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入境访华

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布朗德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布朗德
中国政府拒绝德国基民盟议员、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米夏埃尔·布朗德前往中国访问。此前,布朗德据报曾经批评中国政府在西藏侵犯人权。

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布朗德原本受到中方邀请访问中国。据报道,布朗德原计划今年5月底和联邦议院代表团一起访问中国并前往西藏,了解当地的人权状况。但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中方突然通知说,布朗德本人不得随团访华。

布朗德星期三表示,中国驻德国大使曾经试图向他施加巨大压力,从他的网站上删除有关西藏的言论。对此,布朗德表示拒绝。

布朗德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驻德国大使还多次向其施压,比如要求他拒绝参加”德国西藏倡议”在法兰克福举办的活动。数周前,中国驻德大使 委派的一名外交官拜访了他,企图对其进行”威慑”。布朗德说,“要求进行自我审查是毫无疑问的。”他认为中国驻德国大使的要求荒谬可笑。

布朗德对德国之声表示,“多年来德国联邦议院人权与人道主义援助委员会一直努力获得访问中国、前往西藏的机会,了解西藏当地糟糕的人权状况,同时了 解新疆的情况。一开始没有什么结果,但是过去5年我们进行更多的努力,也得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中国人大表示我们会获得访问邀请。”

“两年前我们都可以做动身的准备了,结果中国方面通知我们说,如果我出席德国西藏倡议组织(Tibet Initiative Deutschland)的活动,那么我们就不能访问中国。我当然出席了西藏倡议组织的活动并发了言,访华的计划也就未能成行。让别人闭嘴,这种招数是行 不通的。”

“我们又尝试着获得了访华邀请,机票也订了,翻译也都找好了。但是随着访华日期的临近,中国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明确的条件。中国驻德大使馆还试图敲诈 我们。他们想让我们取消在中国公开谈论西藏问题的计划,还想让我们把在委员会网页上发表的相关行程内容删掉。过去几个星期中国驻德国大使本人和他手下的工 作人员再三试图迫使我们就范。现在他们通知我们,人权委员会可以启程访华,但是我作为委员会的负责人不能去。”

布朗德说:“我照此前对外宣布的那样出席了德国西藏倡议组织今年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年会。中国方面做出的举动十分荒谬且放肆。他们竟然对一位德国议员说,你不能出席(西藏倡议组织的)活动,你必须取消出席的计划。”

布朗德透露说:“中国人问我们到底还想不想来。我认为这是他们的又一个计谋。他们觉得人权委员会会说,如果我们的负责人不能去中国,那我们也不去。但是我支持,我们应该做出决议,委员会继续按照原计划访问北京、乌鲁木齐和拉萨,而且委员会的主席依旧是代表团领队。”

布朗德认为,中国现在把审查和敲诈这样的手段输出到德国的做法让他震惊不已。中国现在对一个自由选举出来的议会所采取的方式及手段已经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这让德国联邦议院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陷入最低点。这种敲诈的做法,这种试图施加影响强迫别人做自我审查的做法是绝对不行的。

布朗德希望在今年6月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政府磋商会议即将举行之际,德国联邦政府现在应该释放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德国不接受一个伙伴国家的大使做出如此行径。

美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当选有利亚太裔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亚太裔要踊跃出来投票,这是国会亚太裔议员团发出的重要信息。

在美国国会亚太裔议员团星期三的记者会上,议员团主席、来自加州的华裔民主党众议员赵美心(Rep. Judy Chu)说,他们要发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这次大选对亚太裔非常重要,亚太裔要行使自己的投票权:“美国亚太裔在很多领域获得成功,但是今天仍然面临很多挑 战。2016年对太多的亚太裔美国人来说,种族和宗教歧视仍然是一个事实存在。”

赵美心议员说,针对华裔科学家郗小星和陈霞芬的间谍指控就是典型的例子。

赵美心议员告诉美国之音,亚太裔参与选举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我们要把更多的亚太裔选入国会,现在国会只有14位亚太裔议员,占2.6% , 而亚裔人口在美国是6%,所以亚裔在国会的代表席位不足。”

来自加州的日本裔民主党众议员马克·塔卡诺(Rep. Mark Takano)以他的个人家庭历史背景强调亚太裔在国会代表权的重要性。

塔卡诺议员的祖父母和父母都曾经在二战期间被关押在日本人集中营:“当时美国国会中没有亚太裔议员,没有人站出来为这些弱势的少数族裔说话。“

华裔众议员刘云平(Rep. Ted Lieu)说希拉里·克林顿当选总统对亚太裔有利,能促进亚太裔在政府得到适当的代表地位:“我相信希拉里·克林顿作为总统将继续她和比尔·克林顿推动的族裔多元化,她理解政府的多元化是多么重要。”

今年的总统大选中移民改革是亚太裔关注的重要议题。

赵美心议员说亚裔面临的移民困境是家庭团聚:“在2016年由于移民体制的破裂,仍然有1百70万亚太裔美国人不能与亲人团聚。”

几位民主党议员表示,被认定将获得共和党提名的参选人川普的一些言论值得人们警惕。

塔卡诺议员说,川普提到在美墨之间建立一堵墙:“这是针对移民的敌视态度,虽然他针对的是墨西哥人,发表了很多恶劣的评论,我们亚裔美国人不但应该感到愤怒,而且应该警觉,因为这种情绪导向亚太裔社区可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塔卡诺议员强调亚裔参政不只是精英阶层参选或投票,而是要从基层助选等做起,这一点需要亚裔改变文化中固有的一些认为基层选举工作花费很多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负担等看法。

亚裔目前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族裔。过去亚太裔被认为是模范族裔,但是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现在他们在选举中经常成为可以决定胜负的重要力量。近20年来亚裔选民对民主党的支持迅速上升,从1996年的36%到2012年总统大选73%的亚裔选民投票支持奥巴马。

城市经济减速 进城打工族考虑去留

过去一些年来,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业机会比乡下要好多了。上海市的两千四百万居民当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外地。不过,随着那里的日常生活费用日益上涨,加上经济的减缓,一些外地来打工的人在琢磨,到底是要继续留在上海,还是该返乡了。

这位姓王的先生现在的工作是刷洗窗户。他是15岁的时候离开老家河南到上海的,从那以来,就一直住在这里。他一度尝试在工厂打工,但是觉得不适合。

擦窗工人王聪然说: “在上海这边我也干习惯了这个工作,做其他事我也不想,如果在厂里面时间长我受不了,工资又低。”

不过,随着工作量的减少,王先生说,下一步不知道怎么最好:“现在还不一定,如果像我们那个房子如果拆迁的话,上海的房子价钱又高,马上要住不起了。”

作为中国沿海的一个主要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一直是打工族一试身手的地方。很多人在就职会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李悦去年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哈尔滨工作了一段时间,现在她想搬到上海,但是在这儿找工作并不是很容易。

她说:“关键是中国的人太多了,大学生也多,比我优秀的人也很多。”

李悦的朋友李雪冬(音译)今年毕业,也碰到找工作的烦恼。

她说:“很低,而且最低工资在上海很难生活。”

设计协调员戴岩(音译)是七年前从江苏来到上海的。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房租涨了三倍。她试过回老家,但是也不成。

她说:“回家的话感觉各方面的环境差别太多,尤其是周边朋友的生活观念差异都非常大,觉得已经融入不进这个圈子了。”

一些人说,尽管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了,但是就业机会总体上来说,还是比乡下好,尤其是在IT领域。

耿倩(音译)四年前来到上海,现在从事网上销售。

她说:“有这种想法,因为买不起房子,可能会想回老家。很多人也只是发发牢骚,抱怨而已,但实际上还是舍不得这边的机会和薪水。”

到目前为止,很多人估计还都会留在上海,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在向这里靠拢。

名人秀手腕 錶藏無價回憶

安以軒:「Hublot Big Bang Boa Bang蟒蛇皮紋腕錶,整個設計、質感、顏色都很襯我,錶面大但帶了一點點碎鑽,身邊好多男生、女生朋友都想買這只。」

看了10年的《名錶誌》,名人戴什麼錶當然是書的重點之一,這次用「Instagram我愛錶」主題來輕鬆拍拍他╱她們喜愛的錶,而這些腕錶都擔綱了感動故 事的一環。此外,大家都在低頭滑手機的年代,網路即時新聞、臉書、Instagram(IG)圖片也看得目不暇給,就連今年瑞士兩大錶展SIHH與 BASELWORLD舉辦期間,到場採訪的媒體中也有不少趕上臉書直播潮,影像清晰地新鮮直送各品牌最新重點錶款,還附上精采口述解說,讓沒去錶展的人也 沒覺得離錶展太遠、參與度很高。當然,精采錶展彙整,《2016名錶誌》也奉上,與直播不同的是,圖文精粹,能花時間細細品味。

Hublot Big Bang Boa Bang蟒蛇皮紋錶盤配蟒蛇皮紋錶帶。

郭采潔:「有一次經過櫥窗,我看到Bugari的Daniel Roth就非常喜歡,還有進去試戴,後來想了好幾個月才買回家。」
Bugari Daniel Roth系列。
蔡依林:「我最愛的是Rolex Oyster Perpetual Daydate玫瑰金腕錶,喜歡它的有個性,當我想展現自己的錶時就會選它,即使沒有出門,戴著它也開心。」
Rolex Oyster Perpetual Daydate玫瑰金腕錶。
天心:「我當年買了OMEGA星座系列腕錶,因為我無法抗拒錶盤有貝殼光澤,太喜歡了。我曾把那只OMEGA弄丟,後來想盡辦法再買到一模一樣的一只,而這只BVLGARI同樣也是貝殼光澤吸引我。」
Bugari LVCEA玫瑰金與精鋼腕錶。

伦敦的穆斯林市长vs美国的特朗普

当选市长的第一天,萨迪克·汗(中)走向伦敦市政厅。

当选市长的第一天,萨迪克·汗(中)走向伦敦市政厅。

最近几周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并非唐纳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一步步成为稳获共和党总统提名的人选,而是萨迪克·汗(Sadiq Khan)当选伦敦市长。他是穆斯林,也是一个伦敦公交司机的孩子。

特朗普尚未赢得任何公职,但工党候选人萨迪克·汗大败保守 党候选人扎克·戈德史密斯(Zac Goldsmith),将要执掌世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在这座活力十足的大都市里,人们能听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语言。萨迪克·汗的这场胜利,克服了试图将他 与伊斯兰极端主义绑定到一起的诋毁之辞。面对孤立主义,他主张开放;面对冲突,他主张融合;面对种族主义和厌女症,他主张人人机会均等。简而言之,他是特 朗普的反面。

选举之前,萨迪克·汗告诉我的同事斯蒂芬·卡斯尔(Stephen Castle),“我是伦敦人、是欧洲人、是大不列颠人、是英格兰人、信仰伊斯兰教、出身亚裔、是巴基斯坦人的后代、为人父、为人夫。”

在21世纪,塑造世界的将是这种多面的融合身份,以及鼓励多元的繁荣都市,而不是什么恃强凌弱、自以为是、偏执狭隘、主张修墙筑壁的“美国优先”白人男性。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特朗普提出的禁止非美国公民穆斯林入境的主张,萨迪克·汗将不能访问美国。借用特朗普自己爱用的一句口头禅,那样的话将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在本已因为这名共和党候选人崛起而惊恐不已的世人眼中,那样做将让美国沦为糟糕的笑柄。

萨迪克·汗的当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证明,“欧洲在被伊 斯兰主义圣战分子接管”的轻率结论是错误的。它突显出一个事实:恐怖主义行径的背后,隐盖了欧洲穆斯林群体千千万万不为人知的成功故事。萨迪克·汗出身于 巴基斯坦移民家庭,有六个兄弟姐妹。他在公屋长大,后来成为人权律师、内阁大臣。在此次伦敦市长选举中,他赢得了逾130万张选票,成为英国历史上赢得个 人选票最多的政界人物。

萨迪克·汗的当选之所以重要,还因为抗击伊斯兰派恐怖主义的最有力声音来自穆斯林本身,而他一直乐于发声。去年的巴黎袭击事件后,他发表演讲称,穆斯林在抗击恐怖主义方面要扮演“特殊角色”,而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其他人要负有更大的责任,就像某些人发出的错误指责那样,而是因为在应对极端主义上,我们可以比其他人更加有效。”

萨迪克·汗还主动接触英国的犹太群体,大力抨击工党高层当中悄然滋生的反犹倾向。正是因为这种反犹情绪,曾担任伦敦市长的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上个月遭工党暂停党员身份。

正如乔治·伊顿(George Eaton)在《新政治家》杂志(The New Statesman)上撰文指出的:“萨迪克·汗将成为具备全球关注度的人物。他的当选是对各式各样的极端主义的反驳,无论是唐纳德·特朗普,还是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Abu Bakr Al-Baghdadi)。那些人认为,不同宗教无法和平共处。”

作为政客的特朗普首先是美国人忧虑与愤怒的产物。就在过去 的几周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一名学生被押送出了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的一架飞机,因为有人听到他说阿拉伯语;褐色皮肤、卷曲头发的一名常春藤盟校的意大利裔经济学者被带出了美国航空的一架飞机,因为被人 看见他涂写数学公式,邻座觉得他很可疑。

政治学者诺姆·奥恩斯坦(Norm Ornstein)对我说,特朗普是“全美最缺乏安全感、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代言的,正是这种处处能看到威胁(哪怕是在意大利裔数学家身上)的犹如惊弓之鸟的美国。

特朗普宣称,“美国优先将是我领导的政府压倒一切的重大课题。”听闻此言,全世界感受到的是一个耀武扬威的愤怒国家。

相比之下,萨迪克·汗的崛起,则是克服9·11引发的恐惧 之情的故事。他的胜利驳斥了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各式各样的圣战思想——还有特朗普这种故意玩弄“穆斯林等于危险”把戏的煽动仇恨的政客。萨迪克·汗提出,更大程度的融合十分重要,“有太 多的英国穆斯林在成长过程中并不认识任何一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经写道,“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本能的放弃,这一点无法忽视。”而在唐纳德·特朗普笔下,“我学会了倾听和信任自己的直觉。这是我最珍视的参谋之一。”他还在近期表示,“我们作为国家,必须更加难以预测。”

好吧。

把自我中心、恃强凌弱、巨大的权力与对直觉驱动的不可预测性的青睐糅合在一起,一个或将威胁到人类文明的危险混合体诞生了。假如特朗普当选,他那小小的手指可是能接触到核按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萨迪克·汗的胜利令人欣慰,因为他才代表了世界潮流——通往全球化的身份认同与相互融合。假以时日,事实将证明,这种潮流比特朗普的部族意识和本土主义要更强大。

激励年轻一代直面强权的爱情故事

半个多世纪以前出版的一本浪漫小说再次走红土耳其,过去三年连续高居畅销榜榜首。小说作者萨·阿里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勇于挑战铁腕,不畏因言获罪。现在,《穿皮衣的麦当娜》首次被翻译成英文出版。

走去交钥匙,酒店前台的值班小姐正在咯咯笑,她刚接完我下一个采访对象的电话,对方给她清晰指令,要她帮我找对地址。

等出租车时,这位值班小姐说,“那个女人真厉害,不简单。”我问她知不知道对方就是萨·阿里(Sabahattin Ali)的女儿费丽兹。值班小姐几乎被口香糖噎住,过来抓住我的肩膀说,“阿里,那可是我心中的英雄啊!”

接下来她双手捂住心口说,“他的书就是我的生命!”然后拿出手机,手指哆嗦,热泪盈眶地说,“我一定要告诉朋友!”

到了费丽兹的公寓,我向她讲述刚才这段经历,她也很激动。许多年,她无法承认自己是阿里的女儿,1940年代,和这个敢言、坚持社会主义观点的人有关系是很危险的。当时妈妈告诫她,如果有人问你父亲是谁,一定要礼貌地转移话题。

萨·阿里创办过两份报纸,几乎都是一推出就被“枪毙”。他编辑和创办的讽刺周报(Marco Pasha)也因其政治社论成为政府审查的目标。阿里曾先后两次因撰写的文章入狱。

但是现在,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阿里,特别是年轻人。在他们心中,阿里成了抵抗的象征,一个敢于挺身而出直面政府铁腕的人。

费丽兹愤愤不平地说,“土耳其什么都没变,新闻还受严格审查,记者还被投入监狱……现在也许更糟糕了。”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翻看装满黑白照片的家庭影集。

费丽兹挑了一张照片给我看,上面是她父亲正在爬树。费丽兹说,“他是我最好的朋友。非常孩子气,很爱玩儿。他教会我许多东西。还没上学时我就认识各国国旗,因为他经常带我在安卡拉使馆区那一带散步。他教会了我历史、游泳、钓鱼……”

费丽兹沉思片刻说,“我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直到它被残忍地打断。”

1948年,费丽兹11岁的时候,父亲在匈牙利边界遇难,据称是被土耳其情报部门开枪打死。当时阿里正在试图逃离土耳其的强权政府。

不过,他的作品仍然流传下来,最著名的是他的小说《穿皮衣的麦当娜》(Madonna in a Fur Coat ),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当时“铁幕”后几个国家的多种语言,现在仍然收录在保加利亚中学课本中。

莫林·佛莱利(Maureen Freely)最近刚把这本小说翻译成英语,她认为,阿里在土耳其重新知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的经历提醒着读者,总有异见,总有作家、讽刺作家有极大的勇气挑战当局。

佛莱利说,“他的精神在年轻人中获得了新生。我们从2013年盖齐公园抗议学生中可以看到。萨·阿里给了学生们勇气。”

表面看,《穿皮衣的麦当娜》讲述的不过是个一厢情愿的恋爱故事。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的柏林。男主人公爱上了热情泼辣的女权主义艺术家玛利亚–也就是书中的麦当娜,两人开始一段激烈、柏拉图式恋情。

听上去和21世纪没什么关系。但是过去三年,这本书一直高居畅销书榜首,读者群是土耳其年轻人。费丽兹去学校和学生座谈时,看到不仅女孩、就连男孩都留下眼泪。她说,“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中缺了什么……就知道现在、现在、现在就要的一代人,找也找不到。”

费丽兹摇了摇头,递给我一张小照片,照片上,一个娇媚、时尚的女人站在林荫大道,安全距离之外,一名男子满是仰慕地看着她,手插在兜边。

费丽兹告诉我,“多年前,我们发现玛利亚—麦当娜—其实真有其人。我父亲在监狱里曾经给一位女性朋友写信,倾诉对这位德国女人的深情。”

我 说,我要有放大镜就好了,可以好好看一看玛利亚。这时我发现另外一张更大的照片,上面也是一位漂亮女人,我拿起来问费丽兹,她笑了笑说,“不是,这个不 是。这是我母亲!我父亲总是被漂亮女人包围着。1920年代父亲还是单身的时候在柏林生活过一年,那时遇上了玛利亚,他的德国麦当娜。”

“我们都想成为玛利亚那样的女人。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我们心中都有了一点点玛利亚,要打自己的仗。”

看着满头银发、依然美丽的费丽兹整理一摞摞老照片,我心想,也许是玛利亚的精神,也许是他父亲的精神,某种动力驱使着费丽兹60年孜孜不倦的努力,要把父亲的小说翻译成英文。现在她打赢了这一仗。

我问她,希望小说能给英文读者传达的是政治、还是历史信号?她迅速抬起头来改正我说,“父亲的书讲述的是爱的真诚。爱,不指望回报,为了爱而爱。”

她又重复了一遍,“为了爱而爱,这才能鼓励人继续活下去。”

英媒:女王说习近平访英期间中国官员“无礼”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参加女王国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0月对英国国事访问

周三(5月11日)英国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习近平访英期间中国官员的看法。

《卫报》周三网络版报道说,在女王指责中国官员在中国主席习近平去年国事访问英国期间对英国大使“特别无礼”之后,英中关系的“黄金时期”似乎失去了一些光芒。

周二,在白金汉宫举行的一次花园聚会上,女王的御用摄影师拍到她与伦敦警方指挥官露西·多尔西(Lucy D’Orsi)谈论习近平的那次访问。

多尔西在引见给女王时,被介绍是习近平访英期间负责安保工作的警官,女王被录到说:“哦,运气真不好。”

之后,女王向多尔西说道:“他们对大使(吴百纳Barbara Woodward)很无礼”。

多尔西向女王投诉说,习近平的访问“是很考验我的时候”,并称中国官员一度要“退出”,说要“行程取消吧。”

女王回答说:“真不一般啊。”

多尔西最后说:“我觉得非常无礼,非常不顾外交礼仪。”

《卫报》报道认为,习近平访问英国时期所谈到的“黄金时期”最近几个月暗淡了下来,原因包括北京和伦敦在香港书商被怀疑绑架的问题上关系紧张,另外还包括中国在南海的造岛活动。

报道称,女王的此番讲话应该会让北京方面不舒服。“不过比起她儿子,查尔斯王子在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后的评论,她说的还不那么煽火。”

《卫报》报道说,女王此番言论后,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被问及中英关系是否仍然是“黄金时期”时,发言人没有评论。

《每日电讯报》周三也报道了女王的这一评论:女王被拍到批评中国官员在敏感国事访问期间“很无礼”。

报道说,“那次国事访问至今在中国和英国都被称为非常成功。”

“卡梅伦被赞扬采取了与中国对手们不一样的路线,他的策略在《环球时报》看来,将帮助北京改善与西方的关系。”

《金融时报》周三报道了美国就中国征收的鸡肉反倾销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

报道认为,白宫要求世贸组织裁决鸡肉争端,但更多问题有风险。

“特朗普可能威胁要与中国展开贸易战,但是美国和它的地缘政治对手已经在今年夏天可能的大战前开始了小冲突。”

报道说,最新的迹象是周二美国就中国向美国鸡肉征收反倾销关税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这是奥巴马政府第十二次针对中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比以往任何一届美国政府的次数都多。”

报道认为,最新行动是美国政府和美国行业对中国采取强硬行动的一部分,而美国竞选期间有关贸易的言论更加增多。

在《金融时报》看来,“美国政府此举的动力是政治以及希望在奥巴马1月离任前在国会确保批准跨太平洋伙伴协议,此协议是20多年来美国协商的最大规模的贸易协定。”

中国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暴跌 市场担心监管措施升级

湖北宜昌的一个钢铁市场上,工人将钢条装上卡车。

中国市场的铁矿石和螺纹钢期货价格周一双双下跌,原因是市场预计会有新的措施抑制投机交易,而且中国的贸易数据疲弱。

周一,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价格跌5.9%,至每吨人民币388元(合59.71美元)。螺纹钢期货价格跌6.0%,至每吨人民币2,175元,触及跌停板。

大连商品交易所周一在其网站发布公告称,将继续强化市场监管,并通过对交易手续费实行差异化收取的措施,抑制相关品种过于频繁的短线交易。

该公告据信引发了周一铁矿石、螺纹钢、焦炭期货价格的全面暴跌。

公告暗示出大商所仍对大宗商品期货的市场泡沫感到担忧,尽管上周五大商所公布,从5月10日起,把铁矿石、焦炭、焦煤和聚丙烯品种的非日内交易手续费标准下调至成交金额的0.006%。

这与4月22日该交易所开始提高最低交易保证金和手续费以给过热的大宗商品市场降温之前的水平相同。

澳新银行(ANZ Bank)分析师海因斯(Daniel Hynes)称,由于成交量上升,外界猜测大商所将采取限制举措,这在实物市场引发担忧。

热轧卷板和焦炭期货周一也触及6%的跌停板,分别报人民币930元/吨和2,308元/吨。

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周一发表的一篇文章进一步打击了市场信心。文章提醒称,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并警告称,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疲弱的中国贸易数据也削弱了市场信心。中国4月份以美元计值的出口额同比下降1.8%,扭转前一个月增长11.5%的局面。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进口额同比下降10.9%,降幅大于预期。

媒体观察:北京居民雷洋之死

北京居民雷洋被警方抓住后不明不白死亡,此事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诸多讨论。死者家属和许多网民要求彻底公开警方执法导致硕士生死亡的全部过程和细 节,这种要求受到许多方面的支持和媒体的正面报道。一如既往,以环球时报为代表的伟光正媒体,再度站到了警方一边,说警方处置有理,而把引起舆论场轩然大 波的责任推到一些网民和大V身上,说他们又想乘机捣乱和起哄,影响社会稳定。今天的媒体观察,我们来看看这个引起人们从深层次思考依法治国这个习近平倡导 的治国理念,是否在中国行得通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