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户吃饭别去只能付现的餐厅!10个绝不失礼的餐厅挑选准则

Image以下就是挑选商务用餐地点的十大标准

1.服务要一流
服务品质的好坏可为你的生意加分丶也可以搞砸你的生意。因此,务必要选择服务品质一流的餐厅!

2.餐点要优质
不要选择口味奇特的餐厅,免得一不小心弄巧成拙!能提供优质与新鲜料理的餐厅,就是最恰当的选择。

3.空间设备要适宜
请选择桌子够大丶且有隐密性的餐厅。如果要做重要的简报,请找能提供独立包厢的餐厅,且包厢中必须配备完整的影音设备。

4.环境音量要适当
餐厅中若是音量吵杂,客户就必须放大音量才能谈公事,这可能会让客户觉得很不舒服。但如果餐厅内太安静的话,客户也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声音是否过大。

5.价格要合宜
虽说昂贵的餐厅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千万别做得太过火。基本上,有提供午间套餐的餐厅,都会是理想的选择——而且这类餐点的价位一定会让你的上司满意,不至於让公司的荷包大失血。

6.地点要方便
尽量选择离客户办公室较近的餐厅,这将能让你们有更多的交谈时间。

7.要能接受订位
你能想像当你带客户走进餐厅时,却发现已经客满的状况吗?这是多麽恐怖的场景!因此请务必事先订位,并在前往用餐前先打个电话确认。

8.要能接受信用卡
绝对不要以现金付帐!当着客户的面数钞票,会产生一种「让我们一起出钱」的气氛,客户可能因此感到不自在,而会想要抢着付帐或付小费。结帐的重点就是尽量让过程乾净俐落,所以信用卡是最好的选择。

9.要能维持一贯的水准
在与客户见面前,你必定已做了很多功课,所以你绝对不会希望临时发生什麽意外。能维持一贯水准的餐厅,才不会临时出包,让你计画大乱。

10.能提供适当的活动
除了以上9点必备条件,如果餐厅里有一些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丶活动(如旋转餐厅),或是可看见着名景观的风景那更好,这将会让客户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鲁蛇启示录:人生的主导权,永远都要握在自己手中

Image当自己从一次次失败中不断回头检视人生,追根究底,企图找出为何自己一再落入「力图振作丶积习难改丶又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时,他才渐渐领悟到:

1.别把人生主导权完全交给某个人
无论这个人是老板,或是唯一一位重要客户,当你必须让某个单一决策者掌控你未来任何一刻的经济状况时,你就只能摇尾乞怜丶痴痴望向对方,因为「只要他点头,你的人生就会变成彩色的;否则,就完全变成黑白。」

学会和各种人士四处交游,即使没做任何生意,都会和部落客丶作家丶天使投资人见面,多从他们身上学习,也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友谊,因为这些「累积」都会成为增添未来可能性的「契机」。

投入每笔生意时,还会专程和竞争对手进行早餐会面,设法了解他们 怎麽发迹丶如何克服这项事业里的某种困难丶怎麽应付难搞的客户丶他们想被并购,藉此大赚一笔吗丶他们认为自家公司值多少钱丶怎麽招揽顾客上门等等。

他认为,竞争对手其实就是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因此也会是很好的学习对象,「世界很大,足够给两个人占用相同的空间,你选择投入的战场,应该大到足以容纳一百个对手,否则你就是选错了。」

2.在你的领域里成为专家
想要创业,就要有把握自家的服务或产品好到经得起比较,让消费者选择同类商品或服务时,只会对你死心塌地。阿特切训练自己常在部落格上发表意见丶或者四处演讲,成为这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3.产生大量的点子
你为一份职务工作,就为那份职务想点子。如果开公司,每天都得脑力激荡丶推陈出新,思考怎麽样让产品或服务变得更好;假如你帮公司经营脸书,何不顺道建立百万粉丝的e-mail清单,另辟销售战场呢?写出明确的计画书丶时间表,然後实际执行,再观察消费者反应进行微调,甚至针对好点子投入更多资金。

4.培养艺术鉴赏力
成为自立门户的企业家,意味着你必须创造出客户在别处打着灯笼也买不到的产品,才能生存;因此,你必须频繁接触各种艺术的素材,激荡想像力丶从碰撞中得出结晶,然後交给真实世界的使用者测试,为你的「创作」赋予生命,如此一来,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你创造的独特价值掏钱。

不是闲聊,而是精准出击!5个提高电话销售成功率的秘诀

Image《Entrepreneur》杂志网站上,指出该如何突破客户心防,让业务员可以成功地进行电话销售的五项诀窍:

1.个人化每通电话
在打电话之前,业务员必须确认自己已经了解客户。包括对方是什麽样的人丶在什麽样的产业工作等资讯,进而针对不同类型客户,进行电话销售策略的微幅修改或调整。此外,业务员的心态和讲出口的话必须要一致,否则谈话绝不会进行顺利,可以试着营造出一种温和并且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客户有彼此已经认识很久的错觉,销售就会进行得顺利成功。

2.在拨电话之前,练习表现完美
每一次与客户的沟通与对话,都该被视为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必须更加认真看待,即使是只靠一支话筒的电话销售也不例外。千万不要毫无准备,就直接拨电话给不熟悉的客户,业务员可以先试着找个录音机丶一面镜子和一本有关电话销售的书,从书中找出自己很喜欢的一段电话销售对话范例,试着对镜子讲出这段对话,然後观察自己的脸部表情丶以及说话语气,看看是否表现出紧张的样子。

通常外在的样子,会显示出内在的情绪。如果练习时,脸部肌肉看起来像快打结的样子,那麽呈现出来的声音也会是如此。在假装电话销售的时候,也要试着录下对话,并在结束时候重新听过一遍,业务员在听的过程要仔细思考自己有那里可以改进,并尝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电话销售方法。

3.想像客户的反应
要如何猜测客户的反应?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可以试试看「角色扮演」,例如打电话给其他公司的客服专线询问问题,思考自己希望接收到怎麽样的回应,希望客服人员的态度是如何,在这过程中,自己的的回应很有可能就是客户的反应,业务员可以从中想像客户需要怎麽样的资讯,在与客户进行电话销售的时候,就必须保持同样的态度与口气。

4.直接切入重点
业务员绝对不希望从声音中泄漏出自己的紧张和尴尬感,也不希望让客户感到自己高高在上。理想的声音是温和的丶富有专业度的,而且直接切入重点的,若是长篇大论,客户可能会认为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听太久的电话也容易会感到不耐,直接切入重点才是客户想要的。假设现在想要推销咖啡的促销活动,在礼貌性问候客户之後,便可以接着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现在商店现在推出咖啡买二送一的促销活动,您会愿意到店来买咖啡吗?我们绝对会提供您电店内最好的拿铁咖啡,等候您的到来。」客户越快接收到讯息,整场电话销售也会进行得越快越顺利,即使被拒绝,也不会让业务员花费过多时间,可以继续开发下一位客户。

5.建立目标
根据前述所提到的,太长的电话时间容易让客户感到不耐。业务员应该给自己设立一个标准和目标,三分钟结束一通电话,并且在150分钟内打完50通电话。不要让客户感到业务员是来跟他们聊天的,要向客户展现专业度并快速在三分钟阐述完目的和达成目标,并移至下一个客户进行销售。

让自己变得更有说服力!3招小撇步建立专业形象

想要打造自己专业形象,就该努力完成以下三点建议:

1.必须活跃於自己的产业界

人要衣装丶佛要金装,什麽工作就该有什麽扮相。除了让外观看起来体面丶值得信赖外,在产业界活跃程度,也会是旁人评论的指标之一。当客户丶消费者看到你与其他产业界老板丶龙头丶知名人物在一起时,名声就会自然的跟着被抬升。并且,当习惯与这些厉害的佼佼者们相处,他们的思维丶价值观以及举手投足,都会在无形中被学习,也是鞭策自己进步的方式之一。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主管只待在公司里,进到办公室的客户,不见得认得出他是主管;若是在社交场合里,即使与各个老板们交谈的不是主管,也会觉得他八成是社经地位很高的人。

因此,想要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人脉绝对是需要花心力经营的。让自己打入产业的核心圈子,不只是让自己有更多可以学习丶进步的机会,也是包装自己形象的重要环节。与知名人物在一起,永远不用担心自己会不够知名。

2.出一本和产业相关的书

近期市场上有一句话:「书本已死。」但许多企业界老板丶执行长们,为何还是继续在写书丶出书?这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出书所带来的不是单纯金钱收入,出书带来的,是更多专业形象以及更多对企业或品牌的认同。

书的出版,给人一种更加专业的感觉。一个人在杂志投稿一篇文章,只有特定的读者可以接触到,但一本书,里面包含着作者的策略丶理念丶经验,可以更完整的形塑个人形象,更详尽的展现个人专业。当人们想要了解该产业或是个人,就有更直接的管道,藉由书本开启对他的了解。

3.开创属於自己的自媒体内容

打开Youtube,过去许多网路红人从这里发迹,开启了自媒体的时代。到现在,Instagram丶Facebook都将影音播放视为重要的使用功能,让使用者可以藉此表达自己的主张跟经营自己的社群。

在自媒体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想要打响自己的名声,就不能放过自媒体行销这一途径。打造自己个人频道,展现专业及个人理念,同时置入商品和服务,伴随着趋势与洞见,让个人频道成为了解该产业不可或缺的最佳解,个人的专业形象,也就因此建立了。

建立自己的成就清单!4招心法,从此对酸言与恶评免疫

Image知名财经作家LaRae Quy在LinkedIn网站上,提出四项如何面对其他人评论的建议,让我们在职场上能够不被恶意评论所影响,并从有建设性的建议中获得成长:

1.对於有建设性的建议,保持欢迎的态度

每个人在职场上都难免会犯错,这时若有人针对我们的表现给建议,不要觉得难过,而要保持「欢迎」的态度,因为那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当然可能有时候因为对方用词比较尖锐丶因为觉得自己的表现没有符合期待而觉得难过,但若因此而灰心丧志,反而会失去了继续成长的机会。Quy提到:「试着在难过时,写下其他人的评论,这样等到冷静下来之後,就能够客观地面对他们评论的好或坏,并从中学习以及成长。」

面对其他人有建设性的建议,虽然会觉得有点尖锐,会觉得受伤。但那代表这个建议有切中要害,很明确地指出做不好的地方,面对如此的建议,我们必须心怀感激的谢谢给建议的人,因为他们给的建议,让我们有机会成长。

这里有个地方需要注意,虽然面对人家指出做不好的地方而难过是人之常情,但若在给建议的对方面前很明显地表现出难过,会让对方觉得「给你建议假如会让你不开心的话,之後还是不要说比较好」。这样反而会让我们失去从错误中改进的机会,也因此,在接收到其他人的建议後,仍需保持活力,让对方知道「下次我会做得更好」,这样他们才会持续的给我们真挚的建议。

2.忽视恶意评论

就像第一点所提到的,如何从有建设性的建议中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要如何面对恶意评论却能淡然处之,也是职场工作者需要学习的课题。

恶意评论会产生,可能是因为对方眼红自己的表现。所以希望藉由刻意攻击,诋毁我们所做的贡献,面对这种情况,若我们随之起舞,影响我们自己的情绪,只会让自己掉落了对方的陷阱。而另外一种恶意评论出现,可能是因为对方心情不好,所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时候,若能够淡然面对,并且主动关心对方,等到对方冷静下来後,会发现自己之前做了错事,而我们却没有生他的气,反倒主动关心他,不但可以化解对方乱发脾气的尴尬,这会让对方因此对我们产生好感,进而让双方成为朋友。

综合以上两点,想要淡然面对对方的评论,要如何评断对方的评论究竟是「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是「恶意评论」,就变成一件相当重要的事了。

3.找朋友或家人聊聊天

在面对不管是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是恶意评论的时候,都难免会感到心情不好,虽然说要淡然处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这是若身旁能够有一群人,可能是朋友或是家人在旁支持,能够让情绪不再低落。

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管做什麽都很难转换情绪。但在找人聊聊後,即使只是向他们抒发当下的感受,都能够让心情很快地好起来。也因此,因为其他人的评论而感到不开心时,试着找自己的朋友或家人聊聊天,吃个饭,转换一下情绪,会有助於我们恢复以往的冷静,做出我们应该要有的表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若是一味地吐苦水,可能会造成对方的负担,所以这中间要怎麽拿捏,就必须依照对对方的了解,视对方的忍受程度而做决定了。)

4.建立自己的成就清单

除了第三点所说和朋友或家人聊一聊可以恢复冷静以外,透过建立自己的成就清单,在面对挫折时,可以给自己重新开始的勇气。成就清单可能是帮助过的人丶曾经完成的业绩目标,或是相当满意我们提供服务的人,藉由审视过去达成的成就,让自己重拾信心,冷静面对其他人的评论。

建立成就清单除了上述给自己自信心的功能以外,也能在写的过程中,检视自己是否已经建立起足够多的成就清单,能因此让自己知道是否需要更加努力,提升自己工作的价值。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新工作快速上手的4个秘诀

Image在人才资讯媒体The muse网站上,人力顾问专家Rachel Bitte提供了四个转换工作跑道後的建议,在新工作能快速进入状况,并且征服眼前的工作挑战:

1.学着做不熟悉的事,最能获得启发与自我成长

要在新职务上赢得信任,从学习新事物开始就对了!Bitte指出如果要选择一件事来投入时间,那麽「学着做不熟悉的事」,会是考量时间效益的首选。举例来说,对行销人员而言,有机会透过学习新的软体或资料库,来挖掘资料并应用在活动的执行上;或者有机会参加营运单位及销售业务单位的跨单位任务小组,得以从不同角度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又或者在每周的策略会议上,得以构思出未来的产业趋势,获得在日常例行工作以外的启发。

企业一般而言都会乐意提供这些发展机会的,而聪明的工作者,更是懂得持续地从这些机会中学习丶有所体悟与成长。Bitte也提供一些线上学习资源或公开课程,透过寻求自己需要的资源,随时随地都能学到东西。

2.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来获取成就感

进入新环境,首先要考量职涯发展方向,有做出规划的人,就能投注热情在工作上。要做出长远且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须要每位工作者尽力争取表现丶建立成就。所以藉由设定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可以让主管及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举例而言,参与各式各样的比赛的过程与成绩,不论是职场上的业绩竞赛,甚至是工作以外的歌唱比赛,都会成为工作上的激励因子,让工作状态更加有效率丶更加稳定。

3.大胆犯错,并且从中学习

没有人能够100%控制自己的工作成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中,可以试着多方面尝试任何做法。即便失败,因为至少尽力尝试过了,就能够使经手这项任务的过程更有价值。大胆犯错的做事态度,除了能够提高成功的机率,也显得自己是积极丶愿意完全地投入工作。

在职场上考虑转换跑道之前,藉由尝试各种可能的做法,会发现这项工作能给自己的价值,比一开始想到的更多。同时,因为勇於面对问题,也会对自己的工作状况有更多想法。勇於实践尝试错误的态度,在工作与职涯规划上都将发现更多可能性。

4.重视旧雨新知,持续建筑人际网络

即使换了新东家,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人际网络持续的影响力,也会左右现在的工作表现。有的情况中,过去的工作经验能够为自己的能力加值,人脉也有同样的效果。透过 Facebook或是LinkedIn来寻找人际网络中的工作发展机会,远比独自寻找工作机会简单的多。

透过重视过去的人际网络,包括大学同学丶过去的同事都将在职涯的发展上相互影响,而在工作中,透过专案合作丶团队合作的方式,都能深化人际关系的手段,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时,提供关键的协助。

别搞砸新建立的人脉!这3件事绝对不要做

Image企业家丶风险投资人Adam Callinan在《Entrepreneur》上发文指出,要交朋友,就要懂得在後续持续追踪,不过这也是有技巧的。有3件事,千万不能做。

1丶太晚
如果你答应对方一件事,比如说发一封邮件给对方好了,事後却没有做到,等到几周後才突然想起来,那就已经太晚了。你已经用你的行动向对方证明你不够负责任,或是你说的话不能当一回事。这两种情况,都很糟。

不过还好,这种状况也是最容易弥补的。想起来之後,赶快发一封邮件向对方解释你迟迟没有发送的原因,顺便附上你本来该给他的东西。好好解释,诚心诚意,或许这会是一个转机,之後别再搞砸啦。

2丶不诚恳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几个月前在生意场合认识某个人,但当时也只是见过面,并没有多聊,几个月後真的碰上什麽事,才想到这个人或许可以帮上大忙?好吧,如果你这时候真的翻箱倒柜找出他的联络方式,给他发了一封求救E-mail,你猜对方会怎麽想?他一定会说:「那我根本不在乎你。」

当然啦,有些人会比较大方,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但是首先你在要求别人帮助之前,你应该想想,我值得对方的帮助吗?反过来,我能为对方提供什麽? Callinan建议,如果还能碰见他,你应该问他有没有什麽你可以帮忙的地方,至於你做不做得到,那倒是另一回事。只是,你首先向他释出善意,对方下次才有可能来帮你。

3丶太急了
你认识了一个人。你觉得他超强,一定可以在事业上帮助你很多,於是,你立马跟他们开始谈生意上的事。

错。大错特错。你们根本才刚认识,甚至都还没建立起私人关系,对方凭什麽帮你?

即使你真的想从对方身上得到点什麽,你也应该再等等,先从交朋友开始。约他出来,请他喝杯咖啡,聊聊天,不是聊生意,是聊最近的生活。要知道,人都是很爱讲自己的事的,如果你让他们大讲特讲,他们一定会觉得很开心。你甚至可以试试问一下关於他们家庭的问题,通常他们也会很乐意分享。

心委屈了丶钱没给到位?谈员工激励的「农药与肥料理论」

Image当我是一个工作者时,我最关心的有两件事:

一是工作内涵,是不是我喜欢的事丶是不是有发挥的舞台。二是工作酬劳,也就是所得回报。

因此当我升成主管时,我也将心比心,仔细的调整每一个部属的工作,务期是他们喜欢且能发挥的工作;也尽量可能的给他们最好的回报,希望用较高的金钱,获得同事对公司较高的认同。

但似乎做不到,首先是工作内涵,所有的工作都是有趣与无聊并存,要让人人满意根本不可能;而所得回报,更与公司营运息息相关,一旦公司营运不佳,不要说较高的所得谈不上,连合理也不可能。

就这样,我长期处在困扰中,不但达不成公司的目标,也觉得愧对团队与部属。 直到有一天,我听了当时担任台大教授的王志刚先生的讲演,我终於豁然开朗,那就是「员工激励的农药与肥料」理论。王老师把激励工具简化为两种:农药与肥料

好比种果树,要让果树长得健康,农药是必要的,可以防范病虫害。要让果实长得又甜又大,肥料也是必要的。

农药与肥料是农夫手上两种重要的工具。换成主管,要让部属士气高昂丶绩效良好,也有农药与肥料两种工具,问题是,所有可能的激励工具中,何者是肥料?何者是农药?薪资丶奖金丶认同丶肯定丶福利丶升迁丶工作舞台……,其本质上有何不同?

多用奖金,辅以主管的关心认同肯定
王志刚老师的说法:农药是消极的,只能避免果树不生病,不能使果实长得大又甜。而肥料是积极的,才真正可使水果长大丶长多丶长甜,主管应该多用肥料,才能使部属绩效良好,而农药则应少用或只在必要时使用。

其中最令我震惊的是,过去我最重视的物质回报——薪资,竟然是农药,而不是肥料,不但不能常用,而且用多了还副作用严重,伤害极大。

王老师举例:薪水是工作者正常的回报,给少了,工作者会很生气丶会怠工丶会不平,就好像果树生病了一样。如果给多了,麻烦更大,因为当事人虽然一时满意,会暂时性提高工作绩效,但时间一长,对高薪水也就习以为常,不再有激励效果。

可是对其他工作者而言,某人的高薪,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别人反而会因而「生病」丶怠工,对其他人的伤害极大。

因此,正常结构性的薪资,百分之百是农药,对工作者完全是消极性及防御性的激励工具。 至於非正常结构性的奖金,则具有高度的激励效果,会鼓励工作者,产生积极的绩效提升。

进一步分析,主管的关心丶认同丶肯定……,这些非结构性丶非人人一体适用丶非人人可得的工具,则是肥料,会产生激励效果。 根据这个理论,我得到清楚的启发。

什麽是农药,只要是常态性丶结构性丶一体适用的工具如薪资丶加班费丶福利……,都是只能防止工作者不生病的农药。 而肥料则是非人人可得丶非常态性丶非结构性的工具,如功能性丶偶发性的奖金,主管的认同丶关心丶肯定丶赋予重任等,这些是肥料,会产生明显的激励效果。

从此以後,我在主管工作上豁然开朗,给薪资丶订福利,我审慎以对,重的是公平,而不是绝对值的高低。绝对值的高低,反映的是公司整体营运的结果,全公司的人,从老板到基层员工,每一个人都应对营运结果负责,也要对整体的薪资水平负责,不全然是主管的责任。

主管的责任是给每一个人公正丶公平的评价,给每一个人相较他人而言相对合理的薪资。

激励工具要适时适用,不能常用滥用
另一个彻悟是,我真正了解了激励的原理:任何的激励,都是一时一地的,不可能持久,只能暂时性的刺激,因此任何工具,只要变成永远的丶常态的,就不是激励工具,薪资丶福利就是典型的代表。

激励还有另一个特性,就是独特与稀有,如果工作者收到一个人人都有的礼物,他是不会有感觉,也不会被激励。

同样的,如果工作者得到一个奖赏,是他认为理所当然的,也一样不会被激励,奖赏是额外且不期然的,激励的效果最大。 这让我想起在政大流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知名的政战将领,在政大开课,他极擅长收拢同学,有一个杰出学长毕业时,这位老师把他找来,拿出一个手表,说:「这是老师珍藏的纪念手表,送给你留念。」这位学长当场感激涕零,可是事後发觉许多同学人手一只表,感激之心也就淡了。 激励工具要适时适用,不能常用,不能滥用。

许多业务单位,常举办各种业绩竞赛,时间一久,竞赛的激励效果钝化,最後只好不断的增加奖励金额,才能勉强有效,这都是激励工具常态化之後,就不能奏效的原因。

了解农药与肥料的道理後,偶发性的奖金丶认同丶肯定丶赋予工作者的责任舞台,变成我最重视的工作,务期让每一个好的部属,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

可见虽然如此,经常还是有所不足,有一个要离职的小朋友,在我一再逼问下,终於坦白,他告诉我:在他工作的这几年中,我除了指责他的缺失之外,从来没有一句肯定的话!

他的话,让我非常惊讶,因为我对他的工作大致是满意的,甚至是非常满意的,但我仍然疏忽,没有适时给予肯定,差一点酿成好部属含恨而去的悲剧。

这个案例说明的是,物质的回报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上的重视丶肯定,有时还更重要。

薪资与激励无关,主管才是关键
许多的新手主管就不容易明白这个道理。有一个主管,不断的替他的部属争取加薪,刚开始,我基於支持给予同意,但其後我就发觉不对,他的单位调薪的频率高丶幅度大,但相对的绩效却不彰。

我仔细了解之後,终於明白,根本是这位主管能力有问题,能力丶格局不足以服人,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薪资上当滥好人,才能勉强获得部属的认同。

这背後显示另外的问题,就是领导者是否能力出众丶被信赖丶有魅力丶有权威,如果是被部属信赖,他的一句话丶一个关爱的眼神,都能发挥激励部属的效果,都是效用卓着的肥料。

反之,如果一个主管眼中认为只有金钱与物质才是有效的激励工具,背後反映的不是他的价值观,而是他根本不配做主管,是他的才德不足,是他得不到部属的信赖,因此他的关心丶认同丶肯定,也就发挥不了作用。

许久以来,其实薪资早已被我从激励工具中排除,薪资是正常的工作回馈丶评价。与激励根本无关,我也不相信加薪会让工作者更努力,工作者投入工作的程度永远吻合他心中对所得的评价,绝对不会有人认为自己的薪水被高估,而用更努力来回报公司。

较常见的是有人认为薪水被低估,而心生怨怼丶消极怠工。如果评价员工薪资,给一个员工「不满意但可以接受」且相对同事之间相对公平的薪水,才是企业经营最有效率的薪资结构。

除此之外,肥料的运用,就应该更放手去做,不时发奖金丶不时给予工作者肯定丶不时关心丶不时赋予更大的重任,只要不要弄到人人有奖,出现反效果,肥料多,用农药适度用丶慎用,是领导者必须学会的激励课程。

一次就把事情做完丶不同时处理两件事!拥有超级执行力的6个秘诀

Image在美国《Inc.》杂志网站就指了高效工作者聪明处理事情的六种方式,不仅简单学习,更能让繁杂的事情皆有效完成。这六种方式如下:

1.一次就把事情做完
拥有高生产力的工作者,绝不将待办事项延後处理,或是只把事情做到一半就转去做其他事情,结果自然是每件事情做个半吊子,一件也无法完成。一再把工作堆积,只会大量浪费时间,email稍後才寄给客户,晚点再拨打电话给厂商,这些都是不必要的行为。将心思专注於当下,便能快速处理好每件事情,如果无法应付,就果断地找寻他人协助。

2.为明天做好准备
永远在下班前,为明天做好规划。用轻松的心情,思索未来执行的大方向,这方式不仅能帮助回顾一日的绩效,也同时让明天的自己,持续拥有高效率生产力。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掌握初步策略,隔天工作便能更容易上手。

3.按流程准时开会
会议是职场中最浪费时间的事情。拥有超级执行力的上班族,每天都有既定行程,因此准时开始丶结束会议时间,绝对是最高法则。一旦掌握流程,便能有效控管时间。

4.适当说不
高执行力的人会果断说「不」。随着职位升迁,责任也会随之增加,即使能力再强,也必须学习适当拒绝。面对既不重要丶又不紧急,往往只是来自人情压力的事情,优秀的工作者不会说「我不确定我可以」丶「我不一定能做到」,而是婉转但明确地回绝要求。如此一来,才能将手上的工作投入最大精力,并展现更好的结果。

适当拒绝能让工作效率提升,按着计画执行;反之如果畏惧说「不」,工作压力不但会加重,还可能很快出现职业倦怠。

5.特定时间看email
千万别让繁杂的email一再打断工作。为了让工作更有效率,高生产力的上班族会找固定时间浏览email,并归类寄件者的资料。重要客户丶供应商优先处理,其馀信件则等待工作告一段落,或设定自动回复,告知对方回覆时间。

6.每次只做一件事情
超级执行力的工作者知道,一心多用是职场中扼杀效率的最主要根源。当脑中需要思考不同的两件事,繁杂的资讯将形成乱流,使思维打结,进而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此一来,不仅无法同时达成目标,更有可能拉长工作时间。

史丹佛大学研究也显示,认为自己能同时处理多项事情,并因此提升工作绩效的人,其实表现远落後於专心处理单一事项的同仁,背後原因在於,零散的资讯,使人脑无法完整组织架构,并造成各种讯息互相干扰。

把事情做好还不够!高效领导者需要这4种特质

换句话说,想成为高效能的领导者,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丶关系管理能力,比优异的聪明才智与专业技能更重要,也是高层选定拔擢人选时的决定性依据。

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局限,待人处事自律丶冷静
高曼将情绪智商分为4个面向:自我觉察(Self- Awareness)丶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丶社会认知(Social Awareness)丶社交技能(Relationship Management)。

自我觉察是组成情绪智商的第一要素。简单来说,就是「深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情绪丶弱点丶需要丶力量及动力从何而来,会造成什麽後果。有强烈自我觉察的人,知道自身能力的极限在哪里。

比方说,有强烈自我觉察的人,懂得期限很紧迫会让自己表现欠佳,就会事前仔细规画,并提早完成工作。他们也懂得何时该寻求帮助。对於在工作上要承担的责任,会经过仔细的衡量,不会要求接下自己知道无法独立负荷的挑战,而是用自身的长处应战。因为有自信,他们不但清楚知道丶也能放松谈论自己的限制和优点,通常也渴望听到建设性的评论,追求成长。

想拥有自我觉察的能力,可以从诚实评量自己开始。罗列出曾经完成的事迹丶犯过的错误,客观地厘清自身的优丶缺点,掌握自己能力所及与不能及的事情。

在了解自我的心理状况,知道自己容易被哪些事激起情绪丶冲动後,我们还需要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当中最常被提起的能力,就是「自律」。

懂得自律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谨慎选择要说的话,冷静处理问题,有助於创造一个信任与和平的工作环境。试想,要是主管一生气就对着团队拍桌子大吼大叫,刻薄地丶责备丶谩骂员工,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很难留得住人才,公司也会动荡不安。

另外,「积极」也是自我管理的一大课题。高曼指出,几乎所有高绩效领导者都具备积极的特质。

积极的人通常对工作抱有热情,会寻找有创意的挑战,热爱学习,对於工作表现良好引以为傲。他们有看似用不完的能量,只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有这种能量的人,大多看来不安现状,时常会困惑於为什麽要用某种方式丶而不用另一种方法做事,因而喜欢探索新的做事方法。

透过自我觉察不仅能了解丶管理自己,对於理解他人也大有帮助。因为知道自己遇到哪些事会愤怒丶感到挫折,那麽当其他人有相同遭遇时,便能感同身受,而这正是社会认知的能力。更进一步说,就是「同理心」。

Image

具备换位思考能力,人脉网络广阔
在团队合作已经是重要工作方式的今天,具备同理心的领导者,较能够站在组织中的各个位子上,设身处地考虑每个成员的情绪,妥善处理冲突;也能够站在个别员工的处境,思考什麽样的回馈方式,更能激励他们学习成长,什麽时候又该督促及评论,帮助部属提升工作能力,增进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为组织留住好的人才。

最後,为了让自己工作进行得更加顺畅,好的领导者还必须具备管理人际关系与建立人际网路的社交技能。

一听到社交技能很好的人,你脑中冒出的印象可能是很懂得交际,朋友满天下。不过,这只是表层,在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念:没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可以靠自己独立完成。因此,他们之所以拥有广大的人际网路,是为了当工作有需要时,有人脉能够支援,更快丶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

毕竟,领导者的工作是让其他人把工作完成,而社交能力可以让这件事情变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