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大选结果 菲天主教发动祈祷大军

 

憂大選結果 菲天主教發動祈禱大軍
(中央社3日专电)菲律宾将於9日举行全国大选投票,担心民众选出不适任的总统,菲律宾天主教会全国各地的修女与会众已发动祈祷大军,盼上帝能启发民智。

「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今天报导,总统大选充斥抹黑及丑闻,有的候选人乱开选举支票,有的候选人口无遮拦,令天主教会非常担忧。

因此,菲律宾天主教最高领导机构「菲律宾天主教主教会议」(CBCP)团长维列加斯(Socrates Villegas)於1日颁布「牧民恳求文」,题为「真相的先知丶团结的仆人」,吁请教徒理性投票。

各地天主教团体及修女们,已开始长达9天的祈祷式,祈求上帝赐予和平的选举,并助选民作出明智选择。

菲律宾全国大选将於9日举行投票,总统候选人有5人:纳卯市长杜特蒂丶参议员柏吾丶执政党候选人罗哈斯丶副总统毕乃,以及参议员桑蒂雅各。

民调显示,作风强悍的杜特蒂因个人特质鲜明,受到普罗大众欢迎,正逐渐拉开与其他候选人的差距。

简单粗暴谈中国 川普跳针少逻辑

簡單粗暴談中國 川普跳針少邏輯

(中央社华盛顿2日专电)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川普再批中国,以「强暴」形容中国对美国的庞大贸易顺差;但他曾多次说「我爱中国」,房地产建设也有中资影子,简单粗暴对待北京,争议不断却掳获民心。

川普最近一次在华府谈外交政策,一本正经地照读稿机丶至少5度提中国,主要谈美中经贸往来美国被中国占便宜;在国际议题上,他又说会要求中国对北韩问题负责,还说中国在南海的作为,表明北京对总统欧巴马不尊重。

他强调,美国继续容忍北京占便宜,会失去中国的尊重,「中国尊重实力,美国正失去中国的尊重」,而他批评中国丶实则针对欧巴马行事作风「太软弱,不够强势」,这样简单粗暴的用语,对多数美国民众来说,浅显易懂。

卡内基美隆大学的研究显示,川普的文法程度不到小学六年级丶单字使用程度则比国中一年级好一些,和多位美国政治人物相较,他的文法仅比前总统小布希稍好,单字词汇小布希则遥遥领先丶有高中一年级水准。

但没有艰深词汇与少有逻辑的外交政策,却反让川普掳获民心,看看他在共和党内的气势一枝独秀,就是写照。

川普对中国如此过激的言论,甚至没底线地以「强暴」这个字眼形容美中经贸往来,但他却也曾多次直白地说「我爱中国」,「我怎麽会不喜欢中国呢?我懂中国的」,这样的矛盾逻辑,不容易懂,是不是真心话,也让人怀疑。

身处「以民为主」的民主美国,川普对中国政府对民众的强势有极深印象,他受访时曾以「暴动」(riot)形容当年「六四天安门事件」,虽强调不代表认同北京,但中国展示「力量的威力」有多强大,这种贬损民主运动的言谈,引发当年民运人士反感,在美国内部也引来争议。

可毫无疑问地,他欢迎中国人的钱。

川普说过欢迎中国大陆观光客,「彭博社」更曾报导,在新泽西州的一栋富丽堂皇的川普大楼,兴建资金约有1/4来自中国人支持,这些中国富豪以出钱换取投资移民签证(EB-5),进而获得俗称绿卡的永久居留证。

2014年,美国核发1万多张EB-5签证,有85%来自中国,而国会稽核处(GAO)曾指出,许多EB-5签证申请人有高诈欺风险,且有伪造文书案例。

而川普多次批评非法移民。

面对这样的川普,中国五味杂陈。

在中国主要的网路社群新浪微博上,有戏谑川普名字为「床破」的,也有「特朗普粉丝团」(中国大陆译川普为「特朗普」)被关帐号丶又出现新粉丝团,还有人盛赞他是「真正的义勇军丶共产党员」。

中国官方则批评他误解美中经贸关系,却也不忘趁机调侃美式民主。「新华社」最近一篇报导就指出,川普现象反映美国长期以来自夸的「民主体制的局限」。

但联邦政府不乏信奉「制度主义」的政治菁英对川普现象老神在在,他们认为,不论白宫主人是谁,美国坚实的制度体系能框限住任何人,不至於走偏锋,各界对「川普热」多虑了。

中国有首流行乐「简单粗暴」是这麽唱的,「这有些简单丶这有些粗暴」,对美国市井百姓来说,川普言论或犹如歌词里所说「脱缰的快感」;对中国而言,「美国总统川普」若成真,可受得了?

美大选微妙变化 川普民调险胜希拉蕊

美大選微妙變化 川普民調險勝希拉蕊
(中央社纽约2日专电)美国总统大选印第安纳州初选前,民意调查机构「拉斯穆森报告」今天出炉最新全国民调,共和党参选人川普以41%对上39%,领先民主党的希拉蕊2%,去年10月以来川普首次领先。

两大党将於7月举行全国党代表大会,民主丶共和两党总统提名人之旅接近尾声,希拉蕊与川普2大「纽约客」对决态势逐渐形成,不过两人的全国支持度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拉斯穆森报告」(Rasmussen Reports)显示,川普声势开始凌驾在希拉蕊之上,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的结果。今年3月,也就是纽约州初选前1个月,希拉蕊还以41%对上36%,领先政治狂人川普5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这份电话民调还发现,高达15%受访选民宁可把选票投给其他候选人,既非川普丶也不是希拉蕊。显然若是上述2人出线,「赌烂票」可能不少。

若以两党各自党内支持度分析,川普获73%支持度,希拉蕊所获支持度更高,有77%。交叉两党选民,川普可抢下15%民主党选民,希拉蕊获8%共和党选民青睐。

民调还发现,男性选票部分,川普以48%对上希拉蕊的35%;至於女性选票,前第一夫人希拉蕊则以44%领先川普的34%。

至於传统上支持民主党的40岁以下选民族群,希拉蕊仅以38%比32%,小幅领先川普。在民主党另一参选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逐渐脱离选战後,将是选战主要争夺战场,更是希拉蕊极力拉拢的对象。

在独立选民部分,川普则以37%领先希拉蕊的31%,但仍有高达23%选民青睐其他参选人,9%选民迄今还未做出决定。

法国反穆斯林行为 2015年增两倍

 

法國反穆斯林行為 2015年增兩倍
(中央社巴黎2日综合外电报导)法国政府的谘询委员会今天表示,法国2015年反穆斯林行为增加两倍,且在两起致命恐怖攻击後攀升到高峰。

根据法国国家人权委员会(National Human Rights Commission)报告,去年总共通报429起反穆斯林威胁或仇恨犯罪,比2014年多出133起。

法国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拉塞杰(Christine Lazerges)说,圣战士2015年1月攻击嘲讽杂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以及去年11月攻击巴黎酿成130人死亡後,反穆斯林行为两度来到「高峰」。

法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在对抗种族主义丶反犹太主义与仇外活动的年度报告中说,整体而言,2015年关於仇恨威胁或犯罪的申诉增加超过22%,来到2034起。

不过,2015年反犹太主义仇恨犯罪行为降至808起,比前一年少了5%。

绿色和平批TTIP牺牲环保和健康 美驳斥

Greenpeace activists hold a banner reading "Stop TTIP!" as they protest against the proposed US-EU free trade pact or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in Berlin on April 18, 2015. Nearly 600 demonstrations are planned worldwide in protest against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more than 200 being held in Germany alone.      AFP PHOTO / JOHN MACDOUGALL
(中央社华盛顿2日综合外电报导)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披露文件,指控美国和欧洲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夥伴协定(TTIP)把企业利益置於环境与消费安全之上。

美国今天出面驳斥,坚称TTIP不会牺牲健康和环保标准。

法新社报导,主导和欧洲联盟(EU)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透过发言人表示:「对这些文字的诠释,从好的方面来说,似乎是在误导,从坏的方面来说,是一派胡言。」

反对TTIP的绿色和平今天在网路公布其称为来自谈判的机密文件,厚达248页。文件显示,TTIP将透过避开应遵循的规范和保护,来图利企业。

美国贸易代表署这位发言人透过电子邮件发布声明说:「TTIP将会保护丶而非牺牲消费者丶健康和环保规范,并让美国和欧盟同心协力,把更高的标准推向世界。」

美航舰停不了香港 众议员建议来台湾

 

美航艦停不了香港 眾議員建議來台灣
(中央社华盛顿2日专电)北京拒绝美国航空母舰史丹尼斯号停靠香港,美国联邦众议员福布斯今天呼吁五角大厦,应考虑停靠其他地点,包括台湾。

众院军事委员会海权与军力小组主席福布斯(Randy Forbes)发表新闻稿呼吁美国国防部,中方拒绝史丹尼斯号(USS John C. Stennis)停靠香港後,应考虑航舰在其他地点停靠。

福布斯指出,美国航空母舰长期停靠香港进行敦睦访问,但中方屡次将访问安排政治化,这对数千名舰上士官兵的亲友极不方便,但中方持续不必要干扰行为,这已变成一种模式。

福布斯表示,北京对香港的直接控制更趋严峻,美国海军应严肃考虑改变航空母舰敦睦访问地点,移转至稳定与友善的地方。

福布斯建议,当中方不必要的影响美军家庭,并认为自己因此获益时,区域间的许多美国盟邦夥伴,包括台湾,毫无疑问将张开双手,欢迎航舰与舰上人员到访,现在是考虑选择其他地点并着手行动的时候。

中方拒绝史丹尼斯号停靠香港的安排,被视为是回应美军的南海行动,史丹尼斯号战斗群3月首度驶进南海,美国国防部长卡特(Ashton Carter)4月登舰巡视。

共和党总统参选人联邦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在推特(Twitter)建议,美国航空母舰应改道前往台湾;福布斯公开呼应他的建议。

台湾未收到世卫组织邀请 或将旁听

面对5月即将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世界卫生大会,台湾尚未接收到官方邀请函,台官方称不排除最后“旁听出席”。

瑞士日内瓦将于5月23日举办世界卫生大会(简称WHA),但至今台湾官方迟外收到官方的邀请函。面对是否受到“中方压力”的质疑,台湾官方表示“过去也有迟收状况。若最后无法报名,将会有‘旁听’备案”。

依照官方的既定程序,报名截止日期是在瑞士当地时间5月9日。台湾外交部在面对立法委员质询时,表示目前“仍有机会”,并有向美国及欧盟国家“关心作业进度”,遵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既有程序。

对于尚未收到邀请函,台湾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现任部长蒋丙煌认为,假设都没有收到的话,以前也曾“有例可循”。 2009年时。台湾就是在场外以“旁听”的方式参与。

2009年,当时在5月19日举办的WHA世界大会,台湾当局在5月1 日才收到邀请函。

长期帮助脱北者的牧师被刺杀

一名长期帮助北韩人“脱北”的朝鲜族牧师被发现在中国东北省死亡。维权人士猜测,此人的死亡或与朝鲜安全部门有关。中国警方已启动调查。在泰国曼谷的朝鲜餐厅(2016年2月18日)朝鲜为赚取外汇在境外经营了100多家餐厅,其中大部分设在中国。

死者名为韩松律(音译Han Choong-ryul),是朝鲜族中国公民,去世前一直在吉林省的长白教堂做牧师,并帮助“脱北者”越过边境。英国电讯报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韩松律的尸体被发现时,手机不见了。手机中的信息可能可以帮助寻找到一些“脱北者”以及给予过他们帮助的人。

据悉,每年越过中朝边境进入东北三省的脱北者有数千人。北韩安全部门经常派人越过朝中边境寻找“叛逃者”,中共政府也会给予协助。中国政府与朝鲜签订有引渡条约,不承认 “脱北者”的难民身份,这一点引起了不少国际争议和批评。

上月初,宁波“柳京”朝鲜驻外餐厅的13名员工集体“脱北”,经中国转道韩国。北韩称这些人是被韩国政府绑架,要求放他们回北韩,并威胁要对这次事件进行报复。韩国政府5月2日指示所有驻外国大使馆加强防范,防止北韩对韩国侨民有可能从事的绑架或袭击。

在东北省存在着一些帮助朝鲜人“叛逃”的组织。最近由于安全考虑,一些组织暂停了工作。北韩人“脱北”的成本也水涨船高,据报道最新报价是每人13500美元,包括将人带出北韩和越过中国边境。

美间谍罪台裔家属:他是无辜的

被美国军方以间谍罪起诉的台裔海军少校爱德华·林(Edward Lin)家人说,政府所有指控艾迪(爱德华的简称)的罪名,他都是无辜的,他不是台湾或任何一个外国的间谍。林少校民间律师说,在等待这个案子是否进入庭审的决定时,他们认为林少校的案子最好通过行政方式来处理。

美国海军少校爱德华·林(中文名林介良, Chieh-Liang Lin,音译)的家人星期天设立网站,为他被指控的间谍及嫖娼等罪名申冤,也希望通过这个“带艾迪回家(bringeddyhome.org)”的网站筹措法律诉讼费用。

林介良少校林少校的家人在“带艾迪回家”网站上介绍爱德华·林说,他是在1998年入籍美国,并非如许多媒体原先报道的是在他发表一篇有关入籍演说的2008年,那些报道似乎有意暗示说,他入籍时间的长短与他是否效忠美国有关联。此外,他的家人说,不能因为艾迪出生于台湾,而且他还有一些亲戚住在那里,就把这个情况视为是他愿意背叛国家的证据。

39岁的爱德华·林是2015年9月11日在夏威夷被逮捕,调查人员认为,具有美国海军EP-3E白羊II型侦察机信号情报训练专业背景的爱德华·林可能为台湾或中国或两者从事间谍活动。他的案子决定权落在美军舰队司令部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上将手中。

 

港取消反水货客示威

被指激化中港矛盾的「反水货客」示威行动,原订再次在中国「五.一黄金周」假期开始首日在上水再次上演,但开始前已有不同意见人士发生肢体冲突,其后主办单位突然以示威会有人渗透,意图挑起类似农历新年的暴力事件为由,临时取消示威活动。

这是香港回归后第一次有组织者声称为免活动被渗透、可能出现暴力而取消示威。media

官方数字显示,有逾20万人中国自由行旅客来港,人数比去年同日增加14%,但旅行团数目则较去年大跌五成,只有160多团。一天下来,在尖沙咀和旺角等旅客购物热点的商店表示,生意较之前减少两成至五成不等,高价消费品的跌幅偏多。

而在昨日,再次有组织发起反水货客示威行动,示威所在区域的部分商店为免受影响,在游行前一小时提早关门,亦有大陆游客因担心受到示威者滋扰,改往其他地区购物。

到了游行开始时间,发起游行的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召集人梁金成表示,收到消息,指城邦派及亲共人士会派人渗透游行队伍,担心活动最终演变成犹如农历新年发生的旺角大冲突事件,故此决定取消以「和平理性非暴力」为本的游行。

不过,有团体坚持示威抗议,在商店和商场间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