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波士顿亚裔议长吴弭

今年初上任的波士顿市议长吴弭来自台湾,今年只有31岁。这让华裔社区欢欣鼓舞。吴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从政秘诀,她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美国麻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的市政厅内,市议会每周例会即将开始,站在主席台上的是出席会议的唯一的亚裔女性——今年初就任的波士顿市议长吴弭。

麻萨诸塞州波士顿市议长吴弭说: “波士顿有她特别之处……在波士顿,只要我们把专家和正确的人力资源对接起来,我们就可以解决任何城市问题。”

吴弭在台湾出生,在芝加哥长大。赴哈佛大学攻读法硕期间,她在波士顿市政厅实习。国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是她在哈佛大学的教授,时任市长是她的顶头上司。她说:

“前市长玛尼诺教给我关于城市政府的相关知识,市级政府的日常就是为市民提供帮助。而沃伦参议员教给我关于政治的经验,那就是我要改变这个体系中涉 及到的当事方,来完成体系改善,从而为社区提供帮助。我觉得政府里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理想主义精神,因为这是一个真正可以帮助到人们的领域,可以真的为 每个家庭的生活做出改善。但是我也很务实,我想做成事情,我知道哪些是当务之急、是人们最迫切需要的改善。”

市议会打字员爱伦·弗雷奇说: “办公室里来了这样一位年轻又令人欢欣鼓舞的女性,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很兴奋,仅仅过了2年,人们就邀请她来做市议长,因为她同时也很博学,了解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就任市议长几个月后,吴弭在哈佛校友俱乐部分享她的从政经历和政治理念。她的亚裔身份吸引到来自亚裔社区的注意力。

哈佛校友会成员海瑟·周说: “她是亚裔,是女性,很自然地就吸引到我的注意力。”

哈佛校友会成员马克·陆说:“这么多年来华人参政一直很难。以我的父母辈为例子,他们很高兴能够来到这个国家生活,但是他们总觉得自己是来这里做客 的。的确从某方面说,亚裔不热衷政治,但是我觉得这一现象正在改变。新一代华裔和其他族裔的移民都觉得他们应该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做点什么。吴弭是个很好的 例子”

吴弭没有把自己仅仅看作亚裔的代表。她说:“我的竞选活动就是从中国城开始的。那里的华裔领袖就像家人一样,给我非常大的支持。墙上的照片就是我和弗兰克大叔,他是中国城的华人领袖之一。”

哈佛校友会成员丹尼尔·科尔认为:“她(吴弭)让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群体在市议会里有了发声的机会。”

吴弭说: “身为移民家庭的女儿,从语言障碍到文化障碍,以及歧视,我想这些也是其他少数族裔和有着移民背景的族裔都有的经历。”

年轻、亚裔、女性等标签没有限制吴弭从政的思路。她说:“很难用一个或者几个标签来形容一个人。人们只想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关心他们、明白他们的处 境,是否真的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这也是我正在努力做到的。不要担心你与其他人定义的领导方式不同。在很多方面,我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典型的领导人,但是我 对我的领导方式有信心。我注重合作、支持我身边的人。如果你对自己的领导方式充满信心,你也会找到你的团队。”

波士顿市议长的两年任期期满后可以连任,但吴弭对未来没有特别具体的打算,目前她还想专注于眼前的社区与参政工作。

她说:“我觉得市政府级别是最亲民的政府级别,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级别。所以我现在感觉不错。但是我也注重看到成果。如果很久也做不成一件事情,那我就会转战其他领域,做点别的。”

罗马天主教宗带12名叙利亚难民返回梵蒂冈

一组叙利亚难民在希腊莱斯博斯岛等候搭乘教宗方济各的飞机离开 (2016年4月16日)一组叙利亚难民在希腊莱斯博斯岛等候搭乘教宗方济各的飞机离开 (2016年4月16日)

罗马天主教宗方济各在对希腊莱斯博斯岛的难民收容所进行短暂访问后带其中的12名叙利亚难民返回梵蒂冈。

梵蒂冈星期六证实,包括6名儿童在内的三个穆斯林家庭将安置在梵蒂冈。梵蒂冈的声明说,教宗方济各希望以此作为欢迎难民的姿态。

在离开希腊莱斯博斯岛之前,教宗方济各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巴尔多禄茂以及希腊大主教杰罗姆二世一起签署了一项声明,呼吁国际社会把保护移民和难 民生命作为当务之急,对那些急需受到保护的人提供临时庇护。他们三人在莱斯博斯岛莫里亚港口和数百人一起静默一分钟,然后向海上投送花圈,悼念那些在试图 前往欧洲途中丧生的人。

教宗方济各早些时候访问了莱斯博斯岛上的难民收容所。收容所内的移民和难民见到教宗时流下眼泪,乞求得到帮助。欧盟决定阻断海路,这些人被收容在希腊。自从2015年年初以来,一百万人经海路逃离叙利亚冲突,进入欧洲。

G20财长加强呼吁对抗“避税天堂”

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世界主要经济体进一步对加强抵抗“避税天堂”的措施表示支持。

“巴拿马文件”(Panama Papers)披露多国权贵利用离岸公司逃税和洗钱的材料,在全球引起广泛争议之后,各国财政官员加强呼吁,要求各国当局公开离岸空壳公司背后的真正拥有者。

此外,他们还主张将那些在信息共享问题上不合作的避税天堂列入黑名单。

法新社引述G20发表的一份声明指,这些措施对于“防止利用这些实体进行腐败、逃避、资助恐怖分子和洗钱”至关重要。

位于巴拿马的莫萨克·冯赛卡(Mossack Fonseca)法律服务公司的1100多万份内部文件被泄漏,当中显示该公司协助其客户洗钱、避开制裁以及逃避税赋。

G20的有关声明发表前几个小时,“巴拿马文件”中最新的一个涉事官员被公布。西班牙工业部长何塞·曼努埃尔·索里亚(Jose Manuel Soria)被指与离岸公司有关联,他已经于周五(4月15日)辞职。

法新社报导指,文件显示索里亚自1992年起就是一家离岸公司的主管。

其他已经披露的涉事官员包括俄罗斯、冰岛、英国及阿根廷等国的高官。

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在周四的会议上提出了应对的方案。

这五个国家表示,他们将会领头建立一个国际共享的数据库,向税务部门及其他管理机构提供空壳公司、信贷基金及其他常用的财产掩护实体的拥有者信息。

法新社指,有关措施对于英美两国来说是个挑战,因为在这两个国家使用空壳公司是合法并且普遍的。

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对有关措施表示支持:“我们要对避税手段和国际税务系统中容许避税天堂的问题采取行动。”

美防长出访中东商讨打击伊斯兰国组织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抵达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他这次中东之行的重点是打击伊斯兰国组织。

卡特星期六视察了迪哈夫拉空军基地,听取了美国驻阿联酋大使里夫、美国驻阿联酋国防武官兰克准将以及美国空军联队副队长巴恩斯上校的汇报。

美国领导的联军一直在使用迪哈夫拉空军基地发起对伊斯兰国激进分子的空中打击,并从事情报收集、侦察和监听等任务。

卡特此次中东之行期间还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将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军事领导人会谈。

珠寶腕錶捕捉威尼斯與撒馬爾罕風華 PIAGET續訪絲綢路

王心恬穿上Vivienne Westwood禮服,演繹伯爵全新珠寶,透露35歲想購入珠寶當傳家寶的心願。

PIAGET(伯爵)2013年以中國長安、印度為主題推出高級腕錶與珠寶系列,展開絲綢之旅的首部曲,2016年綺幻旅程來到中亞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與義大利水都威尼 斯,昨於台舉辦「Secrets & LightsA Mythical Journey by Piaget」系列巡迴展,不管是威尼斯的面具節、河面上的波光美景或是撒馬爾罕內的伊斯蘭教建築、壁畫和人文風景都融入作品設計,系列中的93件珠寶和 38只腕錶,皆是結合創意與工藝的藝術之作。

伯爵絲路之旅二部曲分別以威尼斯和撒馬爾罕演繹「Secret」和「Lights」兩大主題。威尼斯系列中,不只把當地的夜景、河面上的水波、面具節中最華 美的Dama面具以及著名建築嘆息橋、聖馬可教堂和鐘樓等,都融入珠寶和腕錶設計,色彩上也大量使用呼應當地特色的海水藍寶、紅寶、祖母綠和紅色尖晶石等 搭配鑽石,鑲嵌出流動的波光、建築線條和星象等。

細看撒馬爾罕系列,當地的建築物是其主要靈感,像是伊斯蘭教建築上的藤蔓花紋窗花、壁畫和圖騰等,以細緻的鑲嵌雕工搭結合當地代表色彩的土耳其藍綠松石,傳遞異國風味。而服裝布料上的金線絲綢、沙漠地區的駱駝以及穹頂星空也都在作品中完整呈現。

名模王心恬昨展演美麗珠寶,透露出道13年心願,「我很想要有一個傳家之寶,鎖定寶石,我看到寶石比看到鑽石還開心,鑽石就留給以後的老公買」。她表示入行 的第一目標買房子已經達成,「房子的錢已經存好了,放在那裡,就是等看到喜歡的房子。下一個目標是希望35歲前可以買一個傳家珠寶,預算是300多萬元。」

靈感來自威尼斯飛獅的項鍊,鼻尖黑瑪瑙翻轉後便是神祕錶。
16顆馬眼形藍寶石和滿鑲圓鑽的錶盤,華美優雅。
曾參與威尼斯鐘樓修復得伯爵,將鐘樓上的星象變成錶盤設計。
土耳其藍的綠松石搭配祖母綠寶石,充滿異國風情。
結合神祕錶的鑽石指環,錶盤上是威尼斯的星空、戒台設計靈感是當地水波嶙峋美景。
6.31克拉紅色尖晶石結合梨形、圓形、方形和馬眼形切顆鑽石,搭配18K玫瑰金,華美貴氣。
撒馬爾罕建築物的特殊窗花,成了耳環上的圖騰。
以105顆馬眼形切顆鑽石搭配綠松石組出金線絲綢服裝上的特殊圖紋。
撒馬爾罕的駱駝沙漠景致,以立體雕刻成呈現在腕錶上。

巴拿马文件背后的律所(下):财富与隐私

Arnulfo Franco/Associated Press
周一,巴拿马城。巴拿马总统宣布,将配合针对一家律所泄露出的信息的相关司法调查。

 

但尽管两人在商业领域和社会地位方面双双崛起,莫萨克和冯塞卡似乎拥有各自不同的社交生活。朋友和同事们说他们两人的个性完全不一样。

莫萨克于1948年生于德国,国际调查报道记者同盟获取并披露的资料中显示,根据美国军方情报机构文件,“二战”期间,他的父亲是武装党卫军(Waffen-SS)的成员。根据这份军方情报机构文件,20世纪60年代,莫萨克一家搬到巴拿马。在那里,莫萨克的父亲主动提出愿意为美国中情局从事间谍工作。

莫萨克一直保持着低调,回避巴拿马上流社会的各种派对,工作中保持着纪律严明的风格。他尽管更多负责公司的每日运营事务,但目前仍然拒绝公开评论文件泄露事件。

相比之下,冯塞卡多年来一直喜欢社交。他1952年出生于巴拿马,曾在伦敦政经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求学,后来在日内瓦为联合国工作了几年——“努力拯救世界”,他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他说,就是在那段时间他开始考虑写小说。几十年后,在20世纪90年代,他写小说出了名,两次获得巴拿马最高文学奖。

但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从政。有一天,他向父亲抱怨巴拿马衰败的政治局势时,父亲斥责了他。“我父亲对我说:坐在看台上批评斗牛士是不公平的,”他在接受采访时写道,“你自己上场试试!”

到21世纪初,他已经在巴拿马主义党(Panameñista party)树立了地位,成为巴雷拉(Varela)的亲密顾问。2014年,巴雷拉当选总统后,冯塞卡以顾问身份进入内阁。

两位创始人在莫萨克-冯塞卡律所都趾高气扬。前雇员们说,该律所有一群助理,专门负责在富有客户光临时安排酒店、车辆和娱乐活动,比如游览旧城或巴拿马运河。

“我不记得接待过什么王公贵族,”塔里娜·罗德里格斯(Tarina Rodríguez)说。她补充说,自己在这家律所工作了三年,担任“礼宾部长”。她说,那些访客“是非常低调的商人,不想引人注目”。

几位前雇员称该律所纪律严格,两位合伙人经营的似乎是正当生意。他们说,莫萨克和冯塞卡都坚决要求服从,要求公司的大部分业务执行详细的流程。

“有非常多的程序要遵守,”米莱迪·卡斯蒂约(Mileidy Castillo)说。她说自己从2011年至2013年在该律所工作。

不过,专家们说,认真核查不代表遵纪守法。是否遵纪守法在于一家律所是否愿意敦促客户透露离岸交易参与者的真实身份以及资金来源。

“很多时候,这些离岸公司乐于接纳任何客户并遵从他们的指示,”前参议院调查员杰克·布卢姆(Jack Blum)说。他现在专门调查洗钱和逃税。

过去几十年,离岸账户大量增多,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洗钱、逃税或资助恐怖主义活动。意图违法的账户通常也享有和用于合法目的的账户同样的私密性。

在过去10年里,在重要国际机构的带领下,国际透明运动不断发展。但是巴拿马长期以来习惯于我行我素,落后于国际准则很远。

“在过去的大约25年里,很可能有15年的时间几乎没有监管,”艾森曼恩这样评论巴拿马。

2014年,金融行动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将巴拿马加入了严重缺乏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国家名单,给该国造成重大打击。巴雷拉很快推动立法,应对这个问题,今年2月,巴拿马被从名单上移除。

但是关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9年开始的透明行动,巴拿马表现的没有那么配合。其他大部分国际金融中心很快同意参与这一行动,比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 群岛和新加坡,但巴拿马没有加入。

“巴拿马是最后一个拒不合作的重要国家,它继续允许资金离岸隐藏,以逃税或躲避执法,”周一,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Angel Gurría)在一项声明中说。

但是,几位税务专家指出,巴拿马在拒绝服从国际透明标准这一点上有个很大牌的同伴:美国。

其他国家也很难获得本国公民在美国持有的账户信息。

“巴拿马不是真正的重头戏,”华盛顿调查机构税收和经济政策研究所(Tax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的执行主管马特·加德纳(Matt Gardner)说,“这次泄露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更大范围的问题,不过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的窗口。”

自从上周末数据泄露之后,这家律所和冯塞卡本人都表示,他们对自己创造的空壳公司的行为不负有责任。

在周三的采访中,冯塞卡说,他的公司在审查客户方面非常谨慎,如果发现任何客户“声誉不好”,就会放弃。但是,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客户是律师、会计和中介,而不是独裁者之类的人。

“我们就像一个汽车制造厂,把车卖给交易商(比如一个律师),律师又把车卖给一位女士,这位女士把人给撞了,”他在一条消息中写道,“这家工厂对汽车事故可没有责任。”

冯塞卡说,自己的公司总是“尽最大努力”确定空壳公司真正的所有者。

“这个行业的监管变得更严格了,在防止被坏人利用这一点上也更加认真,我们欢迎这种趋势,”他还写道,“但是请记住,15年前人们还不知道尽职调查这个词。”

过去几年,法院和政府调查者偶尔能打破莫萨克-冯塞卡律所的保密外壳。

在巴西,莫萨克-冯塞卡律所卷入一场腐败调查——与国营石油公司做生意的一些公司向政客行贿。调查者发现多套公寓在一位遭监禁的政客的亲戚名下,随后开始关注了这家律所。

最近在美国的一桩诉讼发现内华达州的一家空壳公司与莫萨克-冯塞卡律所的巴拿马总部有关系。原告是在将近三年的法律争取之后才取得这一重大突破的。原告是世界上资金最充足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经营者是亿万富翁保罗·辛格(Paul Singer)。

这家对冲基金公司努力追踪从阿根廷公共金库抽取到非法空壳公司的资金。这家对冲基金公司拥有17亿美元的阿根廷国债,最早是在21世纪初阿根廷金融危机时期购买的,该国拒绝偿还。

不过,这家对冲基金公司的任务不是这么简单。一个名为MF Nevada的空壳公司声称自己跟莫萨克-冯塞卡律所没有关系。

甚至连法官都觉得难以置信。根据法庭记录,法官曾问过该公司的律师,MF Nevada中的MF代表什么。

“我不知道,”这位律师回答说。这在法庭上引来一片哂笑。

在质问环节,公司文件上列出的那个人承认,她接受莫萨克-冯塞卡律所一些人的指示。内华达的联邦法官发现,这家空壳公司实际上是莫萨克-冯塞卡律所的另一个身份,让上述对冲基金公司有机会接触到了莫萨克-冯塞卡巴拿马总部的保密信息。

“作为律师,我们有责任保护客户的隐私,”冯塞卡在接受采访时说。

他感觉自己的公司被剥夺了这个权利。

冯塞卡说,目前正在写一本小说,关于一位“别无目的,只为寻找真相的诚实的”调查记者。而且他已经开始构思另一本小说。

暂时拟定的标题是:《隐私权是我们丧失的又一项人权吗?》

华尔街读不懂的中国海外投资狂潮

纳尔逊·佩尔茨(Nelson Peltz)在管理着37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公司美盛集团(Legg Mason)董事会里待了五年,同时他的对冲基金特里安合伙人(Trian Partners)拿到该公司10%的股份。

佩尔茨一如既往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罢免了首席执行官,让美盛削减了成本,给股东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汇报。到撤出投资时,佩尔茨把自己的股份卖给了盛大集团。

等等,什么?你没听错。盛大是中国的一家投资公司,靠互动游戏起家,但现在“寻求全球能带来业务增长或独特突破潜力的机会”。周二,该公司出资3.4亿美元收购了佩尔茨所持有的美盛股份。成立于1899年的美盛,最初是在巴尔的摩股票交易所(Baltimore Stock Exchange)的交易后台卖股票起家的。

这笔交易的逻辑有些难懂,尤其是因为盛大集团给美盛股份的开价高出了市场价。对于不会为购买者带来主动权的少数股份,几乎从来没人这么做过。但眼下中国公司和投资者正在狂热追逐全球发达经济体中几乎一切类型的资产,这类情形也算不上独特。

实际上,中国海外收购的热情如此高涨,以至于但凡有待售资产的华尔街银行家都在流传一句新的口头禅:“我们从未听说过的这位中国买家是谁?”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首屈一指的咨询公司隔三差五就要让其中国专家飞赴大洋彼岸,把委托它们协助出售的企业介绍给那里的公司。

中国买家的激增,对银行、律师和会计师的尽职调查和警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买家在西方——有时候甚至是在香港——都不出名。正如安邦保险140亿美元收购喜达屋酒店(Starwood Hotels)的交易——从一开始就有些莫名其妙——离奇夭折一事所表明的那样,要了解中国客户的真正动机,对投行来说就更是困难了。

这类案例几乎遍及各个行业和地区。令人费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像盛大投资美盛这样。一些案例反映了中共领导人的宏伟野心。一些看着像是追求虚荣,如阿里巴巴收购香港的《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其他一些就需要通过对行业逻辑进行创造性的延伸来解释了。所有这些交易的基础,似乎都是对中国国内的前景缺乏信心。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430亿美元收购农业化学品巨头先正达(Syngenta)的交易,完全符合第一类。国有企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由原化学工业部创办。该公司董事长任建新的办公桌上,无疑有一部可以与北京的中共高层通话的红色电话。

先正达这笔交易,看起来是想实现中国在全世界最大的农业市场推动食品生产的目标。对人口14亿的中国来说,先正达生产的化学品和受专利保护的种子是一种战略资产。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案,这笔交易的买卖配对相对来说符合逻辑。

但对上月山东如意出人意料地出资12亿美元收购SMCP一事,就不能这么说了。SMCP旗下拥有欧洲二线服装连锁品牌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山东如意在其网站上称,“兔毛纺纱、纺织制衣、棉纺、棉印染、针织、纤维、牛仔布和房地产领域的业务”让其成为了一家“著名的纺织相关多元化集团”,这让人很难争辩什么。但还是要钦佩那位富有进取心的银行家,他竟会把SMCP所有人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Kohlberg Kravis Roberts)出售这家法国零售商的意向告知该公司。

至少山东如意有自己的网站。在大新金融(Dah Sing Financial)的保险业务拍卖会上,二十多家有意向的公司发出了第一轮要约,一半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一些太过籍籍无名,以至参与这个过程的银行业人士从未听说过它们。

这并不罕见。当私募股权公司殷拓(EQT)要出售一家利用废弃物发电的德国公司时,中国大陆有八位有意向的买家。而且不同于对大新感兴趣的银行或保险公司,它们并非高度受监管的实体。最后,那家公司被以14.3亿欧元的价格卖给了北京控股,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旗下有天然气、啤酒和污水处理三条业务线。

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中国收购外国资产的资金已达920亿美元,接近去年创纪录的1030亿美元。而这一年还剩下八个半月。

照这个速度,普通话不久便会彻底取代金钱,成为华尔街最能带来机会的语言了。

Apple Watch在美青少年市场份额71%

今天笔者看到一个新消息,据AppleInsider报道,美国投资银行派杰发布的最新“青少年调查”(Teen Survey)报告显示,苹果Apple Watch在美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和此前的统计结果似乎有很大的反差,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报告数据,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受访的青少年中拥有智能手表的占比约12%,而在这部分人群中,Apple Watch的份额达到了71%,占据主导地位。派杰分析师Gene Munster指出,其实这个趋势并不意外,因为Apple Watch需要与iPhone配对使用,而后者又在智能机市场占据领先位置。报告指出,69%的青少年受访者拥有iPhone,高于去年秋天调查时的 67%。

哦?原来是12%中的71%。

该报告还显示,目前拥有智能手表的青少年占比要低于Apple Watch在2014年发布前的预期。根据派杰当时的调查,有意购买售价为350美元“iWatch”的青少年比重为16%,当时就拥有智能手表的青少年仅占7%。

为了证明“即使没有乔布斯,苹果也一样能成功”—— Apple Watch是第一款不在乔布斯带领下完成的全新作品,是苹果的第四条产品线,它肩负了更多的责任。然而,此发布至今一年过去了,Apple Watch的受欢迎程度还没有很高。

据雷锋网此前报道,Fluent日前的一项调查共访问了2578人,有8%的受访者(197人)购买了Apple Watch。在购买了Apple Watch的人中,有75%的用户相信,可穿戴设备会在十年后成为人们的标配。而没有购买Apple Watch的用户,则有大约一半的人这样认为。

可以说,对于Apple Watch,人们呈现两极化的看法,喜欢的人视其为简化生活,记录健身数据的好帮手;而不待见的人,则依然保持谨慎的态度。那么,即将到来的Apple Watch二代能否扭转局面呢?

28歲剛紅就閃婚 男神說實話:覺得是XX

28歲剛紅就閃婚 男神說實話:覺得是XX
安宰賢下個月將娶具惠善,將成為人夫的他覺得自己幸福到宛若置身天堂。

韓版「杉菜」具惠善與「千頌伊弟」安宰賢因合作《吸血鬼醫生(Blood)》結緣,今年3月秘愛已有1年時間,隨後驚喜宣布5月21日將結婚,進度 超神速,而最近安宰賢跨足綜藝圈,成為tvN王牌製作人羅PD新節目《西遊記2》的固定班底,在發表會上,安宰賢首度談到了身為準人夫的心情,感言讓人驚 訝。

安宰賢接棒即將入伍的李申基,成為tvN實境綜藝《西遊記2》4名成員之一,日前他現身節目發表會,不免俗被問到婚禮籌辦事宜,而還有 一個月就要「死會」的安宰賢竟說:「心情真的很好,甚至會覺得這裡就是天堂呢」,表示除了開心真的說不出其他話來,看來對於能公開愛一個人,感到滿足而幸 福。

悉尼大学华裔教员公开辱华惹争议

中国媒体公布的吴维微博截屏
中国媒体公布的吴维微博截屏

澳大利亚籍华裔教员吴维在微博上发表歧视中国和中国学生的言论,引发多方关注。

据新浪微博号“澳洲事儿”报料,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华裔教员吴维在微博上公开发表针对中国、中国留学生的种族主义言论,并发布焚烧自己中国护照过程的视频。

BBC中文网北京时间周五(4月15日)晚九时左右察看微博,吴维的帐号@Pekojima疑似已被删除。

据此前被发布的截屏显示,他自称澳洲公民,悉尼大学拿商学院全奖就读金融系博士学位,同时任教本系必修课,担任head tutor,通晓“你国语”、英语、日语。

据称,此人屡次表达对澳大利亚的热爱之外,也非常推崇日本,经常贬低中国,侮辱留澳中国学生,称其为“留学豚(猪)”。

吴维的言论引起澳洲中国学生的强烈反应。

悉尼大学商学院学生发起网上请愿活动,谴责他的做法,认为“伤害了国际学生社群,直接违悉尼大学工作人员守则”。

中国网友在“澳洲事儿”微博帖子下发布了数百条评论,很多人对他的言论表示愤慨,也有人质疑他的地位。

网友“WRyeoL”说:“这还真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啊,真是出了国际笑话了,中国人能不能团结点!?即使换了国籍,也别忘了自己曾是中国人,自己祖先是中国人”。

加V微博号“赖凯涛博士”评论说,这人只是在校博士兼职做tutor而已,是助教,相当于中国大学的辅导员,根本算不上正规编制的职员和教职工,就算是博士后有研究员的正职,没有资格带研究生的斗没有资格称呼为“导师”。

消息传来,不仅中国一些媒体在微博上转发,也吸引了澳洲一些媒体的报道。

英国《每日邮报》澳洲版报道,悉尼大学商学院院长格雷戈·惠特维尔证实,正在就此事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