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专业知识不足以成事!老板眼中的「能力」,还有这两种…

Image仔细分析「能力」的内涵,其实包含了三大部分:「专业知识」固然是其中之一,但除此之外,还包括执行丶处理事物的方法与经验(即「执行能力」);以及学习丶反省检讨的能力(即「学习能力」)。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成事,并且不断提升精进的基本条件。

1. 执行能力: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丶懂得与人协调
「执行能力」牵涉的层面相当广泛且细腻。首先,要能掌握不同事物间的轻重缓急,要懂得阶段性丶循序渐进推展的道理;执行事物时,必然会产生与其他人沟通协调的需要,因此沟通技巧与方法不可或缺。

事物的推展不可能靠一个人就能完成,必须懂得宣导的技巧与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把一群人组织起来,分工合作将一件事物「做出来」;由於执行事物必然牵涉到「人」,所以对於人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质的认知也很重要…等等。诸如上述种种,都属於「执行能力」的范畴。

2. 学习能力:有心追求成长丶反覆自我检讨
至於「学习能力」,则是专业知识丶执行能力两方面能否精进的关键所在,可谓个人能力的基础源头。学习能力除了包含态度上是否有心要学,以及是否懂得正确学习方法之外,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持续地自我反省检讨也是个人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学习的成效便大打折扣。

个人能力的成长,必须上述三方面均衡发展,不可偏废。有些人专业知识非常丰富专精,谈起事来头头是道,但到了实际执行时,得到的结果却是奇差无比。

只有专业知识,不足以成事
事实上,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执行能力,并不足以成事,所有谈论的事物即使再理想,也都只是空中楼阁。没办法执行落实以得到最後结果的话,丝毫没有价值可言。

反过来说,如果执行能力很强,但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话,则因为无法正确地分辨丶判断事物,而很容易导致把事物执行到错误的方向去。虽然最後还是把事情做出来了,但是却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种情况同样无法产生好的结果。

专业知识丶执行能力丶学习能力是能力的三大部分,一个人必须这三者兼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人能力的基础;具有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避免走错方向;而执行能力强,才能让事物产生结果与价值来。一个人也唯有三者同时注重丶均衡发展,其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

处死一个华佗,丢掉整个江山!怎麽对待人才,决定企业的未来

Image你怎麽对待人才,决定了顾客丶员工对你的评价

處死了华佗,间接使得民间优秀的医生不敢成为曹操家族的御医,而导致皇宫内医疗品质崩坏,让曹家得接班人才产生重大缺口影响领导力,最後使得司马家族窃国成功;而汉高祖刘邦则因为接受了张良的建议,连最讨厌的人都进行封赏,就使得其他臣子安心贡献所长,因此稳定了江山社稷,为大汉奠定百年基业。

这两个故事的对比是告诉我们,你对待人才的方式,将在无形中产生蝴蝶效应,最後很可能决定了成功与失败的极端结果。团队之中,老板怎麽对待最不起眼的员工,同时也决定了其他员工怎麽看待你这个老板,甚至也决定了你的顾客丶合作夥伴丶上下游厂商对你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将汇聚成一股对你或这个企业的评价,进而影响你在业界做生意的口碑。

老板为人厚道,有容乃大,才能让团队为你卖命。成就百年基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别轻忽每一位为你奋斗打拼的伙伴,诚如巴菲特所说:「先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顾客」,的确是经营企业的成功之道。

离职前,我该做哪些事?

Image确认离职丶到新工作赴任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清楚确认交接事项。让接任同事能快速上轨道,不仅能让对方对你心存感激,也可以给前老板留下好印象。确认交办事项的做法,有3种:

1.列出例行公事清单:以每日丶每周及每月的时程,在清单上写下工作内容丶对应窗口与流程,让接手者能无缝接轨大部分的日常工作。

2.说明手上待完成的工作进度:写下目前有待完成的事项,一并交付相关档案资料夹。

3.提点行政庶务:新同事初来乍到一个新环境,就连操作影印机可能都有困难。将电脑设备丶公用网站的密码或资讯窗口写成一份「秘笈」,让新同事免於有困难却不知道找谁帮忙的窘境。

离职前也别忘了整理曾经联系过的「业外窗口」,最後寄封信说明,未来可以透过哪个e-mail和电话和你联系,留下你的人脉。

黑道管理:从「给钱爽快,分赃公平」开始!

Image给钱爽快,分赃公平」,是黑道大哥带领小兄弟最基本的核心价值,为什麽小兄弟愿意誓死效力,因为黑道大哥给钱打赏不手软,有利益时论功行赏,面面俱到,绝不会独吞利益。做老板的经营企业,也是带领一群人,完成生意,获利赚钱。部属和员工期待的也是能分得好处。因此「给钱爽快,分赃公平」的黑道大哥原则也是适用的。

「给钱」指的是奖赏,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爽快」指的是态度,讲究的是快速丶即时丶恰如其分。

员工正常从公司中得到的是薪水,这是他们最基本的所得,这部分已经事先议定,不会有争议。但非例行收入的工作奖励,则是激发员工的工具,而给与不给之间就可以看出老板的风格,大方与小气,也就在老板的一念之间。

给不给,看的是老板的肚量。但即不即时丶爽不爽快,看的则是老板的内心真相。

通常工作者有好表现时,就会期待老板关爱的眼神。这时如果奖赏「准时」到达,员工的满意度最高,激励效果也大。如果老板推拖延宕,就算最後员工还是拿到钱,但味道甚差,甚至可能毫无效果,或是反效果。

「分赃公平」重点则在公平上。老板是团队的最终利益分配者,当论功行赏时,不论「口袋」多寡,公平的议题永远是关键。「不患寡,而患不均」,总奖金多少,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通常无法争议。但是谁拿多少?彼此间的序位丶比重,则是每一个工作者关心的重点。如何评量每一个人的贡献,然後体现在奖金的多寡,就是「分赃公平」的表现。

「给钱爽快,分赃公平」是非常粗鲁而现实的原则,但企业经营讲究的不也是获利与赚钱。员工和企业的最基本关系,则是劳力与金钱的交换;当然如果还能加上兴趣与理想实践,则更完美。但对老板与主管而言,永远不能忽略「利益分配」这个最基本丶最直接的议题。

主管的第一堂课:以员工肚肠为己任!

Image填饱肚肠,再谈理想」,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的第一课,尤其你是领导人,想的不只是自己的肚肠,更要想的是所有团队成员的肚肠。或许你可以自律甚俭,但绝不可以要求组织成员勒紧裤带,短期或许可以,但长期绝对不行。

张忠谋受人尊敬,王永庆是经营之神,不都因为他能让员工「大碗喝酒丶大块吃肉」?不过如果有主管认为这是老板的责任,就大错特错!

主管虽然不负企业经营的最後成效责任,也无法决定员工所有的所得,但也要为组织(单位)的成果负责,而成果最终也会决定员工实际的物质收入。

如果你的公司是赚钱的公司,那中级主管的责任是把自己的团队,变成好公司中的明星团队,享受最大的光彩与待遇;如果你的公司状况不佳,中级主管的责任则是用自己的能力,让团队变成公司中流砥柱,至少拥有过得去的待遇。

如果中级主管的想法丶做法不是如此,那你仍然不是好主管,也不值得员工信赖与追随。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中级主管,只是享受做主管的权力,但并不以员工的肚肠为己任,而把责任推给老板,不知道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稍微改变员工的物质情境

中级主管会犯这样的错误,通常来自於一个观念:认为自己只是受命完成某一种任务,其成果受制於公司的情境丶产品丶实力,因此无法为成果负完全责任,所以,通常只重视是否完成公司所交付的任务,而忽视成果。 乏用一己之力突破公司情境的限制的勇气,以至於无法替团队成员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我的结论很简单,只要是主管,不论是老板还是中级主管,都要为工作者的肚肠负责。「大碗喝酒丶大块吃肉」是世俗的说法,「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是高深的说法,但说的是同一件事。

小公司不要去,大公司一定好?其实你该考虑的是这件事…

Image想去大公司吗?想想你竞争的对手有多少吧!!
我碰到很多面试者,在面试的时候,家长开车载着过来,我问了一下。他们大部分的回答是,不知道路,有的是很老实地说,我家长希望知道公司有多大。

许多的父母亲心中的子女求职一二三是:

一丶考公职
二丶选上市柜公司
三丶找知名企业

但,有多少的中小企业是所谓的隐形冠军呢?这些父母难道有去查过?没有!
但刻板的印象就是这一二三。

大公司,一定好?
我举个例子好了,如果一个公司每个乡镇市都有一个分店,各设店长一人丶门市五人。某区有八十个分店,今天一个店长要升迁,需要从门市里面选一个人出来。竞争是多少,抽签好了,0.25%的机率。看表现,假设每店的TOP1出来,你也需要跟八十个人竞争。

分工细,学得少
在大公司里面运作,虽然看似光鲜,但实际上每个人作业的广度,却极为有限。可能一个会计就会分成应收丶应付…。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就只会学部分的东西,职务轮调的机会可能一年一次,还得看状况。

於是,你就变成了大公司里面的螺丝钉。由於镙丝钉到处都买得到,所以掉了也可以立刻找人来,提供精简的训练就能上场。

小公司,不要去?
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家都知道,但却没有人愿意去当地基?新创产业目前蓬勃的发展,谁知道Uber一开始是一个小公司?Facebook甚至是在宿舍里面搞出来的….

小公司里面因为人员少,经常看到校长兼撞钟的状况发生,一个人可能身兼数职。但也正因为如此,在短时间内涉略极广的领域。就像是玩线上游戏一样,很快地探索整片的地图。快速地看过所有的工作性质职後,你可以选定一个你喜欢的职务去研究。就像是在地图上盖上一个堡垒,慢慢地发展成王国丶城池,最後盖出皇宫。

所以,我的建议是:
年轻人,不要在意公司大小,快去累积经验,用经验再去赚更多的金钱,这样,才是成功的捷径。

放手让员工比你优秀,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

Image以下提供六个习惯,让所有主管都可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培养你与员工之间的默契与信任:

1.专注於每个人的长处
知人善用」得从观察开始。优秀的领导者总是看得出来团队中每个员工的长处各异丶并且可以为员工创造机会,让他们一展长才。「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俱备有培育与优化员工才华和能力的眼光。」虽然有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於那些现在还是璞玉的员工,你也得留心。简单的安排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且问问「在现在的工作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或是「在过去的工作经验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部分?为什麽?」强兵还得有强将识,与其向外汲汲营营寻找人才,不如从自己的部门中发掘。

2.有同理心
有句英国谚语是,「想知道对方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它,走个一英里就知道。」理查认为,当你懂得倾听并且理解对方的情境时,即便两人现在因为某件事情意见相左而产生紧张气氛,也会因为你展现出来的理解,逐步缓解两人之间的不睦。

3.懂得赞美或奖励
领导者有时会担心时时赞美会让成员变得自满或过度自信。但威廉不这麽想,他认为适时的赞美能够让人们在遭遇困境时,成为他们复苏心志的一帖良药。而当成员有好表现时,赞美也不该吝啬,「这件事情其实非常简单,但就研究结果看来,大概有三分之二的领导者不善於表示奖励,」。

4.帮助成员找到适合的夥伴
领导者要为自己的成员找到「倍增器」,意即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除了帮助他们在对的地方发挥长处之外,也应该在团队中为他们找到合作默契无间的夥伴,发挥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花时间去了解每个人的能力,使他们跟合适的人在一起丶把握好机会,他们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成长,」怀特曼认为。

5.杜绝微管理
好的管理者都会避免微管理这件事,管理者的工作是适当的分配丶指派部属,让他们有空间发挥,而不是直接跳下来指东指西,反而变成绊脚石。让员工能在你的领导之下,交出有可能比预期更好的成绩单,是管理者很重要的功课,「并且让他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要丧失信心,适时的提点他们的长处丶给他们责任,相信员工会努力实现目标。」

当团队成员能在执行的过程中摆平一些困难,自信心自然也会增长,接下来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好像也显得不是那麽困难。「你既是老师也是教练,要教导丶也要放手让他们面对战场,」怀斯曼表示。

6.有容错的度量与工作环境
员工要成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是他们能在一个安心的空间中思考自己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丶可以无惧的表达意见。领导者想要员工有优秀表现,也得给出一个足够的容错空间,「理解在错误满布的荆棘道路中学习,行差踏错适难免的事,」因此创造一个空间,让员工可以试着冒险尝试可能会失败的事情,让他们从中茁壮。

主管自己跳下来做,看在员工眼里却是公司要完蛋了!为什麽?

Image身为主管,别老是说「我自己都跳下来做了……」

或许很多时候,尤其是在百废待举的事业草创初期,即便是贵为主管,有时的确也不得不跳下来做许多执行面的任务,但你必须搞清楚的一点是,这麽做的目的,并不是要你从「执行面」来向员工证明,如果由你来执行,肯定会更有效率,而是要你从「策略面」的角度来向员工证明,目前所要求的执行方向的确是正确无误才是,否则当一个部门丶一家公司里头所有人都在忙碌於眼前的任务执行,那麽更重要的整体策略规划与未来布局发展又该由谁来负责?

因此,若身为主管,却老是以「我自己都已经跳下来做了」这类打着「身先士卒」的正义之名,来试图说服员工务必得接受眼前的苦日子丶来试图合理化员工的牺牲奉献,这麽做的结果,无疑是在向员工宣告「这个部门已经顾不到未来了,眼前的路,能走多远是多远!!」那麽可想而知的是,当员工在一个主管身上看到的总是如此这般的消极模样,却丝毫看不出身为主管所应有的那份荣耀与光环,有谁还会愿意把「成为部门主管人选」当成工作之中最重要的追逐目标?我想,大多数人的心态应该反倒是避之而唯恐不及才是吧!!

并非是要怂恿主管们从今天开始每天去滥用自己的特权丶晚出早归丶无所事事的摆烂给员工看,而是要提醒各位主管们,你们现在的模样,往往就是员工所看到自己三五年後的未来,如果提早让员工所感受到的是一片乌云罩顶,那麽既然「世界末日」即将到来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现在那麽积极努力又有何意义?但若是让员工所提早感受到的是眼前的前途一片光明,那麽为了争取少数能够挤身「尊荣富贵」的门票,现在如果还不努力,哪还来得及?

因此,还是那句老话,在检讨员工之前,主管们请务必得先诚心地检讨自己,毕竟很多时候员工的工作态度所反映出的,往往正是主管给人的外在印象,於是,一个散漫的主管,只会带出一群总是敷衍了事的员工,而若是一个极具专业素养的主管,则往往会吸引到一群同样好学丶主动的优秀员工,与其怪罪他人,不如先好好自我要求才是,共勉之。

别再抱怨没空了!戒掉这7个坏习惯,讨回你被偷走的时间

Image7个工作者常见坏习惯,请试着检视自己的行为模式,揪出那些害你事倍功半的凶手,朝高效工作者迈进一步!

坏习惯1:不停检查信箱
据统计,有32%的美国人会在收到email的15分钟内回覆对方丶23%的人会在30分钟内回信。过於频繁检查信箱,常让人在不知不觉浪费许多宝贵时间。他建议,在准备着手重要工作前,应该把信箱的通知功能关闭;或是乾脆强制规定一天只能查看信箱两次,免於自己分心又费时。

坏习惯2:完美主义
凡事追求尽善尽美虽然是好事,却也可能让你什麽事都完成不了。因为,你很可能会花上大把不成比例的时间,只为了从99分进步到100分,甚至不小心把「追求完美」当成「拖延病」的藉口。

坏习惯3:多工模式
相信不少人的工作状态,就像浏览器一次开启许多分页一样,同时处理一堆任务。然而,这样的工作方式对大脑来说,却不是最有效率之道,不仅无法专心致志在每一件事上,从A任务切换到B任务时,也会耗损你的注意力。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在各种任务间忙得晕头转向,却始终无法完成任何一件事,就要警觉自己可能正因「多工模式」在浪费时间,赶紧专心一次做好一件事吧!

坏习惯4:对「打扰」来者不拒
研究指出,工作者平均每11分钟就会被「打扰」一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来自於工作者「有求必应」「即时回覆」的小习惯,等於敞开大门「欢迎」大家来打扰你。

建议就算工作环境不允许你「与世隔绝」,也应该透过把手机关静音丶明确表达自己正在忙碌中,营造出「闲人勿扰」的状态,等忙完告一段落後,再一一回覆他人需求。

坏习惯5:书桌杂乱无章
虽然很多人喜欢自己乱中有序的办公空间,但若因此常常找不到重要文件丶重复搜寻关键资讯,甚至忘记待办事项,直到火烧屁股才急就章,相对也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坏习惯6:事必躬亲
许多工作者习惯凡事一手抓,认为只有自己来才最安心,而不愿把事情交给别人。然而,这样的心态却很可能招致反效果,因为坚持事必躬亲,常常会使人浪费时间在自己不擅长的任务上。工作者都应该尽量减少这类任务,将时间与心力空出来,集中在更重要的专业领域上。

坏习惯7:从不说不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果你对所有要求来者不拒,肯定会觉得时间永远不够用。建议工作者在处理重要任务时,一定要很明确地画清界线丶勇敢说不,让他人明白你暂时没有多馀心力处理额外任务。

这5种主管最令人抓狂,快洗心革面,赢回部属的心吧!

Image整理出5种最令上班族抓狂的主管类型,你的主管或者身为主管的你,是不是在不知不觉间,就犯了这些错误呢?

1.主管不带人,让我自生自灭
使人徬徨的第一种主管,就是不闻不问的类型。可能是太忙没时间,或是本来就不擅长指导下属。面对这种上司,部下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受欢迎?还是主管自己也不清楚工作的内容丶技巧和知识。虽然觉得主管凡事都不干涉,好像自由又轻松。但另一方面,却难免觉得不安,担心这麽下去真的能够成长。
2.不想接的工作,不敢拒绝
除了苦恼主管不带人,也有上班族表示,难道能力比较好丶做事比较有效率,就注定要背负比较多的工作量。如果在焦虑之下忍不住表示:「手上还有其他工作正在处理,能不能找其他人负责?」主管听了,很可能会臭脸说道:「那算了。」从此以後就黑掉了。谁都不想毫无目的做白工,但是,如果一旦拒绝了主管的要求,将来大概会被上司冷冻,想到就让很多人为此烦恼。

3.不管怎麽做,都达不到标准
因为事前的说明不够充分,不知道主管到底希望自己做到什麽程度,也不明白每一项工作的意义何在,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对公司丶客户丶社会究竟有什麽意义。主管不要觉得不说,部属就会知道你在想什麽,这除了强人所难,更是自我感觉太过良好罗。

4.主管对部属漠不关心,撇清责任
就算主管没有适时指导丶老是硬塞工作给部属,如果能表现出对部属的关心,那还不这麽令人抓狂。但是,有些主管完全不关心部属,彷佛他的所作所为完全与自己无关,出事了立刻把责任推得一乾二净。在众人眼中,这可是一点主管风范都没有。

5.做好了是应该,做不好就被骂
让上班族感到苦闷的第五种主管,是平时根本没有确实指导,一旦部属出错或失败,就严厉批评。明明不清楚你是怎麽工作的,还突然狠狠指责你做得不对。这种作法很容易让部属感到「主管不认同我丶主管讨厌我」,抱着这样的想法,久而久之开始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能力,甚至失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