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法,从基层开始培养「大格局」思维
客观丶无私地判断,均衡丶长远的思维都是培养自己具备大格局,成为「大将之才」的基本条件,而这些观念必须从身为基层成员的时候,便开始练习丶自我培养。当这些观念逐渐内化而成为习惯之後,对事物将会越看越清楚,逐渐强化认知力与洞察力,格局也随之逐步放大,渐具大将之风。
然而,这样的观念与养成过程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不见得可以非常轻易地做到。例如,公司为了长远发展的考量而扩大投资规模,但是员工的短期福利势必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员工的抱怨丶疑虑,甚至因心情不佳而士气低落。
1. 坚持长远而正确的目标
面对这种情形,如果碍於眼前一时的影响而退缩,则长远考量下的目标便无法达成。所以,主管要有为了坚持长远正确的目标,而承受眼前困难的毅力,并且耐心丶妥善地处理,而非退缩。又例如,要做到无私,很可能使自己眼前的个人利益看似产生某种「损失」。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放弃眼前一时的小利,却往往能够在往後得到更大的回报。
2. 再困难的问题,都要拿出毅力丶苦思解决方案
要培养自己成为「大将之才」,必须要面对问题,不畏困难的存在,进而苦思解决问题的方案。也由於问题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全面解决,每想出一个解决方案只是减少一部份阻碍,因此,面对问题的同时,还必须能够忍受解决问题时的艰困,持之以恒地克服一关又一关的挑战。
能够如此,不仅能够真正把问题解决,更能在此过程中练就一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毅力。要培养出大的格局,必须要有去克服丶去执行的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逃避,或是便宜行事丶得过且过。
3. 养成随时随地思考和阅读的习惯,增加想事情的深度
除了具备正确的观念与态度之外,还必须提升思考事情的深度与广度,因此,用於思考的时间必须不断加长。
思考是最不受时间丶空间限制的行为,思考时间加长并非要特地规划一个时段来进行思考,真正的重点在於养成思考的习惯,能够随时随地思考,走路丶搭车丶排队……等,以及所有的零碎时间都可以思考。体认到思考的重要性,并且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的时间自然可以不断加长。
另一方面,则是要培养阅读的习惯与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使知识的吸收能不断持续,除了从工作的执行本身累积经验与知识之外,透过阅读而增加知识来源的管道,加上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使得知识的吸收更有效率。
掌握上述要点,复以持之以恒地不断自我淬炼,则成为「大将之才」指日可待。
要有大格局丶要成为「大将之才」,并非一蹴可及,必须从基层开始就要有正确的观念丶思维,长久下来,才能具备充分的条件而足以成其「大」。
我最常对学生说的话就是,「相信我,你绝不是历史上第一个碰到这个问题的人。」过去有无数人跟你碰到一样的问题,我们为什麽不看看这些人怎麽面对这些问题?他们怎麽解决?是成功还是失败?
建议 6 个轻松就能办到的方法,帮助你为工作找出新意,马上改变低迷的现状:
对主管而言,激励是一门艺术,尤其当公司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接下开创性的新任务时,要如何激励哪些兴致勃勃,却又犹豫不决的适当人选,排除他内心可能出现负面的声音,愿意接下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呢?
每次出国,我就变了一个人。所有的反应都慢了两拍,跟陌生人讲话,总要想很久才有回应,做任何事都慢慢来,不像在国内,随时都反应敏捷,动作快速。老婆会很奇怪地问我:「你为什麽一出国,就像一个呆子?」
何谓人才?若问我意见,我会说:摆对位置,就叫人才;摆错位置,人才也必然是狗才。所谓人才,是能为部门创造绩效者,才叫人才。
认清:梦想是没有办法靠後天培养
公司付薪水给你,只为了请你做这件事
近几年来,一年换好几个老板的找工作模式已经生根了。光是看X和Y世代跳槽族的履历我就被打败了。可以确定的是,你待在同一家公司的年资,在过去可以拿来当你最大的特色,但现在已经吃不开了,整个徵才市场完全颠覆。现在人力资源部的人只要看到有人在同一个地方上班十年,心里就会开始狂拉警报:这个人可能不太能承担风险;这个人在公司里应该是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