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的方针:用「负责」代替「惩罚」
(图源:Public Domain)
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处罚孩子?
我常常反问:「为什麽要处罚?目的是什麽?」
目的不外乎是:要让孩子听话丶记得教训丶让他以後不敢再犯丶让孩子知错…。
可是,真的有效吗?
事实是,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而且慢慢随着孩子长大,愈处罚愈皮,可能会变成阳奉阴违,甚至开始说谎。
那怎麽办?
教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练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例如:孩子把水打翻了,可以教孩子水打翻了,可以拿抹布擦乾净。
在孩子还做不到时,我们可以做给孩子看,或是让孩子练习做一部份。在孩子还不懂得自我控制,不知道该怎麽做时,我们可以让孩子经验「自然结果」,或是「合理结果」。
1.自然结果
例如:孩子不穿鞋子,踩到大太阳下的马路,脚会烫到,像这样,在安全的状态下,让孩子去经验自己行为的後果,就是「自然结果」。
但是,通常我们都会在事情还没发生前,就阻止孩子去试,或是帮孩子收拾,
结果我们跟在孩子後头,又忙又累又气,也剥夺了孩子经验「自然结果」的机会。
2.合理结果
例如:无法控制自己,一直打人或是推人,就会被限制行动,只能暂时坐在旁边看别人玩,等到可以控制好自己时,才能再去玩。
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立即的危害时,就可以让孩子经验「合理结果」。但是不收玩具,等下就没有点心可以吃,这就不是合理结果,因为这是两件不相关的事,我们可以让孩子去承受不收玩具的合理结果,也许是玩具会被收起来,一段时间不能拿出来玩。
经历闯祸的後果,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下次,孩子看起来又要闯祸时,可以先判断是不是有危险。
如果没有危险,可以先别介入,想想怎样让灾情不会超过我们的负荷,而且可以让孩子去经验自己行为的後果。例如:孩子在墙上涂鸦,可以请孩子想办法刷洗乾净,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墙壁弄脏了,很难洗乾净。可以让孩子试试,要洗乾净有多难,如果孩子做不来,可以请孩子在旁边看我们怎麽处理,处理完才可以离开。让孩子有机会练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但是在孩子还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时,我们可以协助他,或是做给孩子看。
如果有危险,可以想想,怎麽让孩子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孩子抓伤人,除了道歉,可以请孩子安慰哭的孩子,等到对方哭完才可以离开去玩,或是帮孩子擦药…,重点还是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是经验的动物,如果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时,慢慢的,孩子会去思考,要不要付出那样的代价。如果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事情通常会一再的发生。或许孩子付出的代价就是被骂,但是骂完了,孩子还是不知道怎麽处理善後,或是下次可以怎麽做。
透过经验自然结果或是合理结果,可以让孩子有思考的能力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下次孩子又犯错了,邀请大家练习,不是去强调孩子犯了什麽错,而是这件事不能这样做,怎样做会比较适当。还有,陪孩子一起去收拾善後,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吧!
(来自:未来Family 作者:赵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