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飞机跨万里来看球 抵达后才知比赛推迟

球迷
从澳大利亚赶来看球的球迷尤里在场外被告知比赛推迟了。

一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英甲球队绍森德联的球迷长途跋涉了一万英里来英格兰看比赛,没成想那场比赛给推迟了。

生活在澳州布里斯班的尤里却是英甲球队绍森德联的球迷。他周六是专程飞到英国,并前往布莱德福德来去看一场绍森德联的比赛。没想到那场比赛由于场地浸水被临时推迟了。

尤里说:“我们乘坐的大巴刚赶到体育场外,就得知这个消息了。”

他接着说:“随后我们就赶紧下车,到客场球迷进出的旋转栅栏门那儿拍了一两张照片,然后跳上大巴返程。”

尤里以前住在绍森德这个地方。去了澳大利亚之后,他只能通过网络来追随自己支持的当地球队。对于他来讲,这次如能再次亲眼看到绍森德联球队的比赛,将是他这趟欧洲旅行的高潮。

他说:“我本来想让这次欧洲大巴旅行成为一次怀旧之旅。我以前就经常坐着大巴出行。”

他在大巴车上还在通过社交网络,密切注视着周六的这场比赛是否还能如期进行。他说,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场比赛有可能会泡汤。”

但是直到他们赶到举行比赛的体育场外,现场的工作人员才明确告诉他们比赛推迟的消息。

尤里希望能连着看三场绍森德联队的主场比赛,而且还要一定去看圣诞节第二天和科尔切斯特球队的德比战。

绍森德联队俱乐部知道这件事儿后,也希望能做点儿什么来弥补比赛推迟给尤里的打击。

该俱乐部在“推特”上写道:“要么送你一个绍森德联球员签名的足球安慰一下?”

年终报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2015年开始步入缓慢增长的“新常态”。决策者矢言推动增长模式转型所需的必要改革。但是,中国领导层在金秋推出“十三 五”蓝图时,仍难摆脱对增长数字的迷恋。外界为此感到困惑和担忧。中国经济在2015之夏上演了喧闹股市大戏。在A股市场变成“疯牛”失控后,当局耐不住 性子笨拙出手救市。

股市动荡,政府救市充满戏剧性。但中国股市与实体经济间关联并不大。华盛顿保守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项目负责人威廉·威尔逊博士说,中国经济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他说:“全球投资者和中国人开始明白,有效支持中国经济增长30年的模式,即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以及房地产,已经不那么灵光了。房地产市场对于中 国远比股市重要。我们看到过去18年里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在下降。鉴于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健康表现出巨大的忧虑。”

此外,他还特别谈及许多人对中国债务越来越强烈的担忧。曾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的威尔逊博士认为,中国应该去杠杆化,逐渐降低债务。

威尔逊博士说:“也就是说,中国长期强劲的信用增长需要低于其名义GDP。如果从数学角度看,那就意味着中国会以相当缓慢的速度增长,甚至到某个阶段降到2%到3%。”

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主题是“快速增长”,而今后数十年,取而代之的则是“缓慢增长”。

决策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有了“新常态”的说法。中国的领导层也一再矢言要推进必要的经济结构改革,将增长模式转为更可持续的消费驱动型。

但是,外界担心,一向迷恋增长数字的中国政府恐怕不会接受百分之2的增速,因而会为这个数字而推迟必要改革。

喧闹的夏季过后,中共于金秋时节闭门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领导层将在这次会议中对今后五年的经济作出规划。

官方媒体推出的网络神曲“十三五”可谓文宣突破。

而这次会议并未改变中国领导层对增长数字的迷恋。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对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做说明时,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速定了调。他说,为了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保持6.5%的年均增速。

中国副财长朱光耀在华盛顿的经济智库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对习近平政府的十三五规划做解释时说:“现在,实际政策取决于人民的愿望和需求。因而政策也应体现人民的愿望和需求。”

朱光耀说,人民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和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也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所强调的民生和小康社会目标。

这个目标令外界感到担忧,因为在经济增长迅速放缓的今天,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需保持6.5%的增速相当艰难,其代价就是继续刺激经济,强迫大型国有银行放贷,允许地方政府借钱发债券兴建基础设施。但是,因此而导致的负债过度将会是致命性的。

外界相信,中国当局对此相当清楚,而领导层这样做,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使然。

美国防官员称美军年内不太可能再次巡航南海

路透华盛顿12月14日 – 三名美国国防官员周一称,美国海军今年不太可能在中国南海人工岛礁附近12海里范围内再次巡航。

官员称,海军指挥官希望最早于12月在该地区进行另一次“航行自由”巡逻。

但上述要求匿名的官员称,奥巴马政府没有批准下一次南海巡航行动。美国正值专注打击“伊斯兰国”之际,奥巴马政府在权衡巡航行动可能加剧与中国紧张关系的风险。

其中一名官员称,美国可能会在1月进行下一次南海巡航,此举可能将是美国对中国南海主权主张发起的第二次直接挑战。

美国海军“拉森号”驱逐舰10月到中国在南海建设人工岛礁周边12海里范围内巡航,中国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五角大楼发言人比尔·俄本(Bill Urban)周一拒绝对美国海军的未来计划置评。“如国防部长卡特所称,美国将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行、航行或者采取行动,”他对路透表示。

美国务卿克里访俄 寻求缩小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分歧

路透莫斯科12月15日  – 美国国务卿克里周二抵达莫斯科,试图缩小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分歧。两国在关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政治过渡中的角色、以及哪些反对派应加入和平谈判方面存在分歧。

克里将寻求为第三轮叙利亚问题国际谈判铺路。外界怀疑计划周五在纽约举行的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谈能否如期举行。

俄罗斯外交部周一晚称,克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时达成共识,认为在举行新的会谈前需满足特定先决条件。这令会谈时间存疑。

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唐纳(Mark Toner)称,举行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谈不设先决条件。

俄罗斯是阿萨德最坚定的盟友之一,9月30日起在叙利亚实施空袭。俄罗斯称,阿萨德的政治命运只能由叙利亚人民决定,而非外部势力。

在克里抵达莫斯科前,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称,克里还将对俄罗斯继续轰炸叙反对派武装而非“伊斯兰国”表示关切。倘若如此,可能激怒莫斯科。

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批评华府未准备好在打击“伊斯兰国”武装的行动中全力合作,称美方需重新思考其“将恐怖分子划分为好和坏”的政策。

港媒说徐明猝死带走了很多秘密

大连实德集团前董事长徐明日前在监狱中猝死,引发广泛关注。到底是病死还是他杀?如果是他杀,又是死於于谁人之手?谁从中受益?众多猜疑,让人联想。不争事实是徐明猝死带走了很多秘密,徐明应当在明年9月就可刑满释放出狱。

据太阳报今天透露,关于徐明在狱中死亡的消息,家属是在事发后几个小时才获悉。徐明家人口头转述官方通知称,徐明在凌晨上厕所时突发心肌梗塞,倒地而亡,因平时运动过度,心臟承受能力出现了问题。但他的朋友表示,从未听说过徐明患有此病。

最让人质疑的是,徐明死后不久便迅速火化,当局和徐的家人都没有向外界交代原因。徐明作为全国性政治大案的当事人之一,官方应该明白徐明的死极为敏 感,理应更加慎重地处理其遗体,起码验尸查明死因,并且向外界公布相关报告,以释众疑。但当局如此仓促,似乎在刻意隐瞒什么。正因为此,外界异口同声认为 徐明是死于他杀,但谁是兇手,却有不同的版本。

据太阳报署名报导说,自由派人士认为,徐明是薄熙来的家奴,掌握薄熙来家族大量的证据,为了防止徐明出狱之后胡说八道,薄熙来余党在监狱中杀人灭 口。但左派人士则认为,薄熙来案本来就是一个冤案,徐明在法庭上没有死咬着薄熙来,而且薄熙来在庭上当面对徐明称“谢谢你实事求是”,因此薄熙来没有理由 要杀害徐明。他们认为,反而是当年制造薄熙来冤案的人,为防止徐明出狱之后说出真相,于是痛下杀手,使徐明暴毙于狱中。

报导还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没有经过公平公正的调查,这些传闻和猜想就会甚嚣尘上,关于中共高层的流言及对于权力斗争的揣测更会四处流 散。而官方处理这宗死亡案的草率仓促,以及面对外界质疑时默然不语,只会令整个事件堕入更深的迷雾中,甚至令人怀疑当局深度介入其中,也与以法治国的宗旨 背道而驰。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

1.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2.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3.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4.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5.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6.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7.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8.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9.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10.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11.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12.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0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0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13.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英伦歌星红发艾德隐退社交媒体

红发艾德

英国当红歌星红发艾德宣布,将“告别”社交媒体,因为他过去“是通过屏幕、而不是眼睛看世界”。

绰号红发艾德的爱德华·希兰(Ed Sheeran)在自己的图享网页Instagram上做出上述宣布。

他还说,将用这个“不一定非去哪儿、不一定非干啥的机会”去看世界。

他还向粉丝确认,他的第三个专辑“正在酝酿中”,将是“我迄今制作的最好”专辑。

希兰的推特帐户有1600万粉丝、Instagram也有550万粉丝。

希兰最近刚刚在新西兰的奥克兰结束了他全球巡演。

在最后一场演出结束之前,希兰也曾发推特说,自己“将走开一小会儿”。

希兰的第二个专辑《X》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都登上榜首。

爱荷华州民调:特朗普支持率不及对手

民调显示,德州联邦参议员克鲁兹在爱荷华州的受支持率比特朗普高出十个百分点。

一份在美国爱荷华州所做的最新民调显示,在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中,德州联邦参议员克鲁兹领先于特朗普(台湾称川普),在全国的民调显示,特朗普在党内参选人中处于领先位置。

《狄蒙纪录报》(The Des Moines Register)与彭博政治(Bloomberg Politics)联合做的民调指出,克鲁兹的支持率领先特朗普10个百分点。

这份民调显示,31%的受访者希望克鲁兹成为共和党候选人,21%的人把特朗普作为自己的首选。

爱荷华州是美国大选最早举行党团会议选举的州,因此通常是全国瞩目的焦点,。

克鲁兹和特朗普都在爱荷华州加大竞选力度,全力拉票,希望最终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据《纽约时报》称,克鲁兹有可能会成为共和党更倾向的候选人。

而这次最新的民调意味着共和党很可能会经历竞争激烈并且漫长的初选。

在民意调查结果公布之前,特朗普对于《狄蒙纪录报》的信誉进行了抨击,并称这家报纸“不诚实“,单独批评了该报的政治记者,称之为“最差”。

另外NBC和《华尔街时报》做的全国民意调查显示,克鲁兹目前在共和党参选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朗普。

美国大选初选的类型分为党团会议(Caucus)和初选(Primary)最早举行党团投票的州就是爱荷华州,而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要比爱荷华州的党团会议投票稍晚。

名人搜身:花花戴「娘娘」的指甲 炫清潔劑手機殼

H&M上衣。約600元
BEAMS裙子。5500元
ASICS球鞋。約1800元
VALENTINO包,約5萬元,吊飾是經紀人送。
Cartier戒指,男友送的38歲生日禮物。
PANERAI手錶。約13萬元
agete項鍊及耳環。共約2萬7000元
Moschino手機殼。3000元

打開凱渥名模花花的隨身物品,會發現雖然她口中自爆因為心寬體胖,但其實內心還是緊張。因此可以減肥的酵素代餐、抑制食欲的耳穴貼,都在包包中,她說:「男友喜歡我現在53公斤的體重,但我還是想控制,酵素吃了一個多月瘦了0.5公斤,有效耶!」

rouge戒指,3個約1萬8000元、北京買的指甲套,2個100元。

掏個包戲精上身

不改drama個性的她,一邊受訪一邊開演:拿出北京買的指甲套,她笑說:「看過《甄嬛傳》就知道這是身份的代表,不是每個人都能用,是貴族才能戴耶!」介紹到手機時,她已用了Moschino最新的清潔劑機殼,現場就玩起假裝打掃的橋段。
除了很陽剛的PANERAI手錶外,她喜歡細緻的首飾配件,尤其日本輕珠寶品牌agete最合她的味兒,包括耳環、項鍊、手鍊都來自這家,「不過,Cartier就是男友送的啦,都是禮物啦!」搜查員:陳慧明•彭欣偉

刺激淋巴推臉頰用的心形粉晶。500元
CHANEL長夾男友送,內有8000元台幣、3萬圓日幣、825元人民幣、10元港幣。
因為腦筋不好得隨時背的劇本。
會令人誤以為是耳環的耳穴貼。199元
減肥用酵素代餐,朋友自日本購入贈送。
黛西化妝包約1500元、吊飾約480元。

丁寧 星光加持弟300萬婚宴 5億名車轟動彰化

丁寧弟弟李俊賢(右)昨在彰化補請婚宴,新人照浪漫甜蜜。

丁寧(本名李佩玲)3年前和菲律賓混血美籍老公馬修(Matthew),在彰化二林鎮席開170桌盛大婚宴,當時已經轟動小 鎮,小她4歲的弟弟李俊賢,昨補請婚宴場面更豪華,不僅席開270桌,還出動約40部、合計超過5億元的名車共襄盛舉,加上星姊喜氣加持,除了賓客熱鬧齊 聚外,不少居民還湊熱鬧到場沾喜氣。

丁寧2010年和馬修回彰化登記結婚,2年後選元旦在娘家彰化縣二林鎮補請喜宴,因丁父在地方人脈廣,婚宴從130桌爆桌至170桌,還因賓客眾多,當天出動警方指揮交通,成地方大事。

丁寧昨開心出席弟弟婚宴。

席開270桌

41歲李俊賢昨晚在彰化縣二林鎮補請婚宴,席開270桌,新郎友人還找來約40部、共約價值5億餘元的名車共襄盛舉,近來忙籌備瘦身瑜伽出書的丁寧,當然要排開工作回娘家,她昨穿綠色小洋裝搭毛外套現身婚宴,藝人光環也讓她成為全場矚目焦點。

婚宴現場約有40部名車,合計價值超過5億元。

場地挑夜市

這場婚宴在二林鎮人文觀光夜市舉辦,充當禮車的名車陸續抵達,吸引民眾目光,車隊中包括市價約1760萬元的馬卡龍MP4、市價約1700萬元的林寶堅尼 LP610、市價約1760萬元的法拉利458及市價約1180萬元在電影《鋼鐵人》中現身的奧迪R8敞篷車,另有較少見的雪弗蘭C7,市價約600萬 元。馬卡龍車隊會長嚴安禎說,現場名車估計共值市價約5至6億元。有民眾眼見名車雲集,還特別前往婚宴會場拍照。
丁寧昨一臉喜氣洋洋現身婚宴會場,她開心表示,終於等到小弟的婚禮,他們姊弟相差4歲,祝福弟弟婚姻、事業都能順利。李家親友表示,婚宴席開270桌,估計整場婚宴花費逾300萬元。

【結婚車隊超炫目】

紅色法拉利敞篷458,市價約1760萬元。
林寶堅尼LP610綠色(左圖)跟白色款(右圖),巿價各約1700萬元,造型搶眼。
較少見的雪弗蘭C7市價約600萬元,裝飾成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