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没有赚钱的模式再融10亿美元

美团的交易额计划突破万亿,但毛利甚至在补贴怪圈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逐渐趋近于0。这家公司必须尽快转型成为有生态的生活服务平台,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7月8日,华尔街日报爆出消息称,美团网计划进行新一轮融资,融资额度将超过10亿美元。

美团往最近一次融资是在去年的12月份,融资金额高达7亿美元,距离上次融资仅仅七个月时间,美团就开始计划进行新一轮融资了,这意味着起码在今年一年内美团就要烧掉40多亿人民币,这种程度的亏损是什么概念?

根据2015年7月13日《财富》杂志公布的子榜单,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亏损榜中,互联网上市企业有两家上榜,其中上市公司京东商城已亏损49.96亿位居第二。

而美团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一年的亏损额就已经几乎与京东持平了。

悬而未决:美团到底怎么赚钱?

当年京东实施战略性亏损,赢得市场份额增长,最终成功上市一役,可称经典策略。那么拿美团和京东相比,同等的亏损情况下美团真的能像京东一样,成功上市上岸吗?

第一,资本市场是最容易失去耐心的,京东D轮融资时估值仅为60亿美元左右,而且有业务模式成熟的亚马逊做对标,有很早就被人称之为眼光长远前途光明的成熟物流体系保底,所以资本市场对京东的亏损是有耐心的。

而据说美团本次计划融资之后估值能达到150亿美元,在这么高估值的情况下,美团却深陷持久战泥潭,仍然在传统网购模式下,采取越来越像无底洞的补贴策略。

在三四线城市吸引用户,实际上价格敏感的用户很难说什么消费粘性和忠诚度,一旦美团停止补贴,或是竞争对手增加补贴力度,那么趋利避害的用户就会去选择相对来说更实惠的团购网站。

同时,根据7月13日下午美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GMV为470亿,但同比增速已经降低至180%,按照这个速度,上一轮融资时美团高调宣布的计划1300亿GMV将不可能完成。所以资本市场的态度也可能会在一夜突变。

第二,京东在采取亏损的策略谋求上市之前,已经有盈利潜力巨大的两块业务——第三方开放平台和自建物流保底了,其中,第三方开放平台2014年全年GMV达1009亿元,毛利率高达70%,已经成为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

而自建物流未来则可以凭开放物流平台、区域物流、生鲜冷链物流等高毛利业务盈利。京东能够成功上市,强大物流体系对于资本市场的吸引也功不可没。

反观美团,想要谋求上市的它甚至还无法向资本市场解释,它怎样才能赚到钱。

数据显示,作为一家计划估值达到150亿美元的公司,美团拥有市场份额60%左右的团购业务,市场份额超过70%的猫眼电影业务,间夜量突破4500万元、处于市场第一梯队的酒店业务,还有市场份额已经三分天下的外卖业务。

美团的交易额计划突破万亿,但毛利甚至在补贴怪圈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逐渐趋近于0,赚不到钱。

第三,京东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一定程度的亏损不会轻易导致其资金链出现崩溃。

2014年京东全年GMV为2602亿元,按30天账期计算,沉淀现金池有200多亿,今年账期延长到60天,现金流会更充足,相对而言,京东47亿元的年亏损仍然在可承受范围内。

而美团去年GMV460亿元,以15天账期计算,沉淀现金池不超过20亿。而数据显示美团仅仅在外卖补贴一块,月均烧钱就高达2亿,一旦停止融资,美团马上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最重要的一点是,京东已经成功上市了,美团却在今年表示“谁先上市谁就输了”,一副誓与竞争对手刺刀见红血战到底的架势。

直接后果就是美团中与王兴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们迟迟无法享受到赢得的胜利成果。所以在去年底,包括美团销售副总裁杨俊在内,短短的2个月里陆续有超过10名区域总经理、城市经理级别的员工离职。

负累重重

抛开和京东的对比不谈,仅仅美团自身而言,也存在着许多为人诟病的问题。

首先,美团通过账期调整缓解资金流压力——将账期通过正常的5天拉长到15天,这招堪称是饮鸩止渴。

其次,美团也意识到了团购模式的弊端——传统的团购模式会形成网站和商家互相竞争,挟制的局面,最终导致双方互扯着后腿一起倒下的局面。

所以美团一直在尝试发力全线O2O,涉及餐饮、电影、娱乐、生活、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业务拓展,然而却无法改变拿巨额补贴去吸引用户的现状。

七亿美元已经见底,即使再融资10亿,缺乏有效盈利模式下的美团,面对这这一个又一个自己挖的新坑,又能填补多久呢?

再次,7月13日下午美团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美团员工规模达1.5万人,其中外卖团队规模扩张迅速,2015年公司员工人数将超2万。

如此庞大的人力成本必然带来更加严重的亏损,众所周知的美团外卖业务以来高额补贴争抢市场,毛利率趋近于无,放任人力成本肆意增长对企业来说意味着非常重的负担,这一点不言而喻。

大潮来袭,美团能否上岸?

美团CEO王兴曾表示,今年会是O2O真真正正大决战的一年。不论参加O2O决战的都会是何方势力,对于美团来说,今年确实是决定生死的一年了。

时至今日,美团仍然在尝试各个领域都亲力亲为,如此一意孤行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美团的摊子越铺越大,从人力成本到推广成本再到业务拓展成本都在疯涨,然而清晰的商业和盈利模式却迟迟未能成型。

美团似乎已经陷入了获得新一轮融资——扩大业务规模——更加激烈的烧钱大战——亏损更加严重——急切寻求更大规模融资这一恶性循环里。

纵观今天的O2O市场,百度大手笔200亿追加投资糯米业务,阿里巴巴60亿重启口碑网,大众点评在获得了腾讯微信入口的同时也再添8.5亿美元融资。

在融资间隔越来越短,融资金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不融资就会死的美团必须尽快转型成为有生态的生活服务平台,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转自环球旅讯 作者 移动观察者

又一名在法庭最终审判前死去的红色高棉权力核心人物-红色高棉高层领导人英蒂利去世终年83岁

前红色高棉高层领导人英蒂利。
联合国支持的柬埔寨战争罪行特别法庭22日表示,红色高棉高层领导人英蒂利当天去世,终年83岁。这是又一名在法庭最终审判前死去的红色高棉权力核心人物。

英蒂利是柬埔寨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妻子乔波那利的妹妹,前外长英萨利的妻子,在红色高棉时期担任社会事务部部长。由于其被认为是红色高棉时期最具权势的女性,被称为红色高棉“第一夫人”。

随着英蒂利的死去,红色高棉5名核心领导人中,3人被最终判刑,两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红色高棉1975年至1979年间成为柬埔寨的执政党,在其3年8个月的管治期间,柬埔寨估计有40万至300万人死于饥荒、劳役、疾病或迫害等非正常原因。1997年,柬埔寨成立审判红色高棉委员会,2003年柬政府与联合国达成协议成立审判红色高棉的特别法庭。12年的时间里,这一法庭先后起诉了包括英蒂利在内的5名红色高棉的核心领导人,即时任国家主席的乔森潘、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农谢、时任外交部长英萨利、以及时任监狱长康克由。

目前,康克由、桥潘森与农谢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因反人类罪、战争罪、预谋杀人罪等被判处无期徒刑,英萨利在受到审判前于2013年去世。

英蒂利2007年遭到逮捕。根据2010年检方提起的诉讼,她被控反人类罪、谋杀罪,以及“策划、指导、协调、下令执行大规模清洗”。

但在2012年,法庭表示,因为英蒂利患上早老性痴呆症,法庭认定,被告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具备接受庭审能力,因此,裁决对其予以释放,但其直到死前一直处于司法监督之下。

此前,英蒂利一直否认对自己的所有有罪指控,她表示,对她的指控是百分之百错误的,她一直在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澎湃新闻

为何医生应该寻找内心的平和并倾听直觉

克兰茨著有《不可思议的的奇蹟》(Strange Miracles)一书,他在书中描绘一个医生可以使用超能力进行神奇治疗的世界。他在一篇与该书有关的文章中说:「身为医生,我经常在想,人们是否能找到有待开发的领域或能力。」

美国医生克兰茨(Larry Krantz)曾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他见过原本无药可医的病患奇蹟般康复,却没有任何医学上的解释。他认为,直觉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而病 患如果抱持乐观态度而且寻求内心的平和(内修)的话,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蹟出现。

见证无药可医病患奇蹟般康复

克兰茨有一次在购物时遇到一名以前他认为已活不了的病人。该名病人罹患移转性癌症,克兰茨曾推荐一名肿瘤学家替她治疗,但她决定不接受治疗。克兰茨认为她活不了多久,但她在几年后却还活得好好的,而且身体健康。

克兰茨表示,像这样的案例会使人困惑,但他认为所有医生都见过这种令人惊讶和医学无法解释的情况。他注意到,抱持正面态度的病人,比抱持负面态度者复原得更好。

克兰茨引用最近几年来的多项研究结果说,压力会伤害身体,或许这也是类似的情况。他相信内心的平静能协助病人复原,也可能协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如何帮助病人。

为何医生应该寻找内心的平和并倾听直觉?

克兰茨经常发现,他在开车前去工作的途中,某个病人会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逐渐地了解到,这几乎是肯定的迹象,预示他当天会看到那个病人。他因此学到要相信直觉。

他曾经评估病人的症状,并根据看得到的事实提出诊断结果与治疗建议,却心神不宁地认为他错了。于是他退一步,沉静一下心灵并倾听直觉,结果完全不同的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法浮现出来,而且是正确的。

他认为,使用直觉作为工具,再结合医疗训练和思维能力,这么做是有意义的。而过去的智慧则具有可引导未来的潜能。

内修有助于提升能力

克兰茨说,过去有很多智者和心灵导师,例如: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和耶稣等,他们都指出禅定的状态是可达到的,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他提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类似概念「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根据这个概念,人们比较不会受外在世界左右,而是专注于内心世界。

在中国古代,医生和社会各阶层的人经常打坐、静心调息。当时的中国医学家据信有很大的能力可以直觉诊断并治疗。他们的能力被认为来自精神上的内在修为。

 

中美女性不同表现-未必全对

专微信

在美国,女人要分担你的生活;

在中国,女人要改变和拥有你的生活。

在美国,女人的第一次是抛弃尴尬的一刻;

在中国,女人的第一次是献出了她最宝贵的。

在美国,女人永远想做你的朋友;

在中国,女人有时铜嘴铁牙有时小女子一个。

在美国,女人和你上床是增强感情和享受快乐;

在中国,女人和你上床是一生的付出。

在美国,女人心里最帅的永远是她的男人;

在中国,女人心里最帅的是韩国的影星和英国的球星。

在美国,女人叫她的男人是亲爱的;

在中国,女人叫她的男人是天杀的。

在美国,女人不刻意要男人对她客气;

在中国,女人和男人讲:瞧瞧人家美国男人待女人多好。

在美国,女人对男人对她的客气,总是感谢;

在中国,女人对男人对她的客气,表示理所当然是很客气的了,要不在想你一定想沾她的便宜。

在美国,女人和你上了床了也许都还不大注意你口袋里有多少钱;

在中国,女人要是觉得你是个穷光蛋,话都不和你说,更别说上床了。

在美国,女人坐你的宝马能和你讨论加速的乐趣;

在中国,女人坐你的宝马就开始贬低边上的别克。

在美国,女人不会拒绝接近她的男人;

在中国,女人把接近她的男人看成是有目的,花心,沾她便宜,流氓….

在美国,如果你能碰到上述那种中国女人,那她一定是嫁了个窝囊美国男人然后在网上写婚姻如何如何幸福的中国女人;

在中国,如果你能碰到象上述那种美国女人的中国女人,那她一定是中国女人中的珍品,你要好好呵护之,善待之。

美国女人只工作,曰本女人只带孩子,

中国女人就是超人:你得工作,创业,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收拾家,照顾公婆,伺候老公,教育子女,对外和谐社会关系,对内和谐家庭关系,防小三敌小四……好了,不说了我歇会!

中国女人,你有什么理由还不对自己好点?该买买,该吃吃,该穿穿。唉,想想都是泪啊!对自己不好就是罪啊。……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doulv/user_blog_diary.php?did=228336#sthash.m0L4DzpC.dpuf

资本市场如何造富于民-美国30年慢牛为例

转自上海证券报 作者 简练 百一企研(Baiyi Enterprises Research)共同创始人,经济、产业、金融观察家

美国资本市场1980年代最大的转变,就是进入“大慢牛”行情,由此成为美国国民财富不断膨胀的基础,也是各种伴生的经济、金融操作的基础,甚至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得以启动并成功的基础。

美 国在资本市场、金融体系上能成为牵动全球的中心,其结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逐渐成形的,期间在关键金融要素上的重大变化是实现上述结构的基础。恰恰是 这样简单的转变,奠定了美国30年慢牛的资本市场行为规则(牛市思维),也为巴菲特、彼得林奇这些投资大师奠定了功成名就的基础。

在 长期慢牛中,美国代表性公司尤其是每个时期优秀(增长型)代表公司的市盈率并不低。美国资本市场财富的创造,主要靠的是股价持续上涨带来的市值创造。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宜对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已经成熟的蓝筹公司吹毛求疵,它们完全能满足形成美国过去30年良性慢牛走势对上市公司品质的要求,我 们对中国上市公司总体上要有信心。

美国资本市场30年的“大慢牛”对全世界经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对中 国有着深刻的启示。如今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如国际政治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产业升级问题、大型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问题,恰恰可以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经历的几大变革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要抓住战略机会,因势利导,把资本市场带动的正面趋势变成国民财富可持续增长的机遇,乃至把资本市场的正向趋势变 成国际博弈中我方的气势。

美国资本市场,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组织者和参与者羡慕的对象。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实体 经济层面突飞猛进,规模赶超美国已不是梦想。但是在资本市场及其带动的金融体系方面,我们显然还没有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提并论的强大系统(这里暂且忽略当前 美国金融体系中相当大比例业务属于“金融自服务”等弊病)。其实,美国资本市场、金融体系上成为能牵动全球经济脉动的中心,时间并不长。这套结构是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才逐渐成形的,其间,美国资本市场在关键金融要素上的重大变化是实现这套结构的基础。美国资本市场自1980年代起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入“大慢 牛”行情。此后三十年,扣除中间少数波动的年份(如1987年的股灾,1992-1995年的徘徊,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全球金融风 暴),总体而言一直是上升的。这一慢牛行情,尤其是2008年金融风暴前的长达近30年的慢牛行情,是美国国民财富不断膨胀的基础,是各种伴生的经济、金 融操作的基础(如兼并收购、信息科技上的风险投资等),甚至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得以启动并成功的基础(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萌芽于1980年代,全面启动于 1990年代)。

从经验上看,有两类国家需要金融财富增值以实现国民财富的创造,一种是深受老龄化问题困扰的国家, 比如日本;一种是在全球意义上物资产品的消费比重高于其生产比重的国家,比如美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很严重,迫切需要实现国民财富增值的良性循环, 也迫切需要找到国民财富的可靠载体。最合适的载体是什么?自然是本国的资本市场—本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其核心蓝筹股表现好了,本国其他金融市场比如市场的 国际影响力就大。此时,国际上的货币供给,尤其是那些向本国出口产品获得以本国货币的外国生产者,就愿意以其手中的剩余本国货币认购本国的股票和债券,本 国的资本市场-金融体系就能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这样,既实现了本国金融资产的稳定和增值,又获得了对外的购买力。美国近20年来实现的就是这个格局。但 以此标准观察中国,中国资本市场2007年以后,尤其是2011年以后陷入蓝筹股长期低迷落寞的漫漫熊市,不由得让人怀疑它是否具有这样的资质。近些年来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落寞、边缘化的问题,很多人士提出了改革的方法,什么样的改革才能够使得它承当人口老化趋势背景下的历史任务呢?中国的未来十年可否再现 美国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正面经验呢?弄清1980年代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和金融系统的演变,并与中国当前的经济、金融、资本市场变化趋势进行类比,对弄明 白中国资本市场如何才能成为国民财富载体有着重大意义。

美国资本市场30年“大慢牛”是其国民财富良性循环的基础

中 国资本市场发展二十多年来,无论是散户还是经理,无不崇拜美国的一些股神,比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等。这些投资家的勤奋钻研与过人定力当然是他们成功的重要 元素,但如果没有美国慢牛行情的大背景,是不可能有如此辉煌战绩的。我们如果对比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两段历史时期(这两 段历史时期中间的时代,即1930年代-1970年代,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市场总体被压抑,不是可比较的时期,但此时启动了大型公司所有权公众化的 现代公司产权革命,为1980年代以后的演变埋下伏笔),就会发现后一时期比前一时期依靠资本市场成名成家者多得多。

再 细化一些,如果仔细看一下巴菲特、彼得林奇的投资操作,便可发现他们拿的很多都是传统行业的蓝筹股。以中国资本市场这几年“买小盘避大盘”、“经常要变换 小盘题材”的操作思路看,这显得不可思议,甚至让人发出“美国股市赚钱也太容易了”的感慨。但如果结合美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尤其是1980年代发生的根本 性结构变化,就能理解他们的成功:以彼得林奇1980年代持有的重要品种之一银行股为例,整个1980年代,美国大批银行的每股净利润(名义值,没有扣除 通货膨胀)增长了150%(即1990年是1981年的2.5倍),但估值倍数从1980年代初的5倍增长到1990年代初的20倍上下,增长为原来的4 倍,叠加起来股价就翻了10倍。因此,大量银行股都成了“10倍成长股”(这是彼得林奇发明的盛行于资本市场的大牛股代称)。1980年代美国实体经济领 域大的技术创新也不是特别多,银行是一个很成熟很传统的产业,因为金融规制放松,利润增长快一些—但也没有快到哪里去。其他传统行业,只要不像五大湖地区 的钢铁行业那样整体衰败的,大部分每股收益能增长50%-100%(考虑通货膨胀率这样的名义增长其实很一般),而它们的估值从4-5倍变成普遍15倍, 这样一叠加,也成了“5倍股”、“8倍股”。

恰恰是这样简单的转变,奠定了美国30年慢牛的资本市场行为规则(牛市 思维),也为这些投资大师奠定了功成名就的基础。美国的数十年慢牛行情的启动,早于后来被广泛渲染的“信息技术-互联网革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本市 场规则”的变化,而1980年代正是实现“规则变化”的十年。

要理解这一规则变化对美国金融乃至投资家个人生涯的深 刻影响,不妨拿1980年代以后的美国资本市场与19世纪末到20年代初的美国资本市场相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实体经济已经实现工业革 命,生产力成百倍的增长,但大部分资本市场成名成家者多为技术派。原因正是那时美国经济、金融系统全无管制,波动极大,而资本市场更是放大版的波动型市 场。在上下波动的市场里,出身草根、“直觉灵敏”的技术派就有天然的优势,所以,最出名的人就是如利弗莫尔这样的“股票作手”。同时,由于股票市场缺乏长 时间的向上趋势,很难成批量的产生投资名家。即便如利弗莫尔这样的高手,也数次失手到一无所有。资本市场长期和投机联系在一起,蜷缩在一小群有能力投资的 人群中间,很难把资本市场长期创造财富的理念深入民间,形成正向循环。

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导致市场高手凤毛麟角,资本 市场趋势性向上批量制造投资名家,这只是最表层的因果关系。什么样的机理导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又是什么样的要素制造资本市场趋势性向上?最关键的因素有 两点:货币和名义利率。牛市的产生需要充盈而源源不断新增的货币和保持低位的利息。20世纪之交,美国是金本位下的无管制经济。金本位意味着基础货币是刚 性的,无法被执政者调整,无管制意味着经济波动很大,而现代经济运行依靠的货币其实是信贷创造出来的,经济收缩时银行主动抽贷,进一步压缩社会货币量,自 发运行的信用金融体系更加颠簸—一个可作参考的指标是消费者指数CPI,美国当时的CPI可以从25%在不长的时间跳到-15%。而资本市场又是社会闲散 资金汇聚的地方,冲击来到时资金首先干涸,通过经济、信贷货币、资本市场三重放大,股市必然上蹿下跳。反之,1980年代以来,在里根赤字财政的大背景 下,美国不仅货币总体上日趋充盈,而且在资本市场中周转的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重还增加了。同时,在1980年代初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尔的强力打击下,美国 1970年代中后期长期滞涨的局面终于得到了改观,通货膨胀率下行且名义利率也逐渐下行。于是,美国1980年代“大慢牛”隆隆启动。

美国资本市场30年“大慢牛”的形成历程

要 充分认识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史,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炼思路,就有必要回顾“大慢牛”前后的演变历程。1929年股市崩盘之后,为了遏制过度投机和欺 诈,罗斯福新政很长时间倾向于压制资本市场。但是,罗斯福新政鼓励的另一个政策,不可避免地需要资本市场的发展。那就是此前已经出现端倪,罗斯福执政后继 续扩大的公司所有权社会化趋势—1930年代以后出现的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断用新增资金购买大型上市公司股权。美国资本市场在二战后开始 逐渐活跃,五六十年代的资本主义时代使社会承平日久,百姓财富积累,乐意购买股票,大众参与度不断加深,机构投资者模式方兴未艾,他们也需要具有流动性的 资本市场。于是,曲折向上,美国股市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享受了一波大牛市(1972年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点)。然而,这个欢欣鼓舞的局面 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终结。

那么,美国1980年代初开启的大慢牛是如何摆脱十年阴霾的呢?决定资本市场的两 个重要金融要素:一个是利率,一个是货币(货币没有特别增长时,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增加也能起同样作用)。这两个因素在1980年代出现了决定性转 折。从利率上来看,1979年8月,沃克尔就任新一任美联储主席,此时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13%,联邦资金利率(美国的名义基准利率)在10-11%,挤 压了企业经营又压低了估值。沃克尔起初实行了货币主义试验,试图稳定货币增速,以增加企业财务负担、加剧经济衰退为代价,使得通货膨胀率从1981年冬起 进入个位数状态。经过一些反弹波动后,从1983年起每月的年化通胀率都维持在2%-5%之间。而联邦资金利率从1982年10月起进入个位数状态,经过 反复,逐渐下行,1986年进一步降低到6%-7%。这奠定了三十年大慢牛的低利率基调。此后20多年,除了1980年代末一度提高以外,长期停留在6% 以下的水平,在19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低到3%或以下,2008年危机爆发以后直接降低到零利率。

第二个因素是 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量增大,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增强的过程。首先,美国二战后婴儿潮一代在1980年代进入壮年期,储蓄-投资意愿增加,而美国401(k) 为代表的养老金计划又开始在法规指引下系统性地投入股市。同时,在1970年代之前已经成气候的共同基金进一步深化发展。这些因素都与股市上升互相正向激 励:越买越涨,越涨就有越多机构资金系统地把资产配置于资本市场。

美国资本市场在1980年代在形成长期向上的趋势 上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其中估值水平的提升对股指上升的贡献很大。1980年代是美国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变动的时代,相比1990年代,新技术变革是比较少的 (如今众所周知的信息技术革命当时刚刚进入微型/家用电脑时代),而传统行业由于产业饱和或受到彼时日本、德国企业冲击,经营得并不好,只是有的产业开始 呼应信用卡消费等新社会潮流及初显端倪的全球化(外包到亚洲)趋势经营得较好。但无论产业经营好还是坏,股价总体都有相当大的增长,这主要靠的正是资本市 场市盈率中枢的提高:从1980年代初流行利率高达20%时只有4-5倍,提高到1990年代初的15-20倍(经营较好的增长型公司达到40倍也很正 常),加上很多公司每股盈利在1980年代增长了100-150%(通货膨胀率每年尚且还有3-5%),如此叠加产生了“戴维斯双击”。于是,1980年 代出现了“人人是股神”的局面。在这种大环境下,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等操作策略并不相同的人,都获得了丰厚回报。而对冲基金这种东西也正是此时开始 孕育(索罗斯是第一个出名的宏观对冲操作者,1980年代末名气渐渐散开)。证券投资界批量产生明星的时代到来了,“买股票长期收益最高”这种后来写进金 融学、投资学教科书上的经验规律也正是此时生成—其依据正是美国1980年代以后的主要金融资产品种的走势。

在1980年代转折之后,美国股市开始不断受到正面因素刺激,形成了若干阶段性的较快牛市。把30年历史展开,可以发现股市的上涨和新刺激因素的出现如此匹配,以至于期间少量资本市场低迷的年份恰是缺乏刺激因素的时段。

需 要指出的是,在长期慢牛中,美国代表性公司,尤其是每个时期优秀(增长型)代表公司的市盈率并不低。近几年,在中国的熊市背景下,出现了一种要整体否定中 国资本市场的扭曲性理论。这类观点极度夸大了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能力,把美国资本市场说成是一个充满着低市盈率的高成长优秀公司,分红还很高的地 方,而把中国当前一些分红率已经很不错的蓝筹股,说成是“自由现金流”上的“负净值公司”,故而不值一投(这种说法利用学术界对于“自由现金流”概念模糊 不清的空子,把自由现金流说成是经营净现金流扣减投资净现金支出的现金流,只有自由现金流为正的公司方值得投资—如照搬此教条,则现实世界几乎无公司值得 投)。又要成长型热门公司、又要低市盈率、又要高分红,除非碰到极度恐慌的大熊市,往往不可兼得。

美国进入成熟阶段 的典型大公司,按照这三十年大慢牛定下的规矩,一般市盈率在15-20倍左右,也就是净利润是市值的5%-6.7%,而每年的分红一般在净利润的40%以 下,也就是市值的2%-2.4%以下。所以每股分红为股价的2%的情况在美国是很常见的—这还是成熟企业,增长型企业就更达不到了,一些知名企业如苹果、 微软是长期不分红的。而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增发—也就是投资者把新增现金投入公司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说美国上市公司从来就是源源不断分红的奶牛是不准确 的。

所以,美国资本市场财富的创造主要靠的是股价持续上涨带来的市值创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宜对中国目前的 上市公司尤其是已经成熟的蓝筹公司吹毛求疵,中国股市目前的材质,完全能满足形成美国资本市场过去30年良性慢牛走势对上市公司品质的要求,我们对中国上 市公司总体上要有信心。当然,如今美国资本市场上那些不盈利却享有庞大市值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群体,确实带来了公司市值(或社会财富)的创造日渐“虚幻”的 问题,这一点是风险投资模式下倒逼生成的美国科技产业的长期性问题,中国如何看待和避免,笔者留待专文论述。

美国资本市场30年“大慢牛”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资本市场30年的“大慢牛”对全世界经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或有争议的,但总体上使美国以全新的形态维持了对全球的支配力。

大 慢牛首先带动了资本市场的深化,金融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资本市场长期稳步上涨,暗示这个国家有着最好的、最值得投资的公司。强大公司发行的债券也是投资 者愿意认购的,而灵活的相对廉价的融资资本来源也使得偿还债券变得容易。再由此倒推,投资者也慢慢愿意认购这些公司所在国家的债券—美国国债。所以,资本 市场的强大带动了债券等金融市场的深化,形成认购意愿的正向循环。这为美国维持其货币的世界霸权提供了极深的合法性,于是美国同时拥有了货币霸权和“资本 市场定价权”。如果回忆一下1970年代,那时美国资本市场低迷,同时也是美国实体经济疲软、货币疲弱、美元在战后获得的世界货币地位最岌岌可危的时期。 而进入1980年代,慢牛一启动,即便当时美国实体经济并没有什么亮点,但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威胁的劲头便没有那么大了(1980年代日美贸易较量引人注 目,但美国的气势越战越勇),到1990年代彻底消解,这归根结底与资本市场正向循环带来的隐形实力有关。“资本市场定价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1980 年代获得的这个系统性权力,1990年代美国在互联网公司上推出的一整套资本市场新规则就不会有人认同。

第二个影响 是慢牛使得美国退休基金及其他体现公众利益的机构投资者更加深度地与资本市场互动,公司所有权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会造成两种效应,首先从总体上,代 表公众的这些机构投资者深度享受了慢牛带来的财富创造(市值扩大),这在通常所说的“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大趋势下维持了公众所持有的金融财富价值。另一方 面,正是养老基金这些机构投资者的支持,美国从1980年代起出现了几波对于美国乃至其他国家大型企业的生态影响巨大的资本运作浪潮,资本运作专家获取了 极大的权力。

第三个影响是为大部分人所津津乐道的,对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群体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支持。这也 确实是大慢牛对实体经济的最大正面影响。美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支撑了IPO,更支撑了兼并收购,这为科技类风险投资提供了充足的退出通道。美国风险投资 的历史并不长,1950年代-1960年代初才刚刚试水,那时美国如同21世纪初的中国一样,百业都在兴旺,尤其是各种工业制造业。早期的风险投资公司 (多为个人合伙公司)的投资对象多集中在精细化工、专门制造业领域,期望的退出获利方式也是被大型工业公司并购。以1968年为巅峰的1960年代牛市, 通过赋予新上市电子和软件公司极高市盈率的方法,给这批早期投资者第一次系统性的丰厚回报,从此形成示范。于是风险投资纷纷成立,而硅谷此时也以半导体、 电子行业为核心形成内核。1980年代再经过家用微型计算机及上游部件、操作系统的带动,形成群落。风险投资真正大放异彩是1990年代,相比1980年 代软件等子行业(他们通常能靠卖软件滚动成长,除了最早期的投入,其实不是特别需要风险投资,微软等公司上市前就没有什么风险投资),1990年代中期出 现的互联网行业因为在大部分成长时期经营都无法盈利,必须不断融资,风险投资是最适合的支持力量。美国1980年代形成的慢牛行情正好为这种投资模式以合 适的退出通道。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给科技型企业(互联网、通信、生物医药等行业,包括中国互联网公司)提供的IPO机会,高峰时为每年 60-200家,低潮时为10-20家。但由于慢牛,已经上市的公司如微软、思科、谷歌等都成为拥有强大资本能力的公司,并购非常活跃(经常是换股式并 购),每年科技行业并购少则300家,多则500家以上,这是实质上间接把新公司吸纳到资本市场。这样,风险投资的退出就很顺畅,不存在我国的IPO排队 “堰塞湖”现象;同时,由于这套机制让风险投资和企业创始人都能赚到钱,他们创新的动力就极其高涨。所以,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从半导体、电 子、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产业一路发展,在经济中可谓一枝独秀,是少有的技术创新迅速获得回报并融入生活的行业。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 面并不是一切都很美妙,最大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之后显现了出来,那就是“市值虚造”的问题。中国是否适合照搬这套技术-风投-资本市场体制?有什么风险? 美国互联网产业繁荣和其他产业发展停滞之间有什么原因?中国当前产业结构与大搞移动互联网产业之间的可融合之处和矛盾各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专门研究的。 笔者将专文论述适合中国的科技金融体系。

第四个影响是与美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互相支持。这主要体现在美国企业摆脱了 1970年代的被动局面,相当一批企业转身成为深度意义上的全球企业,把握了世界其他地方的机遇,支撑了他们利润的增长,增强了股市慢牛的合理性。 1970年代,美国内外交困,企业在滞涨局面下苦不堪言,对外还要迎接联邦德国、日本企业的竞争。1980年代,美国摆脱困境之后,起先摸索的是继续发达 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路子(主要是美国投资欧洲),但电子等行业已经开始转移到我国台湾等地区。1990年代,“两头外延”模式,即生产端向外包生产模式发 展,消费端卖到全世界(以发达国家为主)越来越明显:先是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向墨西哥转移生产基地,再向东南亚及更后来的中国转移。在这个深刻的企业生 态变革中,不同行业的适应性很不相同。一方面,曾经是美国工业象征的钢铁、水泥、玻璃、机械等行业(以五大湖沿岸州为代表)相对地位大大衰落,个别行业如 钢铁几乎消亡殆尽,只有汽车行业乘了中国崛起的东风,依靠在华合资企业的丰厚利润继续增长;另一方面,从1980年代起,在消费零售、物流方面冒出来新的 公司,比如沃尔玛、联邦快递,与老牌消费领域的公司如可口可乐等,进化为成熟的跨国公司。这些新出现的公司,连同信息科技等成长型公司,成为美国慢牛中的 新蓝筹股。进一步的,金融交易自身也开始全球化,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如伦敦、中国香港互相连接了起来—这在1980年代才有端倪,1990年代才正式成 形。同时还连带在发展中国家开启了资本市场,比如东南亚、印度等地。再加上1990年代戈尔、托马斯弗里德曼等鼓吹“信息高速公路+全球化”等政经人士的 造势,一幅如今人们熟知的“繁荣的全球化”的场景终于在1990年代中后期被打造了出来。

从社会领域看,大慢牛带来 的经济连锁效应给社会结构的重组是深刻的。首先,社会加速分化,在美国,在上述几大影响中受益的人们,如跨国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全球化影响)、信息科技 成功创业者及风投人士(信息产业影响)、投行、各种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操盘人士(金融市场和大型并购影响)及支持他们的政治经济精英,成为这三十年慢牛的 成功人士。而传统蓝领、不能进入较高薪水的增长型行业的低学历新就业人群(包括那些在沃尔玛、联邦快递这种1980年代以来增长型公司里工作的低级员工) 就很难获得上升机会,成为最终要靠养老系统供养的群体(大慢牛使得这个系统还是养得起的)。其次,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尤其是中国的人们,开始深度卷入世界 经济,获得了一次系统性机遇,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迅速弥合。从国界上看,美国从一个虽然具有支配性国际影响力,但经济活动主体还局限在国内的国家,变成 了一个在实体经济和金融意义上都和世界紧密交往的国家。

上述影响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启示。其实,美国资本市场大慢牛带 动的经济、社会的变化能够成功,正是因为中国在1990年代加入了当时尚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否则美国在本土传统行业停滞或衰败的情况下,零售、物流 等行业是不可能很繁荣的—因为这些行业需要生产制造业的供给。但一个系统的生长就埋藏了破坏的因子,当中国成长成和美国平起平坐的经济体系的时候,中国自 己也会进化到美国1980年代初的局面。如今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如国际政治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产业升级问题、大型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问题,恰恰可以 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经历的几大变革联系起来。例如,美国大慢牛对其金融体系的正面影响,货币霸权和本国金融资产定价权的形成,以及对美国养老系统的互 动支持,就可以和中国在国际金融秩序中寻找新秩序、塑造影响力的问题,和中国在老龄化大背景下国民财富(养老金等)如何经营成长的问题对应起来。美国 1980年代萌动,90年代大行其道的全球化,也可以和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产能过剩行业到世界其他新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地区摸索出路、中 国大型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等问题对照起来—我们应当思考中国主导的全球化。其实,很多内容都是中国金融界人士应当主动提出的命题,当前国内主流 话语把美国的历史经验教训放在一边,自顾自的讨论中国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太多中国金融专业人士久于在他人塑造的话语体系下,习惯性地把他人看得“高大 上”,不敢进行类比推演。

未来数年,中国可能出现美国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在同一个时期并行爆发的状况,尤其是美国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很多现象。比如,美国1960年代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收购“买利润”的现象(conglomerate)、美国1980年代金融力 量动用杠杆对大型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现象、美国1990年代以后资本市场退出通道大开倒逼刺激信息科技等产业创新加速的现象、美国企业设立海外生产基地或 培养海外供应商变身跨国公司,形成全球产业链的现象、美国金融机构通过兼并收购进军海外的现象……性质相似的事情可能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在中国同时出 现,成为新的大趋势。看清这些趋势,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助于他们对资产配置做出策略选择;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有助于他们抓住战略机会;对于当政者来 说,有助于他们因势利导,把资本市场带动的正面趋势变成国民财富可持续增长的机遇,乃至把资本市场的正向趋势变成国际博弈中我方的气势。

但这些趋势要能够实现,一个绕不开的条件,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要走上大慢牛的路径。那么,这可能吗?要改变哪些要素才能实现?

 

张嗣汉将升任(Costco)资深副总裁(Senior Vice President)并兼任亚洲区行政首席执行官

台湾出生、4岁移民洛杉矶的张嗣汉,现已51岁,至今每日仍保持五点半起床后游泳一小时,7点半准时上班。他属下的员工多半不敢迟到,因为老板永远是全公 司最早到的人。近日,张嗣汉将升任好市多(Costco)资深副总裁(Senior Vice President)并兼任亚洲区行政首席执行官(CEO)。

从篮球明星到好市多台湾区总经理

大部分人都知道台湾篮球小子林书豪,殊不知早在1988年,张嗣汉就在台湾刮起一阵美式篮球旋风。4岁时,张嗣汉举家迁至洛杉矶。尽管身处美国,他6英尺 4英寸的身高也显得鹤立鸡群,据张嗣汉父亲回忆,原先踢足球的张嗣汉受篮球教练鼓舞,于是专心练习篮球,后来成了母校高中得分纪录保持人,被球探选中,力 聘回台湾打琼斯杯。


少年张嗣汉。(张嗣汉父提供)


少年张嗣汉。(张嗣汉父提供)

张嗣汉从柏克利(Berkeley)经济系毕业后到台湾打了3年篮球,对他而言,篮球只是“兴趣”,从来不是自己生涯规划的“主轴”,但正因为有那一段篮球运动员的锻炼过程,让他明白“团队”合作与“认真”的重要。


张嗣汉在打比赛。(张嗣汉父提供)


青年张嗣汉。(张嗣汉父提供)

张嗣汉很少向人提起自己当篮球明星时风光的过往,连孩子们也很少提及,他不喜欢回头看,认为人就是要活在当下。当小儿子Riley开始打篮球时,张嗣汉告诫他:“订自己可以完成的目标,喜欢篮球,你可以当篮球经纪,但别做不切实际的梦。”


张嗣汉全家福。(张嗣汉父提供)

张嗣汉回美国工作后不久就被外派到台湾出任好市多的行政工作,当时台湾分公司只有3名主管,另外两位是西人,张嗣汉肩负公司开辟台湾市场的艰钜任务。

高压下艰难起步

运动员生涯让张嗣汉有异于常人的抗压力。就像他常说的,当你站在罚球线上,全场安静下来,一万名观众屏息以待,等你出手,那一刻,压力大不大?这种抗压力训练,对以后工作帮助很大。

好市多进入台湾时惨淡经营了5年。第一家好市多分店成立于高雄,当时消费者并没有缴交会员费的概念,更没听过好市多,刚开张时,店里员工常常比客人还要多,好不容易走进来一个客人,都让员工忍不住想要鼓掌。

张嗣汉父亲回忆儿子创业过程艰辛,不时流露赞许之情。在高度压力下,连张嗣汉都得卷起袖子搬货。生意差,过期的生鲜食品就要丢掉,因为好市多总公司规定:“不能卖给员工,也不能在赏味期限前做降价促销。”张嗣汉始终坚守没有退让。


张嗣汉和父母合影。(张嗣汉父提供)

勤勉换来收获 迎接新挑战

经过几年努力,好市多在台湾的拓展工作逐渐上轨道,2004年台中店开幕前就已有多达6万人申请会员卡,创下好市多在全世界单店平均两万名会员的纪录。这个好成绩让张嗣汉备受肯定,多年来的勤勉付出渐渐开始收获。

2014年好市多台湾营业额突破20亿元大关,拓展10家分店,成为台湾量贩店龙头。美国好市多总公司正式决定由台湾好市多经营团队登入中国市场。


好市多在亚洲的超市。(张嗣汉父提供)

张嗣汉于近日将出任亚洲区行政首席执行官,除台湾分店,还要规划日本、韩国等地区的好市多亚洲市场,总计有数十家店。与此同时,张嗣汉还得面对会员制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

看到儿子勤勉收获后将面对新挑战,张嗣汉父亲充满期许,他认为美国教育让儿子学会“努力就有机会,只要认真,就会有收获”。

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

2015-06-15 005

Auguries of innocence 天真的预言

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一粒沙中看世界

And heaven in wild flower        一朵花里见天国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一手握住是无限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霎那间即永恒

truth that’s told with bad intent    当真理被恶意利用

Beats all the lies you can invent     比一切谎言狰狞

It is right it should be so ;          现实本来就这样

Man was made for joy and woe;       人生要面对快乐和悲伤

And when this we rightly known    只要明了这一点

Through the world we safely go       我们就不会再受伤

Joy and woe are woven  fine        将快乐和忧伤编织

clothing for the soul divine       披在我神圣的心上

The poor man’s farthing is worth more 穷人手里的一个铜板

Than all the gold on Afric’s shore     抵上非洲海岸的所有黄金

One mite wrung from labour’s hands   从劳动者手里砸取的一丁点钱

Shall buy and sell the miser’s lands   能买的下守财奴的所有土地

Or, if protected from on high       如果得到上帝的庇护

Does that whole nation sell and buy   甚至可以买卖国土的全部

He who mocks the infant’s faith    谁嘲笑纯真的信念

Shall be mocksed in age and death  将被岁月和死亡讥讽

He who  shall  teach the child to doubt 谁去动摇纯真的信念

The rotting grave shall ne’er get out 将永远被埋葬在陈腐的墓穴中

He who respects the infant’s faith   谁能尊重纯真的信念

Triumph’s over Hell and death     他将战胜地狱和死亡

He who doubts from what he sees   如果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Will ne’er  believe, do what you please 将永远不懂得去信任,敬请随便

If the Sun&Moon should doubt   如果太阳和月亮心存猜疑

They’d immediately go out    它们将会转瞬消失

To be in a passion  you  good may do  被激情围绕就能拥有美好

But no good if a  passion is in you  情欲攻心则会迷失自我

Every night  and every  morn     每一个夜晚,每一个清晨

Some to misery  are  born    有人生来就为不幸伤神

Every morn and every night      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夜晚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有人生来就被幸福拥抱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有人生来就被幸福拥抱

S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   有人生来就被长夜围绕

We  are  led   to  believe  lie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When we see not through the Eye   我们就会相信谎言

Which was born in a night to perish in a night 谎言在黑夜里生灭

When the soul slept in beams of Light   灵魂在光芒中休眠

God appears&God is light   对挣扎在黑暗中的人

To  those poor souls who dwell in night  上帝散发出光明

But does ahuman form diaplay  对生活在白昼的人

To those who dwell in realms of day    上帝幻化为人性

这首诗是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最负盛名的作品,《天真的预言》一诗与佛教思想颇多暗合之处,所以有人怀疑布莱克看到过或研读过译为英文的佛教经典。看到这首诗时感觉它非常纯净,很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万物由许多微小的细节构成,而细节决定成败。其实想想自己要的生活真的很简单,可往往就是有千万个不得已将自己束缚着,人这一生会有许多的牵绊,我们终究是无法独善其身的,不一定能做菩萨普度众生,认真的过好每一天,放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谦和善用体行。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给江青的信

李志绥先生回忆录节选

一九六六年五月,毛觉得翻天覆地后,又开始隐居起来。

《五·一六通知》通过后,毛跟我说:“让他们去闹,我们先休息一下。”这是毛一贯采用的以退为进法,好整以暇地隔山观虎斗,静待他的敌人一个个现出原形。

我们便避开政治的纷纷扰扰,在杭州待了下来。

毛的以静制变使党领导群龙无首。文化大革命需要毛的领导。我想此时毛发动文革的真正目的仍让领导之间摸不着头绪。

六月初,刘少奇和邓小平到杭州来过一次,向毛汇报文化革命的情况。刘、邓走了以后,毛曾经说:“让他们去处理运动中的问题,我还在休息。”

我当时听了毛的这两句话,立刻感觉到,毛似乎置身事外,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那么北京乱起来,不正是必然出现的结果么。

在杭州住下来,仍旧是每星期两次舞会,有时候去爬爬丁家山。我看他沉思的时候多,说话少了,但是精神上却显得很好。

六月十五日由杭州动身,乘火车西行。十八日到湖南省湘潭县,改乘小车驶向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毛回到韶山时,到山下的水库游泳,曾说过:“等我老了退休,可以回到这里搭个茅棚子住。”当时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决定,自一九六〇年开始,在滴水洞修建了别墅。这就是毛的“茅棚”。

这里四面环山,长满了青翠的乔木和灌木。附近没有居民,是个远绝人世的山谷。毛说:“这里我小的时候来放过牛也砍过柴。大石鼓上有一块大石,叫石头干娘,小的时候,每次路过都要拜一拜。另一座山上有个虎歇亭,我小时候常到这亭子里来躺着。”

住到滴水洞宾馆以后,消息更加闭塞。每隔两三天北京派来机要通讯员送文件一次。他们带来北京的报纸,我也从他们口中知道一些北京的事情。他们说北京现在各学校都乱了,学生们闹得很厉害,没有人管得了。我想再问时,他们也不愿意多说。

但我听说了傅连璋的事。他在文革初就被斗。一九五八年傅已被强迫退休。由于以前所施行的保健制度,他树敌不少,领导同志没有一个喜欢他。但主要对傅怀恨在心的是林彪。解放初期,傅劝林戒毒瘾不听,傅向中央写了报告。又一次,林患肾结石,傅组织会诊,叶群要求查小便,傅不同意,是一位医生私自去化验后才确诊的。因此林、叶对傅恨之入骨,想方设法要置傅于死地。自一九五八年后我就很少听说他的事。他挨斗后,给毛写了一封信来。

毛说:“傅连璋告诉我,有人斗他,自杀一次,救回来了。他让我救救他。其实傅连璋这个人是好人,已经退休不管事了,还有什么斗头,这个人要保一保。”又说:“这次恐怕又要有千把人自杀。”

事实上毛的这个保一保,是白说了。到一九六六年底,总后勤部革命造反派的一些人,将傅抓到西山,此后音信皆无。

我们到韶山十天后,六月下旬,湖南天气很热。滴水洞因在山谷中间,每天闷热潮湿,没有冷气设备,只靠几台电风扇,解决不了问题。毛于是决定迁移到武汉。

到武汉后,和外界的连络频繁多了。机要通讯员每天由北京来一次,带来大量文件、报纸、杂志和信件,我收到的娴的一封信,我们已经有一年没有见面了。毛在武汉隔岸旁观文化大革命在北京的发展,十分高兴。他的敌人正逐渐落入他的圈套,他趁此养精蓄锐,准备击溃他们。从我与他的谈话和他给江青的信中,我都暗暗感觉到这点。

起初毛对文革并没有计划。但由这封给江青的信可以看出毛对当时局势的看法,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展,对今后中国可能发生的变化,都做了分析,特别充分肯定了他自己在这些方面所起的作用。而毛向江青,而不是别人,讲出了心里话,更加抬高了江青的政治地位,表明毛对江青的信赖。我认为这封信,极为重要,可以看成是毛在政治斗争中的宣言,也是他在政治斗争中发出的遗嘱之一。

毛在武汉的遁隐生活中写道——

江青:

六月二十九日的信收到了。你还是照魏(文伯)、陈(丕显)的意见,在那里(即上海)住一会为好。我本月有两次外宾接见,见后行止再告诉你,自六月十五离开武林(即杭州)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即在滴水洞)消息不大灵通。二十八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即武汉),已有十天了。每天看材料,都是很有兴味的。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

我的朋友(指林彪)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下去。他是讲政变的问题。这个问题,像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是被他逼上梁山的,看来不同意他不行了。在重大问题是,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

晋朝人阮籍反对刘邦,他从洛阳走到成皋,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鲁迅也曾对于他的杂文说过同样的话。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

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我曾举了后汉人李固写给黄信中的几句话: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这后两句,正是指我。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读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今年四月杭州会议,我表示对于朋友(指林彪)的那样提法的不同意见,可是有什么用呢?他到北京五月会议上还是那样讲,报刊上更讲的很凶,简直吹得神乎其神。这样,我就只好上梁山了。我猜他的本意,为了打鬼(指毛在党内的敌人),借助锺馗。我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锺馗了。

事物总是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减,不过粉碎罢了。全世界一百多个党,大多数的党不信马列主义了。马克思、列宁也被人打得粉碎了,何况我们呢?我劝你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这个问题我同你讲过不知多少次,你还知得吧,四月在上海还讲过。以上写的,颇有点接近黑话。有些反党分子,不正是这样说的吗?他们是要整个打倒我们的党和我本人,我则只说对于我起的作用,觉得有一些提法不妥当,这是我跟黑帮的区别。此事现在不能公开,整个左派和广大群众都是那样说的,公开就泼了他们的冷水,帮助了右派。而现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而后还要有多次扫除。所以我的这些近乎黑话的话,现在不能公开,也说不定。因为左派和广大群众是不欢迎我这样说的。也许在我死后的一个什么时机,右派当权之时,由他们来公开吧。他们会利用我的这种讲法,去企图永远高举黑旗的。但是这样一做,他们就要倒楣了。中国自从一九一一年皇帝被打倒以后,反动派当权总是不能长久的。最长的不过二十年(蒋介石),人民一造反,他也倒了。蒋介石利用了孙中山对他的信任,又开了一个黄埔军校收罗了一大批反动派,由此起家。他一反共,几乎整个地主、资产阶级都拥护他。那时共产党又没有经验,所以他高兴地、暂时地得势了。但为二十年中,他从来没有统一过。国共两党的战争,国民党和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争,中日战争,最后是四年大内战,他就滚到一群海岛上去了。中国如果发生反共的右派改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织起来,将右派打倒。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有些地区(例如北京市),根深蒂固,一朝覆亡。有些机关(例如北大、清华)盘根错节,倾刻瓦解。凡是右派越嚣张的地方,他们失败就越惨,左派就越起劲。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

久不通信,一写就很长,下次再谈吧。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

这信先交给周恩来及康生。江青获信后,欣喜若狂。虽然信中也有涉及对她的批评,她仍将信在少数核心领导人中印发流传,以求进一步巩固她目前的政治地位。毛知道后,命江青收回,禁止流布。我在将信还给办公厅前就抄了一份下来,保存至今日。

以后二十五年中,我常常回想这封信的内容。今天,亲身经历过那些政治动荡,仍觉得此信足以证明毛在政治上有他自己的真知灼见。毛从未完全信任林彪。毛只是暂时利用林来借刀杀人。林没多久后,背叛了毛。毛死后,所谓的右派终于夺回权力。

每次政治运动时,我都尽量躲避,免得惹祸上身。这次我本来想,同毛在外地,可以不搅到运动里去了。现在看来,要躲是躲不过的。

七月初,毛已经离开北京有数月之久。北京一片混乱,他正准备要回去。他对我说:“北京现在热闹起来。我在这里再住下几天,你先回北京去看看,只看文件和材料不行,要亲眼看看,才能分清好人和坏人。你准备一下,明天回去。”毛要我对北京的文革活动进行调查,然后向他报告。他一月不让人回石溪时,口中所说的“事”,就是这件任务。

我说:“从送来的材料上看,政治局和书记处已经控制不住局面了。现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也弄不清楚。我回北京去以后,找什么人才好呢?”这时中共的领导们都在手忙脚乱。在这个政治的大漩涡中,到北京后找谁呢?

毛沉吟了一下,说:“陶铸调到北京。他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又是中央文革小组的顾问。你去找他,就说是我叫你去的。让他给你安排去看看群众的革命造反活动,和张贴的大字报。等我回来以后,你讲讲你的看法。”

我仍然不怎么放心。在毛的保护下,我可高枕无忧,一旦单独行动,去调查一个根本不了解的运动,心情真是如履薄冰。毛几周前和我说过:“我看,这次要死个千把的人。现在是天翻地覆了。我就是高兴天下大乱。”

我不愿见到天下大乱,文革使我提心吊胆。第二天,我在离开北京一年多后,坐飞机回到了北京。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六日我正在北京。那天,毛在长江游水,轰动全球。我跟毛游过好几次水,因此几乎没有注意到这条新闻。我当时并不知道许多抱着怀疑态度的外国人,对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能创下超越奥林匹克冠军记录的惊天动地之举,觉得不可思议。我并不以为然。长江武汉那段水流湍急,毛仰游在水面上,浮起的大肚子可一路顺流而下,一下就漂过好几十里。

对我来说,毛的长江游水意味着他自我放逐的结束。这也表示毛不满中央领导,正发出战斗的讯号。两天以后,也就是七月十八日,毛回到北京,整装亲临政治斗争的前线,又一次重大的灾难正式揭幕了。他开始亲自指挥文化大革命。

美国投资移民概要-祝良律师咨询随笔 No. 012

美国投资移民概要祝良律师咨询随笔 No. 012)|
【引子:美国国会将在近期修改现行的投资移民法,对投资移民的数额做适当调整。有人猜测,100万美元的投资额将上涨到120-140万美元。该不该上调呢?100万美元的数额是1990年的移民法确定的。自1990年至2015年,美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2.62471%,也就是说1990100万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2015年的$1,911,168.89美元的购买力。遵循1990年的立法目的,今年的投资额应该是$1,911,168.89。假如国会把投资额定在$1,900,000以下,那就等于降低了投资移民的标准。为了便于有条件的人抓住机会、采取行动,我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把美国投资移民的程序概要如下。(祝良微信:US3539)】
1、投多少?
美国的投资移民,按最低投资额度分类,有$100万的和$50万的。按投资去向分类,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即把资本投入一个企业,投资人有权参与经营决策。直接投资的最低额度一般是$100万,但在联邦政府指定的低就业地区,最低投资额可以是$50万。
间接投资,即把资本投入一个移民局认可的“Eb5地区中心,但投资人无权参与所投项目的经营决策。这类投资移民的最低投资额是$50万。
2、雇多少人?
投资移民的立法目的是,让外国人到美国投资做生意,在追求利润回报的同时,给美国带来就业机会。直接投资的移民,不论$100万的,还是$50万的,必须创造10个以上的全工就业机会。所谓全工,是指每星期工作35个小时以上。两个半工可视为一个全工。
3、往哪里投?
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企业,不论其法律形式如何,例如个体经营、合伙、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商业信托等,都是投资对象。
从资金安全性考虑,最好的做法是,投资人在美国设立一个公司,注资后,投资人是唯一股东,拥有公司100%的股权。这样做,财务明晰,易于掌控。在美国设立公司很简单,投资人不需要到美国也可以办理。
如果投入一个现有企业,但不改变这个企业的结构,例如你投资一个自助餐店但不改变其运营和盈利模式,那么注资后这个企业的净资产必须比注资前增长40%,或者注资后的雇员人数必须比注资前增长40%
如果收购一个现有企业并对这个企业进行结构性改造,例如把旅馆改造为夜总会,或者在畜牧业生意基础上增加农作物种植,那么就不需要有前面提到的40%的增长。
4、做什么生意?
只要是不违法的生意,都是合法生意。做生意,以盈利为目的,必须遵循投入、产出、成本、利润等方面的基本经济规则。
除了设施、设备、材料方面的成本外,劳动力成本是投资人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如果投资的项目是高新技术方面的,员工的薪资比普通劳力的薪资要高很多。普通劳力的工资每小时$15左右,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通常高于每小时$25
按每小时$10计算,10个员工一年的薪水就是$208000。按每小时$25计算,10个员工一年的薪水就是$520000
因此,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投资人应倾向于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农场、饭店、修理厂、养殖场、加油站等等。
5、投资风险
投资人的投资必须置于商业风险之下。某些项目计划中提到,接受投资的合作方保证在投资人收到绿卡后,把资本完全退还给投资人,即所谓的零风险投资。听起来美好,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后果严重。
投资人不能为了规避风险把资本抽走。把钱投在自己的公司里,就要承受商业风险。只要有员工,就要发工资。如果生意不挣钱,两三年就可把资本烧光,这也属于投资风险。
6、投资移民申请在哪里递件?
投资移民的申请,即I-526申请表和作为附件的支持性证据,通过邮寄递交给移民局。至于从世界上哪个角落把申请寄给移民局,是无关紧要的。移民局收件后, 会给申请人及其代理律师寄发一份收据(I-797)。移民局没有义务把收据寄到美国之外的任何地址。因此,如无代理律师,I-526申请中必须写明一个美国国内的收信地 址。
递件时,申请人在哪里,对于之后的安排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递件时申请人不在美国,那么I-526 获准后,申请人及其家属(配偶和21岁以下未婚子女)需要去美国驻广州总领馆申请移民签证。全家要先做体检,之后按约定日期面谈。拿到移民签证后,必须在 90天内到达美国。到达美国后2-4个星期,临时绿卡就会寄到申请人在美国的住处。
如果递件时申请人在美国,那么I-526 获准后,申请人及其家属(配偶和21岁以下未婚子女,如果也在美国的话),可以在美国申请绿卡(I-485),而无需去美国驻广州总领馆申请移民签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递交绿卡申请(I-485),申请人必须有一个合法身份,例如F1(学生)、F2(学生家属)、L1A(跨国公司经理)、L2(经理家属)、 H1b(专业人士)、H4(专业人士家属)等等。如果在美国失去了合法身份,即便投资移民申请获准,移民局对你的绿卡申请也没有管辖权,你必须离境去广州申请 移民签证。
7、递件对旅行和转换身份有何影响?
法律上没有说你递交了I-526投资移民申请之后就不可以进美国了。如果你在递交了I-526投资移民申请之前已经有了B1/B2签证,在签证过期之前,你还可以用这个签证进入美国。但你在进入海关时,如果回答问题不太慎重,海关人员不让你入境的可能性是有的。
法律上也没有说你递交了I-526投资移民申请之后就不可以申请B1/B2签证了。如果你在递交了I-526投资移民申请之后去申请F1签证,拒签的可能性是99%。如果你在递交了I-526投资移民申请之后去申请B1/B2签证,拒签的可能性至少是50% — 有些人拿到了;有些人没有拿到。有些人掩盖了I-526递件的事实,没有说实话、签证官也没有察觉,那么虽然拿到了签证,但会有后患,将来在某个阶段,他们会指责你欺骗了联邦政府。
假如I-526递件时申请人不在美国,递件之后申请人以学生签证(F1)或者探亲/旅游签证(B2)进入美国时,美国海关的移民官员有可能(但不一定会发生)因为你有移民倾向而不准你入境。学生身份(F1)、旅游/探亲身份(B2)都不能有移民倾向
假如移民申请是在申请人以学生身份(F1)、旅游/探亲签证(B2)进入美国之后递交的,那么申请人最好不要离开美国,要等移民申请获准后,在美国调整身份即申请绿卡。但要注意,递交绿卡申请时,申请人及其家属必须有合法身份。
B2签证持有人入境时,海关一般给6个月停留时间。假如这6个月到期之前,投资移民申请还未获准,那么申请人要么申请延期,要么申请转换为F1 学生身份。学生身份是相对长久的身份,很容易延期。只要按时注册为学生、选修足够学分、交纳学费、坚持上课,维持最起码的GPA,就可以维持学生身份。
如果在把B2身份转换为F1身份的I-539申请之前已经递交了投资移民申请(Eb5),由于移民倾向已成为事实进入了移民局记录,其后递交的转换身份(由B2F1)的申请就极有可能被拒绝。一旦被拒,申请人就必须回国,在国内等投资移民结果。因此,对于打算在美国申请绿卡、不想经历广州签证的人来说,投资移民申请,应该在成功地转成F1身份之后递交。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旅游探亲签证的申请者,在填签证申请表(DS160)时,都明确表示到了美国不工作、不学习。持B1/2签证进入美国后不足 60天就提出转换身份申请(由B1/2转 F1学生)的,在移民法上被界定为有计划、有预谋地绕过F1签证面签,且有欺骗联邦政府之嫌。但是,入境 60天后提出B1/2F1申请的,就没有上述问题。也就是说,60天后改变主意是合理的。美国人就这么死板。每年很多中国人入境后就仓促递申 请(B2F1),结果被拒,身份变黑,其中有些不得不通过庇护或结婚途径,耗时3-10年,才由黑转白。
入境后的60天之内,你可在成人学校学英语。但如60天内申请正规学校入学,移民局极有可能会拒(理由见上述)。在60天内,千万不要去学校申请I-20(外国学生资格)。60天之内所做的,如果暴露了学习倾向,移民局会认定你有计划地绕过F1面签。但在成人学校的学习不在此限。成人学校的学习, 是美国免费提供给大众的。不算学分,没有记录。只学知识,没有文凭。在申请正式学校(非成人学校)入学之前,抓紧时间,到成人学校学英语,是聪明的选择。在成人学校学习,不需要换成学生身份。
成功地转换为F1学生身份之后,要维持学生身份,需注册相当于12学分的课程。每门课通常2-5学分。一般3-4门课就够了。在社区学院学习,只要你出勤,用1%的智力去学习,你就能维持学生身份。
8、从游客到移民的步骤
假设你持旅游/探亲签证(B2)到了美国,为了争取更长的在美停留时间,你在入境60天后,递交了转换学生身份F1的申请(I-539)。
F1申请获准后,递交投资移民申请(I-526)。早已获得了学生身份的孩子,或者持B2签证的配偶,其出入美国的旅行,不受该移民申请的影响(但也有例外情况,以后详述)。
投资移民申请(I- 526)获准后,如果申请人在美国境内、并且有合法的非身份(例如F1F1B1B2H1H4L1L2等),就可以在美国申请绿卡(I-485),而不需回国到美国驻广州领馆申请移民签证。申请绿卡时可同时申请旅行证。 旅行证一般在绿卡获准之前获准,通常需要45-60天。临时绿卡获准之前,持旅行证,不需签证也可以自由出入美国。
绿卡申请获准后,申请人会收到有效期两年的临时绿卡。临时绿卡获准两周年前申请转永久绿卡。
在上述步骤中,如果B2(游客)转F1(学生)申请被移民局拒了,申请人就必须离境。下次申请签证时,会受影响。领馆获知投资移民申请(I-526)的事实后,由于移民倾向”显而易见,再次签发B2旅游探亲签证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那时,只能在国内等投资移民申请的结果。
成功地由B2转为F1后,如果未能注册每学期至少12学分的学习,F1身份会丢掉。如果F1丢了,即使投资移民申请获准,申请人也不能在美国国内申请绿卡,而必须回国,到广州领馆申请移民签证,持移民签证入境后,2-4星期可收到临时绿卡。
9、投资移民申请的支持证据
投资移民申请(I-526 必须经申请人本人签字,并附上支持证据(复印件即可)。  支持证据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企业设立的证据;(2)已经投资或者投资正在进行之中的证据;(3)资本合法来源的证据;(4)资本用于企业运作的证据;以及(5)企业运作将产生或者已经产生了就业机会的证据。
A. 企业设立
投资人投资的对象可以是个体经营、合伙、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合资企业、商业信托等私人拥有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设立的证据主要是州政府签发的设立文件和市政府签发的营业执照。
投资人自己设立的公司,也是合乎法律要求的投资对象。 公司设立证据包括:设立章程、联邦税号批复(SS4)、公司内部章程(Bylaws)、董事会记录、股权证书等。
B. 投资证据
用于投资移民的资本是指:现金、设备、存货、其他有形资产、现金等价票据、或者投资人用自己的财产做抵押获得的借贷。这些资产必须以美元市价计算。
如果是以现金投资的,投资证据包括从汇款到收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单据,例如:从投资人账户上取钱的单据,兑换美元的单据,外国银行电汇的单据,美国银行收款的单据,企业的银行月报单等。
在直接投资的情况下,投资数额是100万美元以上,或者是在农业或就业率偏低的地区,投资数额是50万美元以上。在地区中心”的情况下,投资数额是50万美元以上。
直接投资可以分散在一个公司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全额子公司里,但不可以分散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里。
B. 合法来源 
申请人必须提供资本来源合法的证据。如果申请人是企业家或业主,证明资本来源合法的证据包括:本国公司注册的文件如公司设立章程、营业执照、法人证书、股权登记证明,公司的报税记录,以及申请人个人报税记录等。
如果申请人用个人或家庭的工资积蓄投资,证明资本来源合法的证据包括:工作证明、工资记录、个人报税的记录等。
征地赔偿、遗产继承、诉讼赔偿等也属合法来源。
C. 资本开销 
资本必须置于获取商业回报的风险之中。商业回报是不确定的,可能大于零,可能是零,也可能小于零。没有开销,就没有风险。期望有回报,就必须有开销。由开销到获取回报的过程需要劳动力,因而产生就业机会。资本开销的方式包括:租赁场地、购置设备和原材物料、营销广告、员工薪资、办公用品等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开支。
与此相应,资本开销的证据就包括:(1)所投企业的租约;(2)所投企业购买设备、原材物料的清单和收据;(3)所投企业的广告合同和付款证据如支票复印件、收据等;(4)所投企业的员工工资记录,包括向国税局和州政府报工资税的记录(941/DE6,DE9);(5)所投企业的电话账单、水电费账单、购买办公用品的收据等。
如果在投资移民的安排中保证投资人有特定比例或数额的回报,那么被保证的部分就不算 是置于获取回报的风险之中Matter of Izummi, 22 I&N Dec 180-188,Assoc. Comm’r 1998)。但在收到绿卡之前的经营过程中,如果企业有了盈利,投资人领取正常的回报(分红、股利)则是合法的,只要这部分回报(1)不是被保证的,并且(2)不是原始资本的一部分。
D. 就业机会 
通过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论证由于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在投资移民申请获准后的两年内,(1)企业的发展能产生10个以上的全职就业机会;(2)企业雇佣这些员工的大致时间表。
证据中还应包括已雇工人的职务、责任、雇佣时间、每星期工作小时数、I-9 W-4以及发薪记录。
【祝良律師簡介美國最高法院出庭律師、美國註冊專利律師。加州、紐約州、明尼蘇達州、哥倫比亞特區(DC)執業律師。法學博士(JD)、知識產權法碩士(LLM)、哲學碩士(MA)、電子工程學士(BE/EE)。著作、論文多篇。專業領域專利、商標、公司、合同、勞工訴訟 (只代表雇主)、移民(H1, L1, R1, E2, PERM, NIW, 親屬移民、投資移民、傑出人才移民)、食品與藥品法(FDA)。辦公室在南灣San Jose, 東灣Fremont, 中半島Burlingame 和三谷Pleasanton微信:US3539

美国创业日记(11) 创业《第0步,把我变成我们》

《第0步,把我变成我们》,忆及上一份创业中,在没找到靠谱队友时,自己就开始了这段的旅程,天真的以为创业的过程中,他们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自己出现。其实,创业的第0步,注意,比第1步更早,就是找到你的联合创始人,把我变成我们。

美国,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各类漫画中可初见端倪。蜘蛛侠、蝙蝠侠、超人直到最近的蚂蚁侠。这些家伙有个共同点,永远是一个人,只有自己。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创业过程中,依旧是我们。

举个栗子吧,中国有大家熟悉的BAT,来看看美国FLAG里的我们:


F = Facebook

最后来看看,哈佛的天才扎克伯格同学,Facebook可以说是他一手缔造,但他前期的创业支持和Eduardo Saverin分不开。

虽然《社交网络》这部电影里把该君描绘的像个白痴,糊里糊涂就签了转让股权协议。但在今天的FB主页上,他依然是联合创始人。

L = LinkdeIn

LinkdeIn 在国内被翻译为领英,大家对他的创始人不怎么熟悉,Reid Garrett Hoffman,里德·霍夫曼。但他曾花50万美金参与了Facebook第一轮投资,这一条信息足够了。这样一位大牛,他的创始团队有5个人。

A = Apple
乔 帮主那不可一世的乖张脾气,但依然吸引了一群最优秀的人为他卖命。包括苹果最初的联合创始人,Stephen Gary Wozniak,先不说这老兄在之后,自己开飞机因为“没有适当风速下试图起飞”坠机,导致失忆的搞笑事件。但就连乔帮主自己都评价,没有沃兹不可能有苹 果。

G = Google

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这对黄金搭档,已经被太多人描写过。

斯坦福校园里的同学,选某间车库作为第一个办公地点的又一成功案例。

前 些天,和一位刚认识不久的大姐创业者聊天。大姐工作资历很完善,现在要自立门户开始创业,和她聊天,字字句句总透着那么一股子“老子天下第一,舍我其谁” 的劲儿。具体表现为,在为数不多的话语里,她每一个第一人称,都是“我”以及“我的”。不知她可以走多远,真的是产品如人品。

在斯坦福的《如何创业》的课程里Keith Rabois说, 也就是那个担任过PayPal和Square多家硅谷著名创业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公司员工就像是火药,而公司领袖却像是火枪,没有火枪,有了再多火药都是 白搭。当你找到火枪时,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他。这一把把的火枪和火药才构成了我们。对于一个企业,人才决定命运。每个企业最好的资产是它的人才,在创业的过 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开始时的联合创始人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

折回开头看看题图,其实,把M倒过来就是W,Me 也成了 We,不麻烦,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