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股权投资和股票投资区别

清华-麦考瑞金融硕士项目

教育部批准,全球最大、国内唯一的应用金融硕士学位项目,被亚洲开发银行评为“典范课程”,CFA全球教育合作机构,第11期热招中!

无知投资很可怕,即便赚到钱,但你完全不知背后原理是什么,这种投资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也没有办法控制风险的。

有人说,炒股“看上去”很美,实际上让人与人之间互相掠夺财富,而不是以物易物,以钱购物的交易。只是不是徒手相搏,而是在屏幕、在股海里搏杀。换言之,这是一种“文明的抢劫”。情形到底如何?

股票投资:钱只是在不同人的兜里转

有专家表示,未来8年不从事与股权和股票相关的事宜,要么一夜回到解放前,要么很难增值或大幅度提升。请您给大家谈谈股权与股票投资的区别是什么?

美国的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都是机构,主要是赚所投资上市公司的成长的钱。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绝大多数投资者是散户,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分红很少,具备持续成长能力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少。所以,中国的股票投资本质是我的钱进到别人兜里,我赚的钱是从别人口袋掏出来的,钱并没有进入公司,而是在不同股东之间高速流转,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资金的空转。钱并没有被公司所得到,只是在不停换手、甚至高频次的换手,股票还手的大量资金并没有对公司形成直接帮助,同时买卖股票的人也不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有所贡献。

股票投资是在交易市场里赚取交易的不对称性、不平衡性,某些人赚钱就意味着其他人一定亏钱,它是一个零和游戏。当市场是牛市的时候,大家都赚钱是因为增量资金不断进入,一旦当市场资金变成净流出的时,股票就会大幅度下跌。

股权投资是投到实体经济、投到企业,投资人变成企业长期股东,投资人把自己的资源和隐性能力嫁接到这个公司,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出持续性的贡献。所以,他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增量资金进入公司,二是投资人作为股东会为这个公司做持续性的增值或服务。

此外,还有一种股权投资是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持有一家公司,变成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者有重要持股比例的股东。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并不是通过交易去赚钱,而是通过这家企业的发展去赚钱。

股权投资是制造股票

股权投资与房地产、收藏品等传统投资相比,有哪些优势?

对投资机会的理解是确定性。所谓值得投资是指有高确定性和高成长性领域或代表性企业,中期还是长期。现在最大的趋势就是互联网+新经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中国未来中长期发展的核心推动因素和核心投资机会,围绕中长期趋势特征进行研究和布局,这样来看待这种机会。

房地产投资最大的机会是在十几年前,国家把房地产作为支柱型产业,住房商品化改革政策出台,使房地产飞速发展了十几年。现在房地产进入过饱和时代,房地产是一个需要去泡沫化、去库存化的领域,已经不代表经济趋势。

收藏品历来就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配置比例非常小的品类,不超过10%,它的市场容量也很小。

股权投资投到实体经济里,实际上选的是好的企业、好的团队,企业会经营得越来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给投资人带来确定性的高回报,这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投资时间越长,投资人获得收益的倍数或确定性越高,这是股权投资的特点。

做股票投资的人都希望买到公司的原始股,成本很低。股票投资的非专业人士或机构很难长期持有一个优质公司,原因有二:一是如何选出优质公司,二是选出后如何忽略掉市场波动而长期持有优质企业,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很少。

做股权投资实际上是在制造股票,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投资的是原始股,会有很高的倍数空间,投资成本很低,比较安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们利用资本市场投资到更好的公司,把他们推向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好的企业收入,同时我们也赚取更好的投资回报,一是赚取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二是赚取公司从规模较小到成长为体量较大的高成长性的收益。

股权投资是资本市场皇冠上的明珠

股神巴菲特并不炒股,他是选出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这是他成功的核心,从买进到卖出的周期长达10年以上。从数量上来看,巴菲特投资中私有公司占70%,公众公司30%。他所投的公众公司体量都非常大,看中它的长期价值,这是股权投资逻辑,与股票投资完全不一样。

从投资门槛来看,股权投资的门槛很高,超高净值人士、资产在千万以上才有可能参与进来。股票市场没有门槛,任何人开账户都可以炒股。

从规模来看,中国一年的股权投资规模大概在两千亿左右,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大概七千亿的规模,这些定向增发的绝大多数资金做了并购,也是对公司的增量投资。而股票投资一天的交易量就在一两万亿的规模。

今年前五个月,上市公司原始股持有者累计抛售了超过五千亿规模的股票,以很低成本拥有,很高的价格抛出,获利很多;而另一方面,跑步进场的二级市场参与者则接盘了股市,哀鸿遍野,二者获利成本高低和风险高低一目了然。

VC股权投资一年两千亿,定向增发一年七千亿,股票市场一天就两万亿,从这个巨大的数量差异可以看出,股权投资是资本市场皇冠上真正的明珠,站在最高点上,只有少数人能参与。

股权投资是未来投资的趋势

从个人资产配置的角度讲,企业家群体应该如何来做股权投资在总投资中的配比?

股权投资是未来的是趋势,趋势会如何变化,这是专业投资机构每天在研究的内容。因为他们总是走得比别人靠前,能抓住未来趋势,赚钱的确定性总是比其他投资人要高。事实上,所有的社会价值都要靠实体经济引领,股权投资就是投资到实体经济,所以它会享受到最大的发展红利,比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他类别投资赚到钱更多钱。

过去房地产发展靠政府鼓励,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股权投资是最好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它能够抓住趋势,抓住互联网+的机会,所以要高配股权投资,这是与国策和国家行动相一致的。

中央政府要大力发展和推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机会才刚刚开始,去年盛景已经开始布局,现在已有很大收获。高净值企业主现在参与仍然不晚,仍可以占得先机,要把握大势才能做出正确的、符合趋势的决策,这样才能不走错方向,在未来赚大钱,并获得资产的安全度。

高配股权投资 而股票投资并不重要

如何才能进行低风险、低成本的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的安全性体现在一定要投最牛的公司,投到最好的企业一定是安全度、成长性最高的。盛景的系统性方法是投资最牛的投资机构,比如我们一年投资30家投资机构,平均每家机构一年投资10个优质项目,相当于我们一年投资到300个优质项目,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全明星、全覆盖、全价值链。

这样的话我们就在股权投资层面形成了一种商业模式,在这个商业模式上是最安全的,抗风险能力很强,投资一批公司就不会受制于某一个项目,也不会受制于某一个投资机构。

股票投资的安全度是靠天吃饭的,从一月到五月A股市场非常火热,很多人赚到钱,但最近我们看到了市场上有很多悲泣的事情发生。市场还在下跌,对股民的情绪及生活质量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安全度很难有保障。

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的股市是牛短熊长,都想趁着牛市捞一把,投机心理很强,但股票市场不确定性很高,永远有不可预测的因素出现,大家也永远不知道跟你博弈的这些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最后绝大多数人会亏钱,只有少数人赚到钱,而且这次赚到钱的人下次也会亏欠,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所以股票市场投资的风险度很高,不可控因素很强,最可怕的是风险的出现是我们无法把控的。

当配置股权投资后,股票投资有还是没有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赚到高确定性的收益。股权投资相当于投资原始股,在资本市场获得未来收益。

文章转自:上海股权交易中心

红帆商学院【线上精品课程】精华剖析

前言

现在的投资,你为什么不太容易拿到钱的愿意是:你还没有接触到一个真正的投资圈。

(1)一般接触几个投资商,会因为你接触的不是投资商的一把手,而被投资方的二把手pass掉,这样的几率是极高的。

(2)那么后期我们会把所有需要融资的伙伴直接让你跟投资商一把手面对面。这也是我们红帆(中国)商学院推出的优势。

(3)还有一种,融资失败的原因是,你找到的所谓“投资商”其本身并不是投资商。而是贴有“投资商”标签的水货。


【主题一:如何识别真假投资商!】

1,你要问投资商:你投资最成功的项目是什么?往往投资商在20句话或者5分钟内没有解释明白他投资的产业,那这个投资商一般情况是:“A货”或者高仿,他往往是喜欢投一定的领域,或者投自己喜欢的人或事。你的项目报给他,两个结果,他不喜欢,就会pass掉,从而导致你的信心受挫。

2,你要问投资商,你投资成功了多少个项目,最看重的是哪个项目。根据回答来定义自己项目的演说词。能让你一针见血,刺激到投资商。

3,你开口,五分钟,他就打断你,问你一些关于盈利点的问题,这样的投资商,可以判定为“三级”,他极有可能是一个资本家式投资商,你要小心,跟他合作,可能会因为利益问题把你的项目pass,

4,你讲项目,讲完,他问你的 问题,都能和你的思维共鸣,只是他需要知道更详细的操作方式,那这个投资商可能对你的项目已经起到兴趣。

5,如果你讲完一个项目,投资商,给你的是几个建议,那以为你的项目在他那里已经没有了价值。

6,二级的投资商,会关注你的未来,他会问更多关于未来你打算怎么做,主要的谈判过程都是在问关于未来的话题,表示该投资商,已经贴近真正投资商了。

7,一级投资商,关注你的未来,和现在,他会从你的现状进行分析,看你的客户,看你的基数,看你的客流,看你的现在,,他自己决定未来是什么样,他有可能就是一个一级投资商,

8,标准的投资商,会问你的过去,再看现在,再谈未来。

他会从三个阶段关注你,了解你,

你过去的账目,资金流,人员架构,等等,等,一系列问题。

他会研究你的前身,判断你的“出身”

所谓出身:就是你有没有经验,有没有基点,他会看完你所有过去的历史资料。

总结:在谈现在的状况,全面分析,和过去做比对,看你是在下坡还是在平行还是在上扬,来判断你的智商,情商,然后才谈,未来,你想做怎么做,你想通过什么方式,他想给你什么方式,基本上这样的流程下来,你项目才有可能称为投资商眼里的一块肥肉。以上提到的,关于分析,数据,资料,等各种关键词,会有更详细的解释,今天不做介绍。会在后期的精华班里细讲。这个是个初级班。只讲思路。通俗易懂。

建议:一般情况,你的的项目,是否被投资商采纳或者青睐,并不取决于你的项目是否优质,我指的优质项目包含:互联网,金融,物流,农业,医疗,等等。

为什么,同样是互联网项目,他能做成你做不成,不是项目的问题,是以上你碰到的投资商的问题,你可能碰到了一个水货,或者一个伪专家,现在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各种贴有:投资商,标签的人居多。他会把你的项目转手介绍给别人,他给不了你指导性建议,给不了你方向性建议,而你还以为你千辛万苦的找到了投资商,其实你碰到的是个跑江湖的。当然,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如何识别投资商的“真伪”这是一个关键,你作为一个创业者,要具备这个基本的技能。


【主题(二)如何判断自己的项目】

1,你的项目,一定要有真材实货,就是看的见摸得着的。在见投资商之前,要记住一点,在投资商眼里,”I D”(好想法)一文不值。所有的真正的投资商,从来不会听一个人讲他的“想法”,当然,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自称是投资商,又喜欢听你讲你的想法的,他不是偷你的想法就是一个水货。或者就是,听你讲完想法,他再把想法传播给另外一个人,在投资圈里,不难发现,我今天听了一个人的想法,过段时间就听到另外一波人也在讲这个想法,那八成是你把你的想法在某个地方讲过,他听到了,,,然后又来这边说,,,想通过”卖想法”来蒙投资商。如果遇到一个水货投资商恰巧有听到了,那,那波人就反过来找你,说投资商找到了,这是大多投资圈里常见的计量,所以,你的项目,在市场上飘来荡去~~一年半载没有人回应,你却一头汗。

2,如果你想你的项目真正有发展,就要静心下来,把客户基数,财务报表,所需的工具,流程,配件,采购,生产,等等,问题都解决一些,你会说,我都要解决了,还找投资干嘛,这个理念是不对的,你需要的是投资商来帮你完成“最后一公里”然后你去找投资,基本上,投资商会认真研究你的项目,看看你的缺陷在哪里,他会找到一个迎风口,和你一起飞,所谓找到自己的迎风口,猪都飞得起来。就是这么来的。很多创业者,容易有的一个思维是:我都干的七七八八了,还找投资商干嘛,这个理念是容易让项目死掉的一个环节,记住,投资商不是来分你的钱的,是给你更多钱,一起赚更多钱,本来你做大七七八八自己可以赚10块,投资商来投资加大,可以让你赚100,然后每人分50。

3,做项目,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团队,

如果是团队,你永远保留:”一票否决权“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谈,唯独:”一票否决权“是你创业成功的基石,你可以跟投资商谈,我不要钱,也要一票”否决权“投资商才会真正的拿你当个”创业者“否则你一旦遇到披着天使投外衣的资本家,你就一条路,等死,或者更惨的是净身出户。

4,创业融资的过程中要注意天花板的设计。你的顶层设计决定你的价值。

5,其次是你,考虑,融资的方式,股权,债权,而市面上长说的,私募,基金,众筹等等,都是渠道或者成为方式,无论是你是通过基金还是私募,还是众筹的方式拿到钱,最终要落到一个点上,是股份制还是债权制。股份制就涉及到,分红,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决策机制,退出机制,加入机制,等等。这些详细的精华班细讲。如果是债权方式,就要看,你是抵押,还是期权,还是实体,还是知识产权等等,还要设计分红盈利等,但是一般不会涉及你的管理和决策。当你准备好了,项目,合作模式,这两个大方向,在去找投资商,是最好的方式,不要,拿着想法去试水,否则,你会在圈里被贴标签:”骗子“或者“大忽悠”一类的词,时间久了,别人听你的说的也多了,最后都是去兴趣了,你项目被迫无始而终。


1、营销

从订单系统来看,产品是否经有市场分析,或者准确来说是否用户体验分析结果,是这样,我们从产品的设计出发,通常会陷入一个漩涡,就是自主设计研发,面对有两类人:A是客户,B是用户,

这点上来看,我们先做用户,

我们可以有大量客户,但是不一定有大量用户,只有用户说的话才是真理,客户去超市选内裤,会看N款内裤,无论买那条,只有用户决定下次是否够买

那就要分析用户:分析用户,从两点出发,A生理需求,B心理需求,

一款牛逼产品,一定是两个需求同时满足,

人们买产品,是想通过产品获得这个产品的功能,一定是功能,所有在开发功能上,有两个手段,一是有真实的功能,二是没有真实的功能。

用户购买一定是,自身需要,那你通过功能来满足他,

2、设计

前期的产品设计是一个基础,没有设计是无法营销的,就像,我弄一坨屎,放在这里,怎么说,用户都不会吃的。

因为,产品设计还要复合一个点,就是价值观,要先分析和收集用户价值观,在去完成产品设计,

产品的设计一定是围绕用户价值观去设计的,如果一款产品设计时,完全是我想让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那个这个产品出来一定是自己的“A片”只有自己喜欢。

一是逃离痛苦,二是追求快乐。

如果你的产品营销广告是 让用户感觉快乐,那个购买的动力会很小。

理念和文化,是需要人接受 的,他是需要通过某个载体来实现的。

营销,你在回家路上,路边有10万现金,时间是晚上10点,你敢捡起来吗?

你会有两个动作,追求那个快乐,或者逃离那个痛苦,

3、广告

要先说主要功能,是一项,或者两项,千万不要是N项。那你又想让这个产品具备N中功能,就要把其他的功能作为附加值,轻度渲染。江湖最失败的广告是:包治百病,结果是无人问询。先,把内裤投放到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有大批量的具备有相同痛苦的人,或者想追求某种快乐的人。先,把内裤投放到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有大批量的具备有相同痛苦的人,或者想追求某种快乐的人。如果你想,同时燃烧N个圈,这个产品只能回到:包治百病的误区。

4、渠道

接下来是,如何做到,包治百病的问题?那你就,在不同的圈里,开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款式,主要功能是AB,附件功能是CDE。那,这个是简单对营销的回答,但是不一定做到最好。只能增加销量,2,你需要,完成设计,到采购,到生产,

人海战术,见人就送,见地就广告。那这个是是需要大把资金运作的,要考虑,你的自身资本,先有资本,可抵押资本,债权,股权出让,回购。

【干货】天使投资协议书标准模板

 

导 读
天使投资人是指以个人名义投资创业项目的风险投资者(VC),一般投资能力在50万到500万区间;他们多数喜欢寻找创新和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进行种子期投资。
 
 那么怎样与天使投资人签订一份相对专业的投资协议呢,建议与天使投资人签订协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项目的定义简介
二、项目估值是多少
三、现股东股份比例
四、投资金额是多少
五、稀释股份是多少
六、双方权益义务是
七、日常管理的约定
八、投资人退出通道
九、违约及协议解除

免费行业研究报告,微信号【report88】

供企业、投资人、券商、投行、风控等相关人员参考交流

还是直接来看协议书吧:
天使投资协议书
甲方(融资方):

身份证:

乙方(投资方):

身份证:

备注:如果双方有多人作为股东,可依序在上表书写清楚

一、协议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就乙方投资甲方的*******项目(其后简称“该项目”),达成如下协议,双方皆需同遵守。
二、项目及股东说明:
1、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行业,主要是通过为***用户提供****产品获得收益;

2、现有股东职能及股权占比:
姓名 职能 股份比例 预留期权
张三 CEO 65% 15%
李四 CTO 15%
王五 COO 10%
李六 CMO 10%
三、项目价值及融资:
1、参考行业情况,甲乙双方商定该项目综合投资价值为500万元,本次融资50万,出让10%原始股;
2、该融资有乙方分n 次在 年 月 日前以****形式转入甲方账户;
3、甲方银行账号为:**银行 *************;
4、双方确定本次融资主要用于:
资本用途 使用比例
团队扩充 **%
办公设备 **%
产品升级 **%
市场推广 **%
四、双方权益与义务:
1、甲方权利与义务:

A、具有不断做大该项目并不断提高其价值的义务

B、具有定期向乙方通报项目进展的义务

C、具有该项目独立的战略方向制定权

D、具有该项目的主导管理权与运营权

2、乙方权利与义务:

A、具有按约定将投资准时转入甲方账号的义务

B、具有帮助甲方就该项目提供外部资源的义务(包括媒介资源、高端人才及再次融资等)

C、具有对该项目发展及重点决策的知情权及参与权;

D、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增资该项目的权利;

3、共同权利义务:

1、针对该项目的重大战略决策及方向调整,双方皆有权共同参与,讨论决定;

2、双方对该项目共负盈亏,共同担责;

五、日常管理及沟通:

1、双方确定:由甲方负责该项目的日常运营管理及维护;

2、甲方CEO定期以邮件形式向乙方通报项目进展及财务报告;

3、乙方每年 n 次到甲方参加股东会议;

4、重大决策双方另行确定;

六、股权增减的原则:

1、原则上该项目任何一个股东的股权不能随意转让或增减;

2、如需增加必须全体股东会议表决并且书面签字通过;

3、如有股东减持股份,同等条件下该项目其他股东具有优先受让权;

七、投资人退出通道:

1、项目上市套现退出;

2、新投资人进入时的股权转让套现;

八、违约及协议解除:

1、如有任何一方违反以上条款,则视为违约;

2、违约方视为自动放弃该项目的所有(部分)权益,无(有)任何补偿;

3、如因不可抗力(天灾战争法律政策等因素)导致该项目终止,协议解除双方皆不担责;

九、其他事项的说明:

1、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一致后,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具同等法律效力;

2、如的确遇到不能协商一致之事宜,双方同意在广州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3、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签字后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

甲方身份证:

签字日期:2019-9-9

乙方签字:

乙方身份证:

签字日期:2019-9-9

 

来源:股权投资论坛

如何用1块钱赚到100块?斯坦福大学是这么教的

1块钱如何变成100块钱?

别担心,不是要让你去空手套白狼或是胸口碎大石。为自己增值的办法还有很多种,你需要的只是转换一下思路,来一场不一样的思考。

和斯坦福大学的案例一起来学学:什么叫“创新思维”(Think outside the box)吧!

如何在2小时内用1块钱赚到100块钱?

这听起来有些不靠谱。

但在斯坦福大学的课堂上,Tina Seelig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小测试,虽然不是1美元,但也差不多:

  • 她给了班上14个小组各5美元,作为启动基金。
  • 学生们有四天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完成任务
  • 当他们打开信封,就代表任务启动。
  • 每个队伍需要在两个小时之内,运用这五美元赚到尽量多的钱。
  • 然后在周日晚上将他们的成果整理成文档发给教授
  • 并在周一早上用三分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虽然斯坦福的学生个个顶尖聪明,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这仍然是个不小的难题。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同学们必须最大化地利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也就是这5美元。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完成这项挑战呢?

当教授在课堂上第一次向同学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底下传来了这样的回答“拿这5美元去拉斯维加斯赌一把!”,“拿这5美元去买彩票”!

这样的答案无疑引来了全班的哄堂大笑。

这样做并不是不可行的,但是他们必须承担极大的风险,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另外几个比较普遍的答案是先用初始基金5美元去买材料,然后帮别人洗车或者开个果汁摊。

这些点子确实不错,赚点小钱是没问题的。不过有几组想到了打破常规的更好的办法,他们认真地对待这个挑战,考虑不同的可能性,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1
你最宝贵的资源
并不是这5美元

挣到最多钱的几只队伍几乎都没有用上教授给的启动基金——也就是这5美元。

他们意识到:把眼光局限于这5美元会减少很多的可能性。

五美元基本上等于什么都有没有,所以他们跳脱到这五美元之外,考虑了各种白手起家的可能性。

他们努力观察身边:有哪些人们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通过发现这些需求,并尝试去解决,前几名的队伍在两个小时之内赚到了超过600美金,5美元的平均回报率竟然达到了4000%!

好多队伍甚至都没有用到他们的启动基金,这么看来的话他们的投资回报率竟然是无限的!

所以他们是怎么创造这些奇迹的呢?

创造奇迹的办法一:

有一个队伍发现了大学城里的一个常见问题——周六晚上某些热门的餐馆总是大排长队。

这只队伍发现了一个商机,他们向餐馆提前预定了座位,然后在周六临近的时候将每个座位以最高2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那些不想等待的顾客。(领英小编按:其实就是号贩子。)

在那一晚,他们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1. 团队里的女学生比起男学生卖出了更多的座位,可能是女性更具有亲和力的原因。所以他们调整了方案,男学生负责联系餐馆预订座位,女学生负责去找客人卖出他们的这些座位的使用权。

2. 他们还发现了当餐馆使用电子号码牌排队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卖出这家餐馆的座位,因为实物的交换让顾客花钱之后得到了有形的回报,让顾客感觉自己所花的钱物有所值。

创造奇迹的办法二:

另外一支队伍用的方法更加简单。

他们在学生会旁边支了一个小摊,帮经过的同学测量他们的自行车轮胎气压。如果压力不足的话,可以花一美元在他们的摊点充气。

事实证明:这个点子虽然很简单但有可行性,同学们可以很方便地在附近的加油站免费充气,但大部分人都乐于在他们的摊点充气,而且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都表示了感谢。

不过,在摊子摆了一个小时之后,这组人调整了他们的赚钱方式,他们不再对充气服务收费,而在充气之后向同学们请求一些捐款。

就这样,收入一下子骤升了!这个团队和前面那个出售预订座位的团队一样,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观察客户的反馈,然后优化他们的方案,取得了收入的大幅提升。

这些团队的表现都很不错,班内其他的同学对他们的展示也印象深刻。

不过赚了最多钱的那个团队才是的牛人,他们真正把“think outside the box”发挥到了极致。

创造奇迹的办法三:

这个团队认为他们最宝贵的资源既不是五美元,也不是两个小时的赚钱时间,而是他们周一课堂上的三分钟展示。

斯坦福大学作为一所世界名校,不仅学生挤破了头想进,公司也挤破头了希望在里面招人。这个团队把课上的三分钟卖给了一个公司,让他们打招聘广告。

就这样简简单单,三分钟赚了650美元。

他们发现:他们手头最有价值的资源既不是去售卖自己的时间,也不是去卖面子,而是售卖他们班上的同学——这些人才才是社会最需要的。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现在人人都在追求的“Think outside the box”。

2
找到最直观的解决方法
然后排除它

斯坦福的这组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最好的“Think outside the box”的做法是什么?

下面这个原则将对你非常实用。

“当遇到问题时,先找出看起来最明显的解决方法,然后将它排除掉。好,现在可以开始思考其他的解决方式了。”

这个概念可能听起来有点虚,我来举个例子。

想象你现在是个雄心勃勃的创业者,比如说你想开家餐馆,像下面这个样子。

餐厅是干什么的?提供食物。

但是不行,现在我告诉你——这家餐馆不能提供食物,或者说,食物很一般。

换句话说:你要开一个不以食物吸引人的餐厅。

既然决定不用食物吸引客人,那么取而代之要用什么吸引客人呢?

  1. 你可以把重点放在营造与众不同的餐厅氛围上,开一个主题餐厅,比如说这样——一个航空主题的餐厅(把餐厅打造成飞机的样子)。

2. 或者,你邀请一支很棒的乐队或舞团来演出,比如这样:

3. 你还可以把用餐环境布置成儿童乐园的样子,吸引亲子聚餐,比如这样:

4. 你甚至还可以把用餐环境移步室外,比如说这样:

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方案……..

当排除了“食物”的亮点之后,你需要思考的——就是打破常规的点子,这就是think outside the box。

善于think outside the box的人,不仅能发现别人看不见的解决方式,还能识别别人没有意识到的资源,并把它包装出最到的价值。

就是这样,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可以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先排除那个显而易见的,以此为前提去思考:

  • 如果解决你手头工作最简单的方案不给力了,你还有什么办法?
  • 如果你的老板今天不给你发工资了,你还有什么谋生之道?
  • 如果情人节不让送花了,你会给心爱的TA送什么?
  • 如果热门旅游景点都不给游客发签证了,你还能去哪玩?
  • ……

“你活在盒子里,工作在盒子里,你驾驭这个盒子,最终又被埋葬在盒子里。跳出思维的盒子,当你真的发现这种思维方式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外面本没有盒子”。

跳出你思维的盒子,你的生活也会增加许多可能性。你所得到的,将绝不仅是100美元而已。

本文来源于“LinkedIn中国”ID:LinkedIn-China。

中国互联网公司最新最全阵亡名单

过去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O2O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也有O2O创业项目中止、倒闭。现在,我们为您奉上中国史上最全O2O创业企业大盘点,共涉及16个领域、千余家企业,而这16个领域中目前已经死亡的有哪些,“死者”众多,一片哀鸿,请自备纸巾。

这16个领域分别是医疗、美业、婚嫁、房产、家居、出行、汽车、旅游、教育、餐饮、社区、零售、金融、服务商和其它,例举了目前O2O行业的死亡企业,并逐一分析了这16个行业的死亡原因。

医疗死亡名单

医疗02O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起的行业,政府促进医疗改革的利好信号更是促进医疗O2O发展的催化剂,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企业的一个典型。据调查,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28.4亿元,预计2015年从事医疗O2O领域的企业将达到42.3亿元,其中,移动医疗和理疗保健呈集中爆发式发展。不过,在整个行业在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有大批医疗O2O企业默默退出市场。

死亡原因:

1. 移动医疗、智能硬件以及上门服务的兴起,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传统在线医疗的企业造成冲击,导致一批企业死亡。

2. 通过列表可以看出,死亡企业多以健康管理为主,从事该领域的企业较多,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一旦没有巨头注资,很容易被行业淘汰。

美业死亡名单

目前中国整个美业市场有上千亿规模,美容(包含整形)的市场规模最大,剩下的就是美发业和美甲业,整个市场非常巨大。美业线下专业店有两三百万家,整个线下高度分散,未来随着美业O2O刚刚发展,其带给投资者的机会越来越大。有人欢喜有人忧,美业O2O刚刚起步,没有能力融资持续培养用户的企业则困难重重,甚至倒闭。

本次盘点的美业O2O死亡企业有7家,其中有5家是关于美发的APP平台,所在城市以北京和上海为主。

死亡原因:

1、 低频次、非刚需,美发O2O普遍不被看好。从美业融资情况看,美发基本没有融资,可见投资人对美发业O2O并不看好。其原因是,美发业线下门店较为发达,线下店无数,线上很难竞争;上门等家庭场景不能与美发服务相融合;顾客消费习惯难以改变,消费者习惯于选择熟知的发行店或者就近选择美发门店,美发咨询等服务需求较少。所有服务类的关键就在于流量。因此切入细分领域,迅速做起流量来,是创业者最需要打磨的功夫。美发行业虽然有很高频次和需求,但是上门美发这一O2O项目,是否真的是刚性需求,恐怕还需要创业者三思吧。且不说剪完头发留在家里地板上的一地狼藉,就说你能否请来理发店里真正的“大牌”上门都是难题。

2、无法标准化:过去的团购网站也提供了美业服务,但是团购为什么对美业的推动力为何不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业属于非标类服务。非标类服务,极可能面临“两头难伺候”,创业者要学会当好两头受气的“小媳妇”。因此,美业O2O其实是个“看起来很美,实际上苦逼”的行业。

婚嫁死亡名单

2014年全国婚庆行业服务营业额达到7000亿左右规模,婚庆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趋于走低并将持续,所谓婚庆暴利已是“昨日黄花”。这其中很大原因来自于互联网对其的冲击。

死亡原因:

低频消费,缺乏资源。婚嫁行业的互联网化进程较短。在本次盘点中盘点出的已经停止运营的大部分企业成立时间稍早。由于婚嫁行业是低频需求的行业,如何提高用户粘性,不断的拓展产业链(横向或纵向)就成了每个企业亟待思考的问题。

最近,品途网记者采访了刚刚获得融资的寻拍。据其CEO孙鹏介绍,他们曾拿出了两个月的试错时间。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调整步伐,从婚嫁摄影领域作为切入口而展开业务 .

大部分的婚嫁平台都是基于线下资源而建立的,没有线下资源无异于无源之水。从本次的盘点中,也可以管窥到,很多基于平台的网站,无法立足于市场之中。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很多摄影O2O平台就在苟延残喘中。

房产死亡名单

房产O2O预计市场规模万亿。玩房产需要相当的实力。公寓租房和租售平台动辄融资过亿,如2015年6月青客公寓获1.8亿人民币B轮融资,2015年5月魔方公寓获2亿美元B轮融资、吉屋网获1亿人民币A轮融资、爱屋吉屋获1.2亿美元D轮融资。

有人欢喜有人忧,巨额的融资说明:要么行业门槛高;要么行业呈聚合现象,市场留给后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

本次盘点的房产O2O死亡企业有7家,其中有5家是在2013年成立,所在城市以北京和上海为主,主要从事租房业务。

死亡原因:

1. 经过2014年的调整,房产行业告别“黄金时代”,面临一轮新的洗牌,“大鱼吃小鱼”的并购现象成为新常态。用一位从业者的话说:这个行业太拥挤了,有1000个玩家,市场只能容纳100个,900家都得滚蛋。

2. 租房领域龙头隐现。2015年初,链家租房业务零佣金,只收5天的房租作服务费。爱屋吉屋在北京和上海,租客佣金全免。前者链家,占据北京一半的二手房成交市场。后者爱屋吉屋上线4个月后,成为上海租房市场的第一。烧不起钱的公司只能让道。

家居死亡名单

相比于单纯的家居用品电商,家装才是这个行业的重头戏,互联网家装行业是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个万亿级的市场。互联网家装未来的2-3年将迎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谁能率先做好模型,整合好供应链,拿到资本,实现模式可复制谁就能快速脱颖而出,有人预言目前90%的互联网家装公司都会死掉。

在本次盘点的6家“已死亡企业”中,有1家家居饰品电商,其余5家均为装修公司,涉及到了对接设计、提供监理到一站式装修服务的企业。

死亡原因:

1. 同质化严重,无差异化竞争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不管平台还是重度垂直型企业,目前的家装企业都主打“0曾项”、“环保材料”、“高级供应商”等口号,差异化不明显。

2. 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难以品牌化。互联网家装未出现、短期内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家装行业自有其复杂性,目前很多企业都是紧盯价格战,以此来抢占渠道、抢占用户,699元、688元、777元等千元以下套餐层出不穷。互联网信息透明,可以随意比价,有些企业无法很好地整合产业链、压缩成本,为了保证利益不能加入千元以下套餐的混战,而用户本身是追求性价比的,对于质量和服务相差不多的产品,自然优先选择价位更低得一家。

当然,价格战并不是最佳选择,品牌化是更能保证市场地位的做法:不管市场热不热,品牌的那几家总是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有些企业价格战跟不上,品牌化之路还未成形,只能消失在商业的漩涡中。

出行死亡名单

从打车领域看,去年和前年在滴滴和快的的疯狂补贴下,一年就烧掉24亿元人民币!搞得众多没有来得及傍上大佬的打车软件公司纷纷倒闭,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本来是世仇的两家公司竟然在今年握手言和。而合并后滴滴快的推出了一系列出行产品,顺风车,巴士,代驾,这让众多中小创业公司亚历山大。首先一大批倒闭的就是打车软件,然后就是拼车和代驾。那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出行行业的死亡原因。

本次盘点的出行O2O死亡企业有11家,所在城市以北京和上海为主,以下为具体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

1、大佬初现,格局已成。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简直是内忧外患。滴滴快的合并后如猛虎,更是打破目前创业公司融资最高纪录。来自国际巨头Uber的威胁,挂着拼车的羊头,却做着专车的生意,直接威胁拼车和专车两条产品线。

2、投资收紧大批拼车公司面临断粮据了解,自2013年北京颁布《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鼓励搭乘之后,拼车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提供私家车拼车业务的公司超过20家。

但是随着滴滴宣布进军拼车市场,投资人对拼车领域的投资开始持谨慎态度,拼车软件融资难度骤增。作为拼车行业三强,虽然嘀嗒拼车、51用车和天天用车还是凭借其用户和市场份额,融到了大战前的最新一批“粮草”,但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批“粮草”。

汽车死亡名单

汽车后市场与出行打车平台一样,是一个拼资源,拼流量的血路战场。

死亡原因:

1、门槛极高:对于初创者而言,汽车领域O2O创业有着极高的门槛。尤其是汽车平台类项目,BAT三巨头分别涉猎了滴滴、快的、Uber三家打车项目。即使是易到用车、一号专车也逐渐形成气候,因此打车平台基本上没有机会可言。

2、服务难保证:对于汽车后市场,一个基于服务的市场来说,没有渠道可以压缩,要为消费者讨到便宜,只有一条路,给商家带去足够的客户量,薄利多销,就是团购模式。但服务资源不可能像商品一样有库存。团购的情况下极易出现饱和,从而引发消费者的预约和排队,降低整体的消费体验。

3、口碑与公信力不够:对于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店面,按照现在的点评方式,都不足以带来太多口碑上的帮助。汽车是一个很复杂的商品,汽车服务项目又很多,车作为主要的服务载体不会说话,绝大部分消费者又说不明白,专家不在现场也都说不明白,那在网上的点评不是“瞎评”吗?点评公信力下降,口碑传播也因此失效,这对于运营O2O的中间商来说是一个难题。

旅游死亡名单

近5年来,旅行业电商可谓风起云涌,各类在全国小有名气的网站和APP数不胜数,远胜于传统公司。

按照主营业务的操作方式,旅游O2O项目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侧重某些品类旅行产品生产、服务商类,例如酒店点评——到到,以前仅做比价的去哪儿,门票为主的同程和驴妈妈等,以及综合提供商类,即不但提供自营服务,而且兼作供应商平台,如携程、途牛、去啊。

在巨头的前后夹击和资本的冲击下,华东区域出现了一批“阵亡”名单,创立时间基本都集中在近三年间。其中甚至有一家坚持了十几年的平台,依旧没能逃脱时代冲击,被迫“关门”。

死亡原因:

1、巨头布局加速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已关闭的旅游O2O项目网站绝大多数出现了和巨头业务的重叠。近年来,在线旅游巨头的触手开始从线上逐渐下移,目标就是掌控线下资源及服务环节。与此同时,线下传统旅游也开始向线上布局,在两方巨头的夹击下,旅游O2O成为“有钱人”的战场,普通人似乎已经失去了竞争的能力了。

2、渗透率低,提升缓慢早在2012年,中国的网购渗透率就超过了美国,但在线旅游渗透率却落后美国几倍。从木桶理论的角度来看,虽然我们在酒店、机票、休闲度假游各个板块的互联网渗透率都有差距,但最明显的短板还在于休闲度假产品中的门票产品渗透率低、增长缓慢。想要改变现状显然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消耗。

教育死亡名单

从2014年开始,资本持续进入教育领域,预计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237亿元,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预计将突破1.2亿。截至2014年死亡以及被收购的在线教育企业不下30家,整个行业在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创业者盲目进入的情况下已经进入泡沫期。为便于观看,本次盘点涉及到了26家“死亡”的教育O2O企业,我们不难发现K12领域占多数,近年来,K12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成为了热门投资领域,但资本疯狂的背后也尽是心酸。

死亡原因:

1.过于乐观,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做支撑。以K12教育来说,这类项目多为提供在线授课、辅导、答疑等服务,但是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且很多时候是被学校和传统教育企业“垄断”的,因此这类平台如果体量过小很难对抗传统,一旦占线过长,现金流又不稳定就变得很危险。最典型的是“小龙女”龚海燕的梯子网和那好网,她在失败后曾说过自己“二次创业过于乐观冒进,战线拉得太长,以至于几个月前就花光了公司融资”。

2.行业巨头顶半边天,小企业难发展。新东方、好未来、腾讯课堂、淘宝同学这样的教育产业继续飞速发展,BAT等巨头持续通过并购或者入股的方式融合更多垂直教育企业,布局各自的生态教育圈,巨头在流量上的优势是小企业无法比拟的。

3.同质化竞争严重,缺少优质内容。目前在线教育最大问题是缺少优质的教育内容,简单粗暴地把线下的内容录制放到线上是行不通的,学习要有很高很高的积极性,课程缺乏相应机制,内容不吸引人,对学生来说会很痛苦。在线教育获取成本越来越来,同质化使得有些企业发展难以为继。

餐饮死亡名单

在过去的2014年,餐饮O2O领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创业项目,尽管不少项目永远停在了2014或者2015,但正是他们在创业路上的不断的尝试,使我们有了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餐饮O2O市场规模只有92.2亿元,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1389亿元,预计相比2014年将增长46.8%,五年时间这一市场以超十倍的速度迅速扩大。

但与餐饮O2O市场的繁荣风光不同,几乎很少有创业者会否认餐饮是个苦逼活,即便是如今借助互联网东风迅速崛起的品牌,迟早也将回归线下慢慢“熬”。从盘点可见,无论是外卖平台、垂直餐饮、单品餐饮亦或是餐饮服务商,各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亡企业。究其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死亡原因:

1、餐饮O2O领域巨头林立的今天,互联网巨头们更习惯于简单粗暴、有钱任性,直接用钱“砸晕”用户来培养用户习惯。但在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等混战背后,用户能够持续选择的入口是有限的,因此外卖平台必须步步为营,连淘点点这样的“富二代”在过去也未能有所作为,可见外卖平台的项目难度系数之大。

2、外卖O2O有两个必须占领的“高点”:客单价能高就高,如果高不了就高频,如果这两个一个都不占,就需要保质期长一些。尤其对于垂直单品来说,服务速度掌控力等显得尤为重要。品类太过单一或季节性太强,很容易陷入配送成本太高客单价上不去的局面,后期运营将一直处于打不平的状态。

3、餐饮企业做大的关键是餐品的标准化、集约化以及口感稳定性,如呷哺呷哺、海底捞,菜品单一,易标准化,而这些工业化流程最大的保障是中央厨房。但是中央厨房投入巨大,需要门店数跟得上才能平衡盈亏,因此没有跨过盈亏平衡点的企业关门大吉也就不足为奇。

4、在商家智能化、互联网化趋势下,不少创业者选择从卖管理软件、CRM、点菜工具等B端切入,认为做好B端,C端就能水到渠成完成O2O闭环。但在餐饮管理系统的竞争中,系统替代有较大的门槛,另外以B端为主,C端用户无感,B端和C端失衡严重,同样存在问题。反之,从排队(C端)切入,获取用户再切入商家餐饮管理系统似乎更容易最终完成交易。

社区死亡名单

社区O2O预计市场规模万亿。社区O2O是大风口。以家政综合服务和最后3公里快消品到家为例,2015年的亿元以上规模的融资事件有:5月管家帮获1.2亿人民币融资、4月Dmall获1亿美元融资、3月美到生活获2500万美元融资、爱鲜蜂获2000万美元融资。

资本看好,一方面因为市场空间大,几乎没有天花板;另一方面因为终极的社区消费端口还没有被找到。但社区不像出行,土豪砸钱改变消费习惯就好,这是很脏很累的活,每个社区的资源整合和后期把控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跑出来。因此,有人在挣扎,也有人倒下,而行业龙头未现。

本次盘点的社区O2O死亡企业有11家,其中有9家是在2013年成立的,所在城市以北京为主,涉及行业有家政综合服务、洗衣服务、家电后服务、宠物照顾、校园电商、物业服务。

死亡原因:

1. 在社区O2O领域,资本并非首要,线上流量也并非成功的关键,最重要的是线下入口与资源。线下服务需要大量人力,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如果缺乏高额的利润,则难以为继。

2. 社区项目,如家政、洗衣、快消品到家,平均客单量几十元,需要小步快跑,即覆盖高密度的社区用户,实现高频。而线下壁垒、社区经验壁垒、社区物理边界都是难以有效逾越的障碍,限制着社区O2O企业的发展。当微薄的收入难以覆盖高昂的成本时,创业平台就会面临惨烈的淘汰过程。

3. 用户使用习惯还未形成,表面似乎生机勃勃,然而随着宣传期过后,用户热情随即冷淡。

零售死亡名单

零售市场,一直都是一块人人垂涎的大蛋糕,零售巨头沃尔玛是在近期出炉的世界500强里摘得头冠,第二则是电商零售巨头亚马逊,这个市场有多“肥美”由此可见。随着沃尔玛宣布全面控股1号店,阿里天猫超市杀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已非常清晰,零售电商的争霸赛正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死亡原因:

1. 死于差强人意的本地化

生活日常用品是零售行业的主要内容,而住户聚集地的附近,都有商店和小超市,这些实体店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当零售电商切进去,一开始可以拿着低价位“忽悠”用户群,但当补贴潮过去,当这些电商的配送花费的时间比自提还要长、或者是送来的产品不是不新鲜就是质量有问题、选择和定制了衣服却发现附近没有体验店的时,用户必然抛弃零售电商。

2. 死于消费者动力不足的个性定制

个性往往意味着小众,而当你的小众用户群的消费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营运时,公司离倒闭也就不远了。在盘点过程中,立足于个性化定制服务的零售电商不少,有卖特产的,有专门定制衣服的,而在生鲜行业,则是以提供半成品的蔬菜居多。这些创意乍看之下非常有特色,最大做强之后的远景应该也不错,但是,这种创意不适合两种零售电商。

第一种是对社区化要求比较高的零售电商,譬如提供半成品和代买的蔬菜给白领,白领会在工作日开火做饭的比较少,周末有时间和需求他们也会选择自己逛超市,买菜之余顺便补充其他生活用品,让别人代买的需求不大,所以导致零售商辐射范围内每天下单人数必然少,这种情况下,提供代买服务的零售电商存活几率就非常小。

第二种是创业型的电商,譬如对体验店要求比较高的服装电商,无论是定制还是网上选择,这些电商主打的特色基本都是线下可以试穿、体验,这种情况下,像优衣库这种规模庞大、比较成熟的服饰企业,就可以轻松完成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要求,但创业型服饰电商的体验店必然不多,这样就无法满足大多数顾客的线下体验要求,尤其是对一些定制用户而言,这简直就是不可原谅的问题,不能体验,怎么敢放心下单?

3. 死于标准化不足

标准化,是零售行业一个重要的原则,货源,价格,品质,以及售后等,这都是衡量零售企业的硬件,在零售电商这里还需要加上配送时间。而零售电商入局之前,总是将故事讲得非常好听,一旦产生了问题,往往就陷入泥沼没有了应对之策。

金融死亡名单

据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7月月报》显示,截至2015年7月底,我国正常运营平台达2136家。数据同时显示,7月出现问题平台最多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山东、浙江。另外,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发布的P2P借贷行业上半年北京地区上半年报告统计,上半年北京P2P借贷行业整体成交额约为70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

死亡原因:

监管缺位乱象丛生

由于缺乏监管,P2P行业曾长时期的处于野蛮式的生长模式中。据P2P第三方评级机构安投宝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共有超过2100家P2P平台运营;而在2015年上半年成立的新平台就有约900家,许多国资银行背景的公司也加入到P2P大军。截止6月底,国资、上市公司和银行背景的P2P公司总计超过70家。但与此同时,上半年P2P行业就出现了456家问题平台,其中出现提现困难的平台占40%,而关站失联、诈骗类的问题平台更高达50%。

对于网贷问题,在出现清偿是否可以经营,也有待监管部门的细则出台。帮客网被网贷之家报道为“停止营业”;零壹财经曾报道其在6月份发出了清偿公告。但是就在7月22日出版的《山东商报》B2版面中出现了一篇题为“互联网金融管理办法落地——帮客网全面解读《指导意见》”。截止到发稿前,品途网记者并未在其官网上发现新的标的。

据了解,帮客网已经进行了A轮融资。其实,较为知名的平台也曾出现过负面新闻,比如说红岭创投出现坏账等。

除了较为严峻的网贷问题以外,众筹、消费类金融产品也需相应细则和配套措施完善。

服务商死亡名单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越来越普及,进入DT时代之日可待。正如前几次工业革命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创新一样,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止改变了生活,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战争逐渐从实体战争转化成信息战争,在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当属计算机技术。

服务商在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革新都与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之前,笔者曾盘出了97家服务商企业,这些企业都通过技术为行业默默提供支持。其中多个细分领域都受到了资本的大力支持,但也有许多企业在革新中不断被淘汰。

死亡原因:

1.技术革新节奏慢。服务商企业多以技术为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策略跟上时代的同时,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也是对服务商的一个高要求。在这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企业因为技术有些跟不上,还停留在原来的步调,导致了失败。

2.缺乏创新。在服务商的企业中,许多企业早就奠定了自己领军人的地位,许多新兴企业还是走巨头的老路,生态链不够完善,资金链上也没有巨头企业雄厚的背景,发展又缺乏创新而惨遭淘汰。

运动健身死亡名单

运动健身O2O虽然还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但随着中国家庭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对健康的关注,会迎来可观的增量市场空间。

但在早期阶段,总有人要去试水,有人要被淹没。尽管人们只会记得那最成功的几个,但创业的精神弥足珍贵。

本次盘点的运动健身O2O死亡企业有4家,全部成立于2013年,所在城市以广州和上海为主,主要从事移动应用的开发。

死亡原因:

在这个数据驱动的经济时代,创业企业勾勒着用户贡献的有价值的健身信息大数据。可信息如何能尽早变现?必竟对创业企业而言,先活下来,才能谈发展。

殡葬死亡名单

本次盘点的殡葬O2O死亡企业仅有1家,2014年成立时,它以未上线即获200万融资被媒体报道。但仅一年后其网站即被关闭。

死亡原因:

1. 市场环境。国内殡葬行业牌相对封闭,且受体制影响的垄断性市场。

2. 用户消费习惯。尽管现阶段还享受着高利润的线下商家的价格不透明,但他们的经验还是被用户信赖和认可的。

3. 低频,而且除了网站搜索投放,现阶段很难有合适的方式去推广品牌。

一点总结:互联网+,天条规则

1、基于时差选行业

不同产业受到互联网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意味着不同行业O2O项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不一样的。创业者要善于利用产业时差,去发现那些尚未被重视但是具备一定潜力的行业。当别人都在做餐饮,你可以去做家政,当别人都在做家政,你可以去做按摩。

2、基于痛点做产品

O2O只是形式而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需求本身。解决的问题是不是用户的刚需?是不是用户愿意为之买单?是不是高频次的消费?这些问题都将决定这个O2O项目的生命力。创业者要抛开所谓的O2O外衣,去找到这个产业的本质和用户的痛点。

3、基于内容做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人人皆媒体”的效应,使得媒介传播效率大大提高,内容本身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优质的内容、事件是品牌传播的关键。叫个鸭子、鹅滴神这种项目的走红,和一个好的名字有很大的关系。创业项目做传播的一定要重视内容运营的重要性。

4、基于速度做势能

对于创业者而言,有些时候,速度胜过一切。必须在短时间内形成细分领域的品牌知名度,进而去融钱聚人整合资源,持续打造品牌势能。如果没能利用好这个时间窗口,那么很可能就会被巨头盯上,后果很可能这个市场你就出局了。

5、有选择地规避平台黑洞

各种类型的O2O项目,在线上都将面临“平台黑洞”效应,一些大 的平台携用户和数据占有入口资源,会让很多新进创业项目卷入这个“黑洞”。创业者在自身资源和能力还不具备迅速做起势能的时候,要注意回避平台黑洞,不去 跟这些大平台拼流量,最好选择重度垂直的细分市场,做深做透。

【人物】李善友:要么成为顶尖人物,要么跟随顶尖人物,绝无第三个选择

李善友这篇《挟用户以令员工》的分析文章,真正让外部市场和客户需求去引导企业内部组织、流程、效率、效能全面提升。这是很好的方向和必须努力实现的企业治理。

来源:颠覆式创新研习社(ID:dfscx2014)

作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正和岛岛邻李善友

为什么讲小米?把一个案例推到极致之后,对人心的打动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先来看小米的团队

洪峰
联合创始人,MIUI产品负责人。他来自于谷歌,曾任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谷歌美国高级软件工程师。
刘德
联合创始人,负责小米手机的工业设计,现在也负责价值链投资。他毕业于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曾创办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
周光平
联合创始人,负责小米公司硬件。他曾是摩托罗拉机型“明”的硬件研发负责人,也是全世界著名的天线专家。
在雷军找他的时候,他自己已经创业了,小米那个时候融资估值也就两三千万美元,周博士自己的公司那时候估值也差不多,而他居然放弃了原来的创业,加入了小米,他是怎么被说服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王川
联合创始人,小米电视的负责人,是雷军多年的朋友。
Hugo Barra
合伙人之后的第一个副总裁,负责小米国际业务拓展。他曾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安卓产品副总裁,居然也加入了小米。
陈彤
新浪总编辑、执行副总裁加盟小米担任内容方面的副总裁。

 

所以我说,没有请不起的人才,只有付不起的诚意。跨界竞争时代,合伙人也必须跨界。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运作,互不干涉。这些合伙人全都是做产品的,而每一个人都负责一块业务,独立去运作。

洪峰曾经亲口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他发现小米电视有问题,他太太也说有问题,然后叫他去跟王川说。洪峰不同意,他说:

第一,王川在电视方面比他懂得多,如果他能发现这问题,王川自己也会发现。

第二,他自己的事还顾不过来,干嘛去管王川的事。

我曾经问过所有的合伙人,他们之间是怎么沟通的,他们说他们之间很少沟通,每个人都独立做自己的东西。


要么成为顶尖人物,要么跟随顶尖人物

 

最顶尖的人物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搭档龚焱教授讲过一句话:“今天的时代,无论多大的创业,10个人就够了。”他讲得有点夸张,想表达的意思是说,你找到10个最顶尖的人物就够了。

小米的这8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创业公司,为什么他们到了一块儿来创业?他们说:

第一,公司足够大,

第二,雷军足够聪明和勤奋,他Hold住我们。

林斌是雷军找到的,洪峰和黄江吉是林斌来推荐的,而刘德的太太和洪峰的太太是室友。

真的证明了一件事情,找到5个顶尖人物,他们自己就会组建出一个团队。

所以团队早期的招聘是极为重要的,雷军自己说他早期80%的精力花在招聘上,我觉得这句话说得不过分。

所以对我们来讲有两个选择,要么成为这个时代的顶尖人物,要么跟随顶尖人物,没有第三条选择。

雷军除了自己的团队之外,他其实现在已经拥有一个雷军系了。

对雷军支持很大的人其实是他的投资人,其中最重要的投资人是刘芹。刘芹是中国最好的早期风险投资家之一。他领投了小米前三轮的融资。

小米第一轮融资的时候,雷军打电话给刘芹,说:“刘芹,我要做手机,你投不投?”刘芹说投啊。

当只有一个主意,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在想法也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刘芹毅然按2500万美元的估值,投资了500万美元。他看的是什么?人!

大约在第一轮融资后的6个月,小米进行了第二轮融资。第二轮估值2.5亿美元,此时小米只有54人的团队,其他什么都没有。54个人值2.5亿美元,看的还是人。

更匪夷所思的是第三轮融资。第三轮估值就到了10亿美元,又是半年以后,那时小米只有34万部手机的订单,一部手机都没卖出去,小米的估值就已达到10亿美元。

我问刘芹:“你前两轮投资我都能理解,为什么第三轮投资10亿美元,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也来领投。”刘芹讲了一句话,他说:

“善友,你想想看,雷军已经创过业,成功地上市,他投资的企业也这么成功。你认为雷军出来创业,市值到多大的程度才能满足他自己的抱负?所以雷军的估值只要在百亿美元之内,我都闭着眼睛就投。”
看的依然是人。

那百亿美元是谁来投的?雷军遇到了另外一个投资大鳄,这位来自俄罗斯的投资人,Yuri,他是一个物理学家转型做投资人的,他创办了DST,DST投资了京东、阿里巴巴、Facebook。

他问雷军:“你需不需要投资?”雷军说大概年底的时候需要。

他问:“年底的时候,你认为估值多少?”雷军说大概三四十亿美元吧。

然后他说:“我现在就投资你,按照40亿美元投资,你能不能让我进去?”这是40亿美元时候的故事。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是人才。为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这么重要?假如你能跟顶尖人物建立连接的话,你跟着起来的势能就会非常大。你要么成为顶尖人物,要么去跟顶尖人物建立连接。


所有的东西简洁成了产品

 

小米在管理创新上是去管理化。在小米,我们会看到很多毁三观的管理文化。在这个地方,没有KPI,只有两个本质目标,

第一,用户是否为新产品尖叫,

第二,用户是否愿意推荐给朋友。

我坦白承认,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认为是雷军宣传的话、吹牛的话,但是跟他的合伙人以及很多员工聊了之后,我认为,这个公司的确把这两个目标当做它的核心文化。

我们都知道,人事管理最基础的抓手是绩效管理,小米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小米找到了复杂背后的那个简单,那就是产品。产品成为核心的核心。

在小米,管理层要有产品经理思维,工程师要有产品经理思维,销售员要有产品经理思维,全体员工都要有产品经理思维。所有的东西简洁成了产品这一个东西。一切从产品出发,所有其他的管理手段全都不需要。

小米这几个合伙人,没有一个财务人员,没有一个管理人员,全都是做产品的。所以你会看到在这个公司里,做产品的人地位一定是高的。

小米的另一个管理文化,就是没有管理层,组织结构超级扁平化,他们的合伙人就是项目负责人,尤其是在早期的时候,公司只有三个层次:项目负责人、小组组长和普通员工。

外面无论多大腕的工程师加入小米之后,都没有头衔、没有职务,小米的主流文化是没有职务的。团队大了会把产品分拆开来,再保持小团队。

小米没有组织架构,米聊群就是基本的组织架构,一件事情需要沟通,就把需要的人拉进米聊群里,事情结束,米聊群就结束。

黎万强甚至告诉我说,他们也很少发邮件,我问他,如果他不发邮件,报销拿什么当凭证?他说米聊群里面的东西,截个屏就可以当凭证了。我又说他为什么不发邮件?他说太慢了。邮件已经太慢了!

我们所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如绩效管理、级别体系、员工活动、内部沟通、内部培训等,小米几乎都没有,尤其在早期的时候。

我问他们有没有培训,一个早期员工说没有,我问为什么没有,他说他们坚信,一个员工80%的技能是在工作中学来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培训呢?在工作里带出来不就可以吗?


挟用户以令员工

我认为,小米的管理有三化:管理广义化、管理外部化、管理游戏化,我把它称为移动互联网“异化”的管理。

管理广义化是指让快节奏的工作氛围来影响员工行为,让业务管理来驱动员工管理。

我曾经问黎万强,他们在金山的时候不是有一般公司都有的管理吗?黎万强跟我说:

“李教授,在金山的时候,我们的版本是每年更新一次,有的时候每两年更新一次。可是在小米,我们的MIUI版本是每星期更新一次,今天的速度是过去的很多倍。”

我突然明白了。

我研究小米的案例,需要跟很多人聊,有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小米员工,有一次跟我沟通,约到半夜,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们晚上10点钟从公司出来不好意思,因为周围的人都在那儿加班。

晚上10点钟出来觉得不好意思,换句话说,小米形成了一个快节奏的氛围,用这个节奏、用这个速度来管理员工。你说,哪有比这更狠的管理了?这简直是太残忍的管理了,速度稍微慢一点就落后了。小米是用速度来找齐,用速度来同步。

换句话说,小米是用业务管理来驱动员工管理,我把这叫管理的广义化,他们不需要单纯为了管理而管理,业务管理本身就会驱动管理。

小米的管理外部化就是透明。公司要求工程师必须泡论坛,必须上微博。每个星期五更新数据,星期二让用户来反馈。

小米有10万个评测员,评测有四宫格:最好的、不好的、最期望的和最需要去掉哪个功能。然后得分最高的那个人就会得到这个星期的爆米花奖。

小米用用户管理来激励员工管理,挟用户以令员工啊。不是没有管理,是更狠的一个管理,让用户直接管理员工。不是没有管理,只是把管理的本质找出来,而不是那些复杂的东西。

小米的管理游戏化,就是让员工成为自己产品的粉丝。如果你的员工都不是你的产品的粉丝,你何能指望让外人成为你的粉丝呢?小米是如何让员工成为粉丝的呢?

员工入职就送工程机,而且员工可以领F码,F码可以送给自己的朋友,这样,员工的朋友也成为小米的粉丝。让员工成为产品的代言人,成为微博里边的小V。

小米把人员管理嵌入到业务管理中,把内部沟通融入到外部沟通中,把所有的管理、文化、价值观、愿景等,都融入一件事: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换一句话说,产品成了引领、激励和衡量一切的风向标,通常意义上的管理消失了,不是做减法弱化了,而是消失。管理融于产品,或者我们把它叫做产品引导型的管理,这不也是一种管理的降维化吗?

小米电视从百度挖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他只做了3个月就离职了,他说“我觉得我在你的公司里边根本就没有作用”,换一句话说,他没有摸到小米的脉,还在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做事。在小米,产品就是管理,管理融于产品。

我有一个大胆的预言,未来有些岗位会消失,或者说这些岗位的重要性会下降,比如,传统意义上的集团副总裁会消失,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运营部的作用会下降,总裁办根本就没必要存在了。

一切拿产品来引领,产品研发团队就是特种兵部队,因此增加的岗位,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产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或者叫特种兵部队的队长。

雷军在创建小米的同时,对金山进行了小米化的五个改造:

第一
包产到户,成立独立子公司,成立了四个部门,实行目标管理法。
第二
关停并转,通过这种方法,将原来所有的业务聚集在三个业务上。
第三
放水养鱼,弱化KPI,不在乎财报,只重视产品。
第四
腾笼换鸟,把原来基于PC的业务用于进军移动互联网,小米手机的云就是金山提供的。
第五
筑巢养凤,即大手笔吸引人才。

 

通过这几点改造之后,金山的市值从原来几亿元涨为30亿元,猎豹也成功地独立上市。所以雷军重返金山,其实只用了他精力的10%左右来管金山的事情,结果金山改造大获成功。

一定程度上讲,雷军对金山进行改造这件事情,比小米可能更难,大家知道小米是从头做的,而金山则需要改旧换新,是一件更难的事情,而他居然成功了。


小米VS海尔:业务和管理哪个更重要?

我们把小米和海尔稍微做一个比较。在传统企业中,张瑞敏先生是讲互联网讲得最多的人,我们来看看他讲的几句话,非常好。

“当下的企业必须接受互联网思维的改造,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指企业的平台化发展。”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
“小微化改造,海尔‘利共体’进行时。”
“人单合一。”

 

他在中欧演讲后回答提问时说,海尔互联网转型有三个探索,第一是战略,第二是组织,第三是薪酬。

我们曾经去海尔对张瑞敏先生做了访谈,他讲了很多关于互联网创新的词,但他完全没有谈产品,他讲的是管理、战略、文化、价值观这样的东西。

有人质疑海尔,产品是企业成败最好的佐证,海尔的产品在哪里?没有卓越的产品充当企业与公众对话的媒介,再了不起的管理变革意义又在哪里呢?

究竟是管理重要还是业务重要呢?这个问题在我当年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曾纠结过,我说管理重要还是业务重要啊?我最后证明说管理很有价值,以此证明自己有价值。

其实这是一个无厘头的比较,张瑞敏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产品驱动也好,管理驱动也好,最后都会殊途同归。”

还有一位管理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更直接,“管理驱动是气宗,产品驱动是剑宗,如果产品是倚天剑的话,管理是可以驾驭利剑的九阳神功”。

这个说法在上一个时代绝对是正确的,但很显然在今天这个时代是错的,产品才是一切。小米4年估值450亿美元,海尔30年,我把它的港市和沪市两个加起来,大概是155亿美元。

然后我们问张瑞敏先生怎么看小米,他说现在小米小,小米长大以后也会遇到像海尔一样的问题。杨元庆也讲过类似的话,他们都以为小米小,完全没有意料到小米已经很大了,而且小米现在的成长速度很快。

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的对手是时代,借用张瑞敏先生的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王健林:五年后没有纯粹的互联网公司

网易财经讯 8月10日,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出席首届“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王健林表示,纯粹发展线上找不到出路,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才有未来。

王健林还表示,五年以后没有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我们不会看到有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和实业公司的说法,因为都融合在了一起。”

以下为王健林演讲实录:

习总书记在上个月座谈会上强调两个事,中国拥有的核心是实业强,实业的信心是中心共赢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几年互联网概念下提出互联网经济,说实话那个时候有多少人担心,担心的是虚拟经济被提到如此高的高度,在世界各国上是没有出现过的,而且在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中国振兴虚拟经济而提升实体经济走出一条发展道路,这个是没有过的。所以在今年两会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这个字,我觉得我的担心消除了,第二个看简单的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经济这一个字的变化,互联网换了+是代表思维变了,思想变了方向变了,不光提互联网、发展互联网只发展到线上这样的出路,一定是互联网与实业融合,线上线下的融合,这才能够真正为互联网的发展也为我们实业长期持续发展找到一些方向,所以加了一个字的基础上,是中国政府思维发展重大变化,强调线上线下融合,只要今后一方面是互联网一方面是实业进步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也认为,像谷歌(音)先生讲的,5年以后没有互联网公司能存活,他讲的一样,眼下我们国家十年内不会看到有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实业公司在,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一下万达在做互联网+,万达与互联网实业融合做什么。

第一互联网+三步,大家知道万达做商业中心的,今年上半年到店访问人数、消费者90多亿人次,预计今年到年底有一个消费者高峰期,因此我们分析今年全年是不到20个亿,2020年可以肯定的说是绝对有把握超过100亿人次。因为除了万达自己在发展自己的万达广场,现在跟购物中心做联合体,联合发展,我们投钱对其他购物中心进行数字化改造,这些也会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和联盟,这些融合在一起那时候一百几十亿人次。这么大的消费人次问题来了,我们知道通过计数器来了这么多人,但是来的是谁?每一个消费特点是什么,这个是不掌握的,所以对万达来讲我们迫切需要解决我们的消费者,为消费者画像,掌握消费者的数据,通过大数据运用和分析,找到今后上午发展的逻辑,所以我们几年前就开始投资,今年10月份在程度大数据中心可以投入运营,如果经过一年时间以后,那么到明年年底,我想我们能够比较准确提高在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年龄层次,每一个年龄段的人喜欢什么,这个和网购有所不同,我们这个数据相对讲,数据链缺失的环比较小,网络购物有一点,只有在网络上购物行为才能掌握,但是你来吃饭、唱歌健身这些很难掌握他的消费行为习惯,而我们这些店相当于在社区的周边,半径几公里的人每个月去几次,通过我们数据中心都可以。这个大数据的掌握,我们就能我们今后商业的发展,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将来为国家提供有益的数据支持。

现在因为万达正在全面推行轻资产,就是因为过去重资产模式通过销售获得现金流再投资广场太慢了,而且这个模式还受了一个限制,就是房价低的地区我们进不去,房价如果低于6000元赚不到钱,所以这个城市我们进不去,所以很多城市迫切需要我们进去,过去因为房价原因我们进不去。现在改为轻资产模式,用别人的人钱投资,产权是别人的,租金绝大部分是别人的,我们只提供设计、招商、服务等,这个模式下来以后,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所有只要超过40万人的城市都可以进去,我们分析只要35-40万人就养活一个十几万平米的万达广场,一下思路打开了。轻资产模式的推行,意味着万达广场大量加速,这些就是迫切的需要我们互联网的数据来提供支持,所以我们第一件事就是互联网+商业,这个数据中心我们起名叫万达电商公司,李彦宏投了一部分,这个公司将来主要目标就是收取这些消费者的大数据,将来将大数据再卖给其他的企业,比如说卖给我们自己的企业,这是我们第一件事互联网+商业。

第二个互联网+金融,万达在发展当中,万达正在筹建金融集团,有了一些金融单位,这个金融集团需要跟互联网结合。到今年底万达掌握了20万台速度发展,加上我们的合作伙伴估计到2020年超过100万台收款端口,那个时候可能是云POSS,可能到那时候没有收款,就是一个二维码支付,怎么都有一个首款的端口。还有一些现金的,到了三四线城市很多人使用现金,必须有一个收款的端口,不管模式怎么,收款现金流模式不会变。我们掌握这么多现金流的入口,需要把这方面转化成为金融集团服务的一个价值。比如说这个商家卖了500万,他的成本大概300万或者350万,根据数据我们掌握现金流入口端口情况,我们的金融可以为这个商家做出一个分析,给他一个售罄,然后他就可以把贷款拿走,我想不需要走传统的抵押担保这些模式,就是完全创新的模式,因为我们数据和网上金融结合我们马上放款给他,我们不走月还款,我们可能会做次还款,比如说不影响简单再生产情况下,我们可能一次还万分之一的模式。这个互联网和金融就结合起来了,所以万达这个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是不希望也不可能大量开实体店,大幅度降低了融资的成本,至少在我们开的这些店里面来解决中小商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万达广场里面95%是5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店,主力店只有两三个,主力店是商业的稳定器,过去讲百货,将来我们跟苏宁谈合作,可能是苏宁的主力店,有这两个主力店就够了。主力店是万达广场的稳定器,但是租金提升幅度不大,小的商家租金可以提升,这些商家在传统金融机构里面很难通过信贷模式获得通过成本低的贷款,所以我们的互联网金融集团是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个互联网+旅游,万达现在成立了自己的旅游控股,我正在打造成大中国旅游首届投资大会上讲,万达的目标是5年内打造成为全球最大旅游企业,我们这个是规模而言,不是讲收入,到访人次超过2亿,成为规模最大的企业,迪斯尼并不是旅游到访的收入,还包括很多产品在内的收入。

现在已经开业三个大型的项目,西双版纳、武汉、长白山等,还有正在建设十几个大型旅游目的地,建了这么大型的旅游目的地,我们需要有渠道来输送,于是通过并购和自己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旅行社,这是线下渠道,后来在实践运行当中发现,线上和线下需要融合,于是在几个月前投资了同城网,打造了线上线下目的地融合为一体在中国唯一旅游模式,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有目的地线下公司和线上渠道在一起,现在很多旅游网就是纯线上,旅游是纯线下,但是没有目的地,我们正在打造大型的目的地,我们把这种线上线下目的地捆绑在一起,我们推出若干个产品,这样就有比较便宜的价格,现在正在做这个事情,因为融合刚刚完成,所有产品会就明年陆陆续续推出来,万达做的也是互联网+旅游。

第四点互联网+影视/电影,万达院线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影视企业之一,收入增长了40%几,净利润比收入增长幅度还要大,为什么在中国经济逐渐放缓的情况下,他还连续5年保持基本上40%-50%环比增长,首先是中国电影盘子逐渐增长,电影的人均座位收入是行业的2点几倍,净利润是美国电影行有5倍,因为还有其他是在外面店里面开的,核心的原因就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来发展获得了超高速的发展。我们估计这种速度还会持续向前发展,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也做了一个判断,2020年有可能做到北美市场的1.5倍,现在看来2017年就会超过北美市场,今年可能会超过400亿。为什么这么快呢?其实主要增长大家可能忽略了,是来自于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增长基本上是个位数,因为一二线市场商业的中心,电影院可投的地方也减少了,大量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发展得这么好靠互联网技术,万达院线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会员渠道和线上的销售平台。这些会员主要通过线上网络来维护,来售票,来推出销售措施,成本也低,也无需做平面广告,成本比较低,消费折扣比较大,特别很难买票的时候,而且现在正在运行更多的新的互联网软件技术,我们最近很快会引进北美新的技术,对电影的播放进行预测,上映前预测准确率可以接近80%、90%,万达院线是网上全国统一拍片,是全国的一个数据中心可以通过数字的播放,知道哪个影城拍多少现在放多少片,线上线下融合才使电影院公司收入增长,互联网+电影要把电影制作和电影发行叠加在一起,所以你只要看万达发展非常快的一些行业,他都是线上线下融合。刚才我讲的旅游提出口号2020年2亿人次1000亿收入,现在也才100多亿,5年能翻这么多吗?能喊这么多口号是有数据分析的,我们现在成立万达旅游控股,下一步发展的还有儿童娱乐、旅游等这些新的业务都会充分地思考怎么样线上线下融合在一起,来发展互联网+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结合好才能促使这个企业倍速的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这就是万达目前互联网+做的简单的事情,我们还在学习过程中,互联网+如何走在全世界都是新课题,也没有成功模式,但是这是今后所有实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唯一的方向,谁不融合就会被抛弃,这个世界变化很大,谢谢大家!

【人物】这位俄罗斯人同时是马云雷军刘强东的投资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ID:forbeschinaonline)

文丨Parmy Olson

那是2011年一个干燥的夏夜,俄罗斯互联网投资者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正跟刘强东共进晚餐,后者是中国新兴电商公司京东商城的创始人。

这家小小的本地餐馆刚好能够摆下五张餐桌,旁边坐满了为刘强东工作的快递员。在这个城市,就是这些人把从食品到书籍再到服装的所有商品运送到刘强东的客户手上。

这里并非繁华的北京城,而是中国西北边陲最偏远的沙漠城市之一,即距离哈萨克斯坦只有一射之地的乌鲁木齐。米尔纳乘坐五个小时的航班从北京飞来,又开车穿过尘土飞扬的风景,就是为了亲眼看看京东的创始人是如何跟自己的一线员工进行互动的。

这些快递员三五成群地走到米尔纳和刘强东的跟前,举着白酒,向他们的大老板敬酒。刘强东对每个员工都很友善,但当他站起身来,他便用一种克林顿式的个人魅力让人群激动起来。

刘强东谈到的几乎都是客户服务,这跟他在视察全国各地时向其他快递员发表的激励演讲并无不同。京东的营收每年能够增加两倍,而中国在线购物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0%。相比之下,实体商店的这个数字只有10%。

此时的米尔纳,并不是在试图抉择是否要投资于刘强东。他已经考察过那些数据,并在三个月前向京东注资5亿美元。他长途跋涉到中国的偏远之地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

“你需要接近公司创始人。”眼下,米尔纳在自己位于加州洛斯阿尔托斯山的豪宅中解释道,他正坐在现代装饰风格的会议室当中,身穿灰色的健身服。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前物理学家通常不饮酒,但他在那个晚上倒是喝了很多白酒,让自己跟刘强东的数小时会面能够宾主尽兴。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科技投资者之一,米尔纳的投资之道带着点自相矛盾的色彩。在公司创始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前提下,米尔纳不会要求在公司董事会获得席位,但他会定期拜访那些创始人,以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插手公司事务已经过时了,而大谈互联网的未来和宇宙本身则正流行。

对米尔纳来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重要,以至于他在2014年出差了200天,主要是考察他在中国所投资的公司。这就是为什么在那次乌鲁木齐晚餐两年之后——当更多的投资者争着要投资京东时——刘强东向他的挚交好友敞开了大门。

米尔纳通过他的公司数字天空科技(DST Global)又向京东投资了2.5亿美元,使其持股比例达到8.9%。如今,这些股份价值30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米尔纳的最大胜利仍然是在2009年押注25岁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当时他向Facebook投资了2亿美元,最终获得40亿美元的回报。在2011年福布斯报道米尔纳的封面文章中,这笔交易是主要内容。

从那时起,米尔纳的点金之手不断命中硅谷一些最成功的热门公司。DST入股了AirBNB、Twitter、Spotify、Lending Club、Snapchat,甚至还包括WhatsApp。

最近一段时期,DST还投资了中国三家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

2011年,DST向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注资约5亿美元,所获得的股份如今市值在25亿美元左右。就在同一年,米尔纳又向炙手可热的智能手机厂商小米科技投资了数额差不多的资金,换来小米7%的股份,如今估值在32亿美元左右。

对米尔纳来说,2011年是忙碌的一年。除了在中国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交易以外,他还迎来了跟艺术家朱莉娅•米尔纳(Julia Milner)的结婚十周年纪念,他们在家中举办了一场奢华的婚礼,弥补了结婚时没有办婚礼的遗憾。“我想在十周年的时候举办,就在那一天。”他不带感情地说道,指的是2011年11月11日这个新奇的婚礼日期。

总之,米尔纳的DST多年来每年都会投资于处于后期阶段的互联网公司,投资总额已经达到了50亿美元。通过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和出售股票,DST已经获得100亿美元的现金回报,外加价值90亿美元的股份。

把DST已经拿到手的所有退出回报加上其现有投资组合的总价值,你就能得到惊人的190亿美元。

中国公司在DST的投资组合中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并贡献了60%左右的回报。

这并不意味着米尔纳已经把硅谷抛在脑后。他“拒绝否认”自己参与了Pinterest的最近一轮融资(据说融资规模达3.67亿美元),这表明他可能也已经参与其中。

他愿意承认的投资失策是未能搭上优步(Uber)的快车。

DST曾有三次机会投资这家如今估值突破400亿美元的汽车共享服务公司,但米尔纳每一次都没有出手,因为他担心该公司创始人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无法搞定优步跟监管部门和全球各地城市之间的法律纠纷。

“我低估了特拉维斯,那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他耸肩道,“这让我寝食难安。”

如果米尔纳的投资策略拥有一种特征的话,那就是:贵精不贵多、大手笔押注、尽早入场并以巨额回报为目标。在过去五年中,米尔纳的团队审核过全球范围内的250家公司,并只对其中一小部分进行了投资。

到目前为止,DST已经完成四支基金的募集,其中第一支由俄罗斯钢铁业亿万富豪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提供资金支持,而最后一支通过数家主权财富基金和美国东海岸的一些高净值人士完成融资,其中没有来自俄罗斯的资金。“投资者基础应该是全球性的,对此我是一个坚定的信徒。”米尔纳如是说。

米尔纳工作很低调,他很少对外公布自己的投资交易。就是到现在,也几乎没有人知道,他还从WhatsApp的成功故事中分到一杯羹——全球只有两家投资者做到这一点,他便是其中之一(另一家是红杉资本)。去年,在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这家移动消息服务巨头的数周之前,米尔纳斥资1.25亿美元从WhatsApp创始人手上购得一部分股份。

米尔纳不愿讨论Facebook的收购交易,但据一位接近WhatsApp的消息人士称,米尔纳在2014年1月跟这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扬•库姆(Jan Koum)最终达成口头协议,而他在此前三年时间里一直尝试入股该公司。

在那几年里,米尔纳花了大量时间用来跟库姆建立关系。后者同样会说俄语,并曾造访米尔纳位于洛斯阿尔托斯的住宅。最后,WhatsApp接受了DST的入股,把这当成某种形式的保险,以防他们跟Facebook的交易告吹。

米尔纳出生于莫斯科,他原先在莫斯科国立大学(Moscow State University)研究理论物理。之后,他开始创业,在上世纪90年代把Mail.ru打造成俄罗斯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

2005年,米尔纳创立了DST,以投资互联网公司,比如俄罗斯社交网络巨头Vkontakte。他从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Mail.ru上市即由这家投资银行运作——为公司招募了一些顶级交易撮合者。

“(高盛)最先为我们引介了Facebook,所有的一切就是这样被联系在一起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在空气中捻转着自己的手指。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米尔纳频频飞到硅谷,以拉拢扎克伯格那样的公司创始人。之后,他斥资8亿美元入股了Twitter,还投资了星佳(Zynga)、Groupon和AirBNB。近来,米尔纳的投资对象则包括Snapchat、Spotify以及Lending Club。目前,DST已经从星佳和Groupon退出,但继续持有着AirBNB的股份。

米尔纳大举进军中国在2011年一下子就拉开帷幕。当年年中,米尔纳把DST的总部从莫斯科迁到了香港。此后不久,他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谈成了投资京东、阿里巴巴和小米这三笔最重要的交易。

在那时候,DST已经在中国有了耳目。快人快语的哈佛大学MBA毕业生周受资(Shou-Zi Chew)花了一年时间去结识中国20多家顶级金融咨询机构的主要合伙人,这些公司包括易凯资本和清科集团等等,其中由包凡领导的华兴资本向周受资介绍了快速增长的京东。

这让米尔纳在2010年12月跟刘强东首次会面,并达成了DST出资5亿美元购入京东8.8%股份的协议。

在已经入股京东的情况下,米尔纳具有了跟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接触的“圈内资本”——两人已经在2005年的时候见过面——最终也成功出资购入了阿里巴巴个位数比例的股份。

DST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约翰•林德弗斯(John Lindfors)表示,那些中国咨询公司对DST在中国建立自家的人脉提供了很大帮助,“不过,从贡献人脉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来源其实是其他公司创始人。”

在投资京东的交易尘埃落定的时候,周受资正利用他的公司创始人网络追踪DST的下一个目标:小米。这家公司当时在中国之外几乎无人知晓,但创始人雷军是中国知名的明星企业家。

周受资请求被引荐给一些由雷军担任天使投资人的初创公司,然后他通过这层关系在2011年3月跟雷军约定了一场会面。2011年9月——此时距离小米发布自己的首款智能手机已经过去一个月,但还没有上市销售——米尔纳、周受资和林德弗斯在小米拥挤办公室的一张茶几旁跟雷军坐了下来,一边交谈一边喝茶。

从表面上看,投资小米似乎非常有风险。硬件制造商在中国多如牛毛,而三星和苹果吞噬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部分利润。小米希望仅通过在线渠道销售自己的手机,不过谷歌已经在Nexus手机身上尝试了这种商业模式,而效果并不能算是获得了主流成功。

米尔纳把那些问题放在一边,他发现雷军整合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铁三角”系统计划像闪电一样击中了他。

“你不能只擅长一件事,而是要精通所有的三项。”雷军在会谈期间如是说。

“通常你遇到的是雄心勃勃的创业者,但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林德弗斯说,“但雷军就是那个全能选手。”

数小时后,DST的三个人走出雷军的办公室回到车上——周受资坐在前座,米尔纳和林德弗斯坐在后面。在北京车流中前进的同时,他们兴奋地彼此交谈着。

“我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测,猜他以后能够带领这家公司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林德弗斯回忆道。米尔纳转向其他人,“我真的想投资这家公司。”他说道。后来,雷军告诉他们,他从未想到DST会投资。不过,经过几个月的尽职调查之后,米尔纳的公司在多轮融资中(包括三轮独家融资)共计向小米投资了5亿美元,从而获得该公司7%的股份。按照小米最新的估值计算,这些股份价值在32亿美元左右。

米尔纳是怎样获得独家投资机会的呢?

“也许是当时并没有太多的人真的相信这家公司。”他若有所思地答道,然后重复了自己的口头禅,“要相信,你就要靠得近。”

米尔纳继续靠近雷军,一年当中两人大约要见上十次面,通常是在这位小米创始人的地盘。米尔纳跟雷军这样的公司创始人能够聊上数小时之久,一开始是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然后就会引申到更宏大的理念之上。去年,米尔纳送给雷军一套宇宙微缩模型作为礼物。

与以往一样,当被问及他是如何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米尔纳并不热衷于谈论细节。投资中国全在于“适应环境”和脚踏实地,他这样说道。米尔纳总是会挑选哪些看起来将在未来10到20年改变世界的创始人进行投资。

米尔纳发现,自己很难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找到家的归属感——尽管他在俄罗斯、以色列和硅谷都拥有房产——这对DST向联系紧密的硅谷渗透起到了帮助作用,然后是向联系更加紧密的中国渗透。“当你(一年)要出差200天,你会产生一种自己不属于任何地方的奇怪感觉。”他打着手势说道,“是真的不属于任何地方!”

米尔纳把这种全球视野转化成了自己的主要爱好,他正致力于推动宇宙的起源和未来这些“更宏大问题”的论述,他将之称为自己的“使命”。

几年前,他跟人联合发起了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这是一场光鲜的年度颁奖盛会,它已经变成某种科学研究的奥斯卡奖。在去年的颁奖典礼上,为获奖科学家颁发数百万美元奖金的嘉宾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和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这样的人,那似乎把登上舞台的受奖者惊得目瞪口呆。

对于米尔纳的另类项目来说,突破奖仅仅是个开始。另一件事情是,他为一家名为全球大脑研究所(Global Brain Institute)的组织提供了资金支持。米尔纳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抱有一种乐观的看法,这跟埃伦•穆斯克(Elon Musk)、比尔•盖茨(Bill Gates)以及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迥异,因为他认为计算机将永远无法完全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相反,米尔纳相信,我们将最终成为计算机和人类之间一种全球共生脑系统的组成部分。

戴着宽大眼镜的弗朗西斯•海利根(Francis Heylighen)是一位满头银发、长着浓密山羊胡须的数学天才,他目前正在建立世界首个展现全球大脑面貌的数学模型。海利根的工作得益于15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这是米尔纳在过去五年中自掏腰包拿出来的。

米尔纳在2011年联系了海利根,就在他自己忙于中国的数十亿美元投资交易谈判间隙。当海利根收到米尔纳的电邮时,他还以为是垃圾邮件。

“不可能会有一位亿万富豪给我发来电子邮件。”他回忆当时的念头。

不过,海利根做了回复。没过多久,他便身处米尔纳在布鲁塞尔最喜欢的去处阿米戈酒店,一边品尝盘中的千层饼,一边跟后者进行了两小时的长谈。米尔纳同意资助海利根的研究团队,条件是他们要能拿出一套模型,对全球大脑进行计算机模拟。

海利根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个年头,他每年会通过视频会议和半年度报告的形式向米尔纳汇报一两次工作进展。

米尔纳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找到破解大脑网络的公式呢?海利根称,它可能会开启进行预测的大门。而且,这里面还有一种文化驱动因素。他提到,自己的另一位俄罗斯科研同事常常沉溺于可以解释复杂系统的宏大理论,“俄罗斯人喜欢那种可以解释一切的哲学。”

对米尔纳来说,投资的答案并不复杂。只关乎遇到正确的人,至于在什么地方和何时遇到这个人,那并不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投资如此困难。”他说,“它每一次投资都略有不同,如果真存在一条公式的话,那么每个人都能做到了。”

免费讲座:如何买到最适合的健康保险?(8/16)

您有购买健康吗?
选择健康保险计划要依据什么?
您了解您已经购买的健康保险覆盖范围吗?
为什么买了保险还要自己付钱看医生?
我的医生为什么不在我购买的医疗网里面?
8月16日周日下午一点半,廖婧伊医生帮您解答所有的疑问!

廖婧伊博士,工伤鉴定医师,注册执照中医师。 拥有中美两国教育背景。服务于工伤鉴定治疗保险机构数年,同时执业于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熟悉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流程。

8月16日下午1:30在山景城,廖医师会为你详细讲解购买健康保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你选择到最适合的保障项目。

时间:8/16 1:30pm
地点:1101 San Antonio Rd, Mountain View, CA 94043

北加州东湾Living Spaces家具公司开业

Living Spaces的CEO格罗佛·格斯尔曼为菲力蒙新店剪彩。
创建于2003年的Living Spaces是一个连锁家具经销商,主要经营平价家具。Living Spaces家具公司于8月6日(周四)在菲力蒙(Fremont)召开剪彩开业典礼,这是Living Spaces在湾区召开的第一家分店。
Fremont新开的Living Spaces面积多达32万5,000平方英尺,硕大的空间里容纳了湾区最大的家具选择,还囊括了为整个北加州零售递送的服务。湾区的家具购物者可以在这里享受到能够符合不同预算及家居风格的家具选择。家具范围囊括了客厅、卧室、餐厅、儿童房、办公室及地毯、抱枕等更多装饰空间的装饰品。

在失眠复活中心展示最新的睡眠科技,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顶级床垫品牌,像是Sealy、Serta、Stearns & Foster、Circadian等。顾客可以享受非佣金销售人员及免费设计谘询服务。

Living Spaces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的30天价格保证,如果你在购买家具30天内发现同一件家具在其他店的价格低于你当时的购买价格,Living Spaces可以依照对手的价格返还差价并追加10%的折扣。

Living Spaces的CEO格罗佛·格斯尔曼(Grover Geiselman)在斯坦福经济学院上学时,基于自身在休斯顿Gallery家具店当天即可送达的购物体验,与朋友总结出这种家具店的理念,也就是有大量的家具选择,很有竞争力的价位,以及立即递送服务。Living Spaces将所有的商品储存在仓库内。在湾区居住的顾客,只要在下午4点之前购买,即可在当天送达。

Living Spaces在加州及亚利桑那州已有13家零售店。在菲力蒙的地址是:49088 Fremont Boulevard, Fremont, CA 9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