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需要了解华为

为什么你需要了解华为,以及华为的创办人任正非?因为任正非在短短26个年头里,创造了全球企业都未曾有的历史。

它走得最远!如果没有华为,西伯利亚的居民就收不到信号,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无法找人求救,就连你到巴黎、伦敦、悉尼等地,一下飞机接通的信 号,背后都是华为的基站在提供服务。8千米以上喜马拉雅山的珠峰,零下40℃的北极、南极以及穷苦的非洲大地,都见得到华为的足迹。

它给的最多!华为的成功,许多人归诸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实际上,最支持任正非的是15万华为员工。因为任正非用了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98.6%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占了1.4%,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李瑞华在1994年就开始接触到华为,对于华为的敢给,他的评价是,“把饼做大比占有大部分更好的智慧和心胸,甚至跟比尔·盖茨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最国际化企业——七成营收来自海外,全球逾500客户

它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一家没上市的公司。根据《财富》的报告,它在2013的年营收达到349亿美元,超过爱立信的336亿美元,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

它的营收,7成来自海外,比联想集团的4.2成还要高。《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在150多个国家拥有5百多名客户,超过20亿人每天使用华为的设备通信,也就是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华为的服务。即使4G技术领先的欧洲,华为也有过半的市占率。

它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想像。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已是电信领域的知识产权龙头企业。

放眼世界500强企业,9成的中国企业是靠原物料、中国内需市场等优势挤入排行,但华为,却是靠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场经营绩效获得今天的地位。当过去的通讯产业巨擘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都面临衰退危机时,它却在过去10年间年年成长。

环境设计像Villa——展示厅如美术馆,餐厅供5国料理

《商业周刊》独家受邀,在3个月内前往华为总部深入访谈三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场景。这也是全球媒体中首度能够这么密集贴近华为总部的一次。

连接深圳城内城外的高速公路,绿色指标上岔路左右写着“富士康”、“华为”。台湾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科技厂商,隔着一条大马路相望。

车子一开进华为园区,绿意盎然犹如大安森林公园,绿化程度居然高达40%以上。负责接待的人员说,任正非2012年刚把所有的树修剪过一遍。园区中心竟然还有一个湖。

走进建筑物里更令人惊讶,环境设计有如Villa般的员工训练中心,博物馆般的办公室,美术馆般的展示厅,以及三大洋、五大国料理的员工餐厅。一瞬间以为来到了美国硅谷,连路上的员工都是边走边讨论得很起劲,整个园区充满了如大学城般活力与干劲。

任正非把华为这个部队,从创业时的人民币2万元,冲到2013年预估349亿美元营收,成功的关键有两项:员工关系、客户关系。这个部队敢冲、敢拼,就在于华为有7万名把自己当老板的员工。

员工关系与客户关系——“生命共同体”

1“肯给”——养出最拼团队,有员工一年就拿120万元股利

华为没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创办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除了不能表决、出售、拥有股票之外,股东可以享受分红与股票增值的利润。并且,每年所赚取的净利,几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给股东。

2010年,华为净利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人民币238亿,配出了一股人民币2.98元的股息。若以一名在华为工作10年绩效优良的资深主管,配股可达40万股,该年光是股利就将近人民币120万。这个数字,甚至比许多外商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还要高。

你要如何分辨你是老板级的员工还是打工仔的员工?在华为,从你的薪资帐户比较就很清楚。

“我们不像一般领薪水的打工仔,公司营运好不好,到了年底会非常感同身受”,2002年从日本最大电信商NTTDoCoMo跳槽加入华为、LTETDD产品线副总裁邱恒说:“你拼命的程度,直接反映在薪资收入上。”

以他自己为例,2009年因为遭遇金融海啸,整体环境不佳,公司成长幅度不如以往,他的底薪不变,但分红跟着缩水。隔年,华为的净利创下历史新高,他的分红就超过前一年的1倍。

这等于是把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在华为,一个外派非洲的基础工程师如果能帮公司服务好客户,争取到一张订单,年终获得的配股额度、股利,以及年终奖金总额,会比一个坐在办公室、但绩效未达标的高级主管还要高。

事实上,即使一个刚入公司的本科系菜鸟,起薪也比一般企业高,以第一年月薪人民9千元换算,加上年终奖金,年薪至少人民币15万起跳,比台湾领22K的毕业生高上将近两倍。

工作2年至3年,就具备配股分红资格。在华为有“1+1+1”的说法,也就是工资、奖金、分红比例是相同的。随着年资与绩效增长,分红与奖金的比例将会大幅超过工资。即使是号称重视员工福利的欧美企业都很罕见,然而这个源头,竟然只是为了三个字“活下去”。

226年坚持利益共享——一块饼大家分,“要活大家一起活”

出身贵州贫寒家庭,家中有7个兄弟姊妹,身为老大的任正非,从小就学会要与父母一同扛起责任。高中那年,一家人穷到得去山上挖野草根煮来充饥。偶然有一块馒头,父母亲也会切成9等份,每个人只有一口,为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活下去。

当时任正非的父母,把粮食存在一个个瓦罐中,没有孩子会去动。即使高三拼考试、饿到受不了的时候,任正非也只会放下书本,自己跑到郊外去采野菜,就着米糠烙着吞咽充饥。

“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不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任正非回忆,即使每天要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养活一家人的父母,或是年幼的弟妹,从来也不会多吃一口。

“要活,大家一起活!”这意念从此深植任正非心中,成为他创业后坚持利益共享的基础。

3不只把员工与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就连客户也成为其生命共同体

华为的企业文化中,第一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做为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26年来生存不是靠政府,不是靠银行,客户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华为第五位员工,现任三位轮值执行长之一的郭平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事实上,“很多公司嘴巴上说维护客户的利益,实际上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两件事常是冲突的”,邱恒说。

通讯产业会因为技术标准、频率波段不同,衍生出不同的产品,一个电信商可能会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用到三种技术标准,采购三套不同的机台,其中安装与后续维修费用,甚至高过于单买机台本身。

以一个制造商的角度,当然希望客户买越多套产品,才能赚取越多服务费。这个算盘连小学生都会打,但华为走了一个逆向的路:我来帮客户省钱!为反过来站在电信商的角度思考,主动研发出把三套标准整合在一个机台的设备,帮客户省下了50%的成本。

“短期来看,我们是傻是亏,但长期就不见得”,邱恒说。客户省下的钱,可以用于其他投资,研发出更新的产品,从消费者端赚来更多的钱,再回头来跟你合作,双方一起成长。“当他只能赚一块钱的时候,肯定无法分给你一块五,他若能赚五块钱,你才有机会分到两块甚至三块”,邱恒道出一个简单的商场互利逻辑。

许多技术创新更是从这个过程中而来:“华为是第一个把2G、3G、4G打通的人,靠一套设备就能提供多面相的服务。”郭平说。当客户提出问题或需求,华为的工程师会回过头去从基础科学中找寻解答,由此产生源源不绝的新产品与专利。

拼服务,“脑袋对着客户”——

明文严禁讨好上司,机场接机也不行

邱恒说,一个领死薪水的员工,不可能主动去帮客户想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但华为的员工因为把自己当成老板,待得越久,领的股份与分红越多,所以大部分人不会为了追求一年两年的短期业绩目标而牺牲掉客户利益,而是会想尽办法服务好客户,让客户愿意长期与之合作,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把客户服务做到透,就是华为的胜出关键。

“国际大厂比较容易耍大牌,不会愿意配合客户要求去量身订做产品,反正我给你什么就吃什么,美其名曰是教育市场,实际上是怕麻烦”,观察通讯产业达10年,权威研究机构顾能资深分析师杨敬宇说。

他指出,一般派四、五个工程师到客户端驻点就算是大手笔,华为却可以一口气送上一组12人的团队,与客户一起讨论、研发出最适合的产品。若产品出问题,即使地点远在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华为也是一通电话立刻派工程师到现场,与客户一起解决问题,不像其他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多半用远端视频遥控。

能做到这程度,固然归因于中国有全世界最便宜的优质人力,但能让这群高知识工作者甘心乐意的为公司、客户卖命,除了配股分红的激励机制外,也与华为强烈的企业文化有关。

“你们脑袋要对着客户,屁股要对着领导”,这是任正非反复不断对底下人说的话。他认为,大部分公司会腐败,就是因为员工把力气花在讨好主管,而非思考客户需求。

因此,他明文禁止上司接受下属招待,就连开车到机场接机都会被他痛骂一顿:“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应该把时间力气放在客户身上!”

拼海外,自愿者多到要筛选——无畏福岛核灾,一天抢通300基站

在华为总部,我们遇到的每一位员工,不论是任职超过10年的资深主管,或是刚加入不到7个月的菜鸟工程师,甚至只是负责接送的司机,都把“以客户为中心”挂在嘴边,像是已经植入了DNA中。

“口号人人会喊,但华为是真的落实,他的文化是活的,不是死的”,李瑞华观察:“判断一家公司成功与否,要看他的潜规则与显规则是否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华为不只一致,还相呼应,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

华为的另外两个文化是“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而艰苦地奋斗着。”

2011年,日本福岛核灾的恐怖威胁下,华为员工仍然展现了服务到底的精神,不仅没有因为危机而撤离,反而加派人手,在一天内就协助软银、E-mobile等客户,抢通了3百多个基站。自愿前往日本协助的员工,甚至多到需要经过身体与心理素质筛选,够强壮的人才能被派到现场。

软银LTE部门主管非常惊讶:“别家公司的人都跑掉了,你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只要客户还在,我们就一定在”,当时负责协助软体银行架设LTE基站的专案组长李兴回答的理所当然:“反正我们都亲身经历过汶川大地震。”

在华为,一通电话就飞到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等世界各个角落是常有的事,往往一去就是3个月半年,而且是在最落后的环境做最艰苦的事。员工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去,但“去,就是给你一个舞台,让你有机会学习、成长;年底绩效好,还可以多认股,多分红,为什么不去呢?”邱恒说。

事实上,“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外派到基层”,郭平说。过去在讲究辈分的日本企业,往往等上七、八年还轮不到升迁,但在华为奋斗10年,已是一个统管4千名研发工程师的中阶主管。

这就是任正非的“少将连长”哲学。

“华为的领导班子,都是一路从基层打拼上来的,只要有战功,30岁当少将,管几十亿美金的合同,都是很常见的事,”《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一书的作者田涛说。田涛是任正非的密友,也是华为的顾问,他分析“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这就是华为的企业精神。任正非虽然大量导入了IBM、GE、惠普等西方公司的管理制度,却对华尔街的金融体系非常不以为然。

在他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数字游戏就能赚进大笔财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干的人却只能赚取微薄的工资,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所以他坚决不让华为上市,宁可选择把利润分享给员工。

拼活化,革除元老级“障碍”——

七千人辞职再回聘,两次新陈代谢

这样的制度并非无懈可击,设计这套制度后,任正非还是时时刻刻在找组织内的“黑洞”,很多人在华为工作10年,就已经赚到可以退休的钱,这就造成了一批阻碍公司成长的“沉淀层”,工号20000之前的,被称为是公司内的“贵族”,享有职位与年资上的特权。为此,华为分别在1996年与2007年,由董事长孙亚芳及任正非本人各发起了一次“集体辞职”的大运动,两次涉及的人数都将近七千人。

以2007年为例,年资8年以上员工,只要自愿提辞呈,就可获得与年资相对应的赔偿金,最低人民币20万元起跳。辞职后如愿意继续留在公司,华为也会再次聘用,虽然既有股份不变,但职位与年资均按照该年的绩效重新计算。

这种激进的做法引起当时舆论哗然,中国官方甚至介入调查华为此举是否有违法之嫌,但出乎意料的是,华为员工竟然没有出现激烈的抗争行动,辞职再回任的比率甚至高达9成。

这是因为不回任者必须在离开前将股份卖回给公司,而重聘者可能被降阶降薪,但持有股数不会因此稍减,只要公司继续成长获利,他依然可靠持股享受分红好处。

这个做法,让华为一方面保全了资深者做为股东的利益,一方面又促进新陈代谢,让一批更年轻、更有能力的人上来,担当与其绩效相符的职位。一般公司会遇到的成长瓶颈与人事困境,它再一次靠“让员工当老板”的原则跨过。

结语

任正非在一次访问日本归来,体会到日本经历过大萧条处境,他自行撰述的一篇文章《北国之春》中描述华为的处境:“华为像一片树叶,有幸掉到了这个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随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没有经历惊涛骇浪、洪水泛滥、大堤崩溃等危机的考验。因此,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

“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华为经过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会构成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在任何一个华为值得鼓掌的关头,任正非都是采取这种当头棒喝的做法,让每个华为人头脑清醒,因为他也知道天道循环的道理,生与灭其实只在一线之间,唯有如此,华为才能在充满更多的挑战中找到下一个惊喜。

员工离职率低,不见得是好事!只留住这一种人,对公司才有益

Image1.恋栈型:不求有功,老是打混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收入和权益,对於工作「不求有功,只求无过」,每天一上班就在等吃饭丶吃完饭就在等下班,是典型不事生产的组织寄生虫,也是最低阶的假性忠诚。.

2.门槛型:听命行事,计较利益得失
比恋栈型员工好一点,自知拿人薪水,多少要做点事,但是只会听命行事,不愿意冒险,也不想太积极主动,认为保住饭碗比出人头地重要得多。

他们也比较爱计较,经常抱怨「为什麽别人不用做,我就要做?」「为什麽别人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

3.机会型:自我中心丶好强争胜
就短期绩效来看,机会型员工是勤奋努力丶勇於表现的好夥伴。但是中长期而言,只要外部有更好的条件诱因,或是当组织内部无法提供更多资源时,他们就会选择离开。

4.使命型:愿意寻求组织最大利益
他们充分理解并认同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并将自己的事业前程与公司相结合,常把组织利益置於个人利益之上。有些使命型工作者虽然是因为没有更好选择,只好奋力向前,但是组织若能及时建立认同,就能获得这群死忠追随的夥伴。

别不把内勤当人看,没有他们,你什麽都办不到!

Image有很多的业务,在外面拼命帮公司做业绩,抢市场。这些都反应在薪资待遇上。

但往往却忘了在公司里面,总有人需要帮他打点行政作业丶采购或者生产计画等等。如果没有後勤单位的支援,前线很快就会出问题了。

但往往许多的公司设计绩效制度时,将有形的业绩成长率丶财务表现等奖金,归在业务本身。而忘记了内(後)勤单位也是功不可没,却在设计完之後,变成有功无赏,有过必罚的单位。

很多人说,内(後)勤在公司里面,打电话追订单丶有冷气….却忘记了他们是被「绑」在公司的椅子上啊!一整天持续的作业,疲劳与压力跟业务相比,业务还可以到处晃丶想喘口气时休息一下,但内(後)勤人员不一样,兢兢业业的处理,动作一慢可能就会有人盯梢。

一家公司就是一家公司,绩效制度如果设计的无法让内(後)勤人员与业务单位达成平衡,那这样就会变成一国两制,整个公司气氛更加不好。

「想有效率就要找到工作的节奏」,不过到底怎麽找到「节奏」?

Image常常听人说,想要有效率丶专注的工作就要找到节奏。但到底专注力和节奏的关系是什麽?

人们的习惯往往是集中精神一路工作,直到感觉累了才休息,短暂休息後继续手边的事务。但这种方式会让休息後的注意力和精神,比一开始还弱很多,成果自然打折扣。

一天8小时的工时中,自然不可能完全维持高强度的注意力。如果想让整天都拥有差不多的专注力,就要靠打造节奏了。

想要找出专注节奏,首先要了解对自己而言,精神能集中的最大限度时间,并将工作时间分成自己容易专注的小时区,搭配短暂休息,不断重复这个配套。也就是在没有感觉到累的时候,就休息回复精力。

接着,要让专注和放松有规律的重复,有时候还要给自己准备一些奖励。 此外,专注不是一天的事。为了长期地维持,要以周或月为单位,开启规律的专注和放松循环。

专注:找到自己觉得舒适的节奏
工作所需的专注程度和时间,会依其内容而有所不同。举例来说,像是同步口译:必须一面听讲者说,一面即时口译成听众的语言。但是口译员回答:「同步口译是一种需要极度专注的工作,所以每15分钟必须换人。」

或许我们的工作不像同步口译员,需要极度的专注力。然而,大多的场合中还是必须维持一定的专注,例如会议中丶做简报丶面试丶整理文件丶计算数值等。这种任务基本上需要1小时左右,或许我们能在一天之内,反覆专注1小时几次。但是因为无法8小时持续专注,所以要在工作告一段落时,休息丶吃午餐丶转换心情等。

就像心理学家所说的,一般人能持续专注的时间上限不一,但是一般而言,大概是90分钟左右。这也是为什麽学校的上课时间和一部电影的长度,大概也以90分钟为限。

人能达到「完全专注」的时间约是15分钟左右,维持「一般专注」的时间顶多是90分钟上下,而若想超过这个上限,让专注力更持久,就得在其中穿插休息时间。

刻意将1小时的工作(无论是开会或制作文件)切成15分钟,中间稍微休息(做一点伸展操或眺望户外风景),反覆4次。此外,他会下一番工夫,每一小时稍微休息(喝咖啡丶和别人闲聊两句)让专注力一整天不中断。

维持高度专注力的单位是15分钟,但是舒适的节奏因人而异。如义大利的番茄钟工作法,这种时间管理术认为,一工作单位是25分钟,建议想专注的人可以先用计时器设定闹钟提醒,让自己能全心投入工作,不会因为过度在意时限而无法聚焦。其实,15分钟或25分钟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找到自己的最佳节奏。

另外,持续专注的时间不只适用於自己,也适用於工作上合作的对象。例如听自己做简报或报告的对象,维持专注的时间上限大概也是15分钟左右,因此在准备内容时,就要尽量控制在这个范围内。

又或是和对方预约见面1小时,介绍公司的产品时,千万别冗长地介绍公司特色或产品优势超过30分钟。仔细安排时间,以15分钟为单位,改变说明的内容丶切换产品展示或回答问题,给予对方的五感和思绪新的刺激。

顾客说「不」之後,你怎麽接话提升成交机会?

Image顾客说「不」之後,你怎麽接话?3个技巧提升成交机会
然而,「顾客的反驳,62%是谎言。」,想要成功销售,就要识破对方的「No」,反过来,用问题引导对方说出真正的需求。

方法1:用「问题」回答「提问」
顾客:「这家店只有卖高级手表吗?」

面对这种隐约带有质问性质的问题,如果你回答「是的,高级手表是本店的主力商品」,客人一定转头就走。比较恰当的做法是跳过问题,请教对方提出问题的原因,从中了解问题背後的真正想法,再推荐合适的产品。

回答范例:

店员:「请问您想找什麽样的手表呢?」
顾客:「我想找5万日圆左右的手表。」
店员:「这里有几款符合您的预算的手表,请您挑选看看。」

方法2:重述对方的话,找出问题突破点
顾客:「这个手机的设计没什麽特色,我不是很有兴趣。」

听到顾客这样抱怨,如果你就回答「这样啊」「真是不好意思」,双方的对话就结束了。其实碰到这种情况,你只要紧接着说出和顾客一样的话就好,先接受对方的不满,再用相同的话「反击提问」,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回答范例: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那可以请您说一下,您想要的『设计有特色』的机种大概是什麽样子吗?」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说到设计有特色的机种,时髦款和流行款最受欢迎,请问您喜欢哪一种呢?」

方法3:将否定质问,转换成肯定问句
顾客:「我不是不懂你的意思,但那只是理论。而且你知道那要花多少钱吗?」

如果顾客不仅否决提案,还提出「否定质问」,让你当场很难回话,建议与其感到难堪气馁,甚至怒而驳斥对方,双方陷入争执,比较好的回应方式是把对方的否定语气,重新包装成肯定语句,而且不妨说得抽象一点,让对方必须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想法。

回答范例:

「你的意思是,这个构想要怎麽做才能实现,还有从费用的观点来看会变成怎样是吗?」

10种天怒人怨丶摧毁团队的领导方式

Image建议所有管理者避免以下这10种错误的领导方式

1. 缺乏远见
领导人若对未来没有明确洞见,会使团队迷失目标。没有远见的领导人,可能在激励团队成员时遇到瓶颈,这也会影响团队的表现与价值。见解太过狭隘丶朝令夕改的领导人,也无法位团队订定可达成的目标,更无法带领团队开往正确的航道。一个有效率的领导人会告知团队成员,未来会往哪个方向走。

2. 沟通失败
拙劣的沟通技巧,对领导人而言是带领团队的致命伤。如果领导人无法明确说明目标丶发问,这对整个企业和成员都是一项挑战,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事。领导人必须和不同的环境丶媒介沟通,建议可以采用70-20-10沟通法则:70%倾听丶20%询问丶10%追踪与总结资讯。

3. 威胁部属
如果主管想要降低士气丶体验庞大离职潮,最好的方法就是「恐吓或威胁部属」。一个不断恐吓要炒部属鱿鱼丶批评部属个人特质的领导人,将创造出负面的工作环境,你所发出的每一个威胁,都在扼杀你的事业。可多和部属聊聊对他们的期待,这往往比较有效。

4. 控制狂
重视细节与过程是好事,但这不代表要不断紧盯着部属每个工作琐事。把部属当成什麽也不懂丶到哪里都要牵着不放手的小孩,这样不赋予他们责任的管理方式,只会换来憎恨与反抗。

控制狂其实是一种强迫症,这样无法让团队成长。有效的管理要能适度松手,信任并授权给团队成员,因为主管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在团队中培养更多领导者,进而让团队成长,自己也能因此更上一层楼。

5. 对员工的过失「零容忍」
将犯错的团队成员踢出团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不表示领导人可以忽略团队成员的过失,但厉害的领导人会教导团队成员,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6. 自称无所不知
没有人会喜欢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领导人过度夸耀他们的成就只会让人厌烦。相反地,领导人必须时时保持好奇心,并且不要自认自己是办公室内最聪明的那个人。

7.提供不必要的奖励当诱因
有人相信,如果提供团队成员奖金丶假期,将会提高生产力。但很不幸地,一项《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研究证实,期待获取奖赏的人和不期待奖赏的人,其表现相当。与其给员工奖赏,不如给予有意义的回馈和尊重。

8. 对重要资讯「留一手」
虽然主管不需要让每件事情都公诸於世,但也千万不要对团队成员「留一手」,保留任何有帮助或有意义的资讯。因为这不会让主管看起来比较厉害,相反的,这只会破坏团队信任,让自己变成小心眼丶打压部属成长的坏主管。别犹豫去分享那些团队成员可以使用,让他们在他们的工作上更有成效的资讯,有时,信任你的团队,他们回报给你的成果,很可能远超过你的预期。

9. 抢部属功劳
如果某人因为某件事得了他不该得的功劳,你会感觉如何?一个抢了别人功劳的主管,不会比一个小偷更好。此外,不愿承认团队成员成就,会让部属感到这个主管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主管对待功劳的方式,应该是该属於谁的,就该是谁的。

10. 蜻蜓点水的走动式管理
在1980年代,「走动式管理」(MBWA)曾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理论,但在今日,这样「蜻蜓点水」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在的产业竞争瞬息万变,更重视速度与弹性,主管与部属之间,必须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以因应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现在的主管,要能参与谈话丶观察丶倾听,和团队成员一起实现想法,融入团队成为一份子,让团队成员知道你总是随时都愿意帮助他们。

主管靠3个作法,让内向部属发挥所长!

Image以下三个实用步骤有助培养内向者:

一丶私下接触能取得更多贡献
与其每周与六个人开会一小时,不如试试一周维持原样,另一周改为与这六个人个别开会十分钟,让每个人都有所贡献。

减少团体活动能获得更多贡献,在内向者身上尤其明显,而且也不会多占用你的时间。有些内向者会逐渐习惯在团体会议上多发言,剩下的人,至少每两周能有机会表达想法。

二丶训练主管使用更好的会议架构
多数会议费时又无效,创造出的环境更是对内向者不利。只要能持续使用简单又明确的会议架构,确保会议之目的丶与会者丶议程丶时间丶会前讨论丶会後追踪以及报告资料都正确无误,就能改进这三个缺点。

会议计画能确认开会前所需的重要准备丶开会时确切要做哪些事,以及开会後的後续追踪,所以把议程换成会议计画,才能让会开得有意义。实用的会议计画需要:

·待讨论的确切主题。
·开完会应达成的确切结果(如:做决定丶获得重要资讯丶解决问题)。
·开会前应准备好丶读完的资料。
·需要解决的特定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单一事实。
·议程上每个项目要花费的确切时间
·预期会议中要确认的下一步

三丶指派内向者领导特殊专案团队
领导大型专案所需的特质,正是内向者具备的特质。别只挑最显眼的人来领导专案,挑个内向倾向明显的人来做吧。这种人比较有机会创造出积极的团队,从大家身上取得重要贡献,也较能坚持先取得正确资讯再行动。

办公室「XX人」的存在,是企业沉沦的开始!!!

Image办公室「江湖人」的存在,是企业沉沦的开始。

办公室中理应是最理性而是非分明的场域,但总有一些人不遵守游戏规则。
我曾经遇过一个平行单位的同事主管,资历比我还深,也很干练,深受高阶主管的倚重,他负责的工作又与我的部门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始合作时,他就先请我吃饭,搭着我的肩,告诉我:一起工作,就是有缘,以後我们好好合作,就是兄弟了,有事我一定帮你。

我很庆幸得到一个好夥伴,可是没多久,就越觉他处理事务的方法很奇特。任何与他有关的事,他都会说:「兄弟,你的事我一定帮你处理,」事实上这件事本来就是他该做的事。他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任何事他都用最简单省力的方法处理:就是把问题掩盖起来,让问题不要表现化。

当我发觉任何问题,需要他的部门改善时,通常他只处理表象,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尤其是复杂的结构问题,他根本不想处理,只求掩饰,并且要我这个「兄弟」协助他掩饰。

起初,我当然尽可能配合他,可是後来发觉不行,因为问题没解决会持续发生,对我的工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後来,我不得不在公开的会议中反映此事,希望上级主管协助解决。没想到他大怒,认为我不顾合作情谊,让他为难。甚至放话,要我小心些,以後大家走着瞧。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办公室里的江湖人」,凡事思考关系丶人情丶亲疏远近,思考利益交换,不太在意是非黑白。

这种「江湖人」,是办公室中的麻烦人物,通常是老员工,十分油条,已经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靠公关丶人情及办公室中的矛盾存活,当我有机会成为高阶主管时,辨识「江湖人」,并扫除「江湖人」成为我重要的课题。

「江湖人」并不难辨认,他们经常成群结派,援引自己人,互相掩护,因此当办公室中有派系形成时,其中必有「江湖人」,我要求所有的主管,惟是非黑白是问,不能靠个人和下属的人际关系做为工作上的依据,绝不可以「江湖事,江湖了」。

「江湖人」的存在,是办公室沉沦的开始,如不能及时处理,办公室中会充满复杂的政治。

沈南鹏:从五大物理定律看新商业法则

来源:红杉会
首先,让过去四五十年间的历史数字说话,这些数据背后蕴藏的信息发人深省:
科技领域的发展呈现典型的“黑天鹅效应”,颠覆性的“黑天鹅”事件以超乎想象的冲击力改变着企业发展的大环境:自 1975年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以后,几乎每10年就会出现一只巨型“黑天鹅”,为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乃至引发洗牌:1985年诞生路由器、1995年诞 生互联网、2005年诞生智能手机,一些企业巨头随之灭亡,一些产业新兴迅速崛起。2015年的“黑天鹅”又将会是什么?

让我们再来回顾过去50余年的道指30支成分股,1960年我们看到榜单上位列前茅的包括联合化学公司、美国铝业公司、美国制罐公司、国际纸业公司、伊士曼柯达公司等等,而如今只有4家企业仍然在列——通用电气、杜邦公司、联合技术公司、宝洁公司,占比仅为13%。
再 来回顾过去40余年“财富1000强”榜单,几乎每10年一个大换血,而且换血速度越来越快:1973至1983年间,35%为新上榜公司;1983年至 1993年间,这一数字为45%;1993至2003年间,60%为新上榜公司;2003至2013年之间,高达70%以上都是新上榜公司。
在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之下,每一位企业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想保持不败之地最危险的行为就是拒绝改变。幸运的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旦决心着 手变革,变革速率将有可能呈J型曲线发展,增长速率会随着时间逐渐增大,从成本优化、绩效优化、效率优化逐渐过渡到变革优化。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几个最基本 的物理学定律诠释出商业发展与变革的规律:

摩擦力越大,增长越困难

摩擦力越大,增长越困难(牛顿第一定律)。运动中的物体有维持运动的趋势。静止中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趋势。除非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人的天性是厌恶改变,倾向于仰仗既有经验,下意识地抵抗自己所不适应的。然而追求创新与变革,就需要克制这些与生俱来的弱点,需要每一位企业家去鼓励企业的风险文化、激励员工勇于快速试错、勇于丢弃停滞的工作流程、逐步建立去中心化的团队、善于授权建立自下而上的创新。

始于精简,保持精简

始于精简,保持精简(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力=质量×加速度>)。规模往往是增长和创新的敌人。小而美常常是发展之道。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谨记始终保持一个轻盈的体态。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个作用力对于一个质量大的物体几乎起不到作用,但却能轻易推动质量小的物体,并让它加速前进。优秀的企业家务必随时警惕规模成长陷阱。
公 司存在冗余现象是可以预防的,它所呈现的早期信号包括:企业开始强调物理条件和设施、注重形式而非内容、管理人员的膨胀、不强调量化指标,反而强调不可量 化的事物。企业家需要始终要关注的是真正重要的指标,包括客户、订单量、营收、毛利、流失率、盈利能力、现金流,让真实的数字说话。

在压力下发展

在压力下发展(理想气体定律,PV=nrT)。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
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永远存在一个平衡。这就好比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成本、发展速度极限、市场规模、单位效益之间也存在一个最佳平衡点。企业发展中一定要保持阶段性的产品的专注和领域的专注,不要盲目扩张。

充分利用你的灵活性

充分利用你的灵活性(机械杠杆定律,M1 x a = M2 x b)

初 创企业需要善于把握机会,借势借力,与大象共舞。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它很可能认为其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其他大公司。但实则并不尽然,通过借助杠杆效益,初 创公司也能以小博大,它们可能才是大公司真正的对手。初创公司的优势非常鲜明,简称“5S优势”包括:Stealth——隐蔽、Speed——速度、 Smarts——才智、Svelteness——精简,以及Simplicity——简单。这些灵活性不容小觑,具有颠覆产业巨头的巨大潜力。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无序指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以 Google为例,其员工“无序时间”的产物包括GMAIL,NEWS,GOOGLE NOW等优秀产品。另外一个关于无序增加的实例是,现在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信息传播无序化特征越发明显,整个传媒生态也在往社会化媒体方向 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企业的任何一则正面或负面的消息内容都会在社会化媒体下达到指数级的扩散速度。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也随之越来越紧密,特别 是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企业,客户决定了企业品牌的成败。因此,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不断培育新的视角,销售、公共关系、客户服务、业务拓 展等功能都需要融合社会化营销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产业影响力。

做到这9件事,走到哪都有人帮你!

Image职场万人迷的9种特质:

1.尊重每个人
无论是和重要客户互动,或仅是帮忙点餐的服务生,充满魅力的工作者都会保持尊重与礼貌。不刻意在大人物面前展现阿谀奉承,也不会以身份或地位刻意藐视其他人,而是将大家一视同仁,如此真诚态度,才是打动人心的真正关键。

2.遵循白金法则
黄金法则━以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有一项致命缺点:它假设大家都希望获得相同对待。然而事实上,每位上班族都有不同的偏好与个性。

相对的,白金法则━以他人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则是黄金法则更贴近人心的进阶版。好人缘的工作者善於观察,并懂得调整行为与沟通模式,使双方互动闲暇自在。

3.温暖寒暄
情感的联系,有时容易从闲聊中建立。因为抱持真心关怀,便容易与人交心,即使对话简短,也能快速产生连结。一再像机器人般的肤浅对谈,只会慢慢疏离人群,并错失拓展人脉的大好机会。

4.比起自己,更重视他人
真心产生好奇,对方就能从言语中感受诚意。偶尔放下手机,观察周遭同事喜爱的事物丶关注的话题。沟通过程中,多让对方谈谈内心想法。若忽略同理心,长时间以自我为中心,很可能逐渐拉远双方的距离。

5.不矫揉做作
刻意凸显自我才能,对外在丶个性做夸张修饰,反倒会造成多数人的反感。以真诚态度与人互动,由内在散发的气质,才会是吸引众人的绝佳魅力。

6.真实呈现自我
对於好人缘的工作者,对工作的认真投入与热情是无法刻意去假造。人们喜爱诚恳的特质,因为从相处中能看见最真实的一面,当关系建立於信赖感之上,合作便能一帆风顺。

7.正直诚信
言之有信丶为人正直,能使互动关系产生信任感。坚持对的原则非常重要,唯有兑现承诺,不轻易信口开河,才得以让同事追随,进而拓展个人影响力。

8.面带微笑
人们经常不自觉模仿对谈人的动作。因此,如果希望成为职场中的万人迷,尝试在沟通中加入微笑,对方便能感受愉悦氛围,并给予正面回馈。

9.热爱生命
用热情迎接挑战,开心拥抱生命每一天。职场难免遭遇挫折,以正向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将悲愤化为动力,便能在辛劳之後,迎新灿烂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