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糖,但是不需要吃糖」
爱吃甜食是人类天性,初生婴儿就展现出对甜味的特别喜好。甜代表热量,对甜味的渴求是生物本能。甜食能让人感觉快乐和幸福,无怪乎孩子的欢庆场合,总是充斥了糖果丶饼乾和甜甜的饮料。
孩子爱吃糖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吃太多糖了。
2013年师范大学发表於《台湾卫志》的研究追踪受试婴儿到5岁,发现糖摄取量随年龄攀升,发酵乳丶调味乳丶饼乾丶面包都是最爱,5岁时有1/3孩童的糖量超标。
《甜死你》一书的作者艾波顿博士(Dr. Nancy Appleton)本身也曾是甜食狂,她在书中特别提醒:「糖对儿童的影响,比大人更严重。」因为孩童对糖的反应很强烈,身体的化学作用摆荡也会更剧烈。许多研究显示儿童摄取太多糖可能引发过敏丶气喘,并造成情绪剧烈起伏,包括过动丶狂躁丶悲伤丶低自尊丶嗜睡等。
「我们需要糖,但是不需要吃糖。」吴映蓉解说,五榖根茎类主食中的淀粉进入肠胃就会分解为单糖,提供身体所需,完全不必额外摄取甜食来补充糖分。
血液中若一直维持高浓度的糖,糖会与身体无处不在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化终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它的简称AGES,非常贴切地表达对身体造成的老化症状,」吴映蓉举例,皮肤丶血管丶眼睛水晶体都有许多蛋白,若与糖结合而丧失弹性,就会导致皮肤松弛丶血管硬化与白内障等问题。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喂食糖水的老鼠,如果突然把糖水拿走,老鼠会出现身体发抖丶牙齿打颤等戒断症状。
「糖上瘾和毒瘾的机转是一样的, 」许惠玉对此有切身之感,她的儿子在2岁时因保母经常喂食蜂蜜水,从此有了糖瘾。「喝了就快乐,不喝就心情不好,」到青春期更是每日一杯含糖饮料。直到一次参访重病老人後,他才开始注意自身健康,用意志力控制对饮料的依赖。
吴映蓉在念营养学之前也热爱甜食,一杯咖啡要加五颗方糖。她的孩子也曾是巧克力调味乳的爱好者。她帮孩子戒糖的方法就是慢慢减量,「先把三分之一换成鲜奶,再来换掉一半,」後来孩子再喝到原本的调味乳,就嫌太甜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於2014年把糖的摄取量从总热量的10%,下修到5%。每日热量需求为2000大卡的成年男性,饮食中有100大卡的热量可来自糖;而100大卡等於25公克的糖,也就是5颗方糖。以此类推,每日热量需求约1650大卡的6岁男童,每天只能吃4颗方糖。
然而一盒290 CC的调味乳就含超过30公克的糖,已超过一天建议量。
许多加工食品和手摇饮料中的主要成分「高果糖玉米糖浆」也是糖,对健康的戕害丝毫不亚於蔗糖。
有研究显示,食用高果糖玉米糖浆的老鼠比吃高脂肪饲料的老鼠更容易暴肥,伴随肥胖的种种疾病也接踵而来。
许惠玉提醒,天然食物如水果的糖比较不会造成身体负担,因为同时摄取了其他维生素丶矿物质,会帮助平衡。且吃水果是慢慢咀嚼,不会造成血糖剧烈波动。
再许多国家,市售食品的营养标示必须增列糖的含量。消费者需详阅标示,格外留意孩子摄取的糖量是否超标。
地雷饮料,少喝为妙
1丶多多:一小瓶的糖量相当於2.7颗方糖,已占去成人每日糖摄取量的 54%。
2丶调味乳:蛋白质只有鲜乳的一半,每盒却含有30克以上的糖,一盒就爆表。
3丶含糖果汁:果汁只占10%,而其他都是糖水的「果汁」,每罐450CC就有42克糖。
4丶运动饮料:想给孩子补充水分却补了糖?一瓶580 CC有35克的糖。
5丶无糖可乐:以代糖或甜味剂替代蔗糖,但代糖甜度更高,更易上瘾,且过量食用有未知健康风险。
(来自:远见杂志 文/蔡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