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Pay登台? 張揆今拍板

ApplePay登台成本周內閣總辭前最後一項重大政策。據悉,張揆今(9)日將拍板,前金管會主委、現任立委曾銘宗主張,愈快開放愈好,因為不開放不符國際潮流趨勢,也會影響消費者利用手機作行動支付便利性。

至於如何兼顧扶植國內TSP業者,是今會中討論的重點。據悉,金管會將爭取蘋果在開放同時,回饋台灣市場,加速與本土TSP業者合作,時程希望愈短愈好。

行政院會周四內閣總辭,512總辭後進入看守,重大政策及計畫都不能再決策,因此張揆今天將邀金管會、國發會、政委蔡玉玲,及關心行動支付業務的前院長陳?和曾銘宗等人士交換意見。

陳?日前表示,同意開放ApplePay來台,但盼有戰略思維,主張配套式開放,例如要求VISA國際信用卡機構提前釋出認證規格給國內TSP業者等,因此張揆力邀陳集思廣益。

張揆今天會中主要將研商引進開放策略問題 ,釐清境內TSP認證標準1年後才能確認,究竟是策略上故意阻擋台灣業者,還是技術上未成熟所致?戰略上能否對外商作配套要求?國外並沒有自己做底層技術,台灣為什麼要做?能否利用資通訊讓消費者得到刷卡最大利益?

TSP業者商機有多少?政委蔡玉玲說,會從各項新技術了解新的商業模式中,每一個參與者的利益究竟在那裡,以利作出決策判斷。

任內力主發展金融科技的曾銘宗說,行動通訊是未來發展潮流趨勢,誰能掌握智慧手機的通路,就是贏家。他說,任內主張開放行動支付,允許銀行業者採用HCE、TSP、TSM等各種行動支付平台界接的技術,鼓勵業者競爭。

iPhone传10周年版本 明年登场

 

iPhone傳10周年版本 明年登場
(中央社9日电)苹果(Apple)iPhone7还没个影,有人已把焦点转移到明年2017年了。明年正好是苹果iPhone推出10周年,有专栏作家预期,明年苹果可能推出iPhone的10周年版本。

国外网站The Motley Fool科技专栏作家伊萨(Ashraf Eassa)预期,苹果为了提振iPhone销售达到持续年成长的目标,可能会在明年3月推出第二代iPhone SE。

他认为,截至6月底的苹果2016会计年度第3季,iPhone SE销售量可望有明显的成长,尽管iPhone SE销售成长仍无法填补苹果iPhone 6s/6s Plus销售衰退的情况,不过还是有一点帮助。

伊萨研判,今年iPhone 7的销售量也可望有明显的进展,可是若苹果没有在明年2017年3月推出iPhone新品,2017会计年度第3季和第4季,苹果将面临相当严酷的挑战,届时iPhone销售量可能无法达到年成长的目标。

因此伊萨推测,明年3月苹果将推出iPhone 新品,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二代iPhone SE,预期在内部零组件的效能丶3D Touch功能丶4吋萤幕和照相功能上,都将有明显的提升。

有趣的是,伊萨提出另一个观点。他指出,明年6月29日,正好是苹果iPhone推出上市10周年的重要日子,他预期,届时苹果有可能推出因应的iPhone「10周年」新机版本。

苹果共同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在2007年1月发表会上公布iPhone,同年6月下旬首款iPhone开始销售。

自从苹果在今年4月下旬公布iPhone销售量不如预期的财报丶并且下修财测之後,市场对於传言今年第3季可能推出的iPhone 7,抱持「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矛盾心情。

一方面市场期盼iPhone 7能成为「救世主」,挽救目前iPhone销售不振的颓势,不过从不少传言内容来看,iPhone 7功能设计上似乎了无新意,与iPhone 6s/6sPlus系列相差不多,这让部分外界开始把焦点转移到2017年苹果可能推出的iPhone新品。

部分市场人士推测,2017年iPhone机壳设计将有大改变,苹果可能会放弃代表性的铝合金机身,改采全玻璃外壳设计,搭配主动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萤幕。

此外,2017年iPhone可能采用5.8吋AMOLED萤幕,支援无线充电和生物辨识功能,可能具备脸部辨识或是虹膜辨识等功能。

朝鲜的同志们都用什么电脑操作系统?

  都知道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恩是一位苹果迷,领袖的力量也确实无人能敌。在我们的友好邻邦朝鲜国内,根据StatCounter公布的统计数字,苹 果的 Mac OS X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高达31.29%,而位居第二位的则是开源系统Linux,达到了30.92%,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由微软的 Windows XP一直到最新的Windows 10所占据。

朝鲜的同志们都用什么电脑操作系统? StatCounter对于朝鲜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调查

Windows XP系统依旧宝刀未老,在朝鲜占据了11.6%的市场份额,Windows 7为9.41%,最新的Windows 10为6.64%,Windows 8和8.1合计占据10%左右。

暴力解决赖床!N个高科技让你准时起床

  夜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智能手机的陪伴,让很多人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睡觉,导致有不少人都会像小编一样是起床困难 户,经常无法准时起床,甚至也不愿意起床。传统的闹钟已经无法阻止我们早上的赖床了(闹钟:怪我咯~),那究竟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好好改掉我们的这个赖 床的坏习惯呢?这方法当然是有很多,今天不如就由小编介绍几样高科技新品,用暴力解决你的坏毛病,让大家都能准时起床,告别迟到吧!

暴力扔你下床:高压喷射床

还记得小时候你爸妈是如何将你弄醒的么?不知道有没有试过直接被家长扔下床呢?很明显,这种起床方式足够的直接和暴力,也是小编认为非常有效的 防赖床方 法。国外有位大神就将这种将人“扔下床”的方法发挥到极致,发明了一个名为“High Voltage Ejector Bed”(高压喷射床),在你赖床不醒时,将你整个人扔出床外面,掉在地板上,场面相当吓人。

这个高压喷射床乍看起来跟普通睡觉的床没啥分别,里面却内置了一个巨大的空气压缩机,它的力度足够把你整个人推起来。当到你所设定的起床时间后,这个高压喷射床先会响起闹铃和预警信号灯,然后就直接把你整个人抛出床外。

  点评:不过建议大家使用之前先买一份保险,免得等下出了什么意外。

专打人脸的闹钟:暴力确实能解决问题

听说江湖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打人不打脸。但为了改掉你的赖床坏习惯,这款打脸闹钟可是煞费苦心,专攻你的弱点:如果闹铃一直在响,你还死命赖床,那么你就完蛋了,这个闹钟上的断臂将会不断扇你耳光,直到你愿意醒过来!

这个打脸闹钟其实设计很简单,由一个断臂,一个闹钟和一个能够360度疯狂转动电动马达装置。这款打脸闹钟假如一开始工作,就会完全停不下来,被打醒之后的你需要马上起来把这个比噩梦还要恐怖的闹钟拆除。

这个设计目前还只是一个原型而已,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这只该死的手最终没有打到那个设计者的脸,而是不断拨乱她的头发(如果会拉扯就更赞了)。嘿,伙计,淡定,每一项发明开始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不少挫折的,你只需要坐到书桌前,重新设计一次就好了。

点评:看着都觉得疼,你敢试试么?

电击手环:不起床就电击你

相信很多人都对电击感到恐惧,《精灵宝可梦》的男猪脚小智就被他的宠物电击过不止一次,至今还让笔者感到记忆犹新。这位开发者就正好设计了一个 用电击呼 唤你起床的神器:电击手环,当然,它的电压却没有皮神那样的“十万伏特”吓人。它的电击叫醒原理,就是利用在每次你打瞌睡的时候电击你,是用户的大脑在对 打瞌睡记忆时是记录为造成疼痛的行为,而久而久之你就会摆脱赖床的习惯。虽然听起来很痛苦,但是对于想要戒掉赖床的朋友好像还是有用的。

另外,这款手环的同款APP还有闹钟模式设置功能,与一般闹钟更不一样的是,到了你设置的点的时候闹钟最开始会发出轻微的震动,而过了一段时间 你还没起 床,它就会变成发出很大的“哔哔”声,而在接着就是强烈的震动。对于一般的闹钟,一般我们都是采取按掉就继续呼呼大睡,但是对于这款手环来说,关掉闹钟再 也不是赖床的好方法,因为这款手环监测不到你的行动还会继续给予你痛苦的叫醒。

目前,这款Shock Clock也在Indiegogo进行众筹,售价为99美元。

  点评:用电击伤害的自己方法让人养成习惯,这貌似跟动物园的训练方法很像呢(哭~)

 

高频提示声闹钟:刺激你耳膜

一般的闹钟只会响起重复的闹铃声,习惯了铃声的朋友应该都此免疫了吧?不知道换一种铃声是否会好一点呢?这个名为Hyperalarm的闹钟的闹铃声却有点不同,它是通过发出高频率刺耳的声音,让你无法忍受,进而完成起床的间距任务。

跟一般的闹钟有点不太一样,这款Hyperalarm闹钟因为设计小巧特别,所以也特别适合在外出差的朋友。事实上,它是一款“智能闹钟”,它 需要通过 蓝牙连接到手机,并完成一些基础模式和时间的设定。完成这些操作之后,只要一到预设时间,闹钟就会发出刺耳而声音,当你无法忍受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完 成“离床”的动作。你需要离开你的床,拿起闹钟并移动到卧室或者其他地方,它的声音就会自动解除。

除了刺耳的闹铃,你也可以设定一些刺耳的歌声催促你起床(至于哪位歌星,小编在这里也不需要说了吧?)或者助眠的音乐帮助你睡觉。

  点评:睡觉习惯戴耳塞的人该怎么破?

脚底按摩闹钟AcuwakeSock

一般的闹钟只会叫,但这个闹钟却有点特殊,它会用脚底按摩将你唤醒,但别以为每天早上帮你做脚底穴位按摩很舒服,其实这很折磨人!开始时,它进 行的穴位 按摩貌似没有什么效果,但用户如果还不起床,它的按摩力度会逐渐加大,终于拟不能承受的时候,你只能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起床站立后,它才会关闭闹钟。

其实这是一个智能按摩袜子,虽然按摩的效果可以说完全没用,但用来把你弄醒的效果还是有的。用户可以通过它来连接手机APP设定闹钟按摩时间,当然你也可以设定朋友或者家人的闹钟,远程完成设置。

袜套上有一个可进行基础设置的微型控制器,方便用户进行人工手动设置。而袜子的充电口就在控制器的侧面,满电电量可坚持20天。

点评:睡觉的时候觉得不舒服自行脱掉了该怎么办?能不能加上一个智能锁的功能?

地毯闹钟:需要你站立

为了帮助你离开温暖的床,各种开发者真是绞尽脑汁,比如说下面的这款地毯闹钟Ruggie,它是一款放置在你床边的一块地毯,叫醒人的方式也是使用嗡嗡作响的闹铃,但解除闹铃的方法却有些特别,需要用户站到地毯上才行,而且至少要站三秒钟它才会停止。

功能方面,该闹钟有一个USB接口,你可以把喜欢的歌曲传输到地毯里播放。地毯的右上角还有一块LED显示屏,平时使用你还可以用脚轻触地毯来查看时间。

此外,这款闹钟还配备特别柔软舒适的记忆泡沫,防止你半夜起床脚踩在地毯上被冻到。这款地毯闹钟Ruggie使用的是3节AAA电池,正常能够使用1年左右,售价为82美元(约合人民币540元)。

  点评:它已经够温柔的了.。。

总结:神器就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对哪个最有兴趣呢?小编就觉得最暴力的那几个肯定是最有效的,个人推荐打脸闹钟!

“特斯拉效应”重塑金属市场格局

电动汽车订单的激增令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产生大量锂需求。

凭借电池驱动汽车撼动了汽车行业的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 TSLA)现在正在重塑金属市场格局。

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大量消耗锂这种轻型金属,由于锂被用于制造驱动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因此也被称为“白色石油”。

根据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碳酸锂的价格相比2015年平均价格上涨47%。该数据提供商表示,在大多数其它金属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的2015年,锂的价格就已上涨28%。

对这种软金属的订单毫无降温迹象。来自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的一份报告称,到2025年,锂需求有望增长两倍,至57万吨,主要受到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行业相关应用的推动。

特斯拉并不是锂的唯一客户,但该公司对锂的巨大需求正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这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公司周三表示,该公司预计到2018年将在全球销售50万辆电动车,到2020年的销量将进一步增至100万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Model 3车型即将上市。该车型的售价为3.5万美元,是特斯拉Model S轿车的一半左右。特斯拉表示,该公司已接到近40万辆Model 3的订单。

交付这些订单将需要用到大量的锂。

此外,特斯拉还力争成为全球第一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商,其工厂位于内华达州的斯巴克斯。高盛估计,一辆特斯拉Model S汽车电池中含有的锂超过1万部智能手机的锂含量。

不仅仅是锂一种金属正感受到一些分析师所谓的“特斯拉效应”。铝需求可能会受益于所谓的轻质或替代铝的开发应用,这种铝可以替代钢材减轻汽车的重量,例如特斯拉Model S的全铝车身。

作为电导体的铜,其需求也可能上升。铜生产商Mantos Copper的数据显示,每辆电动汽车需要60千克铜,是柴油动力车的四倍。

与此同时,分析师称,铂和钯的需求可能减弱。这两种金属主要用于催化转化器,过滤柴油燃料的排放物,在电动汽车中则派不上用场。

另一种新技术──燃料电池汽车会使用铂作为一种催化,将氢和氧结合来发电,这可能会提振铂的需求,但这类汽车的受欢迎度程度还不及特斯拉的电动汽车。

即便面临来自电动汽车生产商的巨大需求,一些人警告称,锂最终可能也难逃通常困扰大宗商品市场的供应过剩厄运。为应对订单的增加,大宗商品生产商会加大生产以满足需求,这就带来了供应过剩问题。

一些行业高管称,未来三到五年锂需求可能保持强劲势头,但之后随着新产能上线,这一市场可能会出现供应过剩。

iPhone 7最新传言 智慧连结恐落空

iPhone 7最新傳言 智慧連結恐落空
(中央社7日电)苹果(Apple)iPhone7设计消息近期一夕数变,现在有传言指出,原先外界预期iPhone 7会有的智慧连结功能,有可能「莎哟娜拉」了。

日本媒体Macotakara暗示,原先外界普遍预期iPhone 7可能搭载智慧连结(Smart Connector)功能,不过根据传言指出,iPhone 7可能不会具备Smart Connector功能。

苹果的Smart Connector功能,首次出现在大尺寸平板电脑iPad Pro产品系列,透过Smart Connector连接埠,iPad Pro可以和智慧键盘等周边装置,传输资料和电源。

在苹果财报公布iPhone销售量不如预期丶并且下修财测之後,市场对於iPhone 7的期待越来越高,希望iPhone 7能成为「救世主」,挽救iPhone销售不振的颓势,但是有关iPhone 7的传言,近期也一夕数变。

法国网站www.nowhereelse.fr日前贴出数张据称是iPhone 7内建Lightning连接埠的零组件电路板间谍照,研判iPhone 7似乎仍保留头戴式耳机插口设计。

这个消息也与外界先前普遍推测不太一致,市场先前普遍预测,iPhone 7可能没有3.5mm规格耳机插口,改采Lightning connector设计,这样才能让机身变得更薄。

此外,Macotakara日前引述Mac Fan杂志文章内容指出,5.5吋iPhone 7 Plus的设计图已经曝光,相关尺寸与iPhone 6s Plus机种类似,新一代5.5吋iPhone机种,尺寸是158.22公厘x77.94公厘x7.3公厘。

这个消息透露iPhone 7 Plus的机身厚度似乎没有变得更薄,与之前外界预期又不太一样。外界先前一般推测,iPhone 7厚度可能变薄,比iPhone 6s的7.1公厘,可能再变薄1公厘,原因可能是LCD面板萤幕变薄丶或是iPhone 7改采用Lightning connector。

在音效功能部份,市场对於iPhone 7是否会采用2颗扬声器并具备立体声功能丶还是只有1颗扬声器,目前仍有不同见解。

不过大部分市场仍预期,iPhone 7预计在第3季推出,将有4.7吋和5.5吋两种萤幕尺寸设计,其中5.5吋iPhone 7 Plus,可能会推出限量的双镜头(Dual-camera)版本。

iPhone 7可能搭配最新A10处理器丶采用隐藏式的萤幕指纹辨识功能,会继续采用3D Touch方案。

在机壳材质部分,先前有中国大陆媒体报导iPhone7可能采用新的复合材料,不过MacOtakara日前报导研判,iPhone 7机壳仍将采用金属材质,让iPhone 7有防摔和防水的功能。

“中国第四大运营商”真的来了吗?

 

多年纠缠之后,广电终于向”中国第四大运营商”迈出了关键一步。

5月5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国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工信部同时允许国网公司授权其控股子公司: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线”)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上述两项基础电信业务。

这可以被视作三网融合政策实施以来,最关键的政策进程之一。

“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在2015年新版电信业务目录中的序号分别是A14-2和A26。

它们都是国网公司在全国开展宽带业务最关键的业务牌照。获得以上两个牌照后,代表广电力量参与三网融合竞争的国网公司,才真正获得了冲击固定宽带市场的核心政策资源。

只有拿到这个A14-2牌照,国网公司才能脱离电信运营商,独立实现互联网数据从用户的”源网络或主机”到”目标网络或主机”的端到端、完整、闭环的传送。

而A26牌照则让国网公司可以不用租用运营商的网络元素,避免在需要涉及网络建设的宽带市场竞争中被”卡脖子”。

至此,国网公司终于集齐了宽带业务资质开展的完整牌照,在宽带业务领域具备了”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核心权利,向正式参与三网融合双向业务竞争迈出最关键一步。

虽然牌照实现破冰,但国网公司与中国有线的宽带竞争还需要面临巨大挑战,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

此前,在漫长的三网融合博弈中,广电系和电信行业的双向业务进入其实早已开始。根据2016年4月28日,国网公司公布的数据,在第一季度,广电宽带用户规模已达2011万户,占有线电视用户8%。

但这这一数字还远远落后于三大运营商。截止2015年12月,中国联通宽带用户已达7233万户,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更达到1亿1306万户。而在2016年3月,中国移动也首次公布有线宽带用户数称,截止今年2月的数据为5793.1万户。

这意味着,广电系2015年在中国宽带市场上的用户占比仅有7.95%。虽然较2014年的5.37%已经有较大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用户还缺乏统一整合,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线运营商手中。

显然,广电系的宽带业务规模与其有线网络规模及实力还有巨大落差。

在此背景下,作为行业代表的国网公司,获得宽带业务价值链完整的基础电信牌照后,将成为全国有线运营商业务资源整合的发动机,并在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IDC建设、对外出口与网间结算谈判、ICP内容引入等层面,推动行业规模化运营竞争能力发展。

对广电网络来说,最大的机会在于,如果顺利完成整合,它有望真正打破固定宽带”最后一公里”垄断。

在宽带行业,”最后一公里”指从服务提供商的机房交换机,到用户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驻地网”连接。

由于住宅、办公楼等物业设施预留的管道有限,后期也无法大规模改造扩建,所以一旦用户驻地网被某一家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特别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运营商)先入占有,其他运营商(特别是新起的处于弱势地位的运营商)基本无法进入,导致用户只能使用被垄断的服务。

此前,虽然经历多轮电信重组,但电信运营商的”最后一公里”垄断始终无法破解。

而按照法律规定,家家户户都必然敷设到户的广电有线网络,一旦完成双向改造,将具有突破宽带”最后一公里”限制的天然优势。

2015年,在网网公司的带动下,各地广电机构都已经展开大规模的宽带业务拓展。当年广电有线宽带的同比增速为61.48%,远超电信宽带的同比增速为6.24%。虽然有用户基数较小的原因,但广电系的来势凶猛已可见端倪。

不久前,中国移动在各地低价推广宽带接入,曾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颇为头疼,但在2016年,国网公司加入战团之后,中国宽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而一位广电业内人士表示,以户为单位的用户大数据信息,也可以在物流、电商等领域有所作为,在这方面广电也有一定机会。

下一步,国网公司仍然有太多难题需要一步步求解。

比如,如何实现对各地有线网络的资源与力量统合,这一直是广电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宽带牌照有望成为撬动格局变化的支点,但依然需要庞大的资源与魄力强力推进。

比如,如何在融资、人员培养/引入/激励、技术创新、业务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公司执行力等环节,全面支撑起一个全国性的宽带网络建设与运维工作。

比如,在IDC建设、出口带宽等方面的软肋,也需要快速补上短板。

比如,在互联互通、网间结算谈判等方面,还需要与运营商甚至工信部进行艰难的拉锯。

比 如,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工信部与广电总局都不断通过政策调整,对新业务加强管理(比如今年工信部的电信分类目录调整中,在CDN、IDC、云计算等领 域加强了准入资质、业务细分方式及管理举措的卡位,而广电总局在刚刚发布的6号文中,在网络视听业务用户与计费管理掌控权上的发力),在这方面,国网公司 未来依然还需要持续获取更多政策资源。

比如,面对各地电信运营商的捆绑电话与宽带的低价竞争,国网公司如何加强竞争,如何在用户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平衡?

此外,由于至今仍未拿到固定或无线通信牌照,所以国网公司对电信运营商的冲击依然只能集中在宽带业务层面。在工信部向其发放相关牌照着,即使手握网络和700M频率,国网公司依然无法向用户放号运营。

这意味着,国网公司与公众理解的”中国第四大运营商”仍有非常远的距离。

当然,最重要的是明确国网公司的自我定位,面对各种阻碍时,市场竞争能不能真正放到第一位上来。

如果没有根本的市场竞争意识,那再多的资源,最后也终究不可能真正落地。

访谈:中国经济还有多少创新余地?

浙江嘉兴,工人正在为广告牌焊接钢架。

浙江嘉兴,工人正在为广告牌焊接钢架。

葛艺豪(Arthur R. Kroeber)是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常务董事,曾于2002年在北京帮助创建这家研究公司,他也是《中国经济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的编辑。此前,他在亚洲担任过金融记者。他还是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非常驻资深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兼职教授。他的新书《中国经济: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东西》(China’s Econom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已在今年4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问:创新能力常常被描述为中国成为一个世界级经济体所必须迈出的下一步。创新能力真的这么重要吗?

葛艺豪(Arthur R. Kroeber)

葛艺豪(Arthur R. Kroeber)

答:你可以得到很多经济增长,而不需处在技术前沿上,其实,这是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中国仍可通过仅靠技术追赶而得到相当快的增长速度。此外,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很精通人们所谓的“适应性创新”,虽然他们并没有发明新的东西,但他们在中国的环境下正在把东西做得更好。

从负面来看,到目前为止,人们在中国还看不到多少可出口或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创新。你看不到人们来中国说:“哦,那东西真不错,让我们把它引进到美国去吧,或者日本,或者其他的地方。”

问:但是,中国应该达到那个水平吗?中国的人均GDP仍只有美国的大约四分之一。

答:的确,但有意思的是,中国看起来与20 世纪70年代初日本所处的地位很不一样,那时的日本有大致相同的人均收入。但那时的日本已经因其领先的制造工艺而开始闻名,日本公司的产品都在向前沿靠 近。你在中国还真看不到这个。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看不到中国企业在受到政府保护的花园之外运行。

问:中国有一些被捧得很高的公司。

答:你可以说阿里巴巴在中国可能具有相当于 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索尼在日本的地位。阿里巴巴是一家有意思的企业,它的确在中国率先推出了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系统。它最近收购了菲律宾电子商务 公司Lazada的控制股权,所以他们正在开始转向国际。这将是中国企业是否能够把它们在国内市场上的成功转化为国际上的存在的一个很好的检验。

中国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政府松绑,让这种公司在国内和国外展 开翅膀。如果这类有很大活力的民营企业有更大空间的话,中国可以从不论是追赶、还是创新中获得一个阶段的强劲增长。问题是,中国似乎在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这不仅是因为政府加强审查和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政府还提出,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把1%的金股出售给政府,显然是认为,如果它们有政府参与的 话,这些公司就可以变得更好——至少在政治上更好控制。不幸的是,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些公司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它们没有被政府控制。

从长远来看,放不下政府控制对创新是个大问题。

问:金融改革在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下成了一个重要战场。这是为什么?

答:金融部门的改革曾一度充满希望,但逐渐 陷入混乱。问题在去年变得很明显。改革者希望有更灵活的汇率以及更充满活力的股票市场。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把股市仅仅看作是经济表现的指标,把汇率看 作是保持稳定的锚。股市崩盘时,政府不是让泡沫破裂——这是它应该做的,如果它真想有更多市场力量的话——而是进行干预,下令国有企业购买股票,以保持股 价的虚高。现在,它被套住了,因为那些购入了股票的国有企业不能出售它们的股票,否则会引发恐慌性抛售。

至于汇率,央行想有更灵活的汇率,这将有助于央行用比较正 常的方式来制定货币政策,但政治领导人不希望看到灵活汇率所带来的波动性。结果是双方发生直接冲突:一方面是真心实意地试图得到一个更加市场化机制的技术 官僚们,另一方面是那些认为维持汇率稳定才是关键的人,因为这些人认为,如果汇率不稳定的话,人们就会认为中国也不稳定,那将很糟糕。

问:这听起来像是习近平政府的典型行事风格。

答:习近平属于那种以稳定为根本的人。在很多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控制事物的欲望超过了改革和自由化的欲望。

问:也许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也算正常。当国家进行重大改革时,中间需要暂缓一下,让大家跟上脚步。

答:呼吁改革的经济学家往往会忽视改革的社会和政治成本。所以,的确,政府放慢改革步伐,让社会有机会进行调整,这么做可能是合理的。

另一种看待它的方式是,过去30年来,经济增长一直以建造东西为主——打造基础设施、住房、重工业——而目前中国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此时经济增长应主要来自从这些已经就位的资产中提炼效率。这种转型从来都没有容易的,我们应该预期会有颠簸。

关键的一点是,所有的经济史都告诉我们,虽然国有企业或许 善于建造东西,但在提炼效率的时候,你就需要私营公司了。在当今中国,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在9%,而国有企业仅为3%。此外,国有企业的债务水平是 私营公司的两倍。他们有两倍的负债,但业绩只有三分之一。这个差距是巨大的,但政府一直将太多资金引导到经济中这个效率很低的部分里。

问:有没有一种更加乐观的观点,认为他们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转型,但是即使政策没有重大变化,国有经济也会自然萎缩——就像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在《计划外增长》(Growing Out of the Plan)中描述的经济改革头15年一样?

答:这是可能的。但不同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政府的政策是以鼓励私营部门兴起为主,即使是进两步退一步。如今的情况却似乎明显呈现的是,他们的方向更多地转向了政府控制和压缩私营部门的空间。如果这个势头成为基调,那么中国经济今后将面临很多困难。

问:情况什么时候能明朗呢?

答:(2017年的)下次党代会将会是一个 关键时刻。你可以说,习近平并不笨。他知道,中共掌权的长远能力取决于把经济搞好。他意识到了对经济结构做出重大调整的必要性,但是面临这么多根深蒂固的 抵制,他不得不花费数年的时间来整饬肃清,撤换那些可能反对经济改革的人。一旦他巩固了政治权力,清场完毕,他就可以把精力从政治整肃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 上来了。

我不能说自己倾向于这种看法,不过下次党代会召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确认一件事情了:习近平究竟是一个忠实的经济改革者,还是主要只对政治控制感兴趣。

分析:电商巨头马云是下一个默多克吗?

去年年底,马云以2.66亿美元买下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引发国际媒体的关注。

中国的媒体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其中,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去年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到马云的阿里巴巴,并告诉他的官员们要把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娓娓动听,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形象的闪亮名片”。

去年年底,马云以2.66亿美元买下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引发国际媒体的关注。三月,媒体又报出马云的蚂蚁金融正在试图寻求入股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财新传媒。

事实上,马云近年在媒体产业的收购和入股还不止这些。他迅速扩张的传媒帝国,也让一些中国的观察人士将他与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相提并论。

正在扩张的媒体帝国

自2013年以来,这名中国的亿万富豪在中国的媒体行业进行了数轮投资,既有传统媒体,又有新媒体。这其中包括上海的第一财经,商业评论和中国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优酷-土豆。

不仅如此,他还投资了一些广受中国用户欢迎的社交网站平台,比如陌陌和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新浪微博。

2014年,马云将其入股的文化中国传播集团改名为阿里影业。而去年,他以3.82亿美元成为光线传媒的第二大股东。这家传媒公司曾出品了像《泰囧》这样的票房冠军影片。

似乎,马云的野心还不止在中国。去年,他以2亿美元入股十分受西方“90后”喜爱的社交软件Snapchat;他还花了2.15亿美元投资另一个社交应用Tango。

中国的默多克?

那么,和传媒大亨默多克相比,马云真的是中国版的默多克吗?众所周知,默多克的传媒帝国横跨世界上多个国家,从英国最叫卖的小报《太阳报》到美国华尔街银行家人手一份的《华尔街日报》。

与马云共事过的人说,不尽然。他们表示,马云在传媒行业的投资要比表面上的数字来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他确实在媒体领域加大了投资,但我还不会把他称为媒体大亨。”近期出版了《阿里巴巴:马云的商业帝国》(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的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

“马云在做的,是将他的商业产品从电子商务拓展到具有更高价值的领域,而这些产品是未来中国中产阶级所需的。”克拉克自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的第二周起就和他相识。

他的观点,得到了北京一名颇具影响力的科技博主葛甲的认同。他说,马云和默多克两人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毕竟,默多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媒体环境中从商,他可以做任何只要是符合商业逻辑的决定,”他对BBC说,“但至少中国的媒体环境是很不同的。”

平衡之术

在2014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马云将他的商业战略用英文概括成两个H,即医疗(Healthcare)和快乐(Happiness)。在马云看来,这两个词是未来十年中国人最缺乏的。

分析人士说,马云所指的“医疗”,指他将进入药品和健康相关的领域;而“快乐”指的是他会将投资触角伸向娱乐公司,比如阿里影业与美国派拉蒙影业合作投资的电影《碟中谍5:神秘国度》。

克拉克说,马云购买《南华早报》确实显示出“他想要在让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扮演角色,”但他如此大张旗鼓地进军新闻媒体行业,不仅是出于政治考量。

他认为,对马云而言,在中国投资像媒体这样长期受到国家和国企主导的领域,能够帮助他的业务更加多样性,并获得更高利润率,而不仅是在网上出售商品。

但克拉克也说,这个过程更像是个平衡术。“某种程度上,他们要与政府唱和,帮助政府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而同时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且服务好他们。”

当然,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中就包括“越来越保守的媒体监管,以及(受众)愈发自由化的口味和年轻人的兴趣。”

可能的交易

一些人说,为了达成他的目标,马云还要接触曾经对他持批评意见的媒体。这其中之一,就是在中国广受尊敬的财新传媒。这家媒体出版的商业杂志,一向被人誉为是中国的《经济学人》。

今年三月,媒体报道说马云旗下的蚂蚁金融正在和财新接洽入股。也就是在五年前,财新杂志的调查报道指出,马云在未经雅虎和日本软银集团的同意,擅自将支付宝转到他所控制的一间公司,违反公司治理规则。

财新也出面证实,其正在和“若干优质投资机构”接洽,且即将完成C轮融资,但没有说具体是哪些公司。两名知情人士表示,双方的谈判还在进行当中。财新表示,“C轮引入的几家新股东也非常令人期待”。

克拉克说,若这笔交易最终成功,对马云来说则更像是“一场政变”。“老实讲,[像财新]这样的优质媒体资产在中国并不多。”他对BBC说。

不过,北京的科技博主葛甲却不认同“政变”一说。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示:“这是商业合作,而非政变。”

“马云需要财新的资源和影响力;而财新的业务一直都没有太大利润,因此财新需要马云的资金。”

不过葛甲表示,虽然他并不认为马云入股财新就会让其报道成为他的步兵,但这笔交易仍将可能让这本商业杂志对阿里巴巴和马云的其他商业操作行为不那么批判。

对这些担忧,财新传媒在3月2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新的投资者与原有股东一样,尊重财新传媒不受股东商业利益左右的编辑独立原则,也认可内部防火墙、合规管理等制度安排,以保障财新传媒的公信力。”

中国公司债投资者对政府援助的信心动摇

图为1月份东北特钢工人作业的场景,3月份该公司出现债务违约。

随着中国庞大的公司债市场显现偿付压力迹象,投资者逐渐意识到,中国政府恐怕不会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随时准备救助陷入债务困境的公司。

中资公司近年来为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发行了数额巨大的新债券。债券发行在2010年前后开始快速增加,使中国公司债市场规模达到9,000亿美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公司债市场之一。

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公司利润下滑,许多公司在偿付债务方面遭遇困难。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市场已发生22起债券违约,与2015年全年的违约数量持平。

这个数目可能看上去很小,因为中国国内拥有未偿债券的发债企业数量超过3,900家。但今年增加的债券违约事件主要来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债券规模占中国公 司债市场总规模的约70%。投资者一直认为,如果国有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政府会施加援助,但目前的情形动摇了投资者的这一信心。

有人认为,通过让更多的国有企业违约,政府希望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急需的风险评估。在分析人士看来,对政府会施以援手的假设让无法盈利和管理水平低下的公司能够以低成本发债。

但风险在于,如果投资者不知道现在哪些债券是安全的,他们会退出这一市场。在收益率方面,风险较大的A级公司债相较于中国最高评级公司债的溢价已经创出纪录新高。债券收益率与债券价格走势相反。

违约事件增多会导致公司发行新债的难度加大,这些公司将被迫减少投资,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中国经济放缓进一步恶化。上海数据供应商Wind资讯(Wind Information)的数据显示,发债企业今年已取消了72笔新债发行计划,还有16笔发债计划被推迟。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亚太主权评级主管科洪(Andrew Colquhoun)称,允许违约事件以一种不透明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增加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贷款机构和银行将更不愿意放贷,最后导致经济出现硬着陆。

国有企业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Materials, 简称:中国铁物)最近进行的债务重组说明,国有企业现在也会陷入困境。

为母公司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China Railway Materials Commercial Co.)采购材料的中国铁物在4月11日暂停规模为人民币168亿元(约合26亿美元)债券的交易,并表示正在和银行协商重组债务事宜。

分析人士说,过去,像中国铁物这样的企业会得到政府扶持以避免违约。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大中华区信用研究部门主管锺汶权(Ivan Chung)说,如今,对那些非战略重要行业且员工人数相对不多的企业,中国政府已不愿伸出援手。

锺汶权还说,通过让一些国有企业倒闭,中国政府可能是希望鼓励这些企业进行改革。今年中国国内发生违约的债券有三分之二是国企发行的。

他说,国企只有发生违约才会进行改革。

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对此不予置评;打给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的电话无人接听。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信用分析师李国宜(Christopher Lee)说,很多发生违约的国有企业都来自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陷入困境的行业,比如采矿业和重工业。

李国宜说,中国的实体经济相当疲弱,一些行业基本陷入衰退,国内投资者没有充分评估他们的风险。

直到不久前,中国公司债市场的增长还被视为相关政策取得了成功。据Wind资讯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公司债发行量每年以至少三分之一的速度增长。在去年夏天中国股市暴跌之后,很多投资者都把资金投入到公司债,导致收益率大幅下降。

随着市场规模扩大,人们对风险被淡化的担忧升温。据Wind资讯的数据,国内评级机构对约85%的中资发债企业的债券评级为AA或更高。相比之下,穆迪仅对3%的全球发债企业给出如此高的评级。

国内外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对中资公司所发行债券的看法差异正在扩大。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内评级机构上调了43家中资发债企业的评级,下调了 29家公司的评级。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同期,穆迪和标准普尔总计下调了102家海外发债的中资公司的评级和展望,而上调的仅有五家。

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601988.SH, 简称:中国银行)编制的一个指数,自2014年底以来,中资发债企业境内债券收益率一直低于境外债券收益率。境内债券收益率目前比对应的境外债券收益率低两个百分点。

人们对同一家公司发行的境内和境外债券看法不同的一个例子就是安东油田服务集团(Anton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3337.HK, 简称:安东油田服务)。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这家债台高筑的公司今年到期的人民币债券目前收益率为6.01%。相比之下,该公司2018年到期的境外美元债券收益率约为 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