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能够舒缓紧张

流泪-能够舒缓紧张

Tear Drop Sadness

(图源:Pd Pics)

情感性眼泪具有抒解压力的效果。

人所感受到的「压力」,具体来说是什麽样的状态呢?一般来说,压力状态就是交感神经呈现紧张的状态。各位应该也曾耳闻,人的自律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种,交感神经主导人体与头脑的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则是掌管休息及放松的部分。

交感神经活跃时,人会处於「战斗模式」,因感受到威胁,肌肉呈现紧绷状态丶心跳加速,这都是交感神经传递给身体的指令。

因此,只要适当将交感神经切换至副交感神经,就能简单抒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只可惜,要随心所欲地切换这两种开关,并不如想像中简单。

人在清醒的时候,交感神经处於活跃状态,而要缓和丶解除这种状态,并非易事。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睡眠,只要一睡着,副交感神经运作开始活络,就能够舒缓紧张的交感神经。

话虽这麽说,但人毕竟不可能说睡就睡,说醒就醒。

事实上,唯一一个能够醒着活化副交感神经的方法,就是流泪。因为掌管流泪的人体器官―泪腺,就是隶属於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形成压力的来源,而眼泪可以抒解这样的状态,让身体丶心理获得适度的放松。也就是说,情感性眼泪具有切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开关的功能。「泪活」的医学监督丶脑部生理学家有田秀穗指出,情感性眼泪除了具有减轻压力的功效,也有平衡自律神经丶活化免疫系统的效果。

(来自:健康远见)

5岁女孩缺失51个基因 全球首例

5岁女孩缺失51个基因 全球首例

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一位年仅5岁的小女孩,她体内第七条染色体上缺少51个基因,成为全世界记录在案的唯一患者,由于没有其他案例可供参考,这种病至今还没有被命名。

家住墨尔本的艾薇第七条染色体上缺少51个基因,因而患有遗传综合征。她的母亲珀尔表示,小艾薇在16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确诊,但是没有任何治疗办法,因为全世界没有其他人有相同的疾病。“就连搜索引擎谷歌也不能告诉你更多关于这种病的信息,互联网上什么也没有。”珀尔说。

艾薇的基因缺陷会导致她的脊柱不能正常生长,最后会导致脊髓栓塞,从而延缓发育和推迟语言功能的发展。

据皇家儿童医院的医生介绍,艾薇是医院的常客,她已经做了6次单独手术,其中两次是在脊柱动手术。

艾薇和她的家人于19日参加“儿童未知疾病日”(Undiagnosed Children’s Awareness Day),希望可以唤起公众对儿童未知疾病重视的意识。

(来自:Vision Times)

味精加在这5种菜中能引发中毒?

味精加在这5种菜中能引发中毒?

1024px-Monosodium_glutamate_crystals

(图源:维基)

味精是人们烹饪的常用调味料,能让食物味道更鲜美可口。但味精可不是什么菜都能放的,食品专家表示,以下这5种菜绝不能放味精,否则可能随时中毒,甚至致癌。

一丶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丶蘑菇丶茭白丶海鲜等。

二丶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丶醋溜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三丶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四丶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丶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丶煮丶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五丶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丶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来自:养生健康网)

从「对话」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从「对话」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Parent Child Asian

(图源:Pixebay)

妹妹升上三年级,姐姐升上国一後的某一天,我们母女之间的对话型式就突然都改变了……

「好啊,你可以选择在床上多赖几分钟,但是我七点就会把早餐收乾净,妳就不能和我一起吃早餐了;妳也可以选择赖更久,早餐都不要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当然,你还可以选择马上跳下床,我们从早餐开始,让今天开心一整天……」然後,身为妈妈的我就会闭上嘴,等待妹妹做出她的选择,并且尊重她选择的结果,坚定的让预期中的过程和结果自然而然发生。

在这样的转变下,现在遇上两个姐妹吵架时,妈妈会分别跟两个人这麽说:

「姐姐,妳可以选择避开风头,把衣服拎到爸妈房间穿,让妹妺安静整理她的情绪,也让妳自己舒服;当然,妳也可以选择继续踩妹妹的地雷,留在房间『慢慢』把衣服穿完,让她生气,也让妳自己不开心一整天!」

然後回过头跟妹妹说:「妳可以选择假装没看到姐姐,继续调整妳自己的心情,让自己从不开心变开心;当然妳也可以选择继续大叫,让姐姐跟妳都不开心一整天,而且让邻居们知道,我们家有一只生气咆哮的小恐龙正在喷火。」然後我就会安静转身离开火爆的现场,等待她们做出选择,并且尊重她们的选择,让预期的结果自然而然发生,不介入丶不裁判丶不评断,也不一直罗嗦地念个不停,甚至强迫指挥丶处罚任何人。

转身投入亲子理财教育多年後我慢慢明白,就像医学很难分科治疗,工作很难完全分工分责一样,人生也很难只挑片面不看整体的解决问题。但那个整体是什麽呢?学习理财绝对不只是学习管理钱甚至只想着要怎麽赚更多钱而已,学习理财背後学习的是如何花钱,如何分配你手上的资源?到底要把钱用来满足当下的「消费」需求,解决当下的问题,或者是把钱用来「投资」未来的期待和机会,让未来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更好?!所有答案的背後,其实是一连串的选择取舍所形成的整体。

这些选择,是价值观的选择,也是时间和资源分配的选择,更是,当下到底要说什麽丶做什麽的选择。

所以,人生不过是一连串「选择」过程与结果的组合。每一个选择都有它的好,也有它对应要付出的代价或承受的风险。

如果我希望长大後的姐妹能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同时我的责任和教育目标,是让她们具备「让我不必再担心」的独立生存能力,那麽,她们就必须先学会如何做出对她们自己最好的「选择」,并且学会为她们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开始让姐妹们习惯选择,练习自己做选择,然後,自己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也就是取舍後的决定,负起全部的责任。(其实这样的练习必须从小铺陈,父母必须能清楚的评估和衡量,这个责任到底是谁的,同时,是不是孩子当下的能力能负起的责任。当孩子没有能力负责,就不要让孩子选择。)

这不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就像料理,需要时间慢慢cook,需要步骤慢慢堆叠,在我开始用这样的型式和姐妹对话前,她们已经经历过大部份选择会带来的後果,已经可以自己想像和理解妈妈在说什麽(而不是妈妈抽象的说教),同时,她们已经从小就习惯并且清楚的认知,当她们做了相对不好的选择,那些自然而然会发生的结果,或者她们必须为选择付出的代价,爸妈是不会出手相救,也不会用「人力」介入改变结果的,而这一切的好与坏,不过是她们做出自己选择後闪躲不掉的,伴随选择而来的责任,没有任何人能为他们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只有他们自己可以也不得不为自己负责。同时所有的选择和负责,都无关乎也不影响,彼此之间存在的爱。

从对话型式转换成「有意识的选择对话」後开始,妈妈就不再是一个,一直碎碎念的唠叨妈妈,而变成一个,凡事只说一次,但是说清楚讲明白,然後「顺应」姐妹的期待,真正把她们当成大人看待和对待的妈妈。这样的练习一直持续下去,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妈妈会变得更安静,连一开始不同「选择」的不同结果都不必再多说,姐妹们已经学会,自然而然的在第一时间,做出她们最好或最想要承担後果负起责任的选择。

当然,这所有的练习进程,都根植在一个深厚的基础下,那就是妈妈的情绪必须非常的平和,能够相当自在的,把情绪於当下当场事件中完全抽离,这又是另外一个长长的学习过程,而且是妈妈开启这样对话型式前,必修的课程。

(来自:未来Family  执行编辑:陈若云)

绝望的狗狗被困深谷,命运竟然180度逆转

绝望的狗狗被困深谷,命运竟然180度逆转

Cliff

近日美国一名叫ZakAnderegg的男子,独自一人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旅行,正当他准备通过一个峡谷时,意外发现听到一只濒临绝望的狗狗叫声,它受困在106米深的峡谷底部,没有水丶没有食物,几乎失去希望的度过每一天。

为了将这只可怜的小狗救出峡谷,ZakAnderegg决定从这个峡谷的入口进入,峡谷太过幽深,他凭着身上仅存的野外生存工具,慢慢爬了下去,历经半个小时,下到峡谷底部的他发现了这只狗狗。

看见狗狗骨瘦如柴的模样,Zak准备了一些粮食与水让狗狗食用,他甚至还给狗狗留下了一床毯子。

狗狗看到有人下来,来带了吃的和水给它,它开心地舔着恩人的手和脚,满脸希望地看着Zak,希望他能带它出这道峡谷……然而恩人却留下食物和水,再次爬了上去,想到自己再次被抛弃,狗狗难过地低下了头,对着美食,却食之无味……

Riley Dog 1原本以为自己再度被遗弃的狗狗,没想到第二天天一亮,Zak居然带着救援工具来找它了。

Zak表示:由於当时时间已晚,无法顺利将狗狗救出,於是才决定先行离开,回头准备好救援工具再来。

Riley Dog 2

狗狗被救出后竟然十分顺从,它接受Zak的安排,乖乖地前往动物医院诊治,瘦成皮包骨的狗狗,花了不少时间才渐渐恢复健康。

Riley Dog 3而这一切,全都要感谢那个愿意再次回头来救它的善心人士Zak Anderegg。

现在的它,不但拥有Zak与家人的爱,还有了属於自己的名字「Riley」。

Riley Dog 4狗狗Riley依偎在新主人身边,露出幸福的笑容……

从此以後,Riley再也不必担心挨饿受冻,可以过着从前不敢奢望的幸福生活。

後来,有爱的Zak先生还将他当时救援Riley的影片PO上网,他希望大家不仅帮忙分享的同时,更希望大家不要弃养狗狗,因为狗狗真的是我们人类最棒的朋友。

Riley Dog 5

Riley和它的狗朋友一起耍酷卖萌,对比之前在峡谷时,神情黯然的它,简直是180°转变啊!只要付出一点点爱,它会回报给你更大的快乐,和它一生一世的爱❤~

(来自:奇鹿克)

别把电子产品当保母 玩桌游拉近亲子关系

别把电子产品当保母  玩桌游拉近亲子关系

Family Game

(来自:Pixebay)

把电子产品当保母的爸妈们,当心孩子罹患寂寞病!现代社会工时长丶工作压力大,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丶精力陪伴孩子,滑世代青少年与父母相处时间变少,会让孩子的内心越来越寂寞。心理师建议,爸妈们不妨选择可以全家一起参与丶适合家中孩子龄层的活动如桌游丶着色绘本等活动,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透过陪伴增进与孩子的亲密感。

滑世代越滑越寂寞 缺乏与父母的亲密感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亦被称为「EQ之父」的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以及管理学圣经《第五项修练》的着作彼得.圣吉(Peter Senge),曾在2005年就沉痛指出,滑世代青少年亲子关相处的时间变少,缺乏与父母的亲密感,让现在的小孩内心越来越寂寞。并且提出警告「智慧型手机及平板正在摧毁滑世代的青少年,我们必须要拯救他们!」

每天陪伴孩子1-3个小时 亲子间有较佳亲密感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为了解在学青少年的网路使用及亲子关系的概况,102年曾对台北市内206所学校丶5万9,370名10~18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父母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小时,孩子觉得父母了解自己的比例仅约6成;但如果父母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长达1~3小时,则有近9成的青少年觉得自己被父母了解,并且有较佳的亲密感。

父母亲每天陪伴子女的时间愈多,愈能让子女感受到被了解,进而在使用3C数位产品的时间及戒断状况都会减少。当孩子体验到平衡而亲密的家庭关系,就能彻底感到安全放松丶能安心地享受父母的爱,并在自己长大成人丶组织家庭时,懂得以健康的方式经营家庭的亲密关系。

陈以儒临床心理师指出,在台湾社会结构下,家长要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子女是一种奢求,所以选择陪伴的方式就更为重要。根据临床实务的经验,建议家长们可以利用玩桌游来陪伴孩子,因为桌游具有下列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特点:

特点1/增加亲子互动:
爸妈与孩子一起选择游戏丶一起玩,可以有效减少孩子使用3C产品的时间,并增进亲子互动及修复紧张的亲子关系。

特点2/了解孩子:
透过共同游戏的过程,可以观察并了解各个发展阶段中孩子的个性。

特点3/学习生活规范:
爸妈与孩子一起订定游戏规则,并将生活规范内化到规则,藉由游戏的过程让孩子学习正确的生活规范与行为。

特点4/练习情绪管理:
藉由游戏的胜负,可以适时教导孩子处理正丶负面的情绪。

(来自:奇摩生活  华人健康网记者黄惠姗)

没有老婆的「爸爸日」

没有老婆的「爸爸日」

Crying Baby

(图源:Pixebay)

「爸爸日」,是我很久以前就跟我老婆的约定,一个月能有一次,只要老婆想要跟姊妹出去狂欢,或是回娘家过夜都可以,最长可以三天两夜不回家,爸爸必须接管小孩丶照料所有小孩的一切,中途不可以放弃并呼叫老婆回家支援,不然罚款一万。

但爸爸日,却是理论派爸爸的恶梦。

记得女儿刚出生时,那时还是"新手爸爸"的我,虽然也常参与小孩的照料过程,但一个月有半个月以上都在外地工作,在家的时间其实不多,所以回到家後,始终只是停留在用看跟协助上,那时候的我:

从来没有亲手帮我女儿洗过澡,但我常在旁边看老婆洗。

从来没有亲手帮我女儿穿衣服,但我常在旁边看老婆穿。

从来没有亲手哄过女儿睡着过,但我常在旁边看老婆哄。

很多事情我都只是看过,看老婆做过丶看书上写过丶看朋友分享过。

我自以为的认为带小孩不就是这样而已,老婆"看起来"做的这麽轻松,能有多难?但我後来才知道,爸爸日的诞生,是粉碎我所有理论跟知识的一天。

因产後忧郁症跟带小孩的压力,我老婆总是闷闷不乐,所以我跟她协商,让她回娘家去见见她家人跟姊妹,好好狂欢一下,想干嘛就干嘛,不用烦恼家里丶小孩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家属称的「爸爸日」。

给足了她足够的零用金跟买好高铁票,送她去搭车後,想不到她的离开竟然是我恶梦的开始……

我关上车门踩着油门准备回家,看着後照镜上,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女儿,睡得如此安稳祥和我心里想着:「感谢上帝赐给我一位天使!」我拨了一下浏海丶听着车上的音乐,心里愉快想着:「带小孩不过就是如此嘛!」我以为,女儿睡这熟一定不会醒来,我可以安稳地把车开回家,然後一个成功的男人,做事情都是有计画的,我心理盘算着:我等下到家会先泡好奶,然後抱着小天使上房间,此时她一定会因为被我惊动而哭闹,但早就有准备的我,马上将泡好的奶给她喝 ,然後她边喝奶我在边摸她的头,让她觉得有安全感丶舒服感,她就会乖乖睡着,之後就是我个人放松时间,老婆不在丶小孩睡着,我可以开心的玩着手机并跟辣妹聊天。

结果……实际的状况根本跟我想的都不一样!!我才开不到十分钟,女儿就给我醒来,然後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到妈咪的她,开始狂哭丶鬼吼,并试突着挣脱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带。而我正巧正开在高速公路上,被这样的情况吓得不知所措 ,只能轻喊着说:「乖乖,宝贝别哭,妈咪出去一下下而已。」

结果听到「妈咪出去」这句话,她哭得更加严重,她根本不理会我的安抚,然後喊得跟鬼娃恰吉一样,一直狂嘶吼着我,好像我是绑架她的罪犯一样,如果她手上有一把水果刀,我完全不会怀疑她会往我背上插上去,这根本是恰吉的化身,哪有什麽天使样。

折腾了一番回到家中後,我马上抱女儿去房间,准备泡奶,可我忽然定格在热水瓶前面许久,天阿,我只知道要泡奶,可我根本不知道热水要多少丶冷水要多少,才会刚刚好是温的,在那边试了好几次,一下热一下冷,我才成功泡成能喝的温度,这时,我的女儿不知道都已经哭多久了。

拿着奶瓶喂她喝奶,边摸着她的头安抚着她,是平常看她妈妈都是这样哄的,而女儿也都会乖乖笑着睡着,那画面是这麽优美慈祥。但是结果换成我,她根本不理会我,也不喝奶,越哭越大声,看来是吃定我了……我跟老婆做的事情一样阿,怎麽会跟我想的差这多,还一直用脚踢我,难道是我没唱歌?一定是,她妈咪都会哼歌给她听,她就会开心睡着。

於是我清了一下嗓门,用我那个比杀鸡还难听的歌喉,唱着:「宝宝睡~宝宝睡~宝宝快点睡着~~」结果,效果非旦没达到,她反而变得比谁都还清醒,比谁都还狂野,持续一直哭闹挣扎跟踢我。

奇怪,我都做跟她妈咪一样的事情跟动作了,为什麽会这样……难道……我知道了……她不是我亲生的……不…….我对天喊着为什麽这不公平,我的女儿竟然不是我亲生的!这时我阿母刚好从外面打牌回来,从我头後面巴下去说:「你是在干什麽?!我金孙那ㄟ哭成这样,你这老爸怎当的,有够没用!」就把我女儿抱走了。

後续的什麽洗澡丶换衣丶尿布丶吹发丶洗大便丶泡奶丶安抚丶哄睡觉等等,可想而知,我是怎从实做中熬过来,学习过来的。

所以,不要觉得妈咪带小孩,看起来很轻松很简单那只是看起来而已,你亲自下去做丶去带就会知道:想的跟做的真的完全不同 ,理论跟实际完全差异很大!

你试着完全没有老婆在家的「爸爸日」,带个几天看看你就会知道,你老婆有多重要,你老婆有多能干,你的小孩有多不确定性跟多不安定……

打完这篇,这星期好像又是爸爸日了,惨~~~

(来自:未来Family  撰文/庄钧翔)

“年年有鱼” 下橱小绝招

“年年有鱼” 下橱小绝招

Fried Fish 2

(图源:Pixebay)

撒盐法:
将鱼洗净后控干,撒上细盐,均匀地抹遍鱼身,如果是大鱼,应在腹内也抹上盐,腌渍半小时,再制作。经过这样处理的鱼,蒸熟不易碎,成菜能入味。

加鸡油法:
做清蒸鱼时,除了放好作料外,再把成块鸡油放在鱼肉上面,这样鱼肉吸 收了鸡油,蒸出来后便滑溜好吃了。

沸水上屉法:
蒸鱼时,等水沸后再上屉蒸,而且要将锅盖盖严。这样蒸出来的鱼便会新鲜可口,香味纯正。

涂抹乾粉法:
蒸鱼时,先在鱼上涂抹一些乾粉,蒸时不揭锅盖。如250g重的鱼,在鱼身厚薄一致的情况下,蒸8-10分钟即可。每增重250g,多蒸5分钟。

啤酒腌浸法:
清蒸腥味较大的鱼时,用啤酒腌浸10-15分钟后再蒸,不仅腥味锐减,而且还会有一种螃蟹味。

剩鱼清蒸法:
清蒸鱼如一次吃不完,再吃时可打入1个鸡蛋,做成鱼蒸蛋,这样鱼就不腥。

蒸小鱼头:
小鱼头富有营养,但吃起来肉少。如先将鱼头放在案板上,用刀剁成细屑,放大碗中,加适量的面粉及味精丶料酒丶胡椒粉丶葱姜末,搅拌均匀后,用旺火蒸10多分钟,那美味可口的鱼头羹就做好了。

(来自:爱经验)

孩子惹你生气时,怎麽办?

“孩子惹你生气时,怎麽办?”

Young Turkish Boy

(图源:Public Domain Pictures)

「保持缄默」是最好的因应之道。如果在现场面对孩子的肢体语言,会引发更多的情绪反应,可以先离开。

这麽多年来,和许多家长的讨论中,不管孩子的年纪多大,大家共同的一个经验是,都曾经「火冒三丈」过,也都很後悔对孩子发脾气,而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这个时候怎麽办?」

我从个人的经验里发现,「保持缄默」是最好的因应之道。如果在现场面对孩子的肢体语言,会引发更多的情绪反应,可以先离开。不过幼儿的妈妈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一走开,孩子会在「妈妈不理我了」的害怕心理作用下,哭闹得更厉害。在此情况下,妈妈需要陪在孩子旁边。

保持沉默,是避免自己说出不理性的气话,包括翻旧帐和贴标签,同时也让自己和孩子有冷静下来的机会。

不说话时,脑子里要想什麽?「如果是我犯错,我希望别人对我说什麽?」这个道理是在和儿子的互动中体会出来的。

儿子一星期内掉两次东西

儿子十一年级时,一星期之内掉了两次东西。先是星期一,上学下公车时把小提琴忘在车上。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打电话找公车,并到公车休息站将它领回。儿子在10点多从学校打电话回来询问结果,我谢谢他记得关心此事,换来儿子的无限感激。

到了星期五,他又把生物课要用的一袋面粉和两盒冰淇淋留在公车上。回家告诉我的时候,我有点啼笑皆非,不是生气,只是想「怎麽又发生了」,一时没有做任何的回应。

沉默了5分钟,我开口说:「没有那些东西,今天生物课的实验怎麽办?」儿子如释负重,笑着说:「今天刚好时间来不及,老师说下星期一再做,所以我们还需要再去买面粉和冰淇淋。」然後我们开始愉快的讨论捡到那一袋东西的人,会怎麽处理它。

儿子坦承,他告诉我这件事之前,很担心会被骂。我则谢谢他冒着被骂的危险说真话,儿子又是充满感激。

爸妈们也许觉得我太宠孩子,就是第一次没好好教训他,才会有第二次。

我的观点是,已是高中生了,孩子也知错,难道真的痛骂他一顿,就可以避免下一次的发生吗?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为什麽直到现在,儿子都和我无话不谈的原因。他会不厌其烦的对我解释生物学上的许多知识,分享他对人事物的想法。孩子愿意敞开心胸和父母沟通,应该是我努力「不骂人」的结果吧! 当然,不发脾气是最高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至少要知道该如何少生气。

愤怒,伤己又伤人

神经心理学家韩森(Rick Hanson)和神经学家曼度斯(Richard Mendius)合着《像佛陀一样快乐:爱和智慧的大脑奥秘》(Buddha’s Brain: The Practical Neuroscience of Happiness, Love)。他们用脑神经科学解释人类的行为,说明人为什麽会痛苦,为什麽会快乐。

他们在书中提出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的概念。所谓的第一支箭,指的是在所难免的身体不适,或心理不安丶悲伤或难过。而第二支箭是紧跟在不愉悦的第一支箭後的「我们的反应」。例如,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当脚踢到椅子时,痛苦的第一支箭立即化为愤怒的第二支箭:「是谁在这里放了这张鬼椅子!」

第一支箭通常透过神经网络的连结,触发一连串的第二支箭,比如我们为别人乱放椅子而生气,但後来又感到愧疚。最危险的是,「第二支箭在人际关系中制造出恶性循环,我们的第二支箭的反应激起对方的反应,接着又激起我们再度射出第二支箭,如此没完没了。」

韩森说大部分的第二支箭,其实找不到源头的第一支箭。引发我们反应的情况根本和痛苦无关,痛苦是我们加上去的。

当我们了解了第二支箭的伤害,不但要避免对他人射出第二支箭,因为那是伤人又伤己的事,同时也要练习如何不对他人射来的第二支箭起反应,以免掉入恶性循环。

但在实际的生活里,要让自己完全免於第二支箭,谈何容易?韩森解释在自我改变的过程,可能会经过的几个阶段:
阶段一:我们卷入第二支箭的反应,却丝毫不察。
阶段二:我们觉察到被情绪挟持,但是无法控制自己;内心局促不安,但仍无法释怀。
阶段三:有一些内心的反应生起,但我们并没有表现出来;虽然心里还是有点生气,但提醒自己,急躁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阶段四:反应不再生起,并且冷静的思考要如何面对整个情境。

韩森进一步解释,这是在教育方法上,人尽皆知的四个阶段:不自觉不足丶自觉不足丶自觉有能力丶不自觉有能力。其中第二阶段是最困难的关头,我们往往会想放弃算了。最好将目标设定在第三和第四阶段,并深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达成目标。

所以爸妈们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保持冷静,不让自己射出第二支箭的身教,是协助自己和孩子达到第三丶第四阶段的最佳方法。

陈姝伶--台大社会系丶社会研究所毕业,奥瑞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幼儿教育系博士,专攻幼儿认知发展及亲职教育。1991 年在旧金山湾区成立亲子乐园,义务解答华人父母在教养上的疑惑,带领读书会和父母成长班。与余怡菁合着有《教出这样的好孩子》丶《开心聊天教出好孩子》。

(来自:未来 Family  作者:陈姝伶)

读书的好处:增加好胃口

读书的好处:增加好胃口

Boiled Eggs on Bread

(图源:Public Domain Pictures)

经常被问到:读书有什么用?这很难回答,好像真的没什么用,不会给你黄金屋和颜如玉,只能给你近视眼和青光眼。

但我觉得至少有一点好处:读书,可以给我们好胃口。

说起来很神奇,小的时候有点挑食,这毛病居然很大程度上是靠看书治好的。

比如白煮蛋。

小时候最讨厌吃白煮鸡蛋,觉得难以下咽,简直会噎死人,但我妈总要每天早上塞一颗,结果不是被我偷偷丢掉,就是在书包里放两三天,滚得稀碎。小男孩嘛,不知道蛋蛋的价值。

当时我是很痛苦的:鸡蛋有这么多做法,煎蛋丶炒蛋丶蒸蛋丶做汤都好,为什么非要连壳煮呢?

后来,一本畅销小说忽然改变了我的胃,它就是《追风筝的人》。

那只是一段很简单的情节:主人公和父亲去野餐,他们坐在蓝蓝的湖边,吹着风,聊着天,吃着夹腌黄瓜和肉丸的馕饼,还有水煮蛋。

不知道为什么,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想象着主人公对着湖水,手里拿着一颗煮鸡蛋,一边吃一边聊天的情景,忽然觉得很馋。

有时候,你会在一瞬间忽然明白一种食物的好处。一颗剥好的蛋,白嫩丶圆净,一口咬下去,它会微微抗拒你的牙齿,然后就破了,绽出溏心,这种食物不是很棒吗。

更何况,你几口吃掉它,回味着,再一想它居然只要几毛钱,三只蛋才够一听可乐的。这么平价的好东西到哪里找去?

我这么多年扔掉的,原来不是鸡蛋,是食物中的良心啊。

慢慢地,我早餐爱吃白煮蛋了。我喜欢把它小心剥净,投入红汤的馄饨里,或是清汤的面条里,把它轻轻夹破,让汤汁浸润黄心。

一边吃着它,一边学习着电视里的两会报道,真是身心愉悦,有一种身体和思想双双进补的感觉。

(二)

除了鸡蛋,还有猪肝。

以前一直痛恨一种说法:猪肝能补血。这句话不知道让全国的儿童和孕妇多吃了多少猪肝。

过去,每当有猪肝端到面前,我都会自动被弹开一尺远:这种东西也能当作食物吗?瘆人的味道,奇怪的质地,还有让人不舒服的颗粒感,我再缺血也绝不用这个东西补血。

居然也是一本小说拯救了我,你大概猜到了,是《许三观卖血记》。

在小说里,人们每次卖了血,捏着收入的几十元钞票丶两腿打着哆嗦出来时,总要找家饭店,点上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黄酒一定要温一温。

他们认为,吃着喝着,身体就会恢复,日子就会变美好,生活就有盼头。

而且,这一盘炒猪肝必须是这样加工的:

‌‌“猪肝先是切成片……放上一些盐,放上生粉,生粉让猪肝鲜嫩,再放上半盅黄酒,黄酒让猪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葱丝,等锅里的油一冒烟,把猪肝倒进油锅,炒一下,炒两下,炒三下……‌‌”

装盘后,先不忙吃,先斟上二两黄酒。黄酒从喉咙里下去时热乎乎的,像是用热毛巾洗脸一样,先把肠子洗干净了,然后再拿起一双筷子,夹一片猪肝放进嘴里……

这本书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炒猪肝是一种可以把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美食,是让灰暗的生活变得有滋味的东西。

原来以前是我不懂得它,不能领略它的好。

听说韩国人把《许三观卖血记》拍了电影,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猪肝+黄酒‌‌”变成了‌‌“猪肝+米肠+米酒‌‌”,但不管怎么变,猪肝一直都在。

就这样,我开始好上了爆炒猪肝这一口。它从一道可怕的恶魔料理,变成了我夜里加班后总会去寻找的东西。

每次在外地出差,写稿的夜晚,常常会在巷子里溜达,寻找亮着灯的小饭馆。那里多半会摆着三五张破桌子,还有一张塑封的旧菜单,写着鱼香肉丝丶回锅肉之类的名目。

一半以上的时候,我都会说,来一个炒猪肝,然后开始期待一盘又烫又辣丶炒得微卷的猪肝上桌。这个夜晚就会变得美好。

(三)

还有很多食物,像牛肉丶蘑菇,都是书籍让我喜欢上的。

小时候我不吃蘑菇。家长觉得不可理解:蘑菇是多好的东西啊,你怎么这么不识货呢。我也同样不可理解:这样又丑又有怪味的外星生物,你们怎么就当宝贝呢。

让我洗心革面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意大利寓言作家写的《城里的蘑菇》。

故事中说,有一个工作很辛苦丶收入很微薄的工人,有一天惊喜地在一个公交站台旁发现了一些小蘑菇。

这个工人雀跃不已,像是发现了海贼王的秘密宝藏。回到家,在寒酸的饭桌上,他向老婆孩子隆重宣布:一个星期内,我们就可以吃上一盘炸蘑菇啦!

最后这名工人没吃上蘑菇。它们被别人发现了,先下手为强吃掉了,结果才知道蘑菇有毒。

一个小故事,让我知道了蘑菇的稀有丶美妙丶危险。它成功地打开了我的味蕾——工人阶级这么重视的食物,我作为一名党员,不该试试吗?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人的胃的。我喜欢上油豆腐,主要原因居然是鲁迅《在酒楼上》写的那一句:油豆腐煮得十分好。

吃鱼爱吃煎的,因为金庸在《侠客行》里说主人公会做菜,‌‌“两尾鱼煎得微黄‌‌”,从此我对煎得微黄的鱼就特别有好感。

小时候一直不爱吃牛肉,后来偶然读了一本回忆录集子《决战淮海》,里面说抓到了杜聿明,一看就是个大官,因为他有美国牛肉干吃,馋得我人生第一次到处找牛肉干。

还有蹄筋。我之所以变成它的拥趸,是因为一本革命小说《林海雪原》,里面频繁提到这种食物。

书上,那个英俊有才帅气又忠诚的首长就最喜欢吃狍蹄筋,炖得又软又烂的那种。战士们关心长官,特意给他煮了‌‌“大大的一盘颤颤闪闪富有弹性的狍蹄筋‌‌”。

等小说读完,我不但变得信仰更坚定了,对蹄筋的热爱也极大增加了。

(四)

读书,还会让普通的菜变得美味很多。

《红楼》里的‌‌“酸笋鸡皮汤‌‌”,《西游》里的醋浇白煮萝卜丶嫩焯黄花菜,《水浒》里的‌‌“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说白了都是街边小店能做的东西,但书上美美地写过了,你吃起来总会觉得更鲜美一些。

就连平时喝一点最简单的凉水冲蜂蜜,一想起三国里袁术大帝临死前还喝不上,都油然有一种幸福感。

水果也是这样。平时我不大爱吃石榴,但唐代人的笔记里说,南诏的石榴味绝于洛中,所以到了云南总忍不住要试一下。有些当地的石榴汁灰扑扑的,不好看,但喝起来总觉得甜。

后来,我来到了重庆工作。要说这里什么食物最给我惊喜,不是火锅丶小面,而是一种蔬菜——莼菜。

当人生第一次在重庆见到它的时候,我激动不已:自己居然见到了中国历史上最文艺的蔬菜。

在一本有趣的书《世说新语》里,驸马王济曾经傲娇地问大才子陆机:江南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我这儿的羊酪相比?

陆机淡淡地回答了几个字——‌‌“千里莼羹‌‌”。

当这样一碗传说中的羹摆在面前的时候,怎么能不激动呢。

以前无数次想象过它的样子,等见面才知道,原来它这么翠绿娇小,一支只有几厘米长,可以瞬间带着肥厚的果胶,滑进你的喉咙。

它又是那么娇气,像是豌豆上的公主,只在最清洁的水体里才可以生长。我这种俗人嚼吃着他,真是有一种莽汉占有辛德瑞拉的快感,似乎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狞笑:

来吧,来吧,小公举,

你生长在最清洁的水体。

可不管你怎么美腻,

今天都要进入我肮脏的胃里。

(来自:博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