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教授-Jeep-中欧戈十回归日上以“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主题演讲

2015/07/26,许小年教授应邀在Jeep-中欧戈十回归日上以“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许小年教授认为,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企业经营困难,是我们过去长期依靠投资驱动造成的结构性扭曲的结果,去产能化是当前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在经济调整过程中,有大量的商业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行业重组;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

以下是演讲全文:

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大家看,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的宏观数据,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电力的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的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如何看待,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的经济景气。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经济有个断崖式的下跌,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的,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如果我们能利用2008年那个时机,在经济下跌的过程中,忍受痛苦,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就不会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我们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调整机会。现在我们看到,今天调整的困难比2008年还要大。2009年“4万亿”执行的结果,使本来已严重的结构失衡更加的恶化,这表现在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产品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急需更新换代。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资,又使这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原来经济中的内在的增长动力减弱了,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的体质,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的内部结构性弊病,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

前两天见了一家民营钢铁厂,他们告诉我现在全国钢铁的生产能力大概在11亿-12亿吨,而全国的消费只有6亿-7亿吨,也就是说钢铁产能过剩30%-40%。这些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钢价不会反弹,各家都在产能的压力下,低价在市场上销售钢铁。低价销售的结果是谁都没有利润,一些钢铁公司是靠着政府的救济在活着,其实早就应该倒掉了。它们不倒的话,那些效益高的钢铁公司也没有办法正常经营,因为价格被压的太低了。钢铁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用新的产能泡沫去掩盖旧的产能泡沫,结果致使泡沫越来越大。资本市场有泡沫,但泡沫主要是在实体经济中,表现为过剩产能。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驱动,当出现过剩产能的时候,企业不敢投资了,依赖投资的增长就掉下来了,这是结构性扭曲持续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出路在哪里?去产能化。如果不把过剩的产能消除掉,价格起不来,企业经营会很困难,经济就会长期的在低位运行。所以去产能化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这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经济的去杠杆化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欧美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过度借债,杠杆过高,把家庭和金融机构压垮了。要想经济恢复,必须把过高的杠杆率降下去。美国去杠杆化从2008年到去年2014年才基本结束。

欧洲经济为什么现在还不行,因为它的去杠杆化没有认真的展开。我们有数据表明欧洲的杠杆率只是稍稍低于2008、2009年,而美国的杠杆率已经回到了历史的平均水平。这也是欧美两个经济体的表现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仅要去杠杆,我们还要去产能。实际上去产能和去杠杆是一回事,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对应的是银行的天量信贷,要不是银行放出那么多的贷款,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过剩产能。实体经济要去产能,金融行业要去杠杆。

如果说A股场外配资是个问题的话,那么和金融体系与政府体系中的坏账相比,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A股配资总共有两、三万亿吧?我们金融体系的贷款余额是80多万亿,坏账率如果是10%,那么就是七、八万亿,而且有可能还不止。政府融资平台在执行4万亿过程中积累的债务,现在官方估计就有20万亿,这才是中国经济的大隐患。

A股市场是政府制造的国家牛市,当风险逐渐显现的时候,又是政府去清理场外配资,把它打下去,暴跌之后,又是政府出来救市。尽管社会反响很大,其实A股市场只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政府负债,银行的坏账,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过剩产能有多严重?各个行业不一样,据说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是60%以上。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去杠杆的过程和去产能的过程可能会相当长,到底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想3年5年总是要的吧?各位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说发展多快,要做多大,不是赚钱多少,而是活着,活下去就好办。宏观形势严峻,是不是我们就不干了呢?当然不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价值才能显现。我喜欢熊市,不喜欢牛市,为什么?因为在牛市中,资产的价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出现,就像巴菲特喜欢熊市一样。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不要害怕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谈创新,谈创业,谈互联网?原因就在这里。

最近我除了上课以外,就在各地看企业。为什么现在企业看得比较多?因为宏观经济没得看了。而且我研究宏观经济,人家也不喜欢听。我去看基层,发现机会起码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行业重组,行业重组的机会非常之多。我刚才说的钢铁行业,很多中小型的钢铁公司都要倒掉,这个时候是购并的好机会。但是现在购并的障碍在于地方政府的干预,所以我和政府说不要阻碍市场上的购并,不要阻碍企业的倒闭。企业不行了,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税收和就业,他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挽救濒临死亡的企业。我对他们说,经济就像自然界,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死的时候你要让它死,它不死,那些活着的也活不好。因为这些濒临死亡的企业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把价格压得非常低,以至于那些好企业也活不下去。政府和经济学家的考虑不一样,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好企业不敢去收购,因为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不许裁员。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购并一个低效的企业,当然要裁剪冗员。地方政府说不许裁员,这就阻碍了行业重组的进行。如果不是地方政府阻碍的话,现在购并有很多机会。优秀的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它的市场集中度,获得一定的定价的能力来改进它的利润率,实现经营状况的好转。

这些市场份额比较集中的企业下一个要做的就是研发,推动升级换代。在行业分散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没有做研发的力量。中国各行各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太分散了,分散到了没有几家领军的企业能够做创新式的研发,所以市场集中度一定要提高,世界各国全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在上一世纪,汽车工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美国有200多家汽车公司,中国现在有1000多家,太分散了,分散到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分散到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几十年间美国的200多家汽车公司最后变成了3家。中国工业的发展,也会走同样的道路,不断地集中,只有集中才有规模效益,只有集中才能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

我们上千家的汽车公司,要通过购并、通过行业重组来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再比如零售业,中国的全年的零售额是20多万亿,我们最大的零售公司不算京东,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国有零售商1000多亿,但是不赚钱,赚钱的是民营的,最大的也不过500亿。而沃尔玛的年销售额是4800亿美元,和中国的500亿人民币怎么比啊?我们的传统行业过于分散,效率太低。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无法解决,为什么?因为在高增长时谁都赚钱,中型的,小型的企业也赚钱,经济一慢下来,问题就暴露了。

过去几十年中,各位也许都很成功,但并不一定优秀,各位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谁是真正的优秀企业家,在今后两三年才能表现出来。哪些是好企业,哪些是平庸的企业,哪些是低效的企业,要在下行中才能看出来。以零售业为例,为什么京东这样的电商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干不过沃尔玛,只是沃尔玛的五分之一,而京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的零售商成为中国第一,因为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太低。我说的是自营零售,不是淘宝天猫那样的销售平台。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12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和中国20万亿的零售额相比,微不足道。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一些企业在衰退的时候倒掉,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的来说,机会是非常多的,我要有钱的话就想搞个购并基金,遗憾的是我没钱。

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我去年看了奔驰和宝马的生产线,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虽然还没有达到工业4.0的标准,顶多3.0、3.5,也已经相当好了。机器人到处都是,工位和工位之间的搬运全都是自动化,不用人工,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的技术去提高效率,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率。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的,缝纫机整个行业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大概跌了20%,利润整个行业跌了60%,而他的企业销售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利润跌了大概不到10%。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成绩?他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用电控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产品的升级,他早就开始做了,他说不做不行了,因为传统的缝纫工越来越难招。设想手工操作的缝纫机,手里捏着布,眼睛盯着针,一天紧紧张张8小时,现在谁愿意干这样的活儿?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你稍稍提升一点,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一点一点的改进产品,一点一点的改进技术,这方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又比如钢价的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回收炼钢的余热,因为相比国外,我们能源的成本还是高的,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的80%来自利用余热、余气的发电。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倒逼企业研发,改进产品和技术,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

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是大众之事,而是小众之事。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进入相对自由。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不一定非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也可以啊。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一定之规,要做具体分析,哪一个有效我就走哪一条路,并不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案例说明,“+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有效。当然,搞互联网的可能不同意我这个观点。

我不否认互联网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但是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互联网无非是一种更为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手段,有助于降低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交易成本,所以互联网的作用是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的应用因此主要是在交易环节而不是在生产环节。至于生产环节效率的提高,我们仍然要靠传统的研发,在这个领域中,互联网帮不了你什么忙,能帮忙的是在交易环节上。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用的最多的就是营销,减少交易中介,缩短交易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还得走传统的老路子。

有人说,现在有大数据了,可以改变生产,可以改变研发,可以改变传统的设计。我看到的大数据,离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还远着呢!对于现在很流行网上金融,也不要寄予过高希望。例如用众筹的方式做股权融资,可以大胆尝试,但预期不能太高,因为股权投资是小众的事情,风险太高,大众无法承担。

互联网+可以做蚂蚁金服;传统的金融业也可以做+互联网,比如陆金所。我认为传统金融+互联网更有优势,这是由金融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当然,互联网公司可能也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说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大数据。我不否认,你可以在大数据中发掘、分析,为你的客户做信用评级。但是从这些大数据到准确的信用评级,道路还非常漫长。以阿里在淘宝、天猫积累的交易数据,能做多少贷款?阿里金融今天的余额是多少?300多亿吧,对传统金融业来说,是个很小的数目,和全国贷款余额七、八十万亿根本就没法比。为什么呢?因为大数据的信息含量太低,相当于低品位的矿石,你要用多少吨的贫矿才能生产炼出一吨铁?你要用多少大数据才能放出一笔贷款?

所以对互联网,既不要排斥、轻视它,也不要产生恐慌情绪,而是要冷静地沉下心来分析自己行业的业务特征,有哪些是适合互联网上做的,有哪些是互联网没办法做的,我自己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要不要上网,我怎么上网?要独立的思考。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刚开始是漠视,当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时候,很快就从冷漠变成了恐慌,又从恐慌变成了盲目的崇拜,现在是在恐慌情绪下盲目崇拜,以为我不上网就要死,没有那回事。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投降,我觉得太早了,还没有认真抵抗呢,就投降了。

我们不妨看看沃尔玛,沃尔玛做网上销售做了十几年,投资建自己的网站和电商仓库,沃尔玛在中国收购了仅次于京东的1号店,要发展他自己的网上销售。同时沃尔玛在调整自己的店面结构,下沉,逐渐减少大型的门店,增加中小型的社区店,这些社区店将来就是它电商的提货点和送货点。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日本的电商如果想干的话,可能干不过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便利店过两条街就是一个,电商无法和它们竞争。中国的电商的发展快,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落后也不必紧张,你也去上线,和电商过个招,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你要分析电商优势,也要分析自己的优势,你要知道电商的劣势,也要知道自己的劣势,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你就可以生存和发展。所以沃尔玛现在一方面是去做电商,另一方面改造传统业态。他这样搞起来,亚马逊有可能招架不住,将来亚马逊也许就不是电商公司了,把主业转向云计算了。要观察,不要慌,沉下心来仔细研究,决定今后往哪个方向走。创新、创业不光是电商一个行业,其他行业也有机会。

互联网在中国搞得这么热闹,前面讲过,第二个原因是相对而言,互联网行业的管制最少,因此大量的资源和优秀的人才涌进这个行业。管制是创新的大敌。美国最近有一项了不起的创新,就是大家都知道页岩气开采技术,液燃气的成本不断下降,带动全球的油价下跌,沙特的好日子结束了。中国页岩气储量巨大,我们为什么干不了啊?因为油气行业是国企垄断的,你进不去。我们互联网搞得这么热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少。

这并不意味着,除了互联网以外,其他的行业就没有机会。要看到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政府的改革措施反而是比经济上行的时候更到位。最近的取消审批权,最近上市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都是进步。我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向来评价不高,但给予新三板很高的评价,新三板是第一块没有审批制的。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上,只要有人愿意买。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希望从新三板扩展到创业板,再到中小板和主板,都搞注册制就行了,别再审批了。取消发审委,企业只要满足了信息披露要求,全都可以上,市场交易就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事,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政府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保证足够的信息披露,使得投资者可以判断这家企业的状况。

经济形势不好,倒逼改革,最近政府出台的政策有些我觉得还不错。那种大而化之的战略,你不必去关注,有同学问:“教授,一路一带有什么机会?”我说那是国家的战略,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关心的是新三板,取消审批制之后我可以做什么。你可以帮助中小公司提高它的技术水平,扩大市场份额,然后拿到新三板去上市,这是很好的投资。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微观层面上政策的变化,监管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xu-xiaonian

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在清华大学-伟大创业者的8个特质-的演讲

travis-kalanick

09/07/2015, 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在清华大学发表主题《伟大创业者的8个特质》的演讲。他提到,自己所要讲的,不仅仅是如何成为一个创业者,而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

1. 目标 2. 魔力何在? 3. 要足够难 4. 感知vs真相 5. 分析力与创造力 6. 推向市场 7. 享受过程 8. 冠军思维

以下是演讲全文:

我从大学一年级起就成为了一个创业者。我当时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我好像从来没考虑作为创业者意味着什么,但我的确一直就是一个创业者。所以我想,如果回到一个理工类大学的校园和各位同学谈谈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都需要哪些特质,会十分有趣。而我要讲的,不仅仅是如何成为一个创业者,而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我会分享一下这些特质都包含那些方面。

1. 目标

首先是目标。目标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它关乎意义所在,它关乎我们为什么存在、信奉什么,关乎为之保持激情。我就从 Uber 的使命谈起:“让出行像流水一样可靠,随处可在,连接你我”,非常明确。

这就是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情。当我提起 Uber 时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它真正意味着什么并且由此衍生而来我们的宗旨是什么?Uber 的第一价值观,我们称之为“拥抱城市,为城市喝彩”,我们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在许多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就是设计师,助力建设未来之城。至于交通,它意味着什么?嗯,它意味着你在未来之城中高效出行,再也不会看到现在这样拥堵的交通,乃至交通堵塞最终消失。为什么?因为车辆一键而至,该车可以每天还可以服务另外 30 个人。一辆车服务 30 个人,而非 30 个人拥有 30 辆车,上路的汽车自然少得多。

我们还有另一个产品,叫做 UberPOOL,当按下按钮叫到车后,开门上车时,车上已有其他乘客,因为他们正好在相同时间去往相同方向。这样一辆车可以搭乘两个人,否则他们会分乘两辆车。因为数学,因为算法,因为我们进行高效地匹配,这样的产品对两位乘客都很方便,并且便宜得多。未来之城的出行应该类似这样的状态,而非今天我在北京遇到的那样拥挤的交通状况。

创造工作机会是Uber 为城市所带来的另一方面改变。当我们与这些车辆拥有者合作时,他们可以得到以前可能无法获得的收入。现在我们在中国每月创造近 10万个新的工作。为什么?因为人们需要在城市出行。由此,在全世界以及中国的城市,我们创造着大量工作机会,这对于很多人的谋生方式、赚取收入的途径、产出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形式会产生很大不同。

2. 魔力何在?

第二个原则,或者说,优秀的创业者或创业公司的第二大特质,就是要能够发现魔力所在,而且要能够创造魔力。魔力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部老电影,叫《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如果没看过,建议你看看。在那部片子里有一个公文包,在整个电影中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只要任何时候有人看到里面的东西就会为之错愕,瞪大双眼,因为公文包里的东西有种魔力,可以超越和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所以当你建立自己的公司时-我相信会有很多公司由今晚在座各位创建-请想想这一点,能怎样创造出超越和激发人们想象力的魔力。

魔力似乎是个抽象的概念,那么魔力究竟存在何处?在 Uber,魔力比比皆是。其中一点是时间。如果可以帮人们赢回更多时间,甚至比他们原来预期可以节省的时间更多,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如果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或在各地的出行带来安宁或宁静,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如果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喜悦感,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最后,如果用户在一天内获得更多的收入,甚至超出了他们原来的预期,或者让他们节省更多的开销,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如果能够同时实现以上所有,你就能个真的给大家带来惊喜,对别人有所激励,而我们在 Uber 正在实现所有。

现在看看我们日常使用产品的神奇之处吧。这是史蒂夫·乔布斯在2006年得到的专利申请文件的照片,大家应该感觉很熟悉。这个在2005 年就提出申请的专利,与今天我口袋里的手机界面几乎相同。当他和团队设计出这个方案时,万万没想到这会变成令人振奋的现实。环顾生活中的常用产品很重要,它们有的来自伟大的创意,有的需要精湛的工艺,这些令它们看起来精致,简洁和优雅。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iPhone 正是这样的作品。

再看看其他类型的创新,大家都知道Airbnb。现在人们可以上网,找到类似这样不可思议的希腊式别墅入住,如果没有Airbnb,你很难找到这样的选择和旅行的体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神奇体验。有时魔力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会感受到。

这是旧金山金门大桥,全球最著名的大桥之一。旧金山是 Uber 总部所在地,我最近 10 年在此居住。当你站在桥上时,你会有感觉,自己站在很特别的地方。走在大桥上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拍照。在旧金山其实有两座大桥,北部有金门大桥,东部有海湾大桥。但当你通过海湾大桥时,毫无神奇之处。美是创造神奇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大的部分。

3. 要足够难

如果你的创新足够神奇和也令人振奋,但如果keyword/keyword人人keyword/keyword都可以复制它,那她会失去魔力。作为创业者,你必须选择做最难的事,其他人未必能做到。而是我们的确在做非常难的事情。

这是Uber与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 合作的匹兹堡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里的汽车。这辆汽车正在创建全球 3D 地图。这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当你在本地查找街道信息时,你将会看到整条街道的三维外观模型。因为在未来你会想选择无人车出行。这听起来很难,对吧?但有还有一些事情很难从表面看出它有多难做。当我们使用 iPhone时,那些看不到的“后台技术”让系统优雅运行,且只消耗1小时的电量而不是2小时。完成大量有趣的科技和算法创新其实很难。

这是纽约,Uber 眼中的纽约。这些点和线显示的是当时的用车需求,为了确保您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在三分钟内叫到车,我们必须提前预测需求,预测人们会在何时打开APP。如果你只看到了纽约地图,这些曲线,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必须确保车辆供应,向需求和潜在需求所在地移动,通过动态供给图来配置车辆供应。你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的答案是,没错,这的确很难。

这是我从网上找到的LinkedIn 个人社交图谱。一个网站如何实现将我需要认识的人介绍给我自己呢?还要选那些对我事业有帮助的人?现在Linkedin似乎很轻松的让我联系上了他们,但实现这些需要非常复杂的后台算法。当然,如果你在这方面做得足够好,那么就没人能够轻松超越你。

小米在做的事情也是这样,他们制造的手机很漂亮,运行像iPhone 一样稳定,但成本仅是苹果的一小部分。

4. 感知vs真相

善于辨别感知和真相之间的差异,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另一个特质。感知,是世界上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真的东西,真相则是真实情况。有时候他们是一致的,比如问50个人二加二是什么,包括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会说是四。但也有很多问题,人们给出的答案或许很相似,或许以相似方式回答,但未必是真相。

当感知和真相并不一样时,优秀的创业者需要能够真正擅长发现差异——当人们认为是一回事,但实际上是另一回事时,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样的时刻、地方和时间。事实上,如果感知和真相差距越大,对于创业者来说机会越大。不过,创业者必须判断正确。因为也有另一种可能,别人的认知就是真相,但是当你以不同方式看待且你自己判断错误,作为创业者的你就会面临失败。

在创业者人生和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事是,我们需要做一百个决策并且决策必须聚焦,完全聚焦于真相。当我们认为真相完全不同任何其他人的认知时,我们会特别兴奋。出现这种情况时,它可能令人困惑,但你知道自己是正确时,你必须乐意坚持到底并且做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事情。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言,“随众逐流之人往往不会超越大众。而独辟蹊径之人却能处于万人莫及之位。”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创业者,如果你特别具有天赋洞察真相,那么也必须擅长独辟蹊径。比如当看到小猫,那么人们的反应跟遇到一只狮子是完全不同的。当人们都认为这是狮子,他们会跑开——但有可能他们看到的是镜子里的东西,如果你看到的是小猫,最好你是对的,否则如果它是狮子,你的手会被咬了。

有时,你跟别人看到一样的风险。你的感知或许是真相,但如果能够以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专家方式管理该风险,那么你或许能够做其他人无法做的事情。面对这座横跨深渊的钢索时,我会说“哦,不可能”,但这个完全可以做到。能够处理好此类事情的人就可以做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他们能够以专家的方式规避风险,这让他们具有超过任何其他人的优势。当其他人都在一边踌躇不前时,这个人能够跨过河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情况在日常生活和创业中时常发生。

5. 分析力与创造力

下一个特质,我称之分析力与创造力。它是什么意思?这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工程师,知道如何把组装机器、拆分并再次组装;知道如何以十种不同语言编写代码;当一堆牙签掉到地上时,我们可能知道有多少根牙签从牙签盒里掉出来。这些说明我们有分析能力,但作为创业者还不够,创业者还必须有创造天性。

知道如何拆分机器和再次组装还不够,创业者必须创造其他人没见过的、能够激励他人的全新机器,这就需要创造力。比如这台叫做“巴贝奇”的机器,尽管在设计后150年才制造出来,但重要的是它是人类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大家知道,我们或许能够想出一些东西,会双击一些东西,但这都还不够。例如在 Uber,每天我们按下按钮并叫车,这是我们和用户都在做的事情。但某年某日,你按下按钮,冰淇淋卡车给你送来了冰淇淋。

这始于启发灵感的创造冲动,是我们在近350个城市做的事情。比如在杭州,我们通过无人机提供冰淇淋。你按下按钮,然后无人机飞向你并放下冰淇淋。让这一切运行需要涉及一些工程设计,但同时给人们带来了灵感启发,这是创业者成功之道。在Uber,我们努力做的事情是,公司的每个人都具有创业者精神,可以提出这些点子并让其变成现实。

6. 推向市场

是的,你有了好的想法,有很好的创意,但还面临商业推广的问题。您需要知道如何把东西推向市场。在硅谷,人们称之为growth hacking。您必须知道如何能创造病毒式传播效果,如何创造一个创意、内容或视频、产品或一个手机软件,并找到方法,让人们不但愿意使用它、喜爱它,还愿意与其他人分享它。这的确是一门学问,但重要的是必须找出其具有创意的一面。因此,与别人合作,与名人合作,在交流中产生出火花、产生好的创意,也是推向市场的重要一环。

7. 享受过程

现在回头看,我从18 岁开始就创业,并一直在创业的路上,已经创业 20 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我遭遇了很多次失败。在上一家公司,我每天给一百人打电话,然后得到一百次“不”。当你连续六七年都一直这样,这意味着被几十万人拒绝过。所以必须笃定你的目标,必须有足够的信念,哪怕被人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你仍能享受每个时刻。这意味着:既然上场,无论发生什么,始终对你做的事情保有一份热爱。即使输,也要热爱这场创业游戏。况且绝大多数创业本来就都注定会失败。但只要跌倒后还能不断爬起来,就不算失败。

8. 冠军思维

我称为的“冠军思维”,包括要面对逆境。许多人想到“冠军”时,会想到姚明,或者想到勒布朗·詹姆斯扣篮,但那都不是冠军思维。成为冠军,要懂得面对逆境。把一切置之度外,无论如何都要取胜。这就是成为冠军的意义。想起冠军,大家也许会想到很多体育明星,以及他们都拥有的成功。但生活中的真正冠军,创业中的真正冠军,一定都有这样的素质:在遇到逆境时能够振作起来,竭尽全力,冲向终点。这样的思维会一直激励你,不仅仅是为了自我实现,还能为整个团队树立典范。

我创业生涯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六个创业伙伴长时间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被无数次的拒绝,经历过无数次的逆境,但每天依然热爱着自己的事业。然后,直到我们创造了Uber,在全球大获成功。现在我们有 4,000 名员工,我仍然把这种思维带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用它激励我的团队,坦诚地说,当我看到团队时,我看到大家也是一样。它让我们变得强大,它让整个事情都有了意义与价值。

通血管的古方

通血管的古方(文字转载自网络-请小心试用)

一位居住在伦敦的人的亲身经历,他去巴基斯坦开会的时候,突然胸口剧痛,后来被医院验出来,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去看一位 回教国家古法治疗师。

这位 Hakim让他自己在家中做一个食疗,他吃了一个月。一个月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发现三条血管干干净净,原来堵塞的地方已经全通了。他是一位虔诚的回 教徒,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他把自己的经验放在网上分享,他的前后两张血管照片也放了在网上,在照片中,服用食疗之前与之后的分别连普通人也看得出来。

所需原料:

1 杯柠檬汁

1 杯姜汁

1 杯大蒜汁

1 杯苹果醋

制作方法:

1. 蒜头去皮,姜去皮切小片,放入榨汁机榨汁,或者放入搅拌器打成浆,用网布隔渣,绞出汁。

2. 将蒜头、姜汁放入瓦煲,加入柠檬汁与苹果醋,大火滚,小火慢煮,不要盖锅盖,让水份蒸发,大约需要半小时,剩下大约一半汁液。

3. 温度降下后,加入蜜糖,仔细搅匀,蜜糖可能需要很多,主要是令汁液容易入口。

4. 将成品储在有盖的玻璃瓶中,放入雪柜。

服用方法:

每天早餐前服用一汤匙。大部分人的心血管疾病能得到根治。也可当作饮料,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预防感冒等疾病。

吃上一个月以后去医院做次检查,会发现血管干干净净,堵塞的地方已经全通了。
必须存!必须转!

知之档案:红色的阅兵式,蓝色的抗战史?

2015年9月3日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此前未曾大规模庆祝这一日子的中国,在将其列为全国节假日后,更决定此次不仅要庆祝,还要打破惯例,在国庆之外的日子里进行阅兵。

中国政府给这个传统的“抗战胜利日”起的新名字有些拗口,但也别具深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0周年纪念日。一时间北京城里里外外、电视报纸上,都填满了各式各样、字正腔圆的口号和标语:“中国是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 争的中流砥柱!”,“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维护者!”除此之外,中国官方还在发布会中表示,解放军也将在阅兵中首次展示诸多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从彩排透露细节来看,其中就将包括多型东风导弹,以及直10-武装直升机等。

为了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纽约时报中文网通过邮件、电话、和面谈采访了几位专家,他们的看法不一,节选如下。五名受访者分别为:

6月12日,直升机编队在北京一住宅小区上空飞过,这是在为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进行训练。

6月12日,直升机编队在北京一住宅小区上空飞过,这是在为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进行训练。

陈永发,台湾历史学者,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共产党党史,其代表作包括《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从革命夺权到告别革命》。

杨奎松,知名中共党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等书。

李宗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

章立凡,独立历史学者,现居北京,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史。其父章乃器建国初曾任中国粮食部部长,1957年被划为“四大右派”之一,1980年获得平反。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战略。

采访为问答形式,问题基本相同,五名受访者回答的侧重、详略程度不一。采访汇集经过编辑删减,未经受访者审定。

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国为什么这一次选择在93日,而非传统的国庆大庆阅兵?此次阅兵对内对外中国领导人要传递怎样的信息?

时殷弘:习近平执政三年,新的领袖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国内目的很重要的就是彰显习 近平作为最高统帅的权威;第二,在这么一个时候振奋中国人民的自信心;第三,中央也是要通过这件事情振奋解放军军心。近几年中国军力增长非常快,非常急 剧,阅兵也是一个鼓舞。当然军中反腐斗争也非常激烈,斗争非常大。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把阅兵的事情和反腐败直接联系起来。虽然反腐在军队工作中占了很大一部 分,但是军队主要任务还是备战。

对外也是要表达,因为中国民族的复兴从抗战开始。中国从抗战开始成了世界潮流主角之一。在中国崛起的这个背景之 下,中国也有这个意图向全世界宣告今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和世界发展中也要担任主角之一。另外一方面也是要针对中国所担忧、不满的日本,所作的间接的长远意 义上的一个威慑。还有就是对似乎和中国矛盾越来越尖锐的美国说,中国发展军事力量堂堂正正的,不会停止。

中国挑9月3号,不挑“七七”(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也不挑“九一八”(1931年9月 18日日军入侵中国东北)是因为这个日子更具国际意义。这个活动的正式名称就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所以不是中国自己的一件事情,这 个比“七七”的意义更大。之前的中国领导人没有庆祝这个日子,不能说是没有那个需要。主要是不同的领导时代有不同的决定。中国在十年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 十周年举行一次阅兵也是可以的,但是他没有做这个决定嘛。这还是一个领导人决定的问题。

陈永发:我观看俄国庆祝二战胜利阅兵的录影时,感觉历史相当讽刺,因为二战结束时并 没有俄罗斯联邦,也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全新的国家都是后来的历史产物。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有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与它竞争民族主义的招牌,所以采取肯定 斯大林的军事贡献的态度,允许其军人在斧头镰刀胜利旗的引导下,穿旧苏联军服出场。中共在民族主义方面,则仍然面对台湾中华民国的竞争,我不知道中共会不 会让军队穿著抗战时期的国军服装出现(中国官方已表示会安排部分国民党老兵接受检阅——编注),但是在1941年以前,中共军队都是穿国军制服的,都戴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军帽。我也必须声明,我并不认为阅兵是纪念二战结束的最好方式,阅兵总是带有炫耀军事力量的性质,此次苏联的阅兵当然有激起俄罗斯民族主义激情的作用。

杨奎松:从中国人的角度,新的领导人上台,阅兵是惯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而且中共 建国以来一直有阅兵的传统,毛时代五或十周年阅兵基本上是固定的。邓、江、胡历届领导人上来也都会搞一次阅兵。这次所以会让外界感到意外,只不过是新的领 导人把阅兵改在了抗战胜利日而已。兵在中国既然是一种惯例,就谈不上有多少特殊的作用或要传递什么样信息的问题。如果有,政府可能想要展示中国已经强大起 来的“中国梦”吧。民众关心的多半会是它可能展示些什么样新的武器装备。如果要讲对外的针对性,不选7月7日,不选8月15日,选择9月3日这个日子,恐怕才更具象征意义。因为这一天是由美、英、中各国组成的盟军正式接受日本投降的日子。

章立凡:共产党看历史是从政治需要来看待的,所以有他的随意性。为什么要阅兵就是还是政治需要。因为9 月3日是50年代就确定的事情(传统上中共的阅兵都在国庆日,尽管当时的政务院在1951年就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编注),但是从来没用来阅兵过,但是习近平等不到2019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因为他需要树立一个毛邓以来最具权威的军事统帅的形 象,这个还是出于一种政治的需求。他迫切需要这样一个阅兵就找了这么一个理由。

纽约时报中文网:在您看来,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陈永发:从1937年到1945年为止,中国只有一个“中央”军,叫 国军,也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叫国民政府。中共的政府名义上是这个“中央”政府的地方政府,而中共的红军是这个“中央”军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则维持独立 自主性,并不断寻求发展,终于在1945年扩张成可以与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分庭抗礼的力量。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国民党的抗战得益于中共的抗日,但是相信中共 的抗日得益于国民党的抗战。换句话说,如果中共不存在的话,蒋中正的抗战可能更加顺利,当然蒋中正也必须抗战到底,否则他的政权会失去中国人民的拥护,而 全面崩溃。但是只要他抗战到底,就不得同时设法防止中共在日本敌后建立政权和扩张军力。

八年抗战期间中共在日本敌后建立了政权和扩张了军力,但是在这八年期间,尽管日本也对中共的敌后政权和军队进 攻,但是他们始终视蒋中正的军队为最大敌人,也不断倾其全力摧毁蒋中正政府和军队的战志。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历史学家应该高度评价蒋中正的坚苦卓绝,屹立 不摇,视其为八年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共在阻止日军占领和巩固广大敌后地区方面,当然有其贡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蓄积足够的力量对日军进行大规模反攻,引人 特别注意的反而是他们乘日军进攻不暇他顾时,到日本敌后动员和组织农民,发展了他们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对国民政府而言,他们并不起牵制和削弱日军对国军作 战力量的作用。

杨奎松:没有蒋介石中央政府当年坚持抵抗政策,中国恐怕早早地就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或傀儡国了。1937 年战争爆发时中共只有3万多兵力,且局限于陕北一隅之地,如果国民党很快投降了,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联合进攻下,中共不要说向敌后发展,就是保住陕北根据 地都不大可能。但另一方面,像蒋介石那样坚定不移的抗日者,在国民党高层中也不很多,地方实力派中动摇者更多,这导致国民党政权下和军队中降日者非常多。 在这方面,中共整体上要强过国民党。因此,抗战中它在敌后农村的坚持、宣传和扩张,对众多普通国人的民族主义启蒙,包括对推动民众抗日力量的成长,确实起 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国民党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

纽约时报中文网:您认为普通中国人对这段历史有什么误区?

陈永发:最大的误区,是认为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好像彼此分工 合作。其实,国民政府负责正面战场,也从来不愿意看到中共负责敌后战场,所以坚决不准中共随意在日军敌后的广大农村成立政权和扩张军队。其实,在抗战初 期,国民党在敌后地区留置的武力相当庞大,只是在面对日军的进攻或是扫荡时,远不如中共军队能够应付,很容易因为战败,反而提供中共军队扩展的机会。抗战 虽然表示国共两党只有日本一个敌人,实际上,双方只是在共同抗日的框架中继续国共竞争和局部内战。与1937年相比,此时国共两党维持表面上共赴国难的关系,实际上双方在地方层次不断有严重冲突,有时候双方动员的军队会超过十万之多。

其次重要的误区是,中共强调其抵抗日军和本土的性格一面,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组织上和意识形态上苏联对中共的影响,不了解毛泽东其实基本上是斯大林社会主义革命的信仰者。

杨奎松: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今人距离这段历史还太近,许多人情感上和观念上仍旧活在历史当中,还远不能从历史的冲突、对立和情绪中脱身出来,客观地认识和看待过去了的一切。

李宗远:中国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一般是从初中开始,要学习中国和世界的历 史,其中在近现代史的部分,抗日战争史重点描述的。所以中国的学生是在平常的教育中是能接触到抗战历史的。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拍了很多电影电视剧,当然现 在有很多抗战神剧,当然对老百姓了解抗战有促进作用,但是的确有一些是虚假的。手撕鬼子或者一个能杀五六个七八个,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我们也是加以排斥 的。但总体来讲中国国民应该对这段历史多多少少是能认识到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1961年毛泽东会见日本社会党议员黑田寿男时曾说:日本皇军过去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中国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没有日本的侵略,我们现在还在山里,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剧了。正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让我们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创造了胜利的条件。日本垄断资本和军阀给我们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谢的话,我倒想感谢日本皇军侵略中国。而在其他一些场合,毛泽东也说过类似的话,您怎么看毛泽东曾感谢”“日本侵略一事?

杨奎松:共产党是讲阶级斗争的,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固然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这并 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阶级斗争的观点、立场和理想追求。毛泽东一生都是阶级斗争论者,他看当时的中国和今人站在民族主义视角看到的中国是不一样的。对于他来 说,抗战中有日、蒋、共三股力量,事实上也就有三个“国”。日汪有一个“中华民国”;蒋介石国民党也有一个“中华民国”,中共虽与蒋共同抗日,却并不打算真的与蒋共同建设他那个三民主义的“中华民国”,而是想要创立一个能够走向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原本,这个过程会很长、很曲折,甚至可能中途失败。如中共早年学俄共在城市中发展,没有成功;后来按照共产国际 的指导,在农村变相推行军事共产主义,也失败了。因为日本入侵,和非实行统一战线政策不可,中共这才改行了比较适合于中国实际的改良的新民主主义政策。一 方面,日本入侵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的统治;另一方面,中共通过运用新民主主义政策于农村和中间阶层,为自己赢得了生存发展的条件,只用几年时间便壮大起 来,足以挑战国民党了。当然,中共战后能推翻国民党,很大程度上与美苏冷战的发生有关。但我想,抗战八年中共就壮大起来了,这就是毛泽东说共产党应该“感 谢”“日本皇军”的意思所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怎么看中国共产党笔下的抗战史?

陈永发:中共的抗战史渲染抗战前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把抗战爆发后国军的抗日说成是前期抗日采取的战法错误,后期则消极和勉强抗日,有强烈的投降倾向。同时,在很长的时期,完全不提国军对日作战的事实,尤其不提国军为抗日作出的巨大牺牲。

国民政府的抗战史,是这一个说法的相反,除了强调国军的抗战功绩外,只是强调共军借抗战以发展实力的一面,所以 有中共抗战以来采取「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策略的说法,强调共军从来没有真正打击过日军,对日军游而不击。这种宣传,忘记中共既然在日敌后发 展,建立政权,扩大军队,便一定会面对日军的扫荡和清乡。中共并没有像国民党指控那样,和日军暗中合作。

章立凡:抗战史当然是夸大了共产党的作用。毛泽东在1956年接见一个南斯拉夫的代表团时他自己也说中国只是反法西斯的一个支队而已。首先中国不是一个最主要的战场,而中共也只是国民政府领导下的两个支队,正面战场并不是在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内进行的。22次重大战役中共只参与了一次平型关战役,而且中共也只是参加而已(22场重大会战,中共只正式参与了太原会战,打赢了其中的一场平型关战役——受访者后注)。战役是国民党指挥的。

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共在宣传与文教中对抗战史格外注重,而对一些较为敏感的历史,比如因人祸而造成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以及1989年对学生的镇压有所回避,您怎么看这种历史观?

杨奎松:历史问题敏感与不敏感,与距离现实的时间距离有关,越近越敏感,越远越不那么敏感。这也不止是中国的问题。这就好比多数国家都有政府档案开放的时间规定,比如30年。所谓特殊档案可能还要保密更长时间。这也反映出历史与现实在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一个敏感期的问题。只不过在一些国家,由于民族的、宗教的,或党派的影响作用,某些历史问题会几十上百年的敏感下去。

李宗远: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5年。在将近100年 的历史当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侵略中国。包括欧洲当时的奥地利这样的小国家可以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且中国在抗日战争之前,任何一个政府不能代表 所有的民众。就是包括蒋介石的国民政府,1927年创立了国民政府,后面也在军阀混战。所以中国人在抗战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国家。我们那时候也没有一个组织 去领导全国人民去反抗外敌入侵。

所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部分人当时都把抗日救国当成自己的任务,实现了民族觉醒,而且我们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付出了惨重的民族代价。

章立凡:我觉得这就是洗脑,把原来真实的东西洗掉,换掉一套谎言,让大家都相信。其 实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大家接触不到信息的时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毛时代,我们那时候看不到什么(自由)出版和言论,也没有个人的电台电视台,所以要搞 造神运动,用谎言欺骗大家是很容易的,除非你去偷听敌台,美国之音莫斯科电台,那个是会被判刑的。所以在那样一种高压下,很容易被造神和洗脑。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这套东西就不太管用了。当然对于那些接触资讯比较少的,年纪比较轻的,还有越贫困的人,就越容易爱国。

其实从我自己感觉来说,过去总有一句话说共产党是算数的,但是其实很多时候是不算数的。

毛泽东获得政权(之前)时说要建成一个民主的中国,实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主民治民选,还有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但最后其实是另外的东西。

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共今天对抗战史的描绘也开始提及国民党的贡献,大陆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如何发生了变化?

杨奎松:距今越近的历史,越容易受政治的影响或左右,这在哪国都一样。毛时代的中国 大陆运行的是阶级斗争的原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则越来越开始趋向于民族主义。基于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历史,国民党自然会被置于对立面;从民族主义的视角 看历史,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相对也就比较容易肯定了。改革开放后如果说有了什么变化的话,这方面变化的影响应该是最关键的。

陈永发:我认为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邓小平告别毛泽东的革命后,大批所谓“地 富反坏右”分子的帽子被摘掉,而历史学者开始有研究国民党史的部分自由,蒋中正领导和坚持八年抗战的事实难以否认,国民党在抗战中与日军作战和伤亡大批官 兵的事实,尤其难以否认。其次则是,中共官方为了改善与台湾国民党的关系,不得不承认蒋中正和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为了统战国民党上层,我觉得有时过分强 调这些上层人士亲友(譬如孔宋家族)对抗日的贡献,相形之下,反而对参加抗日行动的下层士兵和军官仍然十分漠视,甚至对其贡献没有给以适当的承认,更没有 在物资上给予照顾。

时殷弘:我觉得是因为这几年台湾问题变得特别重要,尤其是马英九上台以后,实际上已 经承认国民党抗战的作用了。不能说是今年才这样,可以说这几年一直如此。我觉得这方面如果说有变化,就是和毛时代的变化。当然,对国民党的承认总是有一定 限度的。如果你把毛时代的叙述作为一个版本,国民党的算作一个版本,那么而我想今天对国民党的承认在一个中间的程度,比毛时代多很多,但是比国民党的版本 还少。当然承认国民党,大陆内部也有人反对,所以还是要说中共是中国抗日战场的主力。这表述还是一个历史史实和意识形态的结合了。

李宗远:我在纪念馆从1996年工作,做了四期的陈列,我的体会就是 对国民党的作用时越来越客观了。过去我们对抗战提的比较少,但是从2005年开始,尤其是今年,我们给了国民党的抗战提供了比较正面的历史评价,因为国民 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必须纪念他们。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并不是哪一党,哪一派,哪些人做的抗战。而是一个民族 的自卫战争。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反映这场战争,不能只说那个,不说那个。这个改变一个是我们现在大的环境在进步,人的思想,我们的研究都在进步。中国是在越 来越开放地考虑问题。

纽约时报中文网:台湾如何看大陆纪念抗战?

陈永发:关于台湾百姓如何看待大陆纪念抗战一事,我没有做过调查,从报纸上得到的印象则是这样的:一 定会有些狂热的中国民族主义者因为仇恨日本,以及看到中国目前的强大,而受到感动,从而增加他们对中国大陆的向心力,但我感觉这样的人应该为数极少极少。 我觉得台湾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认为抗战的历史根本不是他们父祖辈亲身体验的历史,他们看纪念抗战的各种活动,是认为事不关已,不 闻不问。至于中华民国派,可能占三分之一稍多,他们对抗战史有相当兴趣,但是不可能认同中共是抗战中流砥柱的说法,我想他们采取的态度是冷眼旁观,不可能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主张纪念抗战,就进而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台湾的政治号召。

时殷弘: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对统战的帮助多少会有一点,但是你今天看一看台湾岛内的局势。国民党支持率一直在往下走,统战作用是有,但是非常有限。

纽约时报中文网:您觉得中国的抗战纪念是在煽动民族主义吗?会很危险吗?

李宗远:这点我觉得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前几年特别是2005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出现过游行和暴力打砸抢。但是2013年安倍参拜的时候,中国就没有出现打砸抢,因为中国老百姓已经经历从非理性到了理性的过程。

而且今年中国去日本的游客已经达到700万了吧,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所以你说中国人反日的话还有那么多人去日本吗。过去我们是砸日本的车和日本的商店,但是现在没了。过去我们很少人去日本,现在反而有那么多人去。中国人痛恨的是那些否认、歪曲、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

时殷弘:这是纽约时报的语言。我说的是振奋民众对中国、习近平、共产党的拥护,和对国家的自豪。不管怎么样,尽管阅兵可能被西方定义为煽动民族主义,但是这里语言是激励爱国主义。

广东中旅原董事长王万年被立案侦查

广东中旅原董事长王万年被立案侦查

京华时报[微博]讯(记者郝少颖)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检察院9月1日下午发布信息称,中山市人民检察院8月31日决定以涉嫌受贿罪对原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万年(正厅级)立案侦查。

资料显示,王万年1992年转业到广东中旅,历任广东中旅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2011年,王万年入选“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2013年2月,被免去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今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

此前媒体报道,王万年在广东中旅任职期间业绩不俗,在其领导下,广东中旅通过将14年前负债14.2亿元的企业在2007年成功完成债务重组, 现有资产总额已超26亿,净资产9亿,年销售额超过18亿。王万年率先在全国提出旅游产业园概念,并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初步完成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广东 中旅在2010年全国百强旅行社排名时超越多家央企跃居全国第一

纽时:盘点中共历史上的大阅兵

本周四在北京举行的阅兵仪式,将是中国第一个纪念二战结束的阅兵式,但之前为了庆祝或者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北京也举行过这样的军事盛会。20世纪50年代,这种游行每年举办一次,之后改为每5年或10年一次。以下简要介绍过去的盛大国庆游行。

1949年

 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才刚刚清理出来不久,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他向大约20万群众发表了讲话,并进行了这个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正式阅兵。

1954年

毛泽东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以及包括苏联领导人尼基塔 · 赫鲁晓夫(Nikita S. Khrushchev)、朝鲜领袖金日成在内的外国嘉宾一起,观看人民解放军展示其新的实力。阅兵式中的武器装备大多是由苏联提供的。本次阅兵首次出现了 伞兵,而骑兵则是最后一次出现。

1969年

文化大革命给数以百万计中国人的生活带来灾难,这一年,文革最严重的动荡可能已经缓解,但公众对“伟大舵手”毛泽东的崇拜却依然如故。

那次阅兵式举办的时候,中国和一度最亲密的盟友苏联的关系正处在紧张之中。当年早些时候,中苏边境就主权有争议的岛屿发生过冲突。

1984年

毛泽东死后,中国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下开始进行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这时侯,新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决定举行国庆35周年大阅兵。

在邓小平的指示下,领导人检阅部队时的口号做了修改 ,之前是“中国共产党万岁”和“中国人民共和国万岁”,现在改成了“同志们好”和“同志们辛苦了”。本着同样的精神,一群北京大学的学生偷偷把一张床单制作的非官方标语带进方队,上面写着“小平你好”。

克里斯托弗·S·雷恩(Christopher S. Wren)为《纽约时报》所做的报道: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庆典之一,西方外交官表示此次庆典旨在使邓小平的务实政策合法化。在西方外交官看来,给予武装部队荣耀并不预示着更加激进的政策,但有意提高军队士气,因为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等级靠后。

1999年

赛思·费森(Seth Faison)在50周年庆典现场为时报做了报道: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主持了庆典,此次庆典也可以称为“江的表演”。

江泽民一直在努力使自己达到与中国两大现代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同样的历史高度,经过数月的筹备,此次阅兵是他的这种努力达至顶峰。

今天阅兵仪式中的90辆彩车对中国的成就大加颂扬,比如有一辆车上的人打扮成兴高采烈的水果和蔬菜——一些现在的人们已经可以吃到的东西,有一些彩车分别运载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画像,这是现任领导人首次以这样公开的方式与前任领导人平列。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了由一万名士兵及很多高科技武器参加的阅兵仪式。接下来便是由10万群众组成的游行队伍。

纽时记者竟敢这样在微博上转播我阅兵式

军队就位等待检阅

周四凌晨,大部分参加阅兵的部队已经在长安街待命。对于接受邀请现场报道的记者来说,阅兵日这一天同样开始得很 早。不到4点,我们已经驱车驶过空荡荡的大街,来到天安门广场西面的军事博物馆附近集结。在那里,我们接受了金属探测器的安检,然后登上大巴,被送往天安 门广场的观礼台。

大部分电视台记者及摄影师被带到长安街北侧的媒体区。他们坐在或站在天安门城楼两侧的指定位置,中国高层官员将 在悬挂着毛泽东头像的城楼上俯瞰阅兵式。报刊记者乘坐大巴来到长安街南侧的一个区域。我们坐在天安门广场的塑料凳上,面对天安门城门,后面就是不断延展的 紫禁城。我们下车后不久,太阳就升了起来。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下,一个仪仗队和几个部队在长安街上练习行进。军乐团也在我们座位附近进行练习。我多次听到他 们演奏国歌。

PATRICK BOEHLER 9:20 AM

台湾反对中共夸大抗战功绩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本周三发表演讲,称70年前领导抗战的是中华民国,而不是共产党的军队。

“近些年来,谁领导抗战的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焦点,”马英九说。“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都归功于自己,说是共产党的武装部队在领导抗战,无视了民国政府领导全国军民抗战的历史性贡献。”

“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他说。

CHRIS BUCKLEY 9:40 AM

习近平欢迎普京

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让人们密切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相较于中国共产党的前任领导人们,习近平在 试图激发起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以巩固他与中国共产党权威的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而此次阅兵则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显示了习近平作为一位领导人在掌控权 力——尤其在军事方面。

习近平及其夫人彭丽媛首先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天安门城楼欢迎各界外宾,作为阅兵式的开端。在城楼上可以俯瞰整个 天安门广场。首位踏上红地毯与习近平握手的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Ban Ki-moon)。其他几十位各国领导人及政要也已到达,包括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习近平并未穿着通常的西式正装,而是选择更加传统的,受到毛泽东和孙中山喜爱的中山装。彭丽媛身着深红色裙装站在习近平身旁迎接外宾。

狄雨菲(DIDI KIRSTEN TATLOW) 10:36 AM

金正恩缺席盛典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并未现身北京,而是由朝鲜工人党领袖崔龙海代表该国在红地毯上与习近平及其夫人彭丽媛握手。朝鲜与中国的关系曾被形容为“唇齿相依”。

经营者要知道的16个定律

经营者要知道的16个定律

来源:“经济的常识”微信号,转载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

定律1:80/20法则

80/20效率法则,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

早在19世纪末,帕累托在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大局部财富流向小局部人一边。同时还发现某一局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局部人所拥有的财富的份额,具有不确定的不平衡的数量关系。并且,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形式会反复呈现,具有可猜测性。经济学家吧这一发现称之为“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以为是“帕累托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

治理学家从帕累托的研究中归结出一个简单的结果:假如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由此可以猜测10%的人所拥有得财富为65%,5%的人享有的财富为50%.治理学家看中的是这一结果表现的思想,即不平衡的关系存在确实定性和可猜测性。正如理查德·科克有一个出色的描画:“在因和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典型的状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

总之,“80/20效率法则“通知人们一个道理,即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取得大的效果;要害的少数,往往是决议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

定律2:途径依靠

道格拉斯.诺思是第一个使“途径依靠”理论声名远播的人,由于用“途径依靠”理论成功地论述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以为,事务一旦进入某一途径,就可能对这一途径产生依靠。这是由于,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招致的结果是:人们一旦选择某一途径,就会在以后的开展中不时自我强化。

“途径依靠”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一定水平上,人们的选择都会遭到途径依靠的影响,人们过去的选择决议了他们如今可能的选择,如今的选择决议了未来可能的选择。“途径依靠”可以解释人们一切关于习惯的问题。

沿着既定的途径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途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停滞不前。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优化也好,锁定也罢,在“途径依靠”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们对利益的思索。对组织来道,一种制度构成以后,会构成某种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现存途径有着剧烈的要求,他们力图稳固现有制度,障碍选择新的途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

对个人来道,人们一旦做出某种选择之后,就会在原有的路途上不时投入各种资源,直到哪天他们发现自己选择的路途对自己来道并没有价值是,才做出新的选择。也就是这时,他们才发现前期的庞大投入可能会由于重新选择而变得一文不值。对任何人来道,这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本钱”)。

定律3:马太效应

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初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结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人类在资源的分配上,《马太福音》所预言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十分清楚;富人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一切。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不时孤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的出头出面的时机,因此更加知名;容貌漂亮的人,更引人注目,更有魅力,也更轻易讨人喜欢,因此,他们时机会比一般人多,有时,一些时机的大门甚至是专门为他们敞开的,比如:演员、模特;一个人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任务或生活。

金钱方面也是如此:即使投资报答率相同,一个本钱比他人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股市里的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而小额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资本雄厚的企业可以纵情运用各种营销手腕推广自己的产品,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活。

可以道,无论是在生物演化、个人开展,还是在国度、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

定律4:凡勃伦效应

样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货物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其实,消费者购置这类货物的目的并不只仅是为了取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水平上是为了取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呈现了一种奇异的经济现象,即一种货物价钱定的越高,就越能遭到消费者的喜爱。

凡勃伦是美国闻名经济学者,他在《有闲阶级论》中便讨论研究这个问题。因此这一现象———价钱越高越好卖,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在书中,凡勃伦把货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炫耀货物。非炫耀货物仅仅发扬了其物质效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炫耀性货物不只具有物质效用,并且能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是消费者通过拥有该货物而取得受人尊敬、让人羡慕的满足感。鉴于此,消费者都会不遗余力、或不犹疑的购置那些可以引起他人尊敬和羡慕的昂贵货物。

定律5: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是奥尔森教授(1995年)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在集体行动中,个人支付本钱取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由于个人支付全部本钱而只享受较少的收益份额,因此集体中的理性个人没有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并且组织规模越大,公共物品越是供给缺乏。

组织或社会规则及其所维持的秩序显然是一种公共物品,由于对他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并且是免费的。面对时机主义者的违规,理性的群众个体可能盘算自己惩罚时机的收益和本钱。

无疑,挑战时机主义可能遭到还击或报复,而遭到损伤的本钱只能自己承当,但秩序收益却为大家共享。正是由于每个群众都出于此种思索,所以我们常见到违规者取得宽恕的状况。违规者遭到惩罚的可能性受群众的人数的影响。他所面对的群众的人数越多,遭到惩罚的可能越小;面对的群众越少,遭到宽恕的可能性越大,这完全契合行动的逻辑。

这样在人数相对较少的组织中时机主义者遭到惩罚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组织在克制搭便车上较整个社会成功,他便设置可实施的鼓舞机制。但完全克制搭便车现象是不可能的,只需组织中的人数n大于2,就存在搭便车的可能。当然,假如违规者贿赂个别的意欲惩罚他的积极的守规者,即对社会群众采取分化战略,那么更会提高时机主义行为逃避惩罚的概率。

搭便车现象道明,在惩罚时机主义行为中存在整体的协调困难,也许反制他人逃避责任的相关制度的设计对克制搭便车现象很有必要。

定律6: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假如把一勺酒倒入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假如把一勺污水到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简直在任何组织中里,都存在几个“污水”式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四处搬弄是非,传达谣言、破坏组织内部的的谐和。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假如你不及时处置,他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的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种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淹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率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树立在相互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他很轻易被损害、被毒化。

破坏者才干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树立轻易。一个能工巧匠破费时日精心制造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将其毁掉。假如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任务效果。假如你的组织里有这样一头驴,你应该马上把它肃清掉,假如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定律7:奥卡姆剃须刀定律

14世纪时一位智者名字叫威廉,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天主教教士,他出生于英国的奥卡姆,人们叫他“奥卡姆的威廉”。他曾在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知识渊博,能言善辩。由于他发表的言论有许多与当时的罗马教廷不合,因此被囚禁在法国的监狱。

在狱中过了45年,他找到时机逃了出来,逃到巴伐利亚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敌——德国的路易皇帝。他对路易皇帝道:“你用剑来维护我,我用笔来维护你”。于是正在和教廷闹别扭路易皇帝收容了他。

随后威廉著书立道,但影响都不大,他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实质”之类的争持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供认确实存在的物品,以为那些空空如也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担负,应当被无情的“剔除”。

这也就是威廉提出的所谓的“思想经济原理”,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句格言为他带来了庞大的声誉,由于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他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思: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人们在处置事情时,要把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处置最基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的复杂化,这样才干把事情处置好。

奥卡姆剃须刀定律自从诞生以来,历经岁月洗礼,被普遍的应用于各个范围。许多科学家接受或许独立地提出了奥卡姆剃须刀原理,例如牛顿提出的一个原则:假如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释自然事物的特征,则我们不应当接受比这更多的原因。

关于科学家,这一原理最常见的形式是:

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

假如你有两个原理,他们都能解释观测的事实,那么你应该运用简单的那个,知道发现更多的证据。

关于同一个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复杂的解释更正确。

假如你有两个相似的处置方案,选择最简单的。

需要最少假定的解释最有可能是正确的。

也许,这个原理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位大哲学家的表述是:“自然界选择选择最短的路途”。

定律8:华盛顿协作定律

华盛顿协作定律最早的出处是劳伦斯丁·彼得的畅销书《彼得原理》,后被治理学界普遍引用和传达。其实,其内容中国“3个和尚”故事的翻版,其表述是:一个人敷衍塞责。两个人相互推诿,3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为什么人多反而影响任务积极性,呈现所谓华盛顿协作定律现象?早在1920年,心理学黎格曼就曾经停止过一项实验,专门讨论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与者都参与3种形式的测量:个人独自拉、3人同时拉和8人同时拉。结果是:个人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是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是248公斤,人均只要31公斤,只是个人独自拉时力气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队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之所以产生这种“社会懈怠”现象,专家们的解释是:每个人可能都觉得团体中的其他人都没有尽力任务,为求公允,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也有可能以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缺乏道,或是团体效果只要很少一局部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权衡,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白的关系,故而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养精蓄锐的努力。当然,也有人以为应细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环境。不论发生这种想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在团体中确实会存在“社会懈怠”现象。

“社会懈怠”想象论述了华盛顿协作定律产生的原因,同事也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华盛顿协作定律后面的问题,那就是:人与人的协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要远比这复杂和微妙的多。在这种协作中,假定每个人的才干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协作结果有时比10个人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由于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协作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定律9: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1755—1824年),英国历史学博士,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57年,他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了一个定律,后来他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

历史学界一向有史学、史才、史识之道,但作为历史学家的帕金森先生,与自己的同行相比,更具有面对真实的勇气和对历史、社会的责任感。

帕金森教授是典型的英国人,富有幽默感而又孤高自傲,《帕金森定律》一书知名以后,他的演讲更是济济一堂。《帕金森定律》一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美国更是长踞畅销书榜单榜榜首。

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呢?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消耗的时间差异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人忙20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破费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任务会自动的膨胀,占满一个人一切可用的时间,假如时间富余,他就会放慢任务节拍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一切时间。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治理中,行政结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时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时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像。

直到今天,现代公私机构仍然没有完全处置人员膨胀、效率低下的问题。帕金森教授机构病症的独到观察与尖利批判,仍然值得任何机构的高级人员停止参考与反省。

此外,帕金森还发现了另一个为人熟知的定律(通常称为第2定律):“添加开支以配合收入”。第2定律成功的解释了人何以得陇望蜀——越有钱的人越想得到更多的钱——的问题,同样引起了思想界的关注,奠定了其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的理论基础。

定律10: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是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十分适用的治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注重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任务),浇上一头大粪(无故的批判、指摘、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据道,“蘑菇定律”是20世纪70年代由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编写”的,这些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人早已经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冷淡,所以在这条“定律”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段“蘑菇”的阅历,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端的时分,当上几日“蘑菇”,可以消除很多不实在际的梦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对一个组织来道,新进的员工都是一张白纸,才干和阅历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给员工的起薪和任务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任务都只能是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阅历对成长的年轻人来道,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需阅历的一步。

所以,如何高效的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历程,尽可能地汲取阅历经验,是每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需面对的问题。

定律11: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由美国闻名治理学家劳伦斯·彼得(1917~)提出的。彼得原理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原因是每个人由于在原来职位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假如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为止。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⑴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不能胜任其任务的人所占据。

⑵层级组织的任务多半是由不能胜任阶级的员工完成的;

⑶它总是趋向于把自己引向不能胜任的位置,从而招致组织效率的下降。

彼得原理是心理学家彼得博士在研究了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后剖析归结出来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由于某人的本职任务做得出色,就想当然的以为他可以胜任上一级的任务,从而将他选拔到更高一级。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在低一级岗位算得上人才的人,在较高的职位上却变得不胜任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要在这个不胜任的职位上耗到退休。这是彼得原理的中心内涵,所以彼得原理又被通俗的称为“向上爬原理”。

定律12:破窗理论

巴斯夏曾提出过一个破窗理论:

一顽童将一户人家的窗户砸破了。为了修复窗户,该户人家请来木匠,买了玻璃,玻璃商店又购入新的玻璃,等等。如此一系列连带的经济活动,为区内经济带来了新的需求,从而带动区内经济的增长。

这个“破窗理论”就是典型的“破坏发明财富”。我们不知道能否能找到这么一扇窗子,打破它可以发明需求。进而拉动经济。由于砸破玻璃带动的经济效用是以另外一局部负效应为代价的,整个社会上的资源并没有添加,所以孩童砸烂玻璃是破坏而不是树立,是破坏就有能形成糜费。

既然这个破窗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我们也就不用在它身上大费笔墨了。这里我们所要阐释的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瑟琳提出的破窗理论:

假如有人打坏了一栋修建上的一块玻璃,这块玻璃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他人就可能遭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坏更多的玻璃。

这个破窗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做过的一项实验:

他把两辆同一车牌、同一型号的汽车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一星期后平安无事;而另一辆,他摘掉车牌,翻开顶棚,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后来。他又把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敲碎了一块玻璃,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有这项实验引申开来,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瑟琳提出了“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表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作用,以及细节对事情结果不容小视的影响。

破窗理论至少提醒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即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肯定会招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定律13:鲇鱼效应

古时分日本渔民出海捕鲇鱼,由于船小,回到岸边的时分鲇鱼简直都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却十分幸运,他捕捞的鲇鱼都可以活着到岸。人们都感到疑惑,他的船、船上的装备以及装鱼的船舱,也没什么不同啊,为什么他的鲇鱼能不时活蹦乱跳的呢?自然,他的鱼就能卖上高价,可是他人也只能是干瞪眼看着。

这种状态不时继续着,那个渔夫都成百万富翁了,人们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知道几年以后,这个渔夫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他才把秘密通知了他的儿子。原来,他在盛鲇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些狗鱼。鲇鱼和狗鱼天生就是死对头,为了对付狗鱼,鲇鱼就要竭力还击。敌对双方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自然生的天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聪明的渔民还通过这种现象悟出了人生的道理:要勇于接受挑战,只要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布满生气和希望。

两个故事其实包含的是一个道理:引入竞争可以激活组织或许集体的内部生机。后来人们还把这个哲理命名为“鲇鱼效应”(狗鱼效应),并且普遍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定律14:羊群效应

一群羊在草原上寻觅着青草。它们十分的自觉,左冲右撞,杂乱无章。这时,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美的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颖青草。群羊就紧随其后,一哄而上,一会就把哪里的青草吃了个干洁净净。于是,人们就这种基于从众心理而产生的盲从现象称为“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道市场中的投资者像羊群一样,所谓的“主力”是音讯灵通者,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他们闻风掉头时,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就会与他们有趋同性,从而招致他们在某段时间内买卖相同的股票。“羊群效应”在实盘操作上也有表现,非凡是在大盘呈现暴涨暴跌时,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此时的投资者,由于丧失明智而变得不论不顾,平常念叨在嘴边的风险意识也都丢在脑后了,结果往往被牢牢套住,悔恨不迭。

后来,人们发如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羊群效应“的影子。俗话道“排队买肉香,人多饭好吃”,或许群众要的就是“羊群效应”气氛。比如道,在楼市,假如那个楼盘“门前冷落车马稀”,那么这个楼盘一定基本就卖不动,但假如哪个楼盘有人排队等候,那么就会引起连锁反响,人越排越多,队越排越长。

定律15:心理账户理论

1980年,芝加哥大学闻名心理学家萨勒在一篇题为《UsingMental-Accounting In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的文章里,针抵消费者行为初次提出“心理账户”理论。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中无意识的把财富规划不同的账户进行理财,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划。而这种心理记账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反最简单的理性的经济法则。

人们在做什么事情之前,一般都会依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决议事情的重要性,进而决议取舍。说得专业一些就是,在决策进程中,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如情感心情、成就动机、价值权衡、才智品德、心理偏好等都是影响做出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使得决策进程呈现出种种非理性的特征。

可见,心理账户关于理财,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帮手,由于假如一个人在心理上事前把这些钱归入了不同的账户,他一般就不会产生挪用的念头。比如一个现代女性,主要收入有:用银行卡发放的工资、用现金发放的奖金、偶然炒个股票赚的外快,那么她就可以这样理财:把银行卡中的工资转入零存整取账户作为固定储蓄,奖金用于日常开支,季度奖购置保险,剩余局部用于支付人情往来,外快则用来旅游休闲。

可是假如把心理账户和决策联络起来,恐怕谁都会清楚它的危害,由于非理性状态下做出的决策往往是有失偏颇的。

定律16:倒金字塔效应

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危机形成大量的航空公司巨额亏损,瑞典的北欧航空公司亦未能幸免,年亏损2000万美元。在这危难时刻,公司董事长任命年轻的卡尔松为总裁,3个月后,卡尔松向一切员工公布要实行一个与传统治理形式相悖的治理方法,即采用“倒金字塔”式的构架来停止现场治理。在卡尔松采用新的治理方法一年后,北欧航空公司盈利5000万美元。这一奇观般的效果顿时在世界治理范围引起惊动,并被冠名为“倒金字塔效应”。

“倒金字塔效应”之所以在北欧航空公司取得的庞大成功,正如美国前IBM总裁罗杰斯指出,将传统金字塔组织图形倒过去,使最基层的员工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此来激起他们的积极性,这是治理层尊重员工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企业取得做大利益行之有效的方法。

“倒金字塔”构架与传统治理形式的区别在于:

传统治理形式:最上层:决策者,总经理;中间层:部门经理、车间主任;最下层:一线员工,也叫政策的执行者。

“倒金字塔”构架是:最上层:一线员工,也叫现场决策者;中间层:部门经理、车间主任;最下层:总裁,也叫政策的监视者。

 

关于命运的思考

当我陷入死亡绝境时,我在思考,真的存在命运吗?难道我就命该如此吗?在偶然的一次广播电台中,我听到了一段关于命运的评述,如下:

林肯当选参议员是在1846年,肯尼迪当选参议员是在1946年。相差100年。林肯当选总统是在18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是在1960年。相差100年。两人都致力于人权。两人的夫人都在白宫失去了孩子。两人都在星期五被刺杀,两人都被子弹射中头部。下面的就更神奇了……

林肯的秘书名叫肯尼迪,肯尼迪的秘书名叫林肯。两人都是被南部的人所刺杀。两人的继任者都叫JOHNSON,林肯的继任者,ANDREWJOHNSON,生于1808,肯尼迪的继任者,LYNDON JOHNSON,生于1908

刺杀林肯的人生于1839年,刺杀肯尼迪的人生于1939年。两个刺客的名字都有三个单词,两个刺客的名字都有十五个字母。现在坐稳了,下面的更神……

林肯在福特剧院被刺杀,肯尼迪在福特汽车生产的林肯车上被刺杀。

刺客在剧院刺杀林肯后,就躲进了仓库。刺客在仓库向肯尼迪开枪后,就躲进了剧院。两个刺客都在审判之前被人杀死。下面是最神奇的了:

林肯在被刺杀的一星期前,在马里兰州的梦露城.(MONROE, MARYLAND)

肯尼迪在被刺杀的一星期前,和马里莲梦露在一起.(MARILYN MONROE)

最后主持人总结到: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在命运之路的两侧就如同是树立着两堵无法逾越的高墙,一个人只能在被固定的命运狭路上前行。即便是伟人与平凡人都一样,都无法逾越命运的定数。世界上仅有几个人可以超越这种命运的安排,这样的人真实的是沧海一粟。

与绝大多数人相信"自我非凡"的想法一样,在我患病之前,一直从内心中有一种感觉,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未来会有大成就,似乎人生是为一种使命而来。然而,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我越来越感到绝望,感觉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继而我又深刻的感受到,能够作为一个平凡人活着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随着疾病的越发加重,随后,我绝望的接受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会死去这件无奈的事情!

在听完这段广播后,也许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不是更加接受了命运的定数,反而在想,世界上仅有的那几个人,他们能够超越命运安排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自此以后,在绝望和不断燃起希望矛盾中,终于就像是找到了生命之泉一样,我发现了逾越命运的秘密,成为了逾越命运之墙的人!相信,今天能够看到本文的人,都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

下面,为了发现逾越命运之墙的秘密,首先你必须理解命运的本质。那么命运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我们通过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实验来透视命运的本质。

第一节:干涉条纹

用一台光子枪向带有两个缝隙的挡板发射电子,在挡板后面放上一面像电视机荧屏一样的光子检测屏。如果你只发射一个光子,就会在检测屏上看到一个针尖般的光点(类似于电视机荧屏上出现的雪花点)。这种光点的出现,就证明了光是以一个粒子形式打在检测屏上的。也就是证明了光子是个粒子。

如果你一次性同时发射10000个光子,你就会在检测屏上看到所有光子共同形成的干涉条纹。因为只有波才具有衍射与干涉的特性,因此这种干涉条纹的出现,无可辩驳的说明了这些光子是以波的方式穿过双缝的,然后打在检测屏上的。为了更形象理解,你可以想象这一群光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它们集体的随着水波的运动穿过双缝,然后由于波的干涉效应,在检测屏上就形成了光子的干涉条纹。如果你这样去理解,是符合我们常识认识的,并不会让人感到惊奇。(下图:相隔时间连续发射光子最终形成的干涉条纹图)

然而,让人感到无法理解的是:如果你不是同时发送,而是每隔一秒钟发送一个光子,在连续发射完10000个光子后,你依然会在检测屏上得到与同时发射10000个光子一模一样的干涉条纹。这就让人感到无法理解和不可思议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空间与时间是相对的,其本质关系是一秒钟时间=30万公里的空间距离。例如:当越接近光速运行时,你身体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就是所有原子、分子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就会变得越来越慢。如果你以每秒30万公里速度前行,你的时间就停止了,你将永远不会变老。

根据这一关系,简化复杂换算公式通俗的说:如果一个人以每秒钟一米的速度行走,他要走完30万公里需要10年的时间。而光一秒钟就走完了30万公里。所以,相对来说,相隔一秒钟发射的一个光子,就如同是相隔10年时间才发射出一个光子的(具体波粒二相性的实验细节请参看《科学禅定》书)。

根据以上理解,相隔一秒钟发射出的光子,如果最终还会形成干涉条纹的话,那么它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在第一个光子出发之时,它就知道了整个计划,而且它会知道在它出发之后的所有光子会去那里,而自己又必须去那里。不但如此,在一万个光子中,每一个光子都知道整个发射计划,以及每一个光子都知道其他任何一个光子最终都会到哪里去。换一句话来说,所有的光子完全穿越了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限制,就像同时出发的那样相互联系在一起。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光子来说完全不存在。那么这与命运的本质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节:你就是光。

想象一下,从太阳发射过来的一粒光子,在偶然中照射在了一片绿叶上,一瞬间,这粒光子就把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H2O)结合在了一起,然后这粒光子就以能量的方式被封闭在了这个被结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分子中,这个分子又经过一系列的化合反应生成了糖分子。这个过程就是大家熟知的光合作用。这个糖分子也许会成为树叶的一部分,也许会被苹果所吸纳。如果是牛吃了草叶,那么最终这个糖分子会被重新装配成牛肉蛋白质的一小块砖块

因此,无论你是吃苹果还是吃绿叶蔬菜,或者吃牛肉,最终组成你身体的都是这些原子和光子。在你眨一下眼睛时,或思考一个问题时,或者弹一下手指时,那么你的能量源泉都是在释放当时封闭在糖分子中的太阳光子的能量所带来的结果。正因为,这种释放,才会让你呼入氧气,又呼出二氧化碳。其具体过程是,在你身体释放光能量的过程中,你通过肺吸入的氧原子会化合碳水化合物还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子。

实际上,任何的化学反应都只是光子在各种原子、分子之间发射、吸收、传递流动的过程。因此,你的整个生命过程以及由脑中神经电流的发放所呈现出的任何想法、思念,本质上都是光子流在原子、分子间迅速流动传递所带来的过程的结果。因此,你的整个人体和整个的生理活动、人生中的任何事件、因果,都只是原子、分子们执行在以光子为能量驱动下运动的结果。

那么光子们是随机运动的吗?也就是在你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随机出现的吗?

在双缝实验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光子们是完全穿越任何时间和空间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从太阳发射过来的一粒光子不是随机照射在某一片树叶上的,在你身体中的光子也不是随机被释放的,实际在它从太阳出发时,光子们就做好了整个计划。不但如此,因为整个太阳都是由光子组成的,所有的光子又都是在宇宙创建之初就已经存在的,所以,在宇宙创建之初,星系的命运、星球的命运、太阳的命运,以至到一座青山、一条河流,乃至一片草叶、一个苹果,到此刻你脑中呈现出的一个想法和你的整个人生过程都是被光子计划好的。

进一步说,不但是光子,包括任何一个粒子,电子、质子,都具有同一特性——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特性。所以,组成你身体中的任何一个粒子,在没有进入你身体之前,就已经清楚了整个计划。例如,每一个光子、电子都知道它会组成你身体的那个部分,又在何时会离开你的身体,如此等等情况。最终就是说,你的整个人生都只是被动的执行在宇宙创建之初就已经存在的光子们以何种方式运行的结果。

所以,你的每一次皱眉、每一次眨眼、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感冒、每一次踢到那块石头,会崩出那几点火花,如此等等事件,都是光子们在从太阳出发之前,或者说在宇宙创建之初就已经计划好的和被确定了的。

那么,我们要问,命运的本质就是一切都是被固定了的吗?难道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像是木偶一样,被动执行光子们已经计划好的运行所带给我们的结果吗?答案虽然是否定的,但却是不可思议的。下面,我们来看这是为什么?以及是如何不可思议的?

第三节:是意识穿越了时空,而不是光子!

如果外在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话,那么物质间的相对运动就会在你的意识觉知之外不受控制的运行着,命运就一定是被固定的。如果在双缝实验中连续发射的光子,不依赖于你的意识而自动在检测屏上显示出干涉条纹的话,那么命运就是固定的。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假设,没有一个人去看检测屏,这一万个光子依旧是不断扩散着的虚无的球状波,也就不会出现任何粒子和干涉条纹。只有在意识觉知的当下,一切才被确定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的监察之下,光子们才崩溃为粒子和形成干涉条纹的。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世界上出现的任何事物,以及其存在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只有在意识觉知中,一切才突然出现了意义。才让光子们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相互联系在一起。

更清楚的说,不是光子们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相互联系在了一起,而是你的意识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一切得以呈现出来,得以关联在一起。这一切事物包括光子、原子,玫瑰花、蝴蝶,男人、女人、梦境、喜爱、憎恨、山川、河流、虚空大地和星系星云!

因为光子们的出现及其穿越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事件,必须以意识为存在的前提下才会出现,因此实际上,也没有穿越时间与空间这回事。原因是,时间与空间本身就是幻相。为什么呢?

第四节:为什么时间与和空间是幻相

第一、时间是对物质(光子、原子)相互之间相对运动的测量,空间是对物质之间相对距离的度量,如果没有意识让光子崩溃为粒子,就不会出现任何物质粒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任何时间。如果没有意识让光子崩溃为粒子,就不会出现任何粒子,也就不存在任何粒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因此也就不存在任何空间。因此,时间本质上只是心理事件。时间与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时间和空间只存在于人们脑中的想象中。也就说,时间与空间都只是心理事件!

第二、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当下,一切都是因果。原因来自波粒二相性中的延迟实验

延迟实验:

1979年为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科学家约翰·惠勒提出延迟实验的构想。这个实验是对双缝实验的进一步思考。与双缝实验不同的是,也就是这个实验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是在光子通过双缝之后,才对光子是以波的方式同时穿过两条缝,还是以单个粒子的方式只穿过其中的一条缝做出检测的。也就是,对光子到底是什么的检测是在光子穿过双缝后再做出的延迟决定。在这个实验构想提出五年后,就有人实现了这一实验检测。至今科学界已经经过许多更巧妙的实验检测,结果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但却让所有人不敢去相信。下面,我们即会看到这是为什么?(注:因为实验的细节太过复杂,下面仅对这个实验做出简化说明。如需了解细节,请参看其他量子物理学文献)

1 用一面半镀银反射镜(或者叫光子分配器;如同双缝)来代替双缝。用两块全反射镜子(镜子1、镜子2)分别在分叉的两条光子线路上摆成45度角,让分开的光子再次交汇在一起,在交汇处放上一块光子检测屏(光子干涉仪)。

2、从一台光子枪发射出一个光子,让其通过半镀银镜。被发射的光子会有50%的概率进入到线路A,或者进入到线路B。这种情况就如同是一个光子会以50%的概率穿过双缝挡板中的其中一条缝一样。只不过这时光子在通过半镀银镜后走的是线路。

3、在线路B接近终点处插入一块反射镜。这个反射镜(如同切换光路开关)的用处是将从线路B过来的光子切换到一个光子探测器上(如果探测到的光子,就会发出咔哒声,证明光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到达探测器的),这样就不会与从A线路过来的光子交汇到一起。

4、第一种实验情况:不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然后发射一个光子,这时你就会在两条线路交汇处的光子检测屏上看到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出现说明光子在穿过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双缝)时,是以波的方式同时从两条线路过来的。

5、第二种实验情况: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断开两条线路发生交汇的事件),发射一个光子,这时你就会有50%的概率看到一个光子或者到达线路A,在光子检测屏上显示为一个针尖般的亮点,这说明光子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到达的。或者以50%的概率到达线路B,然后你就会在探测器上听到咔哒一声,这说明光子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到达探测器的。因为你只能有50%的概率看到一个光子出现在线路A,或者线路B,所以这说明,光子在通过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双缝)时,是以一个单一的粒子形式,只进入到了其中的一条线路中。如果你连续发射100个光子,那么你会在两条线路的终端各自看到平均有50个光子到达。这与把强光照射在双缝时看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光子只能显示为一个单一的粒子以50%概率的方式穿过其中的一条缝。

6、下面就是不可思议的延迟实验了。为了能够清楚说明,现在把时间做一个放大处理。首先假定,光子从光子枪出发的时刻是中午12点钟。到达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双缝)时是下午1点钟。到达镜子1或镜子2处的时间是下午3点钟。到达线路B的反射镜处的时间是下午4点钟。最终在到达光子检测屏或者光子探测器的时间是下午5点钟。下面实验开始:

7、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让两条线路过来的光子不发生交汇。现在发射一个光子,这时你就会50%的概率在光子线路A检测屏(一个亮点)或线路B光子探测器(咔哒声)处看到一个光子。如果发射100个光子,那么平均会有50个光子出现在检测屏上看到大概50个光点,有大概50个光子出现在探测器中(听到50次咔哒声)。这说明,光子在1点钟时是以单个粒子的形式穿过半镀银反射镜进入到其中一条线路的。就是说,光子是以一个单个粒子的形式不是进入到线路A,就是进入到线路B的。下面,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

8、实验一: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发射一个光子,然后等到1点钟,等光子穿过了半镀银反射镜,再等到3点钟光子通过了镜子1(或镜子2),直到4点钟的时刻,你突然决定撤除反射镜(这就是延迟决定),这时就让从两条线路发生了交汇,这时,让人不可思议的情况就此出现了,你在两条线路交汇处的检测屏上竟然看到了干涉条纹。这样的干涉条纹的出现,让你必须作出这样的想象:在12点钟,光子出发时是一个单一的粒子,在1点钟时刻,光子穿过半镀银反射镜时,是以一个单一的粒子或者进入到线路A或者进入到线路B(两条线路它只能选择进入一条),然后在3点钟光子依旧是以一个粒子的形式在线路中行进的。然后当光子行进到4点钟时,你突然拔出了反射镜,让两条线路发生了交汇,这种决定让光子不得不对你的决定重新作出反应,结果是,这让光子不得不逆时间,回到已经过去的1点钟时刻的在半镀银反射镜那里,重新以波的方式同时从两条线路行进(如同是同时穿过两条缝),然后经过了4点钟时刻,最终在下午5点钟时刻,在光子检测屏处显示出干涉条纹。就是说,光子是在知道了你的突然决定后,回到了过去,重新作出选择。

9、实验二:不在线路B处插入反射镜,发射一个光子,然后等到1点钟时刻。因为不插入反射镜的话,两条线路就会发生交汇,因此,光子会以波的形式穿过半镀银反射镜(如同在双缝实验中同时穿过双缝),然后从两条线路同时行进,等到光子行进到3点钟时刻,再到4点钟时刻时,你突然决定插入反射镜(延迟决定),反射镜的插入断开了两条线路会发生交汇的事件。这时让人不可思议的情况又出现了,你在检测屏上不再看到干涉条纹,而是会以50%的概率看到一个光子以粒子的形式显示在光子检测屏上,或出现在光子探测器(听到咔哒声)。这样的光子以50%的概率出现在光子检测屏或探测器中的情形,让你必须作出这样的想象:在12点钟,光子出发时是一道波,在1点钟,光子穿过半镀银反射镜时是以一道波的方式同时进入到两条线路中的。然后当光子波进行前行至3点钟时刻,再行进到4点钟时刻,你突然决定插入了反射镜,由此就断开了两条线路发生交汇的事件,这让光子不得不逆时间,回到已经过去的1点钟在半镀银反射镜那里,重新以一个单一的粒子的形式只进入到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中(如同是只穿过双缝中的一条缝),然后经过了4点钟时刻,最终在下午5点钟时刻,在光子检测屏或探测器中显示为一个单一的粒子。

10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光子是波还是粒子,即便是在光子已经通过了半镀银镜——就是说,即便是已经穿过了双缝,也会发生由于你的临时决定,让光子如同是回到过去挡板双缝前重新作出选择一样。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结果是,是你逆时间创造了光子过去的历史!延迟实验带给人们不敢相信的结果是:不是历史事件已经发生,而是你逆时间创造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11、在实际的检验中,也许从光子枪到光子检测屏的距离是1米,也就是光子行走的时间是30000万分之1秒(30万公里×1000米),而你也许会认为你只是逆了30000万分之1秒钟的时间创造了过去的历史,这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当你思考太阳距离我们是8分钟光子运行的时间时,你能够逆8分钟的时间创造了太阳的过去历史,这就让人有些惊奇了。进而,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半人马座A,它距离我们有4.5光年的距离,你每看一眼这颗恒星,你都逆了4.5年的时间创造了它过去的历史,这就更让人不可思议了。再进一步说,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我们距离银河系中心是3万光年,那么在夜晚,你每看一眼银河系,你都在逆3万年或10万年的时间创造着银河系的过去历史。再远一点说,最远的星体——类星体,距离我们是137亿光年远(因为人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遥远的星体是137亿光年外的星体,因此才定义宇宙年龄是137亿年。关于宇宙确切年龄,科学家还会随着新数据更新微调),因此你每看一眼天空中的星星星系,你都在逆时间的创造着过去137亿年中所有发生过的所有历史事件。就是说,根本没有过去,过去都是你此时此刻的创造。每时每刻,你都在逆时间创造着过去发生的一切历史事件(包括唐明皇与杨贵妃)。

12 例如:你踢到一块石头,不是石头事先存在在那里的,而是你逆时间到3天前,创造出了有人把这块石头放在路上,然后才让你现在踢到它的。如此等等,你在人生中遇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情况……….例如:你偶然遇到一位老乡,不是老乡3年前就到这个城市工作的,而是你逆了3年的时间,决定了老乡必然会到这个城市工作的,否则你就遇不到他。如此等等,你在人生中遇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情况……….例如:如果你今年30岁,那么不是你妈妈事先存在然后生了你,而你逆了55年之前,你姥姥先生了妈妈,然后25年前母亲又生了你……….然后,以此类推,不是先存在猿猴,然后才存在了你,而是先存在了此刻的你,才出现了基因、线虫、恐龙、猴子,达尔文、进化论,蝴蝶、花朵,如此等等,你在人生中遇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情况……….

13、就像是反物质的存在先是由1928年由狄拉克从方程式中推导出来的,然后才被物理实验所证实的一样,如果说,过去的一切事件都是此刻逆时间的创造(这可用延迟实验来检测确定),那么按照这一程式,未来将要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将是被此时此刻所创造的。就是说,未来发生的所有事件,都是此刻你的决定,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限制而被决定的。今天,我先提出这一概念,即未来会有人在量子物理双缝隙实验中设计出巧妙的装置证实未来事件是由此刻的你决定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所创造和决定的。

14、以上延迟实验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楚了:过去与未来并不存在。一切只存在当下!一切只存在此时此刻!你既穿越一切时间空间创造着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在穿越一切时间空间创造着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15、因此,命运的本质是非常深奥而不可思议的,那就是:一切唯心所现!一切皆是心中物!一切只在意识中!一切包括一切时间、一切空间、星系星云、地球月亮、萝卜地瓜,眼睛与脑神经、性格与思想、猴子与进化论、心理学、量子力学与波粒二相性,光子与干涉条纹,你的家人和父母、你最爱的人、最爱你的人,还有林肯与肯尼迪,佛祖与金刚经、厄运与幸运,幸福与快乐

第五节:逾越命运之墙的秘密

从以上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命运的本质是一切唯心所现,那么逾越命运之墙的秘密就变得即非常简单,又深奥至极的几乎不可被理解!那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那么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何得呢?

第一、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解脱一切苦。方法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凡是证悟到一切皆是心生幻相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如下经义为证(以下所诉皆为佛法最高义空):

1、《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简单释义:观音菩萨证悟到五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幻相,因此解脱了一切苦(度一切苦厄)!

2、《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简单释义:一切众生之所以轮回在苦中,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由四大构成的身体(物质世界)和由六根组成的妄心(精神世界)都是幻相,并非实有!

3、《楞严经》: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简单释义:一切世界所有,小至不可见的微尘和汝身汝心(物质与精神)、大至山川河流、虚空大地,都是因心而成实体。一切唯心所现,一切都是心中物,一切都是心生幻相。

4、《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简单释义:应该这样去认识这个世界,一切万事万物皆是如梦幻泡影一样的幻有!

第二、如何证悟此大智慧呢?

1、《楞严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简单释义:证悟唯心所现分通过佛理来理悟和实修禅定来证悟。理悟的用处是实修证悟的地图

2、《坛经》:禅宗五祖对六祖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简单释义:自古佛家宗师传承给弟子们的佛法最高义、最高秘密是:证悟到本心(本心=如来)。证悟到本心即是证悟到一切皆是心生幻相!

3、《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简单释义:如果见到一切世间所有皆是虚妄假象,就见到的如来本心,就证悟成佛了。

第三、成佛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圆觉经》: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是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简单释义:成佛的境界是本无束缚,何来解脱,当下即是涅槃!本来你就是佛!众生皆是骑驴找驴,以心觅心,以佛觅佛!

第四、如何在没有证悟时,如同证悟的像佛一样解脱一切苦?也就是如何立地成佛?(这一点最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意义)

1、《金刚经》: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简单释义:佛分大中小三乘。大乘乃最高佛法,讲佛法最高义空,即第一义空,只有修证第一义空方可究竟解脱一切苦。本段在《金刚经》中被标记为大乘正宗分,意指修习大乘佛法的指导方针,即:要发度尽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心,而最终没有一个众生被度。原因是,一切众皆是幻相,发度尽幻相之心,才可得幻相中的大福德!认识到一切皆是幻相,不是要彻底的离幻,而是要解脱幻相中的苦!因此度人就是度自己。反过来说,度己的方法是度人。让这一个逻辑得以成立的关键是,所度众生皆是幻相(所谓无我人众生寿者)。那么为什么唯有如此才能福德不可思量呢?原因是,世界上凡有大小多少皆是有可思量,例如财富名利,因为一切皆是心中物,心无大小短长,大小短长皆是心中物,因此,只有心量才是不可思量的,所以解脱一切苦,即能够离苦得乐的福德,才可称为不可思量的福德!

2、《金刚经》: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简单释义:在以认识到我、人、众生、寿者(时间)并非实有的基础上,行一切善事,得一切善果,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简单释义:如果能够认识到一切皆,即得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依此认知生活住世,即解脱一切苦,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金刚经》: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简单释义:这段是最不可思议的。第一、所谓以指指月,指非是月,因此,一切佛法皆是应机而说的暂立假立,皆是幻有!因此佛祖住世时,禁止将其应机所说的法整理成文字,避免人们执着在法相上,即执着在佛法中所喻为实有上。因此,佛祖说,不要执着在一个东西、一个法门为佛法。要去领悟那个。第二、是什么?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下。在一个漆黑无月的夜晚,有五个人偶遇一山间亭子中。大家坐下来寒暄之后,闲聊无事就开始各自讲起自己遇到鬼的故事。结果一个比一个讲得都吓人,正在大家毛骨悚然,听着其中一个人讲得兴起时,突然远方传来一声鸡叫,想想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几个人瞬间随一阵清风而去。原来他们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就是鬼。最高是:一切皆是假象!包括佛祖、佛法、第一义空、实相、鬼、你、我………….

5、《金刚经》: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简单释义:应当知道,佛法真义(唯心所现)是不能用一般思维辩证的,因此,按此修行因缘果报所得之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正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信的当下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五、性空缘起

1、从相继发射的电子出现干涉条纹的实验,带给我们的结果是:一切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都是穿越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用另一句话来说,虽然,因果事件是依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拓展才能得以表现其存在的,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一切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前生后世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被联系在一起而成为定数的。

2、延迟实验则告诉我们:一切已经过去的事件的发生都是我们逆时间创造出来的,一切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也由我们现在的意识所决定的。本质上,实际上,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的事件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在意识觉知中发生发展变化着。

3、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干涉条纹,延迟实验,一切都是意识所创造出的幻相,意识中显现出的一切事件都是穿越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就像是同时发生的那样呈现出来的。因此,十方三世,万古千秋,千山万水,儿女情长,皆是意识中物。正因为一切皆是心生幻相,才可以让一切得以穿越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得以呈现出因果。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4 逾越命运的秘密是,若此有故彼有,若此生故彼生。若此无故彼无,若此灭故彼灭(缘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创造善的因,就会得善的果;你创造恶的因,就会得恶的果。此处所说的因果报应不是经典物理学中的撞球世界的因果,而是量子物理学中的唯心所现中的因果!也就说,这种因果是最高义的、唯心所现的,是非逻辑的、不可被辩证的因果,原因是,你相信有则有,你相信没有则没有,而关键是,没有信与不信这回事,因为信与不信,其本身就是心生幻相!正所谓,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5、逾越命运之墙的方法是,因果就是定数!起心动念即是命运。

6、因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逾越命运之墙的方法!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7、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定七七四十九天,在第四十九天的早晨,睹明星而悟道,他悟道了什么呢?佛祖证悟到的是世界的本质是性空缘起。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一切事物,包括虚空大地、山川河流、佛与众生,过去与未来,都是幻相(性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穿越一切时间、一切空间,就像同时发生的那样的因缘果报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缘起)!因为一切皆幻,所以才有因果;因为一切皆是因果,所以一切皆幻;即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

8、曾经在我从顽童手中买来小鸟放回原鸟巢中后,一位村医看到大为不解?我说在修心养性!修心养性一般人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实则性空缘起,唯心所现!真正的力量,来自你的起心动念!十方三世只在当下一念,此即一真法界!

附录:有人说学佛是迷信,原因是,他们注意到的都是以迷信方式学佛的人!自古上至皇室臣子、圣贤学士,下至商贾走卒,凡夫俗子,皆以习悟佛法真义为人生终极学问,因此,当你窥入佛法真义,你会发现佛法是科学的,是以积极方式融入社会生活和造福人类的大学问、大智慧!

自古"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信为道源功德母

微信公众号请搜索:身心灵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