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决定了赢家和输家的距离!成功从生活习惯开始

Image所有挑战都是意志力的挑战,唯一的对手是自己。你可能待在舒适圈里太久,不肯跳出来。

对自己毫不留情,勇於改变
表现优异的人,即使是非常小的细节都会很留意。而这一连串小决定,往往就拉开了赢家和输家的距离,像是:
□ 早上,我该在床上多躺一会,还是马上起床?
□ 洗澡前,我该不该先运动10分钟?
□ 我该吃一顿健康又营养的早餐,还是昨天剩下的披萨?

我们都知道该做什麽,往往却做不到,像是顶尖运动员知道自己应该摄取更健康的饮食丶挑战更艰难的练习,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上网;或者经理人了解自己工作时,应该更有组织丶规画更有效率丶说话时要更简洁有力,却经常事与愿违。

然而,如果你想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就该勇於跳出舒适圈。而「当你对自己毫不留情时,就表示你已经下定决心丶勇於改变。」做好准备与没有做好准备的人之间,差别就在於「持之以恒地微调生活习惯」。

以意志力培养耐心,从小细节开始
有时候,人们之所以无法发挥潜能,原因是缺乏耐心。

英国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David Backham)童年时期,在伦敦东区的某个公园里度过大部分时间,一天花上几个小时,从同一个定点踢球,他专心到连祖父都受到惊吓,觉得他简直要住在公园里了。

「我始终坚信,假如你真想在生命中完成一件非凡的任务,你就必须练习丶练习丶练习丶再练习。」14岁那年,贝克汉就获得英格兰超级联赛四大豪门(The Big Four)之一的曼彻斯特联盟(Manchester United F.C.,简称曼联)的合约。

培养意志力,可从生活的小细节开始:

1.检视生命本质,了解你自己
自问「我是谁?我的目标是什麽?目前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才能激发达成目标的意志力。

2.征服恐惧感
问问自己,最坏的状况是什麽?想成功,必须做到「什麽都不要怕!」。

3.设定目标,让抉择变容易
如果无法触动你内心感觉的目标,请马上放弃。

4.激发改变的渴望,逼自己下定决心
时时自问「这真是我想要的吗?」如果是,请你竭尽所能豁出去!

5.贯彻意志,踏上实现的旅程
在床前贴张纸条丶换不同颜色的鞋带,随时提醒自己告别散漫的过去,贯彻达成目标的意志力。

6.成功无关天赋,关键在於坚持下去的意志力
优异其实是一种习惯,必须不断地.训练,训练,再训练!

7.与自己对话,自我提醒以下3件事:
(1)情绪影响行为:千万别喊累,否则你会兵败如山倒,整个人松懈下来。
(2)问自己的问题:起床第一件事,先问自己,「今天期待什麽?」
(3)形容自己的措辞:说出自己的弱点,你就输了。要跟自己说:「我办得到!」

此外提供3项强化心理素质的工具,可以保有坚强的意志力:

8.运用想像,预见成功画面
以减重为例,想像你达成目标的画面,像是穿得下比现在小两号尺寸牛仔裤的自己,就能更有动机减重。

9.你的行为,决定你的思考方式
当你感到沮丧时,请将背脊挺直,你就会更有自信。

10.强化心理素质,让你零极限
你得先了解自己在达到巅峰状态时,是什麽样的人。请用两丶三个字形容,并试着回想一下自己的最佳表现。那时,你是谁?

一天结束工作丶下班回家全身疲累之馀,自问「我甘愿遭人取笑『背後看来像一张桌子』吗?我还能忍受自己小跑步时鲔鱼肚会抖动丶挥手时掰掰袖会左右摇晃吗?」如果不想,现在就站起来,出去运动丶跟自己拚了吧!

「我付钱丶我最大!」面对自以为是老大的客户,业务员该知道的3个策略

Image这种状况蛮普遍的,做为业务人员,要如何面对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呢?

1. 展现你的专业,而不是你的姿态
展现你的服务内涵,比你有什麽职位更有分量。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业务人员,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看轻你的。如果你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服务给你的客户,你应该都可以得到专业的尊重;如果你没有提供专业的服务,当然也得不到专业的对待。

有一个讲法说,你怎麽对待你自己,别人就会怎麽对待你。如果你对你自己很尊重,别人当然也会尊重你。所谓对自己很尊重的意思,对一个业务人员来讲就是:认真的看待你的工作,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提供专业的服务。你没有专业的服务,怎麽能期待别人用专业的态度尊重你。

如果你做到这点,你的客户当然也会这样看待你,对待你,会以平等的态度,而不是把你当成一个低价的零件供应商而已。如果你的行为像个仆人,没有专业技能,你当然会被当成一个仆人。

2. 认知到你的客户也是个平常人
在工作领域,每一个人都带自己的价值给他的公司和客户。作为一个业务人员,你的价值并不来自於你的职衔,或者你的产品单价;你的价值是来自於你可以解决客户什麽问题。一方面,你提供服务给你的客户;从另一方面看,你的客户也需要你的服务。所以,应该让你的知识和你的技能,对客户有用处,这是你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价值。如果你和你的产品/服务,对你的客户来讲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才不敢看轻你呢!

虽然,做为业务人员的成功关键态度在於;客户和你一样,也是个平常人。他们也有家庭,他们也有压力丶他们有希望丶也有梦想,我们都有相同的需求。所以对待你的客户像个平常人,因为他们就是个平常人。了解他们的情绪丶设法了解他们面对的挫折。然後你就能够和他们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更好的地位去协助他们。你会得到像朋友般的待遇,而不是仆人的对待。

3. 专注在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易
生意的好坏在於产品与服务能让客户有好处。所以先专注在透过产品与服务,提供价值给你的客户,**对待你的客户像一个长期的夥伴,尝试去发现一些共同的兴趣。因为人们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做生意,也喜欢那些和自己同一类的人,因为这样相处没有压力。 **

这并不容易,在竞争的同时,我们不是都可以那麽简单的丶用优雅丶没有歧视的态度去展示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可是你不需要在你的客户和竞争者之间散播谣言。或者使用一些讽刺的语言去谈竞争者的产品。

你的客户会把这种批评竞争者的行为,视为不专业的表现,会对你失去尊重。即使他们没有直接告诉你,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说开了而已。相反的,对於你知道竞争者产品优点,同时也能展现你自己产品的优势,提供超越规格的服务。这些都会让你赢得尊敬和信赖,也会赢得生意和友谊。

最後,即使对方是个「神」,你对自己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能力也要有的自信。你要先在乎他们,先表达诚意。你有诚意,而不是只想做生意,对方一定可以感受得到。除非人们知道你有多在乎他们,否则没人会关心你想做什麽。

日本旅馆的贴心服务举世称颂,日本人称之为「款待」,用对待最高级来宾的方式接待每一个客人,在客人想到自己需要之前,提供所有客人所有贴心的服务。如果你是被接待的客人,你会觉得接待人员在你面前矮了一截,地位比你低下吗?不,你只会觉得接待人员提供了专业服务,而你也享受了专业服务而已。你会尊敬他的专业,感谢他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专业,让接待人员和你有相同的地位。

赢得生意的关键是产品知识和对客户的理解,而不是我们有多麽低的姿态。业务人员不只卖产品给客户,同时也是提供讯息协助客户。我们是透过产品传递价值给客户,当我们能够提供有用产品和服务给客户时,我们做成了生意,就会赢得尊重。

「你有什麽问题想问吗?」面试官的最後问题,这样答才加分!

Image整理面试官曾听过的最佳提问,以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如果你能在面试时提出来,绝对是加分再加分:

1. 公司的产品带给你哪些影响?
对面试官来说,这个问题表示求职者并非只想获得薪水。他渴望在「每个人都充满热情」的公司工作,所以特别想知道公司卖的产品和服务,是如何影响面试官的一生。

2. 在短丶中丶长期里,我的角色会如何影响到公司发展?
这意味着求职者不是只想到自己,他期待可以融入公司整体的策略。未来进到公司里,他看事情的角度是整个公司,关心自己能为公司做什麽,而不是公司能为我做什麽。

3. 为什麽你想在这里工作呢?
认真的求职者会好奇面试官是做了哪些抉择,才决定留在这个公司任职,并藉此判断自己应不应该做相同的抉择。这个问题暗示着他考虑长远的未来,加入公司後会认真工作,追求适合的发展机会,不会限缩在单一的职缺里。

4. 是什麽激发你每天都愿意起床丶来公司上班?
这个问题有点大胆,但也代表求职者愿意跟你讨论个人的生活状态,像是他追求的工作与生活丶相信的价值观丶喜欢的上班环境等等。如果这些部分都很契合,那他就会准备好每天准时起床上班。

5. 你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麽?你期待应徵进来的人可以帮你什麽?
太多面试问题都集中在应徵的职缺本身,但这个问题把视野拉得更广,展现出求职者打算以解决问题的角色进入公司。不过,建议想采用这个提问的求职者要先准备几个厉害的答案,不然面试官一讲完,你却答不上话就浪费这个提问了。

6. 和竞争对手相比,贵公司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弱势?
聪明的求职者会同时评估多个公司,以找出自己最适合的企业,这个提问就是他搜集讯息的管道之一,表示他有在认真考虑。

午休专用!这4个充电指南,保证你下午能活力满满

Image建议了4 个最适合午休时刻采取的行动,帮助你切换频道,有力气面对下午的工作:

1. 做个白日梦,等待缪思女神降临
桌上正堆着一个等待解决的棘手难题?肚子饿的时候想破头有没用,况且真正需要补给的可不只有你的胃,还有灵感乾涸的脑袋。

建议你,先把这个难题搁着,一边吃饭一边放空,或是凝视窗外胡思乱想一下,这时候缪斯女神会偷偷运作,把一切创造性的解法丢进你的脑袋里。

2. 睡个20分钟的午觉
读幼儿园时我们都会午休,长大时,中午打个盹也有其必要!根据睡眠专家的研究,午睡可以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和生产力,这是晚上睡觉不能取代的部分,以20分钟小睡为佳。找一个安静的空间休息,设定20分钟後的闹铃,等你醒来後,会感谢自己的神清气爽。

3. 运动,让身体出汗
运动可以刺激身体产生快乐的激素,也能促进血液循环,据说还能增加记忆力和心理复原能力。一样,只要安排20分钟即可,足够让你走走路丶跑个步,出一点汗後换个衣服再上工。

4. 读一本书
最好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长时间沈浸在连续性的文字叙述,对你的大脑有益。阅读能丰富你对生活的想像,得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感受类似的心情,而且根据科学研究,经常阅读的人通常具备较佳的规划和决策能力,也能预防失智症。

想要成功?先避开常泼你冷水的人!

Image请给世界一个微笑
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开一种人,那种时常泼你冷水的人。

先说一个小故事。有个妈妈在厨房洗碗,她听到小孩在後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妈妈怎麽说?她没有泼冷水,骂他「小孩子不要胡说」或「赶快进来洗乾净」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後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壮。

「热忱」对我而言,就是一种热情,对人的热情丶对事情的热情丶对学习的热情,还有对生命的热情。人的热忱如果被浇熄了,真是很可惜的事。

避开爱泼冷水的人
谈到热忱,我真心觉得不该泼别人冷水,最好也不要跟爱泼冷水的人在一起,因为,拥有热忱,可以让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

我高一就学会抽菸,渐渐上瘾,当时生活中没有什麽精神寄托,抽菸变成了一个重要嗜好,从中可以得到一点满足感。後来知道抽菸的缺点很多,尤其很伤害嗓子,知道该戒掉,但是戒了又抽丶抽了再戒,始终没办法下定决心。四十四岁那年,我终於戒菸成功,不是因为毅力惊人或是旁人的鼓励,而是自己对生命的热忱。

其实,我可以找到很多容许自己继续抽菸的理由,譬如晚上要写稿丶翻译丶思考,抽菸可以提神啊;朋友也安慰我,人生不过就剩下三丶四十年,何必还要折磨自己呢。

但是,四十岁将近时,我反而想,人的一生不过八丶九十年,我要好好地活,在这最後的三丶四十年,尽情享受生命和家人的陪伴,不要被抽菸引起的各种後遗症所牵绊。

一九八四年元旦,我向二十多年的菸龄告别,到现在已经快二十六年了。这二十六年来,我没有抽过任何一支菸。

有热忱的人比较能够创新,甚至成功。
假设有两个学历丶经历丶能力都相当的人,他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五年甚至十年後,两个人的际遇却可能完全不同,为什麽呢?

关键常常在於人有没有热忱。

另一方面,也由於心中充满热忱,我的生活拥有更多乐趣。

二十五丶六岁的时候,我写了一本小说《黄河水滚滚流》,内容大致探讨民族仇恨。写这题材是因为,我到美国受训的时候,台湾还属於美援国家,美军常向我们流露出民族优越感。这本书现在还在我的柜子里,已经放了三丶四十年。

动笔时,我打算参加徵文比赛,最终目标是诺贝尔奖。你想,这件事如果讲给别人听,他们会怎麽想?好朋友或兄弟会直说:「你在作梦!」可是,我还是有很大的兴致,每天晚上一有时间就抓笔猛写。

这些梦想即使永远无法达成,我也不会抱怨,因为,它们至少曾让生活多姿多彩。

微笑是热忱的表徵
热忱的影响力,常常超乎想像。

曾有人问北欧航空的总裁卡尔森(Jan Carlzon):「你如何扭转乾坤,让一家每年赔七丶八千万美金的航空公司转亏为盈?」他回答说:「我只做了一件事情: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热忱。」

根据统计,从到柜台登记直到下飞机为止,旅客大多数时间是在看报丶睡觉丶看电影丶谈天,其中只有十五秒钟和航空公司人员有互动。卡尔森的目标在於,要求所有员工利用这十五秒钟时间,让旅客留下很好的印象。

各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并没有多大差别,航线大同小异,票价也差不多,而海关丶移民局丶行李输送盘更是完全一样,只有一件事情是企业可以主控丶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就是「热忱」。

他认为,企业要成功不是靠降价丶也不是勤打广告,而必须仰赖员工的热忱。

已经退休的德意志银行董事长柯柏(Kopper)曾说,如果德意志银行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面带笑容,相信业绩会成长二五%。要让这麽大的银行大幅成长,常见的做法是调整利率丶打广告或举办促销活动,但出人意料的,他的答案竟然是简单的「微笑」。

对企业是如此,对个人来说,热忱也同样重要。

请给世界一个微笑!因为,笑容是热忱表现在外的一个象徵。

开心迎向新生命
年少的时候,我念的学校不好,常觉得被社会轻视,因此常常想巴结别人,表现出对别人感兴趣,希望能得到多一点接纳。这听起来有点伤感,但是,因此而培养出来的热忱,却成为现在我突破自卑的动力。举例来说,台湾卡内基训练曾为国营企业董事长丶总经理开班,许多高阶主管都来参加。

由於小时候不如别人的自卑情结,让我忍不住想逃避这样的场合,不过心中的热忱告诉我,这是很不错的磨练机会。於是,我全心以赴丶认真教课,果然让大家印象深刻,他们都觉得这是经验中最好的一次训练。

我真心奉劝年轻人,多和一些热爱生活丶兴趣多元,爱打球丶喜欢听音乐会或去PUB的人交朋友,一定能激发出更大的活力,也可以体会到更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培养更高的EQ。

先不要评断这些孩子是好或坏,一般来说,老师和父母会希望你多跟爱读书丶努力升学的好孩子在一起,这不见得不对,不过,光只是强调读书丶不断逼迫,到最後,孩子的热忱就会逐渐消逝了。

有两句话可以形容「热忱」的极致表现:「跳舞要跳到好像没有人在看,爱人要爱到好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

很多人曾经在朋友关系或男女关系中受到伤害,因而选择退缩丶放弃,其实如果真有热忱,绝对不会为了获得自尊而拒绝别人,也不会因为受过几次挫折就害怕大胆去爱丶勇敢去活,他仍然会主动敲开别人的心门,永远开心迎接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

为了生活稳定,只能放弃梦想…理想与现实,不应该是二分法!

Image「我放弃玩团了。一方面是父母一直都反对,另一方面收入那麽少也不是办法,现在打算先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大学毕业快10年的现在,你收到老同学捎来的讯息,心情一沉,思绪不禁掉入当年一起挥洒青春的岁月。

你想要摆脱现状,还是接受当下?
理想和现实,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一门「二选一」的难题,彷佛站在人生岔路口上,不得不做出往左或往右的抉择。

其实早从古希腊时代起,这两者就被描述为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代表理想主义的是柏拉图(Plato),现实主义的代表则是他的弟子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义大利画家拉斐尔·圣齐奥(Raffaello Sanzio)在名作《雅典学院》中,描绘柏拉图手指天空阐述理想,亚里斯多德手心向下讲述现实,更突显出两人理念之差异。

尽管两人看法不同,他们的论述前提却是一样的:理想不属於现在,是人们渴望的对象或地方;现实则存在於眼前,是人们想要摆脱的人事物。也就是说,当人们追求理想时,表示想要摆脱自己所处的环境向前走;选择现实,则意谓着打算接受现今的处境。

《哲学的教室》提到,黑格尔认为,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会想选择梦想,实现憧憬的心灵状态丶人际关系或物质享受,但是下场往往不是理想陈义过高丶无法前进而停滞;就是到了某个阶段後,内心开始渴求安稳,最终心有不甘地与现实妥协。

其实你还有第三条路:刻意待在现状里,静候梦想时机
「难道舍弃理想就无法继续前进吗?」黑格尔认为,在理想和现实二选一的答案之外,其实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为了追求理想,而刻意选择现实。」

他最着名的「辩证法」主张,任何事物(正题)都有一个相对立的事物(反题),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便会出现更上一层次丶将两者都纳入其中的第三种立场,也就是两者的「合题」。

由於理想不属於现在,现实却近在眼前,因此理想和现实可以说是互为正反题的存在。

透过黑格尔的角度,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兼容两者的第三条路:透过接受现实,达成追求理想的目标。因为暂时接受现实,既不致使我们的生活陷入困境,等待时机成熟时,还可以朝理想迈进。

日本知名漫画【岛耕作】系列的作者弘兼宪史,就是这样成就他的漫画梦想。

他从小就立志成为漫画家,却因为知道这条路不是努力就能成功,於是就先寻着常人的道路,读到早稻田大学毕业,然後进入松下电器。

他唯一的坚持,就是不管进什麽公司,都要能从事与设计相关的工作。由於在松下电器,他负责设计特别礼品丶目录丶直营店的部门,有机会与许多插画家或设计师共事合作,於是三年後,弘兼宪史辞去工作,凭藉他累积的人脉,从专职插画开始跨进漫画领域。

工作意义带给弘兼宪史的养分,如同他在《别人是别人,我是我》一书中自述,「我走向『梦想』的路程并非笔直,而是弯曲的……如果没有那三年的上班族生活,我绝对画不出毕生代表作《岛耕作》系列。」

一路走来,弘兼宪史坚持先做好眼前被赋予的课题(现实),再考虑未来的事情(理想),「『为了明天,现在必须更加努力』,一直抱持这样的想法,才会有现在的我吧!」

好点子跟好人才,哪个更有价值?答案是…..

Image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做为全世界最有创意的公司之一,明年将满20岁的皮克斯,历来推出的14部动画电影,不仅全都称霸过美国票房丶赢得超过20座奥斯卡奖,更帮助原已丧失创造动能的母公司迪士尼(Disney)重返巅峰。

好人才到位,平庸创意也能化为奇思妙想
究竟,「皮克斯如何能保有源源不绝的创意能量?」身为皮克斯创办元老的艾德·卡特莫尔(Ed Catmull)说,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他总是回答:「找点子前,先找到对的人吧!」

卡特莫尔表示,曾有一位电影工作室的总裁向他抱怨「好人才易寻,好点子难找」,让他大为震惊。於是,往後他每一次演讲都会询问听众:「好点子跟好人才,哪一个比较有价值?」然而,不论台下坐的人身分为何,答案却几乎都是一半一半。

但对卡特莫尔来说,答案显而易见:点子来自於人,因此,人比点子重要。

他首先点出了大多数人对於「点子」的错误认知:把点子想像成单一的事物,彷佛飘浮在空中,和构思点子的人毫不相关。「但是想法不是单一的,而是透过数以万计的决定丶通常要靠几十个人的力量形塑而成。

卡特莫尔从自身的经验中,进一步验证了好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如果把好的点子交给平庸的团队,他们很可能会搞砸;但是即使是很平庸的点子,一旦交给了优秀的团队,他们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或是想出更好的点子。

「所以重点是人,人的工作习惯丶才能丶价值,绝对是创意企业最重要的环节。」而为了落实人才至上的准则,卡特莫尔将研发部门的功能,从原本的寻找丶开发创意,调整成聘请优秀人才,再依据个别人才的专长,指派他们参与能够发挥所长的计画,确保这群人既合作又互补。

皮克斯还向美国品质控管专家威廉·戴明(William Deming)取经,让创意团队随时都能对产品表示意见。戴明认为,只要任何层级的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企业都应该鼓励他们停下生产线,将「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责任分配给每一位员工。

皮克斯虽然没有生产线,不过卡特莫尔认为,制作电影也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每组团队把产品或想法传递给下一个团队。唯有当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识别问题时,才能成就真正高品质的作品,「而我渐渐发现,把人放在第一位,才能保护这种文化。」

人人都需要听真话,因为天才也有盲点和瓶颈
找来了好人才,让这些人能够相互激荡出更好的化学反应,是下一个难题。

卡特莫尔认为,即使一群最聪明的人凑在一起,如果是错误的组合,也可能变成毫无效率的团队。要发挥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关键就在於创造「坦率」的组织文化。(参考文章:为什麽一群聪明人,反而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没有坦率,就不可能有信任;没有信任,创意合作就不可能实现。」卡特莫尔坦言,其实所有皮克斯的电影一开始都很糟,必须靠着同仁彼此的建议,以及不停地重做丶重做丶再重做,才有办法帮助有缺陷的故事找到主线,空虚的角色找到灵魂。

此外,创意人在创造时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但是这种几乎要和电影融为一体的过程,有时候也会遮蔽他们的想像力,「本来可以看见一片森林,现在只看得到树」,因此更需要直接的意见为他们指引道路。

只是,建立坦率的企业文化,总是知易行难。「我们的社会不鼓励跟上级说真话。强势丶有自信的人可能会让同事不敢发言,也让别人感觉到他们对负面意见不感兴趣;导演则可能觉得自己的努力遭受质疑,而抗拒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皮克斯的做法是建立「脑力信托」(Braintrust)机制,由各具专才的导演丶编剧和部门主管组成团队,每隔几个月开一次会,先一起欣赏丶评估制作中的电影,再由电影导演和制作人大略报告进度,接着请大家发表对於电影的想法和建议。

这种方式就像是筹组一支医疗团队,电影是病人,由导演丶编剧丶制作人或主管联合问诊,替复杂的病症找出准确的诊断。重点在於每个人都可以坦率表达意见,却没有权力要求导演一定要采纳,因而也大幅降低了电影负责人对於各种建议的防卫心。

十几年来,透过脑力信托,曾经让《怪兽电力公司》(Monsters, Inc.)里的人类主角;从30岁的男子变成还在学走路的小女生;也解决了《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中,玩具们为什麽要叛变推翻坏心泰迪熊劳苏的动机不明问题,成功带领皮克斯的每一个作品从丑小鸭变天鹅,不断自我挑战丶攀向巅峰。

成功者的11个共同习惯

Image企业家SUJAN PATEL在《Entrepreneur》杂志网站上列举出了11个,成功的企业家所具有的好习惯,供我们参考。

1.早起,成为晨型人
光是这一点,有很多人可能就做不到,有几个人可以在早上五点起床工作的?但成功人士,大多数都属於晨型人,他们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早起能让你一整天下来有更多的产出,你的作息正常,身体也会变得更健康。

早起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非常的安静,几乎没有可以让你可以分心的事。

2.保持好的友谊
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朋友丶值得深交的同事,别小看培养人际关系这件事,它往往能够帮助你的事业更顺利,而这件事必须做长期的准备,否则等到临时需要人帮忙,就会发现没几个人可以找。

3.做好计划丶事前准备
SUJAN PATEL说,如果你不计画,那其实就等於,你计画着失败。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多半都擅长计画,因为没有计画,行动就会漫无目的,就会变成事情多忙,但完成的却少。有目标还不够,目标订出来後,你还需要一个确切可执行的计划,否则你的目标永远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4.持续不断地学习
这世界总是变化的比你想像得还要快,因此,总是有学不完的东西等着我们,如果停止脚步学习,很可能在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落後别人一大截了。成功的企业家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从未间断学习。

5.看见的是机会,而不是失败的後果
不妨问问自己,是否常常害怕结果失败,而裹足不前?面对人生各种难题,有些人看见的是机会,有些人看见的则是障碍,而成功的企业家,则会好好把握住他们所认为的机会,而不仅仅只是看到失败的後果,毕竟,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机会要靠自己去创造丶把握,才会有,不是吗?

6.勇敢实践你心中的想法
你心中一定有不少想法,可能已经深藏已久,也许你认为时候未到,所以尚未去实践它。但成功的企业家,多半都明白,当自己心中想做什麽事情时,就勇敢去做!因为时间永远不会等我们,别等到老了才後悔丶发现,自己什麽事情还没实践。

7.与其找藉口,不如让它发生
人生这条路酸甜苦辣,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而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在於他们是行动家,比起找藉口替自己开脱,他们更愿意让事情发生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8.遇到困难,坚持下去
有些人在遇到困难後,觉得太难受,因而放弃了,而成功的企业家,懂得在难过的时候撑下去,因为胜利永远属於能够坚持到最後一秒钟的人。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差别就在这里,能够坚持到最後的人,才能够尝到胜利的滋味。

9.对工作充满热情
《20几岁,影响男人的一生》的作者南仁淑曾说:「如果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总是倾注「热情」,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能经营好当下丶更能经营好生活的人。」大部份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毕竟,只有能够让你充满热情的事物,才能做一辈子,不是吗?

10.把人生当成跑马拉松来经营
失败的人看短期,而成功的人看的则是长期。很多事情,当你把它拉远来看,往往当下就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不妨问问自己,5年後,你还会跟现在一样做相同的决定吗?

11.即使难做决定,还是要做出选择
很多事情都是灰色地带,这世界充满各式各样的选择,可能有对有错,你也不知道哪个才是对你好的,而成功的企业家,不怕做出选择,他们不会犹豫不决,如果做错了选择,那就重来,也好过都不做选择,不是吗?

乐於助人也要有限度!勇敢说「不」才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Image你可以摆进说「不」的百宝箱里,视情况对症下药。

1. 温和地说「不」
收到邀约吃中饭的e-mail,你正好在赶提案,无法赴约,你可以回覆:「我手边忙着赶案子:)等我写完,希望能在年底前找个时间跟你碰面。」

e-mail是练习说「不,但是」的好方法,因为它能让你有机会起草和改写你的「不」,以便尽可能地优雅拒绝。此外,透过e-mail回覆,也能避免当面拒绝别人的尴尬。

2. 使用e-mail的自动回覆功能
假如你事情太多了,你可以把自动回覆设定成「闭关中」,内容是说:「亲爱的朋友,我正在写一个专案,因为它很花时间,所以我没办法很快回信,真的很抱歉。」一般而言,大家便能适应你的暂时缺席或不予回应。

3.「好。那我该删掉哪个优先事项呢?」
对很多人来说,向上司说「不」是最难的事情。然而,当说「好」会使你无法在工作上做出最高程度的贡献时,说「不」不仅合理,更是必要之举。

想做到这点,你可以试着提醒你的上司,如果你说了「好」,後续你可能必须「放掉或暂停」哪些事情,逼他们做出取舍。

假使老板要你做X专案,你可以说,「好,我可以先做这个案子。不过,为了专心做好这个新专案,老板您觉得我应该先删掉手边哪一个案子呢?」或是简单地说,「我很想好好表现,但是我才刚接了一个案子,如果再接下这个,我担心两个都没做好。」

4.「我没办法,但XXX可能会有兴趣。」
我们都很想认为自己的协助,是独一无二又极具价值的。不过,换个角度想,提出要求的人通常更在乎有人帮他们,而不在乎伸出援手的人是不是我们。所以,别太看重自己丶更别为难自己,直接请对方找别人吧!

刘作虎独步手机圈:硅谷互联网巨头都知道一加手机

1998年,刘作虎从浙江大学毕业,来到东莞长安,加入步步高。他用第一个月工资买了个BP机,第一个项目做完,老板发了一个3,000元的红包,他马上跑到深圳买了一台手机。
那个年代,东莞的打车费用已经很贵了。他们几个年轻人,去长安镇吃饭,一上车就是20元,来回两部车,光车费就要80元。“也没做什么事,就不知道钱到哪里去了,但我从来不担心,如果连自己都养不活,还工作个什么劲?”他说。

就是这么一个随性的人,创立了一个名叫“一加”的手机品牌,以“不将就”作为口号。2014年5月,一加1上市,这款手机卖了一年多时间,直到2015年7月,发布一加2。一加1累计出货量超过了150万台。相比其他手机厂商,这并非多么惊人的数字,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款手机海外销量超过六成,覆盖美国、印度及欧盟等36个国家和地区。

一加科技自2013年12月17日成立以来,10个月就实现了赢利。目前团队规模近900人,成员来自19个国家。2014年,一加科技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一加2的销售目标为300万到500万台。
完全走线上渠道,在海外拥有大量粉丝,说一加手机是一个国际化的手机品牌,并不为过。在海外,购买一加手机需要邀请码。刘作虎到硅谷,发现很多大互联网公司的员工,都知道一加手机,听说他是一加公司的,纷纷找他要邀请码。这让他感到非常诧异。

印度市场的热销完全在意料之外。一加1发布以后,首先在欧美销售,然后发现有成千上万台手机从美国卖到了印度。论坛上,也有不少印度网友问,一加手机什么时候来印度开售。2014年12月,一加在印度开了一个小型的产品发布会。刘作虎想先发5,000台手机试一下水,印度亚马逊网站建议发两万台。没想到,二十多万用户争抢这两万台手机,只好赶紧补货。在印度,一加手机是高端机中销量仅次于苹果的手机品牌(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售价人民币1,500元以上的手机算是高端机,一加1售价人民币2,300元)。

当年Gmail诞生,拥有注册邀请码成为某种身份的象征,给刘作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当时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个Gmail邀请码,倍感兴奋。硬件产品在生产端需要沉淀大量资金,稍不留神,一家创业公司就可能灰飞烟灭。采用邀请制购买,可以提前预估潜在销量。

购买一加手机的用户,还能额外获得一个邀请码,可以转赠他人。这是完全体现口碑实力的营销方式,因为只有消费者自己觉得产品好,才会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购买。反过来说,如果产品不好,采用邀请制购买,就是一个笑话。

刘作虎开始创业时,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企业家们多多少少有些焦虑,不服跑个分,发布会上挤兑一下友商,都是标准动作了。可他从不主动攻击竞争对手。他更愿意关注屏幕的通透性,还有握持的手感,用他的话说,就是“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明知竞争激烈,为什么还要做手机?”这个问题被问得多了,他常常反问:“如果让你自己掏钱买一台手机,你买哪个品牌?”大多数人的答案还是:“苹果。”“找不到比苹果更好的安卓机,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即使今天竞争这么激烈,市场还是足够大。难道安卓机真的做不到苹果那么好吗?已经有标杆在那里,这么大的空间,还不够发挥?”他说。
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安卓手机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操作容易出现卡顿现象。一加2发布会上,代言人韩寒对于安卓手机用久了,是否一样“牛畅”(刘作虎是湖北汉川人,说“流畅”这样的词,有时候不那么标准)存有疑惑。刘作虎问他,用过一段时间一加手机,感觉如何?韩寒说,跟刚用的时候一样。

当然,你可以说韩寒是代言人,他的话不足为据,但刘作虎自言每天在关注这些细节。“产品同质化以后,就是拼细节,不流畅就改到流畅,这是可以做到的。”他拿起手边的手机,滑动演示。

那是一台黑杏背壳的手机(一加手机的背壳有5种款式可选,分别是黑杏、凯夫拉、砂岩黑、酸枝、竹质)。一般来说,进入电话通讯录以后,手指上下拨动比较顺滑,点进去具体的联系人页,由于滑动角度不同,反应可能会有所迟滞。“第一款样机出来,我说这太卡了。工程师回答,安卓原生系统就是这样。我说不管原生系统怎样,必须做到很流畅。这是慢工,得一点点改进。”他说。
刘作虎最认同的还是产品经理的身份。在步步高,他从技术工程师做起,后来到了新品牌OPPO,又从产品开发部长做到副总裁。在OPPO期间,他主导了蓝光DVD的开发。这一度是海外市场上,来自中国的最具知名度的消费电子产品,售价超过所有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

打造蓝光DVD的经历,使他相信,凭借好的硬件产品,做成一个“全球用户尊敬的品牌”是有可能的。“OPPO的广告片,很唯美很漂亮,那是因为从选导演、演员、摄影师,到每一帧画面都要把关。把做广告当成做产品,出来的东西就不会差。还有,很多人以为OPPO就是打广告起来的,其实不是。广告只是一部分,产品才是核心。很多细节你是看不到的,当初做OPPO手机,品质要求比诺基亚还要高,诺基亚的跌落测试高度是1.8米,OPPO的跌落测试高度是2米。”他说。

产品经理做久了,对功能设计有天然的敏感。2007年,刘作虎第一次看到iPhone的静音键设计,就对乔布斯深感佩服:“苹果把能去掉的按键都去掉了,却留了一个静音键,他对用户心理的把握真的很准。我是做产品的,苹果做这么一个动作,我一看就知道背后的深意,这个静音键用着太爽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苹果的设计就已经完美无缺了。一加2的左侧,有一个可以上下拨动的实体键,分为三档:静音、勿扰、正常。其中的勿扰模式,是刘作虎逢人便说的一处设计。静音模式是为了不打扰别人,勿扰模式是为了不打扰自己。用户可以对联系人预先分类,手机拨到勿扰档以后,只有愿意接听的电话才能拨入。而陌生号码,必须拨打三次以上,电话才会响起。为什么是三次?通常骚扰电话打两次不通就挂掉了,真正紧急的陌生来电,拨打三次也能接到。
一加1的操作系统是和第三方机构CyanogenMod合作的,到了一加2,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国内版本名为“氢OS”,海外版本名为“氧OS”。刘作虎也在软件层面进行了大胆改动。取消了底部的DOCK栏,因为他认为第一屏已经足够放置常用应用;在首屏上方留出三分之一面积的窗口,用户可以更换壁纸;接听或拒接电话,由常见的左右滑动,改为上下滑动,向上滑动拒接电话,有往外推的意味,向下滑动接听电话,有敞开接纳的意思。

一加2目前有两个版本,16G售价1,999元,64G售价2,399元。刘作虎不打算推出千元以下的手机。他发现用户对千元机的关注度正在持续下降,现在任何一个手机厂商发布一款千元机,人们好像都不太感兴趣了。“用户兴趣点转移很快,可能你跟风会火一阵,后面怎样就不知道了。我们一开始可能比较慢,前面几年,大家不一定关注到,但五六年以后,如果还活着,相对来说就成功了。”

他也不喜欢“生态”和“风口”这样的词:“前几年大家提互联网思维,现在还有人提吗?哪有什么互联网思维?我不推荐大家读《从0到1》,我推荐大家读《创业维艰》。《从0到1》,我读了三分之一就读不下去了,全是让人抓住蓝海和机会。哪有这么好的世界,当你想到一个idea,至少1,000人想到了,真正去干的可能不到100个,坚持下去的不到10个,成功的只有1个。”这一点,他倒是和经济学家许小年的认识一致,后者从来认为互联网只是工具,不存在所谓思维。

刚创业时,很多人说他是传统行业出来的,搞得他也有点焦虑,想是不是要接近一下互联网圈子,后来发现意义不大。这大半年来,除了参加产品发布会或门店开业仪式,他大部分时间呆在深圳。“如果苹果的产品不好,你还会喜欢苹果吗?还会喜欢乔布斯吗?产品永远是核心。”

这是一个相信并且遵从内心的人,但很多事情似乎又看得比较淡,以至于年少时,有朋友说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1975年出生的刘作虎,家境一般,父亲是农民,母亲是下放到村里的知青,上面有两个姐姐。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他都不太自信,去了以后,发现也很快适应了。初中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他每天拿瓷缸子蒸饭,就着咸菜就是一顿,倒也不觉得苦。和许多70后一样,他也喜欢看《射雕英雄传》,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样的电影感同身受。

2015年6月,他回到母校浙江大学演讲,回忆起初入步步高时的情景:“当时老板跟我说,要不你去做采购吧,我说我没兴趣。那个时候我刚刚毕业一年多,很多人后来说你好傻,采购这么好的位置你为什么不去。我就感觉没兴趣,我就喜欢做技术,我说我技术上没有学够,就这么简单,所以一直做了十几年的技术,但是我做得很开心,这个是最重要的。”他得出的结论是,真正要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最根本的还是要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