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山水水泥无法偿付境内债券

中国企业的债务水平不断上升,注定会触发一连串的债务违约。这让中国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hanshui Cement Group Ltd., 0691.HK, 简称:山水水泥)的无力偿债事件显得更加令人好奇,因为该公司坐拥充裕的现金储备,足以偿还短期债务。这其中有着其他一些因素,而持有山水水泥美元债券的投资者正遭受打击。

山水水泥周三表示,公司已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交清盘呈请。受这一消息影响,山水水泥5亿美元的离岸美元债券价格下跌了约三分之一,至债券面值的60%左右。山水水泥表示,无法按时偿付定于本周四到期的人民币20亿元境内债券,由此触发债务违约。

只是,很难搞明白为何山水水泥无法偿付这批境内债券。截至6月底,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拥有人民币35亿元现金。没有其他中资上市水泥公司处在违约危险之中。是银行拒绝对山水水泥的债务进行展期,还是该公司不想展期,成为了一个谜团。

一个线索是山水水泥卷入一场混乱的股东大战,债权人可能被管理层所挟持。开出的条件是筹划一场由该公司的两个大股东――亚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Asia Cement Co.,简称:亚洲水泥)和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 Co.,简称:中国建材)――进行的收购,踢开最大股东中国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China Tianrui Group Cement Co.,简称:中国天瑞水泥)。

山水水泥的竞争对手中国天瑞水泥4月份增持该公司股权至28%。天瑞水泥利用这一地位一再试图替换山水水泥董事会,实施实质性控制。尽管基本未成功,但该公司确实使山水水泥董事长张斌的父亲张才奎离开了董事会。

10月份,中国天瑞水泥甚至提出,如果山水水泥同意让其替换整个董事会,该公司将帮山水水泥解决债务问题。启动破产法律程序意味着管理层宁愿违约,也不愿让天瑞水泥取得控制权。

管理层更倾向于让亚洲水泥和中国建材共同持有山水水泥37%以上的股份。这两家水泥企业7月份曾表示,有意共同全盘收购山水水泥,但尚未作出决定。原因之一可能是收购交易会导致美元债券控制权条款发生变动,迫使公司立即赎回。

既然违约已经触发,离岸债券持有人的前景悬而未决。山水水泥的结构意味着债券持有人对国内资产没有直接追索权,只能在国内债权人之后行使附加追索权。中国企 业债券的海外持有人对此并不陌生,房地产开发商佳兆业集团(Kaisa Group)今年早些时候的违约和亚洲铝业(Asia Aluminum) 2009年的10亿美元债务违约就曾出现过这种情况。

考虑到山水水泥的基础业务和资产负债状况,以及主要股东的支持,该公司可能有办法保全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但由于债券持有人的影响力有限,山水水泥似乎不太可能这么做。

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不证明中国整体经济形势正在好转

即便是工业经济表现疲弱,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依然不减。

10月份官方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旧经济”仍处于困境之中;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长5.6%,为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引发全球经济陷入混乱以来的最低增速。此外,10月份用电量和水泥产量双双萎缩。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历史低位,但确实略有改善,10月份同比增长9.3%,高于9月份6.8%的增幅。政府推出的刺激项目或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年底前更多铁路、机场和水务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可能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大宗商品投资者可能从中获得慰藉。

另一方面,消费类经济活动的表现远远好于生产领域。零售额增长11%。10月份汽车销量增长13%,不过这主要得益于较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下调。

在作为传统销售旺季的10月份,房屋销售增长16%,显示出房地产市场持续反弹。购房者仍对楼市有信心。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进入商品房时代以来,购房者一直未经历过楼市崩盘。

不过,旺盛的住房需求不太可能转化为新动工项目的大幅增长,而后者才能推动整体经济高速发展。10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这一衡量未来建筑活动的指标下降了24%。

尽管10月份房地产销售较9月增长3%,开发商们仍然为大量的库存担忧不已;没有计入官方统计数据的所谓“影子库存”被开发商拿出来投放了市场。

一个经济体中怎么会出现这种工业经济疲弱但消费者需求旺盛的状况呢?政府的刺激措施是原因之一。房地产销量提升的背后推手是房贷条件被放宽,以及早些时候为遏制楼市投机而施行的限购令被取消。至于汽车销量,则是受到了税收优惠措施的提振。

另 一个原因是就业状况还算不错。在政府的压力下,即便是陷入困境的工业企业可能也不会裁员,因此目前还需继续支付工资。与此同时,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领 域,情况还不是那么糟糕。第三季度,求职者与招聘岗位的比率显示就业市场仍然吃紧:求职人数与岗位空缺数之比接近10:11。

话说回来,尽管消费者支出呈现出旺盛的增长态势,但仍然找不到证明中国整体经济形势正在好转的迹象。政府的扶持对于提振消费者需求而言仍是必要之举,这一事实凸显了经济根基的疲弱。最新的数据应该不会让那些担心中国经济困境的投资者感到一丝安慰。

印尼外交部称要求中国明确南海主张但尚未收到答复

路透- 印尼外交部周四称,已经要求中国明确南海主张,但尚未收到答复。印尼安全负责人Luhut Panjaitan周三表示,可能因岛屿纠纷将中国告上法庭。

“目前印尼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承认‘九段线’,因为它不符合国际法,”印尼外交部发言人Armanatha Nasir对记者们说道。

“我们要求中国明确他们的意思和九段线的意思。这尚未被清楚讲明。”

Nasir无法透露何时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提出的上述要求。

当被问及印尼是否会像Panjaitan所说的那样将中国告上法庭时,Nasir表示:“在我们知道事情如何发展以前,我们不能进行预判。但清楚的是我们不是声索国,我们不承认九段线问题,我们已向中国明确表明了这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称,印尼对中国的南沙群岛没有提出领土要求。他指出,纳土纳群岛主权属于印尼,中方也没有表示异议。

“关于在南海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中国一贯致力于与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洪磊称。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引发对医疗保健和药物的严重担忧

路透 –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引发对医疗保健和药物可承受能力的严重担忧。

“我在跟踪讨论和辩论,TPP存在一些令人非常担忧的地方,”她在日内瓦的一个会议上说道。

“如果这些协议为贸易打开大门,但却关上了可负担药物的大门,我们必须要问:这真的是进步吗?”

 

刘春辉中医师: 无需手术治疗飞蚊症

images (38)飞蚊症患者所看到的。

刘医师治疗飞蚊症不需手术,有效率高。

Alice C Liu 医师是湾区唯一采用活血化瘀、离子透入法治疗飞蚊症,运用 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不需要患者开刀、动手术就可治疗飞蚊症的眼科专家。

Alice C Liu 医师用中医学的活血化瘀法与离子透入法有效治疗飞蚊症,完全避免了危险性,有效率高。
在西医的领域患有飞蚊症并严重危害视力的有两种治疗方法,一为玻璃体切除术,另一种为利用钕雅各镭射法。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影响患者的视力。

Alice C Liu L.Ac(刘春辉中医师)是湾区唯一采用活血化瘀、离子透入法治疗飞蚊症的眼科专家。她出身医学家庭,父亲是中医,从小耳濡目染。 早年苏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在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任住院医师2年。两年后在西安市眼科医院工作多年。曾做过眼科多项科研课题,其所在科室研究团队的眼科研究成果在国内达到一定的高度。来美后曾在佛州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后来为了继续回到临床工作,刘医师又回到南京中医学院进修中医。2004年考取美国加州中医针灸执照。2007年在美国开业行医。到目前也是很多年的中医了。

Alice C Liu专业特长:眼科,中医有效治疗飞蚊症、干眼症、视疲劳。不需手术、开刀。

疑难杂症的克星—方氏微型针灸
Alice C Liu医师介绍一种治疗疑难杂症的独特方法—方氏微型针灸。这种方法的五大特点是—- 见效快、疗效高、效果好、很方便、解决疑难杂症。
Alice C Liu医师介绍了一些典型病例:
1、 一位乳腺增生女患者,21岁右侧乳房发现有4—5个结节,大的1厘米,小的豆状,压痛,质地硬,边缘清楚,活动度好,用方式微型针灸治疗2次,大结节变小,小结节消失,仅存1粒,治疗10次后康复。

2、 治疗痛经,过敏性鼻炎,针刺1次当场就见效。

3、 治疗肩周炎,一位72岁的老人,肩部昼夜疼痛,活动受限,针刺1次疼痛减轻,针刺2次巩固疗效,后随访好转不再疼痛。

4、 治疗坐骨神经痛,一位男士53岁,坐骨神经痛已经有10年了,不能走路。针刺治疗3次,白天痛减轻,晚上有反复,针刺治疗7次,疼痛明显减轻可以走路了。

5、 治疗子宫肌瘤,女,51岁,有一个7 x 8cm。压迫膀胱,尿道,小便困难,病人特别害怕手术,下腹部结节经针刺变软,治疗10次结节消失。

6、 治疗胆囊炎,24岁男士,黄疸指数16个单位,触诊肝区、凤池穴都有压痛,第一次针灸后压痛减轻,2次针灸后巩固疗效,黄疸指数下降8个单位,随访后康复。

7、 治疗三叉神经痛,53岁男士,每日发作,下针后疼痛消失,偏头痛7年了,也好转。

8、 神经性耳鸣,63岁男士,耳鸣2月余,听力下降。3次针灸后耳鸣消失,听力增加。

9、 前列腺肥大,71岁男士,小便困难,腹胀,下腹疼痛超过40天,用导尿管。病人不愿意手术治疗,针刺4次后,去除导尿管症状缓解,小便顺利。

10、 治疗花粉过敏、美尼尔氏综合症,肿瘤等疾病。

Alice C Liu医师免费义诊: 11月2日 星期六
免费针 1次:只限10人次
请电话或电子邮件预约
Alic 刘 408-791-7358 goodhealth99@yahoo.com
注:本诊所无电梯,行动不便不能上楼者,请免。

麻仲学医师: 奇药天仙草 内服外贴抗癌 延续生命

麻医师推出的抗癌新药“天仙草1号”采汇23种奇异中药的精华,结合古今中外抗癌法,经25年临床实验,可使癌组织软化、坏死直至排出体外,疗效显著。通过本次专访文章,麻医师将继续与读者分享天仙草1号治疗癌的成功案例。

麻仲学医师

 图:麻仲学博士至今有24年治疗癌症的经验。

麻仲学医师最近有一位病人,是一个ABC,年仅26岁,长有肉瘤。据麻医师介绍,肿瘤分两种,一种是良性肿瘤,一种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又分两类,一种就是人们常说的癌症,另一种就是肉瘤(Sarcoma)。肉瘤与癌症同一性质,也可能发生转移,对人的生命造成重大影响。西医对肉瘤的治疗与对癌症一样,主要有三种疗法:手术、放射疗法和化疗。此病人来之前在西医诊所做过6个月化疗,但没起作用,肿瘤继续增大

中医外贴法成为治癌领域新突破

据麻仲学医师介绍,增大的肉瘤已压迫此病人的肾脏,影响其肾功能,情况比较紧急。此病人以前有过患癌和数次复发的经历,做过几次手术,其家人不想让他再做手术,想尝试一下中医治疗,于是来拜访麻仲学医师。

麻医师经过诊断后,对此病人使用抗癌新药天仙草1号。天仙草1号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食疗型,一种是药用型。通常在病人做化疗期间,为避免和西医化疗药物发生对抗,使用食疗型;其他时间都可用中药型。此病人已停止化疗,麻医师对其使用了内服中药型天仙草,再加上外贴,位置在病人的体表右侧肾脏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此病例引起了旧金山加大(UCSF)的专家们的关注。他们惊喜地表示,发现麻仲学医师外贴的疗法可以加大肉瘤处的血液流速和流量,从而可以在化疗的过程中,加快被消灭的肿瘤细胞的分解和毒素的排泄,然后通过血液迅速的排出体外。麻医师形像地解释说,如果肿瘤组织里面的血液根本不流动,像铁板一块,化疗药物就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在肿瘤内疏通很多河道,那么污泥杂物都可以流走,肿块容易缩小;而且是外用,不会与西药发生对抗。这项发现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旧金山加大医学中心(Medical Center)因而特别邀请麻仲学医师去做演讲。

内服外贴 恶性脑瘤患者生命延续至今

还有一位男病人,60多岁,香港人,在美国生活多年。据麻医师介绍,他在约三年以前检查出长有脑瘤,即脑癌,在西医看来恶性程度较高,预计其生命仅剩6至12个月。香港人很懂中医,很多香港人从小就吃中药保养或医病,在香港也有很多名中医。此病人在网上对麻医师做了详细调研之后,来到他的诊所医治。麻医师为他内服天仙草1号,然后加上外贴。从西医来看,患病到像他这样的程度,一般只能活6至12个月,至多两年。他在麻医师这里一路治疗下来,已近三年,维持的不错,除癌症病人常有的疲劳、虚弱和行动稍缓以外,其余如吃饭、睡眠、说话、正常的活动都没有问题,而且精神很好。西医师也比较吃惊,没想到他仍生存于世。

麻仲学医师联系方式

电话:650-350-1863

诊所地址:2304 S. El Camino Real, San Mateo, CA94403

麻仲学医师简介:

麻仲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青海大学医学院本科。现职美国中医药大学肿瘤及疑难病研究中心负责人。

1990年,32岁的麻仲学被评为副教授,是当时北京各大高校系统中最年轻的副教授,以学术著作而知名。1992年,北京一百多所国立高等院校联合评定出26名比较突出的学科带头人,麻医师是这些中青年精英之一,当年他只有35岁,

自1989年取得学位至今,麻仲学医师至今有23年治疗癌症的经验。麻仲学医师认为,自己能取得这一成就,离不开他的导师——被中国健康报称为中医泰斗的董建华中医师。董建华中医师是麻仲学的博士生导师,当年是中国中医界第一把交椅,曾南京中医药大学去执教,后被调到北京。名师出高徒,麻仲学主攻癌症,兼治疑难病症。

梦游研究

梦游者人数约占总人口平均值4%,女性偏少,成人梦游少得多。梦游过程中脑波处于沉睡的阶段,这时候基本上是不会做梦的,梦游事实上与梦境无关。大多数梦游睡醒后对自己夜间的行动一无所知,下床后的行为怪异,因为他们仍然在在沉睡中。精神病学医生瑞吉斯洛佩兹发现当事人可在行动中从事很复杂的活动,例如出门、拿物体、走楼梯等,活动结束后,再自行回到床上,继续睡觉。  最新的研究指出,梦游者不感到疼痛,即使他们断一条腿也不会感到疼,一个病人在法国医疗期间,就爬上了屋顶,然后摔断了腿。新的研究表明即便梦游者摔断了腿,也不会立刻醒来,这个发现令神经学家感到震惊,得出的结论是梦游者即使严重受伤,也不可能感到疼痛。那位在法国从睡眠治疗机构三楼窗户跳出去的患者,摔到地上时仍然没有醒来,直到第二天快天亮时自己醒来,发现睡在了小树丛中,腿已经断了。

洛佩斯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法国Gui-de-Chauliac医院进行了梦游研究,发现79%的患者没有痛苦,即便自己受伤了。在他们的研究中,参与调查的有200个潜在梦游者,其中男女各一半,年龄也有区别,还设置了空白对照。本项研究还发现多达20%的孩子会梦游,一般在青春期出现。根据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梦游可能来自基因遗传,家族式的梦游比较常见。

日本为何在印尼高铁项目输给中国

日本和中国此前围绕印度尼西亚高速铁路项目展开了激烈的订单争夺战。结果,2008年前后就提出方案的日本被今年3月刚刚加入竞争的中国夺走了订单。面对不顾一切的中国攻势,日本无能为力地落败。与印尼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日本为何被中国击败?

将成为中国高铁从施工到运营管理以整体方式进入海外的第一步——10月16日在雅加达举行了负责雅加达—万隆间高速铁路建设的合资公司成立的签字仪式,中国铁路总公司高管杨忠民如此强调。

0904-9-m
日本的新干线和中国的高铁

印度尼西亚政府9月3日宣布,“日中双方的方案均无法接受,将调整高铁项目”。但在被视为亲华派的国营企业部长莉尼•苏玛尔诺(Rini Soemarno)访华之后的23日,事态出现急转直下,突然决定采用中国方案,日本甚至未能参加投标。

   中国利用印尼政权更迭

“过程不透明,难以理解。信任关系遭到了损害”,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9月29日严厉谴责了作为特使访问日本的印度尼西亚国家发展规划部部长索菲安。在短时间内结束了会谈,同时还拒绝了其与首相安倍晋三会面的要求。

认为日本方案在技术和安全性上卓越但造价高昂的看法是错误的。从总建设费来看,中国方案为74万亿印尼盾,而日本方案仅为64万亿印尼盾。

“要想尽办法击败日本拿到订单”,中国最高层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高管发出指示是在2014年底。当时中国着眼于将来与美国对峙,开始拉拢东盟(ASEAN)。尤其重视的是在东盟内影响力巨大、同时属于亲日国家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一般做法是,利用伙伴国政权更迭之机争取“国家利益”。在对印度尼西亚外交方面,中国也抓住了2014年10月从印度尼西亚总统尤多约诺前政权到佐科现政权的更迭之机。佐科在就任之后的11月,借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脑会议之机访华,与习近平举行了会谈。2个月后,一度宣布暂停日本建议的高速铁路项目。

0325-14-m
印尼总统(右)夫妇15年3月乘坐东海道新干线的希望号列车

对此感到焦虑的日本方面为推动印度尼西亚重新考虑,邀请2015年3月访日的佐科乘坐了东京至名古屋的东海道新干线“希望号”。在被印度尼西亚媒体记者问及乘坐是否舒适时,佐科也含糊其辞地称“很难说”。其理由之后浮出水面。佐科在继日本之后访问的中国再次与习近平举行会谈,同意接受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商业化调查。

   中国给出“不可能的条件”

日本方案的前提条件是低利率日元贷款需要印度尼西亚政府提供债务担保。不过,中国方案不但完全不需要印度尼西亚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债务担保,而且包括了在佐科任期内完工等符合印度尼西亚要求的条件。日本国际合作银行专务前田匡史说:“这超出援助常识,日本难以做到”。

其实,日本首相安倍曾派遣助理和泉洋人于7、8月先后访问印度尼西亚,提出了追加方案,但未能改变中国方案的优势。

曾有消息称中国向印度尼西亚支付了巨额贿赂,日本政府还一度对事实情况展开调查。日本是禁止对外国公务员的行贿行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而未参加的中国则无需遵守这个规则。

当然,没人能保证中国方案按计划推进。中国2004年获得了菲律宾规划的铁路建设项目订单,但工程并未取得进展,计划处于冻结状态。当时菲律宾政府的求援对象是日本。

“对于中国不顾一切的竞争,没必要奉陪”,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9月中旬决定偃旗息鼓退出印尼高铁竞争时这样说。但对于日本高铁来说,今后最大的竞争对手无疑还是中国。

安倍身边人士回顾称,“要说没有因印尼属于亲日国家而掉以轻心是骗人”。更加重要的是,日本政府未能估计到中国争取印度尼西亚的认真程度。(日经新闻)

中国降低外汇市场干预力度

846

中国央行近来在以更加微妙的方式引导人民币走势。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今年8月份中国出人意料地引导人民币大幅贬值,在全球市场引发了一波动荡。但是现在中国可能正在从这种典型的粗暴干预转向力度较轻的干预。

交易员们称,近几周以来,中国政府已经改变了干预汇市的方式,通过在自由交易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和远期市场上买卖,来更加微妙地传递信息。这一转变赢得了交易员们的称赞,并提振了他们对中国引导人民币走势、稳定市场的信心。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负责中国市场的主管Beng-Hong Lee说,现在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反应机制和思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是这种转变也凸显出了汇率机制的内部缺陷:由于资本项目基本关闭,在岸和离岸交易的人民币汇率大有差异,同时也会带来一种风险,即原本自由交易的离岸市场可能受到来自政府的严重干预。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是,北京正在寻求让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的储备货币篮子,目前IMF的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日圆、英镑和欧元。尽管近几个月来中国的金融改革步伐有所放缓,但中国政府仍迅速完成了IMF列出的、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SDR)储备货币篮子的条件。预计IMF将在未来几周就这一问题作出决定。要想获得储备货币地位,各国必须能自由买卖人民币。但即便是在新的干预方式下,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难。

汇率干预方式的调整的确使中国央行向其他新兴市场央行靠近,这些国家的央行会对外汇市场进行日常干预来平抑市场的波动性,或者试图控制本币币值。中国央行仍在努力重新赢得公信力。今年夏天该行突然引导人民币贬值,令全球市场感到紧张,投资者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几天后中国央行罕见地召开发布会来安抚市场,并且注入了数十亿美元来遏制波动性。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香港外汇交易部门负责人冯思果(Charles Feng)说,市场信心对人民币来说非常关键,尤其是在中国启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情况下。他表示,中国已经打消了市场对人民币将迅速贬值的大部分担忧。他说,最近的行动反映出这是一项要务。

除具象征意义外,中国政府也有充足的理由为人民币争取储备货币地位。渣打预计,如果人民币被纳入IMF储备货币篮子,全球央行明年将购买价值850亿至1,250亿美元的人民币;否则,全球央行的人民币购买量将只有560亿美元。

直到上月,中国已连续数月出现货币储备下降的局面,但仍有3.5万亿美元的庞大储备。分析师称,外汇储备下降可能是导致中国央行开始利用远期市场进行干预的原因之一。购买远期合约的影响不会像央行动用储备资产在即期市场购买人民币一样立即在外汇储备中有所体现。

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应对由其基本封闭的资本账户带来的双重汇率。近月来,中国央行已采取措施设法缩小两种汇率之间的差异。

多年来,中国央行的强势干预都能推动汇率快速朝着政府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让投资者感到沮丧的是,与其他央行干预各自市场的情况不同,中国央行进行干预时并未发出警示或告知央行意向。

这些干预开始实施后,往往会上演中国央行和市场之间的角力。中国央行一般会通过大型国有银行抛售美元,最终减轻过多的压力。人民币今夏贬值后就曾出现过这一幕。

中国央行每天都设置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允许人民币在中间价上下2%的范围内浮动。之前,中国央行在设置人民币中间价时似乎并不会参考前一天人民币尾盘报价。不过近来中国央行都是依据前一天人民币尾盘报价来设定第二天的中间价,这表明央行开始考虑市场信号,这一信号减少了投资者心中的不确定性,也使得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能够趋于一致。

如果中国政府再次决定削弱人民币汇率以提振经济,中国央行的这种策略转变就会迎来真正考验。而如果中国央行用8月份同样的方式应对人民币贬值,就会失去其建立起来的投资者信心。

中国央行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也未透露其是否在干预离岸市场或远期市场。但这种干预的迹象是存在的:9月份商业银行售汇规模与央行国外净资产出现背离,说明中国央行没有使用自己的现金购买人民币,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干预了市场。

这种策略上的转变是在过去两个月里出现的。9月份,交易员观察到中国央行第一次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干预,当日离岸市场人民币最高上涨了1.35%。

到10月底,人民币一年期远期合约大幅下跌,之后基本持平。投资者相信,中国央行一直在市场中活跃着,引导着投资者的预期,让市场意识到未来一年人民币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幅下跌。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现汇和衍生品市场迅速扩张。可自由交易的离岸人民币不时会影响到在岸人民币市场的人气,并超出在岸市场的日波幅限制。随着中国央行对离岸市场进行干预,该市场的汇率已和官方汇率更加接近,因此作为衡量投资者人气指标的作用也变小了。(华尔街日报)

你的教养方式,会破坏孩子的自制力吗?

你的教养方式,会破坏孩子的自制力吗?

Kid Waiting Cookies(网路图片)

1960年代,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进行了心理学上最着名的研究之一:棉花糖实验。

他找来一群幼稚园幼童,让他们单独坐在房间里,给每人一颗棉花糖。只要不在20分钟内把糖吃掉,或按铃把实验人员找回来,就会再得到一颗棉花糖。

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五岁的幼儿却是绝大挑战,有人很快就吃掉棉花糖,也有人极力忍耐,终於获得第二颗糖。

事後追踪发现,那些没有立刻把糖吃掉的孩子,大学学力测验SAT成绩与挫折忍耐力都较高,也较不容易肥胖或成瘾。

谁不想教出这样的孩子?但许多父母不知道,错误的养育方式,会破坏孩子的自制力。

《忍耐力》一书提到,有一种教养方式特别容易破坏孩子的自制力:过度控制。

有的父母会监视丶评价丶纠正小孩的一切,从算术怎麽做丶袜子怎麽穿丶到指甲怎麽剪,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用心良苦却令人窒息。

妈妈高度控制与妈妈控制欲低的孩子,学会自我控制的过程不太一样。研究发现,在「妈妈高度控制」这一组,听见妈妈召唤时,会转移注意力丶保持距离的幼儿,长到五岁时,在棉花糖实验中能够等待较久。因为他们在幼儿阶段,就学会如何转移对妈妈的注意力。

这可能是因为,当妈妈只注意自己的需求,不明白孩子想要什麽丶却要控制他的一举一动,孩子会感到苦恼,便觉得应该与妈妈保持距离丶自己玩游戏。这使他发展出自我控制的技能。

但妈妈一叫就黏着不放的幼儿,日後接受棉花糖测试时,也会把注意力摆在诱惑上,一下子就按铃。

至於「妈妈不过度控制」这组,当听见妈妈呼唤时会靠近的小孩,在棉花糖测验中,不但自制力高,还会发展出冷却策略,用玩游戏丶自言自语等方式,避免将注意力停留在棉花糖上,故能为得到更多奖励而长久等待。

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理由疏远不过度控制丶但也注意到自己需求的母亲,所以在陌生的实验室中,会靠近妈妈以舒缓紧张。

为检验这个说法,另一位学者观察妈妈与幼儿的互动方式。发现过度控制的父母,会破坏孩子发展自制力;而选择与判断受到妈妈支持丶并鼓励其自主的幼儿,则会培养出强大的自制能力,日後较可能通过棉花糖实验。

少,即是多。父母少一点控制,孩子将会发展出更多自制。

 

(来自:远见杂志  作者 / 陈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