。

迷思五:草稿和小抄是给新手用的

许多业务都有一项奇怪的迷思:草稿和小抄是给新手用的,业务老鸟开发新客户时不必携带。有关商品功能丶优缺点的小抄能帮助业务在关键时刻快速抓到顾客需要的资讯,细心一点的业务甚至会拟好顾客可能问的问题。

Google的不公平待遇:愈优秀,领得愈多

ImageGoogle努力打造健全的企业文化与内在报酬制度,例如强调企业使命丶追求透明度丶让员工有发声权丶给予大家成长与失败的空间丶提供大家合作互助的设施。但除此之外,我们也针对外在报酬细部微调,主要有四大原则:

不公平待遇。
奖励,不以金钱至上。
打造鼓励散播爱的环境。
如果立意良好,失败也有奖。

不公平待遇:愈优秀,领得愈多
业界薪酬制度所谓的最佳实务,是先搜集每个职务的市场行情,再订出薪资可以偏离行情或其他同仁薪资的幅度。企业通常允许的上下限幅度是市场行情的两成,如果表现特别优异,甚至可以给到行情以上三成。绩效一般的员工每年加薪2%到3%,绩效杰出的员工则可能加到5%至10%,幅度依公司而定。这种制度会导致奇怪的结果:绩效杰出的员工一连拿到大笔加薪後,随着薪资逼近公司订出的金额上限,加薪幅度愈来愈小,最後连加薪机会也没有。

不管你是业务丶会计师,还是工程人员,假设你工作表现优异,对公司贡献良多,第一年公司帮你加薪10%,但第二年加薪7%,第三年只有5%,没过几年,幅度不是跟绩效平平的员工一样,就是再也没有机会加薪!在员工奖金与股票奖励两方面,多数企业也有类似的幅度限制。就算及时获得升迁,争取到加薪,但不久又会到达这个职级的幅度上限。

这样的薪酬制度显然有瑕疵,却受到多数企业采行,企业一来是想控制成本,二来是认为,同一份工作的绩效高低差别不会太夸张。但这麽想就错了。《赢家通吃》(The Winner-Take-All Society)书中预言,薪酬不公平的现象会愈来愈严重,而且出现在愈来愈多工作,因为顶尖人才更容易窜出头,更愿意往其他地方发展,为雇主创造价值之馀,更能要求拿到更高比例的报酬。洋基队深知这个道理,最佳球员不但薪酬最高,而且表现维持出众。

但问题是,一个人的贡献很有可能快速累积,成长幅度高於加薪幅度。事实上,史丹佛经济学教授拉吉尔(Edward Lazear)认为,一般人刚进入职场前几年,贡献高於报酬,但後来则变成报酬高於贡献。也就是说,公司的薪酬调整不是不够快,就是没有弹性,无法给予顶尖人才应有的薪酬。

面对这样的窘况,顶尖员工只好选择离职。如果你学得很快,表现又是一流,希望薪酬能反映出你在公司的价值,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开企业内部的垄断市场,转进自由市场,也就是找新工作,依照你的真实身价与对方讨论薪资,再离开老东家。这正是劳动市场的现象。

其他企业为什麽不这麽做?
企业为什麽不挽留表现一流或潜力无穷的员工,反而制订一套薪酬制度赶走他们呢?这是因为企业误解了公平的定义,所谓的待遇公平,并不是指同工同酬或差异幅度不超过20%。

公平是做到薪酬与贡献呈正比。因此,薪酬应该因人而异,差距可以很大。比尔盖兹的看法更激进,据说他认为:「同样是车床操作员,高手的薪资比功力一般的高出好几倍,但如果是写软体,神人级的价值比一般人可以多出一万倍。」软体工程师的价值区间或许比其他工作还大,但厉害的会计师虽然抵不上一百个能力平平的会计师,但绝对可以赢过三丶四个以上加起来的价值!

在Google,有时候两名员工做同样的工作,但贡献度却差了100倍,这样的差距也会反映在薪酬。比方说,甲拿到金额1万美元的股票奖励,工作领域一模一样的乙,股票奖励却可能高达100万美元。这虽然不是常态,但几乎在每个职级,薪酬差异都在300%到500%之间,而超越区间的薪酬,也所在多有。事实上,Google常会出现有些员工虽然「资浅」,但薪酬远高於「资深」但表现一般的员工。

若要依贡献比例奖励表现异常优秀的员工,必须做到两件事。

第一,要非常了解该职位的贡献程度,也要知道他的表现有多少是来自环境因素,例如:市场趋势刚好有利吗?有多少是团队努力或品牌效益?是短期成就还是长期成就?评估完贡献程度後,再看有多少预算,决定薪酬的分布曲线。如果最佳员工的贡献是一般员工的10倍,他的薪酬未必要高出10倍,但我觉得至少要5倍以上。在这种制度下,若要不超过预算,只好给予表现较差丶甚至表现一般的员工更少的薪酬。开始落实时一定会不习惯,但往好处看,这样一来可以留住顶尖员工,也能激励其他人追求进步。

第二,要让主管通盘了解这套奖励制度,向拿到奖励的最佳员工说明,而当其他员工问起,也能向他们解释为何奖励这麽高,绩效要做到什麽地步才能拿到。

换句话说,极端奖励的分配要公平公正。薪酬奖励的差异区间这麽大,却无法解释原因,又没有明确指示员工应如何具体改善才能达到最佳水准,这样只会造成嫉妒和怨怼。

多数企业不采这样的奖励制度,原因或许正是如此。员工薪酬相差两倍丶甚至十倍,管理起来虽然不容易,但流失最厉害丶最有潜力的人才,岂不更教人扼腕。讲到这里,让人不免思考,哪种企业才是待遇不公平:是给予顶尖员工远超过平均的奖励呢?还是一视同仁,每个员工都拿到一样的薪酬?

业务员,请一定要学会「以貌取人」!

Image业务人员应该「以貌取人」吗?

在网路上曾经流传一些文章,例如: 史丹福大学的创办人,如何因为穿着普通,在要捐款时被冷落了。所以就自己创立了史丹福大学;还有穿着像农夫的农民在豪华汽车展示店里被冷落,其实这个老农民是个大客户。(我查了维基百科,史丹福大学创办过程,并没有这个戏剧的过程。)

这些故事在教导我们不要有势利眼,用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业务人员甚至被教导,不要对任何人有偏见,因为你不会知道;老农夫可能也会买豪华汽车,年轻小夥子可能只是先帮他父母亲看看什麽车适合。如果你没有对这些人表达适当的尊重,给予准客户的待遇,可能交车的时候,业务员就是别人了。

业务人员是否该根据外表的第一印象来判断客户呢? 我的答案是「是的」,而且业务人员应该磨练自己的技能,要能更准确的判断谁是真正的买主。

是的,业务人员本来应该以貌取人,应该懂得判断谁是最有价值的客户。如果你错过了那个会买豪华汽车的老农夫,那是你不够专业,而无关於该不该以貌取人。

作为一个业务人员,根据一个人外表衡量谁是你的潜在客户,这是一种专业技能。每个业务人员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丶公司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你选择了接待一个客户,同时间就没有机会去接待另一个客户。

如果一个业务人员忽略了重要的客户,反而注意到那些不会买大量产品的客户,这是一个不专业的决定。「以貌取人」是为了有效的使用公司资源,极大化公司的利润,而无关於我们对客户的私人情感或判断。

关键是如何判断,向医生学习吧!
医生看着病人进来,从病人的容貌丶肤色丶眼神,就要做出基本假设,这个病人得了哪一型的感冒? 再问,有没有流鼻水?有没有头昏?有没有咳嗽?哪一型的感冒,该有几种具体的徵状医生是清楚的。医生的这些问题是「check list」,医生在透过问题,确定自己第一印象的假设是不是对的。如果符合自己的假设,再缩小范围来提问,确认自己的判断;如果不对,修正假设,「check list」再来一次。

业务人员要判断客户是否是买主,程序也是一样,我们尽可能的根据第一印象找出可以佐证我们判断的讯息。

人表现自己的方式有两种指标;有用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如衣着款式,如身体语言之类。我相信当我们初次见面的同时,每个人都会提供一些基本讯息给我们。

你要看进门来的女士,开什麽车来?衣着是否从头饰到高跟鞋都是一个套装系列,皮肤的品质如何?脸部的肤色和脖子的肤色是否一致(常晒太阳吗?),衣服的质料如何?

可是,我们也要提醒自己,第一印象并不能给我们一个人完整的图像,这类的印象可能是对的,但也可能是错的,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确认事实。

你有了基础的假设,你要开出你的check list,确定你的假设是对的,或者需要修订你的假设。

设法做出三个问候,透过问候的方式,了解客户使用的词汇,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丶职业,想买的产品用途,还有可以接受的价格在哪里?

一个业务人员不可能去问对方是否有钱?不可能问对方是否真的想买你的产品,几分钟的互动之後,你必须自己做出假设,对方是否真的想买产品,还是来消磨时间的,旁敲侧击的去侦测自己要的答案。

该考虑离职了!

Smartphone出现了这11种职场讯号,表示你该考虑离职了!
《Inc.》杂志网站上提到了11个,虽然你没有犯错,但是却应该离职的讯号,给大家参考。

1.遇到不适任的主管
研究显示,大多数人会离职的原因,多半都与主管有关。如果妳的主管有问题,而你又无法转任其他部门时,这就是一个你该注意的讯号。如果你遇见了一个很糟糕的主管,那麽真的很浪费你的时间,你的成长会停滞,而且三不五时就要面对恶主管,有功可能被拿走,有过则被惩罚,还是早点离开为好。

2.即将被科技取代的工作
科技日新月异,以过去的经验来看,科技不断地在取代某些工作,而如果你做的工作,已经很明显会被科技取代,那麽你真得该好好思考转职了,因为你现在做得事情做得再好,很可能都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3.职能不符合岗位主要需求
这并不代表你的所长不能待在目前这份工作上,只是你所专长的技能,不是你目前所待公司或部门的主要需求,那麽就该好好思考是否要另谋出路。因为部门或公司并不会将资源放在你想学习的技能上。

4.你被迫调职,但你一点也不想
世界总是再不断变化,也许有一天或你已经遇过,你被上司告知调职,因为是上级的命令,你无法拒绝,但新职位你却一点也不想前往,那麽此时就该好好考虑是否要离职,另寻它路了。

5.公司出现重大决策,而新方向你一点也无法认同
商场上的竞争激烈,时常迫使公司需要做出改变,而当你所属的公司做出某些重大改变,而你非常不认同时,就该考虑是否要离开了。因为,对於大多数人来说,都希望待在一份自己喜欢也能认同的公司,待在一家你一点也无法认同的公司,只会让你感到痛苦。

6.部门资源遭到大砍
无论任何原因,或许是部门不再被重视,所以遭受到上级大砍部门资源,致使你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做出相同的成果,这也是一个该转职的讯号。

7.公司裁员,而你却要背负更多工作
如果你的公司裁员了,而你被告知要背负更多的工作与责任,但是却拿不到任何的加薪或升迁,而公司也没有要继续招募的意思,那麽你可能该离职了。

8.你被移出核心成员外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你在公司里的角色发生变化,再也无法参与重要会议或共同做出重要决策时,这很可能是个你该离职的讯号,代表你该另求出路了。

9.你表现优秀,却未获任何奖赏
如果你成绩表现优良,理应升迁时,却未获升迁,该被加薪却未被加薪,而你被告知未获升迁与加薪的理由又很牵强时,那麽就该寻找其他机会了。MINDA ZETLIN说道,这种现象很可能发生在一些组织年龄较大的公司,例如公司有许多表现没有你好,但却比你资深的员工,因为他们资深,所以升迁丶加薪的人总是轮不到你。

10.机会总轮不到你
「例如公司若有创造一些新机会,而那些新机会总是给了其他人,没有丢给你,而你也对於目前的工作感到厌倦时,那麽就该离开了。」MINDA ZETLIN说道。

11.公司位置搬家了,而你不想去新地点工作
这听起来很怪,但MINDA ZETLIN认为,例如新公司地点离你家真得很远,而且对於你又非常不便,那麽可以开始找新工作了。这个讯号其实对於大多数人来说,很少会碰到,也很少会遇到,但如果你是被派往某个遥远的国家的子公司任职,而你又无法拒绝时,那麽此时或许就是离职的好时机了。

海底捞员工:我们用「麻将精神」来工作!

Image海底捞是中国着名的川味连锁火锅店,1994年在四川简阳发迹,目前在大陆25个城市拥有94家直营店。这家火锅店很不简单!曾经连续五年获得大众点评网的「最受欢迎十家火锅店」丶连续六年荣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称号(2013年排名第三),甚至被哈佛商学院做为课堂上的个案探讨。你一定很好奇,他们厉害的点在哪?

在海底捞火锅店用餐,你会体验到什麽才叫「像家」的服务。

想像着,你远离家乡来到外地工作,生日到了,也没有人等你下班,只能拖着工作一天疲惫的身躯在街头走着,正好经过海底捞火锅店,於是进去等候用餐。等待的时候,店员带着温暖的笑容过来招呼你,又送水果又是送点心,深怕你饿着了。

吃火锅的时候,你一边拿着手机把玩,想放下又怕会弄脏,这时店员送来了手机套;店员三不五时就来倒茶水丶帮你夹菜,还提醒你「别烫着了」丶「多吃一点」。吃完这一顿火锅,不只肚子填饱了,也让你拥有力量可以面对明天的挑战。

曾在海底捞用餐的客人说:「只打了一个喷嚏,服务员就吩咐厨房做了碗姜汤送来,把我们给感动坏了。」

海底捞就是一间这麽抚慰人心的餐厅。你一定想知道,究竟是什麽样的员工教育,让他们能自动自发给予顾客最温暖的服务?答案是,麻将精神。四川是麻将大省,有人说飞机还没在机场降落的时候,就可以听到四川人在底下打麻将的声音。他们的员工,就是秉持着「麻将精神」在服务客户:

1. 打麻将一定不迟到→工作主动不迟到
四个好朋友约好了晚上八点要打麻将,结果到了晚上七点就已经有三个人到了,三缺一!怎麽办呢?只好叫那位还没到的朋友赶快来,那位朋友一听到,不说二话直接叫了计程车赶来。

海底捞的服务员,每天早上八点到八点半之间陆续到店里准备,打扫卫生,摆台。一切收拾妥当之後,员工分成小组按不同时间吃早餐,十点开早会,十一点就准备迎接第一批的客人。

2. 麻将掉牌我帮你→工作做错我帮你
难得的打麻将时间,负责洗牌的时候,就算东掉一块,西掉一块,也都还是有人不厌其烦地帮忙捡起来,因为早点开局就可以早点赢钱丶早点开局就可以多打几局。

海底捞上海五店的夏鹏飞说:「海底捞是我们的家,一个做错了,其实跟我们大家都有关系。」这种为了早点开局的动力,就海底捞员工在工作上对公司的向心力,就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其他人帮忙想办法解决,因为唯有解决问题,才能顺利地往前进。

3. 麻将用心学会摸牌→工作用心做会温暖客人
喜欢麻将的人,能用手就能摸出拿到什麽牌,原因是打麻将的人「用心」学了,连九万和七万丶九条和六条,这种小小的差别也能分辨,用手摸牌的技能,只要用心学,不管迟早都会学会。

北京夏天的气温经常高达摄氏30多度,是火锅的淡季,但是海底捞「用心」的服务却能让人在这种天气排队。客人等待的时候,可以享受店内提供的擦皮鞋和修指甲服务;客人吃火锅的时候,服务生会送上眼镜布给客人来擦起雾的眼镜丶送上粉红色发圈给女生绑头发。

4. 不管环境多差,都可以打麻将→不管工作多累,给客人最好的服务
打麻将的人到那里都可以打,不管是室外的木桌丶石头桌,还是室内的客厅丶餐厅丶还是地板,有桌子很好,但如果遇到没有桌子,就把箱子倒着放,他们不会抱怨或是挑剔环境多差,却是想办法找出打麻将的方法。

海底捞重视环境卫生,虽然是火锅店,但是绝不让客人感到桌子油腻,而是擦得比家里面还乾净。在海底捞的人才是不怕吃苦丶肯做事,又能快速为客人提供周全服务的,而这些人才,正是拿出不管在哪里丶环境多拮据都要打上几局麻将的精神,用最好的服务和态度对待客人。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强调「双手改变命运」丶「人生而平等」丶「把员工当成家人」,提供给员工完善的宿舍丶训练课程,只要有新员工,前辈们都会主动问候丶询问需不需要帮助,种种人性化的制度和管理方式,让海底捞的工作环境像个大家庭,服务员间就像家人一样,在店内工作擦身而过,都会对彼此温暖一笑,还会煮姜汤给感冒的同事。

海底捞的员工把「麻将精神」运用在工作上,显示他们把生活与工作合而为一。张勇:「标准化固然重要,但是笑容是没有办法标准化的。」因为有了员工的「麻将精神」,员工懂得将心比心,才会让服务不断地更贴近顾客的心,感动顾客。

要加薪,想升迁?这10件事一定要做对!

Image提出了10个帮助你升迁丶加薪的好方法,如果你都能做到了,下一个被提拔丶加薪的,可能就是你了。

1.让你的努力被看见
这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很早上班,然後加班到很晚,也不是一定要每天爆肝,而是让自己的努力被看见。

2.微笑
上班时保有正向态度是很重要的,而要给人正面积极的态度,一个好方式就是「微笑」,因为没有人想跟一个时常带着扑克脸的人工作。

不擅长微笑?那就练习吧!别抱怨,想出人头地就要试着做那些你不习惯做的事,然後,记得努力把那些负面情绪赶走,当你能够做到这样,一定能够马上感受到自己在职场上已经有所改变。

3.别等老板说了,才要动手做
毕竟,老板花钱请你来,是希望你能够解决问题,若是每每都要等老板交代了,老板一定会觉得你无法成大器。大部份的领导人丶主管,都希望看见自己的部属能够自动自发的把事情搞定,所以,一定不要让每件事都要让主管叮咛,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如果你能够主动的把事情做好,老板或主管,一定会对你印象深刻。

4.找到你的职场导师
如果有职场导师帮助你,你一定更能够度过难关,职场导师通常是你尊敬的人,而且比你年长丶有智慧,通常也已经很有成就,试着找找看自己的周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能够给你很多帮助。

5.工作之馀,投资自己
职场上最棒的投资,那就是投资自己!在职场上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赶快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里,尽早成为专家。所以,花些时间投资自己,而且在工作之馀更要付出一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专业。

6.取得别人的尊敬
职场上,别忘了要适时的表现自己,或许你可以在一些场合里面展露自己,也可能是部门聚餐的时候,表达你所知道的专业知识,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如果想出人头地,除了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外,你还需要适时地表现自己,取得别人的尊敬。

7.挑战现况
典范通常会被外界的公司打破,而不是公司内部,因为外在的公司没有包袱,他们能够用别种方式来达成同样一件事,所谓“典范转移”就是这麽来的!

所以,要升迁丶加薪,你必须试着成为打破典范的那个人,别害怕挑战现况。

8.帮助他人
你不须要将每个人都视为你的劲敌,相反地,去帮助别人,可以替你带来更好的机会。学习去帮助他人,可以替你带来两个好处:

1.你的老板会认为你是一个领导者
2.如果你升迁了,你的同事不会因此嫉妒你

9.分享所长
别害怕分享你所知道的,有时候你会因为分享而学到更多。谦逊是美德,并且要与你的团队分享,当你能够做到不藏私,更会显得你的不同。

10.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没有人说人生是容易的,对吧?也没有人说工作是简单的。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应该要做一份简单丶容易的工作,试着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你不会失去什麽,反而会得到更多。

「如果你愿意去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你很快就会傲视同侪,而且将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升迁36禁】负面思考,凡事爱抱怨!

Image「那个客户真讨厌……」「干嘛要求那麽多?」「为什麽我要做这些事?」每个部门里,多少都会有这麽一号人物,彷佛全世界都跟他(或她)过不去,做什麽事都不称心,无时无刻不在抱怨,对象从老板丶上司丶同事丶客户不等,内容则是从薪资福利丶穿着打扮丶言行举止无所不包。

虽说这些怨言通常都是在私下流传,很少发生正面冲突的场面,但这种爱发牢骚丶碎碎念的举止,却彷佛一股不断涌出的乌烟瘴气,给整个办公室的人带来精神上的低气压,令人烦不胜烦,只想远离这种什麽都要抱怨一下才甘愿的人。

无印良品总经理王文欣,以前就曾遇过这样的同事。每天午餐时刻,原本开开心心的休憩,一旦这位同事入座,马上变成一连串他个人的「吐苦水」大会。工作分配不均丶薪水太少丶某某人态度不佳丶哪个客户很难搞……,说不完的抱怨,好像全世界最不幸的工作者就是他。

学习正面思考才能成长

刚开始王文欣还会劝劝对方,想和他一起找出解决之道,但时间一久,她发觉这个同事其实就是习惯性地爱抱怨,与其说是工作遇到许多挫折,还不如说是不断地为自己找寻各种理由和藉口,於是就渐渐地无法忍受。

「如果这个工作真的让你做得那麽痛苦,为什麽不乾脆离职,换个更适合自己的环境呢?若觉得自己的表现和薪资地位不对等,那为什麽不努力充实自我,用表现来赢得应有的尊重与待遇?一直抱怨有什麽用呢?」王文欣表示。

最重要的是,对喜欢碎碎念的人来说,抱怨或许只是「想一吐为快」的暂时情绪抒发,但日积月累却会对周遭的人造成庞大的压力,把所有人都卷进负面思考的回路里。

所以,王文欣开始疏远这位同事,不让对方的坏情绪干扰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工作压力,但没有人一定要当谁的垃圾桶。」

工作者最重要的成功关键之一,就是「正面思考」。组织运作本来就会存在一些不公,也很难事事尽如己意,与其不断抱怨难以掌控的外在环境,何不学会摆脱负面思考的习惯,积极寻求解法,以正面的力量让自己与同事一起从挫折中学习与成长。

追踪进度快丶狠丶准,试试站着开会吧!

开会时,你是坐着或站着?

站着开会(Stand-up meeting)
适合人数:5~10人
所需时间:15分钟以内
适合频率:每日尤佳

坐着开会是再平凡且自然不过的光景,但是,站着开会却能透过身体,协助与会者掌握时间丶更快速地达成会议目的。根据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商学院教授艾伦·布鲁顿(Allen Bluedorn)的研究指出,坐着开会虽然舒适,但也可能让与会者忽略时间的流逝丶拖慢会议效率,因而平均比站着开会多用上34%的时间;而且,坐着开会所得到的决策品质,和站着开会相差无几。也就是说,一个站立会议只要花10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一旦让所有成员坐下来,就必须花上44分钟,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但是,因应与会者的体力与精神,站立会议也有其限制。

1990年代窜起的软体开发方法──敏捷软体开发(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是第一个将站立会议原则化丶方法化的实作理论。根据敏捷开发中「每日站立会议」(Daily Stand-up Meeting)的原则,站立会议主要被用来追踪个人进度,每天必须在同一地点丶同一时间内举行,并尽量控制在15分钟内结束。

与会者依照参与程度,被区分为「猪」(实际执行者)与「鸡」(相关人士),只有「猪」可以在会议中发言;而在会中,所有的「猪」都必须回答3个问题:昨天做了什麽?从今天到明天开会前,打算做什麽?目前在执行上,遇到哪些困难?

由於站立会议只适用於简单的进度追踪,所以一次只限一个人发言,相关细节也必须留待会後私下讨论,才能达成快丶狠丶准的高效率原则。

DOs
即使有成员迟到,也要准时开始。
开会时间愈早愈好,当作一天的开始。
在记录团队工作状况的白板旁开会。

DON’Ts
人数勿超过10人丶时间勿超过15分钟。
不要在会中处理问题,留待会後。
不要在会中作笔记,专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