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子关系往爱的方向发展

让亲子关系往爱的方向发展

Baby

身为「母亲」的我们,也身兼孩子照护者的角色。从自己成为母亲的那一瞬间起,就必须开始照护以自己孩子的身分出生於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此时,清理「母亲」这个立场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清理母亲这个立场的做法非常简单。当你体验到自己身为母亲的瞬间,例如带孩子到幼稚园丶照顾孩子丶孩子叫你「妈妈」或自己察觉的时候,就算只是在心里念着四句话也没关系。孩子本来就身处於神圣的存有身边,这个存有是孩子本身所拥有,接受这个事实是很重要的。我们大人所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的爱他丶照顾他,并将他放回原本的位置。不管是自己或孩子,都必须分别将自己的存在视为一个完整的「灵魂」。

父母越是想拥有孩子,就越是剥夺其内在小孩的自由,使他将原本完美的存在隐藏起来,而这同时也会发生在父母身上。灵魂的自由被剥夺之後,就会重播记忆,因此就发生了问题。

想要解决问题,你所能做的就是清理。如果你是孩子,就清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是父母,就清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有丈夫丶妻子丶伴侣,也一样清理与对方之间的关系。我们当然是打从心底爱着孩子,请先认清这点,并将它当作体验来进行清理。请不用担心,进行清理并不会使某些东西消失。虽然清理房间的时候可能会丢弃当时认为不需要的东西,但是也会找到消失很久的东西,并且得以将它整理到正确的位置。这一点与清理房间一样,只要进行清理,就能将记忆送回正确的地方。这麽一来,自己的内在也会产生变化,即使采取同样的行动,也会获得不同的结果。

某种意义上来说,亲子之间只要进行清理,在潜意识里就能取得对等的关系。虽然你们在这个瞬间表面上是亲子关系,但可能在不断重复的过去某一段时间里,你的孩子曾经是你的主管,或是你曾经是他的老师也不一定。虽然我不知道你们以前是什麽关系丶发生过什麽事,但我们却正在重新体验亲子关系之间的障碍,那是肉眼看不见的。当我们站在父母的角色,把爱投注在孩子身上丶尽最大的能力提供最好的环境,可是却得不到孩子的回应时,那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体验到「痛苦」的原因都是记忆的重播,因此你可以进行清理。或许他曾经有过身处於被安排好的环境里,表现自己的才能却被人憎恨丶受到惩罚的记忆,所以现在也不敢表现才能。

即使身为父母的你不知道孩子与过去的自己发生了什麽事,最重要的是依序针对自己丶成为问题显现出来的孩子进行清理。意识并不知道哪件事情与这些问题相关,但不管对方是谁,只要自己处於经过清理的状态,双方相处时就能看到彼此真正的模样(零的状态),而双方的关系就会朝着充满爱的方向变化。

「爱」就是「自由」。不管你是家族的一员或身为父母丶子女,只要在完美的状态下将该做的事做好,自然能够得到该得的东西。

(来自:心光网)

好员工才会抱怨的!

Smartphone多年的管理经验中,我认为处理员工的抱怨,是一家公司能否进步的关键之一。

负面的看,它叫抱怨,正面的看,叫解决问题

有些员工,每天在公司做事,但却不曾去思考工作上的问题,这种人我称之为不知不觉者,他们每天依着规矩做事,一点都不认为工作流程丶环境丶分工丶产品或者策略有什麽问题,主管交待做就是了。

第二种人我称之为旁观者,他们会发现问题,但不会跟别人说,只是静静的看着问题存在,等着别人来解决他。

第三种人就是问题提出者,他们除了发现问题外,同时也会把这个问题在会议中,工作时跟别人讲,甚至会直接跟老板说这个问题应该要被解决,这种人时常会被当成头痛人物,或者是被归类为爱抱怨的人。但我认为这样的说法都太过污名化了,因为能找出问题的人,本来就不见得是能解决问题的人,相对的,能解决问题的人,也不见得是能看到问题的人,两种人对公司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种人就是问题解决者,他们能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也能带领大家一同解决问题,这种人常常被称为专家或英雄。

如果公司或团队里有人总是提出问题,别急着把他当成问题员工看待,而该好好了解他们抱怨的事情,因为这是因为他在意这份工作,在意这家公司才会提出他的问题。

即便他无法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你都该感谢他,因为他让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问题,带你更深入第一线的状况。我们都期望员工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我认为这样的员工可遇不可求,比较合理的期望是有员工愿意提出问题,然後有员工能解决这个问题。

到现在我做面谈时,我还是会跟对方聊聊他在工作上有没有碰到什麽问题,对於公司的运作有没有什麽地方不理解或不满意的。

有些人反应一些问题,我也会问问他有没有什麽解决方案,有时很老实的跟我说他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我并不介意,这时我就会跟他说说我的想法,或者现况为什麽是这样子。因为这是一个解决他心中疑惑的的好机会,如果提出问题时他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就更好了,那我们就能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来解决它。

另外有些人在跟我面谈时则会跟我说他觉得目前没有什麽问题,一切都很好,但当我提出我看到的问题时,他却能给我很好的建议,他没问题,但他能解决问题。

这是个公司的小缩影,但我们就能看到,有些人是可以点出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而有些人则没看到问题,但当你跟他提出问题时,他却能帮你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会抱怨,会提出问题的,才是好员工。

3种干扰工作进度的人,避开比较好!

Image为了提升工作速度或杜绝沟通失败,工作中尽量远离以下3种人:

1.真的合不来的人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有合得来与合不来的差异。和合得来的人在一起,会让你感觉开心丶安心丶总是聊得不亦乐乎。反之,和合不来的人相处,感觉就很差,说什麽都不对盘,判断总是不一样,无法好好地一起工作。

虽说与人相处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但若真的是怎麽做都无法改善,那麽,还是避开为佳。

2.心怀恶意的人
另有一些人则是已超越合不来的层次,根本就不怀好意。并非你过度解读,而是对方明显在工作上刻意阻挠丶搞破坏,到处说你的坏话丶捏造事实。这样一来,别说是提升速度了,根本连工作都无法好好做,着实令人心碎。

3.有点病态的人
还有一些人是有点病态的。不论你怎麽努力,他都会扯你後腿,一步步把你推向深渊。不管你怎麽尝试改善人际关系,都改善不了,你的善意总是被反过来利用,於是渐渐陷入泥淖。

「这不是常识吗,你为何不会?」主管这句话,小心让部属信心全失!

Image「这件事这麽做,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你为什麽不会呢?」身为主管的你,尤其是面对年轻部属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以前被视为常识的事,为什麽现在却必须事事说明与指导才行呢?

日本某大企业的一名经理曾经告诉我,商社里有一名新进员工,毕业自优秀的私立大学,但是竟然无法接听办公桌上打进来的电话,更别说是问候应答。这名经理担心地问我:「接听陌生人的来电,不是从小就有的常识吗?我该怎麽协助他呢?」

这位经理的问题,给我很大的启示:栽培部属和教育孩子很像。过去「要部属自己找答案」「责骂才能惕励部属」的做法已不合时宜主管要伴随部属一起学习丶共同思考问题丶善用称赞,否则很容易受自身经验影响,认为许多事情「理所当然」

举例来说,现在的年轻人,自懂事开始就已经熟悉网路与手机。会打进手机的多半是熟识的亲友,所以很少有机会接听陌生人的来电。我可以想像那位员工不敢接办公室电话的心情,也能体会经理的忧心。

我们小时候电视选台是用「转」的丶打电话是用「拨」的,但对年轻人而言,电视选台是用「按」的丶打电话是用「点」的啊!因此,当你问部属:「为什麽你不会丶不懂?这不是常识吗?」其实部属也很想说:「我真的不会丶也不懂,你认为的『常识』,在我的世界里真的是第一次听到!

我要提醒为人父母或主管的读者,一定要将孩子或部属的行为与人格分开看待。小孩成绩不好,千万不要因此否定他的人格,说出「你给我考这种成绩,你是笨蛋吗?」的话。

同样地,当主管无法理解年轻部属明明电脑很强丶辩才无碍,但是竟不会做一件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时,千万不要脱口而出:「为什麽我会,你却不会?你白目啊?」因为部属不会某件工作(行为),并不等於白目(人格)

行为科学主张,行为与人格必须分开看待,不论身为父母或主管,一定要针对「眼睛看得到的行为」,协助孩子或部属进行改善。只要耐心教导,提供方法,并且营造容易持续的环境,行为通常都能改善。

切记,「不会」的事情属於行为层面,可以透过指导改变,千万不要因为「不会」,就攻击对方的人格,这样彼此才能维持更好的关系。

穷人与富人的8个大不同

Image穷人与富人的关键差异,以下是其中8件。

1.穷人愤世忌俗,有钱人选择相信
属於愤世忌俗的人,认为大多数的人都想要夺走他的钱,似乎就是有种被害恐惧症,使他们认为周遭的人都想对他们不利。相反地,富人反而会相信别人,他们信任周遭他们所遇见的人。

2. 穷人寻找问题,富人寻找成功
穷人总是习惯性的发现问题,但富人却习惯性地寻找解法,穷人总是发现问题後抱怨,无论遇见任何事,他们总会埋怨,这也是他们无法成功的原因。相反地,富人了解每件事发生的背後都有原因,而他们会试图找出原因,并且解决它,富人不会因为问题而找藉口,但穷人会。

3.穷人喜欢预设前提,富人则喜欢问问题
“对方可能不喜欢我”丶“我可能做不来丶做不好!”没错,穷人常常会这样假设前提,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个跟那个,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常常错失了很多机会,也因此跟成功绝了缘。

相反地,富人懂得问问题:「如果对方跟我见面了,会怎麽回应?」等诸如此类。重点是,要问对的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选择质疑自己。

4.穷人说「他们」,富人说「我们」
仅仅是这样简单的一个差异,也能发现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穷人会说“这是他们的问题”,但富人却会说“这是我们的问题“,前者完全没有责任心,即便是自己的工作,而後者却能将责任扛在自己身上。

5.穷人只想着「便宜」,富人却想着「好的」
穷人喜欢周年庆,他们喜欢买任何便宜的东西,但也可能因为如此,却可能买了一大堆没有用以及不喜欢的物品,而富人则会挑选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便宜的。富人会重视品质,而不是只看重价格。

6.穷人认为金钱比时间重要,富人认为时间比金钱重要
你可以赚到五十万元,但却不能买回五十个小时,有钱人非常把握他们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时间比金钱更宝贵,而穷人则认为金钱比时间更宝贵。富人绝对不会拿自己的时间去买金钱,也因此,他们懂得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

7.穷人有样学样,富人开创自我
当穷人看见一个机会时,只会想要如何跟别人一样做到它,但富人却懂得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达成。

8.穷人爱批评,富人会赞美
当你面对身边那些人生过得很美好丶比你优秀的人时,你会嫉妒丶批评,还是赞美对方?穷人会选择批评,但富人却懂得赞美。

「能者多劳」是肯定还是惩罚?

Image能力好工作效能高的员工,通常是主管仰赖的左右手,也因此自然而然的随时成为主管的救火部队,除了平日的事务,也常会处理一些所谓的杂事甚或私务。由於从来不曾拒绝,反倒让主管认为你甘之如贻,每当有新的事项,自然成了被主管指派的不二人选

工作本来就有劳逸不均的现象存在,尤其在追求速度与短期达成效益的时代,主管对於偶发性的突发紧急事项,自然会将此等紧急短期的任务,在安全考量下转交给工作效能较佳的员工,如果你有幸或不幸成为主管的得力助手,你是与有荣焉还是觉得被坳了?

如果你与有荣焉的成为主管可以仰赖的部属,会因为非份内事务的种种历练,成就你工作能力的广度。如果你不幸总是那位被交办紧急任务的员工,也幸运的在与老板沟通後,获得适度的职务纾解,那也不需觉得自己好像是个推卸职责的人。

其实在工作中能获得主管青睐成为左右手,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为何会有此等待遇的人反觉得是种惩罚,这可能是身为主管者必须检讨的功课了。

我的职场导师说:「放下事,心别放下,心放下了就无法放眼未来。」既然决定放下事,就好好的放下;放不下的心,该好好的放眼未来,毋须执着於已说出口的「不」。否则就适度的做个好帮手,再适当的放手!

日常购物的经济学技巧

日常购物的经济学技巧

Shopping List(图源:Pixebay)

今年回国期间,我陪我妈去过一趟超市,买一些零食还有国外管制的消炎药。那是一间当地的卖场,门脸熙攘,嘈杂混乱。

然而走进去没几步,我就立刻察觉到了这件超市的独特气场,

“有高手。”我凝目开始观察。

这店出入分门,右进左出。人群中大多数人惯用右手,这样的分布结构便于人们从货架上拿东西。

入口处的装修色调偏冷而悦目,会减慢人的步幅。一旦大多数顾客下意识的开始缓步,走太快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平均身高的水平视距摆着高利润的商品,这是零售业的基本常识。可是在儿童水平视距上摆上零食和甜品,让我不禁暗赞了一句好身手。

每一个超市都是一个猎场,你可能是猎手,也可能是猎物。你是否认为是你自己在作出购物的决定?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早就认识到了“理性人假设”的天真。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从来都不是理性的,商家们明白这一点,而且不断在利用顾客的不理性。

我在买东西的时候总是问自己三个问题,让自己计算。

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何这样卖”。

只有当你知道商家在如何影响你的判断,你才能排除这些干扰,做出有利自己的选择。我们继续用超市当例子。

超市的生活常用商品往往在店内最深处。鸡蛋,牛奶之类的产品能吸引你逛完整间店。舒缓的音乐和明亮的装修可以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这往往就意味着更高的销售额。所以做生意的朋友,请别在店里放”新年好“或者其他快节奏的音乐。

大型超市的地砖从来不是统一的。在高利润的几排货架区,地砖会有让人感觉“高级”的材质和花纹。如果还有行家指点,这里的地砖会略有不平,这样当顾客推车经过时,会下意识的减慢速度。

店家的心机还远不止于此。高手会在商品价签上删掉“元”“¥”等符号和字眼,一个单纯的数字价格会减少商品和钱的逻辑关联。根据TIME杂志上的统计,使用“$”符号价签的某品牌罐头汤,每103个顾客才会有一个购买,而改用纯数字的价签,每14个客人就有一个购买。

当你看到“限时抢购”“每人限卖三个”之类的标志时,是不是觉得并不会影响你的决定?然而你嘴上说着不要,但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躁动,点解?这是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天性,对被限制供应的物品,特别是对有限食物的储藏是会带来生理快感的。“限时抢购”会刺激你体内的多巴胺分泌,再聪明的人也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激素。

我们知道,对超市来说更高的利润,对顾客来说就是不太划算的支出。因此每次我逛超市,都会利用超市的设计,在边边角角的货架找性价比,在推车时保持速度均衡,永远不碰在收银台排队时手边的那几样商品,那是全超市利润最高的存在。

如果你很难把经济学的逻辑和对手的心机随时放在心上,最好的办法是去之前列一张购物单。

我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是“本身的价值是什么?”

这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支付的不光是东西本身的生产成本,还有包括广告,人工,地租等等在内的价格。所以我每次回国去药店买药,都会要求药店店员帮我推荐,然后把他们推荐的品牌全部排除。原因很简单,药品的回扣是公开的秘密,店员推荐给我的药一定是他们收回扣最多的药。如果同样的价格,一种药多支付了回扣给店员,那它的质量一定会比较差,不然就无利可图。同样的道理,那些流量很大销量很广的快消品,每一个产品中的附加成本就很低,买起来比较划算。我无法知道每样货物的生产成本,但是我大概可以猜出它的附加成本,而附加成本过高的商品往往不太划算。

第三个问题,即“对我的效益是什么”。

不客气的说,大多数人在消费时并不清楚货物本身的价值。当年珍珠王萨尔瓦多开发出黑珍珠的时候,并没有多少顾客,因为没人知道它值多少钱。于是他们把黑珍珠放在第五大道耀眼的橱窗里,在所有提及它的广告里放上钻石和红宝石。自然,黑珍珠从此新晋成为名贵的珠宝。最常使用“锚定”手法的商家应该是家居行和电器行。很少有人真的知道一件家电的成本,但是如果把冰箱A和一个功能相似但是贵百分之三十的冰箱B放在一起,人们自然会想要买冰箱A来占便宜。

你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你要买的东西,但是你可以了解你自己。在购物时建立自己的效益体系会让你受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能持之以恒带给你快乐/幸福的货物,以它的价格为标杆来衡量其他消费是否值得。比如,你最喜欢吃街角的四川火锅,每次去吃要花200块,你觉得价格合理并且心满意足。那么,每当你无法决定是否要买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换算成火锅。一台游戏机不再是2000块,而变成了10顿火锅,你不需要真的知道游戏机的成本,但是你知道10顿火锅是至高荣耀,可能就会冷静下来不要买游戏机了。这种购物理念不一定能帮助你买到客观上最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一定是给你个体带来极高效益的商品。同理,在追你的女神的时候你想送她一个包包,然而这个包可能价值50顿火锅,而你认为女神带给你的快乐大约只有30顿火锅,那么,港真,你真的会。。。。孤独终生。

提到女神和包包,顺便来讲讲奢侈品。奢侈品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我觉得它的本质是稳定的提供高质量商品的品牌,这个特征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要知道,商品的价格和品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件普通的衬衫卖100块,一件用料稍好的衬衫200块,一件用料,设计和针脚都很好的高级衬衫卖1000块。可是第二件衬衫并没有普通的两倍好,高级衬衫更没有普通的十倍好。如果你很有钱,当然支付一千块买高级衬衫,虽然200块的衬衫里可能也有不错的,但是那需要你花时间去挑选。007整个衣柜的衣服都又挺又贵,但是其实有些冷门牌子也能穿出接近的效果,可你总不能指望他能空出一个下午不装逼不把妹不杀人的去逛商场吧?然而奢侈品的高价格是一种高品质的保证,不代表低价格就买不到高品质的商品。所以我不支持很闲的人买奢侈品,因为他有精力在替代品中选到品质接近而价格大幅降低的相似商品。更不要提,我们上文提及的附加成本。奢侈品牌的租金,柜员和广告费用高昂,你在购买时,必然要承担这部分对你无益的开支。当然,如果我家败家老娘们买了开心,我就觉得应该买买买,划不划算又如何?难道我还打得过她?正所谓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於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亡也。这也正是我想说的最重要的技巧,你买的开心,就是值。

总之,我们永远无法在购物时了解每一个商品的市场价值,完全理性的购物是不存在的。既然我们无法从的货物角度选择,那么,我们可以站在卖方的立场破解心理暗示,然后以生产者的立场衡量广义成本,最后回归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做出购买决定。

(来自:博谈网  作者: 温义飞)

办公桌总是一团乱?3个整理诀窍,东西和资料不再找不到!

Image整理办公空间的诀窍:

1.整理的起点是「拿出物品」,而不是把东西收起来
不懂收纳的办公室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徵,总是把用不到的东西收起来,会用到的东西摊出来,导致找不到的东西愈来愈多,连带拖垮工作效率。

「用来找东西的时间,是人生最大的浪费。」小岛解释,多数人都误以为整理就是把东西收起来,但是这正是花了很多功夫收拾,却都没什麽效果的主因。

相反地,真正有效的整理,第一步就是清空书架和抽屉,拿出所有东西;接下来,要将物品分类,筛选出用不着的东西。

2.「现在」用不到的东西,就要果断丢弃
物品取舍的标准,最好只问「现在是不是会用到」,用不到就淘汰;不能只看「需要与否」,否则还是会留下一些「有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最後剩下来的会用到的东西,才放进收纳空间里。

如果分类後的物品,有些还是舍不得马上丢掉,小岛建议,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犹豫期,把这些东西放在办公室里最显眼的地方,比如说茶水间的空桌上,或是客人来访时会看到的地方。相信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自己觉得碍眼而清理掉了。

为了强调办公室整理的重要性,小岛做了这样的譬喻:一般办公室用於收纳物品的空间,大约占楼地板面积的20%,如果收纳的都是些用不到的东西,等於白白浪费20%的办公室租金,「从这个角度想,是不是就觉得收着用不到的东西,後果比你想得还严重?」

3.收纳办公物品时,要考虑取用的动线
只留下有用的物品之後,在收纳时,还要考虑到取用的动线。例如,置物柜里的东西最好和邻近座位同事的工作内容相关,减少每个人的移动距离。

另一个重点是,公用抽屉里常会放很多一样的东西,像是多台笔记型电脑丶滑鼠和变压器,透过替这些物品编号,比如1号笔电,要搭配1号滑鼠和1号变压器,取用时就能一次拿对。

赛道王:只要不要放弃,保持这个信念,你就会成功

赛道王:只要不要放弃,保持这个信念,你就会成功

Tom Kristensen(图源:Flickr)

Tom Kristensen 是一位丹麦赛车手,他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赛车手之一,他是为胜利而生的男人。Tom Kristensen 共赢得九次利曼 24 小时耐久赛冠军,六次美国佛罗里达州赛百灵 12 小时耐久赛总冠军,并在2010年被选为近十年最佳运动员(Sportsman of the Decade),同时两次获得丹麦年度运动员殊荣,并在故乡丹麦被授与爵士荣誉,大家都叫他 “Mr. Le Mans” 利曼先生。

Tom Kristensen 家族是加油站生意起家,在当时,爸爸也是一位出色的赛车手,所以 Tom 从小受他影响很多,他的第一次比赛是在 1977 年夏天 Mou karting circuit 的 Go kart 比赛,那是他的第一次,也从此也奠定了 Tom Kristensen 致力於成为像爸爸一样出色的赛车手。

但要在利曼称霸到底有多难,为什麽 Tom Kristensen 可以办到?

24 小时利曼大赛每年固定六月在法国小镇 Le Mans 市郊举行,比赛包括一般赛道和森林乡间等道路,参赛者必须以平均时速超过 220km/h,在总长度 13.629 公里的道路上连续奔驰一整个日夜,不仅要比快更要比持久,这期间从黄昏丶夜晚丶清晨到大白天,不仅有晴天丶雨天,更有清晨的浓雾,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下,任何一个闪失,很可能就会将一年的准备瞬间化为乌有,在利曼,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选手失控退赛,完赛率仅在五成左右,所以它是全世界最艰难的耐久赛事之一。

Tom Kristensen 的首度出赛是在 1997 年,第一次出赛的他即尝到冠军滋味 ,并在 2000 年加入 Audi Sport 车队,之後在 LMP900 组别中连拿下数次冠军,是目前整个大赛中夺冠次数最多的选手,也因此,车迷为他冠上「利曼先生」的美名。

与一般比赛的抢快不同,利曼大赛不只要求快,耐力与稳定性往往也会是胜利的关键,Tom Kristensen 说「平时的我很沈稳冷静,但一旦开始比赛我就会露出野性,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人车一体,达成最高的效率。」

当你问 Tom Kristensen 他的成功秘诀是什麽,他会这麽说「成功没有秘诀,只要你保有热情,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感谢昨天的美好,然後勉励今天一定会更好,只要不要放弃,保持这个信念,你就会成功。」

(来自:远见杂志)

年轻百万富翁的7个成功心态

Image年轻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是要靠这7个心理态度:

1.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不是你的阻碍

年轻是可以自由运用的资产,也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要让年轻成为你失败的藉口,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2.充实自己,每天至少花30分钟阅读

专精於特定领域是不够的,你必须求知若渴丶成为全方位的天才,可以随时随地和人讨论财经丶政治丶还是体育赛事等各式各样的话题。每天至少花30分钟阅读丶在通勤的时候听广播丶抓紧机会向前辈求教,都是获取新知的方法。此外,也别忘了适度放松丶纾解压力,避免弹性贫乏。

3.化解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

人的注意力有限,无论再怎麽有耐力,也会有疲累的时刻。这时候应该节省精力,只做次要性的决策,处理已经内化在脑袋中的重复性日常事务。

4.培养回复力,让自己可以维持高度专注

真正的成功者拥有长期专注力,可以连续数小时以高效率工作。如果不刻意培养自己的回复力,你将无法和那些已经在职场上打滚了数十年的前辈竞争。随时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自己开始分心的时候有所警觉;每一天晚上,仔细分析自己一整天的工作成果,积极寻求改进方法

5.从大格局思考,成为大人物

把你的五年丶十年目标清楚地写在纸上,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检视它们。接着,你可以问自己:如果要在未来一年内达到我的十年目标,该做些什麽?选择一条乐观的道路,就能发挥自己的极限!

6.当一个有条理的人

规划工作进度,然後按时执行。最简单的方式,是把工作划分成许多个小任务,在一段时间中分成数个阶段执行,这样就可以持之以恒,避免感到厌烦。

7.相信自己

如果不是你,还能是谁?每个失败者都可以为自己的跌倒找到理由,每个成功者也都曾面临挑战,却可以用创意走出困境。事实是,没有人可以阻止你完成你最狂野的梦想,当你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丶为最大的难题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