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自己过不去!气消一念间

别和自己过不去!气消一念间

Clouds作者:黄淑文

有一回骑机车回家,在山路下坡,突然冲出一只黑狗,跳起来狠狠咬了我小腿一大口。虽然穿着牛仔裤没什麽大碍,但黑狗的尖牙太锐利了,仍然疼痛破皮,痛得我哇哇叫。
本来,我对那只黑狗非常生气,毕竟我和它素不相识又无冤无仇,正当我火冒三丈怒目以对时,突然有个声音从心里跳出来:「如果咬我的那只黑狗,是我养大的,断然不会如此凶狠无理吧?」说也奇怪,当我这麽想时,心里的气消了,也不怪那只黑狗了。

这件事让我想到,「生气」和「消气」似乎只在人的转念之间。

年轻时候的我,个性直率好恶分明,这样的个性常让我不小心得罪人,也吃了不少苦头。

直到有一次我因为心情不好,到海边散步,却发现和我闹不愉快的友人,同时间也在海边散步。不同於我的郁郁寡欢,友人好像什麽事都没发生似的,正和其他朋友开心地聊天吃饭。撞见这样的情景,对我而言简直当头棒喝。
原来,很多痛苦和负面情绪都是自己揽在身上,就算错误是在别人身上,我们却常常用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哪知对方可能不以为意或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胡哲·力克说:「紧紧抓着旧伤痛不放,你就只是给那些伤害你的人力量,让他们控制你;可是当你原谅他们,你就切断了跟这些人的连结,他们就再也不能打击你。千万不要以为宽恕他们是放他们一马,你这样做不为别的,是为了你自己。」

想想「怒火中烧」这个画面,当内心的一把怒火开始燃烧,也许点燃火苗的是别人,最先烧到烫到却是自己,搞不好最後伤痕累累的也是自己。累积了太多和自己过不去的惨痛经验,慢慢的,我学会了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第一是,敏感到有甚麽不对劲,马上想办法排泄清理。

电视报导美国有一名摄影师罹患忧郁症,不知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便用相机把内心的恐惧和愤怒,以超现实的手法,转换成为一张张的图像,画面中赤裸裸的惊悚和痛苦,令人震撼不已。

负面情绪就像一把利刃,一旦刺进自己的身体,就得费很大的力气(伴随各种疼痛)才有办法拔出来。因此,当我敏感自己受伤害或不愉快时,我会透过运动流汗丶写日记画画先把情绪释放出来,或找信任的朋友讨论厘清问题所在,避免自己持续累积,伤心也伤身。

第二是,避免把自己当「受害人」,把化解伤害当做自己的责任。

我们常把问题归咎於别人,却不知道问题的产生往往是自己「吸引」来的。想想,为甚麽你会受伤?是识人不明?还是不够警觉?在处理沟通的过程中出了甚麽问题?要如何做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或者要如何善待自己,才会让自己好过一点?

如同《秘密》一书提到的吸引力法则:「你生命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过来的。你是一个人体发射台,你的思想产生了频率,於是它们吸引同频率同类的事物,传送回到你身上,变成现在的你。」

因此,每天睡觉前,我会回想一天来发生的点滴。如果有甚麽事让我有遗憾或处理得不够完美,我就改用能让我觉得好过的方式,在心中「重播」一次。

我深信书中所说:「当你完全依照你想要的样子,在心里重新创造这些事件,就等於清除了当天的频率,并为明天发出新的讯号,就能在未来吸引你想要的画面。」

当我意识到自己是痛苦与快乐的创造者,并且下决心成为一个美好的人时,我发现我生气的次数变少了,也变得比以前还快乐。真的!我们可以少生一点气,少一点怨怼,这样做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自己。

【黄淑文(桂花树)网志 一位热爱生命的心灵作家】

(来自:康健杂志)

关于命运的思考

当我陷入死亡绝境时,我在思考,真的存在命运吗?难道我就命该如此吗?在偶然的一次广播电台中,我听到了一段关于命运的评述,如下:

林肯当选参议员是在1846年,肯尼迪当选参议员是在1946年。相差100年。林肯当选总统是在18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是在1960年。相差100年。两人都致力于人权。两人的夫人都在白宫失去了孩子。两人都在星期五被刺杀,两人都被子弹射中头部。下面的就更神奇了……

林肯的秘书名叫肯尼迪,肯尼迪的秘书名叫林肯。两人都是被南部的人所刺杀。两人的继任者都叫JOHNSON,林肯的继任者,ANDREWJOHNSON,生于1808,肯尼迪的继任者,LYNDON JOHNSON,生于1908

刺杀林肯的人生于1839年,刺杀肯尼迪的人生于1939年。两个刺客的名字都有三个单词,两个刺客的名字都有十五个字母。现在坐稳了,下面的更神……

林肯在福特剧院被刺杀,肯尼迪在福特汽车生产的林肯车上被刺杀。

刺客在剧院刺杀林肯后,就躲进了仓库。刺客在仓库向肯尼迪开枪后,就躲进了剧院。两个刺客都在审判之前被人杀死。下面是最神奇的了:

林肯在被刺杀的一星期前,在马里兰州的梦露城.(MONROE, MARYLAND)

肯尼迪在被刺杀的一星期前,和马里莲梦露在一起.(MARILYN MONROE)

最后主持人总结到: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在命运之路的两侧就如同是树立着两堵无法逾越的高墙,一个人只能在被固定的命运狭路上前行。即便是伟人与平凡人都一样,都无法逾越命运的定数。世界上仅有几个人可以超越这种命运的安排,这样的人真实的是沧海一粟。

与绝大多数人相信"自我非凡"的想法一样,在我患病之前,一直从内心中有一种感觉,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未来会有大成就,似乎人生是为一种使命而来。然而,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我越来越感到绝望,感觉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继而我又深刻的感受到,能够作为一个平凡人活着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随着疾病的越发加重,随后,我绝望的接受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会死去这件无奈的事情!

在听完这段广播后,也许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不是更加接受了命运的定数,反而在想,世界上仅有的那几个人,他们能够超越命运安排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自此以后,在绝望和不断燃起希望矛盾中,终于就像是找到了生命之泉一样,我发现了逾越命运的秘密,成为了逾越命运之墙的人!相信,今天能够看到本文的人,都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

下面,为了发现逾越命运之墙的秘密,首先你必须理解命运的本质。那么命运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我们通过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实验来透视命运的本质。

第一节:干涉条纹

用一台光子枪向带有两个缝隙的挡板发射电子,在挡板后面放上一面像电视机荧屏一样的光子检测屏。如果你只发射一个光子,就会在检测屏上看到一个针尖般的光点(类似于电视机荧屏上出现的雪花点)。这种光点的出现,就证明了光是以一个粒子形式打在检测屏上的。也就是证明了光子是个粒子。

如果你一次性同时发射10000个光子,你就会在检测屏上看到所有光子共同形成的干涉条纹。因为只有波才具有衍射与干涉的特性,因此这种干涉条纹的出现,无可辩驳的说明了这些光子是以波的方式穿过双缝的,然后打在检测屏上的。为了更形象理解,你可以想象这一群光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它们集体的随着水波的运动穿过双缝,然后由于波的干涉效应,在检测屏上就形成了光子的干涉条纹。如果你这样去理解,是符合我们常识认识的,并不会让人感到惊奇。(下图:相隔时间连续发射光子最终形成的干涉条纹图)

然而,让人感到无法理解的是:如果你不是同时发送,而是每隔一秒钟发送一个光子,在连续发射完10000个光子后,你依然会在检测屏上得到与同时发射10000个光子一模一样的干涉条纹。这就让人感到无法理解和不可思议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空间与时间是相对的,其本质关系是一秒钟时间=30万公里的空间距离。例如:当越接近光速运行时,你身体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就是所有原子、分子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就会变得越来越慢。如果你以每秒30万公里速度前行,你的时间就停止了,你将永远不会变老。

根据这一关系,简化复杂换算公式通俗的说:如果一个人以每秒钟一米的速度行走,他要走完30万公里需要10年的时间。而光一秒钟就走完了30万公里。所以,相对来说,相隔一秒钟发射的一个光子,就如同是相隔10年时间才发射出一个光子的(具体波粒二相性的实验细节请参看《科学禅定》书)。

根据以上理解,相隔一秒钟发射出的光子,如果最终还会形成干涉条纹的话,那么它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在第一个光子出发之时,它就知道了整个计划,而且它会知道在它出发之后的所有光子会去那里,而自己又必须去那里。不但如此,在一万个光子中,每一个光子都知道整个发射计划,以及每一个光子都知道其他任何一个光子最终都会到哪里去。换一句话来说,所有的光子完全穿越了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限制,就像同时出发的那样相互联系在一起。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光子来说完全不存在。那么这与命运的本质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节:你就是光。

想象一下,从太阳发射过来的一粒光子,在偶然中照射在了一片绿叶上,一瞬间,这粒光子就把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H2O)结合在了一起,然后这粒光子就以能量的方式被封闭在了这个被结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分子中,这个分子又经过一系列的化合反应生成了糖分子。这个过程就是大家熟知的光合作用。这个糖分子也许会成为树叶的一部分,也许会被苹果所吸纳。如果是牛吃了草叶,那么最终这个糖分子会被重新装配成牛肉蛋白质的一小块砖块

因此,无论你是吃苹果还是吃绿叶蔬菜,或者吃牛肉,最终组成你身体的都是这些原子和光子。在你眨一下眼睛时,或思考一个问题时,或者弹一下手指时,那么你的能量源泉都是在释放当时封闭在糖分子中的太阳光子的能量所带来的结果。正因为,这种释放,才会让你呼入氧气,又呼出二氧化碳。其具体过程是,在你身体释放光能量的过程中,你通过肺吸入的氧原子会化合碳水化合物还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子。

实际上,任何的化学反应都只是光子在各种原子、分子之间发射、吸收、传递流动的过程。因此,你的整个生命过程以及由脑中神经电流的发放所呈现出的任何想法、思念,本质上都是光子流在原子、分子间迅速流动传递所带来的过程的结果。因此,你的整个人体和整个的生理活动、人生中的任何事件、因果,都只是原子、分子们执行在以光子为能量驱动下运动的结果。

那么光子们是随机运动的吗?也就是在你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随机出现的吗?

在双缝实验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光子们是完全穿越任何时间和空间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从太阳发射过来的一粒光子不是随机照射在某一片树叶上的,在你身体中的光子也不是随机被释放的,实际在它从太阳出发时,光子们就做好了整个计划。不但如此,因为整个太阳都是由光子组成的,所有的光子又都是在宇宙创建之初就已经存在的,所以,在宇宙创建之初,星系的命运、星球的命运、太阳的命运,以至到一座青山、一条河流,乃至一片草叶、一个苹果,到此刻你脑中呈现出的一个想法和你的整个人生过程都是被光子计划好的。

进一步说,不但是光子,包括任何一个粒子,电子、质子,都具有同一特性——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特性。所以,组成你身体中的任何一个粒子,在没有进入你身体之前,就已经清楚了整个计划。例如,每一个光子、电子都知道它会组成你身体的那个部分,又在何时会离开你的身体,如此等等情况。最终就是说,你的整个人生都只是被动的执行在宇宙创建之初就已经存在的光子们以何种方式运行的结果。

所以,你的每一次皱眉、每一次眨眼、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感冒、每一次踢到那块石头,会崩出那几点火花,如此等等事件,都是光子们在从太阳出发之前,或者说在宇宙创建之初就已经计划好的和被确定了的。

那么,我们要问,命运的本质就是一切都是被固定了的吗?难道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像是木偶一样,被动执行光子们已经计划好的运行所带给我们的结果吗?答案虽然是否定的,但却是不可思议的。下面,我们来看这是为什么?以及是如何不可思议的?

第三节:是意识穿越了时空,而不是光子!

如果外在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话,那么物质间的相对运动就会在你的意识觉知之外不受控制的运行着,命运就一定是被固定的。如果在双缝实验中连续发射的光子,不依赖于你的意识而自动在检测屏上显示出干涉条纹的话,那么命运就是固定的。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假设,没有一个人去看检测屏,这一万个光子依旧是不断扩散着的虚无的球状波,也就不会出现任何粒子和干涉条纹。只有在意识觉知的当下,一切才被确定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的监察之下,光子们才崩溃为粒子和形成干涉条纹的。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世界上出现的任何事物,以及其存在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只有在意识觉知中,一切才突然出现了意义。才让光子们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相互联系在一起。

更清楚的说,不是光子们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相互联系在了一起,而是你的意识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一切得以呈现出来,得以关联在一起。这一切事物包括光子、原子,玫瑰花、蝴蝶,男人、女人、梦境、喜爱、憎恨、山川、河流、虚空大地和星系星云!

因为光子们的出现及其穿越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事件,必须以意识为存在的前提下才会出现,因此实际上,也没有穿越时间与空间这回事。原因是,时间与空间本身就是幻相。为什么呢?

第四节:为什么时间与和空间是幻相

第一、时间是对物质(光子、原子)相互之间相对运动的测量,空间是对物质之间相对距离的度量,如果没有意识让光子崩溃为粒子,就不会出现任何物质粒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任何时间。如果没有意识让光子崩溃为粒子,就不会出现任何粒子,也就不存在任何粒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因此也就不存在任何空间。因此,时间本质上只是心理事件。时间与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时间和空间只存在于人们脑中的想象中。也就说,时间与空间都只是心理事件!

第二、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当下,一切都是因果。原因来自波粒二相性中的延迟实验

延迟实验:

1979年为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科学家约翰·惠勒提出延迟实验的构想。这个实验是对双缝实验的进一步思考。与双缝实验不同的是,也就是这个实验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是在光子通过双缝之后,才对光子是以波的方式同时穿过两条缝,还是以单个粒子的方式只穿过其中的一条缝做出检测的。也就是,对光子到底是什么的检测是在光子穿过双缝后再做出的延迟决定。在这个实验构想提出五年后,就有人实现了这一实验检测。至今科学界已经经过许多更巧妙的实验检测,结果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但却让所有人不敢去相信。下面,我们即会看到这是为什么?(注:因为实验的细节太过复杂,下面仅对这个实验做出简化说明。如需了解细节,请参看其他量子物理学文献)

1 用一面半镀银反射镜(或者叫光子分配器;如同双缝)来代替双缝。用两块全反射镜子(镜子1、镜子2)分别在分叉的两条光子线路上摆成45度角,让分开的光子再次交汇在一起,在交汇处放上一块光子检测屏(光子干涉仪)。

2、从一台光子枪发射出一个光子,让其通过半镀银镜。被发射的光子会有50%的概率进入到线路A,或者进入到线路B。这种情况就如同是一个光子会以50%的概率穿过双缝挡板中的其中一条缝一样。只不过这时光子在通过半镀银镜后走的是线路。

3、在线路B接近终点处插入一块反射镜。这个反射镜(如同切换光路开关)的用处是将从线路B过来的光子切换到一个光子探测器上(如果探测到的光子,就会发出咔哒声,证明光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到达探测器的),这样就不会与从A线路过来的光子交汇到一起。

4、第一种实验情况:不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然后发射一个光子,这时你就会在两条线路交汇处的光子检测屏上看到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出现说明光子在穿过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双缝)时,是以波的方式同时从两条线路过来的。

5、第二种实验情况: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断开两条线路发生交汇的事件),发射一个光子,这时你就会有50%的概率看到一个光子或者到达线路A,在光子检测屏上显示为一个针尖般的亮点,这说明光子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到达的。或者以50%的概率到达线路B,然后你就会在探测器上听到咔哒一声,这说明光子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到达探测器的。因为你只能有50%的概率看到一个光子出现在线路A,或者线路B,所以这说明,光子在通过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双缝)时,是以一个单一的粒子形式,只进入到了其中的一条线路中。如果你连续发射100个光子,那么你会在两条线路的终端各自看到平均有50个光子到达。这与把强光照射在双缝时看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光子只能显示为一个单一的粒子以50%概率的方式穿过其中的一条缝。

6、下面就是不可思议的延迟实验了。为了能够清楚说明,现在把时间做一个放大处理。首先假定,光子从光子枪出发的时刻是中午12点钟。到达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双缝)时是下午1点钟。到达镜子1或镜子2处的时间是下午3点钟。到达线路B的反射镜处的时间是下午4点钟。最终在到达光子检测屏或者光子探测器的时间是下午5点钟。下面实验开始:

7、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让两条线路过来的光子不发生交汇。现在发射一个光子,这时你就会50%的概率在光子线路A检测屏(一个亮点)或线路B光子探测器(咔哒声)处看到一个光子。如果发射100个光子,那么平均会有50个光子出现在检测屏上看到大概50个光点,有大概50个光子出现在探测器中(听到50次咔哒声)。这说明,光子在1点钟时是以单个粒子的形式穿过半镀银反射镜进入到其中一条线路的。就是说,光子是以一个单个粒子的形式不是进入到线路A,就是进入到线路B的。下面,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

8、实验一: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发射一个光子,然后等到1点钟,等光子穿过了半镀银反射镜,再等到3点钟光子通过了镜子1(或镜子2),直到4点钟的时刻,你突然决定撤除反射镜(这就是延迟决定),这时就让从两条线路发生了交汇,这时,让人不可思议的情况就此出现了,你在两条线路交汇处的检测屏上竟然看到了干涉条纹。这样的干涉条纹的出现,让你必须作出这样的想象:在12点钟,光子出发时是一个单一的粒子,在1点钟时刻,光子穿过半镀银反射镜时,是以一个单一的粒子或者进入到线路A或者进入到线路B(两条线路它只能选择进入一条),然后在3点钟光子依旧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在线路中行进的。然后当光子行进到4点钟时,你突然拔出了反射镜,让两条线路发生了交汇,这种决定让光子不得不对你的决定重新作出反应,结果是,这让光子不得不逆时间,回到已经过去的1点钟时刻的在半镀银反射镜那里,重新以波的方式同时从两条线路行进(如同是同时穿过两条缝),然后经过了4点钟时刻,最终在下午5点钟时刻,在光子检测屏处显示出干涉条纹。就是说,光子是在知道了你的突然决定后,回到了过去,重新作出选择。

9、实验二:不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发射一个光子,然后等到1点钟时刻。因为不插入反射镜的话,两条线路就会发生交汇,因此,光子会以波的形式穿过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在双缝实验中同时穿过双缝),然后从两条线路同时行进,等到光子行进到3点钟时刻,再到4点钟时刻时,你突然决定插入反射镜(延迟决定),反射镜的插入断开了两条线路会发生交汇的事件。这时让人不可思议的情况又出现了,你在检测屏上不再看到干涉条纹,而是会以50%的概率看到一个光子以粒子的形式显示在光子检测屏上,或出现在光子探测器(听到咔哒声)。这样的光子以50%的概率出现在光子检测屏或探测器中的情形,让你必须作出这样的想象:在12点钟,光子出发时是一道波,在1点钟,光子穿过半镀银反射镜时是以一道波的方式同时进入到两条线路中的。然后当光子波进行前行至3点钟时刻,再行进到4点钟时刻,你突然决定插入了反射镜,由此就断开了两条线路发生交汇的事件,这让光子不得不逆时间,回到已经过去的1点钟在半镀银反射镜那里,重新以一个单一的粒子的形式只进入到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中(如同是只穿过双缝中的一条缝),然后经过了4点钟时刻,最终在下午5点钟时刻,在光子检测屏或探测器中显示为一个单一的粒子。

10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光子是波还是粒子,即便是在光子已经通过了半镀银镜——就是说,即便是已经穿过了双缝,也会发生由于你的临时决定,让光子如同是回到过去挡板双缝前重新作出选择一样。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结果是,是你逆时间创造了光子过去的历史!延迟实验带给人们不敢相信的结果是:不是历史事件已经发生,而是你逆时间创造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11、在实际的检验中,也许从光子枪到光子检测屏的距离是1米,也就是光子行走的时间是30000万分之1秒(30万公里×1000米),而你也许会认为你只是逆了30000万分之1秒钟的时间创造了过去的历史,这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当你思考太阳距离我们是8分钟光子运行的时间时,你能够逆8分钟的时间创造了太阳的过去历史,这就让人有些惊奇了。进而,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半人马座A,它距离我们有4.5光年的距离,你每看一眼这颗恒星,你都逆了4.5年的时间创造了它过去的历史,这就更让人不可思议了。再进一步说,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我们距离银河系中心是3万光年,那么在夜晚,你每看一眼银河系,你都在逆3万年或10万年的时间创造着银河系的过去历史。再远一点说,最远的星体——类星体,距离我们是137亿光年远(因为人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遥远的星体是137亿光年外的星体,因此才定义宇宙年龄是137亿年。关于宇宙确切年龄,科学家还会随着新数据更新微调),因此你每看一眼天空中的星星星系,你都在逆时间的创造着过去137亿年中所有发生过的所有历史事件。就是说,根本没有过去,过去都是你此时此刻的创造。每时每刻,你都在逆时间创造着过去发生的一切历史事件(包括唐明皇与杨贵妃)。

12 例如:你踢到一块石头,不是石头事先存在在那里的,而是你逆时间到3天前,创造出了有人把这块石头放在路上,然后才让你现在踢到它的。如此等等,你在人生中遇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情况……….例如:你偶然遇到一位老乡,不是老乡3年前就到这个城市工作的,而是你逆了3年的时间,决定了老乡必然会到这个城市工作的,否则你就遇不到他。如此等等,你在人生中遇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情况……….例如:如果你今年30岁,那么不是你妈妈事先存在然后生了你,而你逆了55年之前,你姥姥先生了妈妈,然后25年前母亲又生了你……….然后,以此类推,不是先存在猿猴,然后才存在了你,而是先存在了此刻的你,才出现了基因、线虫、恐龙、猴子,达尔文、进化论,蝴蝶、花朵,如此等等,你在人生中遇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情况……….

13、就像是反物质的存在先是由1928年由狄拉克从方程式中推导出来的,然后才被物理实验所证实的一样,如果说,过去的一切事件都是此刻逆时间的创造(这可用延迟实验来检测确定),那么按照这一程式,未来将要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将是被此时此刻所创造的。就是说,未来发生的所有事件,都是此刻你的决定,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限制而被决定的。今天,我先提出这一概念,即未来会有人在量子物理双缝隙实验中设计出巧妙的装置证实未来事件是由此刻的你决定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所创造和决定的。

14、以上延迟实验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楚了:过去与未来并不存在。一切只存在当下!一切只存在此时此刻!你既穿越一切时间空间创造着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在穿越一切时间空间创造着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15、因此,命运的本质是非常深奥而不可思议的,那就是:一切唯心所现!一切皆是心中物!一切只在意识中!一切包括一切时间、一切空间、星系星云、地球月亮、萝卜地瓜,眼睛与脑神经、性格与思想、猴子与进化论、心理学、量子力学与波粒二相性,光子与干涉条纹,你的家人和父母、你最爱的人、最爱你的人,还有林肯与肯尼迪,佛祖与金刚经、厄运与幸运,幸福与快乐

第五节:逾越命运之墙的秘密

从以上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命运的本质是一切唯心所现,那么逾越命运之墙的秘密就变得即非常简单,又深奥至极的几乎不可被理解!那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那么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何得呢?

第一、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解脱一切苦。方法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凡是证悟到一切皆是心生幻相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如下经义为证(以下所诉皆为佛法最高义空):

1、《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简单释义:观音菩萨证悟到五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幻相,因此解脱了一切苦(度一切苦厄)!

2、《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简单释义:一切众生之所以轮回在苦中,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由四大构成的身体(物质世界)和由六根组成的妄心(精神世界)都是幻相,并非实有!

3、《楞严经》: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简单释义:一切世界所有,小至不可见的微尘和汝身汝心(物质与精神)、大至山川河流、虚空大地,都是因心而成实体。一切唯心所现,一切都是心中物,一切都是心生幻相。

4、《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简单释义:应该这样去认识这个世界,一切万事万物皆是如梦幻泡影一样的幻有!

第二、如何证悟此大智慧呢?

1、《楞严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简单释义:证悟唯心所现分通过佛理来理悟和实修禅定来证悟。理悟的用处是实修证悟的地图

2、《坛经》:禅宗五祖对六祖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简单释义:自古佛家宗师传承给弟子们的佛法最高义、最高秘密是:证悟到本心(本心=如来)。证悟到本心即是证悟到一切皆是心生幻相!

3、《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简单释义:如果见到一切世间所有皆是虚妄假象,就见到的如来本心,就证悟成佛了。

第三、成佛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圆觉经》: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是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简单释义:成佛的境界是本无束缚,何来解脱,当下即是涅槃!本来你就是佛!众生皆是骑驴找驴,以心觅心,以佛觅佛!

第四、如何在没有证悟时,如同证悟的像佛一样解脱一切苦?也就是如何立地成佛?(这一点最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意义)

1、《金刚经》: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简单释义:佛分大中小三乘。大乘乃最高佛法,讲佛法最高义空,即第一义空,只有修证第一义空方可究竟解脱一切苦。本段在《金刚经》中被标记为大乘正宗分,意指修习大乘佛法的指导方针,即:要发度尽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心,而最终没有一个众生被度。原因是,一切众皆是幻相,发度尽幻相之心,才可得幻相中的大福德!认识到一切皆是幻相,不是要彻底的离幻,而是要解脱幻相中的苦!因此度人就是度自己。反过来说,度己的方法是度人。让这一个逻辑得以成立的关键是,所度众生皆是幻相(所谓无我人众生寿者)。那么为什么唯有如此才能福德不可思量呢?原因是,世界上凡有大小多少皆是有可思量,例如财富名利,因为一切皆是心中物,心无大小短长,大小短长皆是心中物,因此,只有心量才是不可思量的,所以解脱一切苦,即能够离苦得乐的福德,才可称为不可思量的福德!

2、《金刚经》: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简单释义:在以认识到我、人、众生、寿者(时间)并非实有的基础上,行一切善事,得一切善果,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简单释义:如果能够认识到一切皆,即得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依此认知生活住世,即解脱一切苦,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金刚经》: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简单释义:这段是最不可思议的。第一、所谓以指指月,指非是月,因此,一切佛法皆是应机而说的暂立假立,皆是幻有!因此佛祖住世时,禁止将其应机所说的法整理成文字,避免人们执着在法相上,即执着在佛法中所喻为实有上。因此,佛祖说,不要执着在一个东西、一个法门为佛法。要去领悟那个。第二、是什么?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下。在一个漆黑无月的夜晚,有五个人偶遇一山间亭子中。大家坐下来寒暄之后,闲聊无事就开始各自讲起自己遇到鬼的故事。结果一个比一个讲得都吓人,正在大家毛骨悚然,听着其中一个人讲得兴起时,突然远方传来一声鸡叫,想想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几个人瞬间随一阵清风而去。原来他们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就是鬼。最高是:一切皆是假象!包括佛祖、佛法、第一义空、实相、鬼、你、我………….

5、《金刚经》: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简单释义:应当知道,佛法真义(唯心所现)是不能用一般思维辩证的,因此,按此修行因缘果报所得之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正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信的当下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五、性空缘起

1、从相继发射的电子出现干涉条纹的实验,带给我们的结果是:一切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都是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用另一句话来说,虽然,因果事件是依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拓展才能得以表现其存在的,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一切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前生后世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被联系在一起而成为定数的。

2、延迟实验则告诉我们:一切已经过去的事件的发生都是我们逆时间创造出来的,一切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也由我们现在的意识所决定的。本质上,实际上,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的事件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在意识觉知中发生发展变化着。

3、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干涉条纹,延迟实验,一切都是意识所创造出的幻相,意识中显现出的一切事件都是穿越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呈现出来的。因此,十方三世,万古千秋,千山万水,儿女情长,皆是意识中物。正因为一切皆是心生幻相,才可以让一切得以穿越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得以呈现出因果。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4 逾越命运的秘密是,若此有故彼有,若此生故彼生。若此无故彼无,若此灭故彼灭(缘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创造善的因,就会得善的果;你创造恶的因,就会得恶的果。此处所说的因果报应不是经典物理学中的撞球世界的因果,而是量子物理学中的唯心所现中的因果!也就说,这种因果是最高义的、唯心所现的,是非逻辑的、不可被辩证的因果,原因是,你相信有则有,你相信没有则没有,而关键是,没有信与不信这回事,因为信与不信,其本身就是心生幻相!正所谓,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5、逾越命运之墙的方法是,因果就是定数!起心动念即是命运。

6、因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逾越命运之墙的方法!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7、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定七七四十九天,在第四十九天的早晨,睹明星而悟道,他悟道了什么呢?佛祖证悟到的是世界的本质是性空缘起。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一切事物,包括虚空大地、山川河流、佛与众生,过去与未来,都是幻相(性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穿越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就像同时发生的那样的因缘果报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缘起)!因为一切皆幻,所以才有因果;因为一切皆是因果,所以一切皆幻;即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

8、曾经在我从顽童手中买来小鸟放回原鸟巢中后,一位村医看到大为不解?我说在修心养性!修心养性一般人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实则性空缘起,唯心所现!真正的力量,来自你的起心动念!十方三世只在当下一念,此即一真法界!

附录:有人说学佛是迷信,原因是,他们注意到的都是以迷信方式学佛的人!自古上至皇室臣子、圣贤学士,下至商贾走卒,凡夫俗子,皆以习悟佛法真义为人生终极学问,因此,当你窥入佛法真义,你会发现佛法是科学的,是以积极方式融入社会生活和造福人类的大学问、大智慧!

自古"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信为道源功德母

微信公众号请搜索:身心灵合一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实质的体现是双方的欣赏和尊敬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交往的质量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假的,不过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步,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

这篇文章内容取自周国平的散文《交往的质量》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作者用充满智慧的语言为“孤独”正名,赋予“独处”更丰富的内涵。他还告诉我们,“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20 Signs You’re Doing Better Than You Think You Are

Image#1. You paid the bills this month, and maybe even had extra to spend on non-necessities. It doesn’t matter how much you belabored the checks as they went out, the point is that they did, and you figured it out regardless.

#2. You question yourself. You doubt your life. You feel miserable some days. This means you’re still open to growth. This means you can be objective and self-aware. The best people go ho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and think: “or… maybe there’s another way.”

#3. You have a job. For however many hours, at whatever rate, you are earning money that helps you eat something, sleep on something, wear something every day. It’s not failure if it doesn’t look the way you thought it would – you’re valuing your independence and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yourself.

#4. You have time to do something you enjoy. Even if “what you enjoy” is sitting on the couch and ordering dinner and watching Netflix.

#5. You are not worried about where your next meal is coming from. There’s food in the fridge or pantry, and you have enough to actually pick and choose what you want to eat.

#6. You can eat because you enjoy it. It’s not a matter of sheer survival.

#7. You have one or two truly close friends. People worry about the quantity but eventually tend to realize the number of people you can claim to be in your tribe has no bearing on how much you feel intimacy, acceptance, community, or joy. At the end of the day, all we really want are a few close people who know us (and love us) no matter what.

#8. You could afford a subway ride, cup of coffee, or the gas in your car this morning. The smallest conveniences (and oftentimes, necessities) are not variables for you.

#9. You’re not the same person you were a year ago. You’re learning, and evolving, and can identify the ways in which you’ve changed for better and worse.

#10. You have the time and means to do things beyond the bare minimum.You’ve maybe been to a concert in the last few years, you buy books for yourself, you could take a day trip to a neighboring city if you wanted – you don’t have to work all hours of the day to survive.

#11. You have a selection of clothing at your disposal. You aren’t worried about having a hat or gloves in a blizzard, you have cool clothes for the summer and something to wear to a wedding. You not only can shield and decorate your body, but can do so appropriately for a variety of circumstances.

#12. You can sense what isn’t right in your life. The first and most crucial step is simply being aware. Being able to communicate to yourself: “something is not right, even though I am not yet sure what would feel better.”

#13. If you could talk to your younger self, you would be able so say: “We did it, we made it out, we survived that terrible thing.” So often people carry their past traumas into their present lives, and if you want any proof that we carry who we were in who we are, all you need to do is see how you respond to your inner child hearing, you’re going to be okay, from the person they became.

#14. You have a space of your own. It doesn’t even have to be a home or apartment (but that’s great if it is). All you need is a room, a corner, a desk, where you can create or rest at your discretion; where you govern who gets to be part of your weird little world, and to what capacity. It’s one of the few controls we can actually exert.

#15. You’ve lost relationship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t that you’ve simply had them in the first place is that you or your former partner chose not to settle. You opened yourself to the possibility of something else being out there.

#16. You’re interested in something. Whether it’s now how to live a happier life, maintain better relationships, reading or movies or sex or society or the axis on which the world spins, something intrigues you to explore it.

#17. You know how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 You know how many hours of sleep you need to feel okay the next day, who to turn to when you’re heartbroken, what you have fun doing, what to do when you don’t feel well, etc.

#18. You’re working toward a goal. Even if you’re exhausted and it feels miles away, you have a dream for yourself, however vague and malleable.

#19. But you’re not uncompromisingly set on anything for your future. Some of the happiest and best adjusted people are the ones who can make any situation an ideal, who are too immersed in the moment to intricately plan and decidedly commit to any one specific outcome.

#20. You’ve been through some crap. You can look at challenges you currently face and compare them to ones you thought you’d never get over. You can reassure yourself through your own experience. Life did not get easier, you got smarter.

幸福是你眼睛笑起来的美丽

Image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
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
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幸福是你眼睛笑起来的美丽。

幸福是你手心放在我的手心。
幸福是我失落时你给我的快乐。
幸福是寒冷时把你抱紧…

作者:唐家三少

斯洛伐克男孩教会我:原来,分享让我们不虞匮乏;原来,不用拥有就能付出与给予

来自斯洛伐克的Janko,他的爸妈都是学校老师,但是在斯洛伐克,老师并不是个高薪的工作,因此他爸爸晚上还会额外兼家教,妈妈也必须在晚上帮电视台打逐字稿打到半夜,攒点钱贴补家用。Janko每次领钱都是几百块丶几百块捷克币的领(不超过一千台币),不是他不想多领一点,而是领完这几百块捷克币,户头就没钱了。但只要他一有闲钱,就会去买做珠宝丶作画要用的材料,也会买便宜的木头和皮革回来做手工艺。

虽然经济条件不富裕,但他却是我见过最愿意分享的人。他分享的是他的拥抱丶他的故事丶他的热情丶他的照顾丶他的心意,只要是他有的东西,他都愿意分享!有这样丰富的内在,还能让这些内在自在流动,不管谁跟他在一起,都会被他的正面能量感染!

在我要离开布拉格的前一个礼拜,他刚好完成他的论文,奶奶准备送他一份礼物,问他想要什麽。他说:「可以给我钱买车票吗?我想在苡弦离开欧洲前去布拉格找她。」他後来在我们的非洲朋友Pearl生病时,也把他暑假卖艺术品摆摊赚的钱拿来买了车票,到医院去看Pearl。

他来布拉格时,我们到一个河边公园写生。我说:「Janko,难道你都不担心吗?关於钱。」

他说,他记得爷爷曾经跟他说过一句话:「我这辈子没赚什麽钱,但是我得到了所有我想要的东西。」

他说:「我也会像我爷爷一样!我觉得我这辈子可能也不会很有钱,但是我会得到所有我想要得到的东西!」

这句简单的话就像一把神奇钥匙,一下子打开了心里的牢笼,我自由了。

原来,真正的快乐不用金钱购买;原来,分享让我们不虞匮乏;原来,不用拥有就能付出与给予。

斯言轩-人性的不平衡与平衡

 

我一个6年的闺蜜拉黑了我,她说我每天过的日子很舒服很轻松吃吃喝喝养养花草发出来显摆很没意义,也无聊。应该找个老公跟她一样生个孩子低调过日子才对。大该意思就是这样,我有点轻描淡写,她有点义愤填膺我说我的辛苦你没看到,我也不想发不开心的事儿云云。最后她拉黑了我。突然想起一篇文章:

1

我的朋友李良成,肯吃苦,心善,性格和谐,经常帮助人。

良成在乡下有个远亲,家境不是太好,良成把亲戚刚上小学的孩子接过来,资助孩子上学。孩子也很努力,每天学习到很晚。担心孩子太累,良成还经常劝孩子早点休息。

前些日子,老师打电话让良成过去,问了些很奇怪的问题,眼神很怪异,有点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意思。

良成心粗,没有多想。

过两天良成替孩子检查作业,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一篇作文,顿时呆住了。

作文中有几句话,大概意思是:……这个社会,为什么如此不公?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却吃香的喝辣的?比如我大舅李良成,他一家人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逛街购物,却总有花不完的钱?有钱人就是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良成当时心里激堵,他很想把孩子揪过来,对着孩子的耳朵大吼一句:日你娘啊死孩子,什么叫你大舅一家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的是你爹妈!正因为你爹妈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才把日子混成这样!你大舅怕耽误了你都快累成狗,你居然看不到……

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眼神为什么那么奇怪。

良成终不可能对孩子说句什么,怕伤到孩子,他跟我聊起这事,我也呆住了。

我想不到的是,这种畸形的心态,不知何以悄然侵袭了孩子的心灵。

2

在深圳时,我就深切体验到人心的偏激。有次出门,见两个保安聊天,就听一个保安说:看咱们小区,开什么好车的都有,全他妈的为富不仁!

开好车跟为富不仁,这之间一点逻辑关系也没有,不知道这个保安怎么把二者挂联起来的。还没等我理清他的逻辑沿递,就听另一个保安说:就是,穷的穷死,富的富死,太他妈不公道了。

后面说话的保安,脸上的肌肉扭曲着,年轻的眼睛透射着我无法理解的仇恨。而这种仇恨,完全是非逻辑的,虚构在扭曲与臆想的基础之上。

3

另一件事是,我有个朋友,他儿子很有出息,爹妈没怎么管,孩子自己报考海外名校并录取。朋友激动的红光满面,把熟人全都叫来,大吃庆祝。

正在亢奋之余,席间有个多年老友,突然冷冰冰扔出一句:国外的学校,根本不看考分,给钱就让上,有钱人就是好!想去哪上学就去哪儿上学。

朋友被堵得慌,气恼的辨解说:你说的那是野鸡大学,我儿子这可是名校,名校招录更严……我儿子可是全额奖学金啊!

对方扔回来一句:都一样,给钱就让上。

上你妈……朋友气得想要打人。但知道自己儿子表现太好,已经引起公愤,能做的就是立即起身买单走人,多年的老交情,到此为止了。


4

上面说的这几件事,有个共同特点,都是臆造仇恨,甚至不惜修改事实。(不然心里很难平衡)。

李良成并非土豪,真的是每天累成狗。自打他把亲戚的孩子接来,等于多判了自己几年的苦役。万万没想到孩子根本不领情,之所以硬说他“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只是为了人为制造不公的借口,为自己心里的愤怒建立依据。

现在李良成拿这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已经接来了不能再送回去,可如何告诉孩子这种观念是扭曲的?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弄不好倒起反效果。

深圳那家小区,有多少挥金如土为富不仁的坏土豪我不清楚,但我认识的几个,都是睡得比狗都晚,累得跟驴一样。其中有个老板为了接单,被客户灌到胃吐血。还有个胖土豪在最低谷的时候,被债主追杀,慌不择路,两米多高的围墙,他竟然嗖的一下就跳过去了……

如果他们知道有人如此痛恨他们,他们一定会大哭起来。

最后那个儿子上海外名校的朋友,这事儿还真是错在他,你儿子太有出息,就意味着对别人家孩子的无端羞辱。自己关起门,和几个亲密的朋友庆祝一下就是了,非要昭告天下,别人心里悒郁悲愤,当然要修理你。

只是这个修理的理由,无视事实,太过于扭曲。

5

去年回深圳时,看望几个当年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是当年照顾过我的姐姐。当年她研究生毕业,直接进了省级政府机关,但男友去深圳打拼,引发她热血沸腾,就毅然辞职而去,想上演一幕深圳爱情故事。

万万没想到,她去了深圳,男友却因为一连串失意,最终无法立足,回到三线小城市,让家人走关系弄了个事业编。而她却留在深圳,于谷底起步最终风生水起,成为了有名的女企业家。

上次见面,她跟我说起个北方煤老板的事情。

她说,媒体总是称煤老板煤老板,这个贬义的称呼,带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些煤老板就是些没有底蕴的暴发户,除了用钱砸人,欺良霸善,良知良心一概没有。她当时也是这样认为,见到那位煤老板时,也是这种感觉。

但是感觉根本靠不住,聊过几次她就发现,在那位煤老板粗鄙的伪饰下,藏着一个洞知世象人心的心理学大师。

煤老板的包里,上面是几本三点式女人的低俗杂志,下面藏着英文原版的心理学专著,看到这些书她才恍然大悟:是了,这位满口粗话的煤老板,管着几万号人,没点内功底子怎么可能?他之所以表现粗鄙,一来是他的环境中有些人只吃这套,二来是社会公认他们没文化,他为什么非要跟所有人抬杠?


这位姐姐当时深有感触的说:人呐,不怕不努力,不努力也是人生的权利,凭什么非要努力?做个平庸之辈又招谁惹谁了?怕就怕自己不努力,还扭曲臆造,无端贬低别人的付出。

这个世界不欠你的,也不欠任何人!

你只看到了煤老板一掷千金,认为他们钻了政策的空子,却没看到他们为完成一个挖煤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上得讲堂下得井矿,指挥得了千军万马做得了地痞流氓。你只看到了别人的小蛮腰,没看到美女日夜挥汗在健身房。你只看到了别人逛街购物心神气爽,没看到人家辛苦劳累打拼奔忙。

不努力不是错,不努力偏又愤世嫉俗,于是脑子就日渐扭曲。有成就的人,或是运气好,或是人品劣,不是阿谀奉承,就是为富不仁,天底下只有你最善良。所有人全都欠你的,所有人都不该享受他们的生活,必须要接受你的正义审判。

嫉恨别人的努力所获,就刻意的无视别人的付出,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多少也算人之常情——但刻意欺骗自己,把自己臆想成不公正的牺牲品,从此让自己生活在悲愤的心态中,这就是折磨自己了。

别那么悲愤,这个世界真的不欠任何人。每个经济地位居于你之上的人,都有比你更惨淡的付出。他们没抢走你任何东西,你的所获,只与你的智慧付出成正比,真的不是别人的错。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编辑:斯言轩(Tsiyanxuan1)

上帝为什么不奖励好人?看完茅塞顿开!

上帝为什么不奖励好人?看完茅塞顿开!

Wonder Lake Denali

(图源:Wikimedia)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大卫(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

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的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些提问。

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那场婚礼的: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

牧师看到这一情节,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西勒.库斯特说,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茅塞顿开。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

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国人不知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封信,读后在网页上留言说:〝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曾经对恶人迟迟得不到报应感到迷惑不解。现在我终于明白,因为‘让恶人成为恶人,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来自网路)

勇敢把「旧的不必要」丢掉,才能迎接新的美好

一个人会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最大的问题来自於「思考时,主轴发生偏差」。以整理物品为例,一件东西要不要留下来,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只有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仍旧最必要丶最适合丶最有存在价值的物品,才会需要被留在当下这个空间中。也就是说,「做选择时,主词永远是『自己』,不是『物品』;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以此检视,不管是整理物品还是安排工作,如果执着於「还能用吗」「好可惜喔」「万一出了错……」,就是把主词变成了「物品」和「他人」,时间轴放在「未知的将来」与「一去不返的过去」,於是,明明不喜欢的东西,却因为「说不定有天会用到」而留着;明明交出去更有效率,却把琐事留下来自己处理。

「断舍离真正的意义,就是察觉自己与事物之间真正的关系,」,一旦能够抛开「会不会遗憾丶别人怎麽看」等外在观点,只着眼於「当下的我到底需不需要」,所有不必要丶不想要的,自然就会明白舍去也是无妨,对於取舍,也就不再迷惘。

回想自己第一次落实「断舍离」的时刻,是换季时打开自家衣橱,明明满柜子衣物,却觉得没一件可穿。惊觉会放进衣橱中的,应该都是喜欢与想穿的衣服,但自己为什麽会陷入这种「明明有很多,但却等於没有」的境地?

「这种堆积绝对不是出自需要,而是一种奇怪的执着!」开始检视自己「丢不掉」的理由:这是出社会时买的昂贵套装丶这款说不定以後还会流行回来……,发现自己其实是透过衣物的积累,保留某一段记忆,当作某件事情发生过的证据。

这层领悟,决定摆脱过往回忆与未来期待所带来的束缚,正视自己的衣橱,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凌乱与窘迫。「如果我能开始把衣橱内的东西整理好,也就代表能够放下一些内心中早该抛弃的东西吧!」

别让对未知的不安,限制了未来的可能。当然,或许有些人会说,要是丢错东西丶工作交错人,到时不是更麻烦吗?

确实会有这种情况,但与其担心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厘清当下的自我:「为了防患未知的将来,这件事值得我现在花这麽多精力丶时间丶金钱与劳力去做吗?」

引用80/20法则,不管是实际上有价值丶并且常用的物品,还是真正需要我们亲力亲为的重要工作,都只占我们所拥有的事物的两成而已,就算是丢错东西或派错工作,5次中也只有一次会伤脑筋。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什麽样的人生。「你要想清楚,自己的犹豫不舍,是出於对未来的不安?还是对未来的期待?」担心会後悔是人之常情,但若是因为害怕而对未来划地自限,是否反而是预设立场,阻碍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对於未来,其实没有必要主观地认为『少了这样,一定就会造成困扰』。」

割舍本来就是痛苦的抉择,但如果你对未来拿不起丶对过去放不下,就肯定没有时间与心思好好经营现在。所以,藉由思考自己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敢於舍弃掉所有不必要丶用不到的事物吧!而「当所有的选择都是必要之物,生活又怎麽会拥挤或凌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