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身材,老二身段──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Image当人才变麻烦,怎麽办?

专业身材:把握期待,堪当重任
战国时代,秦昭王手下大将白起在长平一战後,乘胜直逼赵国首都邯郸。危急中,赵国平原君门客苏代以重金贿赂秦相范雎,分析若白起攻下赵国,必位居范雎之上。范雎闻言,便建议秦昭王:「久战疲惫,不利秦国,不如接受赵国割地求和。」秦昭王同意,下令白起撤军回朝。後来白起知道这是范雎的主意,心中非常不悦。

事隔一年,秦国准备再度发兵攻赵,由於白起抱病,因此改派王陵出兵,却在邯郸城外久攻不下。

待白起病愈,秦昭王打算以白起挂帅接替王陵,白起却对秦昭王说:「邯郸易守难攻,秦国连年征战,兵乏民困,久战必败,不如回师。」秦昭王不接受建言,又派范雎规劝白起领兵出征,但白起早对范雎有心结,故意装病不起。

不久,楚魏联军增援邯郸,秦军大败,白起听後便说:「这都是当初不听我的话所造成的啊!」此话令秦昭王感到特别刺耳与尴尬,因此再度强令白起领军,白起谎称病重,拒不受命。范雎亦再度请其出兵,白起却避而不见。

秦昭王一怒,削去白起官职,送出咸阳城。秦昭王与群臣议论:「白起自恃功高,藐视君王,罪不可赦。」於是又派人追出城外,送剑赐死。

另一个对照故事,主角是秦始皇大将王翦。

有回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议灭楚之计,其中一位年轻将领李信,曾领兵数千,虏获燕太子丹。秦始皇问李信,击败楚国需要多少人马?李信说:「20万足够!」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非60万不可。」秦始皇认为王翦年老怯战,因此派李信和蒙恬率兵20万伐楚。王翦认为不受重用,称病还乡。

不久,李信大败,损失7位将领。秦始皇接获战报後,驱车赶往王翦故乡,对他说:「都是我当初没有听将军之言,让秦国陷入危机。将军虽身染小病,难道就置寡人与国家於不顾吗?」

王翦辞谢说:「老臣疾病缠身,希望大王另择良将担此重任。」秦始皇接着说:「唯有将军堪当此重任,希望你不要推拖了。」王翦则回:「如果君王要我出征,非给我60万大军不可。」秦始皇应允。

临出兵之际,王翦要求秦始皇封赐良田房宅,秦始皇不解问:「将军既已出兵,哪怕贫穷?」王翦说:「我不过在为子孙置产而已。」之後亲信问王翦为何如此要求,王翦说:「君王生性多疑,今日又把举国之兵交给我,我若不以为子孙谋利为由,岂不让君王对我产生疑虑。」王翦灭楚後凯旋返国,因功勋卓着,晋封武成侯。

沟通身段:不损老板颜面,不失自我立场
白起与王翦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两人智勇双全,有卓越军事才能,历史上少有人能出其右;然而,两人在面对真正的老大(秦昭王与秦始皇)时,态度却截然不同。

起初,两人都会使使性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老板软化後,王翦一方面立刻顺应,让老板保留颜面;另一方面则柔中带刚,仍要求「60万大军」。

反观白起,面对秦昭王求助和范雎示好,竟一再情绪性地讥评老板不听建言或托病不起,终招杀身之祸。

依我所见,王翦是具有「老大身材,老二身段」的卓越人才,而白起则是徒有「老大身材」却缺乏「老二身段」的悲剧英雄。

而两人在预见及化解危机的能力上,亦有天壤之别。

王翦深知老板对其不信任的风险,称病告老还乡,「见祸基於未萌,避祸起於无形,」掌握天时丶急流勇退。复出掌权後,又以「为子孙置产」做为获取老板信任的护身符,确实是危机管理的高手。

相反地,白起高估自己的功勋,低估范雎的破坏力,无视秦昭王的威信,任凭逆转劣势的机会流失,实在不知祸福相倚的道理啊!

此外,我们也可两位历史名将身上学习他们的情绪智商(EQ)及逆境智商(AQ)。从王翦和秦始皇的应对中,可看出王翦进不致损君王颜面,退不致自失立场,深知如何管理自我情绪,堪称进退得宜的高EQ大将。

相对地,面对秦昭王和范雎两位老板的殷切期盼,白起非但未能正确认知与掌握,还以不成熟的情绪应对,有如「智人的愚行」,殊不知「登高楼要仰赖回旋的楼梯」,可说是「军事巨人丶情绪侏儒」。

时隔两千年,王翦与白起的故事,诉说着身为领导者应有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老大身材,老二身段」。这项领导才能,古今中外皆同。身为现代企业主管,切忌「老大身材,老大身段」,更要避免「老二身材,老大身段」。

运动与游戏对孩子脑部发展的影响

运动与游戏对孩子脑部发展的影响

Soccer Girls

(图源:Flickr)

运动也能「刺激大脑」

小时候父母经常骂我们:「不要只顾玩,去给我念书!」我同意念书真的很重要,但游戏也可以促进孩子的智能发展。

不只是本书介绍的训练操,足球丶游泳等运动,或鬼捉人与捉迷藏等游戏,都能充分刺激孩子的脑部发展。

让我以捉迷藏为例来说明,首先孩子必须先找到一个不会让「鬼」发现的地方躲起来,此时大脑会将周遭环境转换成三次元空间,开始运算处理。等找到可以躲藏的地方之後,就会开始行动。当一个人要爬墙或挤进狭窄的地方,大脑就会从三次元的角度转换整个空间,再决定行动步骤,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一般生活中不会出现的身体运用方式。此外,在躲藏期间还要注意脚步声,想像鬼的行动,确认自己到底躲了多久等等。

运动与游戏就是像这样促进大脑的成长,这些都是坐在家里看电视丶玩电玩无法获得的正面刺激。在科学家执行的动物实验里也发现,能靠自我意志活动的受验对象,其大脑比无法靠自我意志活动的受验对象发展得更健全。由此可见,想让孩子在智能上也有健全的发展,一定要积极地让孩子从事运动。

用运动消除压力

现代社会充满压力,我相信各位每天都要与无数压力奋战。其实儿童每天也要面临许多压力,虽说生活变得舒适便利,但依旧避免不了考试压力丶霸凌危机丶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焦虑感。

我们每天都以「压力」来形容自己的焦躁情绪,但严格来说,造成压力的原因称为「压力原」,感到压力後引起的症状称为「压力反应」。当我们接触到过多压力原,无论大人小孩都会产生压力反应,引起腹痛丶腹泻丶便秘丶肩膀酸痛等症状,甚至引发忧郁症。

运动是能让孩子承受压力,并控制压力的最佳方法。「放松」与「活动」是纾解压力的两大方式,「放松」的功效毋须再做说明,相信各位一定深有体会;。至於「活动」的功效,一言以蔽之,就是「活动身体宣泄压力」

当人处於压力状态,身体会分泌压力荷尔蒙皮质醇( cortisol)进入血液之中,促进血液循环,此时只要勤做运动,就能消耗皮质醇。孩子遇到课业与人际关系这两大压力原时,身体不像成年人会感到疲累,不妨教导孩子利用运动宣泄并控制压力。

(来自:未来Family   摘自 中野.詹姆士.修一《建立自信丶锻炼体能丶提升学习力!跟运动教练教出专注不放弃的孩子》/脸谱出版)

 

最无聊的9种人

最无聊的9种人

Silly Glasses

(网路图片)

人都怕成为无聊的人,但人又最缺自知之明,往往会将无聊当成有趣,越用力越无聊,为填平这种知行鸿沟,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Mark R. Leary作了一项研究,让数百位受访者在43项行为中选出他们认为最无聊的,排名前九大的是:

1丶自我中心的‌‌“负人‌‌”:只散发负面情绪,对别人视而不见,永远都在抱怨,认为全世界都应关注他(她)的麻烦。

2丶复读机式的琐碎者:热衷于鸡毛蒜皮,兴趣单一,尤其让人讨厌的是,不停重复同一个笑话。

3丶无情者:毫无热度,语调沉闷,面无表情,几乎不与人眼神接触。

4丶乏味的慢镜头表演者:语速极慢,停顿很长,酝酿观点的时间很长,谈话像掉入泥潭。

5丶被动的木头人:无话可说,也无想法,随时准备迎合任何人的任何观点。

6丶自恋狂:话题只有‌‌“我,我,我,我,我……‌‌”以及‌‌“还是我,我,我……‌‌”

7丶过于严肃者:总像是在写论文,不会笑。

8丶努力的小丑:过于用力地表演,希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9丶魂不守舍者:总是从谈话中走神,很爱跑题,又以为自己能同时进行若干个谈话。

以上的翻译,我没有过于忠实原文,只是意译。

也许人人都有以上其中某种坏习惯,只是不知道这在他人眼里相当无聊,知道以后,或许也难改,但至少知道是无聊,不会放纵。

人是自我养成的,尤其是三十岁以后,避免成为无聊者,应当是一个追求的目标。

(来自:博谈网  作者: 连岳)

家务劳动才是成长的基础

家务劳动才是成长的基础

Girl Sweeping

(网路图片:Amelia 在扫地)

动手做家事,增加思考能力

正因为我们活在事事便利的时代里,做父母的更应该让孩子动手丶动身体去工作。

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能够学习的人,而是为了让孩子变成有智慧丶更努力让自己活在当下的人。让孩子不以世间价值(金钱等物质)为幸福指标,成为一个实现自我丶坚强茁壮的人。

其实,正因为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坊间才会有这麽多的益智玩具。

但我认为家务劳动才是成长的基础。我在之前的着作中写到:「一个人能够自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家事,才算独当一面。」「独当一面」的意思是成熟,人类从原始时代起,每个人都动手丶花体力去处理自身事物丶打理自己生活的地方。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为人才会去做的动作。

而且,真正头脑好的孩子,连煮饭丶洗衣丶浇花都能当成游戏乐在其中。其实在幼儿期,孩子接触到周遭的各种刺激而快速成长,会很想去做任何家事。他们「玩」家事更甚於玩玩具。也许孩子知道「做家事」才是自己成长所必要的游戏。

在大脑的研究里提到,有步骤的工作可以培养思考能力。单纯的动手或是劳力对脑部的刺激不够,有步骤丶需记忆一段时间的作业,才能让大脑得到刺激。

大脑的短期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处理,短期记忆经过不断地重复可以强化为长期记忆。家事就是这种「有步骤的作业」。

聘雇计时人员时,一般雇主都认为家庭主妇做事比学生有步骤。这也许是因为主妇透过家事自然而然学会「思考的能力」。

益智玩具很好,我也会买给孩子,喜欢看孩子玩得很开心。这种透过「游戏」让孩子思考的玩具有许多优点。当我做晚餐不希望孩子插手时,我会跟孩子说:「你在这个厨房里做饭喔!」然後让孩子去他的玩具厨房做菜。

但我也认为,只有玩具是无法完全满足孩子的游戏心与好奇心。

学习家事的四个阶段

无论是要孩子整理或是帮忙,我常被家长问到:「应该先教孩子做什麽家事?」「要从几岁开始教才好?」

在孩子的行为发展上,「看了之後记住」是很重要的步骤。小孩子看着周遭人的动作跟着学的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模仿心理学」。

孩子看着大人如何做事来学习做事的方法,看大人做事感到很有趣,再透过实际动手做来学会。如果自己动手做了还是不会,就透过大人指导来学习;最後一步是自己找出想学或想做的内容来学习。

我们很容易落入「做父母的该怎麽教」的想法当中,但其实我们最先该做的,是反思自己在做些什麽,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所做的事情来学习的。

反过来说,父母自己不做的话,不管再怎麽教,也许孩子就是学不会。(这麽一写,突然觉得我该跳回自己的身上,好好地反省……。)

另外,虽说孩子是「看了之後记住」,但「看」和「做」毕竟还是不一样。如果孩子实际去做还是做不好该怎麽办?我觉得可以这麽做:

1. 父母先让孩子看正确的作法。
2. 让孩子一个人试着做做看。
3. 孩子做不出来,父母再做一次给孩子看,或是出手和孩子一起做。
4. 孩子可以一个人正确完成就OK了。

如果跳过1和3,不断地让孩子自己去做的话,不管多久他也学不会。老师也许有时间慢慢教,但对忙碌的父母来说,这样做需要一些耐性,但是等孩子学会做之後就轻松了。

(来自:未来Family   摘自 辰巳 渚《孩子的家事课:73个简单有趣的手做练习,健全孩子的脑部发展,培养主动负责的态度, 10岁前就开始累积一辈子的资产》/脸谱出版)

 

请别再认为全职妈妈是理所当然的

请别再认为全职妈妈是理所当然的

Baby

(图源:Pixebay)

理所当然让爸爸总是不贴心

有些爸爸老是不懂,认为全职妈妈都在家爽爽不用工作了,到底还有什麽不满跟意见,甚至认为妈妈每天都在家了,怎还能生病,我甚至听过一句鬼话叫做「妈妈是没有资格生病的」,听完真是让我白眼翻到差点回不来。

人都是会习惯跟理所当然的动物,宝宝刚生的时候,大家都还是新手爸妈,起初爸爸可能因为小孩出生的喜悦,多少还会分担一些事情跟帮忙,但渐渐的,因为照顾小孩的工作多半还是在妈咪身上,妈咪也越来越熟练,爸爸也就习惯跟认为,照顾小孩就是妈妈工作。

「妳熟练就妳用嘛,小孩黏妳,就妳照顾嘛!」

习惯跟理所当然,养成了有些爸爸只会说,而不见得会起来做。

「那个老婆,小孩该换尿布了吧。」
「那个老婆,小孩该要洗澡了吧。」
「那个老婆,小孩该要喂奶了吧。」
「那个老婆,……。」
无止尽的,跟永远都不会起身帮忙的态度

请问一下,像这样的爸爸,既然都有想到小孩需要些什麽了,直接去做,不是比出一张嘴快很多吗?怎只会在那边喊东喊西,还是你根本就不想丶不要也不会用?

分担家务比送礼更让老婆感动

爸爸在外面辛苦赚钱绝对有他们的压力跟辛苦,回到家想放松或休息一下人之常情,但分担一些照顾小孩跟顺手帮忙一些家务,我想还是有馀力的,男人辛苦一点真的不会死,但如果你没有自觉,你老婆会做到死,而且你是娶老婆不是娶「玛丽亚」,当初求婚说要让老婆当「贵妇」怎後来变「跪妇」?

有时候,其实帮忙洗个奶瓶或是顾小孩一两小时,你老婆真的会感动到哭,内心又会有多爱你,你都不知道。

小孩是两个人一起生的,不是只有妈妈的,不要用那种赚钱就是老大的高姿态面对无辜的全职妈妈,男人赚钱养家是义务也是应该的,没什麽好嚣张的,如果真的要用工作辛苦,跟谁赚得钱多来衡量谁是老大的话,爸爸会输的彻底。

学会体谅老婆的辛劳

全职妈妈,每天眼睛睁开,就开始被小孩绑架24小时,外面请一个玛丽亚打扫家里要两万多,请一个保母带小孩也要两万多,你老婆能打扫家里又能顾小孩,晚上没事还要陪睡服务你一下,娶一个老婆就附送三合一功能,要不要一个月付给人家六万多,何况现在的全职妈妈早就不只三合一功能,五合丶八合丶十合都有,你一个月给家里多少?一万,三万丶五万?

你十万也请不到一个十合一妈妈好吗,还敢大声嫌弃什麽!

讲白点,先生如果不肯分担家务跟照顾小孩,那直接请保母照顾,女人也能出去工作,保母钱一个月一万五或两万,都女人出也很没差,但爸爸也不要就习惯跟认为,照顾小孩就是妈妈的工作。

还不是舍不得小孩,跟担心让外人照顾不放心,才在你所谓很舒服的家里,二十四小时都备战状态,身材走样,家事全包,比菲佣还不如,完全被剥夺了自由还有空间,台湾大部分的女人不是水做的,根本是水泥做的,有时候运气不好,水泥生了个病还要被骂,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顾着小孩,我常说来交换个身分几天,绝对比我一篇长长文章有力的多。

或许今天老天爷是过份了点,要生小孩必须要女人怀胎十个月,如果今天能决定是男人或女人谁该怀胎十月生你看还有几个女人愿意生的,自已去慢慢生吧!

(来自:未来Family  作者:庄钧翔)

在办公室如鱼得水的12项备忘录

Image提供主管及员工下列12项备忘录,从小处着手,即能活络办公室气氛。

1. 将走廊上印有「成功」丶「目标」丶「坚持」等不切实际的标语海报撕下来吧!换上白板丶黑板或射飞镖的圆靶,让员工恣意涂鸦,或是射个飞镖消消气,转移注意力。

2. 忌妒是人性,也是办公室让人分心的因素。所以烦请那些帅哥丶美女穿着打扮含蓄一些。

3. 虽然不能到星巴克一边喝咖啡丶一边开会,但至少在冷调的会议室中,放点轻松的音乐

4. 主管发表高论请说「白话」,才能让员工听得懂。不要唱高调或令人无法理解的术语,像「实现公司的价值」,达成「执行力」,让组织企业从「A到A+」等。

5. 订出午睡时间,公司提供毛毯出租

6. 给予员工隐私空间。员工生病或休假回来後,不要逼问他们在休假期间做了什麽事等问题,他们有权利保持缄默。

7. 午餐时间避免员工一窝蜂挤到餐厅,可以分批吃饭,保持餐厅乾净,之後来吃的人,也能享有舒适的用餐环境。

8. 员工餐厅可以放些酒精饮料,仅供小酌,不鼓励乾杯。

9. 每天早晨开放15分钟,让员工们讨论昨晚电视的剧情;还沈迷在昨晚欢唱KTV的员工,也可以顺便清醒一下。

10. 请换掉老旧的影印机丶令人抓狂丶吱喳作响的传真机,还有从早到晚卡纸的列表机

11. 技术部门的人,请将公司电脑丶电话及墙上的挂钟,调成一致的时间,不要一边快5分钟,另一边又慢10分钟,避免让员工工作时无所适从;另外,也请员工将自己的手表丶手机与公司的时间调成一致。

12. 员工别在公司讲八卦,免得扰乱人心

穷人与富人的8个大不同

Image列举出了穷人与富人的关键差异,以下是其中8件。

1.穷人愤世忌俗,有钱人选择相信
分享自己的经历,他的一个前同事,就属於愤世忌俗的人,他认为大多数的人都想要夺走他的钱,似乎就是有种被害恐惧症,使他们认为周遭的人都想对他们不利。相反地,富人反而会相信别人,他们信任周遭他们所遇见的人

2. 穷人寻找问题,富人寻找成功
穷人总是习惯性的发现问题,但富人却习惯性地寻找解法,穷人总是发现问题後抱怨,无论遇见任何事,他们总会埋怨,这也是他们无法成功的原因。相反地,富人了解每件事发生的背後都有原因,而他们会试图找出原因,并且解决它,富人不会因为问题而找藉口,但穷人会

3.穷人喜欢预设前提,富人则喜欢问问题
“对方可能不喜欢我”丶“我可能做不来丶做不好!”没错,穷人常常会这样假设前提,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个跟那个,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常常错失了很多机会,也因此跟成功绝了缘。

相反地,富人懂得问问题:「如果对方跟我见面了,会怎麽回应?」等诸如此类。重点是,要问对的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选择质疑自己

4.穷人说「他们」,富人说「我们」
仅仅是这样简单的一个差异,也能发现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穷人会说“这是他们的问题”,但富人却会说“这是我们的问题“,前者完全没有责任心,即便是自己的工作,而後者却能将责任扛在自己身上。

5.穷人只想着「便宜」,富人却想着「好的」
穷人喜欢周年庆,他们喜欢买任何便宜的东西,但也可能因为如此,却可能买了一大堆没有用以及不喜欢的物品,而富人则会挑选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便宜的。富人会重视品质,而不是只看重价格

6.穷人认为金钱比时间重要,富人认为时间比金钱重要
你可以赚到五十万元,但却不能买回五十个小时,有钱人非常把握他们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时间比金钱更宝贵,而穷人则认为金钱比时间更宝贵。富人绝对不会拿自己的时间去买金钱,也因此,他们懂得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

7.穷人有样学样,富人开创自我
当穷人看见一个机会时,只会想要如何跟别人一样做到它,但富人却懂得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达成

8.穷人爱批评,富人会赞美
当你面对身边那些人生过得很美好丶比你优秀的人时,你会嫉妒丶批评,还是赞美对方?穷人会选择批评,但富人却懂得赞美

「小细节」决定了赢家和输家的距离!成功从生活习惯开始

Image培养意志力,可从生活的小细节开始:

1.检视生命本质,了解你自己
自问「我是谁?我的目标是什麽?目前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才能激发达成目标的意志力。

2.征服恐惧感
问问自己,最坏的状况是什麽?想成功,必须做到「什麽都不要怕!」。

3.设定目标,让抉择变容易
如果无法触动你内心感觉的目标,请马上放弃。

4.激发改变的渴望,逼自己下定决心
时时自问「这真是我想要的吗?」如果是,请你竭尽所能豁出去!

5.贯彻意志,踏上实现的旅程
在床前贴张纸条丶换不同颜色的鞋带,随时提醒自己告别散漫的过去,贯彻达成目标的意志力。

6.成功无关天赋,关键在於坚持下去的意志力
优异其实是一种习惯,必须不断地.训练,训练,再训练!

7.与自己对话,自我提醒以下3件事:
(1)情绪影响行为:千万别喊累,否则你会兵败如山倒,整个人松懈下来。
(2)问自己的问题:起床第一件事,先问自己,「今天期待什麽?」
(3)形容自己的措辞:说出自己的弱点,你就输了。要跟自己说:「我办得到!」

此外,拉森还提供3项强化心理素质的工具,可以保有坚强的意志力:

8.运用想像,预见成功画面
以减重为例,想像你达成目标的画面,像是穿得下比现在小两号尺寸牛仔裤的自己,就能更有动机减重。

9.你的行为,决定你的思考方式
当你感到沮丧时,请将背脊挺直,你就会更有自信。

10.强化心理素质,让你零极限
你得先了解自己在达到巅峰状态时,是什麽样的人。请用两丶三个字形容,并试着回想一下自己的最佳表现。那时,你是谁?

一天结束工作丶下班回家全身疲累之馀,自问「我甘愿遭人取笑『背後看来像一张桌子』吗?我还能忍受自己小跑步时鲔鱼肚会抖动丶挥手时掰掰袖会左右摇晃吗?」如果不想,现在就站起来,出去运动丶跟自己拚了吧!

真正的正向思考-7个放开情绪提升专注力的步骤

Image聚焦思考模式的7步骤:

1.放慢速度,试着区别你的情绪与反应
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思考你想要如何回应变化,而不是让情绪主导你的反应。

2.承认现实
承认我们的感受代表当下的想法,这是面对问题的第一步;唯有了解自己的情绪之後,再来重塑我们的思绪,才是真正的进步。

3.认清挑战
在这个凡事讲求即时的时代,重要的是不要忘记,迅速决定继续往前走,并会使所需时间和努力都降到最低。

4.一一清点与评估
人们有种倾向,当生活中有一件事改变或不顺时,就觉得所有事情都在变化。列一张清单,检视已经改变和尚未改变的事,定义哪些事情已经结束,哪些还没结束。客观看待你的资源丶选择和现实,有正於你采取正确的行动。

5. 探索不同的未来:
我们通常会以「过去的经验」,而不是「未来的潜力」来定义自己。利用转机提出新问题,将会带来独特的机会。

6. 慢慢踏出脚步:
许多人以为美国电视名人黛柏拉·诺维尔(Deborah Norville)33岁那一年演艺生涯就完了,她曾一夕之间窜起,成为NBC黄金节目《今日秀》共同主持人,却因为与另一位主持人互动不佳,导致收视暴跌,短时间内马上被踢出节目。从此她变得消沈,躲在家什麽都不做。

她重新找回人生控制权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下床洗澡;一次洗澡後她决定每天都要这麽做,接着是好好打扮,走出家门。被局限在广播界一年後,她建立起自信心,再度尝试电视节目,最後演艺事业重新起飞。就像英语俗语所说,「蚂蚁要如何吃掉大象?一次吃一口。」

7. 庆祝成就:
我们会庆祝生日丶周年纪念丶跨年和退休,所以现在何必等待?逮住每次机会,只要你做出任何代表新思维丶让你有全新开始的行为,就好好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