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开热水能省瓦斯?

这样开热水能省瓦斯?

Shower Head(图源:Pixebay)

 

你知道热水器的正确使用方式吗?日前有网友在Ptt八卦版po文表示,无法理解为何洗澡热水要转到底,热水器才不容易坏。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原po表示,家中热水器故障,师傅修理後告知,当热水器调好适当温度(EX:最高温调成40度)之後,洗澡要直接开最热,如果转中间,使冷热水混合,热水器就容易坏。这样的使用方式让原po直喊不相信。

有网友指出,冷热水一起开时,如果热水的水压太小,水盘上的顶针无法顶高,就会导致忽冷忽热。也有网友提及,当水龙头转至全热水,此时热水的供应速度是最高,不但可以保证持续会有热水,而且可以把热水器的温度调到最低,使其寿命延长很多。有网友也说,家中今年换热水器,对方也是这样教学的。

部分网友回覆,这个方式除了让热水器不易坏之外,也是省瓦斯的方法之一。不过有人质疑,全家每个人想洗的水温都不同,该如何设定热水器的温度,对此有网友指出这个方法适用於独居者,用在家庭时,会比较麻烦,需不断调整设定。有网友补述,如果是泡澡,就需先放完热水,再用冷水调整水温。不少网友则称是第一次听说热水器如此使用才正确,并惊呼真的长知识了!
(来自:奇摩新闻)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Father Holding Daughter's Hand(图源:Flickr)

我是一个80后,顾名思义,80后就是指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但是在中国,我们80后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含义,它其实是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

我们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叫独生子女证。这个证可以保证我们能够独享父母的宠爱,但是这个证,也要求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最开始我是觉得,如果想做一个好女儿,那我肯定得掐很多的钱,然后让我爸妈过上特别好的生活。

我从上大学开始就经济独立,我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所以我的父母几乎一整年都见不到我两次。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独生子女来说,咱们的父母都变成了空巢老人。有一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早上你爸坐在床边,在那掉眼泪,说想女儿了。你知道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吗?哟,至于吗?您这大老爷们还玻璃心哪,天天给自己加戏在那。

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回家,那个下午,我永远记得。老爸侧坐在窗前,虽然依旧虎背熊腰,但腰板没以前直了,头发也没以前挺了,他摆弄着窗台上的花儿说了一句:‌‌“爸爸没有妈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大家觉得这句话在表达什么?悲伤?软弱?求呵护?我只记得我小时候如果梦到我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会哭醒,我特别难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爸爸没有妈妈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发现这个在我印象当中无比坚不可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间老了。

爸爸没有妈妈了,表达的不是悲伤,也不是软弱,而是依赖。父母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依赖,而当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所以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而且他们后半辈子能依赖的只有我。

我得养他陪他,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他,就像他一直对我那样,我要让他知道,即使你没有妈妈了,你还有我。所以从那以后,我愿意适当地推掉一些工作丶聚会,我挤时间多回家,我陪他们去旅行而不再是把钱交到旅行社,让别人带他们去吧。因为我明白了一点,赡养父母,绝对不是把钱给父母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而应该是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我们陪伴他们享受生活。

所以,我每次回家,就会带我妈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有一次我正给我妈吹头发,旁边一位阿姨说:‌‌“你女儿真孝顺。‌‌”我妈说:‌‌“大家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女儿羽绒服!‌‌”幸亏没说军大衣。那阿姨说:‌‌“我儿子也特孝顺,在美国,每年都回来带我们去旅游。‌‌”说着吧阿姨还把手机掏出来了,给我妈看照片,说你看我儿子多帅,一米八五大个,年薪也好几十万。

我当时有点觉得话锋不对,为什么呢?当一位阿姨向你的妈妈展示他儿子的照片,并且报上了身高体重年薪的时候,笑的都是相过亲的,你懂的。就在这个时候,阿姨说了一句让我们全场人都傻了的话,她说,可惜不在了,不在了。原来就在去年,阿姨唯一的儿子在拉着他们老两口在旅行的高速公路上,车祸身亡。

在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去安慰那位阿姨,我就想伸出手去抱抱她。可当我伸出手的那一刻,阿姨的眼泪就开始哗哗地往下流。我抱着她,我能感受到她那种身体的颤抖,我也能够感受到她是多么希望有个孩子能抱一抱她。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特别地害怕,我不是害怕父母离开我,我怕我会离开他们。而且经过这件事,我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这样的感觉,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原来我只觉得这句话应该是我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别让爸妈担心,对吧?但是现在我发现,不仅如此,我们对待别人,也要这样。

因为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一个家!

所以我现在每一次在跟父母的时候,我都会紧紧地抱抱他们,在他们脸上亲一下。可能像拥抱亲吻这种事,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父母来讲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请大家相信我,只要你坚持去做,你用力地把她搂过来,你狠狠地在她脸上亲一下,慢慢地她就会习惯。像我现在走的时候,我妈就自然地把脸送过来。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在表达爱。

我想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确实承担着赡养父母的全部压力,但是我们的父母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风险,可是他们从不言说,也不展现自己的脆弱。你打电话他们说家里一切都好的时候他们真的好吗?

作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

龙应台有一篇《目送》,她在结尾告诉我们,不必追。可是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要从今天开始追!提早追!大步追!至亲至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谢谢大家!谢谢老师!

(来自:博谈网)

试着每天放手一样东西 会有这些好处

试着每天放手一样东西 会有这些好处

Empty Wardrobe(图源:Flickr)

在脑中记住「不囤积的习惯」

为了不使周围充斥物品,就试着从每天放手一样东西开始吧。什麽都好,一件穿不着的衣服丶一支已经没墨水的笔丶一本不用的书,真的什麽都可以。虽然是无趣的作业,事实上却有意义,会产生绝妙效果。怎样的效果呢?总归一句,就是养成「不囤积的习惯」。

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脑中就会记忆起来而成为习惯。但只要一天偷懒,就会马上回到原本的状态。乐器的练习也是一样,一天偷懒,要回到原有水准,就得要比平常多花好几倍的气力练习。

我曾经学过古典吉他,只要偷懒一天,隔天手指就不如平日般灵活,所以要每天练习,才能维持现状。因此,为了养成不囤积物品的习惯,就要每天放手一样东西。不放手一个,就等於囤积一个。好不容易每天放手一个,中途放弃的话,就会反弹回来,所以请每天持续进行。因为持续,就能养成「不囤积的体质」。

认真地看待物品,就会产生珍视的心情

这样的作业还有附带的效果。决定放手的作业,就是对一个个物品询问「需要?」丶「不需要?」。在寻找要丢什麽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在抽屉中发现街角拿到的面纸包,便拿到公司使用的状况。也就是说,这样的作业也能够唤醒先前不曾使用的物品,成为可使用的物品。每天认真看待物品的话,物品就会变得珍贵,进而爱惜物品。也因为这样,会渐渐变得不再乱买东西。

没有时间的人,就从包包开始试试看

还是有人会觉得,即使每天放手一物,仍有困难。像是因为忙碌没时间,所以忘了丢物品;也有人觉得要思考丢什麽很麻烦。业务员B也是这样的人,B先生总是拿着塞满资料与简介的包包四处移动。因为物品太多,里头究竟放了什麽,似乎也无法掌握。与我会面的时候也是这样,虽然嘴巴说着「记事本丶记事本……」,却无法立刻拿出来。

因此我就说:「包包中不需要的物品,试着每天减少一样吧。在咖啡馆等人时丶移动的时间等等,什麽时候都可以进行。请准备一个袋子来装不需要的物品。」我跟B先生说,从包包开始的理由是,每个人在包包中放的物品都不同,这正反映出生活格调和想法等,所以也可以说是那个人的分身。

所以,如果觉得房间很难下手,也可以从自己的分身,也就是包包开始。於是B先生便事不宜迟,开始将包包中不需要的物品取出。快没水的原子笔丶压烂的面纸丶口香糖或香烟的盒子丶手帕丶收据丶满是折痕的简介等等,虽然嘴巴说就只有这些,但却拿出各式各样的物品。B先生说:「包包变轻了,变得容易使用了,对谈事情也很有帮助。」他似乎很认同这样的效果。让包包跟房间都清爽,变得容易使用的话,就会产生认同感而变得会好好珍惜,也不会想把多馀的物品放进去。

 

(来自:心光网)

我是否宽己苛人?

我是否宽己苛人?

Sunset

(图源:Public Domain)

接受自己的失败,总比接受别人的失败容易。自己的失败总是有理由的,譬如,时不我与,对手太奸险等。别人的失败却是活该。

接受自己的成功比接受别人的成功容易。自己成功是运气加努力。别人成功纯粹是运气。

接受自己的际遇比接受别人的际遇容易。自己的际遇好,是自己应得的;际遇不好,是命中注定的。别人的际遇不好,是他没有上进心;别人的际遇好,是他阿谀奉承得来的。

接受自己的软弱比接受别人的软弱容易。自己软弱,是因为很多人需要自己照顾,所以不能随便逞强。别人软弱,就是无胆,没骨气。

接受自己出卖朋友比接受别人出卖朋友容易。自己出卖朋友,是情义两难全,出卖他,也是无可奈何的。别人出卖朋友,则是无情无义。

接受自己出洋相比接受别人出洋相容易。自己出洋相,其实是故意娱乐大家。别人出洋相,却是出得特别难看。

接受自己变心比接受别人变心容易。自己变心是仁至义尽。别人变心是寡情薄义。

只有一件事情,是我们接受别人比接受自己容易的,那就是赞美。自己的赞美,也许是自欺。别人的称赞,却是真心的。

(来自:博谈网  作者: 张小娴)

全球最佳移民目的地在哪里?

全球最佳移民目的地在哪里?

Stockholm Sweden

(图:瑞典 Stockholm   图源Pixebay)

根据海外中文媒体报导,汇丰银行Expat部门已连续八年编制移民探索(Expat Explorer)国家排行榜。该机构追踪移民者(任何不在原籍国居住的人),并将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与从前的生活相比,以此来了解移民地的优劣。

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最佳移民目的地排行榜显示,新加坡高居榜首,而榜上前十名并无美国。不少中国移民放弃移民美国的主要顾虑,是对富人的繁重赋税以及对中国移民的限制。甚至有些移民美国后的华人感到税负太重,就又放弃了美国国籍,例如影星李连杰就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了新加坡国籍。

在这份最新的排行榜中,新加坡丶新西兰和瑞典名列前三。美国在2015年的移民报告中排名第16,而在2014年曾一度排至30名。

据该报告显示,美国在经济方面评分排名第13,在家庭移民评分方面排名19。有71%的受访者认为他们能很好地融入美国当地,66%的孩子们能入读当地的公立学校。但美国的健保各项指标中满意度最低,仅有28%的人认为满意,但有52%的人认为他们的孩子移民后更健康了。满意度最高的两个方面为职业进阶和创业,分别排全球第三和第四。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创业的好地方,55%的人对美国的经济充满信心。

在2015年全球最佳移民目的地报告中,新加坡位居“最适合移民者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投票榜首位。报告说,新加坡税率远远低于美国。同时新加坡被视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能提供较好的职业发展,67%的移民者表示新加坡比自己的原籍国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对于中国移民来讲,选择新加坡还有一个潜在的优势,新加坡70%以上是华人,文化相近,便于融入。

此外,报告还指出,瑞典最适合移民家庭,而瑞士最适合职业发展。

(来自:Vision Times)

做自己的主人!

Image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如果经常心怀猜忌丶愤怒丶报复,我们就是在选择地狱。当我们选择包容丶原谅丶了解丶宽恕丶关怀,我们就是在选择天堂。你看,地狱与天堂都只是一种选择,最妙的是,我们有百分之百的选择权,而你选择了天堂。

日本家长不会告诉孩子“好好学习”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10月上旬,诺贝尔奖获奖者出炉,在日本人中,大村智(北里大学特别荣誉教授)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梶田隆章(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教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尤其是大村出身于我的故乡山梨县,我从个人角度感到非常高兴。大村这个姓氏在山梨县很常见,

 大村智北里大学特别荣誉教授
大村智北里大学特别荣誉教授

我中学时代的恩师也姓大村。听说大村获奖,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情。

此外,观看大村和梶田获奖的记者发布会,我感到心情激动。说到原因,是因为2个人都非常谦虚,具有绅士风度,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他们的经历等已得到报道,这里从略,据说大村在小时候,祖母就教育他“要成为对人们有用的人”。父母家是农民,大村是5个兄弟中的长子。考虑到80岁这一年龄(据说在高中时代之前,曾打算毕业后继承父亲的家业,从事农业)和乡村农民长子这一家庭环境,仅仅能读大学就非常了不起,但大村的伟大之处还是在那以后。

大村来到东京,在晚间的定时制高中当教师时,看到前来听课的学生的手满是油污,深感震惊。大村说“这个学生白天工作,虽然筋疲力尽,却到学校来学习。我自己也要更加认真地学习”,于是下决心报考研究生院。从那时起,是大村的研究人生的开始,但据说大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他“要好好学习”。

据说这是由于,认为大村是农民的长子,将来只能从事农业,同时学习是自己做的事情,绝非被别人督促后才勉强做的事情。同时,据梶田在高中时代的恩师介绍,梶田在参加弓道部时,不仅是学习,还拼命参加体育运动。

不仅是这2个人,观察留下巨大业绩的日本人的采访等会发现,在我所知的范围内,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的父母说过  “要好好学习”。有调查显示,进入东京大学的人有很多都没有被父母硬逼着去学习。

虽然不清楚原因,但作为日本人,年长于我的人经常听父母说的是,“要像个男孩子”、“要像个女孩子”、“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要与大家和睦相处”等。“像个男孩子”指的是,就算遇到痛苦的事情,男人也绝对不能在别人面前哭泣;不能欺负弱小者等。而“要像个女孩子”指的是,不能岔开双腿坐着、不使用粗俗的语言、帮母亲做家务等。

虽然不了解最近的年轻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但我感觉,至少过去很多父母更加重视协调性和为人处世的教育。而非学习。

大村和梶田很偶然地都毕业于地方性大学。大村毕业于山梨大学,而梶田毕业于埼玉大学。均为县(在中国相当于省级)内被视为最优秀的大学。这些地方性大学虽然偏差值(指相对于平均值的偏差数值,反映的是每个人在所有考生中的水平)很高,但由于不惹人注意,与东京的大学相比,就职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乡下的高中生很多人都希望进入引人注意的东京和大阪的大学,而认为地方性大学非常枯燥。

但是,出身于这样的地方性大学、未能进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学者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成为在地方努力奋斗的众多日本人的希望。

希望今后像他们那样孜孜不倦努力的学者在世界上获得认可、得到回报。

最好的尊重是不干涉

最好的尊重是不干涉

Forest(图源:Pixebay)

野生动物电影纪录片的制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贝弗利·朱伯特夫妇,从年轻就一直居住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野生环境中,长达30年。在拍摄过程中,不管画面怎样惊心动魄,他们始终不去介入,只专注于拍摄。

有人曾这样问朱伯特夫妇:‌‌“当肉食动物在捕杀弱小动物时,你们也眼睁睁地看着,不上去帮一丁点忙吗?‌‌”

朱伯特夫妇的回答是:‌‌“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

一句‌‌“无动于衷‌‌”,朱伯特夫妇的行为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2011年,朱伯特夫妇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最后的狮子》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上映。

该影片上映后,朱伯特夫妇讲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在拍摄过程中,朱伯特夫妇每天都跟着狮子马蒂陶,马蒂陶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因为幼崽们越长大,奶水需求就越大,它不得不想办法找到更多食物。快断奶的时候,小雌狮已经长得很强壮。小雄狮个子还很小,它一直黏着母狮撒娇。两只幼崽的存亡紧逼着马蒂陶。朱伯特夫妇看到,马蒂陶不顾灼热的气温和湿气,迫使自己站起身来……

马蒂陶出去捕猎,朱伯特夫妇决定跟着它。他们知道,它去捕猎,每天傍晚都会回到幼狮的身边。一个特殊的早晨,朱伯特夫妇回来后发现小狮子不在了。他们跟着马蒂陶,最终只找到了小雄狮。但是,小雄狮的脊椎已经断去,每次走路,不得不痛苦地拖着后半截身子以及两条后腿。

朱伯特夫妇感觉得到,马蒂陶一直在期待奇迹的发生。它给予了小雄狮更多的关爱丶亲密和保护。但始终,它无法弥补自己的过错。最终,马蒂陶转身离小雄狮而去,将一切都抛在身后。

这样的悲惨画面,让朱伯特夫妇十分震撼。

朱伯特夫妇还讲述了一段他们拍摄母花豹拉格迪马的经历。

拉格迪马只有八天大的时候,朱伯特夫妇就一直跟踪拍摄。一个寒冬的夜晚,他们拍到了拉格迪马第一次大屠杀的画面——它在树上杀死并吃掉了一只母狒狒。拉格迪马要离开的时候,有东西动了。朱伯特夫妇看到一只仅出生几天的小狒狒从树上掉了下来。拉格迪马显然也看到了。贝弗利想停止拍摄接下去要发生的悲惨画面,而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营救小狒狒。

德瑞克制止了她。他劝她继续看下去。

摄像机里接下去拍到的画面简直让朱伯特夫妇惊呆了。拉格迪马没有要杀死那只小狒狒。它温柔地叼起小狒狒,爬上树,然后将它放在安全的树枝上。直到深夜,拉格迪马都在照顾小狒狒。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努力让这只小狒狒远离伤害。

最终,拉格迪马和小狒狒相拥而眠。朱伯特夫妇泪流满面。

朱伯特夫妇说,这两段故事对他们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拍摄到马蒂陶找到脊椎已经断掉的小雄狮时,我们不断问自己:是否应该介入并提供帮助?我们知道自己无法恢复小雄狮已经断掉的脊椎,但我们可以杀了它,以结束它的痛苦。但最终,我们忍住了。同样,在拍到拉格迪马吃完母狒狒后发现小狒狒的一瞬,我们也产生了上前救下小狒狒的冲动。但我们也忍住了。结果我们看到了温馨的一幕。‌‌”

‌‌“悲惨也好,温馨也好,那是自然的事。野生动物间的厮杀,你或许阻止得了一次,但你阻止不了十次丶八次,因为那就是生存,那就是竞争。‌‌”

因为不干涉,他们在30年的时间里拍摄了25部震撼人心的野生动物纪录片,8次获得艾美奖。

因为不干涉,他们让更多人理解了一点:有时,‌‌“无动于衷‌‌”就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尊重。

(来自:博谈网)

留学生活:品味北欧

留学生活:品味北欧

Northern Norway(图:挪威北部  图源维基百科)

中学的时候喜欢看地图,两个怪模样的国家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是智利,像一根长长的蚯蚓,另一个便是挪威,漫长的海岸线出奇地拐弯抹角,曲曲折折像片被虫子吃过的海带。两年前,我来到挪威,坐上大巴,横贯了挪威南大陆,又沿着西海岸南来北往,一路下来,这次旅行给我一种强烈的印象,挪威就是一块大石板,挪威人生活在这块大石板上,处处都要和石头打交道,这也影响到挪威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为脚下都是石头,在挪威修路特别困难,几乎每一公里都要劈山挖岭,公路两边随处可见青森森的石头断崖。遇到峡湾和高山,只能打隧道,中国游客喜欢到弗洛姆(Flåm)逛峡湾,在通往弗洛姆公路上,就有挪威最长的隧道,长达24.5公里。因此,挪威的公路寸土寸金,在挪威开车特别贵。

2015年一月份,50年一遇的超级风暴“尼娜”席卷挪威西海岸。 风雨过后,住在卑尔根附近的我到附近小山上远足(gå på tur),一个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只见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挡住了眼前的道路。在中国,不管多大的风暴,树大多数是被吹歪了,吹折了。像这样树冠树身完整,但树根被连根拔起的情况很少见,回头看看,才发现这些倒下的大树都是长在一块石板上,树根全扎在薄薄的一层土中。听人说,本地以前有个大地主,为了修建牧场,请人成车成车地运来好土,在一块石板上硬生生地修好了一个牧场。去年,这个牧场被卖,准备建房,打地基时掀开表层土,露出了垒垒青石。挪威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情形非常像这些大树,日子自然非常艰辛。

挪威国土大部份都是高山荒野,耕地面积仅占国土的百分之三左右,又处于极北之地,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挪威并非像今天人们所评价的,是世界最宜居之地。记得一次看到一个报导,一位移民局的官员说,挪威是块贫瘠的土地,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历史上也的确如此,挪威曾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大部份英国人吃香喝辣丶衣食无忧时,挪威人还在为吃饱饭而苦苦挣扎。周边的瑞典和丹麦都有众多富得流油的大庄园主,而挪威远远没有形成大的庄园经济。

刚来挪威时,对挪威人异常简单的饮食非常不习惯,早餐是面包夹点什么,午餐还是面包夹点什么,只有晚上才有一顿热饭,但一般也是土豆丶胡萝卜加点肉什么的。在中国人看来,这顶多是顿点心,哪是正儿八经的一顿饭啊。这应该是挪威过去生活的写照吧。

由于挪威漫长的海岸线绝大多数也是由坚硬的石头围成的峡湾,这让挪威几乎遍地都是天然良港。大的像奥斯陆丶卑尔根,小的像奥勒松丶海于格松等等。但另一面是,如此长的海岸线,居然很少有沙滩,有一处,也极短极小,我所住的城市只有一处二丶三米长的海滩,被开辟为一处游泳场,由于过于狭窄,一到热天,人都挤成罐头了。

靠海吃海,由于海港众多,近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让挪威有了伸展拳脚的机会。像挪威这样的蕞尔小国,居然拥有世界第三大商船队,成了海运超级大国。听本地人讲,本地60丶70岁以上的男人,几乎都是船员,到广州丶上海那是家常便饭啦,本地首富便是一个大船东。

看来,挪威致富之道在于“海”,过去,挪威最富有的人便是一些出口商,主要是出口鱼和木材。特别是海上石油的发现,让挪威成为最富有的国家。但话是这样说,对于从富庶山河出来的中国人来说,对挪威土地的贫瘠,还是印象深刻。但在这块贫瘠土地,如今如此的安定富庶,石油当然是个重要原因。但是我想,一定还有另外原因,这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责任编辑:林彬

(来自:世界之门)

股神巴菲特:你最该投资的是这项资产,它的报酬率最高!

Image究竟是什麽了不起的资产,他会这麽看好?

答案就是:你自己。
人生中没有哪一项投资,会比投资自己更划算。──华伦·巴菲特

巴菲特把投资自己分成5个面向:

1.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性灵
你只有一副脑袋和一副身体,所有一切都依赖肢体和心神,否则你无法创造美妙的生活。要保持身心健康并不困难,透过阅读书本和杂志,培养你的思想;每天运动丶好好吃饭丶多喝点水丶正常睡眠,则是保护身体的秘诀;要想提升性灵,那就从善待别人丶常抱感谢开始。

2. 培养好习惯,坚持执行
想想要做哪些事,可以让你的日子过得更好?可能是运动丶可能是专心工作丶可能是和别人说声早安,只要你发现了这些事,就从当天开始执行,然後明天也做丶後天也做,渐渐养成习惯。从小事做起,一件件的累积,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更顺利丶更开心。

3. 永远不停止学习
巴菲特从不让自己停留在既有的知识,他会阅读新知丶参加研讨会丶和专家交谈请教丶深入研究自己喜欢的事物。所以他会有新的想法去面对世界的变化,而不是永远抱持同一套思维,固守不变。

4. 慎选好友
你平常花最多时间沟通的朋友,将影响你成为什麽样的人。回头观察你现在的朋友们:他们带给你的是帮助还是烦恼?他们积极的面对生活,还是习惯负面思考?你和他们相处时会觉得很棒,还是打坏情绪?如果答案都是後者,你可能要考虑限制自己和他们聊天的时间,并寻觅其他带给你正向帮助的新夥伴。

5. 做你喜欢的事
巴菲特的最後一个建议,是如果你只能活这麽一次,何不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你察觉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别犹豫,就大胆的去做吧!这会让你每天兴奋地起床,而不是限缩自己,只为了在无聊的履历表上添个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