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最受欢迎的中国哲学课

在位于北京的孔庙里,游客和学生站在古代哲学家孔子的雕塑前。他的学说还在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

在位于北京的孔庙里,游客和学生站在古代哲学家孔子的雕塑前。他的学说还在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

在采访中,普鸣探讨了仪式的价值,谈到既要读莎士比亚,也要读杜甫,还解释了为什么拥抱真实的自我并非真正的答案。

普鸣

普鸣

《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

《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

一些中国哲学著作在西方已经非常流行。它们有许多的译本,比如老子的《道德经》。

有些著作的确很受欢迎,但我的一点担忧在于,人们往往是带 着成见在阅读它们。它们通常被看作“传统”观念,重在教育我们顺应世界本来的样子,与我们喜欢冠之以“现代”的观念相对。后者主要是将我们作为个体解放出 来,自己决定如何生活。比如,所谓的儒学就被简单地理解为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所谓的道家思想就是关于与更大的自然界和谐相处。所以,儒家思想 经常被呈现为坏的,而道家思想则被呈现为好的。但是在这两者上,我们都没有领悟它们的真谛。

它们给人的印象是有异域特色的陌生概念。

一点没错。它们仅仅变成了来自异域的陌生观念,成了我们没什么好学的东西。

还有别的风险吗?诸如这些观念可能会被降格为自助自立的建议?

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恰恰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想认真对待这 些观念,就不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去改造它们。如果把它们当做如何自助的建议来读,就是在预设有关自我的定义,然后只是从这些观念中挑选出符合这一愿景的观 点。所以,人们有时会把道家思想当作一种“帮助发现自我,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的工具。但这些思想与审视内心和发现自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它们讲的是战胜自 我。从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反自助的。

中国哲学传统中哪个核心观念对当代的假定提出了挑战?

如今,我们往往被告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审视内心和发现自 我,一旦我们这么做,去努力做到真诚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总是会喜欢自己,会拥抱我们本来的样子。所有这些听起来是不错,也是被我们看作正确的“现代” 生活方式的一个核心部分。但如果我们的自我恰恰是混乱的,容易落入陈规和行为模式,又该如何?倘若是这种情况,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拥抱本来的自我——换言 之,就是拥抱我们落入的一整套模式。我们的目标反而应该是打破这些模式和陈规,训练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更好的互动。

如果我们给予人们太多的指导,那不成了家长作风吗?

当然,某些中国政治理论会采用这种有关自我的意象——我们 容易落入行为模式的倾向——来论证政权应更加专断的必要性。用一种较新的术语来说,它们认为这样的政权会“推动”我们进入更良好的模式。但我们在本书中讨 论的许多著作跟这个方向是不同的,它们主张目标应该是令自己摆脱这样的被动角色——呼吁我们做一些让自身远离这些模式的事,让我们能够进行自我训练,开始 让自己的行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你认为中国哲学思想将仪式看作工具,可以让我们从陈规中解放出来。

我们倾向于把仪式看作这样一种东西,它们会告诉我们该做些 什么——使我们社会化,养成一些行为方式。不过,我们讨论的好几本著作对仪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仪式迫使我们短暂地变成另外一个人,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与 周遭的一切进行互动。它们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打破了自己以往的模式。若非如此,这些模式就还在支配我们的行为。

比如,在古代的汉朝,我们看到一些仪式要求人们互换角色。父亲被要求扮演儿子的角色,儿子则扮演父亲。二者都不得不从对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儿子会明白处在一个权威的位置是什么感觉,父亲则会记住,做一个更需要服从的角色是什么样。

我们是不是处在全球化的一个阶段,而在这个阶段,过去被看作异域观念的东西可能会被看作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当作更宽泛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所希望的。我们愿意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但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方面并非如此。真实情况是,长久以来,只有很少数的一些观念主导着这个世界,而其他任何地方诞生的思想都被看作是“传统的”,不值得研习。

但是请想象一下同时读着杜甫和莎士比亚,同时读着孔子和柏拉图的著作长大的未来世代。想像一下那样一个世界,伟大的观念——不管是在哪里产生——都被拿来思考和斟酌。

这反过来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在20世纪的许多时间里,这些思想在中国遭到了故意的排 斥。在共产主义时代,这些著作要按照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同样的套路来理解,即被看作传统思想。这么做的目的是排斥这些思想,以使中国完成“现代化”。现在, 中国政府又开始接受这些思想。但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还是按照同样的套路在理解。儒学又一次被当作让人们各守本分的学说来解读——只不过现在这被看成一件 好事!

政府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过去。只不过,在中国的现实中,我们有更宽泛的理解。在回答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时,人们会求助于过去的思想。

中国正在就价值观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大家感觉所有 东西都变得和财富和权力有关,质疑是否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在拿来进行辩论的观点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和关于一个人如何过上好生活的早期概念。所以,尽管 政府在以特定的方式挪用其中的一些观念,更广泛的大众也在就它们进行辩论,而且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目前无法预测结果会是怎样,但这肯定是一场值得 密切关注的辩论。

兰蔻取消何韵诗演出,被指“屈服于金钱”

法国化妆品公司兰蔻取消了歌手何韵诗的演唱会,被指屈服于中国。何韵诗曾支持亲民主的占领运动。

法国化妆品公司兰蔻取消了歌手何韵诗的演唱会,被指屈服于中国。何韵诗曾支持亲民主的占领运动。

香港——在组织一场有一位粤语流行歌星出场的小型演唱会时,兰蔻(Lancôme)宣称这场活动“由不可阻挡的能量制成”。

但事实证明,这种能量是可以阻挡的。兰蔻于周日取消活动,几乎未作解释。

2014年香港占领运动期间,何韵诗被带走。

2014年香港占领运动期间,何韵诗被带走。

歌手何韵诗(Denise Ho)表示,原因很清楚:中国是欧莱雅(L’Oréal)最大的市场之一,而作为欧莱雅旗下的化妆品公司,兰蔻希望避免让中国政府不高兴。

对北京来说,何韵诗可能是有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她曾公开支持香港亲民主的占领运动,还将自己与达赖喇嘛的合影上传至Facebook。

自宣布活动取消以来,兰蔻被指自我审查,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社交媒体上受到强烈指责。网上出现了抵制该公司的呼声。

“这种商业自我审查不只是发生我在身上,”何韵诗指的是台湾歌手周子瑜(Chou Tzu-yu),后者因在电视节目上挥舞台湾旗帜而不得不向中国道歉。“无论是艺人、公众人物亦或是品牌,都有些价值要守卫,”何韵诗说。“我不认为我们会想活在一个支持这些价值都需要害怕的社会。”

很多跨国公司和全球产业在中国都小心翼翼,唯恐触怒政府,失去进入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机会。

比如,好莱坞就曾为了安抚中国的审查者而调整剧情。2013年,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称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逼迫他把电影《太极侠》(Man of Tai Chi)中的打斗场景从中国大陆改至香港。僵尸末日题材的电影《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也把僵尸感染的源头从大陆的四川改到了台湾。

在中国,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会审查自己中英文网站上的政治敏感内容。帖子被禁的用户会收到一封标准格式的电子邮件,告知其帖子中包含“在中国遭到禁止的内容”。

此外,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决定不出版中国人权律师滕彪的一本著作,因为担心会让中国政府不高兴,导致其在北京的办事机构面临危险。该办事机构意在改善中国的法律制度。

兰蔻事件关乎其母公司的一个重要市场。

欧莱雅2015年的财报显示,中国是其第二大销售市场,仅次于美国。欧莱雅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加3.2%,不过该公司指出,香港是个“艰难的市场”。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院就中心副教授傅景华(Fu King-wa)表示,何韵诗这件事是一个教训,体现了需要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制定更好的沟通策略。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能总部和地区分支机构之间出现了沟通不畅,”傅景华说。

“国际品牌,如果想在中国做生意,永远都面临某些风险,”他接着说。“如果选择留在这个市场,要么留心所有这些政治敏感问题,要么步谷歌后尘”,离开这个市场。

巴黎欧莱雅集团的发言人波利娜·瓦尔(Polina Huard)表示,除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声明外,公司不再置评。何韵诗代言的另一个品牌李施德林(Listerine)周二表示,该公司仍在与何韵诗合作。

兰蔻遇到麻烦的第一个迹象出现在周六。当时,中国官方支持的报纸《环球时报》在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兰蔻和李施德林聘请“港毒藏毒”艺人参加宣传活动。在中文里,“poison”(毒)和“independence”(独)读音相同。

《环球时报》请自己的400多万粉丝发表评论,成千上万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请这种人做代言??大家一起抵制他们好么?”一名用户写道。

“这两个品牌大概是不想在中国混了,”另一名用户写道。

第二天,兰蔻在Facebook上发表了一份声明。“兰蔻一直以来对每位支持者的感受与体验极为重视,”声明写道。“然而,鉴于有可能出现之安全因素,我们决定取消原定活动。”

香港最大的亲民主政党称兰蔻的行为相当于“屈服于金钱”,并呼吁周三在一家位于繁华地段的兰蔻零售店外举行抗议,谴责该品牌。这些团体呼吁香港民众抵制欧莱雅旗下的所有品牌。

“但最讽刺的是,L’ORÉAL是来自法国的国际品牌,法国是人类争取民主、自由运动,打倒极权的发源地,”这些政党在周二的一份联合声明中说。

时报档案:2005年赵紫阳讣告

1989年5月19日,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在天安门广场向抗议学生讲话。赵紫阳的助手温家宝(右二)后来成为中国的总理。

1989年5月19日,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在天安门广场向抗议学生讲话。赵紫阳的助手温家宝(右二)后来成为中国的总理。

北京,周一,1月17日――前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因在1989年要求民主的天安门抗议事件中支持学生而被剥夺权力。家人说他于周一在北京某医院逝世,享年85岁,他从周五便已进入一系列中风发作导致的昏迷状态。

过去15年来,赵紫阳一直被软禁在家,其地点距离他在担任中国领导人期间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并不遥远。

对那些认为政府应该重新评价天安门血腥镇压的人来说,受到长期监禁的赵紫阳一直是一个有力的符号。他责备高层领导下令采取军事手段,也拒不接受官方将示威活动称之为“反革命暴乱”的说法。

他最后一次在公共场合露面是在1989年5月19日,他来到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中间。他请求他们撤离,道歉说自己来得“太晚了”,并且警告他们,当局正准备驱逐他们。现在人们已经知道,赵紫阳是在被政治局解除职务后立即赶来与学生们会面的。

戒严令于翌日宣布,成为6月3日至4日镇压行动的序曲,士兵们在全北京向抗议者开火,射杀了数百人,或许更多。赵紫阳到天安门探访学生的行程中,他身边的助手也颇值得关注,他便是中国的现任总理温家宝,一张著名的照片拍下了目光茫然的他。

赵紫阳在天安门事件中的角色遮掩了他的其他功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推行全面经济改革;而他是这些改革的主要设计者。他曾推动开发沿海省份,建立经济特区以吸引外国投资,建立出口枢纽——这些是当前中国经济支柱的蓝图。

“邓小平的整个经济政策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赵紫阳的想法,”1984年赵紫阳传记的作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说。“沿海省份的发展、农业、价格改革和工业改革——这些都是赵的主意。邓因此获得赞誉,但它们其实是赵的主张。”

与邓小平和毛泽东不同,赵紫阳在共产主义革命期间不是军事英雄。他也没有参加1934年至1935年的长征。长征可以说是1949年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那一代共产主义领导人的重要人生阶段。

相反,赵紫阳是从省级官员逐步获得升迁的。他1919年出生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1932年加入共青团,六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抗日战争以及之后的内战,但他的职位大多是行政方面的。

赵紫阳在经济方面并非科班出身,但他展现出务实作风,并且取得了成功,最终引起邓小平的注意。1949年,共产党获胜后,赵紫阳被派到中国南方,他把重点放到土地改革问题上,在广东省稳步获得政治提升。

在新成立的共产主义中国,没有什么问题比土地问题更具政治性。为了实现毛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构想,私有土地遭放弃,代之以农业合作社。但是1958年至1960年误入歧途的集体化政策“大跃进”成为历史性灾难。在粮食生产崩溃导致的可怕的三年饥荒期间,估计有3000万人死亡。

1962年,时任广东省最高官员的赵紫阳推出一个方案,解散人民公社,把私有地块返还给农民,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方案取得了成效,成为帮助中国其他地方恢复农业生产的典范。

不过,在政治上,赵紫阳没有获得回报。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对“修正主义”思想的清洗中,他遭到迫害,在一家工厂里强迫劳动四年。1971年,他复出,在内蒙古自治区担任官职,看起来是一名洗心革面的毛泽东主义者。他发表演讲,反对私有经营和物质刺激。

但他的转变似乎不是非常真诚。1972年,他返回广东任职,1975年调任四川。他在四川推出类似于之前在广东实行的土地改革,放松对工业的控制。他允许农民和工厂给自己的产品定价,这一决定带来三年的产量提高。

他的表现也引起了邓小平的注意。邓原籍四川,在两次清洗中幸存,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他最终成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想通过实用主义方案而非意识形态试验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1980年,他把赵紫阳调到北京,担任副总理。

那年下半年,赵紫阳被提升为总理,成为名义上的政府首脑,主抓经济。遵照邓小平的指示,他大胆进行经济改革,扩大农民和某些行业的自主权。1987年,胡耀邦因为被认为对学生抗议太宽容而被免职,赵紫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邓最可能的接班人。

对此,他似乎有顾虑。

“我不太适合当总书记,”在获此任命之前约一个月,赵紫阳在接受美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更适合管理经济事务。”

不过,赵紫阳并不缺乏胆量。在1987年的一次中共党代会的开幕式上,他发表了著名演讲,宣称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可能要持续100年。他说,因此中国需要试验各种经济手段来促进生产。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提法,把市场经济试验纳入社会主义的发展框架之中。

但是,赵紫阳的政策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顽固派中树敌众多。1988年经济过热时,他们便归咎于他。当时通货膨胀严重,腐败报道频出。在名义上自己领导的政府中,他的影响力开始减弱。他的敌人还抨击他接受 政治自由化。“他认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民主和法治,”吴国光说。他是当时赵紫阳在多项事务上咨询的顾问之一,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政治学。

传记作者沈大伟说,1989年赵紫阳的权力快速流失,他越来越急迫。5月4日,他未经邓小平的许可,向天安门的抗议者发表了一个和解的讲话。在镇压之前数周,在抗议进行之时,赵紫阳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米哈伊 尔·S·戈尔巴乔夫(Mikhail S. Gorbachev)在北京会面。在世人看来,这是两位志同道合的共产党改革派的会面。

但是,赵紫阳告诉戈尔巴乔夫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所有重大决定 必须获得邓小平的批准——当时邓表面上处于退休状态——这注定了他的失败。虽然这几乎算不上泄密,但公开谈论邓的角色犯了大忌。这也被认为是赵紫阳发出的 一个信号,表明政府对抗议者的要求采取不妥协态度,是邓小平的意思。

邓小平很快剥夺了赵紫阳的权力,后来撤了他的职。赵在被软禁的数月里遭到中国媒体辱骂。但是,他最终没有受到任何指控。

“他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沈大卫在赵紫阳去世前这样说。“在过去15年里,他没有一丝一毫让步。”

即便在隔离期间,赵紫阳也会成为新闻,尽管可能只是在国外。1998年,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访华期间,赵紫阳发布了一封信,呼吁中国重新评估天安门镇压并承认犯下了严重错误。对那封信的报道在中国遭到禁止。

在20世纪90年代,对赵紫阳的软禁放松了很多,他开始走访中国各地,尽管是在监视之下。不过,他要求去中国南方度假进行自己热爱的高尔夫球运动时,仍需获得最高领导层批准。

他在世的亲人包括第二任妻子梁伯琪、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在丑闻与挫折中,希拉里重新定义美国政治

如果说有一个时刻,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身上呈现出了让她即将获得201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特质,那它并不是去年6月她在纽约启动竞选的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不是她哪 一次发表演说,庆祝在激烈的初选选战中战胜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

它其实是一个脚本之外的瞬间:去年10月,由共和党领导的一个众议院委员会迫使克林顿就其应对2012年叙利亚班加西恐怖袭击的做法接受了超过8小时的质询,其间,处变不惊的她冷静地掸掉了肩部的一点儿衣料纤维或灰尘——又或者那里什么都没有。

她或许不是奥巴马总统那样的演说家,也不是她丈夫那样擅长基层竞选 的政客。但克林顿在本次选战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毅力,显然让包括上了年纪的女性和黑人在内的众多选民受到了鼓舞。他们在坚毅的克林顿身上仿佛看到了不懈 抗争的自己。克林顿惊人的耐久力——足以忍受和克服困境的坚韧、勇气和能力——可能恰恰是击败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所需要的特质。

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妻子、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已经两次参加总统大选的候选人——68岁的克林顿每一次重塑自己,都重新定义了美国女性在政坛的角色。她一次又一次地令这个国家瞠目结舌,无论是涉及灼人的丑闻和挫折,还是她赢得的胜利。

“在公共舞台上,她有点与众不同,”长期担任顾问的安·刘易斯(Ann Lewis)说。“她很容易吸引迷恋、忠诚和攻击——党派的攻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即使作为第一夫人,也有人说‘她以为自己是谁?’”梅兰妮·弗维尔(Melanne Verveer)说。她是克林顿的密友,也是克林顿任第一夫人时的幕僚长。

希拉里的亲信说,她已经克服了那么多的障碍,其中也包括她自己造成的一些障碍,现在她面对一个等不及要跟她拼下限的对手——再次赤手空拳来一场曾经定义她的政治生涯的恶斗。

2008年惜败于奥巴马之后,克林顿正是凭借着同样的勇气,对一群泪流满面的女性支持者说,她们已经在“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上”制造了1800万道裂缝,那一天距今正好八年整。

在每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中,克林顿连续14年、总共20次被选为美 国人最欣赏的女性。但她参加总统竞选,以及她出任国务卿使用私人电邮服务器的争议,都给她带来了不利影响:人们对她的好感和信任度大幅下降。她再一次被讥 讽为爱算计、虚伪的职业政客:麦克白夫人(Lady Macbeth),现在是在自己的剧中。

同样,她的持续影响力和名气并不完全是优势:在这场各种类型的局外人获支持的选举中,克林顿作为资深民主党内部人士所背负的东西,对她是一种拖累。通过向华尔街银行家发表演讲获得大笔费用一事,以最具危害的形式突显了这种包袱。

倘若对克林顿由来已久的厌恶,可以部分归咎于美国为适应家庭、职场和政坛不断变化的性别角色而进行的斗争,那么她在政治斗争中留下的伤疤,在一定程度上也定义了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候选人:对华盛顿的现实充满好奇,但行事谨慎,唯恐出错。

她与桑德斯之间的漫长争夺,暴露了这种克制,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本质上。外界原本普遍认为,桑德斯的竞选撑不过开始的几场提名选举。

当选民被特朗普不加控制的意气用事和桑德斯毫不掩饰的理想主义吸引时,克林顿几乎没有表现出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

“这不是一场循序渐进、小心谨慎的选举,谨慎行事对她不利,”民主党的民调工作人员安娜·格林伯格(Anna Greenberg)说。

“两场初选都暴露出了深深的愤怒、不满和厌恶,”格林伯格接着说。“她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适应。”

14个月来,克林顿的竞选在年轻选民以及许多情绪激愤的选民阶层面前有些格格不入,她的能力以及她所承诺的努力并没有让他们满足,他们想要更多。

她在争取这些选民时遇到的困难,也许是一个警示。

她的竞选团队利用特朗普有关墨西哥人、穆斯林和其他族群的争议言论,已经轮番打出六个口号,从支持“普通美国人”到“为我们而战”、“打破障碍”和距今最近的“团结起来更强大”,这一点对她也不利。

这一年里,桑德斯妖魔化华尔街,特朗普贬低移民,两人都发誓要扭转就业岗位减少和经济不景气的局势,而克林顿的竞选纲领却实际到了极致。

她做出的最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承诺是,她不会过度承诺。

“我们不需要再听到那些过度的承诺,”她对选民说。

然而,她在言辞上的乏力,通过倾听民众的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办法的方式得到了弥补。在与一名母亲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男子和一名在枪击事件中失去孩子的母亲交谈时,克林顿潸然泪下。

此外,她还表现出了2008年竞选时未显露出来的脆弱。当年竞选时,她以未来的强大统帅的形象世人,想要消除有关她是否足够强硬,可以入主椭圆形办公室的一切疑问。

“也许有人还没发现,我不像我丈夫或奥巴马总统,不是天生的从政者,”克林顿在与桑德斯的一场辩论中说。这句话坦率得令人振奋。

“人们对于自己对女性领导人的看法非常犹豫,是真的在纠结,”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陆天娜(Kirsten Gillibrand)说。“对希拉里态度不确定和她本身无关,它来自人们自己的视角。”

当然,对女性领导人的态度可能最终会改变。周一接受记者采访时,克林顿畅想的不是11月,而是在那之后,女性总统候选人可能无需这么坚韧、勇敢,就有机会争取入主白宫的未来。几小时后,便有报道称她获得了民主党的提名。

“主要是妇女和女孩,但也不全是,有男人带着他们的女儿来见我,告诉我他们是因为女儿才支持我,”克林顿说。“我的确认为,如果父母能够像看待儿子那样看待女儿,并对她们说‘在这个国家,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包括美国总统’,情况将大不一样。”

歷任總統座車比一比

歷任總統座車比一比

蔡英文總統上任,選擇德系的奧迪A8作為座車,這是奧迪第一次做為總統座車,相較於過去馬前總統選擇德國寶馬,陳前總統選擇美國林肯,李前總統則選擇美國凱迪拉克,可以看出歷任總統對坐車的不同看法和品味

總統座車向來由負責總統安全警衛的國安局特勤中心,依照總統的意願選車,並且進行安全和通訊能力的改裝,車子不但要能防彈防爆,也要有完整通訊能力,讓總統在車上也能處理國事。總統座車駕駛則必須接受過特勤中心的特種駕駛訓練,以應付可能的特殊情況。

過去歷任總統,包括先總統蔣公、故總統蔣經國,以及李登輝前總統,都是使用美國凱迪拉克轎車,前總統陳水扁上任後,首先改變這種習慣,選用美國林肯加長型轎車,作為總統座車,有趣的是當年在選戰中落敗的連戰,也選了同一款車做為座車。

2008年馬前總統就任,選擇了德國寶馬(BMW)大7系列的740iL作為座車,這輛車跟隨馬前總統8年,在卸任後依照禮遇條例,馬前總統可以繼續使用。

至於蔡總統,學生時代就開車上課,本身也愛自行駕車,對車子自有看法,她則和德國總理梅克爾一樣,選擇奧迪A8,這是奧迪第一次獲選為總統座車,據了解在招標時,奧迪還特地「便宜賣」以爭取訂單,因為獲選為總統座車,無疑是最佳的行銷廣告。

敢死军向摩苏尔进一步推进

被称为敢死军的伊拉克库尔德人将抗击伊斯兰国激进分子的战线推进了23公里,进一步逼近其据点摩苏尔。

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赛义德·哈扎尔将军指挥发动两路进攻。

他说: “一路军牢固包围了敌人的后部,并夺回了敌人后方的地区。在一些地方敌人跟我们交战,其他的则到处逃逸。”

联军空袭、地面迫击炮袭击和伊斯兰国自杀炸弹手已经摧毁了差不多整个村落。

哈扎尔将军说:“二路军发动正面进攻,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一些伊斯兰国激进分子躲避在坚固的地道网中。

萨拉·泰穆尔将军解释了伊斯兰国的战术:“伊斯兰国将战士分为小组,分别窝藏在不同地点。一些小组修建地道来躲避空袭,即使地上的房子被炸了,地道仍然完好无损。”

到处都是爆炸物。

泰穆尔将军表示:“伊斯兰国有一个自杀炸弹手分部,专门用来开展针对敌人的自杀袭击。”

摩苏尔以外20公里的地方现在在敢死军的控制之下。

敢死军说,他们能够控制摩苏尔。但是只有在与伊拉克中央政府达成攻克之后城市控制权的政治协议之后,他们才会采取行动。

全国最严?新疆伊犁办护照要采集DNA

2014年5月1日,一位维吾尔妇女坐在乌鲁木齐街头,身后是铁笼保护下的中国武警。2014年5月1日,一位维吾尔妇女坐在乌鲁木齐街头,身后是铁笼保护下的中国武警。
在穆斯林斋月开始之前,新疆伊犁颁布新规,要求出国、出境旅行文件的 申请人除了进行常规的指纹采集外,还需进行DNA等多项身份识别信息的采集。此外,有媒体报道,新疆还有地方政府要求部分民众在斋月期间不得封斋,也不能 参加宗教活动,餐馆商店不得关闭。这与中国国新办上周发布的新疆宗教自由白皮书中所说的大相径庭。

新疆伊犁:办护照要采集DNA

据中共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伊犁日报》报道,自治州公安局自六月一日起要求所有申请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以及港澳台二次签 注业务的申请人除提交与出国、出境相符的证明材料外,还需前往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采集DNA、指纹、声纹以及三维成像信息。然而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提供的《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中只有指纹采集一项要求,伊犁州公安局的要求似乎远高于全国标准。报道还称对未采集信息或信息采集不全的申请将不予受 理。

这项规定生效恰逢穆斯林斋月开始之际。这份报道还称,因两次简化申请条件,出入境证件申请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自治州政府共办理十万 余本出入境证件,预计2016年将突破二十万本。然而,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很多在新疆的穆斯林都表示他们受到歧视,中国当局经常拒绝向他们发放旅行文 件。

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伊犁总人口300.91万,少数民族人口占百分之六十三点四,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百分之二十五点六。

部分民众不准封斋,商店餐馆不能关闭,白皮书刚发布就食言?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新疆一地方政府网站上周刊登文章限制部分民众参加斋月活动。文章称:“共产党员、干部、公务员、大学生以及儿童不能在斋月期间封斋,也不应该参加宗教活动。”这家政府网站还补充说,商店、餐馆、饮料店在斋月期间“都不应该关闭”。

然而,就在同一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白皮书,其中明确写道:“公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以及按照宗教习惯在自己 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礼拜、封斋、拜佛、祈祷等,都由宗教团体和公民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加以干涉”,以及“充分尊重信教公 民的宗教感情、信仰需求。斋月期间,清真餐馆歇业或开业完全由业主自行决定,不受干涉”。

白皮书中还称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世界维吾尔大会(“世维会”)发言人迪里夏提表示,在斋月期间,中国政府对新疆进行严密防范和监控。他透露,新疆当地民兵已接到“战备”通知,县、 乡、村各级民兵24小时值班。乌鲁木齐所有的清真寺接到明确通知,要求对所有进清真寺做礼拜的维吾尔人进行身份登记、核实,还要求清真寺每两小时以书面报 告的形式向当地警方汇报寺内维吾尔人的言行举止。

对于斋月期间商家是否被强制营业的问题,迪里夏提说:“谎言的确掩盖不了事实。中国官方的报道说是餐饮业关门和开业是尊重个人的意愿,但是我们就有 文件、官方的这些报道,就日前还在当地胁迫维吾尔的餐饮业签署斋月期间保证营业的保证书。而且还保证,不从事中国认为的非法宗教(活动)”。

中国当局近年来将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暴力袭击事件归咎于维吾尔激进分子,称他们受到境外恐怖组织的煽动和援助。

何清涟: 你能不劳而获,只因别人代你负重前行

瑞士民众在伯尔尼就“无条件基本收入”计划进行公投 (2016年6月5日)瑞士民众在伯尔尼就“无条件基本收入”计划进行公投 (2016年6月5日)

跋:本文是为了回应推友“诗酒年华@TristanN45而写。这位推友希望建成一个10%的人工作,让其他90的人能够不劳而获的超级福利社会。中国是一个原始共产主义情结特别严重的国度,因此写作此文。

6月5日,瑞士就“无条件基本收入”计划进行公投,瑞士人居然以76.9%的比例否决了这个政府派发免费午餐的计划,这对全世界所有患上福利饥渴症 的人,简直是一条太不和谐的信息。须知要求免费午餐及更多的免费午餐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号称尚保持自由资本主义特点的美国都在2016年刮起了桑德斯旋 风,其他国家就更未能免俗了。

瑞士人为何拒绝政府派发免费午餐?

按照瑞士“无条件基本收入”倡议者此前的初步构想,如果公投获得通过,将立法确定无条件基本收入的高低;预计每个成年人届时每月将获得由国家无条件 发放的2500瑞士法郎,儿童则将得到625瑞士法郎。而现有的养老金、失业金以及其他社会福利补助金将被取消。值得注意的是,正式的公投案中,并没有提 到任何的具体数字,也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资金来源方案,只是强调无条件基本收入将能让全体民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并确保大家“都能参与到公众生活中 来”。

这个天上掉蛋糕的计划,如果在别的国家,定然获得高票通过。但瑞士民众一如既往的冷静,投票结果显示,支持引入“无条件基本收入”制度的民众只有 23.1%,投反对票的民众比例则高达76.9%。瑞士《新苏黎世报》则在公投前就预测“注定通不过”,因为瑞士人对资金来源不明确的福利方案向来抱以怀 疑的态度。文章指出,近年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延长法定带薪休假的公投已经先后被否决。

拒绝这些需要极强的理智。须知欧洲领袖法国不断因政党拉选票的需要而继续向左再向左,在福利制度上推陈出新,最后让整个国家不堪重负,直至今年1月宣布法国进入“经济紧急状态”。

瑞士人之所以能够对免费午餐保持警惕,只因他们清楚:政府并不生产财富。经费来源不明,其实意味着只有一个来源:加税。既然左手得到一块蛋糕,右手 得交出另一块蛋糕,那就得盘算一下支出与收益是否成正比。加税的结果,无非是增加政府二次分配的可控制财源,其结果是多养公务员及与之相关的NGO,有利 于不工作的不劳而获者,那就一动不如一静,少折腾为妙。

希腊前财长、瓦鲁法基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为瑞士“无条件基本收入”的设想找到了依据。他们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会被机器 人、人工智能取代,这意味着社会生产不再需要以往那么多的劳动人口。此次瑞士的公投倡议者就明确表示,无条件最低收入将会是“对科技进步的人性回应”。瓦 鲁法基斯进一步论证,机器人取代人类进行劳动的进程早已开始,“但是机器人却不会消费”。推友诗酒年华的主要理由相同,只是增加了两条:“1.人出生到地 球上,地球上的资源就应该有他的一份。2.人类前辈留下足够的知识遗产。凭这两条就可以不劳动而有参与分配的权利。当然劳动的人可以得到的更多些”。

瓦鲁法基斯是激进左翼,他的国家希腊早已成了一个道地的奶瓶国家,多年来需要欧盟喂养。如果瑞士人昏了头,听从这位“自由马克思主义者”的召唤,也 会将本国人民变成奶瓶族。但瑞士没有希腊那欧洲文明发源地的位势,在本国无法供奶时,只能走法国道路,宣布国家经济进入紧急状态,没法学希腊榜样举债度 日。

“法兰西荣光”养成的“福利懒虫宝典”

无条件基本收入反对者认为,这种“由摇篮到坟墓的国家福利”,是“懒汉们的疯狂计划”。这个说法大致没错,因为欧盟国家大多因高福利而陷入窘境。

法国的高福利让全世界的福利偏好者们羡慕不已。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好处是公民从出生前到死亡可以享受400多个名目的福利保险。所谓“出生前”,是指 法国女性只要申请,可以在怀孕7个月时收到福利局提供的数百欧元的生育津贴。新生儿出生后每个月可领幼儿津贴177欧元,直到满3岁为止。这笔月津贴在 10年前曾经高达300欧元,孩子越多,福利越高,如果生6个孩子,每个月可领1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子女福利。所以,生孩子在法国是个有利可图的事业。法国 人责怪法国籍穆斯林人口生孩子多,白享福利,其实应该去责怪本国福利制度设置的激励机制。

法国《劳工法》(code du travail)对劳方照顾得无微不至,除了确定每个工人每周的工作小时数、退休年龄、员工福利之外,还包括工作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这本红册子从 1910年撰写时旨在保障工人权利,让工人有能力和雇主以及股东抗争。百余年间,内容在不断增加:1990年,一本《劳工法》重500克,也就是一斤,到 2014年,这本书已有3600页,重达2公斤。员工一旦受雇,要想解聘,简直比解除婚约都困难。法国的失业保险优渥,为美国望尘莫及,失业者在失业两年 间,可以领取每月最高5000欧元的失业金。

这种号称福利社会主义终于结出了一朵奇葩。2006年10月,法国出版了一本书,名叫《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作者用的是笔名,住在法国中 部,当时44岁。报载,提尔里开黑色阿尔法·罗米欧豪华跑车,从他位于上流社区的公寓中可以俯瞰网球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提尔里这种豪华生活竟是依靠法 国福利制度支撑的。他在18岁以后的26年成人生涯中,只工作了31个月,其余的日子里一直靠吃政府救济生活。在这本书中,提尔里披露了他的“懒虫秘 诀”,他对法国的福利制度可谓了如指掌,24年来得以充分利用制度的漏洞,成功地令自己“失业”。比如,他出版书籍时所领的“特别互助救济金”,从理论上 讲只提供给那些在过去10年里至少工作过5年的失业者。但提尔里发现,就业培训也被计算为工作时间。而罗阿讷市就业中心经常会安排他去上各种五花八门的培 训班,结果,这些培训统统也算为“工作”,让他能顺利拿到救济。他也会按要求去求职,先后接受过简历写作、向雇主发求职信以及如何回答面试问题等各种培 训,但每次求职面试时,他都故意和老师建议的反着来,想尽花招令未来雇主失望,砸掉即将到手的饭碗。他解释说:“如果我找到了一份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那 么我每个月的收入反而比吃救济时还要少。

这本书出来之后,一直将高福利当作“法兰西荣光”的法国人,那心情恐怕五味杂陈。政府不会创造财富,这么高的福利,当然只有依靠高税收。法国的企业 税接近40%,如此沉重的税负,导致企业丧失了竞争力,几十年前,在全球企业五百强中还有不少法国企业,如今已经寥寥可数。从1974年开始,法国政府公 共支出从来未能成功控制在预算之内,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维持在1/3左右,近几年已经高达GDP的57%以上,这一比例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包括 北欧的福利国家瑞典。

法国人的税负全世界最高。假设一个法国人年平均收入为5.58万欧元,纳完税之后实际到手的钱只剩下2.81万欧元左右,缴税比重高达57.5%, 高于欧盟45.1%的平均水平。自2013年以来,法国的免税日已经向后推迟了3天,近5年的税收总额上涨了1.2%。法国人劳动成果的一大半都用来支付 各种税费。这位福利懒虫为什么就不想想,人的尊严来自于自食其力与创造,他的不劳而获,全赖辛劳工作的纳税人负重前行?

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养老,二是济困,困难者包括失业、贫病残疾不能就业者。人皆有老,年轻时他们的交税付出,老年后应该有所回报。人的一生难免有困, 平时工作交税支撑社会,困难时社会福利系统理当回馈。但不劳而获者却成功地利用了制度漏洞,以平等、博爱之名剥夺社会与他人。这样的福利制度,既将社会成 员变成废物,也必将导致国家衰落。希腊的现状,可引为借鉴。

英媒:穆加贝给中国送礼——“第一个殖民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2月访问津巴布韦

《泰晤士报》刊登记者罗杰•博耶斯(Roger Boyes)分析评论文章称,穆加贝总统年事已高,中国用外交和金钱,可以将津巴布韦变成自己的“第一个现代殖民地”。

评论文章称,对92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来说,他外访的次数相当多,“或许是不愿意看到津巴布韦的崩溃”。

文章认为,“在混乱的局势中,赢家很少”;穆加贝和他的妻子、女儿甚至津巴布韦民众都不会是赢家。但“受益人只有一个:北京”。

文章提及津巴布韦面临的种种问题,货币贬值、工资拖欠、药品缺乏、银行没钱……“但是在北京看来,穆加贝时代不一定要以血腥的方式结束。”

文章认为,津巴布韦虽然不像某些非洲国家一样有让中国感兴趣的石油,但是它有铜、铂和钻石。“津巴布韦对中国更具吸引力之处,正是它自身的脆弱以及被西方孤立。”

“只要有巧妙的外交手段和资金投入,中国可以将津巴布韦变成自己的第一个现代殖民地。”

文章谈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对津巴布韦的访问,承诺数以亿计的美元投资。

“习近平下意识传达的信息是:我们会照顾你和你的所有。”

文章说:“中国想证明的一点是,对非洲的不附带条件的援助政策(特别是对因为可怕人权纪录而被西方制裁的独裁政权的援助)并不是为获得石油和原材料的玩世不恭行为。相反,非洲已经介入了它的帝国幻想。”

中国记忆

《卫报》周三(6月8日)刊登关注中国问题的美国记者张彦(Ian Johnson)的长篇文章“中国的记忆操纵者们”。

文章综述是,中国的统治者们不仅压制历史,他们还重新创造历史为眼下服务。“他们知道,在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变化经常开始于历史被挑战之时。”

中国富人

《卫报》周三另一报道称,印度和中国的新富阶层将全球个人财富推高5.2%,达168万亿美元。

报道说,亚太地区的富豪增加是这一大涨幅的主要原因。

预计,亚太地区将在明年超过欧洲,成为仅次于北美的最富裕地区。

心肌“瘀伤”可能预示更严重的心脏病发作

格拉斯哥的医疗小组利用扫描的方式检查在心脏病发作的时候病人的心肌是否有瘀伤或瘀血

英国研究人员说,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鉴定心脏病严重程度、是否还会引发新的心脏病发作以及是否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格拉斯哥的医疗小组利用扫描的方式检查在心脏病发作的时候病人的心肌是否有瘀伤或瘀血。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能预示着病人的情况会比较严重,有可能出现心脏衰竭。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可以帮助阻止心脏病发作所带来的进一步复杂情况。

这一发现也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且决定需要观察病人多久等。

如果为心脏供血的大动脉受阻或出现血栓就会诱发心脏病突发现象。

但不是所有出现心脏瘀血的病人都会发生心脏衰竭。

英国有50万人患有心脏衰竭,而心脏病是其主要原因。

心脏衰竭意味着受损的心脏没有足够的力量把血泵到全身的器官,因此病人会感到气短、无力等。

如果得不到治疗,那么病人的腿和肺都会出现水肿现象。

目前,有药物可以缓解这一症状,但必须长期服药。

一些患有心脏衰竭的病人还需要动心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