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谷歌开发独立VR设备:无需PC即可使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2日上午消息,《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谷歌正在开发不依赖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和游戏主机的一体式虚拟现实设备。这将是市面上首款这类产品。

消息人士表示,谷歌还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升级版Cardboard。Cardboard售价20美元,以智能手机作为屏幕。新的塑料材质设备将集成计算机芯片和传感器。

这表明,谷歌对虚拟现实技术正越来越感兴趣,而在虚拟现实市场,谷歌将与Facebook展开直接竞争。Facebook旗下Oculus将从下月开始发货售价599美元的Rift。Rift需要配合PC使用。

HTC和索尼也计划于今年开售虚拟现实设备,但这些设备也需要与PC或游戏主机配套使用。三星去年11月推出了售价100美元的Gear VR,但Gear VR也需要搭配三星Galaxy手机。

Macquarie Capital分析师本·沙赫特(Ben Schachter)表示:“在这一领域,一个明显趋势是平台的竞争。谷歌一些最聪明的人才正在涉足虚拟现实行业。”

谷歌上月任命克莱·巴沃尔(Clay Bavor)为虚拟现实业务的首位负责人。巴沃尔在周三的会议上表示:“从一开始,我们就打算开发所有人都可以用上的虚拟现实。今年晚些时候我们将公布更多消息。”

自2014年底以来,谷歌及其合作伙伴售出了超过500万个Cardboard,帮助用户了解虚拟现实技术。业内人士认为,Cardboard只是一项试验。而近期的举措表明,谷歌已将虚拟现实视为一项能赚钱的生意,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硅谷和好莱坞公司近期正大力投资虚拟现实。这些公司希望,虚拟现实可被用于游戏、娱乐和教育等领域。部分科技行业人士认为,虚拟现实将成为继PC和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大计算平台。

不过目前看来,虚拟现实还要多年时间才能得到广泛普及。这部分是由于,今年即将推出的高端虚拟现实设备需要配合高端PC使用,而配合智能手机使用的廉价设备往往会给用户造成晕动症。

谷歌推出一体式虚拟现实设备的计划似乎是一种折中方案。谷歌希望提供高质量的虚拟现实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不依赖于昂贵的PC或游戏主机。不过目前仍不清楚,用户是否愿意再买另一个娱乐设备。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谷歌的设备将集成屏幕、高性能处理器以及摄像头。谷歌计划使用来自创业公司Movidius的芯片,并利用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来追踪用户头部运动。Oculus Rift等其他高端设备依靠配套PC完成计算,并使用外接摄像头去追踪用户头部运动。

Movidius表示,正与多家公司就虚拟现实和现实增强技术展开合作,但拒绝透露进一步信息。

目前也不清楚,谷歌将于何时推出这一一体式虚拟现实设备。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推出时间可能会是今年。不过另一名消息人士认为,这款设备仍处于开发初期,而谷歌最终可能决定不发布这款产品。

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谷歌有可能在今年5月的开发者大会上推出升级版Cardboard。为了确保这一设备兼容较多的Android手机,谷歌正开发一个新版Android系统,配合虚拟现实设备使用。例如,即使用户长时间不操作手机,手机屏幕也不会关闭。

中国网络企业开价12.3亿美元 求购挪威Opera Software

路透奥斯陆2月10日 – 中国几家网络企业已联合向挪威手机浏览器及广告企业Opera Software (OPERA.OL)提出现金收购要约,对其估值为12.3亿美元。此举意在获得更多的新兴市场客户。Opera浏览器在这些市场非常流行。

这些共同买家包括美国上市的网络搜索和安全企业奇虎360(QIHU.N),以及在线与移动游戏分销商–昆仑万维(300418.SZ)。这些企业同意每股支付71挪威克朗(8.29美元),总价是Opera预估核心获利的大约10倍。

买家中还包括金砖丝路(深圳)股权投资基金及其关联企业永联投资有限公司。这些买家声明称,最终将形成由Opera、昆仑万维、奇虎360和金砖丝路组成的移动互联网联合。

Opera周三在奥斯陆交易所收盘暴涨33.48%,报65.1挪威克朗。其手机浏览器可以替代谷歌、苹果(AAPL.O)和微软(MSFT.O)的软件。

Opera董事长Sverre Munck对路透称,还有几家竞购方参与,但他拒绝透露它们是谁。

昆仑万维一位代表拒绝立即发表评论,而周三记者打给奇虎360的电话则无人接听。

图说:人类寻找引力波的百年之路

  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发布会上宣布,LIGO于2015年9月发现了遥远星系中两 个黑洞发生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百年之际,这一发现更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用六张图带你了解引力波的提出与寻 找史:

1916年6月:爱因斯坦预言时空会产生涟漪

SCIENCE PHOTO LIBRARY

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大质量天体对周围时空产生的扭曲。在提出广义相对论的一年之后,他提出,一个大质量物体在发生摇晃时,会 在周围的时空中产生“涟漪”,即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并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引力波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人造的数学概念,他和其他物理学家立刻展开了争论,爱因斯坦在此过程中也摇摆不定,数次改 变主意。

1969年6月无法重复的“首次发现”

VOLKER STEGER/SCIENCE PHOTO LIBRARY

1969年,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Joseph Weber)宣称用自制的仪器发现了引力波。仪器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大块的铝制圆柱体,长2米,直径为1米,设计者认为,当引力波穿过这个大铝块时,铝块就 会发出振动,从而被探测到。然而,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其他人重复出来。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相信他真的找到了引力波。尽管如此,他的工作仍然给了该领域的其 他科学家很多参考。

1974年:双中子星的发现带来新希望

1974年,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约瑟夫·泰勒(Joseph Taylor)及其研究生拉塞尔·赫尔斯(Russell Hulse)发现了已知的首个脉冲双星,被命名为PSR B1913+16(上图是艺术家对其的描绘)。它包含两个中子星,在互相绕转的同时逐渐向内接近,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这是因为中子星运动的过程中向外发 出引力波,不断损失能量,因此轨道半径减小,而该中子星螺旋向内运动的速率与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完全相同。该发现因此被视为对引力波的间接验证,赫尔斯与 泰勒也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奖,“因其发现一种新类型的脉冲星,为引力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

1990年:LIGO开始建设

LIGO Laboratory

当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计划用激光干涉的方法来寻找引力波时,很多研究者是极力反对的。反对者担心这会让大量资金打了水漂——建 造这类探测器需要极大的投入,但可能什么都找不到。然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最终于1990年批准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建造, 并在1992年确定了两座探测器的选址: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探测器的建设于1999年完工,并于2001年开始收集数据。然而, 之后的9年内,LIGO什么都没有找到,而它也于2010年被关闭,等待升级重启。

2014年3月:原初引力波得而复失

Steffen Richter/ Harvard University

2014年,位于南极的BICEP2设备宣称他们观测到了另一种引力波的存在证据。研究者称,他们发现了“B模”信号,这是一种微弱的微波信 号,可能来自于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原初引力波。然而,后续分析表明他们的“发现”只是一个误差,来自于我们银河系以内的星际尘埃。

2015年9月:高级LIGO

LIGO Laboratory

在2010年关闭并开始升级的LIGO最终于去年9月重启。升级后的高级LIGO探测引力波的能力大大提升,并在刚刚开始运行的阶段就找到了来 自两个正在并合的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给一个世纪之久的引力波搜寻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高级LIGO已经于2016年1月结束了第一轮数据采集,之后它 将继续升级,并与欧洲的高级Virgo等设备联合观测。

什么是引力波-这个发现到底有多重要?

什么是引力波?什么是LIGO?这个发现到底有多重要?

 时空中的涟漪

当爱因斯坦最早提出他的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他彻底革新了我们原先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理解。我们此前一直认为空间是恒定而不变的,物质和能量存 在于其中。但 爱因斯坦的理论指出空间实际上与能量和质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空间也在发生变化。如果只存在一个质量物体,静止地存在于时空之中(或者 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那么它所处的时空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你加入第二个质量物体,那么这两个物体之间就会发生相互运动,互相会向对方施加一个加速度,在 这一过程中也就将造成时空结构的改变。更加重要的是,由于存在一个大质量粒子在引力场中运动,广义相对论指出这一大质量物体将会被加速,并释放一种特殊的 辐射:引力辐射。

这种引力辐射与你所知的其他任何种类的辐射都不同。它会以光速穿越空间,但它本身又是空间中的涟漪。它从被加速的物体 带走能量,这就意味着,如 果这两个质量 物体处于相互运行的轨道之中,那么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轨道将会逐渐收缩,这两个质量物体之间的距离将逐渐缩短。不过不要太过担心,对于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这 样一个系统,相对而言这两个天体的质量还太小,而两者之间的距离又非常巨大,因此在引力波耗散能量的条件下,这个轨道也将需要经过10的150次方年才会 衰减崩溃,如此长的时间早已远远超过了宇宙的年龄,事实上这也远远超过了已知所有恒星的寿命!然而对于相互绕转的黑洞或中子星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的轨道衰 减效应则已经被观测到了。

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中可能还存在着我们尚未探测到的更高能的事件,如黑洞的相互合并。这类事件应该会产生某种特征信号,而这样的信号是可以被“先进LIGO”系统捕捉到的。

  先进LIGO探测器

从本质上而言,“先进LIGO”系统采用的探测手法是相当简单而直接的,它利用了引力波辐射的本性和它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引力波会造成空间的拉伸或压 缩,其频率和强度取决于形成这种引力 波的天文事件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如两个相互绕转天体各自的质量大小、它们两者之间的间距以及这一系统距离地球的远近。“先进LIGO”设施包括两条互相 垂直的长臂,长度均为4公里。将一束激光用分光镜分成夹角为90度的两束,然后两束激光分别被4公 里外的反射镜反射回来并发生干涉,并且这样的反射可以来回进行多次,从而大大增加激光运行的路径长度。由于频率和波长完全一致,在正常情况下,这两束激光 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如果存在引力波作用,则会对这两束激光的波长频率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两束激光在叠加的干涉条纹上出现改变。这样的改变将能够让科学 家们判断两个绕转天体各自的质量大小、它们之间的间距以及这玩意系统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等丰富的信息。

先进LIGO包括两处设施,分别 位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以及美国东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如果这两处设施均观测到同样的信号,那么我们几乎 就能够肯定我们的确是观测到了引力波信号了。目前版本的LIGO系统对于质量在1倍太阳质量到数百倍太阳之间之间的两个黑洞合并过程可能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最为敏感,且其探测能力可以覆盖距离地球数百万光年之外——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黑洞合并事件每年都会至少发生几次。

 意义重大的引力波

这项发现将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又一次证明,后者在将近100年前便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引力波被首次直接探测到的意义还远不仅于此,它还有着更 加重大的意义。作为时空本身的震动,引力波常常会被人和声波进行对比。事实上,引力波望远镜能够让科学家们在光学望远镜“看到”某个现象的同时“听到”它 的“声音”。

有趣的是,当LIGO项目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寻求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时,它在国会面对的最大反对者竟然是天文学家们。美 国佛罗里达大学广义相对论专家,LIGO项目的早期支持者克里福德·威尔(Clifford Will)指出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当时普遍的观点是认为LIGO这个项目与天文学之间似乎关系不大。”而反观今天的情况,人们对此的观点已经完全变 化了。

欢迎来到引力波天文学的世界!

一、黑洞真的存在吗?

正如外界所传言的那样,此次宣布的消息 是有关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样的事件是宇宙中最高能的事件之一——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强度 甚至可以短暂超过整个可观测宇宙中所有恒星产生的引力波效应之和。与此同时,来自两个黑洞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也是所有引力波类型中信号最清晰,最便于解 译的类型之一。

当两个黑洞以螺旋形轨道逐渐相互靠拢时,合并过程便开始了,在此期间会释放出引力波。这种引力波拥有特征性的信号,科学 家可以利用这些特征信号解译出合并的 两个黑洞各自的质量大小。在那之后,实际上这两个原先独立的黑洞就融为一体了。法国巴黎高等学术研究所的引力理论学家迪尔巴特·达摩尔(Thibault Damour)指出:“这就有点像是你将两个肥皂泡泡靠得很近,以至于它们最终融合一体了。而在合并的初始阶段,较大的那个泡泡会发生扭曲变形。”黑洞合 并的情况非常类似,而一旦合并过程完成之后,形成的单一黑洞将恢复为完美的球形。

探测到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其中的一项意义可能 会出乎一部分人的意料,那就是证实黑洞的存在——至少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那种纯粹、空旷的扭曲封闭的时空区域的确是存在的。这一信号的另外一 层意义是可以让科学家们确认黑洞的合并过程的确是与先前的理论预测相吻合的。天文学家们手里已经掌握了 许多此类现象存在的证据,但到目前为止它们都来自对围绕黑洞周围存在的恒星以及高温气体行为的观测,也就是间接证据,而非来自黑洞本身的直接证据。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广义相对论专家弗兰斯·普雷特瑞斯(Frans Pretorius)指出:“整个科学界,包括我本人,都已经对黑洞的话题感到厌倦,我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然而如果你想要宣布一项激动人心的预言,那么我们就需要看到非常扎实的证据。”

二、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吗?

当科学家们将来自LIGO的观测结果与来自其他类型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时,他们检查的第一个项目往往就是查看这两个信号是否是在同一时间抵达的。 物理学家们认为引力是由一种被 称作“引力子”的粒子负责传递的,它们就像构成光线的光子一样。而如果这些粒子也像光子那样不具有质量,那么引力波就将能够以光速传播,从而与广义相对论 中关于引力波应当能够以光速传播的预言相吻合。

然而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引力子可能具有极小的质量,如果情况是那样,这就意味着引力波 的传播速度可能无法达到光速。如果的确如此,那么LIGO等设施将会发现来自遥远天文事件中产生的引力波信号抵达地球的时间要比工作在γ射线波段等“传 统”望远镜的探测到信号的时间稍晚一些。如果这一情况出现,那就将构成对基础物理学理论的重大挑战。

三、时空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吗?

如果能够探测到来自所谓“宇宙弦”的引力波信号,那么则会出现更加诡异的情况。所谓“宇宙弦”是一种假想中存在的宇宙时空弯曲中的缺陷,它可能与弦论有 关,也可能无关。这种“宇宙弦”无限薄,但长度却能拉长到宇宙尺度。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宇宙弦如果的确存在,可能会产生一些扭结;而如果其中的一根弦断 裂,则 会产生一阵引力波涟漪,这样的信号应该是可以被LIGO这样的设施监测到的。

四、中子星是完美的球体吗?

中 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之后留下的残骸,它们的密度极高,以至于将组成它们自己的原子中的电子压入了原子核,并与其中的质子中和形成了中子。科学家们对于中 子星环境下的极端物理了解甚少,而引力波将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全新信息。举例来说,中子星的超强引力场理论上会使整个中子星星体成为完美的球体。但一 些研究人员却认为在中子星上可能仍然会存在“山峰”——尽管高度可能只有几个毫米。但尽管如此不起眼,但严格来说,这些小“突起”的存在也的确让这样一类 直径一般仅有10公里左右的高密度天体的完美球体外观被打破了。通常情况下中子星的自转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任何的微小凸起都将造成时空的扭曲并产生连续 的引力波信号,这种引力辐射过程会带走一部分能量并造成中子星自转速度的逐渐下降。

相互绕转的两颗中子星也会产生连续的引力波信号。和 黑洞一样,这两颗中子星会最终相互靠近并融合为一体。但这一过程和黑洞合并过程存在本质不同,普雷特瑞斯指出:“你面临大量不同的可能性,这取决于中子星 的质量以及构成中子星的高密度物质能够施加的压力大小。”举例而言,两颗中子星合并后的结果可能是一个质量更大的中子星,但另外一种可能性是,这两者合并 之后立即在巨大压力下塌缩,形成一个黑洞。

五、是什么引燃了恒星爆炸?

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其自身内部燃料时,它将 迎来死亡的时刻,在一次巨大的爆发之后形成黑洞或中子星。天体物理学家们认为这一过程正是形成II型超新星爆发的元凶。对于这类超新星爆发过程的模拟研究 目前还未能明确给出是什么直接“点燃”了此类剧烈爆发的答案,但对于来自真实超新星爆发过程所产生引力波信号的倾听和分析将有望帮助我们最终找出这个问题 的答案。根据这些引力波信号的波形特征、强度、频率以及引力波信号与电磁波信号抵达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数据将帮助科学家们证实或排除现有的一些理论 模型。

六、宇宙膨胀的速度有多快?

宇宙的膨胀意味着那些本身正在远离我们的遥远星系,它们的光谱红移值会大于真实数 值,因为它们所发出的光线在抵达我们的路途中会由于空间本身的膨胀而被拉伸。宇宙学家们正是根据对遥远星系光谱红移值的观测,并将这一数值与这些星系的真 实距离进行对比,从而反推出宇宙的膨胀速度的。而对于这些遥远星系的真实距离,则是根据这些星系内部出现的所谓Ia型超新星爆发亮度进行估算的。这种估算 方法在天文学距离测量上被广泛使用,但必须承认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如果全世界各地的多个引力波探测设施都检测到来 自同一次中子星合并事件的引力波信号,那么将这些来自不同设施的观测数据结合起来,科学家们将有机会计算出这一信号的绝对强度,而这也将反过来让我们得以 可靠地计算出这一中子星合并事件发生地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同样的,我们还能够判断出信号发来的方向, 并据此进一步找到这一合并事件究竟发生在哪一个具体的星系内部。接下来,通过对这一星系红移值的观测,并将其与引力波信号得到的真实距离进行对比,我们将 能够有机会在更高的精度上实现对宇宙膨胀速率的估算。

油价跌破每桶30美元 全球股市再重挫

星期四,全球市场再度走低,石油价格跌落每桶30美元以下,投资人纷纷寻找更安全的投资。澳大利亚股市

欧洲的法兰克福、伦敦和巴黎股市在午盘时下跌幅度均在2-3%之间,使首先从亚洲开始下跌的股市进一步下探。香港恒生指数跌742点,跌幅近4%,以18,545.80作收,韩国综合股指下滑近3%,以1861.54作收。在三天中国新年假期结束后,这是这两个指数的第一天交易。

上海和台北股市因春节放假休市,日本股市也因另外一个公共假日关闭。

预计,亚洲和欧洲股市的抛售可能会波及到华尔街,开盘前,标准普尔500期货指数下跌近2%。

美元对日元汇率跌至2014年末以来的最低点。星期三,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暗示,美联储会推迟下一步的升息。

叶伦:持续经济疲弱可能减缓升息速度

葉倫:持續經濟疲弱可能減緩升息速度
(中央社华盛顿10日综合外电报导)法新社报导,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主席叶伦(Janet Yellen)今天警告,美国经济面临国内金融紧缩和全球经济混乱的风险。

叶伦的说法较去年12月她上次公开谈论时似乎更加忧心。叶伦在国会听证会上说,美国经济的前景有更多的乌云笼罩。

她没有对联准会今年是否仍将继续升息表示意见,但分析师说,她的担心降低了联准会在今年3月下次政策会议上再度升息的可能性。

美联社报导,叶伦说,国内外的风险可能影响美国经济成长和减缓联准会升息的速度。

不过据路透社报导,叶伦表示,联准会将反转升息方向的可能性极微。

她说:「我不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不久将面临必须降息的情况。」

在叶伦发言後,美国股市涨跌互见,但美元汇率和公债殖利率都微幅上扬。

共享经济:温哥华6月推电动机车共乘

Image

共享经济(Share Economy)正热!除了汽车共乘外,今年6月温哥华将推出电动摩托车。
 
温哥华的电动车公司Saturna Green Systems决定在温市式营运,第一波约上市100辆电动摩托车,大部分放在卑诗大学附近,计划未来全温市电动摩托车数扩大至300辆。公司经理帕拉托(Marco Parlato)说:“在上市之前我们要确保所有摩托车都没有问题,并在市区各个角落驻点。”现在前置作业仍在进行中,付费方式也尚未确定,预计是每月15元,外加每公里25分,这项服务没有时间限制。
 
使用方式很简单,顾客只要用手机App预约就能得到一组号码,在摩托车上输入号码后便可以把车骑走。当然,骑车的人必须拥有驾照。帕拉托说:“我们希望顾客能轻松享受摩托车之旅,因此决定采里程计划。如此一来顾客就不会因为赶时间骑快车,造成安全上的顾虑。”
 
由于电动摩托车行驶50公里后就必须充电,因此该公司也考虑推行“独享”计划。若顾客在行车时要喝杯咖啡或谈生意而中断,必须先将摩托车牵往充电站,而自行充电的顾客也将享有里程优惠。

NASA下一代火星漫游车或似蠕虫:解决轮子被卡

NASA的下一代火星探测器看上去可能像一条虫子,或者一个装满果冻的袋子。根据近期一项专利,NASA想研发一款可以改变形状的机器人,利用液体在火星表面移动。  NASA的下一代火星探测器看上去可能像一条虫子,或者一个装满果冻的袋子。根据近期一项专利,NASA想研发一款可以改变形状的机器人,利用液体在火星表面移动。
这项专利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发布,和NASA现有的火星漫游车模样相去甚远。在其中一种设计方案中,该机器人如同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包含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液体。  这项专利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发布,和NASA现有的火星漫游车模样相去甚远。在其中一种设计方案中,该机器人如同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包含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液体。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1日消息,NASA的下一代火星漫游车看上去可能像一条虫子,或者一个装满果冻的袋子。

根据近期一项专利,NASA想研发一款可以改变形状的机器人,利用液体在火星表面移动。这项专利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发布,和NASA现有的火星漫游车模样相去甚远。

现任火星漫游车的主要问题是,在尘土密布的火星表面上,它们的轮子有时会被卡住。而这项最新设计则试图通过模拟鼻涕虫和蠕虫的移动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该机器人可以朝着设定的移动方向改变形状,既提高了在火星表面的行动能力,又增强了对地面物质的防卫能力。”专利陈述中这样解释道。

在其中一种设计方案中,该机器人如同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包含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液体。在装满液体的袋子外面,覆盖着一层隆起的块状物,好让漫游车抓牢火星表面。此外,漫游车内装有四个阀门,让液体从一个隔间流到另一个隔间里,从而改变漫游车的形状。

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机器人将利用装在流体隔膜中的球状电磁铁向前移动。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机器人将利用装在流体隔膜中的球状电磁铁向前移动。
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机器人将利用装在流体隔膜中的球状电磁铁向前移动。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机器人将利用装在流体隔膜中的球状电磁铁向前移动。

据悉,这款漫游车里也可以填充一种名为铁磁流体的物质。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液体,如果周围存在磁场,或者活动的电磁铁,就会被磁化,表现出磁性。通过开启和关闭磁场,这些灵活的小管子可以根据液体移动的方向自由伸缩。

“传统的火星漫游车是靠引擎推动前进的。”NASA在专利文件中写道,“但在沙土或黏土环境中,如月球或火星表面,传统的推进设备可能会被弄脏并卡住。”

“和火星类似,在地球上使用漫游车时,小型漫游车也可能会被用来在摇摇欲坠的碎石堆中、或者其它人类难以进入的地区中搜查。”

图为利用流体隔膜中的电磁铁移动的机器人示意图。现任火星漫游车的主要问题是,在尘土密布的火星表面上,它们的轮子有时会被卡住。  图为利用流体隔膜中的电磁铁移动的机器人示意图。现任火星漫游车的主要问题是,在尘土密布的火星表面上,它们的轮子有时会被卡住。
有些漫游车的设计和动画片《精灵旅社》中的果冻怪兽类似。有些漫游车的设计和动画片《精灵旅社》中的果冻怪兽类似。

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机器人将利用装在流体隔膜中的球状电磁铁向前移动。

NASA还在研发一款“聚合物细胞机器人”,利用在流体隔膜中的“细胞”扩张和收缩,在行星表面移动。

耶伦警告美国金融情况关注中国经济走势

美国联储局局长耶伦(2015年12月)
耶伦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但中国的不明朗因素对出口国家构成压力。

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耶伦表示,美国近期的金融状况看来不太支持美国的经济增长,分析认为这是耶伦暗示美国短期内难见升息可能。

她并评论了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但表示对中国不会“硬着陆”有信心。

美国联储局公开耶伦准备在国会听证会上就联储局近期政策前景发言的内容。

耶伦说:“美国最近的金融状况不太支持增长,这包括资产价格下降、风险较大的借债人需要支付更高借贷利率、美元进一步升值。”

“在这个环境下,联储局委员会估计随着货币政策逐步调整,未来多年的经济活动将温和增长而劳工市场好转的迹象将持续。”

耶伦还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明朗”,造成全球股市波动。她说人民币贬值“令中国汇率政策和经济前景更加难以掌握。”

“这不明朗因素导致全球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外围经济活动转弱,全球增长的前景令人担忧。”

此外,尽管耶伦有信心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但她认为中国的不明朗因素对出口国家构成压力。“商品价格低迷,可能令依赖商品出口的经济体面对金融压力。这样对美国出口的需求也将减弱,金融市场条件进一步收紧。”

美国在2015年12月提升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到0.25%至0.50%之间,那是九年来第一次加息。当时评论普遍认为联储局的目标是在经济增长势头保持下,三年内把基本利率提升到3%左右。

不过,目前许多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放缓的迹象明显,联储局将减慢加息进程。

香港股市猴年首个交易日开盘大跌超4%

春节休市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港股开盘迅速暴跌。
春节休市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港股开盘迅速暴跌。

香港股市周四(2月11日)恢复交易后开盘迅速下跌超过4%。

在三天的中国春节休市结束后,香港股市当天早上恢复交易。

法新社报道称,恒生指数开盘下跌4.15%,跌801.24点,在几分钟时间里迅速跌破19000点大关至18486.93点。

同处亚太区域的中国股市当天仍因春节假期休市。日本股市周四因国家假期休市。

大华银行(UOB)执行主任Steve Leung对彭博社表示,在其他市场普遍下跌且关于油价和全球性衰退的担忧仍未消除的情况下,香港股市很难避免下跌.

由于初二发生的骚乱,“香港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他表示。

香港股市复盘后的表现延续了全球股市过去一周的颓势。

日经指数周三跌破15个月前的16000大关,较周二跌372点,跌幅为2.31%。周二日经指数较前一日跌5.4%。澳大利亚股市周三也出现大幅下跌。

分析人士说,日本股市此轮暴跌出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在于世界各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且石油价格走低让投资者 担心需求减少。内部原因则主要是日本央行一周前宣布的负利率政策开始带出“骨牌效应”。日本各大银行本周开始纷纷宣布减息。

美国等欧美主要市场股市本周也出现持续下跌。

亚太地区市场周四当天普遍走低,韩国、新加坡和印尼股市均出现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