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20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和中国国家元首上次访问英国间隔了10年。英国和中国在彼此眼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如何?BBC中文网请英国的资深专家学者作了深入分析。
在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英国展开国事访问前的一个月,英国保守党政府财相奥斯本(Osborne)在访问北京时说英国应该是“中国在西方的最好伙伴”,并且许诺英中两国合作进入“黄金10年”。奥斯本积极促进英中经贸关系受到中国官员和官方媒体的赞誉。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说,奥斯本表现“积极而且出色”。
但奥斯本访华也受到一些人权人士的批评。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接受对中国政府持批评态度的著名记者默尔斯基(Jonathan Mirsky梅兆赞)采访时,将英国现政府对华政策说成“就是钱,钱,钱。道德哪里去了?”这代表了对侧重经贸的英中关系的批评。
英国政策转变曾经在英国外交部担任外交官,现任澳洲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凯瑞·布朗(Kerry Brown)教授说,此次习近平访问英国可能是中英两国关系加速发展的先声,或者也可能只是对已经达到的现状做某种巩固。
凯瑞·布朗说,考虑到之前卡梅伦担任首相伊始会见了达赖喇嘛,使英中关系进入冷却期,因此现在更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此次访问究竟能够传递什么新的内容,也就是习近平访问能够传递出的文化和政治信息。
英国华威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教授布思林(Shaun Breslin)说,奥斯本上月访华期间去新疆访问招致维权人士批评。他认为应该是从卡梅伦担任首相开始,因为他会见达赖喇嘛受到中方惩罚,似乎那时候保守党政府就做出决定认为那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要按照中国的条件与中国交往。
财政部主导外交布思林教授说,英国对中国总体上采取了开放姿态。他说,因为目前可以说是财政大臣奥斯本在主导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是财政部主导对华外交政策,而不是外交部主导对华政策。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奥斯本主义”形容奥斯本的对华政策,并将其总结为在经济、政治和外交上与中国捆绑。首先为乐同中国经济捆绑,宁愿让英国银行和基建项目冒中国经济放慢影响的风险。
其次,英国选民自由开放,并不介意外国人拥有英国基础设施。按照奥斯本的话说就是“英国面对全球化的应对好过大部分其它欧洲国家”。
第三,中国吃软不吃硬。虽然奥斯本在外交上不是鸽派,但是他认为影响北京最好的办法是扩大经贸联系,不公开分歧。去年英国不愿意支持香港的民主抗议,3月单方面决定加入亚投行,令法国和美国不快。这都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奥斯本主导对华政策,《经济学人》文章抱怨说,对中国的上述政策变化可能改变英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同北京友好可能会失去在华盛顿的朋友,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在英国没有引起公众舆论讨论,没有议会辩论,也没有中国专家输入意见。
凯瑞·布朗教授也认为,习近平访问的重点集中在经贸投资方面,这显示出现在中英两国对话范围狭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