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2月19日 –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周五称,工资过快增长降低投资意愿,下一步应该调整劳动合同法,体现劳资双方平衡。
他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指出,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
Just another WordPress site
路透北京2月19日 –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周五称,工资过快增长降低投资意愿,下一步应该调整劳动合同法,体现劳资双方平衡。
他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指出,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
金馬影后舒淇精湛演技備受矚目,事業如日中天的她,感情生活卻是交白卷,今年4月邁入40歲大關的舒淇,近兩天頻發愛情感觸文,也認人好奇是否與她現在的感情狀態有關,其中她今(20日)凌晨點醒走出失戀的方法,短短一句話引發廣大迴響。
舒淇今在臉書曬出自己的側臉美照,39歲的她散發出自信女人味,對感情有一套看法的舒淇,談到讓人痛徹心扉的失戀,她則寫下:「失戀 別流淚~因為上天多給了妳一次尋找真愛的機會」,理性又有說服力的見解,網友看了都推爆。
舒淇18日也PO文坦言盼望愛情,「希望等著眼裡的他來灌溉,渴望能跟對眼的人相守在一起。」接連的感情文章,讓人擔心舒淇感情狀態,粉絲也都為她打氣,希望舒淇早日找到屬於她的白馬王子。
公司付薪水给你,只为了请你做这件事
谈职场素养前,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到底「职场」是什麽?
它可以有许多定义,每个人的定义也可能不同。倘若把职场看成一颗洋葱,需要剥开层层表皮,了解层层意涵,才能探视它真正的核心意义。在职场的不同阶段,每个上班族的甘苦与滋味也各有领悟。
於我而言,职场是处理「人」与「事」的场所,并透过处理人与事的各种问题,获取金钱财务的报酬。定义看起来简单,事实上,职场的实际情境却非常复杂。工作上的顺逆,关键的问题在於:你要如何做事丶如何做人,才能完成任务,在团队里当个称职且有潜能的成员。
得到一份工作,是因为公司期许我们能解决问题;之所以领到薪水丶获得报酬,是因为我们真正能解决问题,能为主管分忧解劳。因此,上班族的主要目标,是承担工作上的任务,并予以妥善处理。这是很重要的基础认识。
如果欠缺正确的态度,可能会误以为工作是轻松舒服最好,或者把工作上遭遇的挑战与阻碍,都当成是别人找麻烦丶自己运气不佳。我认为,上班族唯有了解职场上可能的情境,以及其背後的原理,才能在心态上有较适切的准备,以应对可能面临的困难。
进入职场的首要任务,就是展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主管及组织的期望。既然上班族得为解决问题而伤神费心,是否只要将事情办妥,并完善每一件由你经手的任务,工作的结果就会与原先的预期相符呢?其实不然。
职场进阶:面对「事与愿违」
「事与愿违」是职场上经常发生的事,职位越高,感受到「事与愿违」的机率越大。组织里难度高的事情,通常由能力强丶经验丰富的人来承担。正常情况下,高阶主管需要费神处理的事情,主要是因为部属发现风险超越了自己的才干所能控管,所以往上呈报,请主管拍板决定。
相对的,若在职务上都得心应手,可能意味着眼下的工作,低於你的真才实学,或已无法让你持续进步。抱持正向价值观的人,总是争取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努力突破原有经验框架,能成就大事者,都擅长和「事与愿违」的情境相处,并且能提出积极的应对方案。
遇见「事与愿违」的情境,能否将危机化为转机,关键在於心态。正向丶能自我勉励丶积极正面迎战的人,通常有足够的心力,能妥善建立自己在组织内的价值。一个人看待工作上的挑战或困局时,他的心态与视角,反映出此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式,也影响团队的工作氛围与成果。
「事与愿违」若是源自技术上的问题,通常较容易克服,比较困难的是与「人」相关的困扰,例如工作夥伴间的矛盾,或是自己的身心状态。在此情况下,如何梳理自己与同事间的工作关系丶如何自我安慰勉励,也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这些人际互动的相关课题,後续会进一步说明。
台积电的创办人兼董事长张忠谋先生,工作日复一日充满挑战,他常常自问:「为什麽我还可以这样持续努力往前?」
解答就在他撰写的散文《常想一二》中:
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丶乐观与勇气。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於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於思想的瞬间。原来,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每天面对那麽多的考验与磨难,张先生唯一记挂的,是最终成功刹那的感受,回顾他做成的事或他成就的人。我认为,张先生是「用心」反思丶「诚实」律己丶「乐观」迈前的成功典范。
工作上必然会遭遇挫败,特别是入职後的三到七年,是感受挫败的第一个高峰。趁着年轻好胜丶身强力壮,只要把握正向的态度,接纳各种学习指点,即便很累,也一定会很有收获。
谨记,成功并不是追求就可以获得,成功只会给准备好的人。无论在这条路上有多少挑战,一定要相信:所有的努力丶一切所花的功夫,终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仔细观察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後,会发现有钱人和与金钱无缘的人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两者的差异,在数十年後便会产生极大的不同。倘若你现在不是个「幸福小富豪」,那麽有可能就是出於以下7个原因。
1. 从没有认真思考过金钱方面的事
为何不会认真思考有关钱的事?曾经有一位女性谘商者巧妙地回答:「因为觉得考虑钱很麻烦呀,而且又很俗气……」然而有趣的是,「不会认真思考金钱」的一般人,才是最常考虑到钱的人。其实他们经常在思考,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所谓「认真思考金钱的事」,是指谨慎地面对金钱,认真思考「因为金钱的问题,人生变得无趣的现况」的意思。大多数人虽然经常思考有关「使用金钱」方面的事,却不曾想过该如何学会管理金钱。
想成为「幸福小富豪」,就要认真面对金钱,每天思考人生该如何度过。萧伯纳说过:「一般人在一生中几乎不动头脑。我一个星期只动两至三次头脑,就成了有钱人。」这实在是绝佳名言。
2. 没有学会「有钱人该具备的知识及习惯」
要成为有钱人,必须了解许多基本知识,例如金钱的知识丶税务或商业的实务知识。然而,却没有一个地方全面传授这些基本知识。我认为如果不懂这些,就必须绕远路才能获得成功。
有钱人会教导自己的孩子相同的金钱哲学,他们认为,教会孩子「增加及守住财富」,比起「把财富留给孩子」来得重要。相反地,一般人不晓得要致富必须具备有系统的知识。即使听到相关的事,也只是觉得很可疑而已。
幸福的有钱人,会平均地分配投资的金钱与让自己快乐的金钱。与金钱无缘的人不懂哪些钱该投资丶哪些钱该拿去玩乐丶哪些钱可当作零用钱,他们经常随着心情起伏来使用金钱。
3. 不认为自己会变成「幸福小富豪」
与金钱无缘的人,在一开始就会认为「自己与金钱没有关系」而放弃,因为深信「自己没有财运,一辈子都与金钱无缘」。
迈向「幸福小富豪」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认为自己做不到」。无论条件再怎麽差的人,只要永不放弃,总能找到出路。关於此,亨利.福特曾说过一句有趣的话:「有人相信自己会成功,有人相信自己会失败,这两种人都没有错。」
4. 对於金钱没有长远的眼光
要成为有钱人,就必须以长远眼光来看待事情。你要时时刻刻思考,现在所花费的钱,对於自己的未来将会带来什麽样的冲击。一般人在年轻时能用的钱应该差不多,而将成为富豪的年轻人,会把有限资源发挥到极致。
一辈子与金钱无缘的人,眼光非常短浅,认为把钱包中的钱全花掉也没关系。这种想法上的小差异,累积数十年後,就会变成极大的差异。因为有钱人考量的是人生中所支付的总金额;而与金钱无缘的人,则思考多少钱才够支付每个月的开销。
5. 缺乏成为「幸福小富豪」的战略和行动力
要成为幸福富豪,必须把「自己喜欢」的事当作事业。事业要成功,不可欠缺的就是各方面的知识及体验。此外,你也不能不知工作的选择丶事业的经营方式丶与金钱的相处方法。最後,除了需要十足的勇气之外,还需要有缜密的计画。
很多人之所以最後仍旧与金钱无缘,是因为缺乏行动力。顶多会有一次或两次,你会幻想着「如果自己的事业能够成功的话该有多好」。成功者不光是思考,更会付诸行动。大多数的人沉醉在思考中,却不行动。这个差异,当然也会造成人生收获的不同。
6. 习惯将要做的事一拖再拖
成功者的行动力非常强,只要认为是应该做的事,就恨不得立刻执行。一般人即便也晓得其重要性,却不会实际付诸行动。这种些微的差异,日积月累之下就会愈来愈大。
这类型的人会一直替自己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在年轻时会说「有交往的对象,存不了钱」,结婚生子之後又会说「养育费用开销很大」,等小孩上学之後又说「因为要花不少学费」,一辈子都在找不存钱的藉口。不知不觉中,等你察觉到时已经太晚了。
「在年轻时不大会花到钱,所以才能存下钱。孩子还小不大会花到钱,所以才能存下钱。」有钱人即使遇到同样的状况,也会这麽想。如此一来,他们才发现可以从投资那里赚到所得,一生不用受金钱所苦。
7. 没有引导你成为「幸福小富豪」的指导者或朋友
当我访问了这些「幸福有钱人」,发现他们身边都存在任何事都可商量丶引导他们人生的「指导者」,这些人都是在人生及商业上经验丰富的「老师」。
请你试着回想:有关金钱的问题,你会问谁呢?那个人是否是个幸福的有钱人?他是否与金钱健康地相处呢?平常所来往的人是幸福的有钱人吗?你是否正在努力改变你的人生?如果这些问题,你的回答大多是「否定」,那麽你将来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机率成为与金钱无缘的人。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总是扯你後腿丶给你压力,希望你不要改变,你最好远离这些朋友。相反地,倘若是可以和你一起走向富裕之路的朋友,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珍惜。好朋友不仅替你的人生旅途增添乐趣,也是你人生中所获得的最棒礼物。
近几年来,一年换好几个老板的找工作模式已经生根了。光是看X和Y世代跳槽族的履历我就被打败了。可以确定的是,你待在同一家公司的年资,在过去可以拿来当你最大的特色,但现在已经吃不开了,整个徵才市场完全颠覆。现在人力资源部的人只要看到有人在同一个地方上班十年,心里就会开始狂拉警报:这个人可能不太能承担风险;这个人在公司里应该是小角色。
换一种说法就是:守旧派丶冗员丶恐龙。
现在的企业喜欢的是拥有十八般武艺的人。假设你的工作一个接一个换(当然,是有理由地换,而且工作评价不错),碰过各种状况,就能在多变的就业环境下顺利发挥你的能力。但这不是要你开始频繁换工作或是变成一个通才,关键在於你要能够在以下两者间取得平衡点:先是更换新的职位或角色後,增加你的工作技能(如果你是在同一家公司里调动,通常这不是问题),然後又能让人知道你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得很好。
千万不要像山姆这样错失良机。
他一直都在美国一家很大的运动用品制造厂担任市场行销人员。虽然曾经有很多对手公司想要挖角他,但他热爱这家公司,从来没想过要离开。不久,公司面临巨大的变化。由於海外较低价制造厂的竞争势力变大,公司必须重整裁员。在那段时间,山姆得知公司另一个区块有个职缺,他决定该是尝试不同工作的时机了,就算在那里的薪水也没增加。
然而,最後的结果让他傻眼,因为上面的人跟他说:「我们看不出来你有什麽技能可以接受这个挑战。」山姆後来才发现,公司已经禁不起任何风险代价,让一个可能不会成功的人坐到那个位子上。他已经晚了七年。然後高层又作进一步的逼退动作,要求他若想继续留在公司,就必须降职,不能当市场行销部的负责人。而公司找来另一组更有电子零售经验的人来接手。最後,山姆只好提前退出。
如果你想保有竞争力,一直占鳌头,那请把你的刀磨利点。这种事情会发生不是雇主的责任,而是你自己的。你得衡量一下你的技能,看看你在工作上每一个层面的效率及成功率,在公司整个竞争力排行榜中是排名老几。如果公司的训练或是人力资源部门不提供这些资料,就去看看和你相同领域的人现在用的是什麽样的新技巧。认清你目前的职位若要成功,你要具备什麽最关键的竞争力,然後想办法把这个洞补齐,就算可能要花时间和金钱去进修也得做。如果在既有的工作或职位上,你的技能已经没有升级空间了,那麽考虑换新工作吧。
我们常听到一个说法--天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个说法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但它用在现今的世界再适合不过了。变化成为职场的必要条件。变化可以带给我们新的契机,激励我们成长,产生正面的结果,但人都倾向抗拒变化,因为我们害怕面对短期内会碰到的困难与挫折。过渡期带给人的冲击在所难免,若要成功掌握过渡期,你必须维持弹性丶带进你的创意,并拥抱这段自我发展的旅程。
所谓的成功,不是你最後达到的一个目标,或者得到一堆奖,它就像一段人生历程,会持续不断直到你退休那天。
《Entrepreneur》杂志网站上列出了激励部属的8个秘诀,供我们参考。
1.良好的沟通
沟通并非只是传达自己想说的事情就够了,有效地沟通是对方能够听懂你想说的,而主管应该确保自己的部属知道自己有何期待。在招募员工时,就要传达这份工作的内容,以及你的期待。
不要模糊不清丶不要让部属困惑,大多数的员工都希望知道自己的主管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何期待。
2.教育训练
教育训练需要时间,一开始可能会投入不少,但最後终究能够获得回报。想节省成本?那就想办法制作一套可重复利用的教育训练教材,一开始可能会花比较多时间,但随着时间增加,这将让领导者获得不少回报。
3.假定员工都想有好表现
Jane Wesman谈到,他看过许多企业家,当员工犯了些许错误後,就气得跳脚,其实,没有人真的想犯错,给部属一些犯错的空间,他们才会真正成长,毕竟,每个人都是边犯错丶边成长,然後一路这样走过来的,不是吗?
4.对员工表达你的感谢之意
某个知名企业家曾说,员工才是公司最大的资产,这句话充分的表达了该企业的感谢之意。一个好的主管与领导者就应该这样,当部属有好表现时,别吝啬表达你的感谢之意,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称赞。
当主管带头表达感谢之意时,整个公司也会有个更融洽的氛围,部属也比较愿意争相表现。
5.建立一个有效率丶吸引人与舒服的工作环境
别让你的员工为你过劳死,这不是一间企业该发生的事,为员工的健康丶家庭与快乐着想,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吸引人才加入,而当员工能够乐在工作时,他们也才能拿出更好的表现。
Jane Wesman认为,当你能够建立一个吸引人的工作环境时,员工才会引以为傲。至於效率问题,也有方法,Jane Wesman举了个例子,当工作环境的墙壁是使用较为鲜亮的色彩时,比起用灰色或米色时,员工会更充满能量,另外办公设备方面,选择那些吸引人的家俱,办公室会看起来更整洁,员工也会因此更有生产力。
6.把恐惧赶走
鼓励员工,向部属问问题,给他们一点建议,倾听他们想说的,让他们工作上更有生产力,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简言之,就是提供一个舒适的氛围,不要用高压式领导,那只会让员工感到畏惧,一旦部属感到畏惧,就再也不会想说真话,这也会让主管再也听不到真话,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对吧?
7.想怎麽被领导,就怎样领导别人
你想怎样被自己的老板领导,就用那种方式领导别人。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被某种方式领导了,怎麽能够拿那种会让人反感的方式去领导别人呢。
所以,不妨问问自己:「我希望自己的主管怎麽待我?」或是「我想待在怎样的工作环境?」然後就想办法用那种方式领导丶建立那种工作环境。自己先喜欢了,别人也才会喜欢。
8.分享自己的看法与心情
如果企业正迈向稳健成长,就来点小庆祝吧!跟部属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及公司的近况,别都不说,别让企业有太多黑白地带,尽量建置一个透明的文化,让员工都能参与。
学习分享自己的心情与看法,让员工参与其中,他们也会感到更快乐,而这应该是一种长期的企业文化或策略。
中国媒体周六(2月 20日)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决定免去肖钢的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和主席职务 。这一发布也坐实了持续已久的有关“肖钢辞职”的传言 。
2015年7月“股灾”之后,就有传闻说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将接替肖钢,后被常振明以“胡说”予以驳斥 。 今年1月 18日,路透社报道说肖钢已提出辞职,后遭证监会的否认。
两次传闻的背景都是中国股市的急剧下挫 。前者中国股市目睹半数以上公司股价跌幅超过50%,短短三周市值蒸发近三万亿美元;后者是股市熔断机制启动数天内两度“熔断”,引发恐慌,迫使证监会紧急叫停该机制。
股灾背后是股民的怨天载道。对中国政府来说,这更为堪忧——不仅是因为经济增长陷入瓶颈,更担心股灾波及社会的稳定。无论从何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撤换证监会主席似乎成为唯一选项。
2013年3月,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钢接替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其近三年的任期里,中国股市经历多事之秋。A股的大涨到后来的大跌、处理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新股发行注册制、新三板扩容、沪港通、熔断机制等等,可见肖钢还是想有所作为。
但肖钢也难逃“带着脚镣跳舞”。从市场层面看,中国股市生态环境不良、监管制度存在缺陷、上市公司信息不透明甚至存在欺诈行为、股价被严重高估、散户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从运作层面看,中国证监会难有独立,救市措施也并非完全基于市场,而是受到政治的干预。
2015年4月沪指跨过4000点之际,《人民日报》称“牛市刚起步”,引发股民更多期待,成为股市暴跌前的最后疯狂。中国股市的脆弱性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把目光投向股市,表示 “各国股市急剧下跌,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他说,针对股市去年异常波动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但“回过头来看,主管部门也要总结经验教训”。
李克强说,这包括“有效应对的问题、在技术层面主动作为不够的问题、甚至还有内部管理的问题。”
电视画面没有显示肖钢是否出席此次会议,但毫无疑问,中央对证监会存在不满。
中国股市低迷难逃中国经济目前下行的大背景。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是25年来的最低增速。去年中国外储规模下降逾5000亿美元,为历来首次全年缩水;人民币面临下行压力,资本外流风险加大;中国经济转型也陷入困难期,如此“天时”并非肖钢能左右。
作为证监会第七任掌门人的肖钢没有其前任们的幸运,经济的大局迫使其必须对偏离市场规律的股市做出调整,这势必会带来阵痛,而熔断机制的叫停只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肖钢的离开能提振中国的股市吗?对证监会新任主席刘士余来说,心中或许忐忑。
以经典小说《梅冈城故事》闻名的美国女作家哈波·李(Harper Lee)在家乡阿拉巴马州门罗维尔逝世,享寿89岁。
小说《梅冈城故事》(又译:《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1961年获得普立兹奖,曾被翻拍成电影,也是美国学生必读小说。
《梅冈城故事》是1960年出版,描绘美国大萧条时期南方种族歧视问题,翻译成40多种语言,翻拍成电影,还获得3项奥斯卡奖。
哈波·李由60年代开始拒绝接受采访,并尽量避免谈论她的小说及志向,但《梅岗城故事》直至去年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
去年7月哈波·李才出版第二本小说《设立守望者》(Go Set a Watchman),故事讲述的是《梅冈城故事》故事发生后20年的事情。
出版社表示《设立守望者》的完成时间早于《梅冈城故事》,作者以为原稿遗失。
2007年,哈波·李获得美国总统小布什颁发自由勋章,以表扬在她在文学上的成就。
白宫发言人说,总统奥巴马对哈波·李表示崇高敬意,指她的作品影响无数美国人。
据知情中国官员透露,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将离任。
上述官员称,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董事长、前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将接替肖钢担任证监会主席。
上述官员称,预计相关公告将在几天内公布。
此前证监会的一系列政策失误导致中国股市在过去半年遭遇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