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世代随时都准备跳槽!想留住7年级潜力人才,只开高薪还不够…

Image台湾俗称的7年级丶8年级生,相当於西方所称的Y世代,出生於1980~2000年间。以於1980~1985年生的工作者为例,他们都在今年满30~35岁,进入职场的时间约10年或超过10年,多半已成为主管候选人或初丶中阶主管。

研究指出,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低,更重视福利和薪资;人际关系上,比较不需要同侪认同,也比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自尊心强,甚至有点自恋的倾向。这些人格特质将会对他们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价值观产生何种影响?一项针对德国Y世代的研究,归纳出以下几个共同点:

1. 重视跳槽带来的报酬
研究发现,5年内转换工作愈多次的人,获得的加薪幅度愈高。Y世代年轻经理人待在一分工作的时间,平均是27个月。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要留住优秀的年轻人才必须提供更高的经济诱因。线上影音串流网站Netflix便依据市场行情,调整绩效优秀的员工的薪水,他们对待公司内的员工,就好像他们正在跟其他公司竞争人才一样,不会让在职员工觉得自己被亏待。

2. 骑驴找马是常态
Y世代就算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也有92%的人表示他们一直都在找工作。他们会修改履历丶注意其他公司的职缺丶和朋友讨论工作机会,也会留心好公司的资讯。更有63%的人曾经去应徵工作丶参加面试,或是和徵才公司接洽过。

研究分析,Y世代的职涯目标鲜少专注於一家公司,他们更在乎的是工作内容和薪资,所以倾向於「逐好工作而居」。其次,他们并不认为跳槽是坏事,甚至认为这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方法。第三,跳槽不尽然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他们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市场价值;再加上网路使得人力资源市场更透明,想找工作的人很容易就可以放出风声,也很容易得到机会。

3. 给他们挑战,增加他们对公司的认同
Y世代年轻经理人最喜欢在公司重要的决策上负责任,藉以提高自己在管理阶层的能见度,并且愿意承受来自高阶主管的压力,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重要,也能够让他们少动换工作的念头。

如果你拥有这7项东西,表示「你已经够成功了」!

Image想从失败和沮丧中站起来,可以用「感谢」帮助自己转念,整理出7项值得感恩的事情,帮助你正视所拥有的丶而非不小心失去的东西,说服自己你已经做得够好丶够成功了:

1. 你在跌到的路上学到经验
没有人说生活很容易,你一定会经历各式各样的跌倒和受伤,但这些伤痕的背後,都成就了你今天的样子,也就是说,多亏了那些失败得到的经验,才组成现在的你。而每一个经验,都帮助你往自己更希望的方向前进。

2. 你期待自己变得更好
现状之所以让人沮丧,是因为你期待能做得更好。如果正面看待这个期盼,能推动你继续努力,只要你不放弃丶不沈浸於沮丧,成功和快乐自然会来找你。

爱因斯坦曾说,他没有特别聪明,只是长时间浸淫在相同领域中努力,所以永远不要停止去做每件你可以做的事。

3. 你拥有选择的权利
亚里斯多德曾说,成就不会来自於意外,它是基於真诚的努力和有智慧的执行才得出的结果。在这其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选择,懂得选择而不是等待机会,会造就你的命运。这表示,如果你拥有选择的权利,就记得好好善用,帮助自己迈向理想人生。

4. 你有一个梦想
不管这个梦想是什麽,只要是你所认定的,会带给你无穷的动力,绝对有能力去创造和实现。梦想可以说是人类生命里,最棒的东西,千万不要放弃。

5. 你能够辨别出「快乐」
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由你来定义是否带来快乐。如果你擅长抓住机会丶辨认快乐,可能只是听见孩子的笑声,或是吃一顿晚餐,也都能感到幸福。

6. 你有能力去原谅
这包含原谅别人,和原谅自己。在面对最不可思议的恶梦时,别忘记你拥有这一份独特的礼物:宽恕。试着放下,就会带着你前进新的生活。

7. 你有张温暖的床丶乾净的水丶吃的食物和穿的衣服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事情都不存在,那我们回归物质面来思考吧。你每天能在舒适温暖的床上入眠吗?你是不是拥有乾净的水和食物,以维持生命所需?你应该不会被迫在街头裸奔吧?无论如何,至少你都还拥有这些可以保护自己身体的事物,有机会遇到其他的快乐和机会。

最理想的同事关系是「好夥伴」,不是「好朋友」!

Image一般人的工作时间,大概是一天的三分之一,也因为每天都要花上这麽多时间,很多人便想打造独特的办公环境,让周遭空间尽可能舒适丶放些疗愈小物跟个人物品,甚至希望同事们都可以彼此照顾,不要总是冷冰冰的。

因此,很多上班族尤其是社会新鲜人,刚走进全新的工作场域,往往花了太多心力嘘寒问暖丶建立关系,却忘了最初的目的: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为了交朋友才去上班的,而是为了以劳力换取足以支撑自己生活的薪资,才乖乖打卡上下班。

尽管许多人都以大家庭的概念去描述一间公司,但这比喻顶多反应了劳资的上下关系,以及资方对劳方所必须肩负的道义责任。

对受薪员工而言,除非是彼此感情忒好,否则也不是真正的家(熬夜加班睡在公司也不算喔)。此外,在工作上,连结同事情谊的关键不是你花了多少热情打招呼,而是自己能否扮演好在公司中的角色。

於是乎,进了一间公司,若是成天急於促进同事间的友谊,却忽略工作品质或效率。一旦拖累他人,害对方遭受上司或其他公司窗口的刁难责备,之後就算请他吃五个鸡排,也没办法让他的臭脸变香一些,甚至会换来一阵白眼。

虽然在公司当以工作为要,但并非就不需要感情的交流。只是,刻意贴近对方,或是亟欲提供服务,都不如尊重自己与别人的专业来得快。毕竟每当自己漂亮地完成一件工作,一定会获得相当的成就感,而这样的自信与专业,也会影响到对方对你的信任感。

对我而言,最理想的同事关系是「好夥伴」,而不是非得经常黏在一块儿的「好朋友」。好的工作夥伴只要聚在一起,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沟通,只消简单几句话就能厘清彼此的工作,并在时效内共同创造出最贴近假设的成品。

职场自由之道:第一天就为离开做好准备!

Image我自认是个职场上十分理性,但在情场却又过度感性的人,所以这句话可是完全来自我的切身之痛经验啊!一位朋友聊到他有转换跑道的计划,原因是继续待在原公司在专业上无法成长。但他犹豫的点在於公司与主管都对他不错,同事间也相处融洽,彼此像是一家人。有了这层的牵绊,离职这件事成了理性与感性的交战,於是他问我是否遇过一样的难题。

我说,这样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人都是重感情的嘛!而且我过去待过的每间公司和大家都处得不错,从未有「闪之而後快」的情形。不过,从我第一份工作开始,我总是在进公司的第一天就做好了离职的心理准备!

朋友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一副「你这个没血没泪的恶魔!」的表情。但这些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抱着「随时准备离职的心情」去就职,说不定正是在职场快乐打滚的关键要素。

理由一:提醒自己的职涯目标
每份工作除了为你付帐单外,也该是你个人专业之路的一个里程碑。我在学校学的是土木工程,为了想了解工地是如何运作,累积第一手的现场经验,我选择了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一年过後,当我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原公司在专业上已经不能再多给我什麽,总使薪资很优,我还是选择进到下一关,而不会留下来混日子,因为时间永远是比金钱更稀有的资源。

理由二丶强迫自己把握时间
当你心里清楚,这份工作不会永远做下去,而且要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特定里程碑时,你自然会减少上班滑手机或玩脸书的时间,并且积极地把工作做好。就算有空挡,你也会主动地拓展人脉,学习有意义的事物。在老板同事的眼中,他们不会知道这样的你其实「已做好离职的心理准备」,他们反倒觉得你是个积极专业的人。这就是为什麽心理做好离职准备的人,反倒很少被公司请走。

理由三丶容易做出理性判断
不恋栈职位,不担心去留的人,自然能够以专业还有组织的最大利益作为事情判断的准则。相对的,把保住职位当成主要决策依据,就很容易成为唯唯诺诺丶立场摇摆的墙头草。如果你的老板是个昏君,只喜欢听好话,而你也希望待在这家公司越久越好,或许这个理由对你不适用。但是,若你的目标是在职场上持续进步,而非紧抓住特定公司不放,那麽抛开个人去留问题,会让你的判断力更上层楼。

理由四丶维系同事间的情谊
把每份工作都当做一次难得的相遇,你自然会很珍惜身旁和你同行的旅人。其实办公室里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纷扰,都来自於对自己工作的不安全感。同事在会议中抢了你的功劳;老板有问题不问你却去问另个同事;老客户竟然直接打电话给你带的新人…如果你太在意位子,这些小事都会让你苦恼不已,甚至会对周围的人兴起敌意。

如果把自己视为职位的过客,潇洒以对,说不定你会发现,抢你功劳的同事正打算好好回报你;老板只是体察你的辛劳所以不打扰你;而客户找你的下属正是你带人能力的肯定。心情放宽,地位往往更稳,同时也赢得更多人的心。

理由五丶保持自我的市场价值
再向往再渴望的工作,做久了总会有倦怠的时候。就像身旁的恋人,不管当初是如何穷追猛打才得手,在一起久了也难免在对方面前挖鼻孔除腿毛。当然啦,如果彼此都能确保此生不渝,那坦诚相见也算是一种幸福,只不过现在的企业却难以给员工这样长久的承诺。一位「就算明天失去工作也不担心」的员工,平时就会留意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也会时时追踪产业趋势,并与业界人脉保持联系,让自己手上的好牌不止一张。这样的心态是不是比「拼命找长期饭票,一旦找到就死抓不放」的人有更高的自由度呢?

理由六丶降低政治斗争的伤害
我曾经在生活讲座中提到一段我在美国工作的经验。当时我夹在两位老板当中,她们都是很优秀又有主见的女强人,更要命的是,两人还互看不爽。女王们互斗也就罢了,还常常把我也卷进战局,硬是要我评理,有阵子我还真是苦不堪言。

後来我想通了,这份工作我早已设定了自己的目标,达成之後离开也无妨。既然争权夺利不是我来这儿的目的,自然就没有选边站的问题,当出现纷争时我也更能以专业的观点来表示意见。或许就是抱持这样的态度,我虽然没成为任何一方的亲信,最後却同时获得两位女王的推荐,升任主管。

我讲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摆脱依赖公司照顾」的心态。我们在公司上班,原本就该视为一种对等的合作,而不是「我最好的都给你了,你可要对人家负责呦」的小媳妇心态。你会继续待在这家公司,并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在你有众多选择的状况下,出於自由意志所做的决定,这样彼此的关系才能持久。

所以面对每份工作,一定要展现出「不要迷恋哥,哥随时会走!」的潇洒,要不就是「不要迷恋姐,姐只是路过!」的气魄,这样公司反倒会觉得,妳/你还真是个迷死人的小东西!

提出辞呈就像离婚,请这样做才能好聚好散…

Smartphone要离职了,你希望早早离开已失去热情的职场,还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敲到最後一天?员工离职了,你希望他早些离开以免影响在职同仁的心境,还是希望用尽他可用的时间到最後一天?

你急着想将手边的工作转交出去,却苦於交接的人力不济,你的工作交接人选或新人无法在你离职前有充裕的职务交接期,你只能做到离职的前一天,在持续的交办任务与匆促的交接中结束工作的最後一天。

你手边已无主管的交办事务,自从你提出辞呈後,主管对你的态度好像隐形人般,你自认已非部门的战力,你离开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对主管的不满,於是正好可以藉此互不搭理。对於主管的交办事项,也仅剩一些琐碎的杂事,你只求在工作时间内随意交差了事。於是你上网丶看书或做点闲事来打发时间,就这样撑到工作的最後一天。

你终於鼓起勇气离开这个舒适圈,手上的事务信手拈来已颇顺手,原以为可以发挥的职场在换了个主管後完全变调,你在目前看不到往上发展的路径,也难适应新主管的管理模式,於是你选择离开这个仍令人留恋的舒适圈。

这个熟悉的场域有着你革命情感的同梯,於是你希望在离职前协助他的专案,你认为这是你该还的人情债。因为对於主管分派任务的不能苟同,你已不大搭理主管给予的任务,专心在目前与其他同仁的专案上,你认为自己仍在贡献着自己的能力,你认为自己仍正在做对公司有贡献的事。

人资的建议
员工一旦提出辞呈就像提出离婚协议一般,要尽早将手边的工作做好整理与交接,订出权责归属,即使暂时无法有人力可以交接,也必须列出清单与工作内容,好早些转交出去或列管存放。最好能遵循主管与公司对工作交接的指示与期望,少做一些一厢情愿的奉献与付出。

员工的离职通常总会与人有关,大多数脱离不了与主管或管理阶层不和;若有跨部门共事者,也会因为与其他工作共事者不和产生工作上的纷歧;也有因为工作的瓶颈或无晋升管道而生心去意。

最好的情况是已练就一身武功跃跃欲试,目前的职场无法发挥或尚未发掘,刚好有伯乐挖角跳巢高就。

我们常说职场要好聚好散,阿姐常跟新人耳提面命,要跟前公司做好离职的交接。离职前谨守交接本分,非不得已不要热心过头的去接新的工作与未能在离职前完成的工作,不要一厢情愿的继续下指导棋,不要以为你还是明星球员。

要做好退场机制,不要因为你尚有馀力与热心,而留下无法完成的烂摊子,这烂摊子将会是日後别人口中对你付出的打击,即使你仍认为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工作价值。工作价值的定义有时不在自己,而是在当下别人对你的期许与定位。

人与人的合作关系建立在相互的诚信度上,一般到了离异阶段往往出於诚信度的瓦解。相互的互信一旦减低,开始减了一分信任与信赖,多一分质疑与疑虑。於是中间的鸿沟日益扩大,彼此渐行渐远,终到了离异之时。 离职时刻,那些牵牵扯扯的剪不断理还乱,该是放下的时候,勿执着於过去的美好或相互仇视,少一些离愁与离仇的牵扯,让离职做的清楚分明,让自己明天会更好。

求职时必须问的那个问题

两年前,我的一个名叫妮科尔的学生纠结于从哪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当她在金融、技术、咨询和营销等领域求职时,她忽然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她要做什么,而是要去哪家公司工作。

一说到找一份好工作,很多人都会关注岗位。虽然合适的头衔、职位和收入很重要,但还有另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文化。职场文化——一个组织的价值观、规则和实践——对我们的幸福和成功有重大的影响。

但是你如何弄清一家你从未工作过的企业的文化呢?为了评估企业的文化,妮科尔借用了逾越节的发问方式:“是什么让这家组织与所有其他组织有所不同?”我告诉妮科尔,和逾越节一样,回答的形式应该是一个故事。让别人给你讲一件只有在他们的组织才会发生的事情。

妮科尔在同一家公司搜集不同层级的人的故事,她发现这些故事都有共同的主题。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说明该公司的员工对企业价值观有一定程度的共识。但是,当她继续去问别的公司时,她发现相同类型的故事反复出现。这是为什么?

三十年前,斯坦福大学教授乔安·马丁(Joanne Martin)带领她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经典的研究。他们分析了员工讲的关于他们公司的故事。他们发现,组织存在独特性偏见:员工会认为自家公司的文化很特别,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公共企业,不论是制造业工作,知识类工作,还是服务类工作。马 丁教授的团队发现了七个被反复讲述的故事。“组织文化,尤其是具体的故事,总是声称其特殊性——声称这家组织和其他的都不一样。”研究者写道。然而,矛盾 的是,同样的故事“以基本相同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组织中。”

这对求职者来说绝不是一个坏消息。这项研究让求职者能够把注意力转向企业文化的重要问题。让我们来看看这项研究发现的四个故事:

故事1:大老板是否富有人性?

故事的主线是一个权威管理者在有机会让自己享受特殊待遇时是否会这么做。要么是,保险公司的总裁全年都和大家一起轮流代接总机电话:说明他是我们中的一员。要么是,高管不让其他任何人使用自己的停车位——即使他在度假——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这是人们关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最大的争论之一:他是感觉自己应享受特殊待遇的自恋狂,还是试图激发所有员工走向卓越的领导者?

故事2:小人物能爬到塔尖吗?

这个故事有一个让人振奋的版本,宛如霍瑞修·爱尔杰(Horatio Alger)笔下的小说。科琳·巴雷特(Colleen Barrett)进入职场时是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的秘书,最后她成了公司总裁;吉姆·齐默(Jim Ziemer)从哈雷-戴维森公司(Harley-Davidson)的货梯操作员起步,一路平步青云,坐进了最好的办公室。这类故事也有一个让人沮丧的 版本,基层员工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就是没有获得升迁。

故事3:我会被解雇吗?

一家公司可能会需要裁员:领导会怎么做?沃尔玛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杜克(Michael Duke)裁去了逾1.3万个岗位,自己却拿走了1920万美元的薪水。与之相反,嘉信理财集团(Charles Schwab)的高管选择了减薪来避免人员缩减——当失业员工被返聘时,他们还能获得一笔奖金。

故事4:老板对错误会作何反应?

在很多组织中,员工因为犯错而遭解雇。一些故事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比如IBM公司在60年代出过一则著名的故 事。一名员工因为犯错,导致公司损失1000万美元。当他走进首席执行官汤姆·沃森(Tom Watson)的办公室时,他以为自己会被解雇。“解雇你?”沃森反问。“我刚花了1000万来教育你。”

仔细研究这些故事,你会发现它们都围绕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是公正:这是一个行事公平的地方吗?第二是安全感:在这里工作安全吗?第三是控制:我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组织里发挥影响力?

如果大老板富有人性,小人物有机会升入高层,当时局艰难和有人犯错时领导人会努力保护员工,我们就会认为这样的企业文化是公正、安全而可控的。

剩下的三个故事是“当我不得不走时,我的组织会帮助我吗”;“当老板被发现违规时会怎样”;以及“组织会如何应 对障碍”。它们也都与上面三个基本问题有关。如果企业支持员工去其他地方,领导层和其他人遵守相同的规则,每个人都主动地快速解决问题,我们就不用担心这 家组织会不会不公平,不用担心揭发错事会让自己丢掉工作,也不用担心在我们试图改变文化时会孤立无援。

当然,确实有一些文化元素是独特的,但那些都是最不重要的部分。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埃德加·H·沙因(Edgar H. Schein)注意到, 一个组织的文化中最显而易见的部分是其中的人为痕迹和实践——人们的谈吐、外形及行为。在很多组织中,人们开着特别的玩笑,说着不同寻常的专业术语,用新 颖的方式装饰办公空间,或者遵循奇怪的规则。但是,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口中表示重视的原则,更关键的,它还是人们通过行为反映出来的他们的 确重视的原则。

对独特性偏见的最初研究已经过去30年了。倘若今天再做一次,我们会发现新的故事种类,比如领导者是否会尝试用 乒乓球台来增加工作中的乐趣,会不会允许员工用20%的时间来寻找新的想法,以鼓励创新。不过,有趣的是,在这些人为痕迹和实践的背后,价值观仍然与这些 核心问题有关:公正、安全和控制。如果一家组织重视创新,你就可以认为提出新想法是安全的,领导会聆听,你的话语会受到重视。当乐趣成为优先事项时,这就 表明领导层在关心利润的同时,也关心员工,你可以畅所欲言。

寻找不错的文化氛围总是件诱人的事情,但鉴于坏影响通常会超过好影响,糟糕行为造成的破坏会 大于积极行为带来的快乐,首先排除最糟糕的文化大概是一个更为明智的做法。当某家组织传出的故事说明它极不公平、不安全或不可变通时,那就将它从备选名单 中划掉。加入一个声誉不好的公司时,不要幻想你会是例外:能成为少有的升到顶层的小人物。很多人没能做到从根本上改变残酷无情的企业文化,而是离开时没有 留下永久的伤疤,那就算很幸运了。

如果你仍不确定到哪里工作,那就请人说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企业文化的一项实践——大型组织需要耗费多半时间来开展的一件事。当人们觉得这件事富有成效而且令人愉快时,那就是一个好征兆。有一句也许出自戴夫·巴里(Dave Barry)之口的话说得很好:“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说明人类没有或永远不会发挥全部潜力的原因,那就是‘会议’。”

谁的职场不委屈

公司一个90后男孩辞职过来跟我道别,他是公司去年刚校招来的培训生之一,身上具备了阳光、聪明、富有激情等优点。在新人中,HR及很多老员工相当看好他。他一提出辞职,听闻的相关人员都极力挽留。但他铁了心地要离开,表情里有着一点毅然决然,甚至带着一些忿恨。“我实在受不了他的咆哮,”他说,“他像疯了一般当众骂我,太伤自尊了。”

他口中的“他”,是他的直属领导,一个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甚高的人,性格有点急躁。这次事件起因是在一个团队项目中男孩出现了失误,虽然不是什么致命的错误,但是给团队的协作效率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他领导的那通臭骂无非就是严厉地批评,盛怒之下,言语中带了点上纲上线,譬如拖累了团队。  印象中,这不是一个见不得困难的男孩,也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但在这件事情中却显得有点“玻璃心”。受不了委屈是职场上的一个绊脚石,“太委屈”成了很多职场新人心头难以排遣的一种情绪,久而久之就成了心头一根难以自拔的刺。其实,谁的职场不委屈呢?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对于我们这些在底层摸爬滚打的职场菜鸟来说,被骂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身边的朋友、同事,包括我自己,没有在职场中挨过老板批评的简直就像外星人。我自己曾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挨骂,挨骂源于我的一个疏忽,让竞争对手钻了空子。

挨骂后,我还是保持理智,立刻拿起电话沟通各个相关人员,准备不惜一切努力将不良后果扼杀在摇篮里。在沟通过程中,老板几次三番追到办公室责骂。在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问题解决之后,我向他汇报结果,他却淡淡地回复“知道了”,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值得庆幸的是,老板及时发现了问题,我们避免了损失,被批评与避免损失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另有一位部门负责人在全省会议上做数据通报,被领导抓到不足,当众数落。从讲报告的逻辑到语言的表述,再到表格数据的呈现方式,均被一一纠错,其本人也被领导当众下了“能力低下”的结论。但是会议过后,这位部门负责人依然面带淡定的微笑,自我调侃是“打不死的小强”,针对领导提出的每一个细节的批评,他都认真地做了改善。

职场的委屈也不是站得越高就会像空气一样稀薄。真正站得高走得远的人,反而都是比一般人更能消化委屈,也是比一般人吃了更多委屈的人。只不过,在委屈面前,他们能更好地消化,将委屈转化为成长和进步的养料。

谁的职场不委屈?谁不是一边挨骂一边成长呢?仔细想来,哪次挨骂不是事出有因?虽然每个事情在特殊的场合可能被穿上令人尴尬的“外衣”,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本质和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自身确实存在不足和缺失。

  有时候,委屈无非是自认为委屈了。委屈,无非是觉得所谓的自尊被践踏了,觉得“人为刀俎”,而自己成了那案板上来不及挣扎的鱼肉;无非是因为觉得错的都是别人,自己是被冤枉的;无非是心太小,撑不起自己想凌驾于别人之上的野心。  当然,职场江湖中也不乏真委屈。如果是无意诋毁,何苦因为别人的错误自我惩罚?如果是恶意伤害,你又何苦自我苦闷,得逞了别人呢?所以,即便是真委屈,放下了,就依然内心无恙。

在职场,如若觉得委屈之情经久不散,那你就败了。委屈了,难以释怀,逃离了,这是弱者的自我保护。委屈了,自我反思,改之,尽善尽美,这是强者的人生宣言。你若真无过,也无需辩解,一笑而过,继续轻装上阵。

若把用来体会委屈的时间用来自我反省和提升,那么受的委屈会越来越少。沉浸在委屈中难以自拔,那么将会与全世界为敌,与理想背道而驰。委屈是弱者逃避的最佳理由,却是强者的珍贵养料。

所以,世界那么大,一颗“玻璃心”,怎么走得远?怎么奔跑着追赶时间与梦想?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做到9成9,失败了,那是苦劳,只有做到10成,才有功劳!

Image有时候团队非常努力非常拼命,但到了最後关头气力即将放尽。我可以选择让他们轻松一些,但必须冒着可能会失败的1%风险;我也可以选择让他们咬紧牙关,把最後这段路撑完,做到100%。

大多的时候我选择的是後者,而团队也大多愿意当後者,一件事情做了99%,但最後失败了,不会有人去赞美那99%,大家会问为什麽失败了?因此,若你已经非常努力了,那一定要更努力的坚持下去,直到事情完成为止

这个观念也持续影响出社会後的我,有时候团队非常努力非常拼命,但到了最後关头气力即将放尽,我可以选择让他们轻松一些,但必须冒着可能会失败的1%风险,我也可以选择让他们咬紧牙关,把最後这段路撑完,做到100%。大多的时候我选择的是後者,而团队也大多愿意当後者,一件事情做了99%,但最後失败了,不会有人去赞美那99%,大家会问为什麽失败了?因此,若你已经非常努力了,那一定要更努力的坚持下去,直到事情完成为止。

昨天跟同事的一段对话,让我想起了这件往事,做到9成9,失败了,那是苦劳,我们可以自我安慰说过程中仍有收获;但只有做到10成的,才有功劳,微小的分野,大大的差别,献给每个追求极致的你。

瞎找工作,你只能花五年!

Image毕业後,你只有五年可以尝试不同的工作,而且一定要找到方向,比如:那一种职务丶那一种行业等。

一般人大学毕业,至少廿二岁,再加上兵役,踏入社会都廿三岁了。如果念研究所再加两岁,开始求职时已经廿五岁。若遇上不景气,工作难找,开始做第一份工作恐怕都廿六岁了,离三十而立只有四年时光!而要在短短四年里找到未来一辈子的职涯方向,并不是容易的事,可以错误摸索的机会并不多。

20几岁,没有时间感
20几岁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就是时间,很难意识到「时间不多」的紧迫性,他们大半觉得「时间多得很,不急,慢慢来,总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就是这种时间上的错觉,让他们不急不徐,过了黄金年纪才像大梦初醒般,开始想要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问题是,社会上对年纪的判断和20几岁年轻人完全相反!

日本人廿年前做过调查,发现廿八岁是一个人成熟化的关键年纪,在廿八岁你必须在很多重要抉择上做决定,比如:你要走那一行丶你要不要创业丶你要不要结婚丶你要不要生孩子等,而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反覆思考,才能在廿八岁做决定。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很有可能廿八岁才第一次就业,还无法明确掌握人生方向,他怎麽去做决定呢?

虽然法律规定雇用不可有年龄歧视,可是所有企业都有一个说不出口的潜规则:女性在廿八岁後丶男性在三十二岁後还出现换工作频繁丶或职务不连贯的情形,就会被默默贴上「心性不定」丶「脱离现实」等负面标签,这等同於烙印上「不可信赖」这四个大字。而履历表是一辈子跟着你的,你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摆脱不掉这四个大字。

20几岁,没有方向感
所以,你没有多少年好瞎找工作的!我用「瞎」 这个字,不是为了耍时髦,而是因为形容精准!的确有很多人找工作是很瞎的,几乎是闭着眼睛在找。

Ivy大学念统计系,对这一科却毫无兴趣,也不知道毕业後要做什麽,当表哥找她一起到大学区卖炸鸡时,Ivy一口就答应,梦想有一天成为炸鸡天后。这个工作并不浪漫,炸油会喷到手,手上尽是坑坑疤疤;隔壁卖卤味的正妹比她敢露,人潮都被拉走,她领的是工读生时薪。周末无法休假,以致男朋友劈腿……耗了半年,表哥收摊了,Ivy也跟着失业。

Ivy左思右想,想出一条路来。她一向是同学中的点子王,决定应徵行销企画,却因为提不出任何行销案而不断碰壁。求职不顺,让她觉得既然无法适应民营企业,那麽也许适合当公务员,於是念头一转,跟爸妈要了钱补习考公职,一年後毫不意外的没考上,爸妈劝她再去找工作,而这时离毕业已经两年了,她对自己要做什麽事一点主意也没!

20几岁,没有危机感
最後爸爸卖上老脸,透过友人帮Ivy找到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接待台外加收发文书。不甘不愿去上班,她感到窝囊透了,好歹自己国立大学毕业,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工读小妹做的。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经历,又让她推论出:之所以无法找到好工作是因为少一张硕士文凭,於是她一边工作一边准备研究所考试。

念书考试,Ivy还是有本事的,现在她是统计所研二,半年後即将毕业,她再度回到四年前的原点,并不知道自己毕业後要做什麽,而这时Ivy廿七岁……如果Ivy要找统计相关工作,她过去的工作经历不只无法加分,甚至会减分;如果Ivy还是不想做统计相关的工作,那她何必来念统计研究所?

Ivy的境遇,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写照,一点都不新鲜,也就是说很多20几岁年轻人就是这样晃掉黄金五年!

五年,瞎混的停损点
在台湾,半数以上的人是学非所用,有的是科系远离就业市场需求,有的是不喜欢自己念的科系,那麽换工作也许是一个方式,让你找到职涯方向。

尝试不同工作是对的,可是也不能瞎找啊!首先,请厘清你的兴趣丶能力,以及人格特质,所找的工作至少要和其中一项相符。而不是亲友帮你找到工作,你就去做,或是媒体报导那一个工作很热门,你就跟着一窝蜂投履历。

毕业後,你只有五年可以尝试不同的工作,而且一定要找到方向,比如:那一种职务丶那一种行业等。以後再换的工作,最好不要离开这个方向,除非有相关性。

当主管出现这四种行为,就失去了当部属导师的资格!

Image然而,主管要把自己努力获得的智慧,顺利传授给部属,而不遇到阻碍,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为协助所有主管扮演好导师的角色,葛史密斯列出主管指导部属时常见的4项陷阱,藉此提醒所有主管,随时自我检视是否在不知不觉中犯了这些毛病。

陷阱1:我帮得上忙
葛史密斯指出,大多数的人往往乐於付出时间丶专业与精神帮助他人,但有时对方(部属)真正需要的是靠自己努力找到出路,然而,多数主管对此却欠缺觉察。

因此,主管在出手帮忙部属前,可先行用以下方法自我测试:当你问部属「需要帮忙吗?」部属回应「不需要。」此时,如果你的心里曾感觉到任何一丝不悦时,就表示你最好要开始自我提醒,不要落入「我帮得上忙」这个陷阱中,让部属能有更多机会自我尝试丶成长。

陷阱2:没人比我懂
职场中有些人好为人师,只是因为他们喜欢被别人肯定为「行家」,而沾沾自喜。因此当徒弟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导师很厉害,或是经常公开称赞他们所做的贡献时,一向以「没人比我懂」自居的导师,将会更喜欢这个徒弟。

然而,葛史密斯提醒,利用徒弟满足自己获得他人肯定的人,将无法扮演好导师的角色。他指出,当徒弟告诉你找到另一位比你还要厉害的导师时,如果你的失望之情久久不散的话,就要特别小心,「没人比我懂」的毛病就是你的罩门。

陷阱3:我能帮你出人头地
在导师的鼎力相助之下,有时候可以协助徒弟直通重要人士的办公室,取得爬上组织阶梯的独家门路。这种「我可以帮你搞定一切」的承诺,则会让师徒间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在「我帮你,你帮我」的互惠模式下,固然可以令人很快地飞黄腾达,却很容易在彼此的心中形成「你欠我一次」的得失心,让两人的关系生变。

陷阱4:你需要我
许多师徒关系,一开始虽然以某种程度的依赖做为出发点,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出强韧的独立关系。如果徒弟将指导过程视为理所当然,或是例行公事时,就代表师徒间的依赖关系,有碍於徒弟的成长。

葛史密斯提醒,导师的功能在於帮助徒弟变得更强大,而不是让徒弟扮演弱者的角色。过於注重「你需要我」的依赖关系,徒弟将无法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