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职场中快速成长,你需要这7种人推你一把!

Image7 种我们应该结交的朋友类型,他们能够帮助我们成长的更快:

1. 严厉的老板
虽然每个人都不喜欢严厉的老板,但其实如果是个好老板,严厉一点我们反而能够学到更多。古人说,严师出高徒,自然有其道理。如果你想成长得快一点,那就别待在一个安逸的老板手下做事,寻找够专业丶能够从他身上学到很多的老板,反而能够让你进步的更快。

2. 与你争论的同事
如果大家有个英明的老板,大家都听老板的意见做事,自然可能和乐融融,但其实团队里面,若有个能够提出不同意见的同事,能带来一些激发,找找看有没有能够跟你讨论不同方案的同事,他们或许就是你可以学习的对象也不一定,彼此互相讨论丶争论的同事,能够激发团队里的每个人成长更快。

3. 真诚的朋友
或许有不少普通朋友,他们因为跟你不熟,礼貌上当然不会说你不好,而真诚的朋友,他能直接地说出你的缺点丶你的短处,每个人都需要一两个这样的朋友,我们才能听到最真的话,然後改进我们自己。

4. 竞争的对手
如果有一个你可以学习的竞争对手,可以让你学习的更快,好的竞争对手能够激发我们向上,让我们更努力。竞争对手让我们不想输给对方,他可能是你的同事丶你以前的同学等等,找到一个可以互相砥砺的竞争对手,就能够加速自我成长。

5.激励你的人生导师
人生导师可以来自很多地方,可能是你以前的大学老师丶研究所老师,也很可能是在职场上遇到的前辈,无论如何,人生导师能够给我们一些宝贵的建议,让我们减少犯错,做出正确的事情,加速我们的成长。

6. 具有洞见的同事
你身边可能有许多了不起的同事,或许他们就是主管下一个提拔的对象,也很可能是团队里的明星员工,他们具有自己的看法,能够拿出优异的绩效,有这样的同事,跟他们一起工作丶共事,你可以学习的更多丶成长的更快。

那些表现优异的同事,他们的想法丶意见丶主意等等,你很可能从来没想过,这能够让你更敞开心中的想法,在团队里也能激发出更多火花。

7. 你不认识的陌生人
陌生人也能够帮助自己成长?是的,你没听错!别小看跟陌生人聊天,你能够学习到的,其实远远超过你的想像。无论你身在何处,试着跟陌生人聊聊,你将会发现他们想得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彼此的人生经历大多不相同,而他们的想法,能够带给你不少启发。

自信就像肌肉,不会练不起来, 只有看你到底想不想练

Image黄丽燕
台湾李奥贝纳集团执行长。曾任娇生公司秘书暨行政督导丶奥美广告总监暨客户服务部总监丶迪士尼大中华区市场总监。2001年加入李奥贝纳担任副总丶总经理,2012年升任集团执行长。

有头无路就会想出办法,自信是「被硬逼出来的」
「如果要说我有自信,那也是被逼出来的。」黄丽燕表示,自己外貌不佳丶学历不好丶英文也很差,甚至连爸爸都嫌她丑,要她别到自家店面顾店。

三十几年前自铭传商专(现改制为铭传大学)观光科毕业後,黄丽燕的大部分同学都去考空服员。自知客观条件不好的她,转战饭店柜台人员,却还是因为身高仅153公分而遭到拒绝。

就在遍寻不着工作丶丧失希望之际,黄丽燕想到自己打字还满快的,跑去应徵娇生公司的打字员,并惊险以「备取一」之姿成功录取。

自觉「什麽都没有」的黄丽燕,也比别人更加努力,主动争取业务丶自告奋勇帮忙,短短三个月就升值为助理秘书。

「你只要看你的肌肉就知道,如果身体的肌肉做得到,心理的肌肉一定也办得到!」这就是黄丽燕口中所说的「被逼出来的力量」。她认为,每一个人的潜能都比想像中还要大,而自信心就像肌肉,大家一生下来都没有,但是正因为愈缺乏才愈要锻炼,「没有练不起来的肌肉,只看你想不想练。」

愈害怕愈要努力练习,累积经验克服恐惧
「摸着石头过河」是黄丽燕锻炼自信心的方式,透过不断行动,在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找到正确的路。

以上台演说为例,黄丽燕坦言自己直到今日丶身为公司大家长,仍对上台感到很惧怕,每次登台前都紧张得不得了,常常是抖着脚走上台的。

即使如此,她却从不排斥登台,而是选择利用每一次机会累积经验值,「正因为我对上台很没自信,反而会更用力做足准备。」

为了让自己最终可以带着自信上台,她不只会在百忙之中琢磨讲题,还会找同事当观众,透过一次丶两次丶三次的练习,让自己习惯面对群众,逐渐克服恐惧。

除了勤於锻炼自己的自信,黄丽燕也常常在会议中刻意点名没信心发言的同事,逼着他们练习自己的心理肌肉。

黄丽燕分享,她有个员工条件优秀又很努力,唯独对英文很没自信。於是她刻意指派这位同仁服务一家国际客户,同时安排一位高阶主管担任「英文挡箭牌」,只要这位员工与外国客户碰面时,那位高管一定要到场坐镇。

「要提升员工自信,除了给他舞台跟机会外,一定也要提供适当的支援。」有了主管当定心丸的这位员工,最後果然不负众望,将原本仅一丶两百万的业绩提升到千万元。而这一次的成功经验,也让他不再因为英文差而自信缺缺。

历经最没自信的日子,认清只有自己能挺自己
黄丽燕认为,很多人都误认为职位高的人,一定是365天丶24小时都自信满满。事实上,自信和自卑就像善和恶一样会同时存在,甚至职位愈高,包袱愈多。而她一生中最没信心的日子,刚好就是她职业生涯最辉煌的那段时期。

1996年,黄丽燕被迪士尼公司(Disney)挖角到香港担任大中华区市场总监,负责两岸三地的授权行销业务,不只待遇优渥,出入必享商务舱丶五星级饭店,她的职位甚至配有游艇,让才36岁的她羡煞不少人。

回忆当年,黄丽燕说,身旁的人只见她意气风发,却不知那时是她人生最不快乐丶最没自信的时刻。
当时,香港的工作环境非常不友善,同事明知她英文不好,便故意在会议上讲得特别快,有时候乾脆直接讲广东话,让她完全听不懂。

除了环境因素,黄丽燕如今回头看,也觉得从没接触过品牌和行销的自己,还没准备好坐那个位子。
「我每个月就快乐一天,就是领薪水那天,到後来更只快乐一刻。」其他时候都是在数日子,满心期待出差的日子到来,甚至压力大到夜不成眠,一年内狂瘦10公斤。

如同美国着名心理治疗师巴登.高史密斯(Barton Goldsmith)在《自信,没人能给,更别自己摧毁》中的建议,面对努力再多也无法改变的负面环境时,唯一且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离开。黄丽燕也在苦撑一年後,选择告别香港迪士尼,「当时真的非常没自信,用力鼓起勇气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递辞呈。」

以前,她总提醒自己「当全世界都讲你很棒时,要记住你可能没那麽棒」,走过低潮,黄丽燕看得更清楚了,「当全世界都讲你很糟时,就要想想自己其实也没那麽差!」

 

10种沟通地雷千万不要踩

Image10种人们沟通时常犯的错误:

错误1:无视对方的缺点或错误
人们往往以为指出一个人的缺点或错误会让对方不高兴,所以通常对此保持沉默。确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论在礼节或是顾及对方感觉上,都不应直接指责别人的错误,因为这不仅可能会让谈话气氛尴尬,甚至使对方产生敌对心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隐瞒他人的错误。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提升,以及维护人际关系的圆满。如果能够发现对方的错误,并且用委婉适当的方法告诉他,一般情况下对方是会欣然接受的,因为实际上他可以因为接受指正後的调整变得更好,他可能会感谢你,也可能更加佩服你,对双方关系来说都有加分。

错误2:太快做出简单的评价
我们在碰到事情时,常会凭直觉或经验下一个判断和评价。当对方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急於说出自己的意见。我们总喜欢给别人一个「好」「不好」或者「对」「不对」的评语,就好像我们的意见是价值判断的原点一样。

或许我们内心会忍不住希望透过评论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自尊心,因为当我们评论别人的时候,首先就已经「自认为取得了评价别人的资格」。然而,任何人都会对一个姿态高高在上的人感到反感。谈话的地位是平等的,对方可能只是想「谈」某个关於自己的问题,他告诉你,并不是因为他需要一个评价—他自己可能已知道这个评价—或如何解决问题,也可能他只是需要一个陈述发泄的管道而已。

在评价一件事情之前,不能带有任何成见,更重要的是,我们无法仅从一件事,就能对某人进行简单的评价。

错误3:自认知道得比较多,盲目对别人说教
我们总喜欢告诉别人应该这麽做,不应该那麽做,这麽做是明智的,那麽做是错误丶愚蠢的。我们总是自认为知道的比对方多,看得比别人清楚,因此完全有资格去告诉别人应该怎麽做。如此一来,常常让一般的谈话变成了课堂对话,双方的角色也变成了老师和学生。

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对方做一件事情的原委和情况。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总喜欢用过於简单的道理,说明对方做得并不正确。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一件「诱人」的事,即使会牺牲谈话的和谐气氛也在所不惜。但其实你应该试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也许就不会想说教,而更加倾向於使用理解丶尊重和欣赏的方式和对方互动。就算真的想要帮助别人,也尽量不要用说教的方式令人不快。

错误4:无端推断对方的心理状态,自以为是心理学家
在潜意识里,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心理学家。我们经常对别人说「你知道得不够」或者「你想太多了」。即使我们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心理训练,也觉得自己有一种天生的心理学家本领,并且认为这样是正确的。

要知道,即使是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仅仅从表面上的判断,就能推测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而是必须结合相当多的事实,才能谨慎得出结论。所以,不要在没有太多事实依据时无端地推测对方的心理,否则还可能因此让对方感到不悦。

错误5:直肠子,有话就说
我们经常说:「我是个直肠子,说错话请大家别见怪。」好像以为说完这句话就能毫无顾忌地犯错一样。尽管对方可能会鼓励:「有话就直说。」

事实上,我们常因这样的说话方式和别人产生芥蒂,甚至发生激烈冲突。当谈话进行时,气氛看似融洽,但之後你可能很惊讶的从他人口中听到对方其实并不满意这次的谈话。这说明了,「直肠子」并不真的对沟通有帮助,实际上甚至破坏了双方的关系,只是当时对方碍於情面没表现出来而已。

错误6:不给对方表达意见的机会,将想法强加於人
命令就是当想要别人做某件事的时候,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知对方,让人感到毫无商量馀地。另外,想要别人同意你的意见时,可能会采取不容置疑的态度,去取得他人同意。整个过程中,你看起来像是在与对方商量,但对方并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

这两种形式给人一种威慑的力量,使对方无法反对你的意见。前者,对方会做你交派的事,但不会全力以赴,并且只希望这件事情尽快结束。後者,对方其实没有机会提出不同意见,你们只是表面上取得了一致。

错误7:唱「独角戏」,或完全沉默
有些人喜欢将自己或对方当成一面墙壁,让谈话的一方长篇大论,而另一方保持沉默。整场谈话中,沉默的一方不发表任何意见,但并不表示他们真的没有意见,而是当时的情况让他只能沉默。前述两种情况并不可取。

所谓的沟通,已预设了一个前提,亦即谈话是双方的事。一场完美的谈话,必须双方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真正的谈话中,「独角戏」是唱不起来的。

错误8:让「细节」毁灭你
日常交谈很容易不小心犯些小错误。例如,穿着打扮其实很重要,却常不被重视。我们常认为才华丶知识比较重要,而不是谈吐。亦即把一件事中属於「内容」部分的作用无限放大,而看轻了「技术」层面。殊不知,被看轻为细节的事物,切身影响着谈吐。不注重细节的结果,容易让人不喜欢与你交谈,甚至产生反感。

错误9:没有想好就表达,说得含糊不清
如果无法准确地表达想法,会让对方感到疑惑,或是专注力不够。因此,必须尽量明确丶完整地表达。表达的内容之所以含糊不清,很可能是你并没有真正弄懂丶厘清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的清楚而完整,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想法,接着按一定的技巧顺序表达出来。

错误10:轻易转移或岔开话题
与他人交流时,难免会遇到较敏感或讨厌的话题,此时你可能会想换个话题,也或许你根本不想回答对方的问题。但是,转换话题不适合在特定的场合,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转换话题,除了会让谈话者感到错愕,也可能使气氛变得尴尬。与人谈话时,如果不是太无礼的问题,尽量不要岔开话题。

好业务懂得用这3妙招黏住客户

Image现为网路客户服务公司Desk.com总经理的Leyla Seka,在美国《创业家》(Entreperneur)杂志网站上分享了一些客户经营的妙招,善用这些,很容易让客户舍不得离开。首先,要有「再多做一件事」的认知,是让客户印象深刻的第一步。再者,藉由预测客户可能产生的需求,就可以即时提供精准的服务。倾听客户的反馈,还能进一步拉近与客户的关系。以下是Seka介绍的妙招:

1.比客户期待的「多做一件事」

要与客户建立深厚的关系,除了在职责上提供既有的服务,还要能为他们多想一些。可以大胆思考:还能为客户做些什麽?因为业务人员能够发挥越多的热忱,客户的印象就会越深刻。例如在对方生日丶重要纪念日当天,给予问候或惊喜;或是像客户的公司传出好消息,例如取得关键资金挹注丶新门市开张丶达成重要里程碑等,这时,不妨准备花篮祝贺,或是亲自写下祝福的贺卡。把握这些难得的机会,并藉此提供「人情味」的服务,彼此在业务上的连结将会更加深刻。

2.预测客户可能的需求,不放过提供服务的机会

如果能为客户多想一点,预先掌握住客户可能的需求,才能找到更多的生意上的机会,进而「黏住客户」。业务销售人员在产品或服务售出之後,需要定期提供谘询与协助。如果还能知道每个客户的习惯,就可以依照不同客户的属性,提供的灵活的支援服务。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星巴克的店员会记得常客的点餐习惯,如此一来,增进了点餐流程的效率,客户也感到备受关心。

留意客户在社交平台上的任何动态丶发文,也可以帮助业务销售人员进一步了解客户。不论是透过Facebook或是LINE与客户联系,Seka建议使用本名丶放上自己的照片来增加真实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客户感到更安心。事实上,随着科技日趋人性化,透过社群平台来联系客户,并不会使得顾客关系僵化,相反的,可以随时随地回覆的特性,不会漏掉任何与客户互动的机会。

3.倾听客户的心声,藉由反馈寻求进步

了解客户可能的需求之後,想要进一步创造提供服务的机会,就必须寻求客户的回馈。业务销售人员拥有在第一线与客户接洽丶对话的优势,必须是第一个知道客户心声的角色。听取客户在使用产品的感想,调查客户在使用产品後,反映出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避免公司花费大量心血与时间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却在最後落得业绩平平丶不受欢迎的窘境。

有的时候,客户不会主动反映问题,更不会表达一些琐碎的需求。所以业务销售人员必须寻求回馈,来贴近顾客的需求。透过与客户频繁的接洽,仔细审视客户的回馈的内容,便能针对产品或服务做出调整,还能拉近与客户的距离,达到持续性的成功。

10年後的你会是什麽样子?从现在开始好好地梳理人生

Image给10年後不後悔的自己》是一本藤卷秘笈,从工作丶沟通丶时间丶金钱丶生活丶人生六大面向,详细地给予年轻後辈良善的处事建言,能造就你的体验,藉此构筑更美好富足的生活。

1. 工作
(1)能放下无谓的自尊,就是赢家。藤卷刚进社会的时候,前辈总对他说「我一点也不指望你。」当时他心里很不好受,不过後来他明白了一件事,「怎麽会有人对一个什麽都不懂的人寄与厚望呢?」所以,他认为,要先认清事实──自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接着再转向正面思考:「既然如此,那就每件事都尝试看看吧。」

学历愈高丶资历愈深的人,愈难舍弃自尊。但在现实情况中,愈是大头症的人,在组织团队里愈是不堪使用。最聪明的做法是在进入一家公司前,与过去的自己挥别。此外,在职场上稍微体贴一点,例如主动为前辈们倒茶,或是看到脏污就顺手清理一下是很重要的事,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一定会有人看在眼里,并且帮你宣扬「那个人不错啊!」

藤卷特别提醒後辈们,必须谨记「欲速则不达」。单凭知识与技术,是无法赢得生存竞争的。

(2)替下一个接手工作的人着想,秉持「互相尊重」的原则。当自己资历尚浅时,为了赢得人们的信赖,一定要彻底遵守「截止时间」。如果可以的话,绝对不要赶在最後一刻交差了事,能够从容完成交办事项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拚到最後一刻只求完美,这种态度固然令人感动,不过,一开始便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谈何容易。

藤卷强调,一旦手上的工作延误了,就会影响别人的後续作业。所以,工作时,切记要替下一个接手的人着想,秉持「互相尊重」的原则。例如,虽然经费报帐对你而言可能是一项杂务,但是对会计人员来说却是重要的工作,所以不可以依照自己的工作轻重而无视於他人的截止日。

(3)「工作」不等於「作业」所谓工作,必须在创造(工作)与效率(作业)之间取得平衡。「工作」必须从无到有产出一件成品,需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发挥创造力。而「作业」则是例行程序,着重於正确有效地完成既定事项。「作业」不需要创造力,只讲求效率,而不是产生完美的成品。藤卷强调,工作者应该迅速确实地完成「作业」,而把时间用在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上。

2. 沟通
(1)掌握时下流行资讯。你对流行趋势够敏锐吗?你能够掌握新开张的店铺丶目前热门的书籍或电影丶新闻丶活动等新资讯吗?这些资讯都能够成为话题的流行元素,如果你能熟知,就是你沟通的最大利器。在瞬息万变的庞大资讯洪流中,不可任凭资讯在身边来来去去,最重要的是主动汲取资讯并且加以运用。藤卷年轻的时候经常翻阅杂志,看到有趣的报导就会亲自去确认。

(2)激怒对方时,自己要保持冷静。如果有人对你发火,请务必虚心接受,不必因为一丶两次的挨骂而备受挫折。如果有人纯粹为了发泄怒气,而用情绪化的无理言词向你挑衅,企图激怒你,此时,如果被激怒,正好中了对方的诡计。当怒火中烧时,请先深呼吸。无论如何都不能意气用事,感到气愤时,不妨先离席冷静一下,或是多找几个人谈谈,藉此转换你不愉快的空间与心情。

(3)提出抗议时,要采取迂回策略。假设你想对其他人提出意见,采取的方式是劈头就否决对方:「我觉得这里不太对。」就算自己是正确的,对方心里也会不是滋味。如果能先说一声:「或许是我理解能力不够,这里好像不太对……」,必能巧妙的转换对方的观感。

3. 时间
反省,只要10分钟就好。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已经结束的事情上,为了过去的事情闷闷不乐并不是一件好事,反省只要10分钟,之後就要放开心胸转换心情「过去就算了啊!」

4. 金钱
赚钱要有明确目标想要致富的念头无疑是工作上的最佳动力。回想一下学生时代的打工经验,如果有「存到多少钱,我就要买……」这种具体丶明确的目标,通常都能努力工作。事实上,进入社会後仍是如此。「我想买那个包包!」「我想买那件衣服!」为了这种欲望而工作,一点也不为过。

5. 生活
(1)现在的你,还不能断舍离。在价值观或是对事物的看法尚未定型之前,任何好的丶坏的各种事物都会成为灌溉自己的养分。所以更要多方接触各种事物,尽量吸收。否则,我们的成长将会受到局限。年轻时候的生活应是多采多姿,不妨趁这段时期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或音乐,就算日後束之高阁也无所谓,放在身边也是值得。只要认为自己是在最恰当的时候接触到这些事物即可。

藤卷说明,年轻时候愈是不修边幅,愈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显得朝气蓬勃,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也多了需要负荷及不愿承担的沉重包袱,将来一定会遇到必须取舍身边大量事物的时候。

(2)培养工作以外的教养。有些人以为从学校毕业後就不用念书,事实并非如此。有持续进修的人和停滞不前的人之间会出现明显差距。尤其,对社会人士来说,是否还能学习与工作无关的学识,便是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藤卷鼓励大家务必养成阅读的习惯,各个领域的相关书籍都要涉猎,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拥有与众不同的知识,便不愁没有话题聊,更重要的是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

6. 人生
(1)对人漠不关心,是无法做好工作的。藤卷认为开拓视野,多与人交流才算是真正的丰富人生。在藤券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坦言还没遇过工作表现出色但对人漠不关心的人。他认为,为了丰富人生,必须让占去人生泰半时间的「工作」更加充实,他强调,工作的目的在於了解人性,对人漠不关心就会错失许多宝贵机会。因此,想要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并且拥有丰富人生,就要多加关心别人。

(2)保持心情愉快。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有的人天性开朗,有的人个性阴沉,但是这些性情绝非不可改变。就像锻炼身体就能拥有强健的体魄,相对的,我们也可以锻炼心灵与情感。人生在世,总会面临不可预测的种种考验,关键在於遭遇悲伤痛苦的事情时,能不能以正面的态度努力克服,此刻就有赖平时锻炼的意志力。

太过拚命反而过得不快乐,放自己一马吧!

Image我们能否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跟我们受问题影响的程度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学会以淡然处之的态度来面对人生时,那些看起来似乎「无路可走」的难题,就会变得好解决多了。

即便是遇到那些真正让你倍感压力的「天塌下来」的大事,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完全乱了分寸。放自己一马,生活将会过得轻松。有两件事,是最常导致我们陷在情绪漩涡的状况:

1.执着於非得完成所有事情不可
有许多人过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个秘密目标,非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完不可。

我们熬夜丶早起丶不敢放纵逸乐丶让我们所爱的人一直等下去。卡尔森看过太多人就是因为让他们所爱的人等太久,最後对方终於放弃了这段关系。

我们通常会说服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只是暂时的,一旦做完了该做的事,我们就能平静放松,并且心情愉快。

事实上,这样的境界永远不会到来,因为旧的事情刚做完,新的立刻接踵而来。

「待办清单」只意味着你有些事情尚待处理,并不表示你得全部办完。人永远都有没打完的电话丶未结案的计画丶未完成的工作。

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满满的待办清单才是成功的要素,因为这表示你的时间很宝贵。

不过,无论你是什麽大人物,或者正在做什麽大事业,记住,没有什麽是比你和你所挚爱的人的幸福丶内心安宁更为重要。如果你一直执着於完成所有事情,那永远不会有幸福的感觉!

其实,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可以等的,我们的工作真正属於「紧急」的事少之又少。只要你专心一意的工作,事情都会及时完成。

卡尔森发现,如果经常提醒自己「人生的目的并非完成所有事情,而是去享受生命旅途的每一步,过着充满爱的生活」,就比较不会执着非得完成所有事情不可的念头。

他指出在我们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还是会留下未办完的事需要别人代劳,而且也一定会有人来代劳!别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做无谓的惋惜。

2.大部分紧急事故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事实上,人生没什麽好紧急的。

多年来,卡尔森有几百位客户不但忽略了家人,也辜负了自己的梦想,因为他们总是相信人生是一桩紧急事件。

他们认为不是自己太神经质,而是因为如果一周不工作80个小时,他们就会做不完所有工作。这时卡尔森会适时提醒他们:就是庸庸碌碌到死,工作还是不会做完的。

有位客户是家庭主妇,有三个小孩,他说他就是无法在早上每个人都出门以前,把家里打扫到让自己满意的地步。

这位妈妈懊恼自己无力达到完美,医生不得不开抗焦虑的药物给他。他的行为和感觉就好像有人拿枪对准他的头,威胁他洗好每个碗盘,摺好每条毛巾,否则就要开枪!

这种状况彷佛代表着,这是一场紧急事故!事实上,给自己制造压力的人正是他自己。

卡尔森见过太多人,总是把事情小事视为紧急事故。我们把目标看得太严肃了,忘了沿途找乐趣,也忘了让自己的小小偏好当成是获得幸福的条件。如果赶不上自己订定的截止日期,就惩罚自己。

想要变成一个更心平气和的人,第一步就是要自谦地承认,大部分的紧急事故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即使没有按照原订计画进行,生命依然继续过日子。

下次当你又长期忙得喘不过气时,不断对自己说:「人生不是什麽紧急事件」将有助於你恢复平静。

成为 Google 重点栽培的人才,一定要有这4个能力

Image4项参考指标,成为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第一个指标,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俊廷说,企业对社会新鲜人的要求,顶多就是「发现」问题,从日常工作中找出必须改善的地方,但是工作5年之後,企业的期待就会从发现问题,渐渐提升到给出问题的解答。

身为主管的他,最希望工作5年的员工能针对他们所发现的问题,推论出可能的解答;并从公司每天发布的各种数据丶市场报告丶消费者行为等资料中,找到支持推论的证据;最後再以主管的角度做出判断,提出一份问题改善的方案。

陈俊廷观察,30岁以下的年轻世代,生长於网路蓬勃发展的年代,特别擅长接收大量丶广泛的资讯,因此,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坏,就是凭「分析」和「逻辑」一较高下。

「每个人手中都有大量的资料,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找出insight(洞察)的能力。」该采用哪些数据丶运用哪些财务模型,以及如何编排资料的呈现顺序,都是个人功力的展现。陈俊廷说,崭露头角的唯一关键,就是要站在主管的角度做分析,让主管可以拿着你提供的资料,直接对外说明或报告。

第二个参考指标,是「沟通能力」
陈俊廷指出,一开始工作时,工作者可能只是单纯地传递讯息;工作5年後,经常会涉及更多小组丶跨部门的沟通协调,「这时候,口语表达和眼界就很重要,因为你还必须说服别人跟随你的想法。」

在Google这样的跨国公司里,外语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绝对是沟通的助力。陈俊廷观察,年轻世代多半拥有一定程度的语言实力,只是缺乏随时和世界接轨的心态。因此,他建议台湾的年轻世代要敞开心胸,才能准备好站在国际舞台,和全世界的人沟通。

「执行能力」则是Google看人的第三个指标
「你应该从埋首眼前的工作丶冲刺短期业绩,开始把头抬起来看看,试着着手改善手边的工作,才能在职场往上走,而不是再让主管推着你。」陈俊廷说,工作5年的员工,应该在主管的号令之前,就知道该怎麽行动,甚至还能给予主管建议,一起评估各项建议的风险。

最後一个指标是「观点」
当你累积一段工作经验後,要能透过思考提出对事情的见解,不能再当个只会顺从上级的应声虫。最不该出现的场景就是,当老板在会议时徵询员工意见,希望听见不同的看法,你却什麽都没说,这无形中就表示你对企业而言没有太多贡献。

在Google,每半年都会进行一次工作回顾,请员工在自我评估表上,详细描述自己如何完成工作,同时请合作过的同事写下共事时对该员工的观察,之後再从每个人留下的回馈意见中,检视员工在上述4项指标的表现。

陈俊廷说,这不仅是公司评断员工的方式,员工也可以从每个人的回馈中,知道自己应该加强的部分。不过,他也坦言,这4项指标只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强弱项,职涯发展的关键,还是掌握在自己身上。

明确职涯规画,一步步调整到位
「你必须把自己当成职涯发展的owner(拥有者)。」陈俊廷说,优秀员工通常都很清楚自己要专注发展哪个职能,是行销丶业务丶还是研发部门?想在哪个国家工作?未来希望可以提升到什麽样的职位,过着什麽样的生活?工作者对於这些问题的想像愈清楚,就愈能够根据前述4个指标,一步步调整到位。

有了清楚的职涯蓝图之後,下一步,就是放胆去做吧!「如果用一样的工作方法,只会带来一样的结果,那你不妨冒一点险,试试看有没有做得更好的可能。」陈俊廷说,趁年轻,应该尝试各种方法丶拥抱不同的机会,为公司带来一点创新的改变。

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从中学习经验,甚至进一步思考此经验是不是对其他专案也有帮助,从公司利益的角度来思考,展现个人更高的价值。

给主管的周末建议!别再盲目赶进度丶拚加班了啦

Image建议主管们把握周末时间完成以下五件事,过一个更有效率的周末:

1‭.‬ 留时间给自己,从压力中解放
在平日辛苦的工作之後,周末花时间和亲爱的家人跟朋友们相处是相当必要的,但也不要忘记留时间给自己。为什麽?事实上,留时间给自己有很多好处,像是可以反思这一周公司营运及部属管理上所遇到的问题,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和认识新朋友。留时间给自己也能够从应付上司跟带领部属的压力中解放。

如果真的想要享受一个人的时间的话,将网路及手机电源关掉会是个好选择,那让人能够不被email丶LINE或是‭ ‬Facebook‭ ‬讯息所干扰。

2‭.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每位职场工作者,都应该拥有一个自己喜欢,且能够让自我放松并充电的嗜好,像是写作丶阅读或是登山健行等。对主管而言,平常工作时间除了要应付老板的要求以外,还不时地协助解决部属的问题与困扰,所以在周间很难有机会可以从事这些嗜好,但却可以利用周末好好享受一番。做自己喜欢的事,让一周以来的压力得以抒发,并且打起精神面对未来的挑战。

3‭. 平日没空,就在假日做运动
做运动的好处,相信多数人应该都很清楚。但对主管而言,在公务繁忙的周间要挪出时间运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也因此,把握周末时光运动,对主管而言便相当重要。像是与家人一起骑脚踏车丶和朋友一起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或是上健身房锻炼,都是很棒的选择。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的身体与强健的体能,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身心充满能量时,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来处理决策丶待人丶规划未来等主管的重要工作,创造更好的成果。

4‭.参加团体活动,培养人际关系
把握周末参加团体活动,可以有机会获得重要的人脉。虽然在周末留时间给自己是相当重要的事,但周末也可以花些时间参加团体活动像是马拉松丶教堂礼拜或是社交聚会等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大人物,会出现在这些场合,如果能够把握周末时间参加,就有机会认识那些大人物,进而让他们给予职涯上的建议及协助。

参加公司所办的活动,或是主动邀请公司其他部门的主管参加活动,也是个好选择,身为一个部门的主管,如果可以跟其他部门打好关系,在工作的进行上会更有默契也更顺畅,所以如果可以趁周末培养好和其他部门的关系,除了得到朋友以外,还可以省去工作上许多繁琐的沟通过程。

5‭.‬为下周做好准备计画
主管应该要把握周末的时间,做好下周的规划。像是决定会议时间丶想好要联络的对象丶给未完成的工作安排进度时程等等,这样可以对於未来一周更有想法。

同时,藉由事先规划,才可以让自己有更多馀裕处理紧急以及重要的事情。举例来说,如果在规划的时候,发现在下周五前需要完成一项工作,同时两周後需要登门拜访一位重要的客户,在没有事前规划的情况下,许多人很可能会因为过於担心两周後的拜访,而忽略更紧急需要完成的任务,但因为有了事前规划,就能够排好处理事情的优先顺序,不至於赶不及在时限前完成该完成的工作。

魅力是可以练习的!在谈话中这样做,助你赢得好人缘

Image1. 模仿对方的动作,建立信任感
模仿别人的肢体动作,是建立信任与良好关系的基本方法。模仿的原理源自「边缘共振」(limbic resonance)的大脑机制,大脑神经协调我们与他人的肢体动作,指示我们何时要动丶该如何动。你若经常回应丶模仿另一人的肢体语言,等於向对方的大脑传达信任与仰慕的讯息,自然也能让对方敞开心胸。

下次在和朋友聊天时,可以试着观察对方的姿态,如:手撑头的方式丶脚如何摆放等,再做出类似的动作。不过,卡本尼提醒,模仿时必须尽量自然,好比对方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你就应该等待一阵子後,再做出一个摆动幅度较小的相似动作,此外,有些动作男女有别,如扯衣角丶卷发尾等,模仿前也需特别注意。

2. 和谈话对象保持适度距离,他会更自在
我们喜欢跟某个人在一起,多半是因为对方让我们感到安心丶自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每个人的空间范围虽然没有明确标示,但是无形中还是会划分领土,设下不希望别人接近的空间。

如果你发现谈话对象上半身後倾丶头微微後仰,就意味着你已经侵入他的领土,此时你应该後退一步,给予对方更多空间。至於该用什麽方式接近对方,卡本尼建议,对方旁边或与他呈90度角的位置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方位最能让对方感到自在。

3. 舍弃不必要的小动作,看起来更为自信
你与客户谈话时,是否常常扯着衣角丶身体不断摇晃丶或是讲话充满「嗯」「喔」等语助词?研究指出,人们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多半是为了取悦或安抚对方,向对方传达安心感。然而,过多的小动作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没自信,而且「一旦你的身体看起来烦躁不安,就无法展现出魅力」,卡本尼强调。

想要展现气定神闲的态度,你必须减少点头的次数以及任何不必要的小动作,如:敲打铅笔丶双脚轻踏地板等,试着回归最平稳的身体状态。

研究也发现,「占领」愈多空间的人,会分泌愈多自信与能量的荷尔蒙,因此,谈话时你可以试着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如:用两张椅子丶把手搭在另一张椅子的椅背上,或是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都能让你在无形之中感受更多平静与自信。

休息也有技巧!想在休假日充饱电,先学会规律生活

Image你是否无法安心享受休假日?
星期五下班前,大部分人的心情应该是「再撑一下下就是周末假期了!」,心情也会变得愉快。不过最近偶尔也会看到相反类型的人。

因为闲得无聊而担心起工作,以致无法享受原本应该开心的休假时光。即使为了转换心情而外出走走,脑中思绪却被工作占据,仍旧无法悠闲放松。索性乾脆还是先工作,之後虽然稍微放心一些,却无法完全消除不安的感觉。

你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心情呢?

不是只有过度认真或是有工作狂倾向的人会出现上述情况。约聘人员或是担心被裁员的上班族也会有类似的状况。

许多人在休假时也会担心工作或收入的事情,所以无法好好享受休假时光,而有类似烦恼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当中。「我不想比那个家伙先被公司裁员」,因为满脑子担心自己先被裁员,有时反而会过度介意同事的业绩或动向吧!处在被社会丶经济两面夹杀丶逼到走投无路的状态之下,就算是出现「周末忧郁」的症状也不足以为奇吧!

我有许多病患也是因为经济问题或是对工作的烦恼或不安,导致无法真正享受周末假期。

维持平日的步调,增添假日的乐趣
无独有偶,由杏林大学医学院古贺教授於《周末忧郁症》书中列出患有「周末忧郁」者的特徵症状。

平日能够准时起床的人,到了周末却要睡到中午才起床。
一到周末假日总是搞坏身体
难得的周休假期却不觉得开心
假日总是不由得担心工作
有「周末忧郁」倾向的人为何在需要工作的「平日」不会感觉忧郁呢?恐怕是因为上班时有说话的对象,所以不会感觉「孤单」吧!

上班时需要与同事沟通,不可能整天都不说话。即使职场中有自己不喜欢的同事,但是应该也会有聊得来的同事。况且透过工作能够真实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反观周末假日,虽然是与家人聚在一起,却经常感到「孤单」。周末没有特别的计画丶没有可以相约出游的朋友丶与家人之间没有什麽聊天的话题,也没有想要做的事情。与其无所事事的度过假日还不如在公司工作,比较能够感觉自己的重要性…。

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也符合前述的情况,所以这不是漠不关己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症状,是否有好的解决对策呢?

不要打乱生活步调。看到这个答案後,或许有人会想「这算得上是什麽对策嘛!」,然而这就是生活的基本规则。就算是休假日,也应该尽量维持平日的生活规律,起床丶吃饭丶睡觉。

再补充一项重点,那就是假日里保留「专属於自己的愉快时光」。不管读书还是看电视,即使是跟工作有关的事情也无所谓。如果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不妨就散散步或是做一些让自己可以「解闷散心」的事情吧!

感觉「放假好无聊」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因为对於休假日怀有过度的期待。「不用工作又有钱领,光是这样就应该觉得Lucky!」「可以好好休息了,真是谢天谢地!」这样的想法也有助於预防「周末忧郁」。

来自精神科医师的专业建议
为了避免「周末忧郁」,适时的散心是很重要的!刚开始时不妨参考下列的散心方案吧!

到附近的公园散散步。
到咖啡厅阅读书籍(看杂志丶漫画丶体育新闻亦可)
观赏热门电影
到DVD出租店仔细挑选想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