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能阅读人类的情绪变化吗?

猫能阅读人类的情绪变化吗?

Cat(图源:Pixebay)

人们通常认为猫对人类是无感的,但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美国奥克兰大学的玛丽亚高文和珍妮弗封克,对12名猫主人和他们的猫进行研究,发现猫能阅读人类的情绪变化,并根据人类的情绪而改变自身的行为。

狗能察言观色早已不再稀奇,然而对於猫是否也具有这项能力却认知甚少。奥克兰大学玛丽亚高文和珍妮弗封克的针对12名猫饲主与他们的猫进行两项实验,发现猫能对人类不同的说话语气和肢体语言,比如微笑或皱眉,有着不同的反应。

这项实验不但显示猫有能力阅读及反映人类情绪的表情,同时还暗示着,猫对人类是感兴趣的。在此之前,有另一份实验报告显示相同的结果。在该实验中,面对具潜在威胁的物品时,79%的受测猫会将视线落在主人与陌生物品之间,并根据主人对该物品释出的正负面情绪,作为它们下一步行动的参考。

「人们总是希望他们养的猫能了解他们,并给予回应,」封克说,由於猫的情绪反应都是很细微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时间。「无论如何,我们的工作成果显示,猫并不像人们之前所控诉的—自私而冷漠。」
至於猫的情绪反应为什麽不如狗明显,专家推论可能与被驯养的历史有关,狗在3万年前就被人类驯养,但猫被驯养的历史大约只有1万年。对於狗的心理行为,已有很丰富的研究结果,但猫却不然,仍待更多研究让人们一窥它们的内心世界。

(来自:奇摩新闻)

“无所谓”一族

“无所谓”一族

www.public-domain-image.com (public domain image)

(图源:Public Domain)

教了大半辈子的书,自我感觉,对学生还是有一套的。无论多么顽劣丶多么不上进的学生,只要本人肯花功夫,三寸舌下,对方多少都会有点触动,可是近来,我的自信有点动摇了。已经有些日子了,总是能碰到这样的学生,自打入学起,所有的课都不上,图书馆也没有他的影子,如果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倒是情有可原,因为那个电子海洛因,染上就难以自拔,可是有些人其实也不迷电子游戏,也就是在网上逛逛,在网下晃晃,没有兴趣,没有爱好,挨老师批评,无所谓,考试不及格,无所谓,学校要他退学,也无所谓,反正这个学,是父母要他上的。

这样的学生,令我们这些当老师最头痛的是没法劝。任你十面埋伏,八方进攻,你几路来,他只一路去,以不变应万变,临之以师威没有用,人家脑子里根本没有师道这根弦,退学都不怕,还怕什么?动之以情也不灵,人家根本就不跟你讲交情,好像这些人没有交朋友的欲望。晓之以理更没门,无论是大道理,小道理,一概滴水不进。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就不必说了,就说他自己,自己的前途,未来的命运,连个大学文凭都混不下来,以后怎么办?能否对得起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的爹娘,一旦退学了,你的爹妈该多么伤心等等,没有用。连比较自私的激励方式,告诉他不学习就不能超过别人,出人头地,都没用。最后老师求他了:你好歹把大学上完行不行?可是再看人家,还是无动于衷。

开始,我以为是我们这些老师跟学生之间出现了代沟,两代人的价值观不同,后来发现不是,这些学生,根本没有价值观,他们已经麻木了。

在我们这些‌‌“只生一个好‌‌”的家庭里,父母丶连带着父母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从开始心理多少就有点不正常,因为他们折损不起,失败不起,甚至连点挫折都经不起。彷佛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只有八个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我们的独生子女,就变成了我们某些家长的试验田,拼命地投入,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只求孩子学习好,别的什么就都不在乎(某些更有野心的家长,还期望孩子有更多的才能,如音乐丶绘画等等)。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事业丶金钱丶爱情,甚至自己的生命和幸福,他们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但是就是不让孩子自己做一点事情,他们为孩子安排一切,就是不让孩子哪怕为自己做一次主。

我们相信,家长都是爱孩子的,爱得无以复加,甚至催人泪下。但是我们家长,似乎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是有自己大脑,有自我意识,有自我意志的人,似乎孩子的意志根本不需要尊重,也不需要考虑。彷佛大人替他们安排了一起,做好了一切,他们只消按照大人安排的道路走就是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于是,在我们的孩子心里,责任没有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只知道别人为他们做事,却从不想自己也需要为别人做点什么。而且这一切是那么的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如果一旦有一天父母做的稍微少了一点,那几乎就是大逆不道了。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样培养大的孩子,有些人的大脑已经不会思考,顶多还能考试,因为他们不需要考虑除学习之外的任何问题,怎样做事,怎样生活,怎样跟人交往,这一切,几乎都成了空白。

非常可贵的是,我们的学校,对家长的动作,也相当配合。全然忘却了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职责,从学生入学那天起,就瞄准着高考前进,日复一日地将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这样做,一对得起家长,二对得起学校,三可以完成或者超额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标。

就这样,我们社会,首先冒出了连起码的初中教育都完成不了的‌‌“啃老族‌‌”,这些人属于‌‌“觉悟‌‌”比较早的无所谓分子,没教育,没技能,没工作,吃爹啃妈,都无所谓。那些还算听话,在爹妈的看护督促下上了大学的,一旦没了爹妈的照看和督促,没有了中学接二连三的阶段性考试和排名,于是就自己给自己放羊了。

现在我们的大学,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应付这样的无所谓一族。那些无所谓的一族,因为他们油盐不进,批评也罢,激励也罢,都不起作用,教育者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这样的学生却越来越多。

怎么办?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们!

(来自:博谈网  作者:张鸣)

研究:男女在职场发脾气 后果不同

研究:男女在职场发脾气 后果不同

Angry Woman

(来自:Wikimedia)

根据研究,女性若想在职场上发挥影响力,就得保持冷静。研究人员发现,男性表达愤怒情绪时,会对同事产生强烈影响力,但对女性而言却恰好相反。

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在210人参与的模拟陪审团审议实验中,假如有1名男性陪审员在表达不同意见时大发雷霆,其他陪审员对自己的裁决会变得较没信心。

然而,女性陪审员若展现出愤怒情绪,则会丧失影响力,其他人对自己裁决的信心会显着提升,尽管两人表达的是相同的意见与情绪。

根据这项刊登在「法律与人类行为」(Law and Human Behaviour)的研究,发脾气的女性会被视为过於情绪化,而不会受到尊重。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研究团队说,这项研究显示,「展现愤怒情绪可能增加男性的影响力,却会使女性丧失影响力」。

研究人员还说:「人们对女性和男性发脾气的观点不同,影响参与研究者如何看待自身的意见。」

他们说:「当女性展现愤怒情绪时,会被视为较情绪化,使得人们对自己的意见更具信心。」

(来自:世界之门)

学习不要停留在课本上,到海外留学,扩大视野!

学习不要停留在课本上,到海外留学,扩大视野!

Hot Air Balloon(来自:Flickr)

学习若只有停留在书本上,吸收再多的新知或许还是深感不足,现在不管是在任何的求学阶段,有愈来愈多的学生都喜欢到国外留学,留学是让自己走出去,最直接的体验式学习。

对於佛教界第一位西行取经习法的「留学生」,大家应该不陌生,就是在唐朝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印度)的玄奘。以古鉴今来说,留学一直是充实自我,更上一层楼的理想作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这个世代来说,圆留学梦不再是什麽难事,但要跨出这一步,并非每个人都有决心,而经济上的因素,也是需要考量进去的。

那些卓然有成的官员丶企业家丶教授等人道出:留学教育是翻转人生,实现梦想的不二法则。有机会到来时,就别轻易放弃吧!

(来自:远见杂志  作者/大学生Wayne)

刘道玉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转载】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被撤职的经历——打破教育垄断,引进民间教育

人物:刘道玉,1933年11月生,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1981至1988年担任武 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一位校长。在任内,他率先推行了一系列 教育改革:学分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度等,在国内 外产生了重大影响。1988年因与教育部上司有分歧被免职。原武大校长刘道玉出自传 解释当年被免职原因。

对很多人来说,刘道玉的名字也许陌生,而对于武大学子而言,73岁的刘道玉是他们心中的一段传奇,一种向往。刘道玉被誉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他首创并推行的一系列高教改革,如学分制、插班生制等等,使武大成为当时教育改革领域上的急先锋。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的校长路石就是以刘道玉为原型创作的。但1988年,刘道玉因为改革激进,被突然免职。在沉寂了十几年之后,刘道玉带着他亲笔撰写的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

尽管已是古稀老人,但刘道玉的思维依然敏捷锐利。“中国的大学要做世界一流的大学,至少还有30-50年的差距”……在昨天的见面会上回答读者问题时,刘道玉就中国教育侃侃而谈。

记:在中国的大学校长中,您可能是第一位为自己写自传的。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您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风云人物。但从1988年,您离开武大校长一职后,这十几年逐步淡出公众视野。为何在您古稀之年要抱病写自传?

刘:我经历过新中国以来的种种政治运动,也曾经当过“工具”。中国有句古语:“七十而从心欲不逾举”。我到了七十古稀之年,对一切都已置之度外,写这本书时,我已经没有什么顾忌了,“我手写我心”。我从69岁开始着手写这本自传。写这本自传,是出于我的一种怀旧情结,也是我对自己的一次全面彻底的反省,回忆检查自己一生所经历的主要事情,让大家知道我为人所知的一面,也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我鲜为人知的一面。是给我自己一个交代,也是给社会一个交代。

记:除了出于您个人的一种生平总结外,从社会大环境而言,是不是也使您想公开地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

刘:我出这本自传,我想,也是现在教育形势下的一种需要。现在高等教育的情况,是大众议论的一个热点。这种关注,一是大众认识到教育是兴国之本;第二是因为大众对中国的教育有着种种不满。教育原来是一片圣洁的净土,而现在教育也腐败了。我感到很焦急。我认为,出于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我应该出来说一说了。

如果是校长我会留住陈丹青

记:在大学教育界,今年的确出了不少震动的事件,比如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辞职、清华大学博士生王垠申请退学、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停招研究生等等。您对这些事件怎么看?

刘:我认为,像陈丹青这些人的举动是出于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一种失去信心的无奈之举。我理解他们,他们的举动是一种勇敢之举,因为他们洁身自好,不愿滥竽充数。

如果我还当大学校长的话,如果他们在我的大学里,我会劝阻他们,请他们留下,尽量尊重他们的意愿,给这些教授、学生更灵活的自主权。可惜,我一直没有看到这些教授、学生所在校方的一种回应,对此,我感到失望。

教育部应该放权

记:“文革”之后,您为中国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考在中国已恢复了近三十年,现在公众对高考的批评却不少。

刘:“文革”后,恢复高考是时代的需要。现在的统一高考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也是必要的。现在教育部门也对高考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我认为这是添枝加叶式的,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抓起。教育部应该要放权,让高校招生有自主权,比如一些重点大学可以自主出题、自主招生。选拔考生,不能再光看分数。现在经济都多元化了,考试也应该多元化。

大学校长应是职业教育家

记:大学校长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职位。今年由博客中国网站发布的一个“中国大学校长公众认同度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有69.8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总体形象更接近官员。您认为,理想的大学校长是什么样的?

刘:我把现在中国的大学校长归为学者型的、双肩挑式的校长,因为既要做学术,又要管业务,因此既要保住博士帽,也要保住乌纱帽。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校长应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有人文素养。但是当他当上校长,他就要下决心不再做自己专业研究的工作,而应该做一个职业的教育家,掌握教育的规律。而怎么样当好这个校长,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靠提拔、靠发奖金,这不行;应该要抓改革,在改革中比比看谁是英雄好汉。

教育改革情结难消除

记者:十几年前,有人说您是因为改革过于激进而被免去校长职务。现在,您还是把改革挂在心中。

刘:教育改革的情结在我心中一直挥之不去。这是我的理想主义。我会把我这本书的稿酬捐给刘道玉基金会,让基金会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一些事。我在教育战线上是改革的弄潮儿。我想,我会呼吁教育改革一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相信教育改革的东风一定能唤得回!

为什么被免职后不做官或离开武大?我为什么不愿当官?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做官与做学问是两个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为什么在这里挨整而不愿离开呢?因为我在这里度过了浪漫的青春时代,贡献了人生最宝贵的壮年时代,经历了如火如荼的改革的黄金时代。……那些整我的人,既没有把我打倒,也未能把我整垮,惟一的就是要把我赶走,如果我调离学校,那不正是中了他们的计谋吗?

找出中国教育危机的祸根——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培养创造力

记者:当年你走马上任当武汉大学校长时,认为当务之急要开刀改革的是哪些问题?

刘道玉:我被任命为校长,完全出乎意料。本来我辞去教育部的官职回到珞珈山(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麓。),是要从事我的化学教学和科研业务,没有想到回来不仅没有摆脱行政管理事务,反而还把我推到了校长的位置。不过自古华山一条路,上任了我就不能退却。既然报纸上说我是“年轻校长”,就得有年轻校长的样子——朝气蓬勃,立足改革,提出“卧薪尝胆,十年雪耻”的口号,要改变武大“老牛拉破车”的落后状态。

我当时最想做的,首先就是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和学术氛围。我既崇拜蔡元培,也崇拜马寅初:蔡元培提出的大学独立、学术民主、自由的办学理念,是世界各著名大学办学之通则,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写道:“政治家是以谋现世幸福为其目的,而教育家则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其追求了。故而前者常常顾及现实,而后者往往虑及久远。”马寅初因《新人口论》而挨批,他写了一份《附带声明——接受〈光明日报〉的挑战书》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他们的办学理念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校长,应该有这种瞻望民族前景的长远目光,应该有这种坚持追求真理的独立精神,在校内创造适合科研和教学的自由空间。

第二个,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时我推行一系列教学制度的改革,允许冒尖,允许跳级,就是为了在制度上适应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的脱颖而出,从制度上给予保证。

当时我在武汉大学实行转学制时,没有请示任何人,认定我作为校长就有权这么做。这个制度实行后,学生在校内可以转系转专业,文理科可以互转,校外的也可以转来——北大、上海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武汉医学院等校都有学生转到武汉大学来。平心而论,我们的学术水平和师资力量不一定赶得上他们,但为什么这些学生向往武汉大学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比较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尊重学生志趣的气氛。

第三,办学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办学的参与者;既是改革成效的检验者,也是教学改革的依靠者。我就花了很多时间参加学生的活动,接待学生,与学生通信——这也有利防止我的思想僵化。

记者:对,你当时对校长办公室有三条要求:凡是学生写给你的信不能扣押;凡有学生要见你不得挡驾(但可以约时间);凡学生举行的活动应当通知你。

被免职最遗憾的是壮志未酬

记者:你得知被免职时是如何想的?

刘道玉:自从我选择改革那一天起,就没有凖备后退。我预料到我的下场可能不妙。果然,我的任期还没有满,突然地,以电传的方式免除我校长职务。我本来不想当官,对这个校长职务本身我并不留恋,如果说有遗憾的话,主要就是我正在制订武汉大学改革的第二个十年规划,还没有出台,更没有来得及实践 ——至今我那些设想还没有人提出来呢。

例如,我要改变“文理科分科招生”的模式。现在我们实行的分科招生,其实是为了提高升学率。1949年以前和五十年代学生学理科学文科,都是自己真正有兴趣,如钱锺书、吴晗这些人为何选择文科?因为他们热爱。但1961年之后,分文理科主要是为了升学率,部分考生认为自己数理化基础不强,进大学把握不大,于是就转向文科。这就造成了某些学生的素质缺陷。

其次,我要改革文科的教学模式。文科到现在停留在表述性的教学模式上,基本上没有形成形象化、实践性的教学手段。我当时凖备在文科建立五大实验室:以哲学系为基础建立心理学和思维科学实验室;在经济学院建立经济模型实验室;在法学院建立模拟法庭,拥有民事审判的正式权限,有法官、庭长、书记员一整套编制——美国就是这样,他们的一流法学院就有民事审判权;在图书情报学院建立信息工程实验室;在新闻学院建大众传媒实验室,可以制作影视作品。这样就把理工和技术手段引进文科,彻底改造文科教学。

第三,如果说我八十年代中期重点是放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上,那么第二个十年想推出来的,是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上的改革。多年以来我们的课程设置体系,都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科学思维方式的传授,我们90%的课程都是知识型的——像你们这一辈学生都是“灌”出来的,中文系弄那么多小说选读课,老师一篇一篇去讲主题、结构!我想大幅度地改革课程,将大部分、至少一半学时,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些想法不能付诸实践,才是我最大的遗憾。到现在我没看到哪个学校想到这些问题,更没推出改革措施。

为何得罪国家教委和省委负责人?

记者:你被免职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你的书中写了,你被免职后,当时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北戴河召见你,肯定你的教改,希望你去北京领导国务院属下一个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机构,或者选择任何大学再出山当校长。有人由此推测,你被免职,可能是一个在中国司空见惯的人事算计之谜。你自己如何分析?是当权者认为你“离经叛道”,还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触犯,还是有某些恩恩怨怨?你被免职究竟是什么原因?

刘道玉:原因是多重的:改革理念的分歧、“功高盖主”引起的嫉妒、我的所作所为对某些领导人的权威提出的挑战……但我认为核心的问题,是利益的冲突。例如国家教育部门那位主管,就认为我威胁到他的地位。1982年,教育部长蒋南翔任职到期,谁来接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到教育部来,对处长以上干部进行一次“部长候选人”的民意测验,我的得票是第一位,当时的这位副部长得票比较低,据说他为此还气病了。当然,我是坚决不想当的,当时我就到中组部去陈述说,我已经在1979年当了一回教育部的“逃兵”,任命了我也不会来的,千万不要任命我,免得我也被动,你们中组部也被动。

这是这位主管第一次感到我威胁到他的位置:论年龄我比他年轻十岁,论在群众中的威信我比他高,论教育论着我也比他多。1985年,中央要把教育部改成比部高半级的国家教委,据说人事方案之一是由万里副总理兼任教委主任,我担任第一副主任,这消息传得非常广,我得知后,再一次到中组部去陈述我不能担任这个职务的理由。我非常高兴后来中央决定了另一套人事方案,但这位主管又一次感到我是他的威胁。

关于改革理念,我与他们也说不到一起去,发生过三次冲突。一次是关于“学分制”的。这位主管在会议上公然说,搞什么学分制啊,美国搞学分制失败了,苏联不搞学分制,卫星上了天!有次我与他辩论说: “××同志,如果你不是健忘,你就是无知。你从哪里得知‘美国学分制失败了’?据我所知美国现在各大学依然还是学分制,而且更有发展。至于苏联不搞学分制,我们也没有说学分制是大学培养人才唯一的制度,可以试验嘛。”

第二次是关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问题。他批评我们武大说:提出“创造型人才”,就是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大学四年怎么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我说: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我们提出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有一个渐进过程。我们这么提,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素质,为他们今后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奠定基础;也不排除少数出色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出创造性成果,现在不是就有学生出版了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吗?你认为大学四年培养不出“创造型人才”就不能提这个目标,我倒要反问你:现在提“要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否能保证大学四年树立这样的世界观?如果说学生做不到,是不是我们也不能这样提?

第三次,是关于政治辅导员问题。一百个大学生配一个政治辅导员的制度,是1962年由清华首创,推广到全国,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反修防变的产物。我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制度并不受学生欢迎,政治辅导员队伍也极不稳定——选业务好的教师来干,他不安心;选业务不强的教师来干,他没有威信。1985年,我将这个制度取消了。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教委主管指责我说:你取消政治辅导员,就是削弱思想政治工作。我说,加强思想工作不在于形式而重在实效,我们将英国牛津、剑桥的导师制引进来,规定每个讲师以上教师都要带十个学生,将教书育人制度化,这就是加强思想工作。

这几次争论,他虽然输了理,但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对我耿耿于怀。

记者:武汉大学归国家教委和湖北省委双重领导,湖北省委的态度如何?

刘道玉:我跟湖北省委主要负责人也发生过冲突。那是1984年5月的事,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为建房,争占杨家湾80亩水塘,民工打起架来,双方都有人受伤。我当时在上海开会,回来得知后批评了我们学校有关部门。省委书记的秘书是水院毕业的,不知他怎么汇报的,这位书记就召集武大和水院两边领导和基建负责人开会。

那是一个星期天,开会是临时通知的,我事先并不知道。一大早我去汉口同济医院看望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教授,参加医院关于他病情的会诊。回家后,家里人说你赶快到省委去开会。我赶去了先检讨说因没接到通知,来晚了。省委书记大发雷霆说:你们武大欺人太甚,逼得人家水利电力学院师生员工没路走了!我说,你这话可不符合实际,难道水电学院五六千人现在每天不能走路?他又说,这块地你们两家谁也不给,省里要收回!我说,在中央的政策是支持教育,为大学发展拓宽用地,你要将属于学校的土地收去,是跟中央精神背道而驰。如果你一定要收,我保留直接向中央申诉的权利。他说,这块地也不是你的呀!我说,我们查过了,是1934年武汉大学从农民手上买的,地契至今保存完好。他说,国民党的地契,共产党不承认!我说,此话差矣。香港是满清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给英国的,我们1949年以后也没有“解放香港”啊?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嘛!他气得说不出话来,说:“你是个名人,说话要注意影响!”我说:“我不是什么名人,今天我是在你省委书记主持的会议上,我是党员,是武大党委副书记,是省委委员,我不过是行使权利发表意见而已。”

会后,我就到东湖宾馆去找胡德平。他是胡耀邦的儿子,当时是中央派到湖北来的整党联络组长。我说,如果两个农民发生了矛盾,生产队长会先听甲方的道理,再听乙方的说法,背靠背做工作,差不多了再弄到一起调解。省委书记可倒好,将两所大学的领导弄到一起,当众支持水电学院来压我们——这连生产队长的水平都不如嘛!

这个话我在学校里也说过,有人向省里打了小报告,书记、副书记大动肝火,说这个刘道玉狂妄到了顶点,竟然说省委书记不如生产队长的水平!后来国家教委副主任彭佩云问我是否说过,我说:我是说了,但我是特指他处理这件争地纠纷的水平。

教育失败的总祸根是当局决策失误

记者:在你被免职十七年后的今天看中国教育,我承认,我对中国教育当局的思路十分困惑。从表面上看,主管更迭了好几届,都并未“因人废言”,没有由于你个人的悲剧性遭遇而否定你的教改实践、你的教育观念,甚至也没有阻挠你率先创立的那些现代教育制度,在各大学推广、施行。但是,他们对你教育思想的核心——培养创造性人才,都避而不谈;他们与你所憧憬的前景,似乎南辕北辙,渐行渐远。你对教育现状怎么看?你认为中国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刘道玉:时至今日,不管是一般市民还是关心教育的广大知识分子,教育成了大家议论的热点,这既体现了民众对教育的关注,也反映出了民众对教育的不满。

大学合并,闹得天翻地覆;大学扩招,弄得天怨人怒;研究生、本科生质量下降,学术腐败日益蔓延,学者剽窃抄袭时有报道;教授数量扒堆但素质却严重下滑,有些人不务正业,在外兼职捞外快成风。学术成果不能说没有,但是真正原创性的、能够跟国外的重大发明创造相提并论的成果,几乎没有……当前的危机,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大学失去了理念,失去了正确方向,失去了严谨学风。

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有政治体制上缺乏民主制衡和监督机制的问题;有市场经济导致消费急剧增长,人们一切向钱看;从学术上讲,没有自由民主,影响到学术的健康发展。现在的中国,不仅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简直就是一个没有任何信仰的国家。我们年轻的时候还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民服务,信仰奉献精神,现在什么信仰都没有了,就是信钱。金钱成了人们最想要、唯一想要、永远没有满足的东西。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也经过了早期敛财致富的过程,为什么没有中国这么乱?他们的基督教对人们的道德起到了规范和制衡功能。中国没有这个东西,什么制衡都没有了。

根子追到哪里?我想去想来,可能还得归结为最高教育当局决策管理上的失误。

“教育产业化”的口号究竟最先是谁提出的?教育部后来否认说没有这么提。我觉得问题不在于口号,而在于实际上怎么做。大学合并尽管遭到许多人反对,但还是要强行合并,从上一直合到下,提出要‘打造教育界的航空母舰’,牌子是谁批的?教育界掀起持续的‘升格热’,中专升格为学院,学院升格为大学,大学的系升格成院……是谁点头的?建设“211”工程(即“要在21世纪建设100所重点大学”),是谁订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是谁提的?还有,各个学校急剧扩大招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拉动教育消费的思想指导下,超过学校承受能力的高速扩招指标,又是谁下达的?

现在不少重点大学积极参加“高校教育成果交易会”,签订那么多毫无约束力的“意向合同”,这不是“产业化”又是什么?美国虽然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但他们也没有要求学校自给自足,中国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怎么反要求搞创收呢?现在大学都在搞“圈地运动”,校园越来越大,楼房越来越高,办公室越来越豪华,勤俭办学的宗旨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据说某重点大学创办了三个“科技园”,还在全国各地建了五个研究院,大力发展所谓“成人教育学院”,实际上是降格以求的变相本科教育……这不是搞以创收为目的的“产业化”又是什么呢?国家安全靠国防,国家兴旺靠教育,这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两个命根子,保证国家安全的国防,谁都知道不能当成买卖;保证国家兴旺的教育,怎么可以当买卖呢?这是最危险最可怕的买卖!国家在这个买卖中巧取豪夺,教师在这个买卖中弄虚作假,百姓在这个买卖中不堪重负。

创建“一流大学”也是中央领导人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喊出的口号,接着出现“千军万马争‘一流’”。“一流大学”是靠提口号建起的吗?哈佛大学有名,是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逐渐自然形成的。世界一流大学都不是一朝一夕竖一个竿子就能见到影子的,它是长期的、甚至是上百年的积累。

教育决策失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致上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是个分水岭。譬如“211”工程、“校长学者化”、“振兴教育行动工程”……都是在那时候;“一流大学”、大学合并、“985工程”、大学扩招、研究生大发展等也都是九十年代末的事。八十年代,中国大学还有一批职业教育家,他们都有比较强的决策能力,全心全意办学,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可是,九十年代初以后的大学校长都是“双肩挑”的学者,多数人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独立办学权,只能上传下达,照章办事。中国历来有刮风的习惯,上面一刮风下面就跟风,教育领域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

想到教育问题,我就想用“醉汉”来比喻,酒鬼明明喝醉了,他就是不承认;教育明明出了问题,教育当局也是不承认,反而自我感觉良好,沾沾自喜。这是非常危险的,讳疾忌医,到头来只能酿成大病,现在中国教育就是一个患了浮肿病的“病人”。

出路在于改革教育部领导体制

记者:用什么办法能够对教育界起到强刺激作用呢?教育如何走出危机?

刘道玉:还是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要从源头改起——从教育部领导体制改起。关键是教育部要放权,大力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不能再维持大一统的教育领导体制了,不能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通过控制、分配资源来领导全国教育了。大一统的领导体制,一旦上面决策失误,就是从上到下全局性的、长远性的,上面决策错了,下面跟着执行就要跟着错么。如果是大学独立办学,你上面错了,下面可以不执行嘛。

1985年,中共中央通过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我参加了那次会议,那个文件就是强调要放权,但现在基本上没有实行。美国是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但是美国就没有像中国这种教育部。美国于1980年才成立教育部,它只有两项职能:一是教育信息统计,为全国提供信息;二是监督制衡教育公平问题,其它都不管。中国呢,教育部的权太大了,基本上控制了中国教育的一切资源,这和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计委控制一切经济资源是一回事。因此,教育部必须放权,从招生、科研计划、教学计划、教材、人事任免、基本建设、评奖……统统要放权,有的是放到重点大学——你看哈佛、耶鲁,不都是自己管自己嘛,它归教育部官员管吗?有的是放到各省市——像美国的公立大学,主要就是州里管。放权之后,国家教育部就是制订法规,制定宏观政策,负责监督制衡。

记者:当局或许担心这会危及对青年学子的全面控制,不是光教育部门改得了的。

刘道玉:是的。有个记者就对我说:“教育现在成了中国最保守的一个领域,甚至比科技体制、比文化体制还要保守。”科技、文化体制也都放开了,可教育体制迄今一直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在运转。说起来这真算荒唐的笑话了,连大学生在校可以结婚,教育部也发个文。有宪法、有婚姻法,你教育部该管大学生结不结婚吗?你凭什么管?还发了个“幼儿园管理”的文件,国家教育部管幼儿园!由于它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管教育,所以一举手一投足就错!

再比如招生,只给大学5%的招生权,自己控制95%!北大、清华招生,自己不能做主吗?规定他们对5%的学生,“分数线可以下滑30分”。这要你教育部管吗?哈佛大学招生招什么人,要谁不要谁,完全是它自己的事,你国家管不着。还要规定“下滑30分”——31分都不行?太可笑了。说到底,教育部要放权,照老子讲的“无为而治”。否则,中国的教育没有希望。

其次,要实行“教育家治校”,不能按照学术威望的高低来选拔校长,一定要选拔那些懂教育、热爱教育、愿意献身教育的职业教育家来做校长。现在大学办得不好,校长要负一部分责任,虽然他们很辛苦。我就公开提出来,教授治学,校长治校,要由治学的人来选拔治校的人,要将选拔校长的权力由党的组织部门转交给大学的教授们,他们才懂得选什么样的校长。学术声誉并不是与领导能力划等号的,专门学问家与教育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当。同时,不能把校长当成一个官员,不能给他规定任期,规定行政级别。只要他干得好,教授们接受他,他就可以长期干下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招收的学生四年才能毕业,时间短了,怎么能检验他培养的学生好不好?我统计了美国著名大学的校长,干得好一般是都在20年左右,哈佛校长艾略特干了40年。耶鲁大学的校长列文——耶鲁本来与我们武大结成姊妹学校,他干了13年,是干得最好的。列文13年来没有带过一个研究生,没有教过一节课,他就专心致志地当校长。

要做一个职业校长,当完全的、整个的校长,而不能当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命分式的校长”,所谓“命分式的校长”就是一个人有了妻子,还想着情人。现在我们绝大部分校长,又要当校长,又要参加人大、政协,又要出国开会……还要带研究生——这就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你校长带研究生,申请基金、申请成果,别的教授当然抢不过你!当了校长,就不得再从事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我个人认为,校长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热爱、值得献身的事业,小者影响千万人的学业,大者影响国家民族的命运。杰出的大学校长常常是历史转型期时的民族精神的导师。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当前正应该涌现出民族精神导师式的大学校长!

第三点,我认为应该大力整肃学风。虽然不能搞运动,但是要广泛宣传和检查,要花大力气。这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乱世必用重典,不矫枉过正是纠正不了的。 “鱼”“渔”和“渔场”

记者:你在武汉大学校长被免职之后,去搞民办学校,是怎么考虑的?

刘道玉:我这个人是理想主义者,我能做成一些事,是理想主义;我的某些失败,也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者对现成的东西是维护的,追求眼前利益。理想主义者对现实往往是不满意的,他总想变,追求完美,追求终极的关怀、终极的价值目标。我觉得一个校长就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他播下理想主义的种子,才能够培养有理想的学生,才能够从有理想的学生中收获精英。

但是理想主义者往往又是失败者。因为要实现理想就必然要改革,必然跟现实的利益、与既定的体制发生冲突。我当时想办民办大学,没有办成,因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民办大学控制得非常严格,国家有个“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民办大学要求“严加控制”——上面要“严加控制”,下面就是“一律禁止”。我到珠海、到深圳、到海南……去尝试,都没有搞成,上面不批准,特别我又是个有些人眼中“敏感”的人。后来没办法,去办民办中小学。我的想法也很天真:我是搞“创造教育”的,实行“创造教育”需要从幼儿开始,趁思维还没有定型,就要培养创造性。这所学校办了六年,确实还积累了很多经验,发表了很多文章,我还写了一本书《爱的学校》,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得了武汉市教育成果一等奖。那本书,就是我办民办中小学的一个记录,包括教育理念、方针、方法、校训、学风……都是我自己设计的,我设计了一个在中小学实施创造教育的“一主二辅三结合”模式,很成功,但是后来这所学校因为资金不足垮掉了,教育改革也不得不被迫终止。

当时我以为民办大学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可以实现我的办学理念,其实这种理想主义是根本不可能在当前中国实现的,私立学校的空间很小很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全国出现“私立中小学热”,现在垮了80%。为什么垮?大部分是政府和公立学校打压的结果。本来武汉市的私立学校办得很好,但是政府要重点中学搞“一校两制”,要他们打着自己的“公立重点学校”招牌办一个民办中学,搞高额收费。中国的市民还是信公不信私,所以几年之内,武汉市乃至全国,真正的民办私立学校很多都垮了。

民办大学境况当时相对来说稍微好一点,但也很艰难。现在呢,上面出了新招:出现了所谓“独立学院”——这就是公立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私生子”:民间企业家出钱投资,重点大学出招牌,迎合群众上好大学的心态。这实际上就是重点大学在变相地卖文凭!真正独立的民办大学呢,空间就又被打压—— 他们总是打压!

与国外联合办学,卡得非常严,得教育部批准,外资轻易进不来。依我看,50年内,甚至100年内,像美国那样创建一批著名的私立大学,是不可能的。

记者: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比较中美教育,现在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知识,不如给人获得知识的技能),这句话的思路,对于将中国目前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转到培养素质,是有用的。但我认为,美国教育更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给学生以“渔场”——提供让他们自己在“捕鱼”的实践中,锻炼提高技能的广阔空间。用这个思路来看中国现在教育的问题,根本弊病就是当局对资源的高度垄断,限制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致使“渔场”无法扩大。不知你怎么看?

刘道玉:有道理。你这个“鱼”、“渔”和“渔场”的比喻,确实很形象地点明了中国教育问题之所在。像我吧,对教育可以说非常锺情,但我如果没有“渔场”我能干什么呢?一个热爱教育的人,没有了学校、没有了学生,就什么事也做不成。“渔场”被他们牢牢地把持在手里啊!柏拉图,罗素,杜威,他们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就能自己办学,中国早期的教育家,也能办实验学校。

可是现在中国一切都要教育部大一统!有的民间教育家像南洋集团董事长任靖玺,我还当过他的一段顾问呢,参观过他的民办南洋学校,他是晋商的代表,很有头脑,培养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碰到由教育部统管的体制,他培养的学生就是素质再高,过不了升学率这一关,家长要看升学率,学生也要看升学率……

记者:他在2004年无偿地捐出自己的所有股份,退出了,写了个小册子,愤怒地抨击教育部的利益集团压制民办教育。

刘道玉:最后他无法做下去——就像北宋的宋江一样,你不被招安,就没法生存;受了招安,就得接受他们那一套。我当年办学也是这样啊!所以现在我不办了,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我现在就是思考问题,写文章,参加讨论,传播我的教育理念。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探讨:中国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危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有最重要的问题:怎样救教育?怎样救中国?
(文章摘自亚洲新闻周刊杂志)

国内中学生英文字迹美如「印刷体」

国内中学生英文字迹美如「印刷体」

Nice Writing Chinese Student(网路图片)

近日有大陆中学生的手写英文作文在网路上造成疯传,字迹端正到媲美「印刷体」,引起热议。

根据《东北网》报导,河北衡水中学是全大陆排名第二的学校,在2015年的高考表现更是全省第一,背後的教育方式可称变态等级,里头学生的手写英文简直像印刷体一样,老师批改相当严格,只要字母长度不对,就会被认定为错误。

从批改过的考卷中可见,尽管学生写的很工整,老师仍相当严格,认为「一字也不要多,一字也不要少」,字母只有任何一点偏差,就会被老师圈起来,认定为「错误」,不过这种教育方式,也引起正反两极的评论。

(来自:奇摩新闻)

何帆研究札记: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和侵美战争

书名: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 作者:约翰·托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8.25(再版)内容简介: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本文为约翰·托兰《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读书笔记之一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和侵美战争?

文/何帆
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有着强烈的二战情结,写了大量的二战历史著作,包括:《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等。《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也是他写的。《日本帝国衰亡史》是1970年出版的,共分四卷:《乌云压顶》、《短兵相接》、《决一死战》和《投降》。此书当然是有偏见和缺陷的,比如此书主要谈的其实是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争,对中国的八年抗战一带而过,就连在东南亚的缅甸等地的战争也着墨甚少,所以读来未免会有失望。但通读一遍,亦有助于理顺历史线索。

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一卷《乌云压顶》。书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日本会发动侵华战争,二是日本为什么会偷袭珍珠港,主动挑起和美国的战争。

作者先从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讲起。1936年2月26日,一群激进的陆军低阶军官发动兵变,计划杀死首相、藏相、宫内相和侍从长等高官,因为他们觉得整个政治体系都已经腐烂了。


日本二二六兵变: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注:二二六事件(日语: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帝国的一次失败政变。

在“二二六兵变”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多起暗杀事件,比如藏相井上准之助、首相犬养毅都是遇刺身亡。这是一种奇特的、具有浓郁日本色彩的“下克上”(gekokujo)现象:在一个习惯于科层制的社会,平日里下级高度服从上级,但到了经济动荡、社会失范的时候,过去一直服服帖帖的下级会格外具有造反精神。这场兵变可以说相当成功,杀死了多名高官,占领了位于东京中心地带的国会大楼和首相官邸,让一群大臣们惶惶不安,震惊了裕仁天皇。

著名的苏联间谍佐尔格藏身于德国使馆,他在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中极有远见地判断,二二六事件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日本将开始对外扩张,而且首先是瞄准中国。

日本当时已经侵略了中国。关东军的两名野心勃勃的参谋军官,即石原莞尔中佐和板垣征四郎大佐私自密谋,刺杀了张作霖,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这种私自行事让东京感到非常尴尬和震惊,但到了此时,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

吊诡的是,石原莞尔坚决发对进一步南下占领中国。他认为,日本的敌人是苏联,要想和苏联决一雌雄,得先发展日本的重工业,这就需要苦心经营满洲,要耐心等待,按照他的预期,日本到了1952年才能发动对苏联的全面进攻。石原属于“皇道派”,还有一派更激进的是“统制派”,要求发兵南下。石原莞尔曾说:“只要我活着就别想有一兵进入中国。”因为他担心南下必然会和英美形成对抗,而日本是打不过英美的。

但形势的发展已经失去控制。1937年6月,近卫文麿就任日本首相。近卫当年46岁,是日本著名政治元老西园寺的门徒,但他一直拒绝参政。1936年近卫临危受命,他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但却无能为力。当时,陆军对政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有实质性的否决权。在陆军的坚持下,陆相的人选必须由陆军批准。如果军方不赞成某个内阁,陆相就会辞职,而陆军拒绝批准其他任何人担任陆相,这样就可以顺利倒阁。


近卫文麿:日本前首相

近卫是个比较自由主义的日本政治家。裕仁天皇做皇太子的时候去过欧洲,喜欢西方音乐和高尔夫球,他看起来更像个邋遢的村长,根本就没有皇帝的威仪。他最喜欢的事情是周六和周一做海洋生物学的科学实验。

按照作者的说法,天皇和近卫都不愿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海军也不赞成入侵中国,比如当时的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曾在哈佛求学,在美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美国的厉害,不愿意得罪美国。但陆军却日益狂热,迅速地把事态推到了战争的边缘。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中日之间的战争已经在所难免。


苏联介入东北

日本之所以发动侵华战争,亦是试错的结果。1938年日本和苏联为了争夺东北和苏联边境的一座小荒山大动干戈,苏联空军狠狠地教训了日本兵。约10个月之后,在东北和蒙古的边界诺门坎,日本和苏联又打了一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战。日本以惨败告终,这才死了打苏联的心。

作者并非史学家,对中国显然并不了解,所以其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叙述或恐有误。其擅长的是描写日本内部的决策,有很多细节耐人寻味。比如作者认为,天皇自始至终对战争的进展了如指掌,和罗斯福、丘吉尔对其军队进展的了解程度一样,远胜于希特勒对其前线的了解。

为什么日本又要发动对美国的战争呢?

日本侵华激起了美国的愤怒,但美国在中国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实质利益。日本表现出非常敏感的一面,一方面,美国1924年的排外法限制日本人入境,这伤害了日本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最让日本人不满的是美国人的双重标准:你干过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干?为什么你能灭了印第安人,我就不能灭了中国人?为什么美洲要搞门罗主义,却要求亚洲门户开放?

日本跃跃欲试,想打美国,和希特勒欧洲战场闪电战的胜利有关,日本军部开始吵吵:“勿失良机”。法国已经战败,英国焦头烂额,他们顾不上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了,那里富有石油、铁、锡、大米、煤和橡胶,就像丢在大街上的垃圾一样,可以随便去捡。

近卫难以遏制军部的冲动。熟悉近卫的人说,他不是个领袖人物,也非强人的典型。他的哲学基本上是消极的,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不招惹和激怒军部,尽可能拖延和陆军摊牌的时间。“如果和陆军撕破脸,陆军就会把你踢开,然后更加肆意妄为。”日本民众的反美情绪日益高涨,流行的说法是存在一个包围日本的ABCD(美、英、中、荷)包围圈。

海军本来是反对对英美开战的,但海军和陆军又要争夺权力,所以海军的策略是表面上支持、暗地里反对。1941年9月,作战计划已经初步确定,海军入侵珍珠港,陆军入侵香港、马来亚和菲律宾。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

入侵珍珠港的作战构想是山本五十六1940年视察航空母舰飞机训练的时候想出来的。或许,这一想法是山本抄袭英国人的。1921年,美国出版了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赫克托.拜沃特写的《太平洋海上霸权》,里面就设想了一支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同时偷袭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场面。日本的海军参谋部把这本书译为日文,在高级海军将领中发行,勤奋好学的山本肯定读过这本书。

日本一边开始训练,一边继续和美国谈判。日本在鹿儿岛附近加紧训练飞行员低空飞行,数周之后,经过刻苦训练,投弹命中率大幅度提高。当地的母鸡受到惊吓,都下不出蛋了。按照作者的说法,日本其实是希望和美国达成和解的,但日美双方始终存在分歧。美国人打从心眼里不信任日本人,觉得日本人不实诚。日本人的文化则认为,一个人很矛盾、很复杂,是成熟的标志。美国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密码,所以对日本的谈判意图了如指掌。但坑爹的是,美国的翻译日文水平很差,对日本密电的内容往往翻译得不准确,或是添油加醋,产生了很多歧义。

财新主编王烁在讲天津爆炸案的时候写过一个评论,说为什么会爆发灾难,因为所有的链子都掉了。这一观察也适用于战争中的灾难。日本入侵珍珠港,自己都觉得是冒险,但山本天生就是个赌徒。最令人感慨的是,美国居然直到最后一秒钟都没有意识到日本人正在逼近。在这个过程中掉了无数链子,有无数次,情报明明可以清楚地提示美国人,日本就要偷袭珍珠港了,但每一次都被官僚体系中的愚蠢、狭隘、懒惰拖延,这才酿成了悲剧。

回顾这段历史,不由得让人感慨,侵略战争从根本上讲就是决策错误。哪里有非打不可的战争?战争往往是由误判和冲动造成的,而不同派别内部的勾心斗角使得战争从一开始就漂移不定,不知漂向何方。

 

如果一个社会里,贫富分化的趋势不断自我强化,到最后1%的人拿走99%的财富,留下99%的人无立锥之地,这个社会是否还值得人们珍惜和呵护?(摘自《先放一把火》)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书摘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书摘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下是她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序言书摘 :

序:一个孤独的声音

我们是空气,我们不是土地……

——M.马马尔达什维利

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死亡、爱?或者,这二者之间本无区别?我到底该说哪一个呢?

当时,我们新婚燕尔。即便是去商店,我们也会手牵着手一同前往。我会对他说:“我爱你。”可是,在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对他的爱有多深。我不知道……我们住在他工作的消防站的宿舍楼里。我们家在二楼。住在同一层楼的还有其他三对年轻的夫妻,我们四家共用一个厨房。消防卡车就停在我们楼下。红色的消防车。他是一名消防员。对于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我一直都了如指掌——我很清楚他在哪儿,他现在怎么样。

一天晚上,我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我下床走到窗边,向外面望去。他看到了我:“关上窗户,回床上去睡觉。反应堆着火了。我很快就回来。”

我并没有看到爆炸,我只看到了火苗。一切都在发光发热,包括天空在内。汹涌的火苗夹带着黑色的浓烟直冲云霄。空气中袭来令人窒息的热浪,令人感觉很不舒服。他还没有回来。

核电站的屋顶上铺着一层沥青,浓烟就来自于燃烧的沥青。后来,他说走在那上面就像是走在熔化的柏油上。他们用尽一切办法,试图扑灭大火。他们用自己的脚去踩踏那些燃烧的石墨……他们当时并没有穿帆布制服。他们穿着体恤和衬衣冲进了火场。没有人告诉他们需要注意什么。火灾发生,作为消防员,他们应召救火,这就是事情的全部。

4点、5点、6点,按照原计划,我们本该在6点的时候出发,去他父母家种土豆。从普里皮亚季到他父母生活的斯佩利兹耶有40公里的路程。耕地、播种——这是他最喜欢的工作。他的母亲总是对我说,他们是多么不希望他搬到城市里去生活,他们甚至还为他建造了一座新房子。后来,他应征入伍,在莫斯科的消防连队里服役,当他退役后,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消防员。除此以外,他别无他求!(沉默。)

有时候,我好像会听到他的声音,那声音栩栩如生,听上去就像他在我的耳边轻声呼唤我。即便是照片也无法令我产生这种感觉。可是,他从来都不曾要求过我什么……即使是在梦中也一样。一直都是我在呼唤他,要求他。

7点,7点时,我被告知他在医院里。我闻讯立刻跑到医院,可是警察已经将医院团团围住,不准任何人进入,除了救护车。我听见那些警察冲着人群大叫道:救护车有辐射,大家离远一点!医院门口已经围了很多人,我并不是唯一一个赶往那里的伤者家属,那天晚上在核电站工作的所有男人的妻子都已经赶到了医院。我开始四处寻找我的一位朋友,她是这家医院的医生。当她从一辆救护车上跳下来之后,我立刻冲上去,一把抓住了她的白大褂:“让我进去!”“不行,我办不到。他的情况不好,所有人都一样。”我死死地抓住她:“让我看看他就行!”“好吧,”她说,“跟我来。你只有15分钟的时间,最多20分钟。”

我看到他了。他全身水肿,皮肤胀得十分厉害。我几乎都看不到他的眼睛。

“他需要牛奶。大量的牛奶。”我的朋友说,“他们每个人都需要喝下至少3升牛奶。”“可是,他不喜欢喝牛奶。”“现在,他会喝的。”那所医院的许多医生和护士最终都会生病,然后死去,尤其是在那儿工作的勤杂工。但是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对此一无所知。

早晨10点,摄影师希谢诺克死了。他是事故发生后第一个死亡的伤者。我们得知,还有一个人被压在了爆炸的废墟下——瓦列里·霍捷姆楚科。他们根本无法到达他被掩埋的地点。于是,他们就把他埋在了混凝土下。当时,我们谁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是第一批走向死亡的人。

我说:“瓦斯亚,我该怎么做?”“离开这里!快走。你还要照顾我们的孩子。”可是,我怎么能够丢下他不管呢?他对我说:“快走!离开这儿!照顾好孩子。”“首先,我需要为你找一些牛奶,然后我们再决定该怎么做。”这时,我的朋友坦尼娅·基贝诺克跑进了病房——她的丈夫也在这间病房里。和她一同进来的还有她的父亲,他有一辆车。我们随即上了他的车,开到最近的村庄,弄到了一些牛奶。村庄距离市区大约3公里。我们买了许多3升装的牛奶,如此一来,所有人就都能喝到足够多的牛奶了。可是,他们刚一喝下牛奶就立刻呕吐不止。与此同时,他们还时不时地陷入昏迷状态,医生给所有人都做了静脉注射。医生一遍又一遍地对他们说,燃烧的气体有毒,他们全都中毒了。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提到过“核辐射”。市区里到处都是军用汽车,军队封锁了所有的道路。电车和火车都停止了运行。士兵们用一种白色的粉末清洗街道。目睹此情此景,我开始为明天如何出城买新鲜的牛奶而担忧。直到这时,我都没有听到有任何人谈论任何有关核辐射的话题。整个城市里,只有军队里的人带着防毒面具。人们继续像往常一样,从商店里买面包,然后把买来的面包装在敞口的大袋子里。人们继续吃着装在盘子里的杯形蛋糕。

那天晚上,我没能进入医院。医院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我站在他病房的窗户下,他走到窗边,大声地对我说话。那情景简直令人悲恸欲绝!人群中有人听到了他的呼喊——当天晚上,他们就会被送到莫斯科去。所有伤者的妻子立刻组成了一支队伍。我们决定要和他们一同前往莫斯科。让我们和我们的丈夫在一起!你们没有权力分开我们!我们手握着拳头大声呼喊,同时用力地敲医院的大门。士兵——当时医院里已经由士兵把守——他们将我们的队伍冲散。没过多久,一名医生从医院里走出来,对大家说:是的,他们将会被飞机送往莫斯科,但是我们需要给他们带一些换洗衣物。他们之前在核电站工作时所穿着的衣服已经全都烧坏了。当时,城市里的巴士已经停运,于是,我们这群女人就在街道上飞奔,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收拾衣物。可是,当我们带着他们的行李包重新跑回医院的时候,飞机已经飞走了。他们欺骗了我们,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一直围在医院四周喊叫和哭泣。

夜幕降临了。街道的一侧停着许多巴士,数百辆巴士——这些巴士都是准备用来疏散城中居民的,街道的另一侧则停满了消防车。他们都来了。所有街道上都覆盖着一层白色的泡沫。我们踩着泡沫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流着眼泪咒骂他们。城里的电台反复地播放他们的通知:在接下来的三至五天里,城里的市民可能会被疏散到其他地方,在此期间,大家可能会暂时在树林的帐篷里生活几天,所以请大家带上保暖的衣物。听到这一消息,人们甚至有些喜出望外——全城野营!届时,我们还将会过一个别开生面的五一劳动节。人们准备好了烧烤的用具和食物,很多人还带上了自己的吉他、收音机。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只有那些当晚在核电站工作的工人的妻子们在哭泣。

我已经想不起来自己究竟是如何赶到了父母所在的村庄,那情景就像是我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妈妈:“妈妈,瓦斯雅现在在莫斯科。他们用一架特殊的飞机把他接走了!”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开始播种土豆。(一个星期后,生活在这个村庄的人们也被撤离了。)当时,谁也不知道会这样!天知道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那一天的晚些时候,我开始呕吐。当时,我已经怀有六个月的身孕。我觉得很不舒服。那天晚上,我梦到他在睡梦中大声呼唤我:“柳西娅!柳西娅!”可是,在他死后,我再也没有梦到过他呼唤我的名字。一次也不曾有过。(说到这儿,她的眼泪流了下来。)早晨,我醒来后就一直在想:我必须去莫斯科。我一个人去。我的母亲哭着对我说:“你要去哪里?你怎么去?”于是,我拉上父亲和我一同前往。临走前,爸爸去了一趟银行,把他们所有的钱都取了出来。

我已经完全忘记了旅途中的情景,就好像这段回忆从未在我的记忆中存在过一样。到达莫斯科以后,我们拉住在路上见到的第一名警察,问他,他们把切尔诺贝利的消防员送到什么地方去了?他立刻把地址告诉了我们。这不禁让我们惊讶万分,因为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言之凿凿地威吓我们说,这属于最高机密。“第六医院,就在地铁站斯库金斯卡亚站。”

那是一所治疗特殊疾病的医院——专攻放射医学,必须凭通行证进入。我给了看门的那个女人一些钱,她这才说:“进去吧。”接着,我不得不挨个地哀求其他人。最后,我终于坐在了放射学科管理者——安吉莉娜·瓦西列芙娜·古斯科娃——的办公室里。但是在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切,也不知道她是谁;我就像一名失忆症患者,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我只知道我必须要见到她。她一见到我立刻就问道:“你们有孩子吗?”

我应该怎么对她说呢?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隐藏我已经怀孕的事实。他们不会让我见他!幸好我很瘦,没想到瘦也是一件好事。从外形上,其他人几乎看不出我和普通人有何区别。[1] 

关于月球的十个迷题

关于月球的十个迷题

Public domain image, royalty free stock photo from www.public-domain-image.com(来自:Public Domain)

1.月球起源之谜

对於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但仔细分析后有缺陷。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

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

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有两位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大胆假说,认为月球是外表经过改装后中空的宇宙飞船。如此一来,才能圆满解答月球留给我们的各种奇异现象。这个假设很大胆,也引起不少的争论,现在大部分科学家仍然不敢承认这个理论。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月球的的确不是天然形成的。月球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天天以同一面面对地球,也刚好与太阳一般大。外面是一层高硬度的合金壳,可以承受长时间高密度的陨石轰击,仍然完好如初。如果是一个天然的星体,是不该具有这麽多人造特徵的。

科学家还发现,月球面对地球的一面是相当光滑的,几大月海都是在月球的正面,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环型山。难怪月球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反射太阳光,在夜晚的天空发亮。如果将时光倒回远古月球刚刚成型之时,光滑的月表没有被陨石攻击的坑坑疤疤,中秋节夜晚的月光一定比现在更皎洁。

现在我们知道月球总是以光滑的一面面对地球,而以粗糙的一面背对地球,这是不是告诉我们月球是为了照明地球上的人们而造的呢?(如果月球是外星人监视地球的太空船,他们不必做这麽大的太空船,也不必具备照明功能,相反的他们应该将月球做的越隐蔽越好,不是吗?)

创造一颗类似自然的星体,利用它表面的反射能力照明地球,这个想法很符合环保,因为不需要发电制造大量的污染,也很聪明,因为它能一次照亮整个地球黑暗的一面。虽然这是个很不可思议的想法,不过却也不无可能吧!如果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到这样的程度,我们会不会这样做?

那麽如果在史前地球上真的有高度发达的人类,他们有没有可能放一颗月球上去,照亮漆黑的夜晚???!

2.月球年龄之谜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後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丶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

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份之後,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4.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

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彷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

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属钛(它被用於超音速喷气机和宇宙飞船上);另一些硬金属,如锆,铱丶铍的含量也很丰富。科学家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这些金属只有在很高的高温—约华氏4500度下,才会和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

5.不锈铁之谜

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6.月球放射性之谜

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可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铀丶铊和鈈)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它们来自月心,那麽它们怎麽会来到月球表面?

7.乾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乾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乾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气团。科学家们红着脸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麽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气?当然这也不会是宇航员的尿液—它直接喷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来这些水气来自月球内部。

8.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

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正如一位科学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铺着玻璃。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的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後果。

9.月亮的磁场之谜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大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麽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从别的天体(诸如地球)获得磁场,因为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它就必须离地球很近,这时它会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10.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

1968年,围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首次显示,月球的表层下存在着物质聚集结构。当宇宙飞船飞越这些结构上空时,由於它们的巨大引力,飞船的飞行会稍稍低於规定的轨道,而当飞船离开这些结构上空时,它又会稍稍加速,这清楚地表明这物质聚焦结构的存在,以及它们巨大的质量。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结构就像一只牛眼,由重元素构成,隐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学家所称:看来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对付它们。

(来自:奥秘网)

「奇女子」狄娜最后一任的丈夫是罗瑞卿之子

已故香港女艷星、有「奇女子」之称的狄娜,逝世多年后,声称是她的第四任丈夫神秘身份曝光,原来是解放军叛将,已故中共元老,解放军大将罗瑞卿次子罗宇,1989年因不满六四镇压出走,但却因此与狄娜结下姻缘亦成为最后一任的丈夫。

现年71岁的罗宇,近日出版《告别总参谋部》一书自揭身世。书中表示,罗宇出生于中共革命根据地陕西延安,父亲罗瑞卿是毛泽东心腹。文革期间,罗瑞卿受到迫害,罗宇亦遭入狱五年,其后获平反,罗瑞卿复出军委,罗宇亦加入总参谋部装备部空军处。

罗宇1988年授大校军衔。1989年学运爆发期间,他正出席法国航空展,被指摘逾期不归,他随后辞职获批准。1990年,罗宇随团赴欧洲后滞留不归。1992年,时任中共军委主席江泽民下令,开除罗宇军籍、党籍。

书中透露,罗宇和狄娜1990年结婚,曾参与其贸易公司业务,随后隐居于狄娜在葡萄牙南部的住宅。至2010年,狄娜病逝香港后,罗宇移居美国。罗宇声称,他与狄娜来自不同世界,两人二十年姻缘是上天的眷顾。

据悉,狄娜原名梁帼馨,1945年1月生于广东兴宁,1962年加入香港影坛,以性感造型拍摄过多部电影,包括《七擒七纵七色狼》及《大军阀》等。狄娜一生充满传奇,亦有「香江才女」之称。

已故中共大将罗瑞卿之子、明星狄娜丈夫罗宇先生回忆录。

告别总参

罗宇毕业于清华大学与高等军事学院,1989年任中共总参谋部装备部航空处大校处长,因不满六四镇压和总参贪腐,毅然辞职出走。后被江泽民下令开除军籍、党籍。

罗瑞卿是毛泽东心腹大将总参谋长、林彪是毛的接班人。文革毛林罗围绕军权生死大搏斗。演出一场林彪叛逃、毛死于众叛亲离、罗家破人亡,祸国殃民的浩灾 —— 罗宇深陷政治漩涡,见证中共绞肉机的残酷、黑暗与狡诈。终于逃出魔网和香港明星狄娜结伴独行共享自由二十年。

罗宇简介

小名罗猛猛,中共大将罗瑞卿次子。1944年生于延安。1963年入读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文革期间被诬陷入狱5年,父亲复出军委,1975年10月加入总参谋部装备部空军处。1984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大学生班,毕业后重返总参。1986年任总参航空装备处处长(师级),赴美任战机改装联系组长(准将级)。1988年回国授大校衔。1989年出席法国航空展。被装备部领导指责逾期不归,乃告辞职,获准。1990年随团赴欧洲和中共体制分手。1992年中共军委主席江泽民颁令,开除罗宇军籍、党籍。1990年和香港影视明星狄娜(梁帼馨)结婚,参与其贸易公司业务,并撰写个人回忆录。隐居狄娜葡萄牙南部名苑,2010年狄娜病逝香港后,移居美国。夫妻恩爱,罗宇视此来自不同世界的姻缘是上天的眷顾。

内容提要

罗瑞卿是毛泽东的心腹大将,执掌公安和总参大权;林彪是毛向全党宣战的接班人,文革展现毛林罗的生死大搏杀。结果罗成为祭旗、林叛逃身亡、毛则死于众叛亲离。在这场三雄决斗家破人亡浩劫里幸存的革命之子罗宇,亲历悲愤、觉醒和思考,写出他见证的残酷而荒诞的内幕。最后,在六四枪声中逃出魔网,奔向自由人生,和香港女星狄娜结为终身伴侣。本书是一位中共第一代子女最有反叛精神和独立个性的心灵记录。有鲜为人知的大内秘闻,包括邓杨顶级家族的贪污腐败、权力核心的阴谋狡诈、总参人事的乌烟瘴气和江青叶剑英杨尚昆等人的私生活,也不乏对党国命运的深刻反思。作者文笔朴实,描述生动,直抒胸臆,复活中国20世纪最震撼的一段红色历史现场。Luoyu_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