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努力「看起来很强」,而是努力「变得很强」!

Image

回想小时候,我们常发现有些大人能做的事情,身为小孩就是做不到,自然产生「不如人」的情绪。阿德勒说,怀抱自卑感并不稀奇,差别在於「你是怎麽看待你的自卑?」

自卑感不是逃避的藉口,而是成长的发条
有些人会因为自卑感作祟,逃避人生中必须面对课题,像是人际关系不佳,就埋怨「爸妈从小打骂,导致我的个性比较阴沉」;工作升不了官,则以「没办法,我就是不够聪明干练」来推拖。凡事都让自卑感来承担,拿各种藉口来逃避你可以做出的改变。

相反的,贝多芬没有因为失聪而放弃音乐,马内没有因为视力不佳停止画画,他们只专注在自己还能够做到的事,终於成为领域内的专家伟人。

这种因为所处环境和条件恶劣,反而更加努力的状态,被阿德勒称为「补偿作用」,当你将自卑感视为努力的发条,想尽办法克服丶超越丶打破现状,就能成就丰功伟业。但如果你只是负面看待自卑感带来的影响,一直逃避问题,将终其一生在抱怨中度过。

想真正阻绝以自卑为藉口的毛病,可以参考阿德勒提出的以下建议:

1.不要努力「看起来很强」,而是努力「变得很强」
自卑感的反射是强调自己的优越,透过华丽的打扮丶看不起别人丶指使他人丶随意批评丶大声喧哗丶话题以自己为中心等方式,透露出「哪有自卑啊,我比别人优秀多了!」试着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些行为?如果有,放下这些伪装吧。你需要提升的是能力丶知识和技术,才能让心里更踏实。

2.陷於过度自卑时,用举证来破除
「大家都讨厌我」「这次不成功,之後也不会成功」「同事肯定把我当傻瓜」当有这些过度负面的情绪时,可以冷静的举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讨厌你?过往的成功机率有多少?不断藉由具体数字来确认,就会发现自己多虑了,破除负面的迷思。

3.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破除了过度自卑,并不表示你就能产生正向幸福感。阿德勒说,你还得学会认同现在的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现在的你,可能有缺点,甚至是一无是处,但当你能够和缺点相处,认同自己真正的模样,就拥有了得到幸福的勇气。

撑住,因为不撑着,连怎麽生活都不晓得!

Icon

撑住,因为不撑着,连怎麽生活都不晓得…

 

听着家人聊着工作丶家庭丶生活间的无奈和无助,少了出口令人身心俱疲,而早就存在的状态日益严重,但为了家人丶为了生活丶为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得忍。

听着小鬼讲述社团和目标间的冲突,一方面觉得两边都很重要,无法舍弃任一边让自己更累。另一方面又是卡在无聊的体制,目标再明确似乎也只能妥协,为了丰富自己丶为了一张破纸…得忍。

听着离校的夥伴说到出社会的经验,菜鸟得克服的关卡丶老鸟对菜鸟的建议与指教丶大环境的困难不利於菜鸟更快融入职场…挫折磨练着夥伴满腔的热忱,甚至重重打击到信心,为了口饭…得忍。

听着意外崩断底线的成员故事,来不及接触各自的过去,有些即便到现在依旧不知原由…是敏感吗?应该是平时都太急着表现出好的丶ok的丶开心的那面,为了不让人担心…得忍。

听着朋友给出的回馈,讲没两句,眼眶迅速红了,在泪水掉出眶前,两手一挥,不留下一点痕迹。或许是地点不对丶闲杂人等太多丶时间也不允许,为了戴好被人期待的面具…得忍。

觉得大家都好辛苦哦! 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家庭丶不同的背景丶不同的压力…为了要呈现平时形塑出的自己(无论是真自信还是装出来的假象),大家都戴着属於你的面具,压下许多不顺丶不好丶不开心…选择逃避丶眼不见为净丶之後再处理或根本无能为力只好妥协不然能怎办的态度。这些被压抑的负压丶情绪侵蚀着理智那条线,不用拉紧,却让我们被长期教育的坚强千穿百孔,剩的就是几时有机会遇上最後点燃自己的引爆点。

看着平时开心丶活泼丶有满满热情或略带忧郁的你/妳们,因为氛围丶因为不确定丶因为不喜欢丶因为准备不够或因为遇上信任的人…给逼出忍耐很久的泪水,真心觉得你/妳都辛苦了!有时候真的不用那麽坚强,即便我们都晓得之後我们会再戴好面具丶武装自己丶露出招牌的笑脸或臭脸去上班丶上课丶生活丶滑手机…但在那当下就是好好享受久违的释放吧~~这些流泄而出的泪水,绝不会白费,它们都是滋养我们向前的肥料,而且是最补的那种!

知不知道故事需要时间去推移,想不想诉说和改变都是能自行选择的权利。今年,意外看见许多人的不同面,感谢每个夥伴的信任,每件与我分享的事,我都会记住,就像图片里看见的,每一幕都是珍贵的相片,谢谢分享每个画面让我知道的人,我知道那都是独一无二的时刻。也请你/妳记得资源和後盾就在这里,随时有需要就说一声~

不合脚的鞋,你穿几次才会放弃?《大卖空》经济学家教你聪明思考丶活得更好

Image

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曾在荣获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卖空》里客串一角,在赌场中以生动活泼的词句与身边的美女Gomez和观众解释艰涩的金融术语,大获好评。足以看出这位诺贝尔奖呼声最高的经济学家,并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学者。彭博新闻社报导,塞勒在过去五年内操盘绩效,击败99%同类基金,逆势长到37亿美元!

没有塞勒,就没有研究人类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人们就很难将行为经济学应用在投资丶政策丶行销上。在新书《不当行为》,他秉持活泼幽默,并积极实践为大众读者解惑:即使血拚了一堆用不到的东西,其实也没那麽糟!

如果买了一双昂贵的鞋却发现不合脚,是否该继续忍痛穿着,才能降低罪恶感?这是符合经济原理或是「不当行为」?

你应该忽略沉没成本吗?
当某个数量的金钱已经被花用,而且这笔钱无法再重新取回时,我们可说这笔钱「沉没」了,也就是没了。传统的经济学家说:「请忽略『沉没成本』吧!」但是,人们真的不会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吗?说归说,要做到并不容易,人们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忘记已花掉的钱。事实上,一些原本认为无关的因素实际上可能事关重大。

过去几年来,我搜集了数十个人们在意「沉没成本」的例子。其中一个例子是我的朋友乔依,她与六岁女儿为了该穿什麽去上学,相争不下。

这小女孩打定主意再也不穿洋装,只穿长裤或短裤。妈妈则坚持女儿一定得穿上,尤其是特别为了小学新生入学而买的三件洋装。几天来妈妈不时嚷嚷:「我已经花钱买了,妳非穿不可!」女儿则回答,如果逼她穿洋装,她就不去上学。我猜做妈的可能曾经徒劳无益地问,我女儿该不会以为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吧。

我被邀去排解纠纷,向妈妈解释其中的经济逻辑。

花在洋装上的钱已经没了,就算穿上那些洋装,这笔钱也讨不回来,只要不需另外花钱买长裤或短裤,否则,坚持要女儿穿那些洋装,对於其财务状况并无助益。妈妈听了突然十分开心,因为她实在很不喜欢跟女儿吵架,却又对「浪费钱」买那三件洋装颇有罪恶感。她只需要有个经济学家来告诉她,忽略「沉没成本」是完全符合理性,甚至是必要的

我的一位客户从此开始称我为「全球唯一临床经济学家」。

我不是唯一体认到人们难以理解「沉没成本」观念的经济学家。这类错误普遍到甚至有个正式名称:「沉没成本谬误」。

为什麽我们要在意沉没成本,持续做一件徒劳的事情?
冒着暴风雪开车看球赛,或忍耐着疼痛打网球,都不是理性经济人会犯的错误,他们将「沉没成本」正确地视为无关紧要的因素。然而对真实人类来说,沉没成本会盘旋在心里,变成另一个「原本认为无关的因素」,涉及的也不只有晚餐或演唱会这类小事。

不少人相信,美国之所以陷入越战泥淖,是因为美国已经为这场战争投入太多,难以轻易放弃。组织行为专家贝瑞·史托教授曾发表一篇论文,模仿自民谣歌手彼得.席格的反战歌曲,将论文标题定为「膝陷泥淖 」(这首曲子名为〈腰陷泥淖〉,歌词生动地描绘了「续扩」的概念,从泥淖及膝丶泥淖及腰丶到泥淖及颈)。史托认为,丧失的人命越多,投入的费用越高,政府越难宣告失败和抽身前进,一些原本认为无关的因素实际上可能事关重大。

为什麽我们要在意「沉没成本」?无论是看球赛或观赏表演,抑或徒劳的战争,为什麽大家会认为持续进行一件事是值得的?

你付了些钱,然後享用产品,从中得到获得效用带来的快乐,这笔帐就算结清了,最初付出的成本会被後来的获得抵销。但是假如你买了门票,却没去现场观赏呢?花了100美元买演唱会门票,後来却没去观赏,这感觉很像损失了100美元。以财务会计来比喻,买了门票却没能用到,你得在心理帐户上认列损失,观赏活动能让你不必蒙受损失便可结清帐户。

同样道理,你越常使用某个已经花钱购买的物品,对这笔交易的感觉就越好。

现在,不妨来做个思想实验吧。

你买了一双鞋,因为它们正在打折出售,虽然价格依旧不便宜,可是你实在不想错过其交易效用。有一天,你神气地穿上这双鞋去上班,但是当天中午脚就开始疼痛,隔一阵子脚不痛之後,你不死心地再把鞋拿出来,这回打算只穿一个晚上,後来脚依旧痛到不行。

现在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假如这双鞋永远也不合脚,你要再穿几次才会彻底放弃?

你再也不穿这双鞋之後,它们要在鞋柜里躺多久才会被你扔掉,或捐给慈善机构?

若你跟大多数人一样,答案就是:端看你为这双鞋花了多少钱,花的钱越多,放弃这双鞋之前你愿意忍受的痛苦就越多,它们占住鞋柜的时间也会越久

同样行为也出现在健身俱乐部。

假如你付了会员费却没去健身房,你就得把这次的购买视为损失。事实上,有些人花钱买会员就是为了帮自己解决自我控制问题,倘若我想去健身房,而且对浪费会员费这件事有罪恶感,那麽会员费就可以在两方面帮助自己克服惰性:其一,我会对这笔费用念念不忘,其二是,每次去健身房时无须承担立即的金钱支出。

行销学教授惠辛格.顾维尔与狄立普.索曼在一家健身俱乐部做了个聪明的研究,充分体现上述这项观点。

这间俱乐部一次收两年期的会员费。教授们发现,在帐单出现後的那个月,俱乐部的出席率会陡然攀升!然後又逐渐下滑,直到下一次的新帐单又再度刺激出席率。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Image

法则一: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於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麽,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於是发掘你自己。去了解他的感觉丶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热情,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失去热情;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如果我们的婚姻变得乏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这个人很乏味。”

事实上,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他帮助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这也就是为什麽当我们跟一个人越亲密,就越容易产生厌恶,因为他让你看到自己的真面目。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法则二:你是什麽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麽样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怀疑别人的品德;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也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一个不正直的丶不正经的人,就会把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想歪”,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老遇到讨厌的事的,往往是令人讨厌的人。喜欢挑人毛病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有毛病;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不三不四。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会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

你会谴责每一个人丶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样,别人对你说什麽,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批评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批评的“那种人”。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一个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对他怎麽样,他显现出来的就只会是平和丶良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法则三:你内在是什麽,就会被什麽样的人吸引
你对外排斥什麽,对内就排斥什麽。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面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也反映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内在的自我。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当有人问我要如何改善关系,我总会告诉他们:“首先你要深入内在,除非你内在的问题先解决,否则你不但无法改善,而且会制造更多问题。”

一个有控制欲的人,除非内在的空虚得到填补,否则就不可能放下别人,也难以解放自己;一个满怀怨恨的人,除非内在愤懑的情绪得到抒解,否则就不可能停止怨怼;一个爱嫉妒的人,除非内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较,否则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思想的呈现。你如果无法信任自己,就很难信任别人;你如果无法尊重自己,就很难尊重别人;你如果无法肯定自己,就很难肯定别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别人。

当伴侣们没有了爱而彼此伤害,我不会告诉他们要如何努力爱对方,而是要求他们先学会爱自己,因为伤害对方其实就是伤害到自己。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你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你不断与自己的内在冲突,那麽你也会不断地与别人冲突;如果你自己内在的情感挣扎,那麽你也会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挣扎。我们在感情中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在的问题。

我们吸引的关系,都反映出我们拥有的特质,以及呈现我们的内在自我。所以,关系出问题的人,不仅要检讨你跟别人的关系,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检视的问题:

“当我观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诸如愤怒丶恐惧丶失控丶困惑之类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个自我?”“外在”困扰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内在”无法整合的部分。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须从改变内在开始。

法则四:你约束别人,自己也会被约束
你越恨就越束缚,你越爱就越自由。当你掌控别人时,你同时也被掌控;如果你绑住别人,别人也会绑住你。你想想看,当你控制别人,不准他们做这做那,那如果他们不照你说的话去做呢?

你会怎麽样?你就会不高兴,对吗?你的喜怒哀乐是由别人来决定,你认为他们是被你掌控的吗?不,其实你才是被掌控的。以眼还眼,结果是大家都瞎了。如果你不断在记忆中反刍旧伤痛,你就是给了最初导致伤痛的人丶事一再伤害你的力量。

那就是我为什麽说,当你怨恨别人时,表示某种程度上,你也怨恨自己。要怎样彻底消灭敌人?把敌人变成你的朋友!你会发现,那些最难得到原谅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谅的人;最难放手的人,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

法则五: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须学习的课题
如果你很欣赏,它就可以蜕变成爱。我们主要的人际关系,不断地反映该学习的课题是什麽。无论是你的老板丶同事丶部属丶朋友丶情人丶配偶或小孩皆然,这些人所拥有的你所不喜欢的个性丶想法和行为,往往都是你需要学习的部分。

他们会显露你的阴影,会一再地重复你所厌恶的言行来让你学习。当有人指出你的错误,你很气那个人,但这是他的错吗?不,他只是帮你把“发霉的阴影”拿出来晒晒太阳。你不会因为别人说你想偷窃海洋馆里的一只鲸鲨而冒火,因为那是你连想都不会想做的事。

但是,如果你太太说你旅游出差是想藉机去“偷腥”,你可能就会辩驳,甚至发火。为什麽?

因为这种事有可能发生,或曾经甚至已经发生了。没错,一般而言,越接近事实的指控,你越有可能起而辩护和发火。所以,以後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样,立刻去攻击或反击,你要开始反问自己,因为他们说的很可能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麽“当真”,对吗?他们之所以会安排在你身边,都是“有原因”的。因此,不要说不喜欢就排斥或试图逃避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天赐的良缘”,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缘来蜕变自己。

面对烦恼,你可以「已读不回」!不反应的练习,找回内心平静丶自我价值

Image Image

只要每天练习「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对不友善的事物作出反应」「用正确的思考方式来解决烦恼」,就能让人生更加安宁丶满足又幸福。

烦恼开始时,一定「内心有所反应」,让心理发生变化。这就是制造出烦恼的「那一件事」。既然如此,有一个方法能够根本解决所有的烦恼,也就是 ——「不要作无谓的反应」。

你曾因为不必要的无谓反应,遭遇过多麽重大的失败,产生过多大的烦恼?就从现在开始,迈向「不作无谓反应」的生活吧!内心变得轻松,如此一来,一定能更接近幸福。

不反应的练习 —— 任何时候都「不否定自己」
不论工作上丶人际关系上,或是整个人生中,必定会有感觉「失败了」的时候。

重要的是,这时不要退缩,也就是绝对不要否定自己

但是所谓「判断」的心理反应是一大障碍,人常会立即自责:「这样会降低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不适合。」「我真是没用的人。」

有些人会产生压抑感或挫折感,甚至钻牛角尖:「我没有生存的价值。」在目前的社会中,确实有很多人为否定自己而苦恼。下面就向佛教学习,战胜「自我否定的判断」,建立强大的内心。

不反应的练习 —— 练习「恢复自由的心」
人类没有受过「不作判断」的训练,因此虽然了解「不可否定」「诚实接受」的道理,但是脑子里还是判断「终究得想个办法才行」。

「没脸见人」「出现不利自己的传言怎麽办?」有些人会出现这种无谓的妄想或判断。他们是透过言语丶表情或一点点的眼神,感觉到这种否定的判断。

这种「否定」不论是对自己或是别人,有一件必须实践的事情,就是练习「停止否定性的判断」。相关的所有人都应该当成本身的课题来实践。

关於整个判断,可以使用前面所介绍,从「啊,我作了判断」开始的三个方法来练习。

这里仅以否定自己丶「不自觉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人为对象,介绍练习方法。

三个方法是:(1)到户外一步一步走走路(2)环视辽阔的世界(3)向自己说:「我肯定我自己。」这些也是我自己在人生最痛苦的时期所实践的方法。

1. 到户外一步一步走走路
第一个方法是立即走到户外去散步。一小时也好,两小时也好,走到能到的地方。

这时,请体会肉体所能得到的「感觉」。佛教教导我们身体有五个部位「能产生感觉」——眼丶耳丶鼻丶口丶肌肤。每一个部位都比往常更集中注意力去感受。

打开眼睛,使用所有视觉,仔细观察现在这个瞬间的世界能看见什麽。从鼻子吸入的空气,气味和浓度也会依季节和每天的时间而不同。请一面呼吸,同时使用嗅觉,去感受这种新鲜感。

再移动双脚,并注意每一步的感觉,去体会大地传至鞋底的触感。而且能走多远就尽量走。

现在确实存在的就是「身体的感觉」。前一刻还占领整个头脑的「苦恼」,这一瞬间已经消失。现在是「另一个自我」「另一个人生」。你正「活」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人生中。

平时,当负面的判断涌上心头时,如果想着这是「game over」,那麽前面迎接我们的将是自我否定的阴暗妄想。在黑暗中没有希望,即使思考也找不到答案。

因此最好果断地将意识转向「身体感觉」的世界,转向内心其他的领域来思考。并走出室外。

至於要走多长的时间,并没有一定的答案。但只要行走就好,因此并不是困难的事。不论几个月丶几年时间,持续散步,直到否定自我的判断消失为止。

在人生中,没有比摆脱使自己痛苦的判断更重要的事。所以应下定决心,走到内心恢复自由为止。

2. 环视辽阔的世界
环视外面的世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生活着。其实,会「否定」你的人,并不如你自己想像的那样多。

你走在路上看到的人,分别过着各自的生活。试着问问路,会惊讶地发现大家都非常亲切地回答你。社会上有非常多善良的人丶有良知的人和亲切的人。连否定他人的想法都没有,每天努力过日子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不论在下午过後丶傍晚或星光闪耀的夜里,请张开眼睛,抬头望向天空。那里有着辽阔的世界,或许你过去单单盯着「自我否定的判断」那一个点看。也可能是自己本身微小的「念头」或是「误解」。如果对这些过於执着的话,那麽原本很小的一点就会被放大,而且变成理所当然的事。这「一点」甚至成为「人生的全部」。

但如果退出执着一步,去注意反应在这一点上的内心,环视外在的世界,那麽这「否定的判断」已不存在。所以请试着看看新的世界,你将可看见新的人生。

3. 「我肯定我自己。」
不否定自己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只对自己说「肯定的话」。试着告诉自己:「我肯定我自己。」

这里所谓的「肯定」,与社会上一般所说的「正向思考」「积极思考」不同。经常可以听到要多对自己说「我能够做到」「一天比一天更进步」之类正面的话。

我想这些话都有「暗示」的效果。但是积极的语言如果与「现实」相距太远的话,心里会觉得是「谎言」,而失去它的效果。结果说归说,「在现实上把它抛在脑後」的情形经常可见。

佛教是以「正确理解」为根本,因此与现实不一致的语言(某种意义上属於妄想)并不可信。

「如果能变成那样该有多好!」人有时会思考「方向性」,但这毕竟是未来的事。若单是这样想,也属於妄想的领域。

问题在於,如何停止此刻正否定着自我的判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判断,采用单纯的一句话。

那就是:「我肯定我自己。」 实际这样做,相信可以感觉到「判断」停止了。

今後,想要说「反正⋯⋯」「毕竟⋯⋯」「我恐怕⋯⋯」时,请强烈地重复下面这句话,把无谓的判断赶出脑海。

请持续念着这句话 —— 我肯定我自己。

人际也需要休息!学会与他人保持「刚刚好」的距离

Image

许多人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保持距离而感到烦恼。与他人过於接近时,难免会心生反感或厌恶感。反之,若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尽量不与对方接触时,有时又会变成无视对方,使得两人关系陷入危险的冰点状态!

「若即若离的关系」是压力最小的状态
人际关系也是许多病患会寻求建议的课题,通常医师会建议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建议毫无新意又流於抽象,实际上「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是一件说来简单却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人一定会有缺点。有些人容易急躁丶有些人则是过於负面思考丶有些人连对待点头之交的朋友都过度亲切到令人厌烦的程度。

有些缺点的确是任何人来评论都会皱起眉头,不过也有一些缺点是因为自我价值观的判断,主观认定是对方的缺点。总之,有可能是你对他人的观点变得狭隘,或是以先入为主的角度评断对方。

此时最好的方式是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不让自己的观点变得狭隘。虽然人际关系并不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子,有法定的标准车距,但是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没有保持安全车距,很容易发生车尾追撞的连环车祸,这个道理不仅适用於高速公路,也适合套用在人际关系上。

不思考丶凭感觉,判断需要多少「个人空间」
如果行车时需要保持「车距」,相同的道理,人也需要保有「个人空间」。也就是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对方能够靠近你的最短距离。

虽然每个人需要的个人空间因人而异,但是大方向并不会改变。关系亲密的家人或恋人,无论他们多麽靠近自己,应该也没有问题吧!虽说如此,孩子通常不想被父母亲干涉太多喔!

与他人的适当距离,跟自己与对方的感情程度成比例。感情关系越亲密的人距离越近,而对於讨厌的对象,与他的距离就会越疏远。如果对方是属於应该保持距离的人,与其在脑中估算与对方的距离,或许透过「感觉」判断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假使对方是属於你不太想与他聊天,他却一直纠缠不休的人,就很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我给病患的建议就是「请务必保持一定的距离」。比方说安排其他预定计画丶佯装工作忙碌丶事先准备一些无法一起吃中餐的理由等等,让对方看到後也觉得你是不得已的状况,请巧妙营造出这样的感觉吧!

「休息」模式 — 保持距离,有助於建立更好的关系
假使与对方相处时觉得有心理负担,不妨试着采取「休息」模式吧!就像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转进休息区的感觉。

先暂时与他保持较远的距离。保持距离有助於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你认为对方不好相处,也尽可能试着从客观的角度思考对方的优点

「他就是这个部份让我觉得他很难相处」,以前认为是缺点的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後就会渐渐习惯,甚至因为某个原因反而产生好感,类似的案例也是时有所闻。

虽然人与人的距离不像足球比赛有严格的分区,但是太过接近,就会容易产生摩擦。暂时保持距离,观察对方,再试着接近。说穿了,人与人之间就是反覆操作上述流程,藉此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不是吗?

商鞅变法给主管的提醒:部属「很听话」,不见得是件好事!

Image

春秋时期,秦孝公为振兴秦国国力大举徵才,原本在卫国的商鞅听到消息後,立即找上秦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请他代为引荐。

第一次与秦孝公会面时,商鞅提出尧舜治理国家的方法,对於一心急於富国强兵的秦孝公而言,根本不感兴趣,甚至忍不住打起瞌睡来。事後还责怪景监,怎麽会推荐一个只会讲大话的人。

景监在询问过商鞅後,决定请求秦孝公再给商鞅第二次机会,可惜仍是不欢而散。原因是商鞅这次讲的是大禹丶商汤与文王的治国之道,对於秦孝公而言,根本缓不济急。

有了前两次会面失败的经验,商鞅总算摸清秦孝公的心思,他再次拜托景监引荐。第三次见面时,商鞅以春秋五霸向秦孝公讲述富国强兵之术,并说明变法革新的重要性,秦孝公不仅愈听愈入神,还要求商鞅一连讲了好几天。最後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负责变法革新。

景监事後问商鞅用什麽方法打动秦孝公?商鞅说,「我向秦孝公讲述帝王治国之道时,他回说,『这些都太久远了,我等不及了。贤明的国君要在活着的时候成名於天下,哪里可以等待数十百年,才能成就帝王事业?』」尽管商鞅深知这个方法只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无法建立长治久安的国家,还是投孝公所好,提出严刑峻罚之道。

小故事·大啓发
《孟子》说:「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意思是说,领导人的选择与喜好,都会影响部属怎麽思考与做事的方式。《帝王的统御智慧》也指出,一旦部属得知领导人的爱憎与嗜好,必然会迎合上司,甚至掩饰自己真实的欲望。

从秦孝公与商鞅 3 次的会面来看,帝王之道丶长治久安之策并不是秦孝公想要的目标,追求速效的强国之术,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在这个前提前之下,商鞅只好投其所好,很快地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然而,短期取得的成果就像昙花一现般,在秦孝公死後不久,由於施行的法令过於严苛,很快地土崩瓦解。领导人若无法自我觉察,追求速效的目标可能会带来的後遗症,组织便不可能稳定发展

不要只顾头衔!总监也会被裁员,十年後还能支撑你的,是使命!

Image

十年之後,我们可能都在从事现在无法想像的新工作。这个想法令人既兴奋又害怕。我们要如何准备,才能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呢?

1.不要只顾头衔,该在意的是使命
无论是成为创意总监丶行销主管丶产品经理,我们都很容易陷入追求特定头衔的泥淖中。不过,头衔是陷阱。今天想要的工作,明天可能就不存在了。因此,为了胜任某个特定职缺而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想培养的能力,就等於限制自己的选择。

不要以特定角色为目标,而是专注在你想完成的事情。问问自己:「我正在解决什麽问题?我想要创造什麽?我想要改变什麽?」使命就会从答案中迸现。可能会是「我想要开创线上出版的新商业模式」或「我想要利用科技把教育带到资源匮乏的地方」,或是「我想要参与乾净能源的讨论」。

选择一项使命,就能重找到野心所在,让其他人同感兴奋,和你有所共鸣。(例如:「我对乾净能源也很有兴趣。你知道 Mosaic吗,那个乾净能源的投资市场?」)你的底线也会更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和可能进入的公司或合作对象是否合拍。面试你的公司肯定需要一位产品经理,可是他们也和你一样,热切地想把教育带到资源匮乏的地方吗?

使命说得越清楚,就越有能力适应不断改变的市场,吸引丶评估新的机会

2.热情探索新科技
你现在使用的工具不会是未来使用的工具。过去你或许听过「人生运动」( life sport)一词,指的是可以从七岁做到七十岁的运动,例如高尔夫丶网球丶游泳。《连线》( Wired)杂志的共同创办人凯文.凯利(Kevin Kelly)最近扩大了这个词的意义,把科技也列为人生运动的一种,列出我们都该培养的「科技生活技能」。

正如凯利所说:「如果你现在还是学生,你长大後要用的科技现在还没发明出来。所以,你最需要熟练的不是特定科技,而是要熟练科技运用的通用法则 ……」

无论是用 Skype面试丶打造亲切的推特化身(Twitter persona)丶学习如何出版电子书丶实验新的工作管理应用程式,我们必须善於测试对个人与工作都有益的新科技。有时候,我们会选择不要让某种科技进入我们的生活,那也没关系。这是实验,透过实验得到的知识才是关键。

3.养成尽量帮助他人的习惯
我们都很确定自己在未来某一天可能需要帮助。领导专家和民族学家赛门.西奈克(Simon Sinek)在 99U大会发表激励人心的演说时清楚说道:「我们并非万能,也不是只靠自己就能变得万能。」西奈克接着说明,培养人际关系的能力是种族生存以及创意者成功的关键。培养人际关系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互相帮助。

不过,在人际关系复杂又惊喜连连的时代,善心之举不见得都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像是「我帮你抓背,你也帮我抓一抓」),也不该有这样的关系。帮助同伴丶同僚丶盟友应该是一种固定的习惯,本身就是奖励。尽管我们通常无法预见,但善意总是会回到我们身边

4.主动承担额外的责任与丢出新的专案计画
「培训」菜鸟接手资深职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愿意花最多时间思考你的职涯的人就是你自己。(而且,老实说,怎麽会期待其他人替你思考呢?)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与畅销作家汤马斯.佛里曼( Thomas Friedman)写的,雇主「寻找的都是一样的人 —不只拥有不可缺少的思考能力,能做科技办不到的加值工作,还能在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市场中,每天在工作上发明丶适应丶创新的人」。

低着头丶乖乖遵守规矩,不会让你找到令人兴奋的新机会。如果想要接受挑战丶承担更多责任,就要主动告诉老板或客户该做什麽丶为什麽要这麽做丶为什麽非你不可,以及为什麽大家都能获得好处。以你的创意和积极引领这条路,并以热情和有力的案例支持。

5.保持开放丶保持警觉,培养「幸运商数」
咖啡店偶遇的陌生人可能成为你第一个生意夥伴;朋友的朋友介绍一位良师给你,你的人生从此改变;在部落格写的留言让你获得新的写作工作。我们以为这些偶发事件纯粹是因为运气,彷佛完全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可是,运气其实并非神秘的力量,而是特定性格特质造成的结果。拥有好运其实是一种存在於世界的方式,而且好运是可以培养的。史丹佛科技创业计画执行长婷娜.希莉格(本书也收录她的访问)在她精采的着作《真希望我二十岁就懂的事》中写道:

幸运的人善於利用生活中出现的偶然机会。他们并非以「定速行驶」的方式过活,而是留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因此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汲取更多价值 ……幸运的人也对新机会抱持开放态度,愿意尝试与过去经验不同的事物。

他们较愿意挑一本主题不熟悉的书来读丶到比较不熟悉的地方旅行丶结交不一样的朋友。 简而言之,幸运的人心胸开阔丶乐观丶积极主动,总是愿意作新的尝试。虽然有人替你指引职业生涯的方向很好,但还是要对预料之外的可能性抱持开放态度和警觉心。机会一出现就采取行动。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麽结果。

6.要不停问「下一步是什麽?」
如果没提出问题,就不会找到答案。我们经常压抑着艰难的职业生涯问题,直到急切需要答案才开口。我们总是等到被解雇才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麽做,或者只是乾等,直到现在的工作让我们变得悲惨无比丶筋疲力尽,才开始思考下一个工作。

可是,如果你每四年就会换一次工作,那就该不停自问:「下一步是什麽?」当然,不是要你现在工作时三心二意,而是要让你鞭策自己,怀抱热情磨练自己。你想开发什麽新技能?要找谁来当良师?是否该接下那个新的大型专案工作计画 —而且是让你害怕的那种计画?

如果不问,就永远不会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