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含冤新解

当窦娥含冤被押赴法场,行刑之前问窦娥还有何话讲?窦娥说:一、请赐我三尺白绫挂在百尺高杆之上,如果我是冤的,一腔热血不会落地,而是溅在白绫之 上;二、如果我是冤的,人头落地便会大雪纷飞;三、如果我是冤的,我死后三年亢(大的意思)旱。

那贪官撇嘴摇头连说“愚昧,荒唐”。心想“这六月酷暑怎会下雪?人只见血往下流,我倒要看看血怎么往上飞的?哼……”于是命人拿来三尺白绫挂在高杆上。

有道是:“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刽子手手起刀落之际,窦娥的一腔热血奇迹般地飞溅到悬在半空的白绫之上,竟然一滴也没洒在地上。窦娥人头落地之时,竟真的阴风起大雪飘。片刻前人还汗流浃背,顷刻间,一个个抱膀缩肩跑回家去,连说怪事、怪事。窦娥死后果真是大旱三年,颗粒无收。当地百姓人人皆知是老天在为窦娥鸣不平啊!

多年后,窦娥的父亲金榜得中,做了高官。回乡省亲时,重审窦娥一案,杀了张驴儿和贪官,为窦娥洗清了冤屈,乡亲们纷纷来看望窦父,说:“我们早知道窦娥是冤枉的,怎奈畏惧贪官的权势,而敢怒不敢言。可是我们又没加害窦娥为什么要受这三年亢(大的意思)旱之苦呢?”

窦父说:“你们明知窦娥是冤的,却不敢说句公道话,是谓不义。更有人相信贪官,认为窦娥真的杀了人,而诬蔑忠良,是谓不仁。老天有眼,没有无妄之灾,天灾人祸就是在惩治不仁不义之徒哪!”

这个故事也启迪后人:人在世间一定要是非分明,坚持正义,抵制邪恶,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保护,在灾难来临之际,才能不被祸及。所以很多时候觉得一些事情的发生和自己无关,可是那些事情出现时,你听到、遇到时的反应,在思想中的取舍,却能分化出人心的趋向,也就是对善恶的选择。如果是很大的事,招来的天灾大劫,人的福祸去留可能就由此时的心念凭断。一念之差,天地之别呀!

什么是善良?有人说我平时也挺爱助人为乐的,她认为这就是善良的全部了。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大善大恶面前,她就分辨不了,就无法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实际上,这也的确需要人积聚更多的善与勇气、正义与良知、理性与智慧。

买车不说这几句话

很多人讨厌买车的过程,到汽车经销商去讨价还价,一说错话就可能让你吃亏。为了争取到最划算的价钱,有几句话绝不要说出口:

●“我爱这部车”:经销商希望你爱上一部车,如此你就会愿意多付点钱,所以不要让对方知道你多么喜欢,而是应像玩扑克牌一样不动声色。不论推销员向你介 绍的是法拉利或雪佛兰,你的反应一定是指出汽车的问题和缺点。即使你巴不得赶快把车买到手,还是告诉推销员,获得好价格才可能考虑。.
如果你能让推销员相信你认为车的价值没那么高,他也许会降价。当然没有经销商愿意赔本,所以不要杀价杀得太离谱,否则只会令人以为你并不是真的想买车。

●“我在某大公司担任某个高薪职位”:所有经销商都采用名为“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的合法技巧,也就是根据买主愿意付多少钱,相同的产品向不同买主销售,价格会不同。经销商采用这种技巧以提高利润,目的是 对每名顾客收取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因此推销员需要知道你认为车的价值是多少,以及你能付多少钱,他通常会询问你的工作,听来好像只是闲聊,其实是在收 集资讯,所以尽量淡化工作的重要性。

●“我希望每月偿还的贷款不超过XX元”:虽然对许多买主而言,每月贷款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绝不要 告诉推销员不能超过某个金额。想多赚的推销员会以延长贷款期或提高头款的方式,来降低你的每月还款。你应把车价和贷款分开讨论,先争取到最低车价,再来商 量贷款的利率、条件和期限。

外媒综合如何看待习马会

中国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的会晤,消息突如其来,一时间舆论炸开了锅。对于两岸66年来这一历史性会面,西媒也是众说纷纭。

美国《国家利益》11月5日则发表了题为《习马会:改变游戏规则、无用之功还是选举策略?》(The Big China-Taiwan Meeting: Game Changer, Lost Cause or Election Strategy?)的文章称,习马会的时机显然与国民党暗淡的总统大选和立法院选举前景有关。英国诺丁罕大学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寇谧将(J. Michael Cole)认为这是一个“曲线球”(出其不意的球)。另一个不同的体育比喻就是“万福玛利亚传球”(万福玛利亚传球,是一个美式橄榄球术语,指成功率很低 的长距离直传,一般在比赛快结束时候使用,孤注一掷地传出去以求在最后的时刻得分,剩下的就只有祈求圣母玛利亚保佑了),这是绝望的一击,而且也太晚了。

几年以前,当他还处在可以为两岸关系做积极进步的位置时,马英九需要中国大陆的让步。如今,大多数台湾民众对马英九经济融合政策的失败不再抱有幻想,并 且很多人怀疑他的动机。习马会显然是中国大陆试图改善国民党形象的一次尝试,让人知道国民党是同中国大陆打交道的平台。然而,今天的民进党已经对于有关中 国政策方面的攻击已经有免疫能力了。此次会议对于盼了多年的马英九来说是一个胜利,但是不太可能带来任何两岸关系上的突破。召开这个会议对于中国大陆来说 也是存在风险的,中国此前影响台湾选举的尝试都适得其反。在台湾大选两个月前,这个历史性的会议是一放到台湾面前的史无前例的胡萝卜,目的似乎是为了改变 选举的走向。

文章还指出,会议时间仓促,透露着绝望的味道,但是是可以理解的。洪秀柱是个糟糕的候选人,民调显示,国民党不仅可能失去总统宝座,而且又可能首次失去在立法院的大多数席位。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1月5日在题为《习近平的台湾陷阱》(Xi Jinping’s Taiwan Trap)的文章中称,在习近平的中国梦之前,他的前任胡锦涛也有一个愿望: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事实上,所有习近平的前任们都渴望将台湾再次融入 大陆,这一直都被中国认为是核心利益以及最高外交政策目标。在屈指可数的中共最高领导人中,习近平是最近于完成这个目标的:他使得自治的台湾比现代历史的 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接近于中国大陆。随着本月7日历史性的习马会的举行,习近平或许又迈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一大步。

但是从迫切希望加强本 党对权力控制的角度来说,习近平最好还是不要去实现那些梦。从软实力来说,尤其是民主与人权方面,台湾虽小,但是实力却是很强。这个自治的岛屿的软实力仍 让强大的足以改变中国大陆。2014年2月习近平在会晤连战时强调,13亿中国人和2,300万台湾人民都拥有中国统一的共同梦想。习近平还说,无论存在 任何政治党派的分歧,这个梦将会实现。这是在是太天真了,大多数台湾人希望维持自治的现状。此外,两党之间最大的障碍是他们的政治体制。中国仍然是一个一 党专政的集权国家,而台湾是民主制度。双方进一步走近不仅仅会扭曲台湾的民主,也有可能迫使中国走向民主的未来,对很多大陆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 的愿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月6日则在题为《习马会:空洞的象征主义还是改变游戏规则?》(China-Taiwan summit: Empty symbolism or game changer?)的文章中称,从地缘政治上讲,这次会晤是北京试图消除该地区恐惧的一次努力,这些恐惧是由于北京在南海的领土主张导致的局势升温所引起 的,北京借此表示它愿意同地区伙伴谈判,包括台湾。

文章还说,鉴于此次会议的敏感时机,不难看出它与台湾明年1月份的大选之间的联系。 北京很有可能认为自己需要做一些高调的事情帮助国民党——它在台北中意的搭档。而在中国议题上,北京是可以这种帮助的。但是北京的干涉有点晚了,也无法给 国民党提供足够的动能击败蔡英文。而且,如果这次会议被视为北京和国民党阻碍台湾民主进程的阴谋,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文章最后还说,这次会议虽然是历史性的,也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但是不会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会议。

哈佛大学历史弗格森(Niall Ferguson)日前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也谈到了习马会。他认为,习近平迈出了尼克松式的一步,这是习近平建立美国在亚太地区领导力,挑战美国霸权的大胆战略。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峰会的潜在危险和收获不会有那么大,但仍可能是意义重大的。此次会晤的消息3日在台湾传出后,令政治观察人士震惊。台湾两大政党正在投入竞选活动,就像以往经常出现的局面一样,大陆政策是最容易引发意见分歧、也是最重要的议题。

此次峰会也证明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敢于担当,因为在某些中国人眼里,“习马会”可能被视为对台湾执政者的合法化。“中国领导人显然在发起外交攻势,以 便在中国进入动荡和经济转型时期之际,确保更好的国际关系和稳定环境,”伯格鲁恩研究院(Berggruen Institute)资深顾问内森•加德尔斯(Nathan Gardels)表示。

日本经济新闻11月5日则刊文称,最近台湾方面曾 经提出马英九出席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CE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会谈。但大陆方面没有回应。此次大陆方面做出积极表态,似乎可以看到在南海与美 国摩擦激化的背景。台湾1996年举行首次总统直接选举时,大陆方面进行导弹演习施加压力,美军向台湾周边派遣了2个航空母舰机动部队。

大陆可能是希望通过两岸领导人会面,表示出与积极对话的姿态,让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介入的借口。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3日表示:“欢迎缓和紧张改善关系 的举措”。台湾总统选举将在2016年的1月进行。最近的舆论调查显示,台湾独立志向的民进党蔡英文的支持率较高,很可能取代国民党取得政权。

“大外宣”做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个重点是”外宣本土化”。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和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加州一家广播公司展开调查,这家公司60%的产权实际上由中国官方媒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的子公司拥有,它在美国各大城市广播过滤和歪曲事实的亲中国政府新闻节目。

专责监管海外媒体的美国官员对此并不知情,直到路透社查询意识到这家名为WCRW的电台涉嫌违反广播条例。WCRW原本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小电台,得到中方注资之后迅速发展壮大,在美国隐蔽地向十多个城市双语广播,包括华盛顿、费城、波士顿、三藩市,并正在各地扩张。据路透社披露,这家电台播出的很多节目内容都已被中国政府控制。

路透社还披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里,至少有33个广播电台,都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着隐蔽的合作关系。这些电台向所在地区播放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或其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子媒体公司制作或提供的节目内容。而这只是中国搭建的广播网络的一部分,这一网络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

“都在宣传国家意识形态”?

中共官媒《环球时报》对路透社提出质疑,称西方通讯社和媒体向全世界售卖新闻,为什么美国电台就不可以采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问题似乎应该倒过来:为什么西方通讯社和媒体的新闻可以卖钱,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新闻只能出钱让人播发?当然,一家公司为了扩展业务,也可以赔钱赚吆喝。因此,这不是核心问题。核心的问题是:”原来在那里播些来自中国的声音,是与这种’新闻自由’相抵触的。看来西方媒体’很讲政治’,很愿意主动敦促政府给’新闻自由’划边界,它们甘当守卫这条边界的志愿者”。

也许《环球时报》真的不明白,新闻自由的重要原则是,政府不能操纵新闻。政府操纵新闻,不是增加了多元声音,而是干扰了新闻自由。中国官方媒体和政府的从属关系,恐怕《环球时报》也不会否认。

西方当然也有政府支持的媒体。除了政府是否可以直接干预新闻之外,问题还在于,政府支持的媒体价值观是什么?是要求媒体为专制独裁、反宪政、反人权的制度辩护呢,还是支持媒体传播人权、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当然有是非之分,而不是一句”都在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就可以掩饰的。

“大外宣”不应该被容忍

路透社这则报道,揭示了中国政府”大外宣”的成就,但是这只是冰山之一角。中共自建党开始,就重视宣传的作用。今天人们知道的”大外宣”框架,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卫星电视、《中国日报》和外文局所属刊物等几大对外窗口。这些机构早在建政之前或者建政初期就已经设立,而且一直都在如常运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久闭的国门洞开,世界的发展对中国人冲击巨大,外宣工作也因此略显疲态。”六四”民主运动,被邓小平判定为”国际大气候”与”国内小气候”影响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为舆论的作用。据称,九十年代中期,加大外宣成为中共明确的策略。

“大外宣”高调让公诸于众,则是在2008年之后。这一年,拉萨骚乱、汶川地震、奥运火炬等事件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共,谴责其压迫人权、钳制新闻自由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个政权的本质让它不可能去进行自我反省,而是认为遭受谴责乃因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根据当年《南华早报》报道,2009年,”中国政府准备耗资450亿元人民币,推动它的主要媒体机构向国际扩张,以改善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这一消息作为正面的”国家形象工程建设”,被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官媒转发或者重新报道。

“大外宣”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一个重点是”外宣本土化”。一方面,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高价雇佣外国职员,或者收买外国媒体的编辑记者和专栏作家,撰写能够让外国人接受的宣传稿件;另一方面,以各种方式收购和控股外国本地媒体,以”外人”的姿态称颂中国政府。

在言论自由的西方社会,这些声音的确可以传播出去,而且干扰了人们的判断甚至价值观。如果这些声音来自人们在资讯自由环境中的独立思考,只能被当作多元声音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它来自一个专制政府洗脑工程的操纵,显然不应该被容忍。

老加北韩见闻录

加拿大夫妇Justin和Anna是一对旅行爱好者,他们已经去过100多个国家。 几乎要把全世界的国家都兜遍了….
不过,这对见多识广的夫妇表示,他们各种旅行经历中,最奇葩的还是3年前两人去朝鲜的那次

最近他们终于发布了这份迟来的朝鲜旅游后记,一起来感受下
去朝鲜自然不能自由行…
他们报了个团,一个朝鲜国有旅行社的旅游团…..
在他们出发去朝鲜之前,他们被要求先到北京参加一场讲解会,告诉他们朝鲜的各种严格规定
拍照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拍朝鲜的任何军事设施…
拍金正日雕像什么的也是欢迎的,但是一定要拍全身,不能只拍半身,还有什么什么

飞机降落后的第一件事….朝鲜的官员们收走了他们的护照,要到他们离开朝鲜时才会还给给他们,他们的手机也被检查是否带有GPS,带有GPS的基本也要被没收。

朝鲜政府派了监察员、导员和一个司机,全程陪同在他们身边

改革的必然-中国不可能既是一个严重负债人口日渐老龄化的国家又要继续表现优秀

中国的短期经济信号让人心存不安。

政策制定者今年夏天在A股救市行动中表现拙劣。央行突然让货币贬值。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到了自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这些状况在全球市场引发了躁动,令投资者感到不安。但更大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有变化吗?如果有的话,是什么?

新兴市场领域的一些专家研究了中国的增长率下滑,认为有迹象表明将来会出现更深层的问题。另外一些人则态度从容,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减速不以为意。他们认为,要转换到更加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自然而必要的过程。

“过去几十年的主题是,中国的一切都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而未来几十年的主题是,几乎一切增长都在放 缓,”旧金山铭基亚洲(Matthews Asia)的投资策略师安迪·罗思曼(Andy Rothman)表示。铭基亚洲是美国最大的专注于亚洲市场的投资公司之一。

“我们需要习惯这种情况,”他说。“共产党就很泰然自若,而我们在这边惊慌失措。”

事实上,中国工业和制造业产出虽然曾经有过高速增长,但最近几年已经降温,滑落到了7%以下。中国领导人刚刚为持续到2020年的下一个五年规划设定了6.5%的年增长目标,但中国几十年来都是用债务推动投资,经济学家们正在尝试估算中国是否可以转型到一个新的模式,让消费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就像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

鲍勃·布朗(Bob Browne)是芝加哥北方信托(Northern Trust)的首席投资官,他说中国消费者的问题是“面对中国的投资者必须做出的一项根本性的长远决策”。

“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过程,是会随着中产阶层的增多继续前进,即使有颠簸也无法阻挡呢,还是不会?对于这个问题,你不能不在乎,也不能模棱两可。”

由于短期前景不稳定,近几个月来,投资者纷纷套现中国概念股,而更加广泛的抛售已经对大多数新兴市场造成了冲击。

最近几周,卖压似乎已经逐步稳定,但花旗集团(Citigroup)援引追踪基金动向的EPFR Global提供的数据称,到10月末,新兴市场股市一年来流出的资金预计达到将近700亿美元。其中,从中国和香港基金市场流出的资金超过了300亿美元。

短期内,投资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感到担心。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最近对基金经理进行的月度调查显示,中国的潜在衰退被列为全球经济最大的外部风险。该银行10月的调查显示,39%的被调查者表示,中国是最 大的外部风险,尽管这一比率已经低于9月的54%。

一些人将中国经济的放缓视作短期威胁,布朗就是其中之一,但他长期以来对中国有能力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过渡的信心没有改变。

“很明显,中国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驱动的经济模式,但韩国和日本在战后大部分时间里也是如此,”他说。“从依靠制造及投资的经济模式向服务及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是相当稳固的。”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多年来过度强调投资,致使发展愈发不平衡。结果导致个人消费如今只占 GDP的38%。这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Development)的工业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国家的个人消费平均占到GDP的60%多。

应对这种不平衡的状况给中国带来了紧迫的风险。由于依赖国家投资——通常是浪费资金的工程或亏损企业——中国累积了创纪录的债务,相当于GDP的300%。

随着经济的放缓,这种债务负担似乎愈发危险,加剧了通货紧缩或物价下跌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公司削减投资,个人减少开支。通货紧缩还致使债务相对增加——尽管与此同时很多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在骤减。

“鉴于经济发展放缓,通货紧缩带来重大风险,如果政府无法推动必要的改革,中国可能会步日本后尘,产生资产负债 表衰退,”澳新银行(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大中华区驻香港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说。在他所指的这种衰退中,偿债在支出中将优先于新的购买或投资。

刘利刚预测,未来五年,个人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达到44%,这是一个缓慢但重要的转变,因为消费将超越经济的总体增长率,代替投资成为关键引擎。

还有人认为中国正在逐步向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变,与他们一样,这种预测部分基于普通公民管理资金的方式的变化。

中国家庭平均会把大致30%的可支配收入存起来,这个比例比其他任何大国都高。相比之下,美国的净储蓄率差不多是6%,欧洲是7%,日本略高于2%。

但有迹象表明,城市化了的年轻一代没经历过以前的贫困,对花钱的态度也不像其父母或祖父母那么保守。

22岁的于颖(音)便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把头发染成黄色的她给企业聚会及其他活动当服务员和迎宾员,每个月最多能挣6000元。

前不久被问及存钱和花钱习惯时,于颖说:“我不存钱,一分钱都存不下。”当时,她正在三里屯购物。那里是北京一个备受欢迎的地区,遍布着咖啡馆和店铺。

三年前,于颖从吉林来到北京。她说自己大约一半的收入花在了化妆品和衣服上。她和朋友合租了一套公寓,每月的房租又要花去1800元。

“和朋友出去玩、吃饭也要花钱,”她接着说。

但分析人士称,虽然中国的年轻一代花钱更随意,但让大部分中国人增加消费需要进行金融和其他监管改革。不过迄今为止,中央政府一直回避相关改革。首当其冲的包括放宽或废除全国性的户口制度。

现实情况是,户口制度通常会妨碍来自乡下的新一代民工入读城里的学校,享受医疗保健和其他社会服务。只有官方居住地才提供这些服务。分析人士称,放开户口制度会极大地刺激劳动力的流动性,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为考虑医疗保健和其他花销而存钱的需求。

“中国需要允许人们在赚钱最多的地方生活,他们目前显然不能这样,”华盛顿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驻所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说。

他说,不实行这些和其他改革的风险是可能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在国家实现总体富裕,变成发达国家之前,增长和收入出现停滞。

“我说的停滞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不继续变得更加繁荣,而是陷入停顿,”他说。

“当然,中国有能力重振经济,”他接着说。“但他们不是在实行这类改革,你不可能既是一个严重负债、人口日渐老龄化的中等收入国家,又要继续表现优秀。”

中国领导人否认经济可能会停滞的说法,承诺通过降息、基础设施开支和面向扶持项目的定向贷款,来预防经济更快下滑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总理李克强9月在大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对与会者说。

“一旦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迹象,我们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他接着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不是空话。”

全球原油市场而言2016年只能说是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新浪-尽管现在全球市场已经充斥着大量原油, 但是明年某一时刻,伊朗原油的进入还要让供求的天平变得更加倾斜。与西方达成核问题协议,换取了制裁的解除之后,德黑兰打算尽可能快速地增产,但这在已经 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对油价意味着什么自不待言。对于伊朗后制裁时期的原油生产前景,以及全球原油市场可能受到的影响,彭博社是这样报道的:

“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Bijan Namdar Zanganeh)一再宣称,德黑兰将在制裁彻底结束之后的若干周内,就可以将原油日产量提升100万桶,而制裁预计2016年上半年就会结束。国际能源 署估计,制裁结束后的六个月内,德黑兰就可以将日产量提升到360万桶,较之目前高出80万桶。这就意味着,伊朗的原油生产将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 平……

“无论怎样,伊朗明年就能恢复生产,而他们的原油大部分都将是销往南欧,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重新赢得法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失去的客户。制裁迫使 欧洲国家不再购买伊朗的原油,南欧国家纷纷转向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伊拉克。分析师们认为,要夺回自己的市场份额,伊朗将不得不提供比沙特和俄国更廉价的 原油……”

换言之,伊朗的石油部长赞加内已经向能源世界的其他玩家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夺回我们失去的市场,而不是保护价格。”

不管伊朗原油日产量到底是增加50万、80万,还是他们自己预计的100万桶,这些都只能让全球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雪上加霜――目前,供给已经 超过需求近200万桶了。当然,眼下的供过于求局面相当程度上已经被油价消化吸收了,但是伊朗因素还没有,这就意味着现在已经不到50美元的油价还有进一 步下跌的空间,具体跌多少则要看伊朗增产的幅度和速度了。

对于原油买家来说,这当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卖家却会因此夜不能寐。哪怕在现在的低价格之下,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美国页岩油企业还能够不断 寻找各种方法来整合自己的生产流程,开发新技术来提升产量,但是如果已经薄如纸片的利润率再遭到进一步的打击,他们恐怕无论如何都坚持不下去了。对于那些 产油国来说,麻烦或许还要更大,因为他们的国家预算和主权偿付能力都季度依赖于原油带来的收入。在阿拉伯之春后,为了稳定局面,安抚难以统治的大众,这些 国家许多都大大增加了各种支出,现在削减任何相关预算,都会让此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在历史上,面对类似局面时,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常常都会选择削减产量,矫正供过于求的问题,但是这一次,沙特似乎更愿意为了产油国的根本利益牺牲 眼前利益,而其他的国家,要单凭自己的能力去减产到足以推动油价大幅反弹的地步,又都是根本无法胜任的。伊朗也是欧佩克的重要成员,看上去,他们似乎根本 不在乎自己的新供应会对油价造成怎样的影响,相反却对其他产油国摆出一副“给我们腾块地儿”的姿态。如果说2015年对于全球原油市场而言是一个糟糕的年 头,那么2016年只能说是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中国股市周四收于牛市区间-8月份以来的缓慢复苏增加了动力

中国股市周四收于牛市区间,此前两天的大幅上涨给中国股市自8月份以来的缓慢复苏增加了动力。

上证综指收涨1.8%,报3522.82点。该基准较8月26日收盘点位(今年夏季暴跌的底部)涨20.3%。牛市被界定为较最近的低点上涨20%。

上证综指周三涨4%,当日内地股市受投机行为推动大幅走高,原因是中国央行早前曾表示,中国政府将推出深港通,以便对外国投资者进一步开放内地股市。

深证综指收涨0.2%,报2093.47点。该指数周三涨5%,创近两个月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深圳股市目前已经较9月15日触及的最近底部上涨了32%。

中国股市在“习马会”前夕获得了高歌猛进的反弹势头。6-8月,中国股市曾暴跌4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定于本周六举行备受瞩目的会晤,这将是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碰面。

申万宏源证券(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交易主管Gerry Alfonso表示,投资者的解读是习马会将加深两岸经贸合作。他说,习马会和亲商的“十三五”规划使得中国内地投资环境看起来相当乐观。

上 海市场方面,受股市反弹将带动成交额增加这一预期的影响,券商类股的表现好于大盘。兴业证券(Industrial Securities Co.)、光大证券(Everbright Securities Co.)和华泰证券(Huatai Securities Co.)均触及10%的涨停板。

年底将至,ST公司保壳成败即将见分晓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目前已有17家连续两年亏损的ST公司在今年三季度实现盈利,不出意外的话,有望脱星摘帽。

为了继续留在A股市场,ST公司的保壳行动可谓各显神通。其中,资本重组依然是ST股首选,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A股大概有16家ST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证金系“国家队”也现身两家被执行退市预警的ST股十大流通股东之中。

17家公司有望摘帽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51只实际交易的ST股。这其中,共有41家公司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而从刚刚披露的三季报业绩来看,这41家公司中,已经有17家公司在今年三季度实现盈利,包括*ST天化、*ST秦岭等。目前,仍有24家在今年三季度继续亏损。

据上交所[微博]关于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当上市公司不存在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情形,便可申请摘帽,包括不得出现连续两年净利为负、期末净资产不得为负、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不得低于1000万元等七种情况。

也就是说,闯过了业绩扭亏这一大关,如果这17家公司没有触及上述其他退市风险规定,顺利走完最后一季,明年将有望摘帽。

同时,另有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50余只ST股中,已有23只披露了2015年年报预告,14股预告扭亏。在14只预计将扭亏的ST股中,*ST申科、*ST皇台、*ST融捷、*ST霞客、*ST华赛、*ST元达6股预计2015年全年业绩将同比翻番。

保壳行动各显神通

除了业绩扭亏,重组依然是保壳首选。从近一年重大重组来看,有16家ST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已完成的有4家,包括*ST天化、*ST南纸、*ST金化和*ST国通;正在走流程的有7家,另外有5家中途重组失败。

其中,*ST秦岭频频传出重组消息,今年4月份宣布股权转让,公司向冀东水泥(000401)出售全部资产(含负债),向中再生等11名发行对象发行股份,冀东水泥以每股2.75元的价格向中再生转让1亿股*ST秦岭股票。该次重组完成后,控股股东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不久后,6月11日,*ST秦岭再度甩出重组大招,不幸的是,事隔两天,*ST秦岭的一纸公告,让该重组事项瞬间夭折。不过,控股股东股权转让所带来的股权收益,让多年亏损的*ST秦岭在今年中报中扭亏为盈。甚至据公司刚刚公布的年报业绩预告,*ST秦岭今年全年有望盈利。

此外,不少公司还选择定增、出售资产等其他方式。

以*ST中富为例,公司债违约5个月之后,*ST中富成为首家债务违约之后通过自己筹款还清债务的公司。

随后,公司10月30日发布晚间公告,拟以3.31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52亿元,其中16.73亿元拟用于偿还公司借款,剩余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国家队”也来凑热闹

虽然被冠上“ST帽”,但是因为资产重组等翻身手段,不少ST股也成为私募、牛散关注的重点,甚至引来ST股的暴涨,实为“麻雀变凤凰”。在二级市场上,这些公司股价在10月份风生水起,涨幅远超大盘。

今年的ST板块,最经典的重组翻身,当属*ST超日。暂停上市一年两个月后,*ST超日在8月12日重组复牌首日暴涨986.07%,从1.22元的开盘价涨至13.25元。

而一年多前,*ST超日还深陷于公司债违约、业绩连续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的桎梏之中。公司连续三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在2014年5月28日起就被暂停上市。

重组之后的*ST集成更名为协鑫集成(002506),8月12日复牌上市首日不受限于10%的涨跌停限制,暴涨了986.07%。

不得不说,牛散的眼睛是雪亮的。比如,*ST秦岭在二季报中还亏损5909万元,中报开始扭亏为盈,三季报中就已经盈利1.16亿元。这样的业绩转变迅速吸引了资本入驻,在*ST秦岭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牛散肖早娥、肖永东早已新进在目。同样受资本热捧的*ST夏利,前十大股东更是包括了牛散何海潮和舒逸民以及王亚伟旗下的4只产品。

而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两家ST公司被证金系“国家队”看重,分别是*ST融捷和*ST舜船。

今年三季度,中央汇金公司买入*ST融捷558.78万股,持股比例为3.23%,位居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而10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则分别持有*ST融捷166.76万股,持股比例各为0.96%。其手笔之大,丝毫不亚于证金系买入的蓝筹股。

*ST融捷2015年三季报披露,公司预计2015年净利润为500万元至1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8246.16万元)。业绩变动主要系公司于2015年5月份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偿还了全部银行贷款,大幅度降低了财务费用;公司本年度锂电设备业绩稳步增长,下半年进入交货高峰期;公司电子书包业务今年三季度开始交货,对全年业绩有积极的贡献。

而*ST舜船虽然三季报亏损7.64亿元,且刚刚曝出14亿元坏账,却令人意外的获得了“国家队”的护盘。公司三季报显示,中央汇金公司持有*ST舜船1.49%的股份,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另有8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各持有*ST舜船0.44%的股份。

馬暗諷蔡「維持現狀說很容易,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馬英九總統昨在記者會侃侃而談,但一問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批馬習會過程是「傷害台灣民主」,臉色一沉反批「聽不懂她在講什麼」,馬暗諷蔡,「維持現狀說很容易,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對於維持現狀,他說,「這是我打造出來的兩岸現狀!」

蔡稍後回擊,「總統覺得開一次記者會,就算民主的話,他當然不懂對民主的傷害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台灣人民不敢信任馬總統之處,她所說的事都跟民主有關,國家在做重大決策時,人民要被告知、提供資訊,讓人民思考、讓國會監督,「這都不是兩、三天可發生的事」。

馬英九強調,他在國慶致詞提到「維持現狀」已成台灣主流民意,包括朝野各黨總統參選人提出此一主張;他強調,「這是我打造出來的兩岸現狀」,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台灣永久的未來。

對兩岸現狀定義,馬說,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我方不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宣布台獨。

對未來兩岸發展,馬提出兩大方向─消極方面,降低敵意,避免偏離正道;積極方面,擴大交流,深化合作。此時舉行「馬習會」,是建立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第一步,有助推動兩岸關係。

媒體詢問是否會像前總統李登輝一樣準備18套版本?馬說,18套版本是在飛彈危機時用的,這次沒飛彈危機,不需那麼多版本。

外界評估馬習會恐為兩岸未來設框架與底線,蔡英文如果執政後能否接受?蔡昨天重申,馬不該以即將卸任的總統身分,試圖去操作、限縮台灣民意的空間,「這是很重要的事,希望總統要尊重台灣的民意。」希望馬能公布整個馬習會磋商過程,並將相關資訊與資料公諸於世,讓外界有審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