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难闻,但对女性有益的食物!

5种难闻,但对女性有益的食物!

Xiang Zhuang

(图:香椿 Chinese Toon 网路图片)

下面这些食物的确会发出一些稍有刺激性气味,但营养专家说,这些食物最利于女性身体健康。

榴连:能缓解痛经

榴连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连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丶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

榴连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连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榴连虽然好处多多,却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容易导致身体燥热,还会因肠胃无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在吃榴连的同时,不妨喝些淡盐水,或吃些水分较多的水果来平衡,比如梨丶西瓜等,可以很好地消除燥热。
榴连的最好搭档是被称为"水果皇后"的山竹,它能够降伏"水果之王"的火气,保护身体不受损害。

大蒜:亮泽秀发

很多女性担心吃大蒜会导致口气不清新,其实,它是女性的"健康卫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蒜产区和长期食用大蒜的人群,其癌症发病率均明显偏低。营养学专家表示,每天吃半头生大蒜,就能对乳腺癌丶卵巢癌等起到抑制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蒜素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阴道滴虫丶阿米巴原虫等多种致病微生物有效。每天坚持进食一头生大蒜,就能对阴道炎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土耳其肠胃内科疾病医师乌宗表示,常吃大蒜不但能够抗癌丶防止血栓,还能够保持头发乌黑光泽,如果用蒜汁按摩头皮,不但可减少脱发,还可使白发变黑。

香菜:预防骨质疏松

医学研究表明,人过40岁后,骨生成减少,骨皮质变薄,尤以妇女为甚。此时,骨皮质薄似蛋壳,脆弱易碎。专家提醒,进入中年期的妇女应多吃含硼食物,以利身体吸收矿物质,保护骨骼,而香菜中的含硼量就很多。此外,香菜中富含铁丶钙丶钾丶锌丶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元素,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并能防癌。

芥末:使面色红润

芥末辣味强烈,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增强性功能,还能刺激血管扩张,增强面部气血运行,使女性脸色更红润。

营养学专家说,芥末呛鼻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盐。这种成分不但可预防蛀牙,而且对预防癌症丶防止血管斑块沉积丶辅助治疗气喘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芥末还有预防高血脂丶高血压丶冠心病,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香椿:可以助孕

有研究表明,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

营养学专家介绍,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它具有清热利湿丶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丶痢疾丶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摘自:Vision Times 来源:爱逛街)

金字塔真正的用途

金字塔真正的用途

Pyramids(图源:Flickr)

如果抛开进化论者的成见,以公正的眼睛看一下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就会发现拥有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是存在的。

来自古埃及丶玛雅和苏美尔的遗迹都表明电学丶电化学丶电磁学丶冶金学丶水文地质学丶医学丶化学剂物理学等都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古埃及已有能力发电并使用电,巴格达电池及第一盏弧光灯在那时已经开始使用,但古埃及对电的使用仅限于这些吗?亚历山大灯塔所使用弧光灯是古埃及使用电的进一步证据,维持亚历山大灯塔24小时运转的电仅由普通的电源提供。

金字塔是用来发电的大型发电厂?

1.大金字塔的外壁覆盖着白色的石灰岩,石灰岩与外壁粘合的非常紧密,连如此薄的剃须刀片都无法插入其间。白色石灰石不含镁,具有极高的绝缘性。这样的绝缘性保证了金字塔内部的电不会无缘无故的流失。

2.金字塔内部是另外一种石灰岩,这种石灰岩中的水晶和少量金属,使其具有高度的导电性和最大的能量传导性。金字塔内的竖井上有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导体,具有轻微的放射性,能够保证电离气进入竖井。

观察一下绝缘的电线,我们就会发现电线的导电和绝缘材料都与金字塔原理相同。

3.金字塔的导电和绝缘属性是完美的工程学典范,然而,这样的结构却缺少发电的能源。

地下水道遍布于矗立着金字塔的吉萨平原之下,金字塔位于石灰岩之上,金字塔与石灰岩之间都是地下水,这些将地下水送至地表的岩层称为地下蓄水层,这样的蓄水层向上传递电流。尼罗河的高速水流流经这些地下蓄水层,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物理电。

金字塔的地下室均为石灰岩导体,这些石灰岩位于充满物理电的岩层之上,在金字塔底部形成的电磁场以聚合的形式传递至金字塔上部。在塔的顶部有一个金制的压顶石,而现在这个压顶石不见了。这就意味着金字塔顶部已经没有了其优美的几何形构造。这个金制的压顶石具有一个导电路径用来将阴离子传递至电离层,这样便产生了电流。

如何在地下水的帮助下移动地面的电磁场?

尼古拉特斯拉层使用了与5000年前埃及相同形式的技术,他在20世纪发明了电技术,并在英国建造了类似于金字塔的塔形结构。

尼古拉特斯拉是交流电丶电机丶无线电丶激光丶雷达等基本电技术的发明者,他曾成功于1901-1917年在位于不同大陆的华灯克里夫塔之间进行了声音和图片的传递。在这样的传输中,他并没有使用内部电源,而是采用了无线方式传输电。

特斯拉也在地下蓄水层上建造了华灯克里夫塔,用来从地下蓄水层向塔上进行阴离子放电。特斯拉所以用的塔与金字塔结构的电磁场类似,两者都产生阴离子,并在没有电线的情况下对阴离子进行传送。

埃及人发电的目的是什么

浮雕展示了埃及人使用了一种采用无线电源的手持式像灯一样的东西,这些类似灯的东西让人们不禁想起了特斯拉曾描述过说:他的交流电很安全。在198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特斯拉在没有使用电线的情况下,用他的身体来传递交流电,点亮了他手中的灯。

浮雕上有一根无绳的天线,埃及人使用天线及无线的能量传输方式进行无线交流,浮雕的左边雕刻了一个发射机,旁边有一个接收器。这一切都表明埃及人使用无线电的方式进行交流。

浮雕描绘了一个纺纱设备,埃及纺纱人当时所使用的织布的纱线与今天机器所织的几乎一样,埃及人在他们的织布厂里也使用电。

从众多古埃及遗留下来的众多金制品可以看出,其做工非常精美,如此精致的镀金制品均需要电的参与。

在大金字塔附近所测量的电磁场与闪电时的电磁场一致。大金字塔周围有一个巨大的电磁场,这样的磁场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手拿一个湿布包裹的瓶子站在金字塔顶部,就会有火花飞出,这就像是站在了高压线圈上一样。

金字塔不是陵墓

金字塔总是被人们认为是法老的坟墓,而事实上,大金字塔走廊中没有任何形式的铭文显示这是个墓穴。这就证明了金字塔是具有其他功能的建筑,而不是一个陵墓。

位于金字塔中轴线上的,考古学家称之为国王室中发现了同一个空的石柜,他们认为这里面应当放着法老的尸体,但是尸体被偷走了,只剩下了空空的石柜。但当测量了石柜的大小及石柜所放置的位置后却发现了不同的情况。那就是:这个石柜恰恰就是金字塔的导电结构。整个结构也表明这确实就是。如果在此处安放一个超导材料,金字塔便能产生出足够的电供全埃及使用。这个超导体被认为就是约柜,约柜在古时候曾在埃及出现过,这个石柜的大小正好能放下约柜。

先知摩西被法老所取代,根据历史记录,摩西因为其卓越的道德观丶智慧和才能而成为了管理者。古埃及领导训练规则中的一条规定是:教授埃及所有的秘密及电能的知识。除了其他属性,还有许多资料表明,约柜还曾起着电容器作用,这也就是埃及能量之源。根据历史资料,先知摩西在离开埃及时带走了约柜,法老不惜任何代价追摩西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约柜,因为法老意识到如果没有电,埃及的荣耀和辉煌就会一去不复返。

历史资料同样显示埃及文明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达到了高峰,拉美西斯二世与先知摩西生活在同一时期,但这些文明在拉美西斯二世后不到10年间化为乌有,吉萨也被抛弃,曾是文明中心的城市直到nest王朝定居于此之前都是处于被抛弃状态。

(来自:Vision Times)

何谓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何谓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Simple_Orange_Flower(图源:Wikimedia)

1.欲望极简

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如提升专业素养丶照顾家庭丶关心朋友丶追求美食等。

2.精神极简

了解丶选择丶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丶提高。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3.物质极简

将家中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丢弃丶送人丶出售或捐赠。比如看过的杂志丶书,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种礼物或装饰品。

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

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不囤东西,不用便宜货丶次品。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和纸袋。

用一支好用的钢笔,替代堆积如山的中性笔。

用瓷杯丶钢杯代替纸杯。

用电脑写东西,少用纸。

养成纸质文件扫描丶存档的习惯。

整合丶精简电源线丶充电设备。

不重复购买电子产品。精简出门行头,只带‌‌“身手钥纸钱‌‌”。

精简银行卡,仅保留一张借记卡一张信用卡。

4.信息极简

精简信息输入源头,减少使用社交网络丶即时通讯。

少看微博丶朋友圈。

定期远离互联网丶远离手机,避免信息骚扰。

不关注与己无关的娱乐丶社会新闻。

精简电子邮箱数量。

关注少而精,宁缺毋滥。

时间线干净。

APP使用少而精,删除长期不使用的应用。

5.表达极简

写东西丶说话,尽可能简单丶直接丶清楚。

多用名词丶动词。少用形容词丶副词。

6.工作极简

使用有效的GTD方法,不拖延。

及时清理电子邮件,不要让它们堆积起来。

一次只专注做一件事,尽可能不做Multi-task。

7.生活极简

慢生活。

不做无效社交。

锻炼。

穿着简洁丶不花哨。

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喝白水和纯果汁,不喝添加了大量化学成分的碳酸饮料和果汁。

实践极简主义的方法丶角度有很多,关键是要行动起来。

(来自:博谈网)

睡眠不足? 十条策略帮你度过这天

睡眠不足? 十条策略帮你度过这天

Rays_of_Sunshine (图源:Wiki)

每个人都有睡眠不好的时候,而睡眠质量长期不佳者也为数甚众。醒来精神不济,常会使我们没有信心面对新的一天:我们还能恢复精力丶注意力和热情吗?是否还能拥有美好的一天?美国睡眠医学博士奈曼(Rubin Naiman)的回答是:能。

奈曼近日在《赫芬顿邮报》上刊文透露,很多人都说自己在不眠夜后仍度过了相当不错的一天,这经常令他吃惊。奈曼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人的应变能力,但其实也是调整适应的直接结果。他将这些调整策略归纳为10条:

1.调整你的心态,接受丶原谅自己的失眠和困倦。评判自己只会让你觉得更无力。你能想到自己或认识的人睡很少却照常活动的时候吗?对这种可能性保持开放心态,也让亲友和同事知道你没休息好,请他们体谅你。

2.顺势而行。在一天中,人的精神状态有起有落,即便夜间睡眠很好,也会自然出现波动。随其自然,让自己行动放缓。抗拒或积极对抗疲劳只会浪费有限的精力。当我们承认自己需要稍事休息,之后很可能就会精力回弹。

3.把计划好的事稍微拖延一下。当我们的体能大打折扣时,有理由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弄清今天的目标,把不必马上完成的事情推迟到明天。这种拖沓实际上是有益的。就像名嘴艾伦·德杰尼勒斯说过的,“现在就推迟——不要拖延!”

4.做有创意的事。精力不济并不一定意味着你需要睡觉,可能只是需要小事休息。休息时,我们变得不再专注细心,头脑也放松了,懵懵懂懂中还更有创造力。如果可以,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一些极具创意的人如爱迪生还故意缩减睡眠以期增进创造力。

5.遵循日常惯例。按时起床,努力维持正常作息。像平日一样为新的一天做准备,比如从事一些温和的运动,吃一餐健康的早点。一两杯绿茶会帮助提神——它的咖啡因成分只有一杯咖啡的五分之一,含有茶氨酸(一种自然舒缓剂),还能补充水分。

6.让一天充满光明。起床后尽早到阳光下活动30分钟。清晨的阳光可提高人体的血清素含量,从而增加人的活力丶改善人的情绪。它也能重置我们的生物钟,有助于改善睡眠。即便是阴天,室外的光线也比灯火通明的室内要好,如果不能出门的话,就尽量敞开窗子丶打开灯,让室内越亮越好。

7.避免大起大落。试着远离大量咖啡因丶能量饮料或含糖食品引起的兴奋,因为这会引发嗜睡的反弹。除非必要,尽量避免继续打盹儿。这时去补觉,可能会进入深度睡眠,从而“睡醉”(表现为意识不清丶举止不当),还可能会破坏生物钟。睡前也要避免喝酒,它会干扰到我们的睡眠和梦境。

8.轻快地呼吸。一天之中的任何时候,如果你需要提升精力和敏锐性,都可以考虑采用“风箱式呼吸法”——用鼻子迅速吸气和呼气,每秒1到3次。一开始可以做15秒,逐渐增加到1分钟(最长)。

9.要格外小心。这一点或许不必说,众所周知,小小的睡眠不足也会影响我们的身心状态,包括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如果你要开车上路或者操作机器,要特别注意安全。

10.一天之终,花点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吃清淡的晚餐,按正常作息时间就寝。当然,今晚你大有可能睡个好觉。而如果你已更加体认到睡眠的价值,就将健康的睡眠当作当务之急,下决心全面调整一下自己吧。

(来自:养生健康网)

唐朝人都爱吃什么?

唐朝人都爱吃什么?

Vinegar Cu(网路图片)

尽管有米饭,但唐朝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更具体地说,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其时各种馒头也叫饼,饼的概念比现在大)。

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各类史书丶小说丶诗歌里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饼,比如蒸饼丶煎饼丶胡饼丶汤饼等等。

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是犯法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而羊肉有个问题就是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当时地位极高,价格也非常贵。

为什么唐朝不吃鸡鸭鹅肉?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在唐朝有的时候,鸡鸭鹅等禽肉是不算肉的——这里有个小故事:唐初一度禁止御史到地方时吃肉,但唐初名相马周到地方特别喜欢吃鸡肉,然后就被人告了,唐太宗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意思大约是我怕铺张浪费所以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吃鸡怎么能算肉呢?

关于肉食,再补充点,当时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

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丶兔子丶野猪丶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

再说蔬菜,现在很常见的西红柿丶土豆丶青椒丶红薯丶洋葱丶辣椒丶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

答案是零,这些当时都没有。

即使现在常见的大白菜(当时叫“菘”)丶菠菜(当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

那么当时最常见的蔬菜是什么?秋葵,叫“冬苋菜”,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现在已经不大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吃。

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xiè),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现在这菜也还有,名字叫“藠 ( jiào)头”,但同样也很不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

再说做法,当时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丶蒸丶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

再来说说调料。

当时辛香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花椒丶胡椒丶豆蔻丶桂皮丶陈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豆豉丶豆酱,葱姜蒜也都有了;盐肯定是有的啦。

不过味精丶鸡精这些近代才有的当时肯定没有,辣椒也没有。

很多古诗里都提到了当时做饭用的调料,诸如“蒸豚揾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猪肉蒸了蘸蒜泥丶烤鸭蘸椒盐丶生鱼片丶带皮的羊或者猪头肉);再如“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等等,都能看出来唐人对于调料使用跟现代已经很接近了,做法也很多样。

当时也有醋,用酒烹饪也屡见不鲜,另外,唐朝也有糖,不过当时更常见的叫法是“饧”,更具体来说应该是麦芽糖,也有把饧加入做成饮品的,这种饮品叫做“饴”。

当时制饧的工艺很精湛,制作出来的饧品质很高,如李商隐所说“粥香饧白杏花天”;至于蔗糖则是刚刚兴起,还是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制作工艺,自那之后,砂糖才渐渐普及。

以唐朝时长安一代为例,说说他们一天都在吃什么。

唐朝早餐,最常见的“馎饦(馎饦)”。简单地说,就是面片汤。

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对馎饦的做法有详细描述:“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简单说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属于我前面提到的“汤饼”之一。

另一个常见的早餐是“粥”,话说粥这种简单又营养的东西,也是唐人最爱,比如白居易的“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再比如皮日休的“朝食有麦?,晨起有布衣。”其中的?,也是粥。

彼时粥的做法之多样,比起当代也不遑多让,在唐朝的医学着作《食医心鉴》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讲粥的,其中提到各种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丶粟米丶薏仁米丶大麦丶小麦丶粳米,辅料从蔬菜到肉到水果到干果,堪称包罗万象。

随便举几个出场率高的:

胡麻粥(芝麻粥)。当时很喜欢在饭里加芝麻,诸如王维的“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粥里也少不了啦,于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

寒食麦粥。寒食节的时候,据《唐六典》,公务员们的食谱里有寒食麦粥。至于民间,寒食节的时候多吃冷粥。

杏仁饧粥。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饧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按玉烛宝典,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别以饧沃之”(《邺中记》),简单说就是大麦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饧(麦芽糖)。

当然,除了面片汤和粥,早餐肯定还是有其他可选的,比如:蒸饼。

简单说就是一切上笼蒸出来的面食,都可以叫蒸饼。(其中当然包括了馒头,但不限于馒头,还有一些类似包子的),有直接蒸的丶有加油蒸的,还有放入干果丶馅料蒸的。

另有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提到:“仁宗庙讳贞(应作‘祯’),语讹近蒸,今内廷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想到武大郎了吧。

挑个有名的介绍吧:

子推蒸饼:这也是寒食节的时令食物,今天也能吃到。

另一个超级超级有名丶出场率极高的主食,就是胡饼了。

白居易有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讲的就是白大诗人山寨了京城里一家着名胡饼店,然后做出来送个友人的故事。

胡饼的做法大约是白面饼胚,抹油撒芝麻,放炉子里烤熟——考虑到这玩意来自西域,做法跟馕也如出一辙,我觉得就是馕了。跟烧饼什么的,也是同源。

感觉胡饼应该和今天的囊差不多。

在《唐语林》里有豪华版胡饼做法: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一斤羊肉裹到大胡饼里,调料就是黑椒豆豉,抹上酥油,放炉子里烤,叫做“古楼子”,听起来就够豪爽。

再有就是煎饼。

煎饼也是种时令美食,《唐六典》里就提到百官在三月三的时候要吃煎饼,但迄今为止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唐时煎饼做法的文献。倒是元代王桢《王祯农书·谷谱二》中,讲到“(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

所以,至少元代的正宗煎饼,是加蒜的。

主食之外,唐朝正餐里,肉食首推羊肉,彼时羊肉的做法还不太丰富,举几个有名的:

生羊脍,这道菜是从隋朝传下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羊肉切碎拌调料,味道什么的自行想象吧。

黄耆羊肉,算是道药膳,就是黄芪和羊肉煮汤。

还有一道,可以算作当时名菜中的名菜——“浑羊殁忽”,做法也很奇葩,《太平广记》是这么说的:“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

简单说,就是把羊和鹅杀了之后去内脏褪毛,然后在鹅的肚子里放上调好料的糯米饭和肉,把鹅放到羊的肚子里,然后烤羊,等羊肉烤好了,去吃鹅。不过居然还有地方在做。

说完了羊肉,再说说牛肉。虽然名义上禁止吃,但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能力,不允许我杀牛,但是牛意外死了,我就可以吃了吧?所以牛肉做的菜还是有的,比如这道:

煲牛头,在《北户录》里是这么记载的“南人取嫩牛头火上燂过,复以汤(烫)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葱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调以苏膏椒橘之类,都内于瓶瓮中以泥泥过,煻火重烧,其名曰褒”。做法很复杂,能牛头先烤了,再加上各种酒丶豆豉丶葱姜煮了,再拌上香料封在大瓮里用泥封口,埋起来点上火慢慢烤。味道怎么样?作者称赞比熊掌还美味。

还有一道名菜“鹅鸭炙”,据说是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的最爱,但是非常残忍,把鹅鸭放到金属笼子里,生炭火烤,再放上调好的调料汁,鹅鸭一热就开始浇调料汁,直到鹅鸭被烤死,味道也进去了,肉也刚好熟了。

再说说存在感没那么强的猪肉,当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了就蒜泥吃了。

此外还有需要重点提的是“鱼鲙”,就是生鱼片。没错,日本的生鱼片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只是今天又从日本传了回来。

生鱼片这东西,海内外也差不多,取新鲜的鱼,或切成片丶或切成丝,蘸调料吃,这可是当时的顶级菜肴了,因为切鱼片对刀功的要求很高。

杜甫有首《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详细记载了吃的过程:“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东未渔不宜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说完了肉,咱说说菜。

先说秋葵,这玩意当代也有,最常见的做法是炖汤。

另有一道名菜“醋芹”,是唐初名臣魏征的最爱。就是现在的醋渍芹菜:

最后,唐朝人吃饭,还喜欢搭配“果品”,就是水果啦,橘子丶荔枝丶琵琶丶龙眼丶梨丶桃丶枣丶杏丶李子丶樱桃都是当时常见的果品。

其实总体来说,大唐盛世的人们自然没有今天的吃货幸福,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这从顾阎中着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杜甫的《丽人行》中即可窥得一豹:“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颜色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

而韩熙载夜宴图描述的是一场在当时非常奢华的餐宴,平民吃什么可想而知。

杜甫《丽人行》倒是描述了许多山珍海味,但是都过于绮丽夸张,估计是杜甫的想象产物:“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素鳞:指白鳞鱼;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

这种只写更贵,不写更美味的诗,一点都不写实,估计杜诗人也不是个专业食客。

转载自:国学精粹生活艺术

(来自:文史网)

中国人当初如何学会英语

中国人当初如何学会英语

Emperor_Guangxu_in_Ordinary_CLothes(图:光绪皇帝 图源Wiki)

溥仪能用英语翻译《四书五经》

莎士比亚曾在《哈姆雷特》中深情吟诵: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现在中国人也要高声呐喊:To learn or not to learn,that is the question!中国人对于英语的复杂情结已然在教育战线上愈演愈烈。清末以来,英语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另一方面,加强母语教育丶减少英语学习负担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香港在大学推广英语教学,北京将缩减高考英语的分值。学还是不学?抑或是怎么学?除了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外,英语学习还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英帝国特使——马戛尔尼伯爵曾奉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互通商贸,却吃了闭门羹,无奈悻悻而返。走时,马戛尔尼抛出一句狠话:“中国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失望与讽刺之情溢于言表,果不其然,半个世纪后,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终于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吉利的商品丶货物和资本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随之而来,当然还有英语。

皇族:九五之尊  “压力山大”

清廷的自大与保守,让世人诟病不已。但在大清国二百多年的基业中,有2.5位皇帝曾大胆地张开双臂拥抱欧罗巴文化。前者是一手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其次是在积贫积弱的国运中试图通过“戊戌变法”来扭转时局的光绪皇帝,剩下的半个皇帝就是“亡国之君”宣统了。

康熙在与俄国进行《尼布楚条约》的谈判中,逐渐意识到精通俄语与拉丁语人才的重要性。回京后,于1708年设立“内阁俄罗斯文馆”,让八旗子弟“专习俄罗斯文字,以备翻译”。到雍正年间,又从四译馆中分出“西洋馆”,“招满洲青年专修拉丁文”,以《华夷译语·拉氐诺话》作为教材。《华夷译语》本是洪武年间官方编纂的一部蒙汉对译辞书,后来逐步扩充收录语种,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官方辞书。可笑的是,《华夷译语》沿袭了历史上汉译佛经的体例——外文词条都是以汉文注音,如“Don’t answer at random”注音为“洞脱,唵五史为,阿脱,而蓝道姆”,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两个世纪后,康熙的八世孙光绪皇帝就聪明多了。极具维新思想的光绪英语学习热情很高,每日清晨四点就开始上课,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悟性,但口语却糟糕至极。他计划用英语做新年献词,并致函各国公使。无奈,公使们不给面子,纷纷婉言谢绝。虽然不得已身为“傀儡”,但这位思想开明又颇具叛逆精神的青年单单是敢于以身作则丶带头学英语的胆识就值得人们称赞。他以九五之尊带头学习“呕哑嘲哳难为听”的“蛮语”,提高了英语在宫中的地位,紫禁城内很快掀起了学英语的时尚,就连慈禧老佛爷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丶闭一只眼了。

1917年6月,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兵在北京拥护溥仪复辟。虽然复辟闹剧很快消停了下去,但是小皇帝的教育问题却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李鸿章之子李经迈适时向小朝廷推荐苏格兰人庄士敦担任帝师,教授溥仪英语。溥仪对英语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第一年主要学习英文单词和一些浅显的口语对话,用的课本是《英文法程》;随后开始读《伊索寓言》丶《金河王》丶《爱丽丝漫游记》以及许多英文的短篇故事和西洋历史丶地理;庄士敦还会把日常用语丶童话丶成语故事和很多儒家经典名言翻译成英文,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溥仪的英语水平进步很快,最后能用英语翻译《四书五经》,庄士敦相当满意。幼年时的英文学习,给溥仪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1945年东京审判时,溥仪面对法官的英文质询,对答如流,不需要戴同声传译的耳机。

学校:中西并进  “寄托”美国

康熙皇帝设立的四译馆和俄罗斯文馆最终成了“摆设”。到了晚清,在外交场合,清政府不得不雇用外国人担任翻译。这些外国人往往是各国使节的翻译,也可能是在华的传教士,但有一点共性是,他们在谈判过程中总是使用各种伎俩为本国谋利益。迫于这种情况,清廷在奕䜣等人的奏请下,率先在京沪穗三地设立了同文馆,致力于培养精通外语的高级人才。除此之外,各地的水师丶船政丶铁道等学堂也纷纷开展外语教学。

京师同文馆于1861年首先设立英文馆。在英语教学上,直接移植当时正在欧洲盛行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中英文互译练习来学习和掌握英语。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浅解辞句丶练习句法丶翻译条子”,到了高年级,课程则扩大为“翻译选编丶翻译公文丶练习译文”等内容。同时,学生还得不断地翻译西方书籍,成绩显着者可以得到不菲的奖励。

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这种英文学习法仍没有多大改观。茅盾先生曾回忆他在北京大学预科求学时的经历:“那时候学英语,不像现在从发音规则学起丶循序渐进,我们认丶读丶写英文字像认丶读丶写汉文方块字一样,先生硬教,学生硬记,天天默写单词,天天背课文……”

不久后,北京大学的老冤家——清华学堂从游美肄业馆中脱胎了。作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必须保证毕业生直接升入美国大学后,能够顺利地适应在美生活和学习,因此,这里的英文教学直接采用美国模式,学校实行严格的考试和淘汰制,定期举行期考丶月考,每日都有口试,口试成绩也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如果学生国学不及格,西学及格,仍然可以毕业;如果西学没有及格,国学即使分数再高也毕不了业。同时,清华学堂还非常注重英语氛围的营造,校园内的演讲会丶辩论会丶戏剧丶演出等大多数都是用英文进行,各类告示与刊物也全用英文书写,甚至在校医院看病丶唱校歌都得使用英语。在这种沁润似的英语教学法培养下,清华园先后走出了“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和“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

在官办学堂如火如荼地培养新式人才之时,教会学校也在中国各地悄然生长。作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大型西式学校,马礼逊学校对中国传统私塾教育持批判态度,校长布朗自诩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训练整个人,包括德丶智丶体”,因而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注重系统性和计划性,并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在教学上,学校反对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做到“不须远征,而自能使学生明白了解”。表现优秀的学生,更有机会赴美留学,中国留学的先驱丶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官员:“佶屈聱牙”  汉字注音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是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他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为此,他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澳门出版的外国人办的报纸书刊,并把出身低下却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

为了获得关于西方的第一手资料,55岁时,林则徐开始自学英语。怎奈当年没有音标,林则徐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一年十二个月的名称丶常用的专有名词丶英文数词丶各种外币单位及英美等国驻粤官员的姓名都在林则徐的背诵范围内,但佶屈聱牙的英语发音着实让林则徐为难了一番,为了便于记忆,他利用汉字给英文单词注音,比如在China的后边注上“柴诺”,doctor后注“诺克拓”,trade注“吐烈”。

到了晚清,皇权已被架空,国家权力牢牢地掌握在汉族地主阶层的手中。虽然李鸿章丧权辱国,但他仍然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是着名外交家,他不会外语,却深谙“临时抱佛脚”之道:每每出使之前,都会找翻译学几句寒暄语,现学现卖,倒也应酬得来。

有一次出使沙俄之前,李鸿章又请来翻译,想重操故技。怎奈俄汉发音差异巨大,李鸿章怎么也记不住。最后,索性直接在随身携带的扇子上,用汉语记录了俄语发音:“请坐——杀鸡切细”(Садитесь),“谢谢——四包锡箔”(Спасибо),“再见——大四位达理也”(Досвидания)等等。虽说方法不考究,但沟通效果却不差。二战后的雅尔塔会议上,丘吉尔也用现学的俄语向斯大林打招呼,结果斯大林听了之后毫无反应,倒是苏方的翻译打破僵局,询问丘吉尔:“首相阁下,您说的英语,怎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呢?”

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就将这种用汉语注音学习法发扬至极。《翁文恭公日记》记载:“诣总理衙门,群公皆集。未初,各国来拜年。余避西席,遥望中席,约有廿余人,曾侯与作夷语,啁啾不已。”毕竟不是正规的教育,虽然此时的曾纪泽可以“啁啾不已”,但是真正的美国人说他的英语确实“流利但不合文法”。

文人:口诵笔译  终成“温拿”

政客们纷纷攘攘,东一棒槌丶西一榔头的汉字注音学习法,只能Chiglish味儿十足。真正值得当代人追逐崇拜的,应当是民国的学院派文人。

虽说“辫子教授”辜鸿铭屡屡被自由主义者们骂成“老古董”,但在英文水平上,讥讽者们却很难望其项背。辜鸿铭10岁时就随义父布朗在苏格兰接受严格的德文和英文教育。布朗虽是英国人,但他的教法更神似中国的私塾教育——死记硬背。他要求辜鸿铭背诵《浮士德》,却说“只求你读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这样,半年多的工夫辜鸿铭稀里糊涂地把一部《浮士德》背了下来。到第二年,布朗才开始给辜鸿铭讲解《浮士德》。

之后,辜鸿铭开始了半月学一部莎士比亚戏剧的英文学习计划。天资聪明的辜鸿铭越背越快丶过目不忘,计划又改为半月学三部。这样不到一年,辜鸿铭已经把莎翁的37部戏剧都记熟了。此时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水准已经超过了一般大学毕业的文学士,此时打下的扎实基础,对辜鸿铭日后在古希腊文丶拉丁文丶法文丶俄文丶意大利文等九种语言文字上的建树功不可没。辜鸿铭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语时,有学生向他请教掌握英语的妙法,他回答得很简单:“先背熟一部名家着作做根基。”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的情妇。”作为一名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学者和文学家,林语堂的英语学习法自有其特点,朴朴素素丶简简单单地总结起来,就是注重口语训练。林语堂认为学英语必须有全句的观念,“不能专念于单字。学时须把全句语法丶语音及腔调整个读出来”;“口讲必须重叠练习”,使“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吸收英文的句法,久而久之,自然顺口。到了顺口之时,英文句法已在不知不觉之间学来,比写作时算什么主格宾格强得多了”;“口讲的话都是自自然然说出来的,少有堆砌奇字丶矫揉造作之弊,因为口讲应答之间,不容你刻意求工”。

对于沪上小姐张爱玲来说,提高英文的好方法就是不断地把自己的习作由中文译成英文,再由英文译成中文,并尽量避免重复的词句。反反复复,英语水平就会大有提高。张爱玲在港大的求学岁月里,将这种翻译学习法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为了让英文写得地道纯熟,她狠狠心三年没用中文写东西,甚至通信用的也是英文。留过洋的姑姑对她的英文功底很是佩服,说她,“无论是什么英文书,她能拿起来就看,即使是译本物理或是化学书。”三年工夫没有白费,看来,正应了张爱玲在《十八春》里说的那句话——“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丶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丶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商人:英汉夹杂  “洋泾浜”语

当中国人在地球的一端摇头晃脑地背诵着“How do you do”时,地球的另一端,美国人早已用“Long time no see”相互寒暄。昔日的古典雅言正在逐渐淡出美国人的口语,Chinglish竟成了一时的风尚。其实,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英语,最早可以上溯到中国商人的口齿间。

自《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中国东部沿海及长江沿线各港口陆续开放。一时间,外商云集,仅上海一地,刚刚开埠一个月,就有11家洋行,1847年增至39家,1854年激增至120多家。贸易量的不断攀升,让中国各地的商贩们趋之若鹜。

然而,由于精通商贸英语的外事人才紧缺,也为了能顺利跻身上流社会,商人们不得不硬着头皮自己学起了英语。在与外商交谈时,连估带猜丶中英夹杂,再融入些上海口音,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混合语。因为当时上海的商业机构多聚集在英法租借的界河洋泾浜的两岸,于是人们把这种“四不像”似的语言称为“洋泾浜英语”。

商人们说的洋泾浜英语中有着深刻的汉语烙印,姚公鹤先生就曾说过:“洋泾浜话者,用英文之音,而以中国文法出之也。”“洋泾浜”英语把rice(大米)说成lice,把fish(鱼)说成fis,把have(有)念成hab,very few 念成welly few。若是说起整句话来,现代的人估计更是摸不着头脑,曾有一位年轻的先生去拜访两位女士,中国仆人很严肃地告诉他:That two piecey girls no can see. Number one piecey top side makee washee,washee. Number two piecey go outside,makee walkee,walkee(那两位姑娘您现在一个都不能见。年龄大的一位正在楼上洗澡,年龄小的一位不在家,请您赶紧走开,赶紧走开)。

即便如此,但千万别以为“洋泾浜英语”就是下里巴人的专利。董桥先生曾提到他有一次跟老上海喝茶,听到邻座有人很谦虚地对他的茶友说:“我只会说洋泾浜英文!”那老上海忍不住小声说:“他也配?”哈哈,可见正宗的洋泾浜也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的专用语!

当然,“洋泾浜英语”并非上海特有,在广州丶澳门丶哈尔滨丶台湾等地也出现了汉语与当地通行外语相结合的洋泾浜语。1949年之后,中国各地相继解放。在上海,洋泾浜英语也丧失生存土壤,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要以为“洋泾浜英语”就此绝种,你早上吃的“吐司”(toast)丶喝点“咖啡”(coffee)丶抽的“雪茄”(cigar)丶坐的“的士”(taxi)丶穿的“派克大衣”(parka)都是“洋泾浜”。当然,你很快还会在英语中见到dama(大妈)与tuhao(土豪)。

(来自:奥秘网  源: 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 蒋波)

罗兰.瑞特曼与大自然的食橱

罗兰.瑞特曼与大自然的食橱

文/玛格蕾塔·舒尔特·朗德雷

想在北欧展开一趟美食之旅,有什麽方法会比在春季随着野生食材专家进入林野采集更为理想?罗兰.瑞特曼(Roland Rittman)是田野自然学家及生物学教师,对斯堪地那维亚的可食植物了若指掌。他喜欢在海滩或林中寻找可食植物,因此逐渐练就敏锐的味觉。

Plants 4
​起初他只摘采最美味的野菜及香草带回家给他的妻子凯琳,让她在厨房里用这些食材做料理。但後来罗兰愈采愈多,最後多到他必须将采集的食材分送一些给亲朋好友。他们很快便发现自己的食窖快要爆满了,但罗兰仍持续摘采食材,於是某天凯琳建议他可以在镇上的市集广场摆摊出售这些野生珍馐。

他们做生意的时机正好,愈来愈多人开始对野生食材产生兴趣,他的摊子很快便获得当地主厨的青睐。知名餐厅开始订购他采集的特殊食材,罗兰也成为这些餐厅的供应商,其中包括位於哥本哈根的知名餐厅「诺马」(Noma)。

适合摘采的季节从地面霜融开始,一直持续到晚秋初冬才结束。他的公司在摘采季期间会雇用数名摘采员及包装员,将可食用的稀有食材从瑞典南部的安德什勒夫(Anderslov)输出到北欧各地的顶级餐厅。

某个春暖花开的五月天,我随着罗兰走到辽阔的野外,展开对他而言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我最想摘采的是蕨类植物的幼苗或嫩芽丶野蒜和云杉芽。

Plants 3我们相约在他的农舍见面,等我抵达时,罗兰与凯琳已经端出一道用可食植物做成的美味料理。这道料理选用了香根芹丶雏菊丶啤酒花丶车叶草丶白色及黄色的野荨麻花丶香菫丶酢浆草丶草甸碎米荠丶海芥蓝丶云杉芽以及其他许多食材。罗兰发挥他身为教师的教学热忱,不断地帮我补足关於植物的知识,同时滔滔不绝地谈论风味及烹饪方式。来到户外,走在山毛榉林形成的青翠穹顶下,罗兰不时弯腰摘采植物拿给我:「这些就是可以吃的蕨类幼苗,那边有很多酢浆草,我最棒的香杏口蘑就是在那片小灌木林里找到的。」

在这趟行程的最後,罗兰.瑞特曼告诉我,他从来不会将植物连根拔起。正如他所言,绝对不要杀鸡取卵吃老本,只要取用利息就好。

Plants 1
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春天的时候,在大自然中可以找到许多美味的食材。初生的柔软嫩叶是大家最常搜寻的目标,因为植物为了避免引来昆虫,在生长过程中会变得愈来愈不美味。不过摘采植物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与知识─有时可食用的绿叶会与不可食或甚至有毒的植物混淆,例如野蒜的叶子很容易与外型类似的谷地百合搞混,而这种百合具有毒性─不过等到百合开花时就不必担心会混淆了。

采集食材时请尊重地主,并遵守相关规定,只采法规允许摘采的野生植物。瑞典的自由行走权(allemansratten),也就是民众进入私有土地的权利,让我们得以探索森林与田野,但这条法规并非各国都适用。

Plants 2
可以摘采的植物包括:

•  香根芹(Myrrhis odorata):味道与甘草极为相似,适合用来煮鱼汤及搭配覆盆子。

•  车叶草(Galium odoratum):叶形美丽,裹上糖霜後十分美味。味道有点类似龙蒿,做成冰淇淋十分可口。

•  雏菊(Bellis perennis):这种漂亮的小花只要加上一点花椒,便能产生让人惊艳的美味。它生长於野外,通常在花园草坪上也能找到。

•  如果喜欢吃水芹,不妨找找草甸碎米荠(Cardamine pratensis的亚种paludosa),这种植物的味道与水芹类似。

•  若想尝尝植物形状的海味,不妨来点海匐雪草(Honckenya peploides)。也记得留意啤酒花(Humulus lupulus),用来搭配炸鱼肉十分美味。

•  最适合搭配比目鱼的野生植物是野芝麻(Lamiastrum galeobdolon),酸模(Rumex acetosa)则是搭配各种鱼肉都很美味。

•  野蒜(Allium ursinum):生长於北欧南部的潮湿森林,每逢花期,整个森林都会开满洁白耀眼的星芒状花朵。

•  在沙拉中加入美味的紫景天(Hylotelephium telephium)叶子,可以让风味更出色。

•  酢浆草(Oxalis acetosella):用来搭配鞑靼牛肉的完美装饰。

•  香杏口蘑(Calocybe gambosa):用奶油香煎最美味。

Plants 5
(原文刊载於玛格蕾塔·舒尔特·朗德雷《新北欧厨房:看得见的自然美味》一书/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来自:健康远见)

三种女人千万不要娶回家

三种女人千万不要娶回家

guy avatar(图源:Pixebay)

3种女人无法和你携手生活 …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不是儿戏,应该认真对待。作为一个男人,选择什么样的女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伴侣,需要在婚前审慎思考,不要错把以下三种女人娶回家,否则定会让自己苦不堪言。

1丶行为举止轻浮虚荣心极强的女人

一个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够不本分,即使你很漂亮胜过天仙,如果行为举止轻浮,为人处事让人不舒服,也同样让人很难接受。所以,一个女人表露出的外在举止往往会反衬出她的内心世界变化。女人尤其不能虚荣心过强,当男人娶了一个过分虚荣的女人,这个男人会活的很累。步入婚姻后,女人会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要求自己的男人:你什么时候能升职啊?你什么时候能赚100万啊?你什么时候带我出国啊?凡此种种,你满足了她的一个虚荣和欲望,接着下一个欲望可能又来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个不懂得知足和克制虚荣心的女人,你一旦娶回家注定就是你的负担和枷锁。

2丶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女人

一个女人可以性格不温柔,但绝不能性情很自私。自私的女人是不可爱的,女人也要有点胸怀,遇事不能过于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的女人不会很幸福,因为她不懂得宽容,她会容忍不了别人的错,她也会容易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样的女人和一个男人走入婚姻,是这个男人的灭顶之灾。男人会因为她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感到孤苦无依,无法从对方那里获得支持丶理解和信任。

3丶不懂礼数说话蛮横粗鲁的女人

一个女人可以没文化,但绝不能没教养。如果连最起码的礼数都不懂得遵守,说起话来蛮横无理丶霸道粗鲁,这样的女人,谁会喜欢,谁又敢将其娶回家?有人说,好女人靠修行。女人只有把自己修行好了,让自己有修养,性格温柔,心态平和,你才能获得男人的青睐。虽然时下有不少男人喜欢找野蛮女友,但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男人们就会认真考虑是不是应该娶个野蛮女友回家?只是野蛮还好,就怕你既野蛮又任性,又粗鲁又没教养,如果是这样的女人,男人可万万不能娶回家,哪怕女人很稀缺。

(来自:Vision Times)

家用电器辐射危害大

家用电器辐射危害大

Microwave(来自:Flickr)

超低频家电(额定50赫兹)

电动剃须刀丶吸尘器丶洗衣机丶电熨斗丶咖啡机丶加湿器丶电吹风丶空调丶电饭煲丶电磁炉丶搅拌器丶电热毯丶日光灯丶电冰箱等。安全提示:使用时间越短越好。

一般情况下,这些电器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威胁,但其中有一些电器,如果不注意控制使用的频率丶每次使用的时间以及方法,也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电动剃须刀丶电吹风这些与人体接触较爲紧密,又会经常使用的小家电,每次使用时间越短越好,开啓和关闭电源时尽量离身体远一些,最好将电吹风与头部保持垂直。否则,时间长了,很容易感到头昏脑涨。

吸尘器丶加湿器在使用中要远离身体。实验表明,与吸尘器保持70厘米以上丶加湿器爲1米以上的距离,辐射量最小。电热毯贴身用得时间长了,会引起身体疲乏无力丶四肢酸痛等症状,孕妇和孩子尤其不适合。在使用时,最好在预热後将电源断开再入睡。电熨斗最好把温度一次加热到位,用一会再继续加热,千万别一边加热一边烫衣服。

中频家电(3兆赫以下)

电视机丶电脑:电视机的工频在几百到几千赫兹不等,而电脑则相对较高,尤其是台式电脑。(1兆赫=100万赫兹)安全提示:离得越远越好。

台式电脑主机的後丶侧面辐射较大,最好不要敞开机箱使用。笔记本电脑辐射集中在键盘上方,最好使用外接键盘。

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虽然比传统老式电视的辐射小很多,但仍存在一定隐患,建议看电视机时,至少离电视一米远。安全距离:其实,只要与这些电器保持至少半米的距离,其辐射强度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微波频段(30~30000兆赫)

手机丶微波炉: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其辐射强度也很大,工作频率在1800~2000兆赫。微波炉的工频在915~2450兆赫之间,辐射较大。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长话短说,电话通後再接听,建议多用耳机。
微波炉的微波辐射,会扰乱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头疼丶头昏丶记忆力减退丶失眠等情况。所以在使用时,人体一定要距离其半米以外,眼睛不要直视,同时平时还要注意清洁炉内卫生。

简单易行的防辐射方法

对付电脑辐射,可以在电脑边放瓶清水,因爲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
金属眼镜框会明显导致电磁场增强,令使用者对辐射的吸收率增加。如果长时间戴着金属框架的眼镜打手机,电磁场的辐射有可能会通过金属眼镜框传导到大脑及眼睛四周,造成伤害。

降低辐射小窍门

家用电器切勿扎堆摆放,更不要同时使用;不用的电器,一定要关上电源,因爲通电的电器照样能産生大量电磁辐射;长时间看电脑丶电视後,应及时洗脸洗手;多吃富含维生素A丶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丶白菜丶豆腐丶牛奶丶鸡蛋等,特别是海带,能加强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多喝茶水,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有利於防辐射。

(来自:爱经验)

「糖」竟是健康最大的敌人!

「糖」竟是健康最大的敌人!

Sugar Mouth(图源:Flickr)

下午茶,原来伤害我这麽久了 …

下午 3丶4 点就是要  来杯咖啡配一块蛋糕,才能填补我上班的空虚 …。不然从早上 9 点一直到晚上 6 点,做得要死要活,还要被主管盯,完全快乐不起来阿!

这时候下午茶真的是最好的「良药」了,因为我好像一喝到咖啡一吃到甜点,就会忘记所有烦恼。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一样的习惯,可是看完这本书,我真的考虑戒掉这些甜食了。因为,「糖」对身体真的   百害无一利阿。

一起来看看,努力戒掉「坏习惯」,开始「断糖人生」之後,人生会有什麽 超巨大 的改变吧。

持续「断糖」,可以成为「易瘦」体质

每到夏天就要去海边!可是在海边看到比基尼辣妹时自己的衣服只能越穿越多。超怕我的小腹跑出来吓人,只好 … 在一边纳凉,可是如果我开始用「断糖饮食法」。3 个月狂瘦 17 公斤,不是梦断糖饮食法的魅力就在,不必减少平日的用餐量。只要避免食用含糖的食物,就可以轻松达到减重的效果。

可以吃鸡丶猪丶牛丶羊丶海鲜,连纯麦酿造的啤酒都可以,就是别吃到糖分就好!吃高卡路里的东西,竟然「越吃越瘦」?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迷思 … 「少摄取一些卡路里,就会变瘦」。可是其实适量摄取那些高卡路里的东西,你吃进去的是有益健康的「蛋白质」,对你的健康和减肥之路,反而更有帮助欸!

如果一直吃低卡路里却含有糖分的,只会让你 不健康又变胖。所以把「卡路里」放一边,看你吃进多少糖就好了!

「断糖」让我不用看医生丶工作效率 100 分

「断糖」之後, 90 %的病都可以治愈。现在的人生活忙碌,三餐饮食都不正常,很多文明病都是因为生活习惯不佳所导致的。所以,如果我们知道了根本的原因,想治疗这些恼人疾病就变得轻松很多。只要彻底执行断糖生活,就算不去医院丶不吃药,也可以治愈疾病了。

中餐改吃无糖食物,下午精神超级好。白饭!也是有糖的!很多含「糖」的食物吃起来却不会带有甜味,所以很常被忽略。他们根本是隐形中的杀手。

一个人的血液中其实只要有 4 公克的糖就够了。4 公克的糖 = 1 颗方糖。一碗白饭就含了 9 颗方糖的量欸!

吃甜食可以放松心情,都是骗人的。戒掉甜食後,焦虑感跟压力都消失了。「吃甜食可以提振精神」:大错特错!虽然累的时候吃甜食真的可以放松心情,可是放松的感觉一下就会消失了。而且只要一小小口的巧克力,就会让血糖急速攀升。所以吃太多巧克力,不但不会更轻松,精神反而容易不稳定。情况更严重的人,还会造成精神分裂症丶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真的太可怕了!

断糖可以延缓老化,还能预防失智症

很少人知道,「糖」也会加速人体的老化。因为糖在身体里和蛋白质碰在一起时,会形成一种「最终糖化蛋白」,然後这种最终糖化蛋白除了有害健康,还会影响脑部的活动。甚至有明确研究指出,最终糖化蛋白就是造成阿兹海默症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我们还想享受人生现在就要开始断糖 了。断糖饮食,可以远离 骨质疏松。年纪大了,什麽毛病都会上身。最怕的就是 … 连走路都有问题啊。「断糖饮食」是老人的救星,不但可以抑制「最终糖化蛋白」的生成,还可以降低体脂肪,使体重减轻。腰痛丶膝痛丶退化性膝关节 …都可以得到改善和预防!

如果说糖是一种「毒品」 一点也不过分

他们长的那麽可口,可是却让我们变得又丑又老。还是赶快远离他们,让自己 青春永驻 最重要!

(来自:投资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