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cisocial
历史回顾-国民党换柱早有准备
中国国民党全代会废止总统候选人洪秀柱的提名;「拔柱」事件极粗糙、粗暴,其实朱立伦早就决定要选,只不过越靠近投票日宣布越好,这样才能将「带职参选」合理化,并将他及国民党的利益极大化。
中国国民党十月十七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召开临时全代会,全部党代表一千六百馀人共八百九十一人出席,结果有八百一十二位同意废止统候选人洪秀柱的提名。
洪秀柱是国民党百年历史以来,第一位通过层层关卡、民主机制产生的总统候选人,也是第一位成为正式候选人之后,提名遭废止的候选人。前述作法动机之不正当、理由之荒谬、程序之反民主,应该都已创下了世界民主纪录。这是自诩为民主政党的国民党之耻,历史会有记载。
很多媒体将这次事件称之为「换柱」。实际上这是一次极为粗糙、粗暴、明目张胆的「拔柱」行为,充满个人私慾,与表面上冠冕堂皇的遁词无关。
要釐清「拔柱」事件,首先要弄清楚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什麽在参选之事上前后反覆?
事实上,朱立伦并未反覆,他从一开始就是要选,只不过必须按他的规划与步调,才能极大化他自己及国民党的利益。
去年九合一大选,国民党大败,六都中只有朱立伦保住新北市,为国民党留住一线命脉,朱立伦也因此登上党主席大位。这样的朱立伦成为蓝营共主,是殆无疑义的,面对着二零一六年的艰困总统大选,其实也只有朱立伦最有战力,能够与民进党的蔡英文一拼。但是他却怯战、畏战了。这,是真的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朱立伦并非畏战之人,而且在当前的情况下,不论胜败,他也必须一战,只不过他必须按照自己的设计、步骤出战。
简单地说,朱立伦的出战,必须被动,同时时间点必须越靠近投票日越好,因为唯有如此,他才能将计划中的「带职参选」合理化。等待「徵召」,可以用「被动」来澹化对新北市民「作满任期」的承诺,时间点靠近投票日,则能避免请长假可能引发的负面作用,而投票日前的三个月是最好的选择,长了会受对方阵营攻击,承受被迫辞职、补选的压力,短了会时间不够而影响选举战力。
最重要的是,如此一来,新北市市长之位还在掌握之中,选输了,可以回任,无论对朱立伦本人或者国民党,都是策略上的必须,而且是最上策。
可是,这一切的安排,却被洪秀柱打乱了。
洪秀柱当时看到「三十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奋勇而出领表参选,希望能「抛砖引玉」。五月十八日,洪秀柱完成连署,成为唯一登记参选的候选人。六月十四日,洪秀柱以高支持率通过「防砖条款」。七月十九日,国民党全国党代表大会,通过洪秀柱成为第十四任总统选举提名人。
朱阵营早已防堵洪秀柱
其实在此以前,朱立伦阵营已经开始全力防堵洪秀柱,最明显的就是「防砖民调」的对比度和支持度比例之争。但朱立伦阵营最没料到的可能是,洪秀柱最后竟以百分之四十六的高民调闯关。也几乎是同时,有关民调数字是绿营灌水、洪秀柱学历造假,甚至其父洪子瑜是白色恐怖时期「抓耙子」(告密者)等传言、谣言蜂拥而出。
「防砖民调」遭灌水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比例绝不可能太高,就算从宽认定有百分之十是灌出来的,洪秀柱还有百分之三十六的支持率,这也完全符合台湾的政治现况。
有理由相信,前述传言以及洪秀柱民调低迷的说法,大多出自国民党内部,目的就是要为「拔柱」营造气氛。
也就是在七月十九日之后,国民党在洪秀柱的选战上非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全力扯后腿。理由很简单,朱立伦不能让洪秀柱就这麽真的选下去。
如果洪秀柱赢了,朱立伦恐怕得立刻靠边站,也极可能得让出党主席,同时至少两届轮不到他选。如果洪秀柱输了,朱立伦虽然可能参选下届,但身为党主席,必须承担此次败选责任,辞职负责。
如朱立伦选赢,当然更巩固共主地位。输了,也因为是「救援投手」身份,不致受到太多怪罪,很可能仍然可以保住党主席,以及下届再选的资本。两相权衡,当然是参选胜过不选,拔柱,也就成为必然之事。
朱立伦在「拔柱」之后表示党中央三个月来(指七月十九之后)「全力挺柱」,但由于洪秀柱民调太低,所提出的两岸论述也与主流民意相背,各地立委选情受到严重拖累,所以才「不得不」废止提名。
朱的说法,除了「不得不」之外,全属胡扯,完全是「莫须有」罪名。
先说民调。国民党说洪秀柱民调低,但并没说究竟有多低,也没拿出确实数据。倒是「拔柱」之后, TVBS和两岸政策协会分别作了民调。前者的民调结果,朱立伦上阵,仅比洪秀柱多出五个百分点,后者的民调结果,两人的差距更只有百分之零点五。
为了这样些微的差距,有必样伤筋动骨「拔柱」吗?全世界的民主政党,恐怕也没有一个民主政党会以「民调太差」为理由,来更换经过合法程序推出的候选人。更何况最可能影响选情的候选人电视辩论尚未举行,国民党中央凭据什麽来断定洪秀柱无法逆转胜?
国民党在这三个月的期间里,有全力挺柱吗?不客气地说,只有白痴才会信这种谎言。
举例来说,花莲曾出现挺柱看板,但那是无党籍的花莲县长傅崐萁为当年立院老大姐洪秀柱立的。台南国道旁曾经有立挺柱T霸(巨型广告看板),那是挺柱民众自动自发立的。桃园南崁也曾经张起挺柱布幅,也是挺柱民众出钱所立。竟没有一样跟国民党有关。
一位名为何中屏,有四十馀年党龄的国民党员十月十四日在脸书发文指出:「洪秀柱的声势低迷,难道党中央就完全没有一点责任?她的选举造势活动每每受到媒体的关注报导,我就不相信所有的国民党立委参选人都是笨蛋,会不好好利用这种在媒体露脸的机会,邀请洪秀柱参加造势活动!果不然,前两天(国民党)立法委员赖士葆的助理告诉我赖委员曾有两次造势活动邀请洪秀柱参加,都被洪阵营以抽不出时间婉拒!但是事实的真相到底为何?网路上已有传言指洪秀柱太天真,竟然会相信党中央派来协助选举的人员,会不会是被这些人蓄意挡下来了?如果是这样,这个党中央真是用心险恶!」
有关这一点,洪秀柱竞选总部证实洪的行程确实是由党中央派驻人员掌控,所以前述的状况极有可能发生。尤有甚者,还有立委候选人根本没送来邀请,就直接说洪秀柱办公室拒绝,诬赖洪秀柱不肯拉抬立委。
另一位名为赵庆光的挺柱者于十月十五日在脸书发文指出:「洪总部的经费总共就小额募来的五千多万新台币(约一百六十多万美元),每月还要付党部十一楼租金三十八万。总共就印了两份文宣,都是设计好了以后,打签给文传会,然后由文传会发标去印製。两次三十万份文宣,送回总部的不过是各三万份,其他的说是由党部直接发下到各县市。可是有人看到吗?」
真实的情况是,第一份文宣是在八月印妥,却根本没有发出,因为各地方党部都以「设计太差」而拒发。地方党部有这样大的权限?拒发总统候选人的文宣?还是他们有恃无恐?
第二份文宣确实有发出,但里面却夹带了朱立伦在一月间竞选党主席的文宣。洪秀柱的竞选文宣夹带朱立伦文宣?是何居心?
花莲的国民党代表谢宜萱也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证实党中央一开始就没用心要辅选,资源都没到位,一开始就在摆烂,不过地方还是努力用心替洪秀柱在打选战,「但是现在党突然要大家去开临全会讨论换柱,还说如果不听党中央,是对党不忠」。
另外,洪秀柱竞选总部和党部之间的协调会议,九月里就只开过一次,而且负责协调的国民党组发会主委苏俊宾也在洪秀柱于九月六日出关之后,一直藉口改期,自后就没有再开过。另外,洪秀柱办公室从七月开始就向党部要地方竞选主委名单,一直到十月,二十二个县市,党部才给了五个名单。洪秀柱的竞选总部成立三个多月,也是唯一始终没有主任委员的总部。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国民党根本没有「挺柱」。讽刺的是,朱立伦「拔柱」之后,隔两天的週一,国民党就已排定朱立伦全省至少四场大型造势会。也难怪洪秀柱本人也在十月二十一日脸书发文感叹:「是否,在总教练的战术指导下,先发投手被以『出战不利』的理由强迫更换下场后,从此,应有的守备才终于开始发挥水准,被阻绝的支援才终于开始陆续登场?」
这也证明了国民党一直在动,只不过是为朱立伦上台作准备。
至于指责洪秀柱的两岸论述背离民意,以及带坏立委选情,根本就是指鹿为马的诬陷,不值一驳。试问,洪秀柱参选后最盛大的一场造势会,是国民党籍台南市议员谢龙介帮她办的,现场挤满三、四千人,这些人是冲着谢龙介的面子而来,根本就是「小鸡抬母鸡」。
这个「拔柱」事件,让人回想起立法院长王金平在六月十一日所讲的莫测高深的话,他说,「要选的人不一定会选,不选的人不一定不选」。对照起现在国民党修法让王金平续任国会龙头,他的话就突然变得有意义了。他在那时,是否就已经知道了大家不知道的事?
朱立伦会选谁作副手?
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朱立伦究竟会选谁作副手?很多人都认为会是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因为从任何角度来说,她都是最适合也有加分效果的人选,性别、省籍、地域都能和朱立伦互补,行政资历完整,在国民党女性政治人物中,不作第二人想。
更重要的是,国民党此次面临艰困选战,包括副主席郝龙斌都以曾任台北市长之尊,降尊纡贵到基隆市参选立委,但同为副主席的黄敏惠虽然面对同样压力却不动如山。她是否早已获告另有重用?果真如此,就足以证明「拔柱」阴谋,早在七月十九日前便已启动。
唯一肯定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民进党,国民党有朱立伦这样阴狠的人物,恐怕也不是坏事。只不过不要应了一位网友的说法才好,他说,「没想到国民党在对付自己人时,才让人看到睡狮已醒」。
习近平时代有什么特别之处
澳大利亚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白杰明(Geremie R. Barme)11月8日接受美国《纽约时报》专访,主要谈及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理解,他表示,习近平就像是中国的CEO,习近平时代是对中国的一种恩赐。以下是专访的编译。
白杰明曾于文革后期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居住学习多年,七十年代在香港担任《九十年代》杂志的英文编辑,对中国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具有长期的观察和体验, 先后撰写和编辑多部关于中国社会、文化的著作,孜孜不倦地向西方介绍、评论中国知识界、文化界的新潮人物和现象。现在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和亚洲历史系的教授。
问:对于一个长期观察中国的学者,习近平时代对你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作为一名有过在澳大利亚、中国和日本的大学经历的历史学家来说,习近平时代是一种恩赐(something of a gift),中国治理的艺术包括类似王朝一样的治理方式,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融合了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改革。
我喜欢把习近平称作中国的CEO,或者所有事物的主席。对那些认为中国想成为像我们一样的国家,或者中国如过去的欧美国家模式,习近平时代就是一种挑战。对那些喜欢读毛泽东、并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中国学生来说,习近平时代的中国混乱不堪。
问:有些人将习近平称为中国的“皇帝”,习近平和“皇帝”有什么类似之处吗?
答:自从毛泽东时代以来,许多观察人士和分析家把中国领导人称为皇帝,或者想要成为皇帝。毛泽东非常善于避开皇家的传统,同时凌驾于他所制造的派系之上,以达到激进的政治目的和个人目的。
当然,习近平也想做类似的事情。但是他的领袖气质远不及毛泽东,也没有能力掌控中国的政治体制,所以“皇帝”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问:你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难以管制吗?
答: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民族主义多年前便失控。1989年六四事件后,全国大规模的再教育运动强调了中国独特的国情,并没有将国家地位和历史分开。
显然,中国已经达到强大的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国形成了一党制。一个受教育的信息自由的中国将在后习近平时代到来。
问:中美关系5年后将会是什么样?
答:对于一个澳大利亚人来说这是个令人不舒服的问题。我的国家几乎参与了美国二战之后的所有行动,大多数这些行动都是血腥和代价高昂的,但成效也都不错。作为盟友,我只能希望我们美国兄弟的“遏制中国”战略能够成功。
如果失败了,我希望中美关系能如我的同事怀特(Hugh White)所说那样:在亚洲和太平洋和谐相处。然而,在学习毛泽东主义20年后,依据我知道的黑暗记历史,我认为在未来几年中国和美国将发生一系列的区域冲突。
澳大利亚学者白杰明,父亲是德国犹太人,母亲是苏格兰裔澳大利亚人,但他讲汉语字正腔圆,并用中文写了不少杂文,出过两本集子,其风格介于鲁迅杂文和英国随笔,堪称非华裔的华文作家的佼佼者。混迹于中国学术、文化圈及至市井二十余年,对于中国的文人圈有着细致入微的了解。
“709”大陆大抓捕律师事件-当局仍未有放松箝制
“709”大陆大抓捕律师事件,已经过了四个月,但当局仍未有放松箝制;湖北维权律师张科科,周一(9日)准备从北京前往欧洲,但在机场出境时遭拦截。张科科批评当局未有理据限制出境,是对律师的一种冒犯。 曾在709大抓捕律师事件中,遭当局传唤威吓的湖北维权律师张科科,周一(9日)接受本台访问时指,下午他准备从北京首都机场,乘坐航班前往欧洲,但在出境关卡遭拦截,之后就被通知不能上机。 张科科说:一个边检人员,拿出一张白纸读给我听,说北京市公安局决定,以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为由,不让我出境。 而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将于下周,在瑞士日内瓦聆讯,张科科未有回应是否与前往欧洲有关。
“709”大抓捕律师事件,至周一刚满四个月,张科科认为,当局对维权律师的打压箝制并未有松懈。维权律师未有全数获释,而过去数月亦有不少律师无法出境,正好印证这个说法。 张科科说:这个完全不知道为何,我觉得律师都是法律工作者,都是从法律出发,又不是暴徒,恐怖分子,又不是违法分子,我真的不能明白(禁出境原因)。
北京维权律师黄汉中认为,外界抱有误解,认为事件淡化,当局就会“放过”维权律师。但他认为,中央对维权律师的打压意图,丝毫没有动摇,打压行径仍会继续出现。 黄汉中说:当局根本未有改变策略之下,当局的治理方针没有改变,虽然社会努力、各界关注,律师抗争,但是并未达到改变当局在709事件,立场上的改变,因此还是这样的做。 大陆“709”抓捕律师事件,从7月上旬开始,超过百位大陆律师、民间维权人士、上访民众及律师,以及维权人士之亲属,突然被公安当局大规模逮捕、传唤、刑事拘留,其中部分人更下落不明。被刑拘、带走、失联、约谈、传唤、或短期限制人身自由,涉及23个省份。 –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严厉查处暗地里信仰宗教和追随达赖的官员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中纪委官方网站发表文章说,该地区严厉查处民族观不正确、暗地里信仰宗教和追随达赖集团的官员,称各族人民都“团结一致,服从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 文章称,“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西藏自治区已经出台15项制度规定,以“严肃查处追随十四世达赖集团、参与支持渗透破坏活动、参加‘法会’、听取讲经……的党员干部”。 据报道,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已经查处“违纪”行为19件,处分20人。 中共自称于1950年和平解放西藏,并且带来了繁荣、稳定和平等,同时尊重其宗教和民族传统。然而,大量维权组织和流亡藏人表示,中国政府严厉迫害藏传佛教信徒,导致了多起暴力事件和反政府示威活动。 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于1959年起义失败后流亡印度,中共称之为“暴力分裂分子”。达赖否认这一指控,并要求西藏地区真正的独立自治权
世界反运动禁药局严厉指责俄国的运动员和官员
国际奥委会属下的世界反运动禁药局(WADA)发表独立委员会调查报告,严厉指责俄国的运动员和官员。 这份报告说,俄国的运动员买通俄国反运动禁药的官员,由这些官员提供被禁的药物,而且还隐瞒运动员药检的结果。 报告也指责国际田联、这个田径运动的最高监督机构也试图隐瞒运动员们滥用禁药的情况。 独立委员会的报告还建议,因为使用禁药,应该对5名运动员和5名教练处以终身禁赛的处分
冬季供暖冬季污染-沈阳pm2.5一度1017
供暖季开始一周后,辽宁多地迎来持续的六级严重污染天气。沈阳PM2.5浓度爆表,一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省内另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爆表。
8日上午,记者在沈阳市街头看到,连日来的空气严重污染仍在持续,程度则更为严重。城市上空被浓重的灰白色烟霾笼罩,街道上能见度不足百米。沈阳市环保局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控系统数据显示,全市早8时-9时空气中PM2.5浓度值为1017微克/立方米。
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
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人大老博士论坛称,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了,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对于研究者没有用,“那个指标根本没有敏感性”。其表示,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前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应用经济学会分会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德国劳动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雇佣与劳动关系协会执委会委员等。 2003年,曾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世界就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就业政策研究”授课。曾湘泉教授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获博士学位。是1998-1999年美国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预警的“中国大变局”会来么?
11月5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财新传媒举行的第六届财新峰会上表示,中国目前面临四大外部风险。“全球经济持续性停滞,发达国家债务高悬,美联储政策的外溢效应,区域性贸易协定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负面影响。”
他认为,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不应该轻易拆除防火墙,维持一定的资本管制有其必要性。作为体制内学者,余永定罕见承认中国面临“30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说:“现在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外部环境实际上也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这是30年来未有之变局。”
海外消息人士牛泪在今年10月29日刚结束的五中全会审议“十三五”规划建议后撰文称,中国今天面临的挑战,也决定了领导层必须认真对待“十三五”规划。他说,中国社会转型到了关键时点。如果没翻过去,等着中国的将是糟糕的“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会停滞不前,社会将冲突不断,矛盾将激烈上演,全球大国和民族复兴会成为黄粱美梦。
10月26日,多家媒体引述大陆学者、时政评论人士童大焕在港媒发表评论文章《中国大陆正处于全面触底反弹的巨变时代》的文章称,“过去66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权力最登峰造极的时代,权力通过控制财产性资源控制了一切。于是乎,对自然、规律、规则的漠视与破坏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最登峰造极的时代。由此带来的对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心的破坏史无前例怵目惊心。”
有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之称的杜润生也曾经在大陆财新网发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胆言论。
在前不久,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接受《中国慈善家》杂志专访时,通过对比中外发展历史,表达对中国时局的看法。他说,中国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大变革时代即将到来”。
王石说,“参照罗马,对比中国现在发生的情况,你会惊讶地发现,虽然是2000年前的历史,却与现在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制度、民主、方法论上,中国还不如2000年前的罗马,中国现在的制度设计比他们还要落后,就更不要说和现在进行系统比较。”
不仅如此,近期中共高层也频频提到亡党危机。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仅习近平多次在高层会议上表示,社会贫富悬殊、官员暴富等问题造成政局不稳。9月21日大陆无界新闻报导,王岐山在与现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的英国人马丁-雅克的一次会面时,多次强调了中国社会不平等问题,王岐山认为,他们必须做些什么,如果不做,就很危险。
人体奥秘:人体中的微生物数以兆亿计,各种各样,相互作用,其关系极其错综复杂
据《纽约时报》报导,人体中的微生物数以兆亿计,各种各样,细菌、病毒、真菌等等。这些微小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其关系极其错综复杂,构成所谓的体内微生物群(human microbiome)。而这些微粒子有一半带有dna的记忆能力
仅以我们的肠道内菌群为例,其数量超过银河系的星体数量。目前估计,我们的银河系包含1,000~4,000亿颗恒星。这些巨大数量的肠道细菌大部分不会导致我们得病。相反,它们和我们共处。它们有自己的生老病死生命周期,仿佛和我们无关,仅仅是借用我们的胃肠空间进行它们的生命活动。
报导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将人体的这些微生物称为“体内秘密世界”(The Secret World Inside You),我们人的身体像一个超级生命集合体(superorganism),估计体内有100兆个细菌。据微生态学的研究,人体肠道内存在的细菌数量可达10兆,但其中大部分无害且和人的代谢有关,有影响消化能力、免疫能力等作用。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以及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
报导说,对于细菌等微生物来说,人体就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就是一个宇宙。人体有寸草不生、荒芜贫瘠的沙漠地带、土壤肥沃的河岸湿地;沼泽河口、丘陵台地、冲积平原、森森丛林等等。曾有科学家检测肚脐是一个“细菌的丛林”,可以让2,368种菌类存活在那里。
而对于个别细菌来说,有的生存在极广的器官环境中。《纽约时报》报导说,如痤疮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这是一种可以治病的细菌,正常人的皮肤中多少存在一些,但是不会致病,因为有很多很多的友善细菌在制约它们。人的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如果仔细观察,“杆形”的痤疮杆菌潜伏在深层毛孔,在那里有皮肤的油脂供给它们能量和营养,它们则给予“青春豆”这样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