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黑幕深深?一周三高管“自杀”幕后黑手是谁

danger and opportunity中国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总裁陈鸿桥上周六匆匆留下五字遗书“请勿扰妻儿”,在家中自杀身亡。数天后传出福建厦门国土局局长林长树在在当地狐尾山公园内吊颈身亡。今天早上又传出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副总裁王品刚在家中“去世”,但有消息说是在昨日下午跳楼身亡。

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金融界传出至少三名高管不幸的消息,难道真的应了北京知名时政评论员华颇说的,有一只黑手在幕后操控,陈鸿桥死只是一个开始,接踵而来会出现更多的人進监狱或死亡的事情。

王品刚突然离世 传跳楼身亡

中国神华集团30日早间紧急公告,董事会获悉,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品刚于2015年10月29日去世。但多家陆媒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报导,王品刚昨日是跳楼身亡。

王品刚现年54岁,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1999年3月加入神华集团。2004年至2010年,担任中国神华副总裁,2011年至2013年任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去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中央第12巡视组对神华集团進行专项巡视,导致神华集团及中国神华多名高管纷纷落马。神华内部也自行严查腐败,被查办多达271人。

陈鸿桥匆匆留下“请勿扰妻儿”遗书

信证券在23日下午发通告称,公司接到家属通知,公司总裁陈鸿桥先生于2015年10月23日不幸去世。但媒体报导,陈鸿桥是在阳明山庄家中阳台用电线自缢身亡。陈事发前欲出境,发现自己被实施边控而遭劝返。陈死前留有遗书,内容仅“请勿扰妻儿”五个字。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才49岁陈鸿桥,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曾历任深圳证券结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交所资金交收部总监,深交所副总经理,2014年5月由深圳市委推荐,出任国信证券总裁、国信证券总经理,级别为正局级,属深圳市委组织部直管干部。

林长树失踪八日后 在公园内上吊身亡

“为人低调”的厦门市国土局原局长兼党组书记林长树在失踪八日后,28日早上被人发现在当地狐尾山公园内“上吊身亡”。而当地政府官员对林长树的自杀,表示觉得“觉得不可思议”。

林长树现年65岁, 曾先后担任厦门市规划局、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局长兼党组书记。2012年卸去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宣佈退休。

华颇:有人要他死 来保护其背后人

对于陈鸿桥的自杀,华颇在接受希望之声采访时说,因此陈鸿桥这次自杀也许是被逼无奈,就是有人要他死,来保护其背后的人。陈的死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接踵而来的可能会继续出现有人進监狱或是死亡的事情。

华颇认为,陈鸿桥这次可能参与了股市的做空。从做空角度来讲,这样大规模的做空、整体性的做空,这样明目张胆的跟习李对抗,以至于最后逼着习近平不得不动用枪杆子来保驾护航,如果查到他,可能会牵出幕后更大的后台。

时政评论员夏小强也认为,在家中“自杀身亡”,刚好发生在习近平和王岐山联手发出对金融市场全面反腐的信号之后。这也证实了此前江派势力在中国股市内外联手做空造成中国股灾的事情。这些人虽然身亡,但是对其涉及的违法做空股市的调查不会停止,其背后的操控者和后台,也将会随着调查逐渐显现,预计最终将会有江派势力中的高层人物为此承担罪责。

美华裔女孩推动修改宪法 为竞选总统铺路

美华裔女孩推动修改宪法 为竞选总统铺路

美国宪法是奠定美国政治制度及法律基础的基本法律,规定美国总统及副总统必须是在美国出生的公民,这个已超过200年的重要规定,未来有无可能被一名华裔女孩改变呢?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波士顿分台的报导,现年十岁来自马萨诸塞州金斯敦(Kingston)的艾琳娜‧莫恒(Alena Mulhern),周三(28日)在州议会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所有美国人都应该有机会竞选美国总统。

艾琳娜的出生地是中国,十个月的时候因被美国家庭领养而来到美国,自此一直在美国生活。

“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美国人。”

她的母亲回忆,艾琳娜有一次告诉她未来想要做美国总统,当时她告诉艾琳娜,由于宪法的规定,那是她这辈子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艾琳娜说那不公平,她要改变这个规定。

文章说,艾琳娜认为她与其他美国人并无二致。她不能接受再有任何人告诉她,不能当美国总统的唯一原因是她的出生地在中国。

她在听证会上说:“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美国人。”“想想看,仅因为一个200多年前的规定,多位最优秀的人选无法为这个国家服务。”

艾琳娜说她热爱美国,这是她的国家,她想要为美国做事。她说她想做总统的理由是,带领人们团结一致,使美国成为更伟大的国家,让民众在这里安心的生活、工作及组织家庭。

文章说,艾琳娜在周三的听证会上试图说服州议员通过决议,要求美国国会修改宪法。这是项很艰困的工作,但艾琳娜说,她将坚定地朝这个目标迈进。

中国大妈太彪悍 游韩国集体涌进男厕所

 

中国大妈太彪悍 游韩国集体涌进男厕所

南韩有传媒昨日在其报纸中刊登图片及文字报道,批评中国游客「素质差」,甚至令部分店铺被迫挂出简体中文「游客禁止进入」的字样。

据报道,当地一名上班族日前在首尔市光化门附近一家高级饭店的洗手间看到令其吃惊的一幕,在男厕中竟然站着七名年约50岁的中国女游客。她们不仅在里面洗手、照镜子,甚至有人正使用卫生间。报道引述该上班族表示,这些女游客「理所当然」的态度使用男厕,让他感觉十分荒唐。

报道又表示,中国游客最近开始愈来愈多,不少人更在街上吸烟、乱扔垃圾,甚至高声喊叫,光化门、清溪川、弘益大学等首尔着名观光景点的居民和商人对这种不文明举动十分不满。 10月27日,位于首尔钟路区西村附近的一家汽车销售店入口更贴上印有简体中文「游客禁止进入」字样的纸牌。而该店负责人解释指,几乎每天都有载着中国游客的巴士或中国游客在店铺前停留,「简直没法做生意,有些中国人进店闲逛还吸烟」。

 

南海再交锋 美防长将访东协

 

國防部長卡特明天展開亞太地區8天訪問
(中央社华盛顿29日专电)五角大厦今天宣布,国防部长卡特明天展开亚太地区8天访问,将走访南韩与马来西亚,出席美韩安全谘询会议与东协国防部长会议,南海问题将再度成为美中与区域国家焦点。

五角大厦发言人戴维斯(Jeff Davis)在记者会宣布,卡特(Ashton Carter)将前往首尔出席第47届美韩安全谘询会议,接着前往吉隆坡出席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防长扩大会议,回程途经加州,将在第3届雷根国家防卫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说。

美国海军驱逐舰拉森号(USS Lassen)27日首度近距离驶经中国大陆在南沙群岛的人造岛海域,两国海军领袖今天进行视讯对话,卡特出访亚洲引起高度重视。

五角大厦强调,卡特的行程早已安排,这是他8个月以来第3度出访亚洲。

戴维斯表示,美国并未挑战任何南海主权宣示国,只是执行自由航行任务,与美军在全球海域的行动并无差别,这是常态任务。

 

仲裁庭受理南海争议案 菲外交部欢迎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傅查理
(中央社马尼拉30日专电)设於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常设仲裁庭宣布,对菲律宾政府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具有管辖权,菲律宾外交部对此表示欢迎。

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傅查理在1份简短声明中说,「我们欢迎仲裁庭所作丶对此案具有管辖权的裁决。我们期盼仲裁庭继续就案件的实质层面召开听证。」

傅查理未作进一步评论。

常设仲裁庭在当地时间29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对南海仲裁案具有管辖权。

马尼拉於2013年1月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案,北京虽拒绝参与仲裁,但於2014年12月发布立场书,声称菲国提出的仲裁案,实质触及主权归属以及划界等议题,超出仲裁庭管辖权限。

仲裁小组於今年7月间在海牙举行听证,辩论对南海案是否具有仲裁权。当地时间29日,常设仲裁庭发布新闻稿,宣布5人仲裁小组一致通过有权受理南海案。

这意味着仲裁案已通过程序问题的考验,进入事证及法理依据的审理阶段。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是大陆在南海争议法理之争的1轮挫败。

在「菲律宾vs.中国」案,菲方要求仲裁庭厘清中国大陆「南海九段线」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下有无效力,以及南海岛礁的属性与海洋权利。

常设仲裁庭说,未来的听证将不对外公开,但考虑允许相关国家派团旁听,此外也会不时发布新闻稿,公布审理进度。

菲律宾外交部稍早前预测,最终仲裁结果在明年第1季或是上半年即可出炉。

 

美舰拉森号南海演练照片曝光

 

 

美艦拉森號南海演練照片曝光

(中央社30日电)美国27日派遣导弹驱逐舰拉森号(USS Lassen)经过南沙群岛的渚碧礁和美济礁,中国大陆填海造岛的12海里范围内。美舰在南海进行空中救护演练,照片昨天晚间曝光。

拉森号在接近中方填海造岛区域前,拉森号官方脸书26日贴照片,显示中队在保养MH-60R海鹰直升机。

完成通过中方填海造岛12海里范围任务後,拉森号昨天晚间在脸书贴出拉森号搜索救援实战演练的照片。表示在南海时,海上攻击直升机51中队与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负责搜索救援和医护演练。

拉森号是美国「勃克级」(Arleigh Burke)导弹驱逐舰中的第32艘。该舰於1999年10月16日下水,2001年4月21日服役。

对於拉森号的行动,中国大陆外交部27日召见美国驻北京大使,抗议美国派遣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巡航南中国海人工岛礁。

中国大陆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表示,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台州」号巡逻舰依法予以警告。

莱恩当选美众院议长 盼终结政治乱象

 

 

萊恩當選美眾院議長
(中央社华盛顿29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联邦众议院今天投票选出共和党保守派的莱恩(Paul Ryan)为新议长,冀望终结持续数月的政治乱局。

45岁的威斯康辛州众议员莱恩在435席中拿下236票,成为1869年以来最年轻的众院议长。

他先前表示,惟有共和党内分裂的派系支持他,他才会出马角逐议长职务。

莱恩登上国会最有权力的宝座後,如今在美国宪法上是排在副总统之後的第2顺位总统接班人。

任期迈入第9任的莱恩在当选议长後,马上呼吁众院回复「正常秩序」,不仅众院少数党民主党对此表示同意,在前任议长贝纳(John Boehner)时期感觉遭到边缘化的一般保守派议员也有同感。

莱恩获选议长後对同僚表示:「让我们坦诚以对。众议院已分裂。我们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增加问题。我对指责别人没有兴趣。」

「我们不是在算旧帐,我们是要重新开始。」

莱恩指出,众院将处理棘手难题,包括降低预算赤字与改革税制,并表示这将有助於提高所得,让人民脱离贫困。

过去几年,众院因共和党分裂内讧及党派对峙的僵局,落到民意支持度仅剩9%的局面。

莱恩说:「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

 

LinkedIn盈利超预期 广告收入激增

linkedinLinkedIn公司(LNKD.N)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润轻松击败分析师预期,成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运营商,盈利主要来自招聘服务业务、广告费用和会员会费。

据路透社报道,该公司股价也上调了全年收入及营收预期,在周四(10月29日)的延迟交易中跃升12%。

LinkedIn之前投入巨资收购公司扩张业务,雇佣销售人员并扩增美国以外的其它市场如中国。

它的扩展项目帮助公司在第三季度提高了人才解决方案业务,使收入增长了46%,而这项业务占LinkedIn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此外,LinkedIn网站广告收入也比同期增长了近30%,会员会费收入增长了20%以上。

LinkedIn的业务已经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人数在第三季度末将近4亿,增加了20%。

该公司表示,2014年年初推出了本地语言版本后,LinkedIn在中国的用户数量已经增加三倍以上,目前用户已经超过1300万。LinkedIn还表示,其流量的55%是来自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总司总收入上升了37.2%达到近7.8亿美元,击败了分析师预期的7.5亿美元,部分原因是该公司在今年5月收购了培训视频公司lynda.com。截止周日收盘,LinkedIn的股价比8月分的最低点165美元上涨了约30%。

摩托罗拉推出萤幕摔不破新款手机

moto x force手机使用者最大的噩梦之一是手机不慎摔落後萤幕破裂,摩托罗拉推出新款手机Moto X Force,业者表示,萤幕不会摔坏,保固期长达4年。

摩托罗拉(Motorola)指出,Moto X Force手机的萤幕有「防摔保护」(Shatter Shield)设计,如果正常使用而非蓄意破坏,4年内萤幕都可以完好如初,如果发生破裂,可以免费获得新机。

摩托罗拉行动电话总经理欧斯特罗(Rick Osterloh)在公布的影片中,分别将iPhone 6s及三星Galaxy S6摔落在石板地上,萤幕都出现裂痕,再以同样动作将摩托罗拉Moto X Force摔在地上,则没有任何裂痕。

Moto X Force萤幕约5.4吋,Quad HD显示器,正反两面有2个高画素相机,电池待机时间可达48小时,4年保固仅限於萤幕。

这款新手机预定11月中在英国上市,现在开始接受预约,32GB款售价499英镑(约新台币2万4883元),64GB价格534英镑

中国大陆一胎化政策 背景与历史简介

china one child policy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导,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决定放宽现行的人口政策,未来将允许所有的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等於宣告终结了实行三十多年的一胎化政策。

不过目前并不知道实施的细节或是详细的规定,但是从字面上的推敲,仍然将保留计划生育的精神,人口还是由国家主导控制。

多年来,中国大陆的一胎化政策普遍受到批评,但是对中国大陆而言,也有其所谓必须如此的说法。

以下是中国大陆一胎化政策的背景与历史简介。

中共建政初期,可能是受到人口学者马寅初理论的影响,主要考虑粮食丶教育与医疗等社会福利与劳动力的平衡,对人口总数采取了直接控管的措施。

到了1979年,中国政府在直辖市丶省以及自治区实施强制性的生育控制,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小孩,并对超生子女采取行政处分丶罚款等措施。

1979年下半年,计划生育成了中国大陆全国性的措施,除了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和部分的少数民族可以生育两个小孩之外,各地全面实施上环(女性避孕器)丶人工流产丶绝育等干预措施。

这种做法震惊了国际舆论,对中国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屡屡提出批评和抨击。

当年许多偷渡到欧美国家的中国大陆移民,时常宣称自己是中国大陆一胎化政策的受害者,并以此为由提出申请政治庇护。

到了1990年代,中国大陆政府加强管制,到了2000年出生率为1.2%左右,低於国际平均水平甚多。

这段期间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

不过先前中国大陆官方也曾多次释放「可能放宽计划生育」丶「将会开放二胎」等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