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能力能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势。多学一门语言,让你有机会开展新的对话,得到新的感受。然而心理学研究者近年来证明,双语还能带来一些不那么明显的优势。比如,双语儿童能享受到某些认知上的益处,包括更好的执行机能——这对问题解决和其他脑力要求高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又有两项新研究证明,接触多语不只能增进儿童的认知技能,还能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
其中一项研究来自我的发展心理学实验室——与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心理学家博阿兹·吉萨(Boaz Keysar)、佐伊·利伯曼(Zoe Liberman)和萨曼莎·范(Samantha Fan)合作,去年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研究表明多语儿童的交流能力强于单语儿童。
我们在美国选择了一组4到6岁、语言背景各异的儿童,将他们置于一个必须站在他人立场上才能理解意图的情境里。 例如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噢,小车车!你能把小车拿给我吗?”孩子能看到小、中、大三辆车,但是同时也能观察到,大人看不到最小那辆车。由于大人只能看到 中、大车,当大人说“小”车时,她肯定指的是孩子看到的“中”车。
我们发现,双语儿童在这项任务中的表现要好于单语儿童。细想之下,这是符合直观感受的。通常,解读一个人的话语时要留意的不只是话语的内容,还有它所处的语境。说话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她想要表达什么?多语环境下,孩子的同理心在社交经历中得到了例行练习:他 们必须想清楚是什么人在用什么语言和谁在说话,谁能理解什么内容,还有用不同语言说话的时间和地点。
有意思的是,我们还发现,一个实际上是说单语,但经常接触讲其他语言的孩子——例如有操不同语言的祖父母——在这项任务上的能力跟多语儿童一样强。看来动因是在多语环境下长大,而不是双语能力本身。
你可能会想,我们的发现会不会只是再度证明,和之前观察的情况一样,双语儿童有更强的认知技能。我们也这样考虑过。因此我们对所有孩子的执行机能进行了一次标准认知测试。我们发现,双语儿童的表现强于单语儿童,那些实际上是单语,但经常接触其他语言的孩子则不然。 这些“接触”多语的儿童在认知任务上的表现和单语儿童一样,而在交流任务上与双语儿童一样。肯定有某种在认知技能以外的东西——某种更接近“社交”的东西 ——能解释他们的这种想他人所想的特长。
在发表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 Science)期刊的一项跟进研究中,我和我的同事调查了多语接触对更小的儿童的影响,也就是14到16个月大、基本上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这项由佐伊· 利伯曼牵头、与吉萨教授和心理学家阿曼达·伍德沃德(Amanda Woodward)合作的研究向婴儿展示了同一件物品的两个版本,比如一根香蕉,一个是婴儿和一个大人都能看到的,另一个只有婴儿能看到,大人看不到。当 大人向孩子要“香蕉”时,两个版本都有可能被她交出去——毕竟,两个都是香蕉——然而如果孩子理解社交语境,他会倾向于把大人能看到的那根香蕉交出去。
我们发现,单语环境下的婴儿拿起两根香蕉的几率一样。多语环境下的婴儿,包括那些只是最低限度地接触第二语言的婴儿,已经明白在交流中替他人考虑的重要性:他们会更多地去拿大人能看到的那根香蕉。
看来多语接触能促进人际理解的基本技能。当然,充分掌握双语或多语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或者根本不可能。但我 们看到,仅仅在一个可以感受到多种语言存在的环境里长大,似乎就已经可以产生社交优势,不需要本身具备双语能力。对于那些自己没有掌握双语,但是希望孩子 能享受多语的益处的家长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