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合法化不一定是某些非法问题的答案

南非的大象 (图片来源: Nitin Sekar )南非的大象
 

20世纪初,美国政府曾经实行了十几年的“禁酒令”,明令禁止酒精产品的制作、买卖以及运输。但是十几年后,由于这项法令(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8条)的实施并不如初衷,美国政府与1933年正式将之取缔。“禁酒令”不但没 有达到抬高社会道德水准的目的,而是带来很多负面效应,诸如芝加哥等地一些依靠酒精运输和买卖而兴起的黑社会团伙现象。这一案例对其后的公共政策的制订, 产生了深远了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某个产品或者行为被定为非法,恰恰“鼓励”了人们的好奇心,从而抬高了需求,所谓物以稀为贵;一旦将某个产品或者行为定 为合法,去除了好奇的因素,物不再稀,因而也将不再“贵”。支持大麻合法化的人,就打出这样的旗号。


这个星期美国国家经济项目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出台的一份报告,则对这一长期以来很“时髦”的看法,提出了异议。

项中君 (图片来源: UC Berkeley )项中君 (图片来源: UC Berkeley )

报告的作者是目前在加州柏克莱分校(UC Berkeley)担任公共政策教授的项中君(Solomon Hsiang)和目前在美国科学进步基金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担任研究员的赛卡尔(Nitin Sekar)。

加州柏克莱分校的项中君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我们常常琢磨的问题是,将一些事务合法化以后,是否就能降低该领域的非法行为。”

项中君和赛卡尔两人研究的课题是:联合国下属的“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简称CITES)在2008年做出的、让中国和日本两国合法从非洲购买100多吨象牙的决定对象牙走私到底有什么样的效果。

研究过程中,两位学者不无吃惊地发现,联合国下属的这一组织做出相关决定之后,非洲大陆上非法捕杀大象的行为,有增无减。

两位学者总结说,就这一案例来讲,让中日各自合法购买62吨和45吨象牙所带来的两个“不期”的效应是:一,为非法象牙走私提供了掩护,二,增加了需求。

项中君教授说,从这一研究当中得出的结论是:将某些非法事务合法化,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恐怕还要按个案处理。

这位学者介绍说,在中国和日本,象牙雕刻、象牙图章,被认为是一项有必要传承下去的传统工艺。目前,在整个亚洲地区,野生大象的数目只有大约五万 只;在非洲,这个数字要高一些。但是,项中君教授说: “大象被捕杀的速度比小象出生的速度要快;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话,大象的数量就会持续减低,直到为零。”

赛卡尔 (图片来源: Nitin Sekar )赛卡尔 (图片来源: Nitin Sekar )

赛卡尔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说,大象在整个生物和地理环境当中,扮演着它们独到的角色。“最终,人类要考虑的是,是否要和大象在地球上‘共处’?”

在一个没有了大象的地球,象牙雕刻也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