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与身-何以有如此紧密联系?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人的心与身,何以有如此紧密联系?

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以让我们迅速应对危机。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贪婪、做坏事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

个案:今年1月6日,上海交大原校长范绪箕教授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他至今仍每天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再则,医学早就发现,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

为何会如此?

原因是,如果你没有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让你的身体每况愈下。

如果有目标呢?

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就会勤于用脑。

科学家发现,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脑子活动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送到脑中最需要的地方。在安静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用起脑来,脑最活跃的地方所得到的葡萄糖并不低于青年人。所以,用脑可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再则,“目标”可以激发生命活力,战胜疾病。

墨西哥一位老人患了癌症,来日无多。但当他的儿子儿媳出车祸去世之后,他的病突然好了,因为老人有了新的生活动机、新的目标,即,他得抚养无依无靠的孙子。

还有,目标实现了,会让人非常快乐。

诺贝尔奖得主们之所以长寿,有个原因就是,功成名就、获得社会认可,带来了身心的巨大愉悦。

要注意的是:

“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否则会起副作用。

再则,目标不一定要大,学习唱歌、组织旅游等都可以是目标。

“助人为乐”有治疗作用

个案:石油大王洛克菲在短暂的享受财富积累带来的快乐后,身体每况愈下,深刻反省后,他决定把财富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并想方设法救助生活中遭遇困难的人,这让他心情格外轻松,同时,他不佳的健康状况也日渐好转了。

个案:107岁离世的邵逸夫,乐于助人是他高寿的一个原因。多年来,他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他创立的“邵逸夫奖”,基金高达50亿港元。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为何会如此?

美国有位医学研究员想了解此问题,他做了个研究:将106名未满20岁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义工组;另一组为义工后备组。

10个星期后,义工组的学生相比后备组,他们的炎症症状、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都显著地降低了。

助人,为何会产生医疗作用?

因为,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甚至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

长寿的首要秘诀是家庭和睦

个案:格鲁吉亚有位农妇活了132岁零91天。在她130岁时,有记者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积20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他们说——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的跟踪调查也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缺乏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危害与吸烟和不运动不相上下。

美国一位精神病学家一项长达25年的“人格与心脏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心胸狭隘、名利心重、敌视情绪强的人,死亡率高达14%;而心胸开阔、助人为乐、性格随和的人,其死亡率仅为2.5%。心脏病的发病率,前者也是后者的5倍。

分析其原因,他说:人际关系不好,令其心里充满着愤怒、怨恨、敌对和不满情绪,会致使交感神经时常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得过多。

再则,人是群体动物,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的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际关系有关,“需求”获得满足,即会收获快乐!

“付出友善”会“收获友善”

个案: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介绍了一个女病人的故事:艾丽斯几年前因失恋得了抑郁症,离开东部老家,移居到中西部去生活。中西部生活节奏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温情。好几次,艾丽斯从停车场出来上车道,尽管车道上排着长长的车队,但总是有人给她让道。这种彬彬有礼、先人后己的行为,让艾丽斯深受感动。时间一久,艾丽斯也养成了给停车场出来的车让道的习惯,她喜欢这种友善的行为,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会给她带来一种无可名状的快乐。一年以后,艾丽斯的抑郁症不治而愈了。

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反应,如同人在山间呼喊发出的回声。“你善”,回声则“善”,如个案;“你恶”,回声则“恶”。有些人人际关系差,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的结果。

为何个案的抑郁症会好了?

因为,“付出友善”,哪怕是对别人付出一个微笑,传递一个幽默的表情,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就会增加,这种抗体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统。

美国有位生命伦理学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了“回声”的本质:“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的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有利人际关系和谐的“付出”包括——赞美、幽默、微笑、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同情、忠诚、倾听等。

永远记住:只有愉悦的心情,才是人生终极的追求!!!

荣格语录:谁向外看他就在梦中;谁向内看他就会醒来

  •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

  • 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 谁向外看,他就在梦中;谁向内看,他就会醒来

  •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 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 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

  • 由于具有思考的能力,人便得以迈出了动物界

  •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 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

  • 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 I We=Fully I,(我 我们=完整的我)

  • 如果没有悲伤与之平衡,“快乐”这个词将失去意义

  •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专业,就是用对方听得懂的话,去告诉他不懂的事情

隔行如隔山,过度的专有名词使用,常常会严重影响工作绩效丶团队沟通丶顾客服务…许多方面,而这恐怖的炸弹,通常有三个特质:

在出其不意的地方出现
每一个行业总是会有自己的行话,在同一个领域待久了,总是会不自觉自己在使用专有名词;我曾经听过一间餐厅的客诉案例,在三位客人都点了促销的猪排套餐之後,点餐人员就直接用对讲机跟厨房说「客人三位都是猪」,听起来虽然有点好笑又无奈,但这不就是内部用语所害的吗?

你的理解 ≠ 我的理解
因为每一间公司的营运丶组织方式都不相同,同样的职务名称如:整合行销企划丶专案顾问…等,实际上在做的工作内容可能大不相同;有一次我和某间企业洽谈社群行销合作,和对方职称为「整合行销」的人员碰面之後,才发现不是他负责的项目,他说,在他们公司,负责社群的人职称叫「网路专案企划」;就因为每间公司都能发明自己的新名词,所以沾沾自喜於这些创意之前,也要想一下极有可能造成沟通障碍的风险。

Image

没有人会告诉你
我喜欢喝星巴克,点完餐後有时店员会跟我说「好的请等一下,我先帮你『传杯』」,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人在高雄,以为这是品牌在地化的贴心行为 -「我先帮你 『传』 (台语,意思为 准备) 杯」,後来才发现全国的星巴克都偶有发生,由於工作的领域很在意沟通技巧,所以我就询问了店员,才了解「传杯」 的意思是「将点好餐的饮料杯子传给做饮料的店员」的动作。

成就的习惯-把借口留给愚人

25年来斯坦福工程学教授伯纳德‧罗斯(Bernard Roth)都在教授一门叫做“社会设计师”(The Designer in Society)的课程,学生在课上会了解“设计性思维”如何能改善个人生活,由此进行自我检验、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罗斯和其他教授提出“设计性思维”的概念,目的是把思前想后和犹豫的层面剥离掉,直抵问题的核心来进行修正。这种思维既可用来改善产品,如一只灯泡,也可以改善个人体验,如网络社交;更可以用来促进我们达成目标,如成功减肥或缓解焦虑。

罗斯的新书 《成就的习惯》(The Achievement Habit)就是这门课的结晶,其中充满自我提升的技巧。核心思想——也是“设计性思维”的核心,就是我们在改进负面习惯时,总是会拖自己的后腿。罗斯说,如果我们能停止为事情找外在理由,我们会更快乐、更成功。

问题就在于,我们的理由经常只是骗过了自己。罗斯写道,“我们用藉口来掩藏自己的弱点,当不再为自己找理由时,我们才更有可能改变习惯、获得真实的自我认知,从而生活得更满意、更有效率。”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坏习惯每时每刻都在悄悄的阻碍我们自己和造成潜在的伤害,不如下决心改掉,这样做任何时候都不晚。

书中他举了一个个人的例子:早年开董事会时他总是迟到,每次迟到时,他就会解释说自己遇到了可怕的堵车。最终,他意识到自己每次迟到是因为没有重视这个会议,所以每次出发前他想多回几封电邮或打个电话都不会犹豫。意识到现实情况后,他就让自己提前10分钟出发,之后他每次都能准时到达。

还有一个例子:罗斯一次和研究室里的一位教授谈话,后者抱怨工作太忙,都难以抽时间陪伴家人。当罗斯追问教授的每日安排时,发现他工作时浪费了很多时间,之后又花不少时间和同事聊天。这样他就可以因为比所有人都走得晚而显得强干,也可以因没时间陪家人而获得同情。

罗斯写道:“显然,是他做出了选择,而太忙只是扯淡的理由。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我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发现端倪。”

罗斯也建议,不要直接告诉别人他/她的理由很不靠谱,而是用这种思维来看自己;别人的行为习惯,就留给他们自己去下功夫吧

先建立人脉才能成功?别傻了!「你是谁」比「你认识谁」更重要

Image所谓「人脉」,其实是一件很虚幻的事

所谓的「人脉」;很现实的看,就是与这些朋友的关系,是否可以拿出来卖钱,也就是「可以变现的人际关系」。这类的朋友都是将本求利的,和你有生意往来,或者在工作上直接有利害关系的人,这些人脉都是因为利益而存在的。

既然「人脉」是建立在利益的交换上,一握手,彼此都想秤秤对方的斤两!想要认识谁,那麽得先问问自己,我拿什麽身分,让自己成为别人值得交往的对象。否则,也就是会议场合换张名片,然後水过无痕,相忘於江湖。

所谓「人脉」,其实是一件很虚幻的事,如果你只是拿到一张名片,或者你和某个大亨照了张照片,可是你不能和他谈上话,这种关系只是「know about」。至於那些和你共事过,彼此有共同的生活经验,英文称之为「know of」,我们facebook上多得是这种朋友。「know of」的朋友,愿意不愿意帮助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你的为人,让他们愿意信任你,绝不只是因为你认识他们而已。

认识了谁没那麽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有人说我想成为像王永庆一样的人,但在这之前,我要先建立「人脉」,所以去加入扶轮社或者就读EMBA,去认识更多有机会帮助你的人。但是关键并不是你认识了谁,你有多少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们是谁? 我们懂了什麽?我们被认为是怎麽样的人?当我们被认定了是个怎麽样的人,对方才会根据他们的认知,介绍什麽样的机会给我们。

对方一定是认为我们是值得帮助的人,或者认为我们的能力是不会让他丢脸的人,才可能给我们机会的。所以认识又怎麽样,最重要的是你是什麽样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你认识了谁。

只想追逐人脉会让自己看起来浅薄而功利,把欲望都写在脸上,这会提高别人对我们的戒心,反而无法与人建立有用的关系,过分的精明反而毁掉别人对我们的信任。

我见过的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顺便赚到了人际关系;从来没有见到谁为了建立人脉而顺便结交了朋友。

有些话,有些事,说的人,做的人不一样,份量就不一样。因为重要的是「你是谁」!

所以啊!别急着要建立什麽人脉,先想想你想要成为什麽样的人比较重要,然後,努力去做你想成为的人。当你成为了你想成为的人,该来看你的人都会来看你,所有你需要的人脉都会在你努力的过程里逐一的出现。

有效率人的7种品质

amazonlink -by Stephen R. Covey

  • 1-积极主动(因果循环
  • 积极主动-认知你的决定是你的人生否有效的主要因素,如何决定并承担你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和责任,你决定不做任何事情那么你也可能得到好或不好(因果的原因)

Habit 1: Be Proactive Take initiative in life by realizing that your decisions (and how they align with life’s principles) are the primary determining factor for effectiveness in your lif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choices and the consequences that follow. Continue reading “有效率人的7种品质”

协商面临困境?善用水平思考找出替代选择,引导对方决策

曾国栋在《王者业务力》书中指出,打破协商僵局可以从以下几种技巧着手:

1.试探後再前进
当你不知道客户丶主管或是原厂的想法时,可以先试探性地询问「如果……」,例如,「如果我帮你争取这样的事,是不是对你有帮助?」

2. 善用邮件副本跳级协商
很多时候,无法达到协商结果,是因为层级丶权责的问题。曾国栋建议,当你无法跳级报告,以免得罪对方时,可以写封e-mail谢谢对方帮忙,顺道提及协商进度,将副本寄给主管。明的是感谢对方帮忙,暗的是透过知会相关人员,寻找有没有突破的契机。

3.善用水平思考
找出更多方案供对方选择,试着让协商时所做的一切,能够明显地逼近你的目标,直到达成共识。曾国栋解释,帮对方设下选择提供对方挑选,可以「先入为主」引导对方的决策。

Smartphone(1)调整时间:
在双方协商过程中,哪些关於时间的要素能够调整?例如,付款期限丶交期等等。

(2)调整数量:
有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搭配?能否在数量上妥协?

(3)调整规格:
可否修正规格,因为有些参数可能对於某些客户来说,不是那麽重要?可否用其他厂牌取代?当价格不能让步时,可否附赠样品或者备用零件抵销多馀的价金?

除了业务人员之外,其他领域的工作者也可以针对需要进行协商的议题,根据水平或者垂直思考原则找出选择方案,再拆解成不同的选项,方便在谈判现场很快定位目前提出的方案属於哪个阶段?还有哪些方法可用?甚至,也可以将对方提出的选择放在这个架构下思考,看看还有哪些适合的替代选择,与对方进一步讨论。

本文取材自《王者业务力》,商周出版

长得高的人更有专业感?其实,想要赢得顾客信任,只要掌握这个秘诀

Image高矮不是问题,只要掌握好视线高度就可以了

不过,在此要注意,如果一开始就大显权威,也很容易带给人「充满压迫感丶令人畏惧」的印象。究竟该怎麽做,才不会让对方心生恐惧,赢得信任?

答案很简单,只要掌控好视线的高度就行了。

人对於视线比自己高的谈话对象会感到权威;对於视线跟自己一样高的对象,则会感到亲近和安心。

个子比较高的销售员在接待顾客,一开始倾听顾客需求时,不妨试着弯下腰丶或是单膝跪地,「降低视线高度」来应对,就可以让人感到亲近。

接着,当顾客问起产品的使用方法或规格时,为了加强身为专家的权威,则挺直腰杆,以高视线说明。如此一来,在亲近感和信任感的加成作用下,顾客便会心想:「只要听这个人的意见就不会错」。

为了缓和气氛,让对方感到亲近,一开始先降低视线;之後,为了获得对方的信赖丶让人觉得可靠,再抬高视线丶展示权威。

当然,你可能会想,如果我个子不高该怎麽办?

除了可以穿上增高鞋外,你还可以站到讲台上进行说明。营造自己的权威感,不仅仅只能靠身高而已,努力吸收卖场和商品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推销谈话中,为顾客分析产品和需求,也可以大大提升权威度和专业感,赢得信任。

(本文整理自《一眼看穿怎麽沟通:读心术大师教你了解男女脑,职场丶情场无往不利》,方智出版)

人事观察的三个原则

C1-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人生哲学,核心是他/她的人生观中的善恶比重;人善恶同体,有人比较容易看,有人难分辨,没有考验很难分清,只有在压力面前利益面前看到一个人选择的是什么,才能分辨,有的时候好的人会犯错误,坏的人会办好事。这里,以观察此人在普通事情的交道上行为方法是以利他还是利己为考验是否能看到道义而后兼顾利益;还有就是对原则的认识。

对待事情上看这个人如何看待遵守原则/规则/信用来体现;这人有没有能力看到原则/规则或根本无法看到原则/规则或看到但不坚持原则或看到但无能力坚持原则,所有这个人围绕对原则的不同表现,体现了这个人的价值观,其实没有没原则的人-只是他/她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已,在小事上如果想不到别人,大事上你让他想到你也难,但归根结底你能否信任一个人,这个人自身对原则/规则/信用的看法比外在制约力更重要-每个人都有价值观-看清他的价值观,可分清一个人的善恶

C2-执行力

执行能力: 做事能力首要体现是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和大小-而非技能的高低;心理素质好的人(不绝对)会带来一个人专注的能力和把想法变为行动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上观察此人有没有能力相对排除个人好恶来收集分析实际情况;不仅能计划工作还能完成工作;有无独立工作的能力;很重要的是能否看到成本有效执行和是否有倒序能力(倒序能力是说以对结果评估和判断开始倒推成本和执行过程这样你就知道这是该不该做,该如何做)看到整体进入细节,看到整体走出细节;可否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有没有在保持原则下变通的能力;有无在变化的环境中完成工作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态稳定,思想清晰,有付诸实施的能力,那么会是一个好员工或合作者-真行还是假行-精神和物质必须统一(不能光说不会做,光想没行动),否则你碰到的大概其就是个忽悠,执行能力可评估真行假行。

C3-教育和成长的塑造

环境和背景:一个人成为今天的这个人来自个人素质,教育家庭,周围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什么样的人。

个人素质-这个人的教育程度(有无学位到不是那么重要),和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什么,人生经验和工作的经验是同等重要的;

待人处事-这个人有无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在过去的待人处事做人的过程中的信用度与社会平价;这个人了解不了解自己,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知道了解别人。也正因为知道如何善待他人的人,才有未来的潜力。

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不是有无显赫的家庭背景,显赫家世不一定是好事,是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背景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中有没有爱是否完整很重要

这个人对家庭的看法是什么也重要,一个对自己的父母子女不负责任的人,你让他对你负责的机会就比较小了;这人有没有交往超过6年以上的朋友,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有掌握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学习,社会评价正面,成长背景完整,这样的人稳定性强不容易折断;同样,这要素要有一个相对观察,既看一个人在长期环境实践和成长实践中自身的价值观和环境磨合形成的是什么,和这个人本身质量有很大关系,这个人不一定有好的外在的条件,成长环境也是艰苦的,但自身有注重生命取向完整和平衡的能力,这样的人更是难能可贵的。条件背景他表达了一个人成为这个人的历史,当下的素质,意志力和未来的可塑性

以上这些是有感于银行贷不贷款给一个人和企业的3C原则实践所延伸的评估方法;银行贷不贷款给一个人和企业的分析原则是:

  1. 品行- 针对经营者的哲学和理念评估
  2. 现金 – 对企业的现金流通能力评估
  3. 资本 – 针对企业的资本能力评估

请用相对的观点看待这些标准

我们不必接纳「批评」,但请聆听「发自内心的忠告」

Image我们真的能感谢别人的指责吗?
从以前就有许多先知者和知识分子不断告诫我们要感谢并接纳他人的建议和指责,只会称赞和甜言蜜语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他们认为结交忠言奉劝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在自我修养的路途上必须有人指出我们自己察觉不到的缺点。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磨练与修正的过程。此话隐约地要求我们要对批评者抱持着「谢谢你提出的建议,我会再继续加油」的态度。这话说得对,但实际上实践起来会有多困难?我很怀疑有多少人能做到对批评者怀抱感恩的心,把它当作是要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丶让我们成长?

面对批评,「感到受伤」是人类本能
感谢对方的批评是有前提条件的。前面已经提到,我们该接纳的不是「批评」,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忠告」,或者至少为「客观批评」。

实际上就算是真正关心我们的人讲了句「你这样不行」,通常也会感到刺耳,心情变糟。当我们遭受所谓的指责时,在情感上我们并不在乎对方是否出自於真正的关心而提出忠告。基於本能,我们一定会闪过「你有多了不起,竟敢批评我?」的念头。

大家都认为拥有不吝指正我们缺点的朋友是很幸运的,但实际上,却很少有人认为这种朋友忠言不逆耳。就算真的有这样的朋友,也很容易被当成爱唠叨的人而遭排挤。

站在建言者的立场,想必也会犹豫该不该提出令人听了不开心的话。当朋友烦恼着要不要跟烂对象分手时,我们之所以不敢轻易劝分也是基於这种心态。连亲友发自内心的忠告都难以使我们信服了,接受不在乎我们或讨厌的对象提出的批评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抽离敌意和情绪,聚焦在批评的内容才会让你更好
不论是带敌意的批评还是衷心的忠告,我们都必须先仔细聆听这些负面言论。先不去探究这些话听起来有多强烈丶多难听,也不要管对方究竟出自於何种情绪;而是把焦点放在内容本身,从内容中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有做错的地方?对方要的是什麽?他希望我怎麽做?当我们接收到对方不好的对待时,最应该仔细观察的就是事实本身。

若把他人的批评比喻成地球,批评内容就是地球的核心,包覆在地核外围的地函或地壳则是对方表达批评时的情绪丶表达方式丶显露於外的敌意等额外的问题。通常我们生气丶激动的原因往往只是因为「遭受批评」这件事本身,为了地函与地壳等次要问题发怒,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核心。我们应该尽量以最客观的角度和平静的心态,认真倾听批评的内容才对。

接受批评不是要迎合对方,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相信肯定批评的内容丶接受它,并修正自己而获得想要的成果是一定有机会发生的。可能当你了解自己过去未曾想过的问题并修正它,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并且懂得「看事情的另一个角度」,在往後的人际相处上修正自己的缺点。

最理想的结果是你接纳了对方的批评,改变了自己,让批评者心服并且支持你。但这只是所谓的「理想」状况,无法保证实际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也不知道盲目地听从讨厌我们的人的忠告之後,对方会不会因此喜欢我们。电影或小说中可能存在以崇高人格化敌为友的英雄式情节,但现实与理想之间其实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

虚心接受批评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很难把焦点放在批评内容本身,虚心接受批评又觉得心情复杂,即使接受批评,也无法保证不会再有人批评我们。因此我们只能期望不要有太多「勉强得接受」的忠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