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站公布美国国安局绝密内刊

格伦·格林沃尔德2014年在家乡里约热内卢。他帮助创建了“拦截”网站。

格伦·格林沃尔德2014年在家乡里约热内卢。他帮助创建了“拦截”网站。

华盛顿——在2012年3月,美国国家安全局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的绝密内部通讯刊登了一份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风格的清单,列出了官员们应该读读这份内刊的原因。其中第七条是:“你可能会了解到身旁的那些秘密人士其实是在做什么。”

这个自嘲的说法在次年变成了现实。在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泄露的有关NSA项目和活动的海量档案中,就含有数以千计的内刊文章。

本周一,新闻网站“拦截”(The Intercept)表示,它将全部公布这些简报,第一批包括2003年它创刊当年的150多篇文章,外加少量比较近期的文章,其中只对一些级别较低的NSA人员的名字进行了处理。

“我们鼓励其他记者、研究人员和有关各方,通过梳理这些文件,以及今后将公布的更多文件,找到更多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其他人很可能还会发现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内幕,或者指向内幕的线索,”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写道。他是最初接收斯诺登曝光材料的人之一,后来帮助建立了“拦截”网站。

这份内部通讯名为SIDtoday,其中SID是NSA负 责电子间谍活动的信号情报部(Signals Intelligence Directorate)的缩写。它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了该机构员工的日常生活,讲述了行动的最新消息和项目信息,比斯诺登曝光的其他那些充斥着技术细节和 术语的资料更加通俗易懂。

NSA发言人对此事没有立即置评。

本周一发布的部分简报文章,为一些已知事件增添了新的细节,有助于加深公众对事件的理解。

例如,一篇文章讲到了美国和英国驻联合国大使对该机构表示感谢,原因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前的外交谈判中,NSA“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间内部分歧的细微之处提供了洞见”。

另一篇文章描 述了NSA为一项引人瞩目的救援任务做出的贡献。在2003年3月23日,二等兵杰西卡·林奇(Jessica Lynch)在伊拉克被俘,并被押送至纳西里耶的一所医院。文章表示,NSA从修建该医院的日本公司那里获得了建筑图纸,“就在突击队的飞机正要带着营救 人员出发之际”,把图纸送到了他们手里。

在第三篇文章中,NSA一名分析师用第一人称叙述了美国军方在波斯尼亚接收了六名被捕的阿尔及利亚男子并把他们带到古巴关塔那摩湾的始末。运载囚犯的车队在最后关头改变了路线;NSA时刻留意着任何可能的伏击迹象。

在2008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中,其中一名阿尔及利亚人被列为原告。根据该裁决,美国在古巴这座海军基地关押的人拥有依据人身保护令进行听证的宪法权利。另外一名男子则成为了奥巴马政府的律师之间进行的一次高级别内部争论的焦点人物:在战争时期羁押他是否违反了国际法。

这些阿尔及利亚男子被控图谋袭击美国驻波斯尼亚大使馆,而NSA简报中的叙述显示,美国政府内部的人认为这是事实。

“因为很多针对他们的证据来自美国的情报,波斯尼亚政府无法拿到它。关了几个月后,他们本来打算把这六个囚犯直接释放,”文中说。不过,一个指挥官决定羁押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回家。

但是,在他们赢得了人身保护权之后,一名可以看到机密情报的美国法官裁定,有关使馆阴谋的所有证据都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这些指控。他下令释放这六个人中的五个,但以其他理由允许继续关押第六个人;2013年,此人被强制遣返阿尔及利亚。

调查:脱欧会让英国大学吸引力下降

非欧盟和欧盟学生对于英国大学是否会因为脱欧而吸引力下降回答区别很大。

调查显示,如果英国退出欧盟,英国的大学吸引力会下降,很难招收到国际学生。

在接受调查的1763名联系过或者申请过英国一些大学的学生中,几乎半数表示,如果英国脱欧,到英国上大学的吸引力会变小。

只有17%的受访者对国际学生招收机构霍布森斯(Hobsons)表示,英国脱欧会让这里的大学更具吸引力。

脱欧宣传方表示,确保英国年青人能够上大学是至关重要的。

霍布森斯的执行总裁库珀表示,“如果英国脱欧,这就会造成更进一步的挑战。”

他指出,“对于英国大学来说,录取国际学生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

这些受访者向15所英国大学申请过或者联络过。这些学校包括两所罗素集团大学以及其所新成立的大学。

这些人当中,四分之三来自欧盟以外,三分之二对有兴趣申请硕士课程。一半以上是受访者,而几乎三分之二在24岁以下。

对于英国如果脱欧这个议题,在表达观点的1529人当中

  • 47%表示,其大学吸引力下降
  • 17%表示,英国大学更具有吸引力
  • 35%表示没有什么区别

欧盟与非欧盟区别

另外欧盟和非欧盟学生的回答也区别很大。

82%的欧盟学生称,如果英国脱欧,英国大学吸引力下降,而只有35%的非欧盟学生这么认为。

虽然调查人员承认说,目前很难预测脱欧会给英国大学带来的影响,但是他们认为国际学生的人数可能有受到影响的风险。

该调查报告称,根据2014-2015年的数据显示,在英国的国际学生有240,767人,其中113,116人可能存在不愿来英国上大学的风险。这其中可能有50,056名欧盟学生和63,060非欧盟学生。

不同意见

然而脱欧宣传的发言人表示,“英国拥有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大学,想被这些大学录取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他指出,“虽然我们的大学吸引很多外国学生的申请,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的年轻人在英国上大学。而只有不到10%的国际学生认为公投的结果可能会改变他们对英国大学吸引力的看法。”

Scientists for Britain发言人指出, “对于英国大学吸引力减弱” 非欧盟学生的认同比例(35%)和欧盟学生的比例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先付全额学费,而且学费更高,但后者的学费较低,并可以获得英国的学生贷款。

该组织是一个反对那些亲欧活动者为了政治动机而使用科学做说辞的科学家组织。

该组织还表示,“鉴于非欧盟学生对于英国高等教育的财政贡献更大,此类学生的65% 认识到如果英国脱欧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过大的担忧。而针对获得到英国的学生签证来说可能跟之前差不多。”

国际奥委会:31名运动员或将与里约奥运无缘

国际奥委会表示,共有454分曾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药检样本进行了重检,重点是那些可能在8月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

今天(17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宣布,曾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来自6个项目的31名运动员,对其在参加北京奥运会时提取的药检样本检测呈阳性。

国际奥委会说,这31名运动员将面临重新进行药物检测。如果重检仍不过,将无缘里约奥运会。

最新一轮服药丑闻曝光后,国际奥委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里约奥运会前加强打击兴奋剂力度。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454分曾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药检样本进行了重检,重点是那些可能在8月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

目前将被列在重点观察的运动员一共来自12个国家,分别属于不同的6个运动项目,共31人。

国际奥委会没有公布这31名运动员的身份。

国际奥委会同时宣布,也将对2012伦敦奥运会的250个药检样份复查。

国际奥委会还宣布,对索契冬奥会药检作假丑闻指称,将责成国际反运动禁药机构(WADA)进行独立调查,并对2014年冬奥会的药检样本进行重检。

欧洲杯在即 法国将设禁飞区严控无人机

去年11月巴黎遭受恐怖袭击,造成130人丧生。自那以来,当局加强了安全戒备。

法国即将举办欧洲杯大赛,当局将动用反无人机技术,确保比赛场地安全。

法国当局将在10个赛场以及训练场设立禁飞区,并在大多数15场比赛中使用反无人机技术。

据报道,当局还针对人群可能遭受生化武器恐怖袭击开展训练。

去年11月巴黎遭受恐怖袭击,造成130人丧生。自那以来,当局加强了安全戒备。

在那次暴恐事件中,巴黎的法兰西体育场外发生3次炸弹爆炸,当时法国队与德国队正在进行友谊赛。

2016年欧洲杯保安负责人齐亚德·库里表示,动用保安技术可以“干预并控制无人机”。

库里形容这项技术是“威慑措施,在过去体育赛事中没有使用过”。

欧洲刑警组织负责人瑞恩怀特日前发出警告称,本届欧洲杯将面临高度恐怖袭击风险,安保形势不容乐观。

他表示对即将到来的欧洲杯安保状况“极为担忧”。对恐怖分子来说,欧洲杯将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目标。

2016年欧洲杯赛程将于6月10日至7月10日在法国10个城市分别展开,因此安保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美参院通过法案 911死者家属可起诉沙特政府

911事件中,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遇袭倒塌
911事件中,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遇袭倒塌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名为“反支持恐怖主义者”法案,该法案的目的是允许911事件受害者及其家属起诉沙特等外国政府。

接下来,法案将送进众议院讨论表决。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要是众议院通过这个法案,他也会予以否决。

白宫发言人说,奥巴马对此法案感到有所担忧,“很难想象总统会签署该法案令其成为法律”。

但是民主党的参议员“很有信心”,掌握的票数足以驳回总统的否决权,民主与共和两党的重量级参议员都认为法案将在众议院轻松过关。

如果该法案成为法律,911事件受害者或者其家属就可以起诉任何被认为涉及911事件的沙特阿拉伯官员。

沙特政府向来否认与这起发生在2001年的恐怖袭击有关,当年激进份子劫持民航机袭击纽约的世贸中心和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造成约3000人死亡。

19名劫机者当中有15名是沙特公民;事件调查委员会在2004年发表的报告称,没有证据显示沙特政府、机关或者个别高层“资助了袭击行动”。

沙特外长朱比尔否认曾经威胁美国将脱手手中持有的宗旨上千亿美元的美国债券,但是指出美国通过此一法案“将会令投资人信心缩水”。

Janet惡補世界招呼語 台灣設計師禮服撐場國宴

Janet後天將穿斜肩長禮服主持國宴,她因素顏故意把照片裁掉自己的臉。

Janet和彭文正後天將主持520國宴,昨她禮服正式曝光,她將穿上台灣設計師Gioia Pan潘怡良的斜肩露背、米白色拼接淺灰色高級訂製長禮服上陣,款式典雅,價格約22萬元,耳環和手環等飾品也會選擇台灣設計師的品牌。彭文正昨傍晚試裝 也確定會穿由Salvatore Ferragamo贊助的西裝,款式以黑西裝為主,市價約25萬元。

Janet語言能力強,主持功力也在水準之上。

發憤背專有名詞

Janet 曾主持過金鐘獎頒獎典禮,對這次受邀主持520國宴,她說:「很興奮但不緊張,我們主要是掌控流程。」由於許多外賓會出席,語言成為重要一環,在美國德州 出生長大的Janet將發揮最擅長的英文,與彭文正2人中英文穿插,她也會秀台語,彭文正講客語。Janet最近還常向世界各國的朋友請教招呼語言怎麼 講,並勤背腳本裡的正式英文、專有名詞以及各國打招呼語,希望讓來賓盡興。

彭文正昨傍晚為主持國宴進行試裝。

彭文正備5笑話

彭文正則說很榮幸接下國宴主持,自己沒時間緊張,但打算準備5個笑話,希望維持現場輕鬆氣氛。對自己和Janet的默契有信心嗎?他力誇:「Janet有才華人又好,而且主持經驗比我豐富,我相信我們的默契沒問題。」

尼日利亚劳工组织和民间社团筹划罢工

人们在拉各斯的加油站等待加油(2016年4月5日)人们在拉各斯的加油站等待加油

尼日利亚劳工组织和民间社团不满政府将汽油价格抬高了70%,计划于星期三举行罢工。

尼日利亚的“全国劳工议会”和“贸易劳工议会”工会两大组织声称他们代表尼日利亚650万劳动者。这两大组织和尼日利亚政府之间在进行谈判,但是据 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尼日利亚的法庭下令说,劳工组织计划中的罢工不能够进行,然而,组织者说,罢工还将在星期三举行。劳工组织和民间社团的负责人说,政 府方面必须要将汽油价格降下来,双方之间的协议才有可能达成。

年轻一代越裔美国人乐观看待奥巴马越南行

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月晚些时候访问越南,他将是克林顿总统2000年 访问越南以来到访越南的第三位美国总统。目前越南正在寻求加强和美国的关系,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越南和中国的关系日益紧张。许多越南裔美国人,尤其是 年轻一代,认为奥巴马此行有助于进一步缓和美越两个昔日宿敌的关系。

乍看起来,这里和普通美国社区没什么两样。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里路边挂着南越的旗帜,是个生机勃勃的越南裔社区,有着很多小生意。

小西贡业主索尼·阮(Sonny Nguyen)说:“这里有越南人社区,我们很喜欢。”

索尼·阮在越南出生,在美国长大,与别人合伙经营着小西贡中心地带的七叶餐馆(7 Leaves Cafe)。小西贡是越南境外越南裔人口最多的社区。

这个餐馆把西式装潢与亚洲风味的餐饮融为一体,反映了大多数顾客的口味。顾客基本上是年轻一代越南裔美国人。

他们许多人对奥巴马这次越南之行抱乐观态度。

克里斯多弗·张(Christopher Truong)说:“任何一任总统都应该和其他国家建立更好的关系。这很重要。”

普丽斯拉·黄(Priscilla Hoang)说:“现在时代不同了。过去很多事情都和现在不一样。和共产党国家改善关系不一定是坏事。”

年轻一代认为,这样可以弥合过去的创伤,包括越战和越共掌权带来的创伤。

索尼·阮说:“我们失去了一切,对我父母那一代人来说,对住在小西贡的人来说,一切都历历在目,伤疤犹在。”

许多老一代人认为越南不会发生多大变化,甚至对改善关系的前景嗤之以鼻。但是,越南境外最大的越南语报纸《越南人》(Nguoi Viet)主编杜勇(译音,Dzung Do)说,越南裔美国人的年轻一代比较乐观。

他说:“因特网带来了更多机会,许多年轻的越南人到越南去从事慈善工作,所以他们上课学起了越南语。”

加州人阿尔文·裴(Alvin Bui)到越南去,发挥他的越南语特长。他通过SKYPE 接受了采访。

他说: “怎么样才能和其他越南裔年轻人联系起来,为越南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呢?这就需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了解他们的心思。”

索尼·阮也为越南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

他说:“我是越南裔,很关心越南。我知道越南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人还很穷。我希望能够改变世界,如果说我想帮助哪个族群的话,那就是越南人。不过我想,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和解。”

年轻一代越南裔美国人似乎一致认为,奥巴马这次访问是个机会,可以使两国摆脱过去,开创历史的新篇章。

孙文广(2): 反思文革或推动变革

77岁的独立候选人孙文广在山大校园竞选地区人大代表77岁的独立候选人孙文广在山大校园竞选地区人大代表
在标志文革正式发动的中共中央文件(又称“5-16通知”)发布50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国官方没有举行任何公开的纪念活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只是次日凌晨在不显著的位置发表了相关评论。宣传部门和网管则采取行动,压制呼吁反 思文革的媒体和个人发表相关言论。种种迹象显示,探讨、回顾、反思文革的话题跟纪念六四事件活动一样,在中国大陆越来越成为一个禁忌。在这个敏感的纪念日 前夕,美国之音记者叶兵电话采访了住在济南的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孙教授是一位长期遭到当局监控的民主活动人士,也是文革时期的受害者。

(续前)
议论文革 为何受压

记者:官方自己不谈,也不愿意让其他人谈,不愿意让经历过文革、受到过文革冲击和迫害的人出来讲,没有什么反思。您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孙文广:中央的高层他们所推行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没有区别,和文革那套没有区别,所以现在深入反思文革必然就牵扯到文革这些反人类、反文明的行动。 比如现在,中国抓了300多个律师,律师是捍卫法律尊严的,你怎能把他关到监狱里去呢?这就是一党专政,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不允许你挑战,不 允许你讲出和中共不一致的观点和意见。如果认真反思文革,必然引导出人们希望能够改变这个制度、这个体制、这个一党专政,所以他们就很害怕。

在国内,反思文革的文章不能发表。大家都知道有一本杂志叫《炎黄春秋》。我订阅了,里面有很多反思文革的文章,结果被打压。它的总编杨继绳被撤掉, 限制他们发表反思文革的文章,也就是说中国最高领导人或者共产党中央的高层,他们要维持这个推动文革的基本思想,推动文革的体制。不想改变,也害怕改变, 所以就极力限制、打压民间对文革的反思。

文革悲剧 能否重演

记者:刚才您说基本体制没有,做法也没有变,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文革有没有再来的可能性?文革的历史悲剧有没有可能重演?

孙文广:文革重演是很难的,但是某种程度上出现一些混乱是有可能的。当局没有办法来制止民意的表达,比如网络。海外媒体进到大陆,尽管他们用各种方 式封锁,(设置)防火墙等,但民间还能表达自己的意向。这样就有两种(对抗),一种是当局极力控制,还有一种是冲破中共当局的封锁打压,表达自己的声音、 诉求。最近江苏高考的事情,民间上街示威抗议,这个事情当局可以打压,但是打压可能引来更大的反抗。这种为了权力而进行的打压,如果演变起来会不会出现像 文革当时的状况?两派互相指责、辩论,甚至出现文革当中的一些串联。文革当时有两种现象,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这些东西在形式上讲是有利于 民间一些意见的表达,这些应该是对民间表达有好处的。毛泽东想利用这个打倒刘少奇,打倒反对派。结果,邓小平上台后,修改宪法,把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 论删掉,邓小平不愿意有他们自己的表达形式来表达民间意图。现在的网络,微信、QQ群、微信群,和当年的形式有些类似,一般人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诉求,这种 诉求的表达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表面看起来一定的混乱,但这个混乱的结果,最后会产生要求新闻自由、表达自由。

网络社媒与促进变革

孙文广:这样会不会形成两种势力,毛派和民间的变革派?

当下,人也在慢慢聚集,通过网络,比如微信群,一些相同观点的人在聚集。这个表达看起来不仅仅是民间,有一些现象,共产党体制内部出来一些人,公开 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其中一个就是任志强,“媒体要姓党”,他马上就说,“媒体不应该姓党,应该姓民”,这是一种挑战。如果这个事情放在文革,就是反革 命,但现在做不到了,只能给他一个党内警告处分。还有马晓丽,也是党内高层。北京大学的贺卫方,他是党员,写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文章。这样演变下来,就是民 间分成两派,主张变革的一派,还有毛派或者说是官方保守派。党内也出现两派。这个发展势头就考验习近平,到底是对这种反对派活动是打压、抓人,还是顺势推 进改革呢?如果不改,会不会出现文革那种情况?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但相似的形式可能产生,即出现两派。所以,围绕对文革的反思、历史的反思,将来会出现新的局面。

美专家:不希望出现美印联合制衡中国

安雅·曼纽尔(右)在大西洋理事会举办的新书讨论会上 (美国之音莫雨拍摄)安雅·曼纽尔(右)在大西洋理事会举办的新书讨论会上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在南中国海等地区咄咄逼人的态势拉近了印度等亚太国家与美国的距离。美国一位前国务院官员说,美印两国走近是好事,但是她不希望未来发生美印两国联合制衡中国的情况。她认为,美国应当与这两个国家都建立和谐的关系,创造一个“勇敢新世界”。

新书《这个勇敢新世界:印度、中国和美国》的封面 (美国之音莫雨拍摄)新书《这个勇敢新世界:印度、中国和美国》的封面

这是安雅·曼纽尔(Anja Manuel)刚刚出版的新书《这个勇敢新世界:印度、中国和美国》(This Brave New World: India,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的观点之一。曼纽尔在2005年到2007年间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南亚政策事务的官员,后来与前国务卿赖斯、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 和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共同创办了一家战略咨询公司,并且是公司的合伙人。

曼纽尔5月17日在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举办的新书讨论会上在谈到美印中三国之间的关系时说,美国与印度走近是积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美国也要继续对中国保持开放,寻找在贸 易、能源以及军事演习等众多领域合作的方式,无论是商界的、民间的还是政府间的合作。

“我愿意看到美国与印度的伙伴关系保持稳固,但是我不希望是美印制衡中国。”她说。

上个月,印度和美国在原则上就共享军事后勤设施达成一致。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为了制衡试图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扩大影响力的中国。

曼纽尔说,从印度的立场来看中国试图把影响力扩大到印度洋确实会令印度感到担忧,从而使美印两国加强军事关系。但是美国与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加强联系,以及美国的亚太再平衡,也会增加中国的不安。 她认为,其中的分寸需要拿捏好。

她表示,中国和印度都将在10多年后成为新的世界大国,无论这两个国家是否是和平崛起,他们都将在国际性的政策决定方面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她认为, 在应对这两个新兴大国崛起的时候,美国应当合作,而不是孤立任何一方。但是她说,美国也应当明确一些底线,比如南中国海不是中国的海,网络商业窃密是不能容忍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