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与香港之间的“繁简矛盾”

简体中文在香港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引发了对北京扩大在当地影响力的担忧。

许多香港居民担心这可能会令香港的特征消失无影无踪。

繁简之争

中国最早在1956年开始推行简体中文,简化了原先复杂的笔画,令书写中文简单化,而且也被说成是提高中国识字率的主要原因。

但是当时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继续使用又称为整体中文的繁体中文,另外使用繁体中文的地方包括了台湾和几乎所有的华人侨居地。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给了中国。

推广使用简体中文的人士认为,使用简体中文有助于学习中文,并且说,简体中文“比较实用”。

但是反对者说,繁体中文比较“正统”,并且可以让使用者与中文的根源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看得懂繁体中文,再看古典文学和推行简体中文之前所出版的书籍时就不会那么吃力。

教育的建议

香港的企业通常以简体中文来吸引中国旅客,但是这种做法却也招来了本地居民的批评。

2015年12月,香港政府建议学生在学会了繁体中文之后学习简体中文,目的是“扩大的学生的阅读面,还可加强内地与海外各地的沟通”。

但是反对派说,没必要特别致力于学习简体中文,而且认为政府可能是打算完全取消在学校教授繁体中文的课程。

香港《苹果日报》在2月14日引述中国导演冯小刚的说法,称许多简体中文是“不合理的简化”,而负责香港教育的官员则是在“对抗这股浪潮”。

社交媒体辩论

最近几年繁简两派的争论越来越政治化,例如英国时装设计师、知名球星贝克汉姆的妻子维多利亚宣布要到香港访问,却在Instagram上成为热门话题。

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以简体中文和英文在Instagram上宣布2月14日到香港。

但是有网民留言说,“贝克汉姆太太,如果你要到香港做生意,请用繁体中文!”、“要是你继续使用不文明的简体中文,我就不会买你的产品”。

繁简之争原本就是网民们在推特Twitter上的热门话题,在香港无线电视台突然在2月22日开始在普通话新闻中搭配简体中文字幕之后,这场议论更为热烈。

在上述的节目播出之后,主管广播电视业务的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就收到了一万多则投诉。

推特上有网民形容无线电视台的做法已经成为港府“盲从”北京政策的部分措施。

“无需大惊小怪”

中国的官方媒体也加入了这场繁简之争,呼吁港人不要将此议题“政治化”。

《人民日报》在2月23日刊载文章说,“把繁简强分优劣甚至当作身份标签,只能说太过浅薄无知。”

《环球时报》则是发表评论说,“两岸三地的交流角度而言,内地学生认读繁体字和港澳台的学生认读简体字,都有必要,完全无需大惊小怪。”

不过有些中国网民坚持使用简体中文的风潮已经是“无法阻挡”。

例如网民闽都传人在环球网发表的评论下留言说,“推行普通话和简体字是大势所趋,港台固步自封,必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