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幸福的追求
(图源:Flickr)
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过得快乐与幸福。有不愉快的经验时,有不少人也会去书店找些应用心理学的书,学学如何追求快乐。现代有些研究(注1),发现,努力追求快乐(happiness),在讲究个人主义的社会,却会造成一个人的「不幸福」。
Ford BQ(2015)等人以美国丶德国丶俄国与东亚四种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研究追求快乐动机和幸福感的相关性,发现在美国的样本,两个变项呈现负相关;在东亚和俄国的样本,则呈现正相关。其意义是,在美国社会,追求快乐动机越强者,其现实上感受到幸福感是越低的;然而,在东亚和俄国的社会,却是追求快乐的动机越强者,其感受到幸福感是越高。
另外,研究者以「社会意含的快乐感」做为研究分析的中间变项,发现东亚和俄国的样本中,追求快乐的动机和社会意含的快乐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在美国与德国样本中,却没有相关性。另外,不论是哪个样本,「社会意含的快乐」均和「幸福感」有明显正相关性。
这研究有三个重要结论:
(1)重视「社会意含快乐感」的人,其幸福感都是较高的。
(2)追求快乐的高动机者,若其快乐感的内涵是具社会意含,则高动机者就感觉越幸福。
(3)追求快乐的高动机者,若其快乐感的内涵不具社会意含,则高动机者就感觉得更不幸福。
在现代化的台湾社会,个人主义抬头,尤其在青年族群更是明显。大家均努力於追求优异的成绩,个人成就的追求,追求事业成功,追求产品的创新与发明,尤其现代科技人,更大都以工作责任制,努力从事於他所负责产品的开发。
这种追求的方向与内容,当然偏离所谓社会意含的快乐,所谓社会意含的快乐,包括「当别人有需求时,去关怀他人是快乐的」,或如「花时间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是快乐的」。在这种具社会意含的快乐感受下,有高度动机追求快乐者才能保证得到高度幸福感。相反地,若不在这种具有社会意含的快乐感之下,纵使努力追求他个人的快乐,最後得到的就是不幸福的高度感受。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研究资料。
这里所谓的幸福感,包含认知丶心理丶愉快与忧郁指数之综合得分。也就是在认知上对自己的生活型态满意,心理上觉得自己生活内容是值得高兴的,在情绪上是正面的,在忧郁得分是低的。在现实生活中,要保证有以上所描述的幸福感,不只是努力追求快乐感,而要考虑追求的快乐感的内容是什麽。若只追求个人成就与学业成绩,则会造成更高度的不幸福感受。强调和他人互相关怀,一起共处的快乐感的内容,所谓社会意含的快乐感,那麽用心去追求这种快乐的感受,才能保证生活中感到幸福。
然而,在鼓励追求好成绩丶好表现丶创新发明的时代,值得忧心这些高成就的达成,会造就低幸福的情况,因为低度幸福感,再加上努力追求创新与成就的高度身心压力,就等相当於在个人心境内产生孤寂现象,慢慢地远离他人,远离家人,因而形成不幸福的社会孤岛,这是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要保证有幸福感,不致於在人生旅途走入社会孤岛的歧途,有下列几点心脑操练的建议:
(1) 觉知脑力的有限性(注2:精健道第一道):在追求成就与创新的过程中,要能觉知脑力的有限性和人生的有限性。因为脑力有限,所以有时被使用过度,造成心身压力反应或睡眠障碍。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有时对一己会过度要求,造成无形压力与有形的失落感,总觉得对自己不满意,不如期待。
(2) 脑保养的操练(注2:精健道第三道):每天规律生活,让脑有足够的休息,睡眠品质优良,每天自觉生活充实,对周遭的人与环境有所连结,有所关怀。每星期也定期或不定期的和其他人聊聊天或者参加种种活动,使个人的心境不感觉孤单,而且内心丰富。
(3) 足定气静的操练(注2:精健道第二道):当用心追求成就丶创新之时,警觉脑力不足,有压力反应,心情烦恼或者睡不好,就要以足定气静功夫求得身心压力的化解。
(4) 寻找/建立优筑生命的源头(注2:精健道第四道):在平凡/忙碌的生活步调中,要建立三种人生的态度,使个人生活之努力追求与环境互动取得一个符合脑力可负担之平衡。其一,当下足定气静而不乱,其二,当日节律充实而不忙,其三,当生用心关怀而不惑。
(5) 在这三种人生态度中,扩建一己生命的成就创新,并能对自己感受生活的宁静从容,与生命的明亮方向。在当下能有所掌握,例如聆听音乐,就是听到音乐丶欣赏音乐丶关注音乐,心无杂念:在当日有规律有节奏,不致於成拼命三郎,迷失生活乐趣;当生的生活,体会生活的有限性,建立对自己适宜的期待,并能用心感受自己生活的点滴,能对周围人事物有所关怀丶有所连结,不致於感受寂寞。那麽日子一天天过,就能体会日日是好日的禅味与幸福感。
此与Oaklander, M.在Time杂志所整理五种追求快乐的方法相似(注3)。这五种方法是:
1. 在日常生活中安排有趣的活动节目,如在庭院种花丶拜访朋友等等。
2. 因体会可用时间的有限性,转换生活之观点,追求一种宁静性,快乐与放松的活动。
3. 感受当下之场景,如散步丶听音乐,不强求追求快乐。
4. 降低对日子带来快乐的高度期待,使之得宜,使不致累积挫折。
5. 能回味陶醉於生活中的好经验,可带来更丰富的快乐感。
注1:Ford, B. Q., Dmitrieva, J. O., Heller, D., Chentsova-Dutton, Y., Grossmann, I., Tamir, M., … & Bokhan, T. (2015). Culture shapes whether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predicts higher or lower well-be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4(6), 1053.
注2:胡海国: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会(网址:www.brainlohas.org)出版。台北,2015年6月三刷
注3:Oaklander, M. (2015). Why chasing happiness might be making you miserable.Time, 186(14), 28-28.
(来自:健康远见 作者 / 胡海国 作者为财团法人精神健康基金会董事长丶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