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山——他把中国称为“挑衅者和扩张主义者”,指责它“用海沙建起一座长城”,“显而易见”将西太平洋争议水域“军事化”。“除非认为地球是平的,你才不会这么想,”他有一次在国会露面时说。
这些话出自美国负责亚太地区军事行动的指挥官海军上将小哈利·B·哈里斯(Adm. Harry B. Harris Jr.)之口。其措辞总是比三军统帅奥巴马更为严厉,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华盛顿,他都引人注目,但也令人头疼。
哈里斯的坦率让更为谨慎的白宫颇感不安,但他不会为此道歉。中国正在南海这一长期以来由美国主导的战略水道上修建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人工岛。哈里斯说,他有责任把这一威胁告知国会、公众以及美国的海外盟友。
“政府机关和军事指挥系统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我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矛盾,”他在自己可以俯瞰珍珠港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说。“我在和我们国家的指挥当局进行私人会面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被采纳了,有些则没有。”
对中国人而言,59岁的哈里斯不仅有厉害的嘴皮子。他生于日本,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美国人,曾在美国海军里当军士长。中国人注意到了他的族裔身份,并以此来攻击他。
“可能有人觉得过于强调一名美军将领的日裔背景有点不厚道,”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称,“但是,对于理解当前美方在南海骤然升级的攻击性的背景,便不能忽视哈里斯将军的血统、出身和政治、价值观倾向。”
哈里斯认为,这种透出贬义的评论有两个目的。首先,它们意在表明太平洋司令部 “和政府其他部门是脱节的”,而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其次,它们似乎旨在诋毁他。“你知道,把我称为日裔将军是不对的。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非得在将军前边加个定语。”
他们一家搬回田纳西州乡间以后,他母亲不肯教给他日语,坚称自己的儿子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本着这种理念,哈里斯虽然是美国第一个被任命为司令部指挥官的亚裔美国人,但他并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儿。
他对自己的美国身份极为坚持, 因此中国的评论在他看来尤其令人恼火。“他们试图在某些方面将我妖魔化,这种做法非常丑陋,”他说。“我想,从很多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公共事务机构传达的讯息对他人感受太失察觉,还带有侮辱性。”
海牙的联合国下属法庭计划很快就菲律宾提起的申诉作出裁决,届时,中国在南海诸岛新建的防御工事可能被判定为非法。中国宣称对南海大部分地区拥有主权,而法庭可能宣布这种主张是无效的。南海从中国沿岸一直延伸到东南亚国家的海滩。
外界普遍认为,法庭会做出对北京不利的裁决,从而可能让中美之间日益脆弱的关系急转直下。
哈里斯目前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中国会对相关裁决做出多么强烈的反应。他的任务是,假如中国继续推进控制南海航道的活动,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他需要推荐美国可采取的军事回应。每年经由这条航道的贸易总额高达数万亿美元,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贸易。
四年前,中国从菲律宾手中夺取了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中国称黄岩岛——译注)。中国的军事评论员称,中方计划把这一环岛礁打造成一座堡垒。那里距离菲律宾海岸仅120英里,或许会对美国的这一盟友构成潜在威胁。北京还可能宣布在南海部分地区设立防空识别区,从而迫使民航客机绕路飞行,增加路程和开支,以免与中国空军遭遇。
一位知情的美国官员称,这当中牵涉的利害极为重大,因此奥巴马最近在华盛顿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面时曾警告后者,不要在斯卡伯勒浅滩有所动作,或是启动防空识别区。鉴于此事的外交敏感性,此人要求不具名。
任何一方都不希望因为南海上的弹丸之地起冲突,但对这种可能性必须予以考虑。五角大楼官员称,美国或许会借斯卡伯勒浅滩来表明立场。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小约瑟夫·F·邓福德上将(Joseph F. Dunford Jr.)最近恰好问过哈里斯这个问题。记者在五角大楼无意中听到两人聊天,但没有听清哈里斯的答案。
不久后,再度被问及是否会为斯卡伯勒浅滩开战时,哈里斯轻轻地笑了。
“还好我的声音很低,”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他坐在沙发上,一边打开一罐可口可乐,一边说道。“我要说我是一个军人,观察事情会阴暗一些,这是我的职责。”
他表示,为了捍卫美国的利益,“我不得不动用自己拥有的工具,而它们是军事工具,是很棒的工具。”
“在中国问题上,我们需要准备好以有利位置来迎接所有的后果,”哈里斯上将说,“包括斯卡伯勒浅滩,整个南海,又或者是某种网络攻击。”
他说自己并不怎么担心南海上的中国军方和其他国家的军队之间产生误会。“我认为他们是专业的军队。”他说更大的风险在于,由中方的准军事船只引发的冲突,可能会迫使美国部队承担美国盟友的防务工作。
美国在全球共有九名司令部指挥官,他们既是军人,又是外交官,要在他们负责的战区按照两位老板的命令行事,一位老板是总统,另一位是国防部长。
哈里斯给自己的工作增加了一项内容:他还要当沟通者。对一名军方领导人而言,这个目标可谓不同寻常。去年他起草了一份名为《指挥官的意图》的文件,描述了他的目标。文中写道,“我们必须和关键受众清晰地交流,包括我们的盟友、合作伙伴以及潜在的对手。”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指出,他的职责范围并不局限于中国,还涵盖了当前的紧迫危险之源朝鲜等地。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从宝莱坞到好莱坞,从北极熊到企鹅。”
最近,他把自己的观点带到纽约,将其传递给对外关系委员会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30名成员。他拜访了亨利·A·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还拿出基辛格所著《核武器与外交政策》[Nuclear Weapons and Foreign Policy]的第一版,请对方签名)。
随后他又去往马来西亚,和该国的国防官员一起乘坐美国的P-8侦察机。他此行的目的是说服马来西亚在南海争端中采取与美国更接近的立场,而非站在其主要的经济赞助者中国那边。
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市的美国海军学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毕业后,哈里斯接受了海军飞行官训练。在1991年,他曾参加美国和伊拉克的一场海战,飞越波斯湾。在那场战役中,美军只用48个小时就击溃了伊拉克海军。
哈里斯的大多数职务在亚洲地区,但他还是去过其他一些地方。
大约10年前,他在关塔那摩湾担任过指挥官。他还去牛津大学研习过战争伦理。后来,在负责落实推动以巴达成最终地位协议的“路线图”期间,他被任命为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军事顾问。
他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和希拉里的合影,上面有一张手写的便条:“哈利——谢谢你陪我走遍世界——希拉里。”
他办公桌左侧悬挂着一幅南海地图,上边星星点点地散落着许 多小岛。被黑色圆圈圈出的是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中国称为南沙群岛——译注)中的三座人工岛,中国在那里修建了可作军事用途的飞机跑道和其他一些设施。哈里斯把那些人工岛称为中国的军事基地。
他办公桌后边的书架上摆满了与世界事务有关的文献。“通过阅读史书可以发现,比起没有自己的军队且未做好准备的国家,拥有自己的军队且时刻准备着的国家要成功得多,”他说。
哈里斯谈到了他的部队必须做好“今夜就开战”的准备。他最 近读过T· R·费伦巴赫(T. R. Fehrenbach)以朝鲜战争为主题的《这类战争》(This Kind of War),该书把这一点讲得很明白。“他说美国当时没有准备好,”哈里斯说。“它真是一本给力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