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中除了糖份原来还有这些杀手

饮料中除了糖份原来还有这些杀手

Soda Fridge(网路图片)

若饮料中多馀的糖还不足以让你不再喝汽水和果汁,或许我们应该更仔细看一下一般饮料的成分,看还有什麽东西会害死你。汽水的成分通常是碳酸水(含二氧化碳的水)丶甜味剂丶磷酸丶人工香料及天然香料丶乳酸丶咖啡因及防腐剂。我们就把这份清单简化成碳酸水丶甜味剂和化学物质好了。

除了糖和甜味剂之外,磷酸是第三号罪魁祸首,这也是为什麽就算只喝无糖饮料也不安全的原因。饮料厂商在饮料中添加这种化学物质,是为了让碳保留在碳酸水中,等到饮料罐「砰」一声打开来时,才将这种气体释放出来。科学告诉我们,吃进磷酸,就会把磷带进血液里。

我刚刚有提到钙磷比吗?没有?很好,那你看仔细了。通常人吃糖时,体内磷的数量会下降,钙的数量会上升,可是这些矿物质只会在一个固定的比例下运作,而且这个比例永远不会改变。我们前面说过,矿物质要在相互作用下才能发挥效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钙变多,磷变少,就表示有很多钙没有磷跟它配合,只能待在那里无所事事。身体不接受怠工的矿物质,会把这些矿物质视为毒素。许多影响牙齿丶关节丶眼睛和血管的斑块(plaques),通常主要的成分就是没有作用的钙。

这样说来,在含糖食物中加入磷来抵销吃糖的後果,似乎是很合理的作法。例如,喝罐汽水就能把磷的数量再拉上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是血液中的磷太多,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你认为喝罐汽水可以抵销你刚刚吃的那块巧克力蛋糕,别忘了,那罐汽水里除了磷之外,还有糖丶咖啡因和其他化学物质,这些东西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抑制免疫系统,让你生病。

磷酸是会让人提心吊胆的化学物质。它会提高磷的数量,改变人体的酸硷值,所以它是高酸性食物,而酸性也是身体的一大压力。磷酸碰到体内组织算是重伤害,就跟电池酸液溅到皮肤的效果一样。在高酸性的环境中,大部分的免疫系统都会罢工,这也是让人生病的不败秘方。

很多汽水都含有2-乙醯-4-四羟丁基咪唑(2-acetyl-4-tetrahydroxybutylimidazole),因为这个字太拗口了,通常都缩写为THI。可乐类的汽水呈焦糖色,就是因为有这种东西。THI本身就会抑制免疫系统,或许是因为消化系统没有办法将THI分解成身体能利用的物质。因此,免疫系统就会启动防卫机制,帮助身体把THI赶出去。事实上,澳洲研究人员曾建议用THI来治疗关节炎或狼疮等自体免疫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就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就会变得太活跃,而用THI来压抑免疫系统,或减缓免疫系统的动作,目的是要让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可是对症下药去解决狼疮或关节炎的病因,似乎是比吃THI更合理的办法,因为压抑免疫系统会导致其他问题,譬如让你更容易生病。

研究人员还建议在移植手术时使用THI,以防止器官产生排斥反应。进行移植手术时,免疫系统会过度反应,因为它想驱逐外来的入侵者(移植进来的器官)。使用THI则能压抑免疫系统,希望能让移植器官在体内好好生长。这些研究人员的建议正好让我拿来这里当作证据,毕竟大部分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来自:自然生活网)

喝汤排毒在加州兴起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能减肥、排毒、养生,市面上还有各种方式帮助你达到这些目标的产品。对特别注重健康和体重的加州人来说,近年来许多人相信喝排毒汤能够同时达到减肥、排毒、养生的效果。这些排毒汤和中国式的热汤有些不同。

在加州洛杉矶,过去,如果你要减肥或想吃健康一点,可能会到果汁吧点杯新鲜果汁或到沙拉吧吃盘沙拉,不过现在喝汤成为新的健康饮食潮流。

位于洛杉矶的Soupure专门销售各种营养丰富的排毒汤,创办人之一安吉拉·布拉提斯表示,把食物纤维留在汤里十分重要,这将帮助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她的创业伙伴薇薇安·维拉说,她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和营养师及厨师研发了这些排毒汤食谱。维拉说:“我形容这些汤等于把健康装在瓶子里,它给你一天需要的水 果、蔬菜、矿物质、维他命。而且你可以随身携带。现代人每天生活都很忙碌,你要的是百分之百新鲜,没有转基因,而且方便携带的食品。”

养生专家珍·约翰逊说,她时常好几天下来每天只喝汤,不吃其他任何食物。她相信这是一种健康的排毒方式。她说:“我非常喜欢喝汤排毒,因为喝碗汤就 是一餐,我曾只靠喝果汁排毒,但一天都撑不下去,更不用说一个礼拜了。我现在可以连续五天都只喝汤,到了第五天,我会想继续吧,何不做七天呢?”

喝汤排毒的人通常一天喝五到八碗汤,有些可以加热,有些要喝冷的,有些有水果,有些只有蔬菜。这位顾客正在试喝用香蕉和黑芝麻调制的排毒汤。另外一些口味包括草莓腰果椰汁汤、葡萄小黄瓜汤等,顾客可以购买一天量的排毒餐,里头包括八杯汤,要价79美元。

洛杉矶另外一家专门销售排毒蔬菜汤的店Soupelina宣称所有的蔬菜汤都是用当季的有机食材制作,完全不含乳制品及防腐剂。店主伊莉娜福尔曼说,她在2009年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后,开始自己调制排毒汤。她的朋友叫她排毒汤专家,最后这家排毒汤店就诞生了。

伊莉娜·福尔曼
“人们早在几百年前就知道汤具有疗效,它们早知道把各种药草,豆类喝蔬菜放到锅子里炖煮,来治疗各种健康问题。“

Soupelina的产品都是使用高级有机食材,因此要价不菲,一天五杯,三天15杯的排毒餐要价195美元。

另外一家养生汤店叫做Beaming,店主丽莎·欧登维勒把自己称为有机创业家,她希望帮助人们了解食物的疗效。这家店的招牌汤叫做佛陀汤,里头包 括花椰菜,羽衣甘蓝和腰果。欧登维勒说:“这让人有饱足感,而且有被滋润的感觉,血糖生成指数也比水果低,你整天都会有饱足感,而且新陈代谢会不断进行, 如果你想排毒,这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喝汤排毒汤很受欢迎,排毒汤店也越来越多,不过好莱坞知名营养师萨拉·米尔金认为,要说某种食物能排毒可能会造成误导大众。她说:“传统上,营养师不 建议排毒,因为我们的身体每天都自然在排毒,这是我们肾脏、肝脏、大肠和免疫系统的作用,不过现在有那么多污染物及化学物,我们的身体需要一点额外的帮 助。虽然我不建议只喝果汁,因为里头有很高的糖分,不过蔬果汁里有很多抗氧化物,可能可以帮助对抗自由基的产生,防止慢性病。”

虽然养生汤并非万灵丹,不过就像米尔金所说的,不管用什么方式把蔬菜水果纳入一天的饮食中,还是好处多多。

防止脸上长斑可按摩这些地方

防止脸上长斑可按摩这些地方

SanYinJiao(图源:安康福在)

光洁无瑕的肌肤,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可望而难求的,因为只要一小块色斑就能轻而易举地破坏其完美。不过,在医生看来,完美与否可以不在意,莫名其妙出现的色斑却不能大意,因为它们也可能就是在向你的健康示警。

老生气者必易长斑

色斑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丶疾病丶药物丶滥用化妆品丶情绪波动等。中医理论认为,多数色斑为痰丶淤丶湿丶毒等邪气在表皮淤积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黄褐斑和雀斑。

黄褐斑也叫肝斑,主要为鼻梁两侧丶两颊或前额淡黄色到深褐色的成片色斑,育龄女性较多。西医认为,黄褐斑与肝肾疾病丶消化道疾病丶盆腔炎丶内分泌失调丶妊娠等因素有关,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发生。中医则将黄褐斑分为脾虚丶气滞丶血淤丶寒凝等多种类型。其中血淤最常见,女性多表现为月经不调丶痛经丶多血块等,因此有“无淤不成斑”之说。

黄褐斑与情志相关,也与饮食相关,也就是说,老生气必定长斑,老吃寒凉也很容易长斑。同时,有斑者平时不宜过量食用刺激性食品,如酒丶浓茶丶咖啡等,可经常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丶西红柿丶青辣椒丶山楂丶鲜枣丶猕猴桃丶新鲜绿叶菜等。

雀斑在中医看来乃“肾水不能荣华于上,火滞结而为斑”,长斑部位以面部尤其是鼻和眼下多见,夏季加重增多,冬季减轻变淡。可以考虑服用六味地黄丸,伴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可选知柏地黄丸。不过,如果身体健康,雀斑可不治。

按摩8个地方,脸上不长斑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地机:位于阴陵泉穴下10厘米。

膻中: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取穴。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0厘米。

气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厘米处。

足三里:外膝眼下10厘米,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来自:养生健康网)

健康养生的九个建议

1.在健康问题上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
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
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
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通常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但也不宜走极端,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
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保持喝水的规律和习惯,不只是渴了再喝。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
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
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老年人可以慢些。事情不是一步到位的所有锻炼要有规律要有坚持。
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

7.家庭不和睦,人就会生病
有专家认为,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们的癌症50%来自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也不要不吵架,不说话,半个月都不说话,那不得憋死啊。我还曾经看到过一个报导,说是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这个有科学依据。
孤独比贫穷更可怕,夫妻恩爱的长寿,夫妻健在的长寿,
孤独的就容易出问题,容易短寿,这是普遍规律。
但怎么样让家庭和睦,这是一门学问。必须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要尊敬老人;
第二要教育好子女;
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
第四,这条尤其重要,夫妻要恩爱,这是核心。
夫妻怎么恩爱?要做到八互原则。
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互谅。
人都有个性,都有毛病,要经常提醒自己:
算了,让着她(他)吧,她(他)只要高兴就行了。

8.每天健康生活,要做到七个方面
第一,一定要吃好3顿饭;
第二,一定要睡好8个小时觉;
第三,每天坚持运动半个小时;
第四,每天要笑,身心健康;
第五,很特殊的,每天一定要会大便。
第六,一定要家庭和睦
第七,不吸烟,不酗酒,每天健走。
健康要从每一天开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一定要记住我那几句话: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9,请大家记住一个原则,吃植物性的东西,一定要占80%
动物性的东西只能占20%。我们现在相反了,所以很多病都来了,肥胖也来了,糖尿病也来了,痛风也来了。很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大家记住,一天两到四种水果,三到五种蔬菜,综合抗癌,保护心脏,这是21世纪营养新战略。

美容、消水肿、改善酸痛的黑豆水

美容、消水肿、改善酸痛的黑豆水

Black Beans(图源:Pixebay)

继红豆水後,最近又流行黑豆水,主打除了消水肿外,还能养颜美容丶有助产後发奶。中医师杨素卿说,所谓的黑豆水,是用乾炒过的黑豆,以热水焖热而成。建议用20克黑豆搭配300毫升的水冲泡。

中医师与营养师都认为,黑豆水对消水肿有帮助。

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黑豆(又称黑大豆)有治肾病丶利水下气丶活血丶解毒的功能。

中医里认为,黑色入肾,黑豆的形状又与人的肾脏相似,自古被认为对肾有助益。

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中医师杨淑媚说,因为黑豆可补肾,有助於肾脏维持功能,让尿液排泄正常,黑豆水自然能消除水肿。脾虚水肿丶脚气浮肿的人她都建议食用。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黑豆含丰富的矿物质钾,经冲泡後部分的钾仍可溶於水中,有助於排除体内多馀水分。

营养师萧如榆说,这是因为钾离子进入体内後,会排挤掉爱抓水分的钠离子,让水分不会留滞体内。现代人饮食多重口味,钠含量高,摄取钾含量较高的食物能够帮助消除水肿。

除了利水下气外,中医师也认为黑豆水能改善筋骨酸痛。

杨素卿说,中医认为肾主骨髓,补肾有助於脊椎丶骨骼的保养,因此筋骨不好的人喝黑豆水可以有帮助。

萧如榆则认为,黑豆中富含钙与镁,冲水也可部分溶出。两者可强化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虽然黑豆水也宣称可养颜,但专家丶医界指出尚未有研究证实。

黑豆的皮有花青素,是抗氧化力的重要来源,因此被认为可以养颜美容。

但食品科学系教授蔡碧仁表示,花青素虽然会溶於水中,但经过炒丶泡过的黑豆花青素残留量较低,抗氧化的效果自然比较有限。

营养师与专家也提醒,目前尚未有临床研究根据黑豆水的制程丶实际营养成分与功效做完整评估。

想发乳丶排便丶顾眼 吃黑豆更有效

至於发乳丶排便丶顾眼,可能要放弃黑豆水,吃黑豆更有效。

萧如榆说,黑豆与黄豆一样,含有优质蛋白质丶膳食纤维丶矿物质丶叶酸,黑豆又比黄豆多了花青素与更丰富的维生素A。

其中,黑豆含有大豆异黄酮,功能类似雌激素,可以刺激乳汁分泌,也能帮助脂肪在乳房堆积,因此有助於孕妇哺乳和青春期女性发育。

黑豆中也含有丰富膳食纤维,每100克含有18.2克,可以增加饱足感,且有助排便,帮助清肠。

黑豆中有更多维生素A,每100克有472国际单位(IU),可以保护眼睛,防止乾眼症丶强化免疫功能丶帮助黏液分泌,保护肠胃道健康。

不过,萧如榆指出,黑豆中的这些营养素不会溶於水中,因此想要丰胸丶帮助排便丶顾眼睛,只能吃黑豆达到效果。

但若有肾功能不佳丶易胀气体质丶痛风丶有子宫肌瘤丶乳癌的人,则要减少黑豆摄取量。

(来自:康健杂志  作者/谢懿安)

午睡过头 小心失智风险上升

午睡过头 小心失智风险上升

Day Nap(图源:Pixebay)

提醒老人家,午睡睡太多失智症的风险倍增!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年长者,发现有午睡习惯者,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是不午睡者的1.3倍,医师说,主要是失智症引发神经退化,让人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拼命睡,其实适当午睡,可以预防失智,但是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

午睡睡好熟,但老人家要小心,午睡睡太多丶比较容易失智!失智症协会和台大丶荣总丶恩主公医院,以及相关校系合作,对国内65岁以上长者普查,发现有午睡习惯者,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是不午睡者的1.3倍,休息是好事,怎麽越睡越有事?原来午睡睡太多,代表晚上睡不好,依靠白天补眠,变成恶性循环,其实之前也有研究,适当午睡可以预防失智症,睡眠时间是重点,不要超过一小时。其实预防失智,最好多走多动天天动,可以降低八成失智机率,就算偶尔动,也能降低五成。

 

(来自:奇摩新闻)

想不到,古琴竟然有这么多养生作用!

想不到,古琴竟然有这么多养生作用!

Tang Gu Qin(图:唐代古琴  图源Flickr)

古琴,又称七弦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所造。古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那清幽脱俗的声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及其他人文思想融合在一起。古琴有别于其他乐器,它是自古文人用来陶冶性情的专有的圣洁之器,文人用它来抒发情怀寄托理想,会友时互通心趣,独处时修身养性,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它不是大众的表演艺术,不在于“他娱”的表演意图,而是以“自娱”养生之修行为主旨,它的目的更在于“养生”丶“修德”等。《左传·昭公元年》载:“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宋朱长文《琴史》也说:“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认为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因此,古琴艺术一般不称“琴艺”,而尊为“琴学”。

琴学和中医养生理论

传统的养生理论也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更有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流传至今。而“医为艺海第一门”,中国医学其实也含有部分技艺的特质。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丶“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统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的“道”就是养生之道。养生保健讲究和谐适度,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注意调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体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在养生活动中,精神养生被称之为“千古养生第一法”,是全部养生之道的核心,《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倡清静养神,淡泊宁静,平和少欲。

琴学理论和中医养生观可谓颇有相通之处,同源于包容性及强的中国古代哲学。例如,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上看,古琴的外表就蕴含了天文地理丶社会关系之种种,乃天地宇宙之缩影,古琴的创制包含了天地丶人事丶阴阳丶律历等道理。蔡邕《琴操》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滨。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五弦宫也,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宽和而遇;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

在古琴的演奏中,也讲究主体精神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还体现在主体的身心统一,心手相应,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在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更是辨证论治的前提。中医把人体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有机联系,《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丶“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只有把天道丶地道丶人道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观察,才能正确地把握医道。

琴学和阴阳五行

再如,从阴阳五行的哲学原理来看,所谓“圣人制琴以阴阳相配,故有中和之声……”,琴面拟天,为阳,琴腹拟地,为阴;制琴木材有阴木丶阳木之分,松透者为阳,坚实者为阴。阴阳学说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运用于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丶“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违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也说明调和阴阳是养生的根本。琴有角丶征丶宫丶商丶羽五音,应木丶火丶土丶金丶水五行。而人体五脏肝丶心丶脾丶肺丶肾也与此相应,并且把五脏的功能活动及人的五志(怒丶喜丶思丶忧丶恐)和五音的外在变化联系起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角谓木音,调而直也;角乱则忧,其民怨;征谓火音,和而美也;征乱则衰,其事勤;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为金音,轻而劲也;商乱则陂,其宫坏;羽为水音,沉而深也;羽乱则危,其财匮”。从而产生了音乐疗法,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疗疾养生。由此可见,琴学和医道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寓乐于教,琴能养德

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要养德。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的理论。孔子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古代医家也认为养德丶养生没多少区别,《医先》提出:“养德丶养生无二术”。《遵生八笺》也强调:“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丶养生兼得之矣”。因为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孙真人卫生歌》说得好:“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这是修身养性的至理。孙思邈还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指出养德的重要性。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自古以来音乐与“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人十分重视乐的教育作用,《礼记·乐记》中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也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移俗,故先王着其教焉。”指出音乐是道德操守的精华。健康的音乐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够深刻激发人的情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蔡邕的《琴操》记载:“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桓谭《新论·琴道》云:“琴七丝足以通万物而考至乱也。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琴,向来是礼乐教化的工具。

古人认为,琴具有天地之元音,内蕴中和之德性,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颐养正心而灭淫气。琴曲淡和微妙,音色深沉丶浑厚丶古朴丶淡雅,唐人薛易简在《琴诀》中说古琴音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因此,无论弹琴或是听琴,都能培养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丶提升修养丶增进道德,使人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史记·乐书》云:“音正而行正”,通过琴乐感通精神,影响行为,端正人心,从而达到养德养生之目的,的确有一定道理。

中正平和,琴能养性

养性,指的是调理人的性情丶情绪。养生自然包括养性,养生与养性是统一的,养性是手段,养生是目的。性情的修养水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理健康。中国古代医学和养生理论十分重视精神健康,认为精神是人身的主宰,《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素问·举痛论》认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提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因此,历代医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根本之法,强调修性安心,情绪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使意志和精神不为外物的荣辱所干扰,使得五脏安宁,形神合一,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琴者,心也。清代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明确指出“琴能养性”,白居易的琴诗《五弦弹》吟道:“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泄泄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古琴“中正平和丶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养生观不谋而合,尤其“和”一字更是以琴养性的主题。明末着名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里说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丶循徽叶声,辨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龠乎?”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在《类经附翼·律原》中说:“乐者,天地之和气也。律吕者,乐之声音也。盖人有性情则有诗辞,有诗辞则有歌咏,歌咏生则被之五音而为乐,音乐生必调之律吕而和声”,“律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中声也。律由声出,音以声生”。“和”当为古琴艺术重要的内涵,又正合医家调摄精神的养生原理。

和谐优美的琴曲正如《新论·琴道》里所说的:“大声不震华而流漫,细声不淹灭而不闻”,即低而不晦,高而不亢,大声不烈,小声不灭,清而不历,平而匪和,温润醇雅,中声为节,以养生气,《吕氏春秋》称之为“适音”。该书的《侈乐篇》说:“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指出通过“适音”调节人的情性而养生。因为古琴曲大多由非韵律性段落构成,重意不重形,琴曲发展手法和结构,完全由乐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发展来决定,起丶承丶转丶合随意发挥,不注重小节,给人一种前后一体,贯成一气的自然推进之感。因此,琴音在听觉上不引起律动感,速度适中而有节制。与韵律性音乐易使人“惑志”丶“丧业”不同,其一旦在听觉上被认同,便有一种冲和无碍,真气运行,神清气爽的感觉,使得五脏相合丶血气和平,这正是古琴中正平和丶自成风骨的艺术特点。

畅情舒郁,琴能养疾

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调养的意思是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形成对治疗疾病有利的内丶外环境,保持最佳身体状态和精神状况,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调养疾病是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不赘言。

首先,弹琴能调畅人的情志

琴者,情也。琴能养疾首先表现在琴能调畅人的情志,抒发情感,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对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并且琴中五音对应人身五脏,“宫”与“脾”相通,助脾健运;“商”与“肺”相通,舒达气机;“角”与“肝”相通,解郁制怒;“征”与“心”相通,通调血脉;“羽”与“肾”相通,养神宁志。宋欧阳修在《送杨置序》中记载了他曾郁郁不得志,幽忧不平,患上情绪病,后来通过琴声疗疾而痊愈,并把此法介绍给朋友杨置。其中谈到:“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矣。…予友杨君…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多作《琴说》以赠其行…”。说明疾病的产生与忧郁的情绪有关,药物只能化解病痛,而琴声却能使内心平和,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其次,弹琴可动静结合,心身双修

琴能养疾其次还表现在弹琴可使人精神专一,杂念皆消,从而心静神凝,精气内敛,同时还能活动手指,增强手指功能,可谓是动静结合,心身双修。名士嵇康既是着名琴家又是养生家,他的传世名作《养生论》提出“清虚静泰”的养生观,主张老庄的“无为”思想,“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使精神“无为自得,体妙心玄”,神丶意丶心丶身皆静,物我两忘,可使真气运行无滞,外无六淫之侵害,内无七情之干扰,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白居易晚年得风疾,古琴亦是他的心灵安慰,他写道:“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已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消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弹琴可调和血脉

抚琴静中有动,心静而手指在运动,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按照中医理论,指甲是经络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经络中一些主要经络的终点末梢。弹琴中不断地按摩和运动这些末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古琴不但治疗了欧阳修的幽忧之疾,还使他的手指拘挛得到治疗。他在《琴枕说》中写道:“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他弹琴月余,便恢复了手指的灵活。由此可见,弹琴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做到精气神三者统一的艺术理念和中医理论强调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使得“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神与气,使神内藏”的养生目的是一致的。

 

(来自:文史网)

中医保健 十要丶十忌丶十伤丶十多十少

中医保健 十要丶十忌丶十伤丶十多十少

young dark skinned mixed race girls hands in the air in surrender gesture or depicting number 10, isolated against white background including clipping path.(网路图片)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多人想要摆脱这一状态,又不知应该如何做。其实养生很简单,记住"男靠吃女靠睡",养生"十要丶十忌丶十伤丶十多十少"要遵守。

据《中医健康保健养生》报导,男女养生各有侧重,中医有句话叫:男靠吃女靠睡。意思是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男性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便积攒阳气,而女性则需要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以便养阴。

不过,中医指出,男靠吃女靠睡讲的是一个侧重点,实际上,男女养生在吃和睡两方面上都应有讲究。

对于男性来说,可以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如枸杞丶淮山药丶栗子丶黑芝麻丶莲子等。

对于女性来说也要吃对才行。女性需要养肝血,因此要多吃补血养阴的食物,如当归丶红枣丶阿胶丶羊肉汤等。

人休息的最好时间段是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有些人从凌晨1点睡到早上9点,虽然时间是足够了,但因为没有把握好睡眠的最佳时间,因此睡眠质量也会较差。

需要强调的是,在男性养精丶女性养血方面,不要过度依赖吃以上的食物,还必须坚持营养平衡和体育锻炼。睡觉方面也应注意过犹不及,睡眠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健康。

养生十要丶十忌丶十伤丶十多十少

十要:

头要常梳丶面要常擦丶目要常转丶耳要常揉丶齿要常叩丶津要常咽丶腹要常摩丶腰要常动丶足要常搓丶性要常动。

十忌:

忌晨裸头丶忌湿地久坐丶忌汗出扇风丶忌冷着汗衣丶忌憋尿便丶忌烫澡丶忌蹲便丶忌独脚穿裤丶头部急转丶忌熬夜不眠。

十伤:

久视伤眼丶久行伤筋丶久坐伤腰丶久卧伤气丶忧极伤心丶多食伤胃丶久立伤骨丶遇悲伤肺丶暴怒伤肝丶久听伤神。

十多十少:

少肉多菜丶少说多做丶少盐多醋丶少糖多果丶少衣多浴丶少酒多水丶少食多嚼丶少车多行丶少虑多笑丶少药多练。

 

(来自:养生健康网)

头皮扎针可治半身不遂

头皮扎针可治半身不遂

Head Acupuncture(图:头部穴位 图源Wikimedia)

 

头皮针疗法主要是在头部特定刺激区扎针进行治疗。中医师罗明宇表示,自从医界应用头皮针之後,已使许多半身不遂病人得到康复,就连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认同这种疗法。传统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也是元神之府,头皮针疗法可以指挥大脑下指令,以便进行人体修复工作。

罗医师指出,目前头皮针应用广泛,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第一类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颅脑损伤後遗症丶老年性失智丶脑动脉硬化丶大脑发育不全丶脑出血丶脑血栓丶癫痫丶健忘丶耳鸣丶眩晕丶舞蹈病丶美尼尔症丶震颤麻痹丶皮质盲丶皮质性多尿丶小儿遗尿症等。

罗明宇医师指出,第二类为精神障碍疾病,包括失眠丶梦游症丶焦虑症丶抑郁症丶精神分裂症等;第三类为疼痛与感觉异常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丶颈肩痛丶胆绞痛丶腰背痛丶膝盖痛丶手足麻木丶心绞痛丶胃痛丶头痛丶腹痛等。

第四类为外感与内脏功能失调疾病,包括功能性腹泻丶月经失调丶冠心病丶高血压丶糖尿病丶鼻炎丶气喘丶溃疡丶阳萎丶遗精等。

值得注意的是,头皮针留针之前,医师必须提供正确观念,包括留针安全性丶出针注意事项,如此有助於纾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因为有些病人看到医师拿针扎头,经常会感到莫名紧张丶害怕,甚至不愿配合治疗。
此外,留针时暴露在头皮外的针柄,不可受到外物压迫丶碰撞。精神病丶癫痫病丶婴幼儿等病人,通常不用头皮针。

 

(来自:奇摩新闻)

忧郁症患者更要「多运动晒太阳」,预防…

Image医师吁忧郁症患者「多运动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

63岁的林小姐家事烦心,又因糖尿病导致失明及行动不便,出现厌世念头等,经医师诊断有忧郁症,某天失足跌倒,竟是髋部骨折,测骨密度才发现T值为-3.5,严重骨质疏松,医师提醒,忧郁症与骨流失有关,中老年者应多日晒丶运动补充维他命D3,预防忧郁丶提升骨健康。

骨质密度(BMD)检查是简要评估骨质健康状况的快速方法,可以用来发现骨质疏松症,判断未来发生骨折的风险,以及评估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效果

骨密度测出来的称为T值,T值≥-1为正常,T值介於-1至-2.5之间,属於低骨量或骨质缺乏;T值≤-2.5,就是骨质疏松症。T值只要多一个-1,骨折风险就会增加
忧郁症与骨流失高度相关,研究发现,有忧郁症状的女性骨松机率较一般女性高出1.42倍 ,郁卒银发族比起一般老人,骨松风险更高2.32倍

甚至因为高压工作出现忧郁症状的男性,比起正常的员工的骨密度相比也较低 ,由於内分泌的相互影响,维生素D3的缺乏不仅增加忧郁情绪且同时减缓骨吸收。

近30年亚洲的骨松性髋部骨折增高2至3倍,预估2050年亚洲的髋部骨折病患数将占全球一半以上。由於骨松的危险因子多元,积极从生活介入才能有效防治。

民众熟知每周运动3天丶每次30分钟丶每分心跳率130次以上的「333」运动方案,不适合60岁以上的熟龄长者,建议银发运动处方应调整为「平缓321」。

平缓321」做法为中老年者应选择户外平坦场地丶前後5分钟为轻度缓和运动丶每周运动3天但须隔天做,可选择在早上10点以及下午4点後,让身体可以自然生产维生素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