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华盛顿10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总统欧巴马今天驶经华府一段距离虽短,却令人备加感伤的路程,参加长女玛丽亚的高中毕业典礼。欧巴马曾说过他会哭,并如他自己所说戴上墨镜。
根据法新社和「华盛顿邮报」报导,欧巴马曾经开玩笑说,他不会在玛丽亚(Malia)的毕业典礼致词。
欧巴马今年稍早在底特律时表示:「玛丽亚的学校曾询问我是否要在毕业典礼上致词,我回绝了。」
「我会戴墨镜……而且我会潸然泪下。」
Just another WordPress site
(中央社华盛顿10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总统欧巴马今天驶经华府一段距离虽短,却令人备加感伤的路程,参加长女玛丽亚的高中毕业典礼。欧巴马曾说过他会哭,并如他自己所说戴上墨镜。
根据法新社和「华盛顿邮报」报导,欧巴马曾经开玩笑说,他不会在玛丽亚(Malia)的毕业典礼致词。
欧巴马今年稍早在底特律时表示:「玛丽亚的学校曾询问我是否要在毕业典礼上致词,我回绝了。」
「我会戴墨镜……而且我会潸然泪下。」
上周末,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再次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南中国海有争议的岛礁上进行军事化建设,就可能筑起一座自我孤立的长城。
在同一场合上发表演讲的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则反唇相讥,不点名地批评美国,称“某些国家……一方面带头在南海实施所谓的航行自由 计划,公然炫耀武力;一方面拉帮结派,支持其盟国对抗中国,要中国接受并执行仲裁结果,中国对此坚决反对。” 他还说:“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卡特给中国划下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卡特在“香格里拉对话”上特别就中国可能在斯卡伯勒浅滩,也就是中国所说的黄岩岛进行扩建发出警告。他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如果中 国在黄岩岛上开展填海扩建工程的话,美国和其他国家将会采取行动,不仅会加剧紧张,也会令中国孤立。有分析指出,这是美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给中国划下的 “红线”。
香港英文的《南华早报》4月25日曾援引中国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中国将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对黄岩岛的填海扩建工程,或包括一条飞机跑道。在此之前,美国海军3月份报告在这处海域发现多艘中国海军船只进行勘探活动,可能是为填海扩建做准备。
斯卡伯勒浅滩是南中国海上一处环形岛礁,距离中国海南岛约50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周长55公里、环围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因 此如果填海扩建,将有可能成为南中国海面积最大的人工岛。2012年4月中菲两国海警、海军船只在这里对峙后中国在实际上控制了这处岛礁。这在一定程度上 促使菲律宾向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庭提起了南中国海仲裁案。
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高级研究员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Fisher)认为,如果中国在斯卡伯勒浅滩周边开始扩建岛礁的工程,美国极有可能将做出反应。他说:“很难讲美国将做出何种反应。但如果中国不通过协商 达成一个黄岩岛的解决方案的话,紧张局势必然会加剧,爆发军事冲突将变得更为可能。”
美国两艘航母开进南中国海
进入6月,美国加紧在南中国海的军事部署。据美国《海军时报》(Navy Times)网站6月6日报道,美国自2012年以来首次同时在海外部署四个航母战斗群,其中两个被部署在南中国海,分别是一直在南中国海游弋的斯坦尼斯 号航母战斗群和正从日本横须贺港驶往南中国海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这篇报道称,斯坦尼斯号航母自今年2月开始部署到南中国海以来就一直在该海域巡航,旨在 重新确立美军在南中国海的持续存在,反制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大规模扩张。
有分析认为,两个航母战斗群同时出现在南中国海极不寻常,其背景是南中国海仲裁案结果即将公布,届时中国与东南亚有关国家围绕南中国海领土主权纠纷 的争端有可能升级。由于斯坦尼斯号航母将于6月下旬前往夏威夷参加“环太平洋”联合海上军事演习,因此美军派里根号航母增援,以保持对中国的威慑力。
6月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将军登上在南中国海航行的斯坦尼斯号航母,并通过闭路电视对舰上官兵发表讲话,称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在南中国海发挥维护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作用。
日本《外交家》(The Diplomat)网络杂志6月7日刊载的一篇评论文章说,美国海军最高军官在南中国海登上航母是向北京发出信号,表明美国军事力量将在南中国海长期存在。
但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The Hudson Institute)军事分析中心主任理查德·韦茨(Richard Weitz)认为,美军的这些军事部署并非是要拿出一副与中国开战的架势。他说:“我认为,我们的主要计划是要在外交上战胜中国,同时给当地国家提供支 持,使这些国家能够应对中国,比如菲律宾和日本,另外美国可能会向越南出售武器。美国还要在亚太积极活动,保证国际法得到执行。但美国是不会因为这些岛礁 与中国开战的。”
奥巴马政府或无意采取强硬政策
有分析认为,在南中国海议题上美国五角大楼和军方内部发出的鹰派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响亮。美国国防部长卡特5月底在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时 首次谈到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为是在竖起一道“自我孤立的长城”。他还批评北京嘴上说双赢合作,但有时候自己暗地里搞一套,破坏国际准则。
在此之前,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哈里·哈里斯(Admiral Harry Harris)已多次明确表示,美军应在南中国海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他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场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中国显然正在(南中国 海)进行军事化,否则你还不如相信地球是平的。”他还表示,中国正在亚太谋求霸权。
但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的费舍尔指出,最终作出决策的仍将是白宫。美国《海军时报》网站曾披露,美国军方的强硬派立场并未得到白宫的采纳,认为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即将届满之际,白宫希望冷处理南中国海问题。
中国就是扩建岛礁 美国能怎么办?
哈德逊研究所的韦茨表示,中国方面或许正是看准了奥巴马政府的这一立场,因此会在下任美国总统上台前的这段期间加紧行动。“至少在新政府上台后的一 段时期里,中国方面会更加谨慎,因为他们不知道新一任美国总统会采取什么样的立场,特别是如果是川普(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上台的话,”他说,“但问题是在 接下来到新执政团队上台前的六个月里中国有可能会尽可能多的占领更多的岛礁。”
中国已多次表示,坚决反对南中国海案的国际仲裁,不参与、不接受、不执行国际仲裁法庭对此作出的仲裁。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八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上, 身为中国外交总管的国务委员杨洁篪也再次表示,“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方有权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
对于中国很有可能在国际仲裁结果宣布后加紧填海造岛行动,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研究主任欧汉龙(Michael O’Hanlon)表示,美国应该给自己留有充分的空间和灵活性。“如果中国恢复开发新的岛礁或浅滩,美国不一定要采取军事行动,当然采取军事行动将是一 个选项。我们可能会有其它更好的选项,比如某种形式的经济制裁,或者是在该地区建立新的军事基地。”他说。
只要每天练习「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对不友善的事物作出反应」「用正确的思考方式来解决烦恼」,就能让人生更加安宁丶满足又幸福。
烦恼开始时,一定「内心有所反应」,让心理发生变化。这就是制造出烦恼的「那一件事」。既然如此,有一个方法能够根本解决所有的烦恼,也就是 ——「不要作无谓的反应」。
你曾因为不必要的无谓反应,遭遇过多麽重大的失败,产生过多大的烦恼?就从现在开始,迈向「不作无谓反应」的生活吧!内心变得轻松,如此一来,一定能更接近幸福。
不反应的练习 —— 任何时候都「不否定自己」
不论工作上丶人际关系上,或是整个人生中,必定会有感觉「失败了」的时候。
重要的是,这时不要退缩,也就是绝对不要否定自己。
但是所谓「判断」的心理反应是一大障碍,人常会立即自责:「这样会降低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不适合。」「我真是没用的人。」
有些人会产生压抑感或挫折感,甚至钻牛角尖:「我没有生存的价值。」在目前的社会中,确实有很多人为否定自己而苦恼。下面就向佛教学习,战胜「自我否定的判断」,建立强大的内心。
不反应的练习 —— 练习「恢复自由的心」
人类没有受过「不作判断」的训练,因此虽然了解「不可否定」「诚实接受」的道理,但是脑子里还是判断「终究得想个办法才行」。
「没脸见人」「出现不利自己的传言怎麽办?」有些人会出现这种无谓的妄想或判断。他们是透过言语丶表情或一点点的眼神,感觉到这种否定的判断。
这种「否定」不论是对自己或是别人,有一件必须实践的事情,就是练习「停止否定性的判断」。相关的所有人都应该当成本身的课题来实践。
关於整个判断,可以使用前面所介绍,从「啊,我作了判断」开始的三个方法来练习。
这里仅以否定自己丶「不自觉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人为对象,介绍练习方法。
三个方法是:(1)到户外一步一步走走路,(2)环视辽阔的世界,(3)向自己说:「我肯定我自己。」这些也是我自己在人生最痛苦的时期所实践的方法。
1. 到户外一步一步走走路
第一个方法是立即走到户外去散步。一小时也好,两小时也好,走到能到的地方。
这时,请体会肉体所能得到的「感觉」。佛教教导我们身体有五个部位「能产生感觉」——眼丶耳丶鼻丶口丶肌肤。每一个部位都比往常更集中注意力去感受。
打开眼睛,使用所有视觉,仔细观察现在这个瞬间的世界能看见什麽。从鼻子吸入的空气,气味和浓度也会依季节和每天的时间而不同。请一面呼吸,同时使用嗅觉,去感受这种新鲜感。
再移动双脚,并注意每一步的感觉,去体会大地传至鞋底的触感。而且能走多远就尽量走。
现在确实存在的就是「身体的感觉」。前一刻还占领整个头脑的「苦恼」,这一瞬间已经消失。现在是「另一个自我」「另一个人生」。你正「活」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人生中。
平时,当负面的判断涌上心头时,如果想着这是「game over」,那麽前面迎接我们的将是自我否定的阴暗妄想。在黑暗中没有希望,即使思考也找不到答案。
因此最好果断地将意识转向「身体感觉」的世界,转向内心其他的领域来思考。并走出室外。
至於要走多长的时间,并没有一定的答案。但只要行走就好,因此并不是困难的事。不论几个月丶几年时间,持续散步,直到否定自我的判断消失为止。
在人生中,没有比摆脱使自己痛苦的判断更重要的事。所以应下定决心,走到内心恢复自由为止。
2. 环视辽阔的世界
环视外面的世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生活着。其实,会「否定」你的人,并不如你自己想像的那样多。
你走在路上看到的人,分别过着各自的生活。试着问问路,会惊讶地发现大家都非常亲切地回答你。社会上有非常多善良的人丶有良知的人和亲切的人。连否定他人的想法都没有,每天努力过日子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不论在下午过後丶傍晚或星光闪耀的夜里,请张开眼睛,抬头望向天空。那里有着辽阔的世界,或许你过去单单盯着「自我否定的判断」那一个点看。也可能是自己本身微小的「念头」或是「误解」。如果对这些过於执着的话,那麽原本很小的一点就会被放大,而且变成理所当然的事。这「一点」甚至成为「人生的全部」。
但如果退出执着一步,去注意反应在这一点上的内心,环视外在的世界,那麽这「否定的判断」已不存在。所以请试着看看新的世界,你将可看见新的人生。
3. 「我肯定我自己。」
不否定自己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只对自己说「肯定的话」。试着告诉自己:「我肯定我自己。」
这里所谓的「肯定」,与社会上一般所说的「正向思考」「积极思考」不同。经常可以听到要多对自己说「我能够做到」「一天比一天更进步」之类正面的话。
我想这些话都有「暗示」的效果。但是积极的语言如果与「现实」相距太远的话,心里会觉得是「谎言」,而失去它的效果。结果说归说,「在现实上把它抛在脑後」的情形经常可见。
佛教是以「正确理解」为根本,因此与现实不一致的语言(某种意义上属於妄想)并不可信。
「如果能变成那样该有多好!」人有时会思考「方向性」,但这毕竟是未来的事。若单是这样想,也属於妄想的领域。
问题在於,如何停止此刻正否定着自我的判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判断,采用单纯的一句话。
那就是:「我肯定我自己。」 实际这样做,相信可以感觉到「判断」停止了。
今後,想要说「反正⋯⋯」「毕竟⋯⋯」「我恐怕⋯⋯」时,请强烈地重复下面这句话,把无谓的判断赶出脑海。
请持续念着这句话 —— 我肯定我自己。
近几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极快,2015年,中国海外投资总额为1231.2亿美元,2016年才到4月中旬,中国海外投资就高达1100亿美元。 外界评论多以为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施,却忽视了因中国经济高度货币化,资产严重泡沫化,投资实业已经无利可图。对于外资来说,中国已不再是投资 天堂;对于中国资本来说,与其说他们是向外寻找利润高地,还不如说是寻求安全。
中国本土:实业投资无利可图,投机领域风险太高
据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表的数据分析,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第一次大幅度下滑至5.7%(社会总投资增速为10.7%)。该分析还指出两点:一、 本轮“投资复苏”主要是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和银行贷款,即政府投资,民企的自筹资金反而出现萎缩,一段时间以来“国进民退”的投资格局因此进一步凸显;二、 这轮“投资复苏”唱的仍然是同一首歌,首先是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其次是房地产市场销售的复苏带来了房地产投资及一部分上下游产业投资反弹。
将上财数据分析的话用大白话总结,即:中国仍然在用超发货币拉动经济,而这些泛滥的流动性仍然进入了房地产这个池子。这是从2009年开始形成的资 本流向定势。从那年开始,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一印钞机,央行行长周小川为了应付流动性过剩这一中国金融的洪涝灾害,提出了“池子理论”,将房市、股市称之为 储藏货币的池子,也算是承认了滥发的货币根本不进实体经济这一事实。
货币不流进实体经济,是因为实业投资效益低下,这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老毛病了。2014年8月,《福布斯》杂志发表《中国经济40年繁荣的终结》 (The End Of China’s Four-Decade Economic Cycle),文章引述了《中国褐皮书国际》的一个观察结论,中国信贷需求史无前例的疲软。褐皮书作者调查2200家公司的结果是:2014年第2季度, 中国金融机构曾打开信贷闸门。6、7两个月共投放了约1.9万亿元新增贷款,社会融资也在增加;但由于缺乏有前途的机会,这些公司都未申请多少新信贷。迎 合私人小企业的影子银行不得不将利率降到比国有银行还低,以吸引客户。
两年前的褐皮书与近日的上财数据分析反映的是同一事实: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敏感度完全不一样。投资回报率下降,民营企业会减少贷款。 但不需受资产回报约束、有政府兜底的国企却继续借贷。货币政策本是调整经济结构的辅助工具,未料两年过去,中国经济结构毫无改变,货币投放仍在加速,但资 金仍然不进入实体经济,直接推动了资产通胀,使得实体资本投资回报率预期急剧走坏。
这种政策必然导向一个结果:没有偿债风险的国有企业继续依靠借贷在国内做无效投资,而民营资本开始向外发展,最高目标是为资本寻求利润高地,最低目标是避险。
投资马车奔异国,民营马儿跑得快
过去20多年,投资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投资这驾马车有三匹马拉套,即政府投资、外资、民企。且看这三匹马的现状如何。
中国国企在海外投资中一直占主导地位,虽然据说亏损高达九成,但至2015年仍然占中国海外投资的58%左右。国企投资海外,是中国政府为解决资源对外高度依赖,出于战略考虑的一种投资布局。
自2009年以来,绝大多数在华外资不断减员、撤资和关厂。从2008年至2012年,东莞有7.2万家企业被关闭。2014年,有不低于4000 家企业关门;2015年10月份,2000多家台资企业大举撤离东莞,500万工人被逼离开。尽管外资企业撤离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撤离的原因只有一个,即 在中国办厂已经无利可图。前些时,美国在华商会与欧盟在华商会发布报告,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恶化。比如美国抱怨中国设门槛挤压美国在华企业,这些“门槛”包 括中国政府针对外资公司展开一连串调查,并推出限制海外技术使用的国家安全法,使外资信心严重受挫。两个报告都列举了一大串数据说明这种悲观情绪。仿佛为 了佐证这些抱怨的真实性,在五月的最后两天,五家全球富有盛名的制造企业同时宣布撤资或退出中国,其中包括全球最大手机金属外壳加工商及成通讯、伦敦奥运 吉祥物制造商东莞鑫达、江苏盐城著名德资企业黛安芬、飞利浦照明全资子公司飞利浦灯饰制造(深圳)有限公司。
中国民营资本也纷纷到海外谋求发展,寻求利润高地。2011年,民营企业还只占中国对外投资的11%,到2015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41.2%。但是,只要看看其投资领域与投资国别,就会明白民企资本远赴海外,主要目的是避险而非实业投资。
戴德梁行在《中国对外投资市场报告——2015年回顾》提供的数据是:中国海外地产总投资额在2015年增长41.5%,达213.7亿美元,创历 史新高。其中,马来西亚吸收了最多来自中国的土地开发投资资金,总金额约为25.2亿美元,随后是香港、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今年4月,荣鼎集团 (Rhodium Group)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2016年“新邻居”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中资美国企业的数量超过1900家,遍布美国435个 国会选区中的362个,直接雇佣大约9万名全职美国员工。就投资领域而言,吸引中国资本的主要有房地产、金融、科技、影视娱乐产业、能源等。
荣鼎报告没有指出的是:这些投资当中,有大量是EB-5投资移民项目。比如2014年推出的一个纽约观景摩天轮项目,筹资总额是3.8亿美元,由几 百位中国投资者组合完成。这些中国投资者比较幸运,因为EB-5投资移民项目不少是骗局。2013年,美籍印度人塞思伪造文件,通过虚假宣传欺骗了250 多位主要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让他们投资位于芝加哥的一个总额1.47亿美元的宾馆与会议中心开发项目,后来才发现这个项目是虚构的。
民企海外投资目的:移民寻求安全之地
简括上述三个因素:一、中国的投资环境恶化、实业投资收益下降;二、中国海外投资中,地产投资仍居重要位置;三、吸引中国资本最多是美国,而在美投 资中有不少是EB-5投资移民项目——比如2015年截至财年第三季度,美国移民局共批准EB-5申请6498份,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获得——可以推 想,中国资本外流的真正目的是避险。
如果认为以上三点还不够有力,那么刚发布的一条消息可作为佐证:5月份中国从香港进口同比增加242%。熟知中国洗钱套路的人都知道,这叫做虚构进出口业务向海外转移资产。
向外转移资产,势必导致外汇市场大失血,并让外汇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火药库存。考虑到这点,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政府还要鼓励对外投资?
中国政府当然不想民营资本这样大规模外流,金融行业的决策层当然明白外汇储备迅速流失,会导致股市、债券、房地产、信托、私募基金等各大市场之间的风险互相传染,叠加,并增大中国金融领域的风险。
但有几个原因却使中国政府没法限制:一,中国还在努力吸引外资,不能摆出一副“只许你的钱进来,不许我的钱出去”的不讲道理的嘴脸;二,真正有大笔 资金要转移的人,就是中共自家内部人及与之有关连者。因此,不到危险关头,决策者只能在其他方面加以限制,比如筹划征收托宾税平抑资本市场波动,防范金融 风险等。
综上所述,中国投资马车奔向世界,不再为中国经济拉套,并非中外媒体认定的那样风光。于中国政府而言,“走出去”战略后面,其实隐藏着几分苦涩、几分无奈。
针对中共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上个月访问悉尼与澳大利亚顶尖媒体公司签署一连串协议,《金融时报》深入报道了中国对外宣传攻势。
报道说,刘奇葆澳洲之行的成果是,中国的英文《中国日报》得以在象征言论自由堡垒的《悉尼晨锋报》上刊登副刊,让人看清了中国力图在全球争取民心时,其数十亿美元的宣传机器触及的范围。
多年来,中国“软实力”战略一直在学校中资助教授中文,并支持当地智库。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在海洋主权争执中强硬起来,中国开始将其宣传触角伸到了独立媒体。
报道说,在澳大利亚签署的协议以及之前与美国《华盛顿邮报》、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法国《费加罗报》签署的相似合约,就说明了其所触及范围之广。
报道说,China Watch(中国观察)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大媒体公司费尔法克斯媒体FairFax Media报纸中的新的月刊活页,在首刊中发表了亲中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支持北京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的立场。
《金融时报》说,北京力图树立世界大国形象的努力在西方捉襟见肘的媒体中找到了市场。
报道引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知名学者沈大伟说,所有大国都搞公关,但是北京公关规模之大是前所未见的。
他估计中国每年在外宣上花费100亿美元,远超美国。2014年,美国在公共外交上的花费是6.66亿美元。
这笔钱通过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学校和大学课堂里资助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北京还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入巨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软贷款,加强区域援助计划,构建全球广播和电视新闻网络。
路透社去年的一项调查揭出了一个有33家广播电台的国际网络,其所有权结构非常复杂,遮掩了大股东的身份–国营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这个网络从美国延伸到澳大利亚,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或由其控制的电台的节目。
《金融时报》引述悉尼科技大学媒体与传播学教授孙皖宁说,北京认为自己的国际声誉与其现在拥有的巨大经济实力不相符,认为西方媒体有偏见,因此竭尽全力要解决这个问题。
孙皖宁说,北京通过提供注资、免费内容甚至训练记者等方式,已经成功改变澳大利亚以及有大批华人国家里的中文媒体的关注点。
但是《金融时报》说,许多中国问题学者认为,北京尽管花了很多钱,但是其软实力的成效并不大。
报道引述伦敦国王学院的凯瑞•布朗说,“大家都十分清楚他们(北京)的目的。结果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怀疑。”
北京与费尔法克斯媒体,澳大利亚空中新闻(Sky News)和其他当地媒体签的合约所引发的争议就证明了这一点。
报道说,批评人士指出记者被囚禁以及许多外国媒体网站被屏蔽,则显示了北京宣传机器的强硬面。
中国移民从墨西哥偷渡美国
《泰晤士报》报道,中国大陆移民每人向蛇头支付费七万美元,从墨西克越界偷渡到美国加州。
报道说,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美国边界巡逻队在圣迭戈地区截获了683名中国籍人士。
在这之前的一年中,被截获的人数是48人,而更早的一年中,只有8人。
报道引述美国边界巡逻女发言人Wendi Lee说,在2013年之前,“我们几乎没有抓到过中国籍的人”。
《泰晤士报》说,这个数字的急剧增加据认为是因为墨西克走私团伙扩展他们的经营范围,以及大批从中国到墨西哥的移民。
印度总理莫迪8日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期间他与美国奥巴马总统会面,并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讲话。在美国的48小时内,他出席了16个活动,最终签署了协商长达十年的《后勤保障协议》,并达成六个合作性民用核反应堆的建设协议,美印关系再上新台阶。
美国国务院主管南亚及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尼莎·比斯瓦尔表示,与印度交好符合美国的基本利益。
她说:“我们与印度的战略性伙伴关系现在已经成为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战略认识到,美国的安全与繁荣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印太地区的繁荣与安全。”
莫迪曾因被指责未能制止国内族群仇杀而于2005年被美国拒发签证。如今,这位印度领导人成了白宫和国会的坐上宾。
莫迪对国会参众两院的讲话长达48分钟,他15次使用“伙伴关系”来形容美印两国之间的关系,期间演讲被掌声打断64次。 印度驻美国大使阿伦•辛格说,这次的讲话不仅巩固了美印关系良好的势头,也为2016年美国大选之后的美印关系奠定了基础。
他说:“同样重要的是在美国国内政治转型的这一年,为美印关系赢得美国的两党支持。我想,参众两院的演讲邀请,国会的反应,还有国会为莫迪准备的各种活动…这些都显示出国会对美印关系的广泛支持以及两党对于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的共识。”
莫迪此次还与美国签署了协商长达10多年的《后勤保障协议》,该协议将允许两国军方互用军事基地,进行后勤补给和维修。这使得美印在防御方面的合作更进一步,更有可能联合起来平衡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崛起。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英文版在莫迪结束对美访问后发表文章,称印度不可能靠遏制中国或是靠边站来实现发展。印度前外交官、现任新德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戈帕拉斯瓦米·帕萨斯拉菲对这种观点的回应表明了印度与美国防务关系的进一步加深。
他说:“没有人想要遏制中国,但是我们想看到中国能够是一个负责任的邻居。目前中国的表现不全部符合这一标准。印度将会是美国可信赖的伙伴,在可行的时候我们会与中国合作,而需要时我们也会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印度议会议员B.J. 班达则表示,印度与美中两个大国的合作不是零和游戏。
他说:“对于中国,还有你提到的俄罗斯、印度与这些国家也有自己的紧密关系。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印度有很多中国投资,而也希望能够开拓 中国市场,来投资中国的服务领域。所以说,这些关系不是零和游戏。我们是与美国有紧密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与中国或者其他国家保持紧密关系。”
这是莫迪上任后第四次访美,也是他与奥巴马第七次会面。印度人戏称莫迪是外交狂人,在他上任的两年里,他有95天在国外从事外交工作,致力于将印度重新拉回国际舞台。
(图源:Pixebay)
现在房地产炒得如此如此火热,勤奋如小编想要买个房子估计也得辛苦大半辈子,不禁怀念起古代来,想必如果有古代的那些政策在,房价也不会高到如此离谱的地步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古代的房产买卖政策吧!
政策一:
《汉书》记载,刘邦得了天下后,在官僚阶层搞了一次大规模分房运动的同时,也配套了一个硬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意思是说,除非我们的房子挨着,我要卖房子,你才可以买。这个政策下,想要一个人天南地北炒房几乎是不可能了。
政策二:买卖房屋要先问亲邻的意见,都不要你才能买卖。
据《旧唐书》载,一个人如果想出售房子,必须按“先亲友丶再邻居丶后他人”的顺序进行,否则违法。想要出售自己的房屋,要先问亲戚要不要,亲戚不要再问邻居要不要,如果都不要,在他们同意签字之后才能卖房。这样一来,恐怕这中间耽误的时间就够炒房团喝一壶了。
政策三:炒房必杀技:涨价补钱!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我房子两万卖给你,明年房子涨到五万了,你得再给我三万。不服还不行,人还有专门的官方部门管这个。这个招一出,炒房团彻底消停了。当然,在古代贵的房子确实很多,首都的房子贵了快上下五千年,在这里我也就不一一赘述了,但想要让房子价格一年三变只涨不降却当真不容易!
(来自:文史网)
(图源:Pixebay)
眼袋是很多MM的烦恼,毕竟眼袋太大的话,会让整个人看起来有老相。因此MM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去除眼袋,不过方法虽然用了,效果却不见的好。就好比一些人用一些去眼袋的面膜,刚开始用的时候,确实有效,尤其是刚敷完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下面生活妙招网小编推荐三个去眼袋的小妙招:
在我们平常的饮食中,很多东西都能拿来用,比如:黄瓜丶茶叶丶冰块等,这些都是去眼袋的小窍门中常用到的一些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
妙招一:茶叶
比如茶叶,你可以把一小杯茶放入冰箱中冷冻十五分钟,然后把化妆棉浸入其中,把它敷在眼袋上,不仅能消除眼袋浮肿的程度,还能让你的肌肤变得更白。
妙招二:冰块
冰块的最常见用法就是冷敷。用一块毛巾把冰块包起来,然后在眼部慢慢敷,时间长了,就能消肿,也可以用冻牛奶,不但能减小眼袋,同时还能让肌肤更加美白丶细腻,是非常实用有效的去眼袋的小窍门。
妙招三:黄瓜
对于黄瓜,其实不说大家都知道,黄瓜的用途最多,方法也最大,平时可以多吃一点黄瓜,也可以把黄瓜切成薄皮做面膜,敷在眼上能让眼袋减小,敷在脸上可以消斑,同时还能美白皮肤。
这三种去眼袋的小窍门是最实用的三种,其它的也可以使用,不过最常用的也最有效的就是这三种。除了使用一些去眼袋的小窍门之外,有眼袋的女性朋友平时还要注意多休息,晚上睡觉前少喝水,少熬夜,最好晚上十一点之前就能入睡。不要为了追剧而彻夜通宵,如果不得已通宵熬夜的话,那么最好常备一些水果,多补充一点营养。
(来自:养生健康网)
在北京的一家中国工商银行分行
西班牙检方近日首次披露中国工商银行马德里分行涉嫌洗钱的详情。近四个月前西班牙警方突击搜查了中国国有的工商行马德里分行营业厅,并逮捕六名高管。
这份法庭文件说,这家分行从在西班牙的犯罪集团那里收到成包成箱的现金,然后将这笔款项电汇到在中国的账户。文件说,这个过程属于一项1亿美元洗钱计划的一部分。
这份本星期发表的由西班牙检方起草的文件称中国工商银行是两个犯罪集团之间的“洗钱渠道”。文件没有点出犯罪集团的名称,但是表示,它们的生意涉及 西班牙和中国两国,并且卷入逃税和走私等不法行为。文件说,为了降低被查出的风险,每次转移款项限定在5万欧元,另有一家空壳公司的网页作为掩护。
如果中国工商行马德里分行的洗钱罪名成立,它将被课以数目不详的罚款。它在西班牙的银行营业许也可将要重新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