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方才正式向国外媒体发出产品发表会邀请函,将在太平洋时间 9 月 9 日,於旧金山的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Bill Graham auditorium)举行,预计发表下一代 iPhone。
Author: brian
ATM为何用金属数字键盘?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麽ATM数字键盘要选用金属制的吗?这其中又有什麽玄机呢?
关於这个问题,不少网路媒体都有相关报导,像是「中时电子报」在今(2015)年2月21日的报导中说道,因为金属导电率高,温度改变较快,所以当使用者用手指按下数字按键後,有心人士不容易利用热感应相机得知密码数字和密码先後顺序。另外,爱河也找到另一则国外网站Digital Trends 2011年刊出的报导,指出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曾经实际进行实验,测试塑胶数字键盘和金属数字键盘的优缺点。
当年这项实验由计算机科学博士生Keaton Mowery所领导的团队进行,他们找来21位自愿受试者,分别在塑胶键盘和金属键盘上输入27组随机四位数字密码,Keaton Mowery的团队再用红外线热感应相机拍摄受试者手指残留在键盘上的馀温,试图拼凑书密码的原貌。
实验结果显示,当受试者在塑胶键盘上输入密码後,马上利用红外线热感应相机拍摄,有高达80%的机率可以成功知道密码四个数字为何;若是间隔一分钟後再拍摄,还是有大约50%的成功机率;不过四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仍是一项难题。
反观在金属键盘的实验,受试者手指留在键盘上的馀温可说是稍纵即逝,几乎不可能用热感应相机找出密码。所以,这也就是为什麽ATM的数字键盘会选用金属材质的原因了!但即使金属键盘不会泄密,各位朋友使用ATM时,还是要多留意附近是否有可疑人士虎视眈眈,输入密码时也别嫌麻烦,用另外一只手稍微遮掩一下,才能避免成为窃贼眼中的大肥羊。
数据招了!陆企营收几乎「零」成长,保七骗局不攻自破
台湾上半年出口大衰退,作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的中国经济成长坡度减缓应是主因。尽管中国官方宣称第二季GDP成长率保七(7%)成功,但企业营收骗不了人,而数据显示,大陆上市企业上半年营收几乎已停止成长,由此推估大陆实际经济成长率应比官方公布值低很多。
数据服务商Wind统计资料显示,上海丶深圳2103家已公布财报的上市企业,其上半年净利虽然年增21.2%,但同期营收成长率却还不到0.5个百分点,仅0.47%。(Barrons.com)
相较於获利,企业营收较能反应实际需求,近期原油丶工业基本金属等原物料价格下跌均指向中国需求减弱,而从陆企营收动能冻结更进一步证实这个假设。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也显示,大陆7月以人民币计价之出口额年减8.8%,而与台湾外贸最直接相关的进口亦大减8.6%,看到大陆进口丶企业营收数字均如此糟糕,台湾出口衰退也就不那麽令人意外。
加元跌破75美仙 掀涨价潮
加拿大联邦各政党大选团队是怎么运作的?
心理学家担忧,Google 可操控总统大选结果
Google 公司经营着全球最大的资讯搜寻平台,这意味着 Google 搜寻的任何调整都可能改变用户搜寻结果,进而影响用户获取的资讯内容,甚至会影响用户的某些决策,Google 搜寻结果的算法排位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击或捧红某个品牌丶网站,甚至可以影响到总统选举的结果,Google 在舆论控制上的影响力超过任何一家公司,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Google 公司一直以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搜寻结果为目标,坚持不作恶的营运原则,不断对搜寻算法进行调整,Google 搜寻算法的每一次调整都会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甚至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分析每一次调整对搜寻内容的影响,网路业者也会根据 Google 搜寻的要求不断调整内容,提升内容在搜寻结果上的排位。
美国心理学家 Robert Epstein 认为 Google 公司的搜寻服务非常成功,甚至可以左右网路用户的观点,只要 Google 对搜寻内容的结果进行有指向性的调整,这间公司甚至可以影响 2016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没有证据表明 Google 会这麽做,但它确实有这个能力。
透过长达数年的研究表明,Google 对於政治选举的影响力超过任何一间公司,搜寻结果的内容可以影响中立选民的态度,最高可影响 80% 的选民,但是几乎没有人意思到自己的观点已经被 Google 影响了。历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的得分率差距都不到 10 个百分点,Google 只要能够改变一小部分选民的态度,就可以左右最後的选举结果。
Google 公司表示提供最佳的搜寻结果是 Google 公司的核心服务,不会改变这一原则,这是用户信任 Google 的基础。没有证据表明 Google 有意左右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或是操控选民的观点和看法,但影响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政府却对此没有任何对策,有意操控和正常业务营运间的界线并不清晰。
营运资讯公开,让部属了解为何而战!员工会更挺你!
想像你是一间餐厅的老板,任务是降低员工打破的碗盘数,你会采用哪种方法?
在员工休息室发布一张公告,写着「打破碗盘者,扣月薪十分之一!」
告知你的员工,餐厅内每项设备丶碗盘丶食材的成本金额,以及餐厅的毛利是多少?例如,公司每赚进1块钱,利润只有1毛,但是1个盘子的成本就要10块。
如果你采行第一种方法,员工在处理碗盘时,自然会格外小心,但下一次他弄坏的可能是咖啡机。若你采取第二种方法,你的员工将会谨慎对待店内的所有资产。
肯·布兰查(Ken Blanchard)在《一分钟潜能管理》书中提到:「资讯就是货币,用来换取员工的责任和信任。」告知员工各种有关公司营运资讯的行为,就是「分享资讯」,这是管理阶层极重要的义务,它的作用不仅是避免员工发生失误,同时也能有效提振员工生产力丶建立责任感。
在企业里,主管接收到的讯息往往比一般员工多,以利於下决策丶规画营运方向时参考。然而,主管却不见得会将这些讯息转告给部属。甚至,有些企业将经营方向丶营运数字丶上下游厂商丶同业动向等情报都视为机密,不准员工过问,导致部属只能奉命令行事,却不知为何而战。
《老板!我死都不愿意告诉你这些事》一书作者布鲁斯·卡契尔(Bruce L. Katcher)和亚当·辛德(Adam Synder)曾调查逾五万名工作者讨厌主管的原因,其中竟有47%反应:他们的主管在交付任务时,根本没有给出足以处理这项工作的讯息。
无论阶层高低,一旦员工对资讯掌握不足,将对组织产生一连串的负面影响,即使在工作上有疏失,员工也会因为不了解其严重性而感到无所谓,间接压低生产品质。甚至,员工遇到主管没交代过的突发状况,也会因为没有充分的资讯,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更糟的是,当员工在工作时,发现主管没有给予充足的资讯时,会感到沮丧丶并痛恨他们的主管。
反之,当员工接收到充分的营运资讯时,一方面会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重视,他也会信任将资讯分享给他的人(主管),并对这份工作产生责任感。当然,掌握充足的资讯,也能使员工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工作上的每个问题。
因此,经理人最好对於组织内部资讯采取开放的态度,在不违背道德丶隐私丶法律等规范条件下,尽可能粉碎组织内任何可能阻碍讯息流通的藩篱,让员工了解他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对组织的重要意义。
秘技1 与员工有关的讯息,一律告知
让你的团队成员了解以下重要的资讯,才能集思广益,对组织产生真正的力量:
顾客满意度(包含正面与负面评价)。
利润丶预算丶产品报废率丶市场占有率丶公司生产力丶产品的优缺点等,任何营运面的资讯,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
公司目前面临的疑难杂症与解决方案。
竞争对手目前的状况,公司必须采行的对策。
任何与员工职责有关丶会影响到他们个人前途或财务状况的讯息。
秘技2 消除繁琐的行政程序,提升工作效率
分享讯息的用意之一是,帮助基层员工能做对决定。然而,繁琐的行政程序却是阻止基层员工做决定的元凶。比如说,资讯部的电脑坏了,必须买台新电脑,公司规定却得经过一个月的层层审核,即使负责出纳的总务知道电脑对生产力的重要性,却因为程序繁琐,而无法做出任何决定,只能按照公司既定的原则行事。因此,主管在分享资讯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改善行政程序。
《老板!我死都不愿意告诉你这些事》一书提供3个改善行政程序时,值得深思的指标:
要做这件事,一定要填这张表单?一定要给这位主管签核吗?
如果一定要的话,书面程序是否可以简化?
有没有比较不复杂,但同样有效的替代方案?
秘技3 诚实告知坏消息,与员工共同面对
当公司营运状况不好时,管理阶层往往为了稳定军心,而选择粉饰太平。然而,《成为好主管,抓紧关键90天》一书提到:「员工在乎的是工作的稳定与否,他们只想听到真话。」当组织情况愈不明朗,员工愈需要更清楚的资讯,如果主管选择默不吭声或含糊带过,员工就会凭自己的感受解读丶甚至以讹传讹,反而恶化员工的凝聚力。
所以,主管更应该将坏消息据实以告,甚至鼓励部属讨论。例如「公司目前打算的做法是……有任何新的消息,一定会让大家知道,不过,我也希望能听听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让别人更爱听你说话!你该避免的17个错误
只要避免以下这17件事,别人就会更愿意倾听你的想法喔。
1丶你在抱怨
人天生不喜欢听人家抱怨,可是自己又是很喜欢抱怨的生物,真是件奇怪的事。不论如何,别在跟人家交谈的时候抱怨东丶抱怨西的,这只会让人觉得你很难相处,不想跟你走太近。
2丶你只想着自己
别忘了,「聊天」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双方甚至多方的互动。如果你只想着自己,只说自己,人家就很有理由怀疑你是不是太自恋。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也让别人说说话。另外,在脸书上不要一直更新关於自己的动态——今天吃了什麽丶去了哪里玩,其实大多数人真的不关心这些琐事。
3丶噼里啪啦地讲,不会适可而止
人家都用「长舌妇」这个负面的词形容讲不停的欧巴桑了,你还要效仿她们的行为吗?铺天盖地地讲,只会让听众觉得很累丶很无聊。其实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他们的眼神早就飘走了。说重点,适可而止,别让人家不想听你说话。
4丶你一直打断别人
谁都不喜欢被打断,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一定会给你记上一笔。打断别人说话,真的是很不讨喜的行为。如果真的有很想分享的事,留着等一下再讲,先让人家把话说完。
5丶你很喜欢说「这样不对」
你的直率,可能会伤到一些人,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就算你真的不赞同对方的想法,你也可以试着用更温和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观点,而不是「不对」丶「不是」丶「你错了」。对朋友,不要太犀利,而要温柔丶有爱心;再说之前,先考虑对方希望听到的是什麽。
6丶整天喊着「狼来了」
如果你天天喊「狼来了」,到最後,一定没有人会相信你说的任何一句话,因为你的信用,早早被用光了。另外,讲话要诚恳,不要太浮夸;久了,对你绝对没好处。
7丶你根本不在乎自己说的是什麽
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真的很糟糕。如果你都不在乎自己说的是什麽,那干嘛要去说?不要说一些没营养又无聊的话,别人其实都听得出来你到底有多少水准。
8丶你不知道你说的是什麽
现在大家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主动去学习一些新知识,所以,你要特别小心你说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要不懂装懂,不要以为你在那胡扯别人不知道,不当面拆穿你,已经很不错了。虚心一点丶谨慎一点,不会错。
9丶讲话没重点
「我讲到哪了?」这可能是让人最讨厌的话之一。你都不知道你讲到哪了,那我们干嘛还要听你讲?说话要有重点,简单明了丶乾净利落,不要让人听得很累,最後乾脆不听了。
10丶你说的话,根本不重要
有些人叽叽喳喳讲个没完,不是为了谈论什麽内容,而是为了动嘴巴——他们根本都是在讲一些无聊的东西。开口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我要说的,真的重要吗?对前面的这个人,是有意义的吗?如果没有意义,那就不要讲,不如把时间留给对方说。
11丶你说的话毫无关联
如果说话总是跳来跳去,别人真的会听不懂你在说什麽。一开始可能还会停下来,试图寻找这几件事之间的关联,後来累了,就乾脆开始放空,拒绝听你讲话。清楚地明白自己要说的「是什麽」丶「重点在哪」,把你的话语连接起来,很重要。
12丶你总是说「我很抱歉……/不好意思……」
这不是谦虚,你又没做错事,干嘛要道歉?久而久之,对方反而会因为你的不自信而感到恼火。
有研究称,女性比男性更常说「很抱歉」。Daum认为,除非真的做错事,不然不要轻易说出这三个字。你该展现的,是你的自信丶你的价值。
13丶说得到,却做不到
答应别人却做不到,这可能是最让人反感的事之一了。言出必行,别开空头支票。如果身边的人都不信任你,你还有什麽资格要求别人听你说话呢?不要让人觉得你是骗子和伪善的人。
把兴趣当工作就能幸福久久?免了,工作只能找乐子!
领悟到工作跟开心丶高兴没有太大关系後,那才是真正工作的开始。
兴趣可以有很多,没理由要和工作绑在一起
过去,我总会认为薪资低丶工作重丶心情闷,但只要工作可以开心,什麽都好谈。可这麽多年工作下来,不难发现想要从工作中取得开心,唯一真正的那一瞬间,也许就是达成某件事情丶完成某个成就,可却稍纵即逝。
开心丶高兴不过短暂一刹那,可过程中的痛苦与难过却是持续不中断。这也是为什麽,真正在工作中寻开心这件事情摆明就是自己讨苦吃。我以为跟着兴趣走,自然而然的开心也会跟着上来。事实上,兴趣变成工作的一部分时,那也不会是兴趣了。那依旧只是工作之於生活的构成元素罢了,想要真正从兴趣转化成为开心,这条路又是太抽象丶太模糊丶太梦幻。毕竟,真正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时,也不代表开心就会存在。
兴趣可以很多种,寻开心也是,没理由非得跟工作绑定在一起。
後来看开了。与其去体会「苦中作乐」的艺术或技巧,倒不如认清现实,要苦就一直苦下去,可苦得苦的有道理。因此,我稍微的转换一下「寻开心」这一词,变成「找乐子」。
看起来似乎差异不大,但情境却截然不同。把情绪抽离丶把感情切断,看事,纯粹回归到原始,也就是「好不好玩,有没有趣?」 某种程度来说,是另种麻痹自己的做法,可却把情绪给隔开。
找乐子!就是从无聊丶重复的事情里,找出好玩的元素
工作没有简单的丶工作没有常常在那边幸福久久丶工作更不可能什麽事情都不用耗尽所有心思,老天就自动送你大礼,让你躺着干到天荒地老。这种天方夜谭里的故事,并不适用在现实世界之中。因此,懂得去除本位立场,退去所有情绪的控制,让自己之於一件事情,变成「玩乐」的心态,相对单纯点。
我跟朋友分享,看工作,厘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麽,清楚就好。接下来,去想想看这工作之中,哪里好玩丶哪里有趣。
举个例子来讲,玩线上游戏,重复的事情每天做,这真的好玩吗?同样的怪一直打,这真的有趣吗?其实,仔细去想想,同样的事情做久了,还真是会闷。即便如此,那又为什麽要这麽做?
「因为目标与得到的成就够明确,所有付出能够看到可被转化之成果。」 所以,即便同样事情反覆做,做起来又无聊丶又乏味,有时甚至还觉得沮丧丶难过丶痛苦,为此辗转难眠,但我依旧打开游戏,同样事情再来一轮。为得没有别的,不过就是一个看得到,可以被期待的结果或成就在前方,而过程中的每件事情不过理所当然成为达成目标前的必经之路,这时,无关情绪丶无关感受,只有纯粹丶直接丶简单的道路在眼前。
找乐子,也就是从那堆无聊丶单纯丶重复的事情里,找出有哪些好玩的元素,用着淘气丶调皮丶冒险丶无聊的观点来应付丶应对。让原本一件看来枯燥乏味的事情,一下子有了做的意义丶完成的使命。举个例子来讲,游戏玩久後,同样的事情做多次,大家就会比谁快丶比谁强丶比谁最准之类的较劲。 此时,乐子从中而生。
拿恶灵古堡这款游戏来讲。破关一次之後,玩家会想要拿到一些隐藏宝物或武器,重新玩一次,此时可能难度从原本的Normal变成Hard,甚至是Extreme等,每次玩的难度越高,越有挑战性,乐子就越多。可本质上来说,游戏有什麽不同?基本上大同小异,只不过怪物变强了丶武器变弱了丶角色变得容易死。然後呢?全都破关之後,就没有什麽乐子了吧? 乐子,就是挑战自己的极限,试图去证明一些自身的能耐。
人要找乐子,花样可多了。当玩家各难度关卡全过了,接下来就比谁可以裸身不拿武器破关丶比谁可以在最难模式里用最短时间破关丶比谁可以从头到尾不被怪物摸到一下就破关。看起来很无聊是吧?日本出品这款游戏的公司,能够让你上传你的战绩跟其他人比较看谁在最严苛的条件下,过玩此游戏。
过程中,做着同样枯燥乏味之事,寻求突破极限尝试各种可能,挑战自己。慢慢的,一件事情做多了丶做久了,从菜鸟也会变达人,从达人又会变神人。变成游戏排行榜里被人膜拜的榜首,而身为榜首的玩家,得面对每天出现不同的玩家来上门踢馆挑战,乐子,又从中跑出来。
通常职场上,我们把这种人当作是竞争对手,有竞争对手,事情才会变得好玩,不是吗? 好比小丑发现蝙蝠侠跟他属同类型的人,小丑不想杀掉他,只因能取悦他的只有蝙蝠侠,留着蝙蝠侠活着,他的人生才变得完整,才得以有趣。
工作也不过如此,我们每天坐着同样的事情,如果都是用同样的想法去面对所有的事情,那唯一会重复的就是那个令人「苦闷」的过程或情绪。
但,每一次做同样的工作,都给予一些不一样的好玩元素,试着在工作中找出一些乐子,也许结果不一定是自己想要,但就像我同事分享的:「偶尔调皮捣蛋一下,看看不一样的世界,也没有什麽不好,对吧?」
我现在不论接到什麽样工作,几乎也不大去想自己有没有兴趣,只会回头去思考「这事好不好玩?这哪里有趣?里面有没有什麽值得让人去挑战玩味的项目或元素,我可以拿到什麽样的奖杯或奖项。其中又有谁会跟我竞赛,有没有机会跟那些商场老将丶大将们一决高下。」换个角度去思考,眼界与格局顿时间完全不一样。
找乐子,比起寻开心要有趣多了,找出工作中好玩之处,去钻丶去磨丶去戳,或许那些过去始终遍寻不着的可能与机会,就藏在其中。
套用5W1H接话法则,不靠口才就能诱导对方愈聊愈愉快
聆听与接话看似简单,没什麽大学问,但是实际做起来却意外困难。以下是常见的接话大忌:
1.回话总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
A:「我最近迷上园艺,下班之後动动筋骨丶流流汗,蛮抒压的……」
B:「是喔,我对园艺没有研究,……是指种菜吗?」
接话者的焦点只放在比较自己与对方的差异,而且没有思考对方的意思就妄下断论。
2.以为专心聆听就可以了
A:「前几天我去看莎士比亚的舞台剧,真的很好看。好几年没有这样了。一下子笑丶一下子哭。」
B:「是喔。」
A:「完全不觉得那是古人写的故事。」
B:「嗯。不错啊。」
接话者因为觉得自己不擅於言词,所以没有太多回应,结果反而让对方误会你不感兴趣。
3.否定对方
A:「那家健身中心挺不赖的。」
B:「我根本不想花那麽多钱去运动,何况,我也没有那种美国时间每天上健身房。」
接话时,连带否定了对方的乐趣或价值观。
4.听错关键字
A:「我的小孩这次感冒好久喔!还得继续向学校请假,真伤脑筋。真想找个好一点的医生……」
B:「是喔?我小孩之前也感冒,可是马上就痊愈了耶!」
其实对方重点是「真想找个好一点的医生(你有推荐的吗?)」而不是「感冒」。
5.无心的一句话,却惹恼对方
A:「其实我们公司最近表现不错,还有媒体来报导呢。」
B:「为了这次的合作案,我仔细看了贵公司相关报导,但是有一篇写说消费者气愤地投诉你们的服务人员,那是怎麽一回事?」
A:「……」(脸色一变)
就算只是转述别人的说法,但是听到这种白目的问法,任何人都会感到不悦。
樱井弘认为,最佳的沟通不是说出令人感动的话语,或者说出多精彩的内容,而是能和对方「有来有往」,就像传接球一样,做出适当回应。
高明的接话其实可以遵循「5W1H」的法则,也就是根据对方谈话内容,进一步询问
何时(When)丶在何地(Where)丶和谁(Who)丶做什麽(What)丶为什麽而做(Why)丶如何做(How)。
在商务沟通场合上,还可以再加上多少钱(How much)或者多少(How many)。
A:「我最近在学习英语会话。」
B:「什麽时候开始学的?」
A:「半年前。」
B:「大概多久上课一次?」
A:「一星期两次。」
B:「为什麽想学英语会话?」
A:「其实我很早就想好好磨练自己的会话能力了。」
B:「在哪里学呢?」
A:「在公司附近。」
B:「自己一个人学吗?」
A:「和朋友一起,也会组读书会,规定1小时之内只能用英语交谈。」
→使用5W1H技巧,就可以像这样让对话延续下去,说不定还能顺势询问:「我也可以参加吗?」增加双方的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