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超业的销售「魔法金句」,业绩从挂零变破亿!

Image归纳出厉害销售员有个共通秘诀:总是和客户开心地展开对谈,再针对需求推荐商品。

自此,他每天在店里不断实验,想找出让顾客最有感丶最能提高销售的句子,最终成为年度业绩突破两亿日圆的顶尖销售员。现在的他指导超过60种行业「提升业绩的待客之道」,以下是他在书中提到的几个接待魔法句:

魔法句1.「是先来看看吗?」
几乎所有店员都是以「请问您想找什麽呢」当作开场白,通常只会得到「随便看看」的答覆,店员讲得烦丶顾客也听到烦,他就是随便看看,才不想听你多讲。

铃木建议,你不如改口问「是先来看看吗」,大多数人都会毫无防卫地回答「是的」,你再接着提问「那比较喜欢看哪种类型」,比较能卸下顾客的心防,友善地展开交谈。

魔法句2.「种类太多,很难决定要选哪一个对吧?」
每次看到顾客在包包专柜前徘徊时,铃木都会轻声地跟对方说:「很难搞清楚哪个适合自己,对吧?」「用看的也不知道能装多少东西吧?」

他解释,「很难搞清楚,对吧」这样的句法,直接说出了客人的心声,最能让人立刻安心下来,说出「对啊,我只从杂志上看过」的回答。接下来,你只要从客人讲到的内容里找话题,就很容易拉近距离,解决挑选障碍。

魔法句3.「购买这个产品的客人,也会顺便带走——呢!」
灵感来自亚马逊(Amazon)购物网站的推荐清单。东京某家服饰店听从铃木的建议,让所有店员力行「加购一件商品」的话术,像是对顾客说「买这件裤子的客人,都会顺便带走搭配的帽子喔」,短短一个月就成功提高客单价。

创业 CEO / 头洗完,就够了!

Image在「创业 CEO」系列,我们探讨创业者如何教会自己,成为伟大的 CEO,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这样的人在领导。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

身为 CEO,大家应该都有「沉没成本 (Sunk Costs)」的概念 ─ 已经花掉的费用,是无法收回的。重点是现在开始的选项丶现在开始的成功机率丶现在开始的报酬可能,与现在开始的机会成本。

但可能是创业者天生的任性吧,实务上,我们看到许多新手 CEO,还是很容易落入头洗了,就一定要把全身都洗完的坏习惯。

举例来说:

明明 iOS App 推出後表现已经不好,却还是让团队把 Android 版继续做完上架。

明明 新 App 的使用率和留存率很差,却还是硬砸广告预算去推广它。

明明 客户已经移情别恋同业,却还想相信他会念旧回头照顾你。

明明 一个热销品已经被同业杀到没毛利,却舍不得放掉它带来的营业额。

明明 专案做到一半已经不可能赚钱,却还指望拿到尾款可以减少损失。

明明 越谈越觉得这投资人怪怪的,还是舍不得已经快到口袋的这笔钱。

明明潜在夥伴的业绩丶市占率不断下滑,还是心想拿下来聊胜於无。

明明 知道一个员工不合适,却舍不得已经投在他身上的心力。

明明 知道办公室太大短期用不到,还是可惜装潢不肯搬家。

理性上,你知道这样想是一厢情愿的,但现实上,很多时候,你就是无法强迫自己斩钉截铁丶做对的事情。

这时候,你或许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去运动

去慢跑丶去骑车丶去爬山丶去游泳,把自己抽离原来的情境半天,让运动後的脑内啡协助你恢复冷静。

开新一章

做另一个 App丶谈另一个客户丶卖另一个产品丶见另一个投资人,价值是相对的,当新的专案让你觉得更有价值,旧案子自然就变得不值留恋。

找个好 Mentor

一个真正了解你的好 Mentor,知道这时候该质问你丶启发你,还是强迫你,去忘掉沉没成本。

交给董事丶Co-founder

再不行,眼睛闭起来,全权交给董事丶Co-founder 处理,请他们帮你当坏人。(别常用,那会显得懦弱。)

就让蛇咬一次

最後,最终极的手段,当你真的无法逼迫自己,那麽在总成本可以控制的前提下,就放手让蛇咬一次吧!至少,狠狠痛一下,你就从此免疫了。

想买iPhone 6s就得先预购

TechMews苹果(Apple)新 iPhone 每每在正式开卖前,总是会吸引大批死忠苹果粉丝彻夜甚或提前好几天排队抢购,就是希望能早一步拿到新 iPhone;不过想要购买预计在 9 月 9 日亮相的 iPhone 6s / 6s Plus 的消费者可以不用苦苦排队等候了,因为传出 iPhone 6s 恐将沿用 Apple Watch 的模式,采用「预约销售」的方式,不会透过实体通路贩售,想买就得先预购。
日本网站 gori.me 8 月 31 日报导,照目前传出的情报来看,iPhone 6s 在 9 月 9 日亮相後,预估会在 9 月 11 日开放预购丶9 月 18 日正式开卖,不过据日本 ITpro 网站指出,苹果今年可能会在 9 月 9 日举行的发表会结束後,立即开放预购,且之後会在 9 月 16 日陆续进行出货,也就是说,iPhone 6s 恐没有所谓的「开卖日」,而是会采用和 Apple Watch 一样的「预约销售」模式,只要没有事先进行预购,不管去实体通路排多久的队,都买不到 iPhone 6s。

报导指出,若苹果 iPhone 6s 真变更为上述销售方式,则对日本等亚洲消费者来说,想要以最快的速度买到 iPhone 6s,就必须彻夜观看苹果发表会,而在发表会结束後,就必须撑着睡眼,等待预购开始。

另外,报导并指出,除上述销售方式之外,ITpro 网站也称 iPhone 6s 有极高的可能性将搭载 Force Touch 面板,且会配合 Apple Watch 推出玫瑰色款,而 iPhone 6s 虽搭载 A9 晶片,不过可能仍将采用 1GB RAM。

别傻了!「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

告别对「失败为成功之母」的误解吧 !

我们可以容忍失败,也必须容忍失败,但不要真的以为「失败为成功之母」,那真是对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因果关系极大误解。

Image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喜欢强调或者夸大一个人的成功,是因为年轻或者小时候经历过的失败经验。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後,就会提起过去艰苦的岁月,还有总总不堪的失败经验;如果没有这种经历,还得编造一段辛苦的岁月,来增加成功的传奇性。

「不,我并没有失败,我已成功地发现一千二百种不适合做电灯丝的材料。」爱迪生的讲法,只是漂亮的承认曾有的失败而已。但是如果失败可以引导出成功,爱迪生需要做这一千两百种失败的材料吗?(我认为这有极大可能也是杜撰的说法,因为到底爱迪生到底失败过几次灯丝实验,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而爱迪生的1915年的私人笔记中,对许多爱迪生名言,他写道「他们说这些话是我说的,但是我不记得我曾经说过这些。」)

吃苦就是吃苦;失败就是失败。如果没有成功,吃苦或者都失败都完全没有价值。是成功给了失败意义,而不是失败造就了成功。如果成功了,身上的泥巴就会全部变成人生的勋章,否则泥巴还是泥巴。

我们不要相信一个人可以把他的成功归因於他过去许多的失败的说法,负面经验不可能引导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美好的经验,才可以引导人们更努力的工作;或者只有正确的作法/做法,才可以引导出成功的结果。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呆伯特」漫画的作者,史考特.亚当斯(Scott Raymond Adams),原来是做财务工作,後来转职当工程师,也卖过小吃,投资过网站,只有画漫画让他成功赚到钱。他在自己的一本书《像我这样的人生:几乎失败了,但还是赢了》里诚实的提到是成功的经验,让他有激情继续漫画工作:「激情是成功的副产品,激情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为了支持他自己的观点,他用他自己丰富的失败经验做例子。

「那些没有成功的努力——失败的案例——大多数——慢慢榨乾了我的激情,因为它们失败了」,至於让他成功的漫画,「起初这只是我愿意尝试的很多致富计画之一,但是当它开始看起来有搞头的时候,我对画画的激情增加了。」

是的,失败会榨乾我们的激情,只有在事情看起来还有搞头的时候,我们的激情才会被燃起。这种讲法才是真实的人生。

不要相信「失败为成功之母」,我们要相信的是,某个人在某个时间点做对了某件事,是因为做对了事情,而不是曾经失败过几次,才让他得到了美好的成果。

成功者早餐前做了3件重要的事!

Image第一个问题:「你早上几点开始工作?」
「我打9点的卡!」「公司规定是8点,没打卡就算迟到。」

真的是这样吗?换个问法,「你早上几点开始『真正』上班?」很多人的「开始工作」,其实只是人到了公司或工作场所而已,可能先查看电子信箱丶追踪脸书动态,或浏览一些和工作无关的新闻标题,直到开会了或某个人打电话过来,才强迫自己把心思摆回正事上。你觉得自己9点就上班,但其实10点甚至11点才真正开始做正事。

第二个问题:「你早上几点起床?」
如果要赶9点的打卡时间,你可能最迟8点就要出门,加上起床丶盥洗丶准备等作业,闹钟会设定7点;如果你有小孩,可能还得张罗小孩的东西,甚至催促丶大吼他们不要赖床丶动作快一点,要花的时间就更久了。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的研究,30~45岁的成年人,周间平均早上5:59分就起床,46~64岁的人则平均5:57就醒了。

两相对照,如果你7点就醒了,却到10点甚至11点才正式进入工作,你每天等於花了3~4小时在无所用心的琐事上!!

《这一天过得很充实》作者萝拉.范德康(Laura Vanderkam)就是在每天早上和3个小孩吃早餐丶穿好衣丶赶所有人上车的拉距中慌乱开始一天,也所以9:15到公司,得先喝杯咖啡,乱逛一通网路,感觉喘口气了才开始工作。

但这是无法改变吗?范德康藉由工作机会,开始向那些成功者讨教他们的日常安排,发现成功者的一天,在早餐之前早就开始。他们并不是没有小孩丶也不是没有各种杂事要处理,但他们会在这些琐事发生前,早起,把握不被打扰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

例如雅虎金融「Yahoo! Finance」曾经询问20位杰出经理人,回覆的18位中,最晚起床时间是6点。例如百事可乐前执行长史帝夫·雷蒙德(Steve Reinemund)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慢跑4公里,然後阅读丶补充一些遗漏的时事,然後才和他当时两个10岁的孩子一起吃早餐。

范德康发现,这些成功经理人之所以早起,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也有想要解决的优先事项」,而「清晨」是他们最能自由掌握支配的时间。只要过了这个时间点,由於工作关系,接下来整天都会被许多旁人的优先事项所干扰丶入侵,包括你非常亲近丶非常喜爱的家人。「我很期待自己的早晨,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时间。」这是范德康在采访这些人时最常听到的话之一。

范德康表示,很多人会早起不来,不只是因为体力或习惯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没有明确知道自己早起要做什麽?」没有目的,就没有动力,也就不可能早起。范德康分析所采访过的成功者,发现这些人都为清早订立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是那些「重要但不急的事情」:

1.培育自己的事业生涯:策略运用与专注工作
不被打扰是清晨时光最好的一点,范德康发现许多成功经理人,都是利用清晨时光处理每天最优先的那件工作,例如思考重要的决策丶处理专案中最难的一件工作,甚至是写一封必须仔细考虑的电子邮件。把最重要又耗精神的事情在一早就解决掉,就能让自己心情变得稳定丶放松,便能从容面对同事们稍後的需求。

2.培育家庭与人际关系:献给家人和朋友最美好的自我
疲惫了一天回家,还要面对子女的各种要求,难免心浮气躁;但如果是早上,绝对是个好时光。范德康以律师凯瑟琳·墨菲(Kathryn Murphy)为例,她在检视了自己的每天时间记录後,发现自己晚上耗费了好几个小时上网,於是调整作息,改成早睡早起,并前一天就先订好「明天早上要和女儿一起做些什麽」,让自己每天在有目的的期待中起床,和女儿一起吃早餐丶读故事书丶搂搂抱抱,更重要的,她留给女儿的是她精神最好的时间,而不是忙碌一天後的残羹剩饭,亲子关系也因此大为改善。

3.培育自我:运动丶培养心性和创造实现
最多成功经理人上午时光都用来运动,例如全录(Xerox)执行长乌舒拉·伯恩斯(Ursula Burns)每周两次早上6点开始运动,而出版商罗岱尔(Rodale)前执行长史帝夫·墨菲(Steve Murphy)则是每周三次90分钟的瑜珈。范德康强调,这些人工作都非常忙碌,但却都特地拨出早上时光运动,因为早上起床运动的人,会比其他时段运动的人晚上更易入眠,精神更好,而且起床时身体会分泌压力贺尔蒙,而运动可以消除掉这些贺尔蒙,让精神变好,太晚运动,则等於让压力贺尔蒙影响自己更久。

当然,除了运动之外,静坐丶冥想丶祷告丶研读都是很好的早上活动,只要利用半个小时专心做这件事,一周就会发现自己在效率上的提高。

3件「晨活工作者」每天第一个小时该做的事

Image俗话说:「一日之计在於晨。」想想自己起床的第一个小时在做什麽呢?是否都是在赖床和梳妆打理中度过。但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个小时,是人在夜晚睡眠补充体力後焕然一新的时刻,这时脑袋里没有太多的思绪,身体是彻底的放松。这个时候最该好好思考接下来的一天有什麽行程丶该做些什麽,或者是该为未来做些什麽。

财经作家Peter Economy在《Inc.》杂志网站上,列出成功的人,在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个小时,会做以下三件事:

1.优先选择一件难事去完成
这个想法来自马克吐温的一段话:「当你一早就生吞一只青蛙,那麽之後就没有任何坏事会影响你。」换句话说,假如一开始就完成一件非常艰难的事,那麽接下来的所有事情,都会觉得非常简单容易。因为,人的自信心非常重要,要是打从起床那一刻,就没有一件事顺利,便会觉得今天会倒楣一整天!

顺着这个逻辑,在起床的第一个小时,尽可能避免去做一些乏味丶琐碎丶耗时的事情(即使它很重要),而是去选择具有挑战性丶需要思考的事情来完成。一旦完成了,马上就会让自己产生「把事情搞定」的成就感,相反地,那些耗时又乏味的事情,可把顺序稍微延後,以免今天一整天,心中都悬挂着这件做到一半丶迟迟无法完成的事情。

2.不要检查email
相信许多人都是这样:早上醒来按掉闹钟外,就是滑手机逛脸书丶打开Line群组,或是检查email,目的都是怕遗漏了重要讯息。但别忘了,可以用传讯息通知的事情,往往就代表不紧急。除非工作是需要24小时待命的线上客服或相关工作,大可不用浪费这宝贵的一小时在接收或处理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上。Tumblr创办人David Karp表示,他不会在家里开电子信箱,他会利用其他片刻时间,用手机来查阅电子信箱。一方面让这些琐碎的时间变得很有价值,另一方面,每天第一个小时,是该去完成一些有成就感的事。

3.找一件可以每天都做的开心事
试着找一件每天早上做起来都会很开心的事吧!哪怕只是泡个6分钟的咖啡丶10分钟的冥想丶甚至15分钟的健康蹲厕所都是好事!这件事情,能在一天之初便为你带来力量丶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节奏,甚至能促使你乐意离开舒服的床,开始一天最重要的第一个小时。所以当这件事会让你开心时,同时也影响了往後一整天的心情与感受,就在每一天越早完成越好,人只要心情好,自然什麽都顺利,这是一个正向能量思考的逻辑。

如何把握睁开眼睛的第一个小时?是职场工作者能否更积极丶更乐观去面对一天的关键。告诉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多给自己一点信心,相信每件事就都可以随心所愿丶做得很好。

英未来军舰如「星舰」重现

Image英国海军未来军舰的设计方案曝光,造型看似电影《星际大战》中的星舰,而且拥有太空时代的控制室丶能隐蔽行踪的外壳,只需要50人即可操作,作战威力强大。最少需要50名官兵
英国《每日邮报》周二报道,这款未来军舰名为「2050无畏号」(Dreadnought 2050),现在还只是个概念,预计35年後成形。整艘军舰将只需要五名官兵就可控制,军舰上最少只需要50名官兵,远少於目前类似规模军舰所需要的200人员。
这款未来军舰的设计包括新式作战室,允许指挥官利用3D全象技术,锁定数千公里外深海或天空中的位置或威胁,以配备的光速武器发动攻击。船首配备有电磁炮,打击距离堪比远程巡洋导弹。船顶有巨大的伸缩飞行甲板和机库,可部署遥控无人机,机上可配备武器。舷外支架上还安装有管道,可发射特制鱼雷,水中时速可达555公里。
船尾可供小艇进出,以便部署两栖突击部队,或释放无人水下航行器来探测水雷。三层船壳设计让军舰可高速航行,同时使用超坚固的丙烯酸外壳,上面涂有名为石墨烯的材料,可以产生隐匿效果。

不接受现状丶决定要改变,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跨出去

Image不要成为那颗不痛不痒的螺丝

我常会听到学弟妹对於工作的抱怨。第一年抱怨,第二年继续抱怨;刚开始会说要换工作,隔了一段时间,你问他们:「工作找得怎麽样了?」他们会很积极的说:「喔,我找了超多工作,有在面试了!」一年之後再问:「那你现在在哪里工作?」

他们这时就会面露尴尬神色,有点难为情地说:「我都准备要跳槽了,但是过年时跟我爸妈讨论时,他们劝我不要想那麽多,说那间公司比现在的公司更小丶更没有名气,福利也不稳定,说不定半年之後就倒了;虽然现在这间公司给的薪水不高丶福利也没有特别好,但至少稳定呀!他们说现在工作那麽难找,叫我不要想东想西了……」

有一阵子因为处理公司的帐户问题常跑某家银行办事,所以也跟一位理财专员变得很熟,等候的时间就会开始闲聊。她说自己毕业就进了这间银行,转眼间已经待了六丶七年,我问她:「你喜欢这份工作吗?」她摇摇头:「不喜欢。」她感慨,希望趁自己还年轻时,有机会换一份能被赏识的工作;她说自己其实也有在找工作,偶尔会去面试,像最近一次是去另一间银行,也是做理财专员,薪水有稍微高一点,她正考虑要不要跳槽。

到下次我去银行办事时,问她:「你决定要换工作了吗?」她态度犹豫了:「这里的环境虽然不好,但我对同事丶环境都很熟悉了……」看得出来她开始在找理由,说服自己留下来。当时,我刚好有个机会可以介绍她到另一间公司当财务长,於是我跟她说了,并问她想不想过去面试?因为面试她的营运长我很熟,虽然无法保证她可以拿到这份工作,但至少可以保证一定有面试机会。

等了一天丶两天丶三天……都没收到她的履历。一直到我又去银行办事时见到她,我问:「你不是要把履历寄给我吗?」她急忙回答说:「我正在准备,也正在跟爸妈商量,而且也在计画要怎麽跟主管说我要离职的事……」

又过了好几天,还是没收到她的email。到下次再遇到她时,我说:「我已经帮你跟那个公司的营运长打过招呼了,你怎麽还没寄过来给我?你只要把履历寄过来就可以直接来面试了,没问题的。」结果她很犹豫地解释了一大堆:「我回去跟爸妈商量,他们说那间公司是新的,没听过;他们劝我,说我现在的薪水虽然低丶福利虽然差,但我年纪也不小,快三十岁了,现在工作很难找,叫我不要想那麽多了,所以我真的很两难,最後我只好跑去算命,算命的说,我今年不适合换工作……」

之前各种让人想离开的原因,现在又全部变成想留下来的理由了。转职的第一步,我们得先说服自己;如果我们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还能说服谁呢?有一大半的人都是今天说想换工作,明天还是接受现况继续做下去,转眼间三十岁了,结了婚丶有了房贷车贷,只得把家人丶小孩放在第一优先,其他的事「之後再说」。每次听到「之後再说」这句话,都觉得很妙──「之後」,到底是什麽时候?

只能说,不接受现状丶决定要改变,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跨出去。

至於转职的首要考量,除非只是为了赚取高薪,否则就要先考虑想换的这份工作,是不是有兴趣与热忱,到底对我们的终极目标有没有帮助,是不是能让我们更快速丶更进一步地达到那个最终目标。此外,还要考量这份工作的「可取代性」;就这一点,我常会提醒自己的学弟妹:「不要成为一个公司里三个会计的其中之一。」因为当公司裁员时,工作的可取代性愈高,愈容易成为第一个被裁员的对象。

重点是,不要成为那颗不痛不痒的螺丝,把你换掉,大家都没有感觉,代表你的工作之於这个公司是可有可无丶没有影响。转职时要加以考量的一个重点,就是千万不要选择「可取代性」太高的工作,一旦成为团队中那个不独特的一员,就有可能埋头苦干到别人把你换掉时,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别当只会攀关系的傻蛋!想拓展人脉,一定要先知道的6件事

「成功的人=你遇到的人+你们共同创造的事物」,我们所认识的人丶我们结交的朋友丶我们的人脉,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是否会成功;掌握人脉,就是掌握自己能否成功的关键。

Image

专家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言,用来帮助自己打入关键人脉圈,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让自己认识自己想认识的人。

人脉拓展最困难的地方在於,有时我们会想从陌生人开始拓展人脉,我们想要认识新的人,并且为了这件事做足准备,但人脉的拓展,应该从已经认识的人开始,也就是你朋友的朋友。先锁定与你关系最好的朋友,再认识他们的朋友,同时,这件事应该平时就要开始展开,别等到自己孤立无援时,才发现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

别当攀关系的傻蛋
许多人以为将名片发出去,就算是替自己拓展的人脉,但这种拓展人脉的方式不仅无效,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提出了6条建言,别让自己成为一个只会攀关系的傻蛋。

1.别闲扯哈拉
聊天时要言之有物,让人觉得诚恳,而不是只会闲扯哈拉,学会恳谈永远比只会闲扯还要来得好。

2.别尽聊八卦
八卦永远聊不完,但若只会聊八卦,聊久了当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只会聊八卦的人,你同时也失去了他人对你的信任。

3.别空手投入
要拓展人脉,你得有先东西,你必须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别人才愿意认识你,你必须创造自己能够让别人愿意认识你的价值,而不是只靠嘴上说说。

4.对下面的人别太刻薄
永远要诚心待人,如果你是主管,别对下面的人太刻薄,否则有天当你失利时,下面的人就会开始落井下石。

5.行事要坦荡透明
拓展人脉一切以「开诚布公」为原则,只有行事坦荡透明,才能与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6.别太有效率
别太有效率是指,别为了节省时间而敷衍了事,人脉拓展需要的是展现你的诚意,重要的是与人建立可信赖的关系,如果只是发送大量 email,对於拓展人脉没有太大的帮助。

没有参与战场的主管,别想纸上谈兵就想做个好将军

Image做主管的最怕的是躲在象牙塔里思考, 不知市场变化以及客户需求, 却又掌舵指挥权,这样的决策结果, 很容易就偏离了市场。

在一个演讲场合中,我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我的主管总是坚持己见,後来客户要的提案就是我当初的想法。但是官大学问大,我听他的後果就是白做工,以後碰到这种问题,我该怎麽办?」

我问提问者,主管有无参与客户提案?提问者摇头。因为时间关系,我无法了解全貌,只能就原则性的回答他。我建议两个选择,一是去说服你的主管,大胆用你的提案一次,并且要有信心拿到案子,你才继续有自主的权利。二是带你的主管一起去提案,让他了解被客户否决的原因,并让他有机会可以解释,如果他那麽坚信那是个好提案的话。

在我们公司,专案负责人不见得是主管。谁是专案负责人,谁就要参与策略与执行,并懂得运用资源完成任务。主管反而是扮演支持的角色。如果主管想强力介入,就要走进战场,就算没赢也要知道原因,体会前线的战况以及客户问题,以作为下回改进的参考。

比赛时临场感是很重要的,没有参与战场的主管,别想纸上谈兵就想做个好将军。主管可以适度提醒,但是要下策略就要负最後的责任。而前线战士也要沟通战况,表达自己的立场与看法,隐藏自己的想法,只会让主管做出不适当的判断。

我以前在企业内曾经担任过广告文案的工作,最经常碰到的就是跟创意人员意见不合,有一次创意总监把我的文案丢在地上,骂我写这什麽东西。我当时年轻气盛,当场跟他吵架,後来一想,倒不如找他跟业务部门开会,最後他了解业务部的压力,反而回过头来力挺我的版本。

相信这样的情节经常在广告公司上演,也许一起面对客户更能让创意人员有临场感。所以主管们或创意人员不要远离了客户的战场,这样下的决策和思考才能符合市场需求,与专案人员并肩作战才能发挥战斗力。

做主管的最怕的是躲在象牙塔里思考,不知市场变化以及客户需求,却又掌舵指挥权,这样很可能决策偏离了市场面,除非他适当授权。但是站在一线上的专案人员,也应该知道如何做好清楚的报告和沟通,让主管可以支持你的提案。否则折损的岂是提案失败,而是整个团队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