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攻至少3外国人死 300人入院疗伤

 

 

巴黎恐攻至少3外國人死 300人入院療傷
(中央社布鲁塞尔/巴黎14日综合外电报导)根据比利时和葡萄牙官员的消息,在法国巴黎昨天恐攻事件中,至少有3名外籍人士遇害,包括2名比利时人与1名葡萄牙人。

比利时外长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的发言人透露,雷恩德斯说,「至少有2名比利时人遇害」;这名发言人并透露,比国是从法国当局接获此一消息。

葡萄牙海外公民国务部长西沙里欧(Jose Cesario)在里斯本(Lisbon)告诉记者,「住在巴黎并在运输部门工作的1名63岁葡国男子」在攻击中死亡。

葡国官方路沙新闻社(Lusa)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导,这名男子显然是在巴黎市郊国家体育场附近身亡;此一地点发生了3次爆炸。

巴黎医疗当局今天表示,在恐攻发生後约有300人受伤住院,其中有80人是重伤。

医疗当局发表声明说,伤者中有53人已出院;并说,巴黎医院体系有「必要能力」因应在恐攻中受伤的民众涌入。

 

祸不单行 法高铁试车出轨至少7死

Rescue workers search the wreckage of a test TGV train that derailed and crashed in a canal outside Eckwersheim near Strasbourg, eastern France, November 14, 2015.      REUTERS/Vincent Kessler

(中央社史特拉斯堡14日综合外电报导)消息人士说,法国1列高速列车今天进行测试期间出轨,造成至少7人死亡。

当地高层官员雅内(Dominique-Nicolas Jane)表示,在法国东部埃克韦尔桑(Eckwersheim)发生的这起列车事故,「肇因於超速」,当时技术人员正在列车上进行测试。

但警方表示,事故原因尚未确定。熟悉调查进展的消息人士透露,有数十名技术人员在列车上。那列列车最後坠毁在1座桥梁附近约40公尺宽运河内。

警方的潜水小组丶直升机和数十部救难车辆奉派至事故现场。

疑涉巴黎恐攻 比利时逮多人

疑涉巴黎恐攻 比利時逮多人

 
(中央社布鲁塞尔14日专电)比利时电视台今天报导指出,比利时警方在布鲁塞尔近郊逮捕多名嫌犯。比利时司法部长吉恩斯证实,这些嫌犯可能与昨晚巴黎恐怖攻击有关连。

比利时电视台今晚报导指出,比利时警方今天在莫伦贝克(Molenbeek)大规模搜索至少3间民宅,并逮捕1名嫌犯。根据推特上的照片,这名嫌犯被压倒在地,反手上铐。

吉恩斯(Koen Geens)向比利时广播电台Radio1证实,警方今天展开多项搜索行动,这些行动与稍早媒体报导恐怖分子使用的车辆挂有比利时车牌有关。

媒体则指出,今天的搜索行动中,至少有5人遭到逮捕。不过,详细逮捕人数,比利时警方并未公布。

此前,一名目击者向法国媒体表示,巴黎恐攻凶嫌使用的2部车辆中,有1辆挂比利时车牌。比利时联邦政府同样不愿证实这个说法,但表示相关调查已经展开。

巴黎今年以来的多起重大恐怖攻击,邻近的比利时都有人员涉入。1月的查理周刊攻击事件,枪手使用的枪枝当时就传出是购自布鲁塞尔北站黑市。

马习会 朱立伦:长期渐进累积结果

 

馬習會 朱立倫 長期漸進累積結果

 

(中央社纽约14日专电)国民党总统参选人朱立伦今天告诉「美国之音」,「马习会」是长期渐进累积的结果;而中国大陆若想降低紧张关系,应该调整其飞弹布署的政策。

朱立伦还说,马英九总统在新加坡会谈时,也把「九二共识丶一中各表」讲的很清楚,两岸不能再走回头路。

他指出,马习会不是临时仓促举行,是两岸长期渐进累积的结果,对两岸关系发展很有帮助。

对美国之音提到习近平指称飞弹布署并非针对台湾,朱立伦认为,台湾民众对这种答案不太可能认同,若想降低两岸紧张关系,大陆应该调整政策。

朱立伦也认为,两岸经贸交流的红利应该让年青人也能感受,而台湾坚定参与跨太平洋夥伴协定(TPP)及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希望美方能支持。

对於未来的两岸政策,朱立伦强调,两岸合作共赢是主轴,而南海问题应采和平解决及资源共享两大原则,同时尊重美方提出的航行及飞行自由与安全。

朱立伦稍早也会见了当年纽约大学求学时的恩师,共进早餐,还与「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在下榻饭店举行此行最後一场智库闭门座谈,包括理事主席沃内克(Grace Kennan Warnecke)及札戈利亚(Donald S. Zagoria)等5人出席。而「马习会」及两岸关系新局是美方关切重点。

 

经济学家几乎一致预计美联储会于12月加息

download
对于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近期调查的私人预测者,他们几乎一致预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在过去七年来将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后,会于下月开始上调短期利率。

接受此次调查的约92%的商业和学术经济学家表示,预期美联储会在12月15-16日的政策会议上上调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约5%左右的经济学家称美联储会等到3月份再采取行动,还有3%的经济学家则预测美联储会在更长时间内把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

在10月初,曾有64%的预测者预期美联储会在12月加息,剩下约三分之一的预测者则预期美联储会等到2016年1月或更晚再采取行动。

在此次调查中,有65%的受访经济学家目前认为,若美联储不在12月份加息,其信誉会受到影响。

不过,包括汇丰银行(HSBC)首席美国经济学家Kevin Logan在内,仍有35%的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即便下月不加息,信誉也不会受到威胁。Logan表示,若美联储做出不加息的决定,那很可能是对严重不良的经济消息所作的反应。

《华尔街日报》从上周五至本周二共调查了63名经济学家,不过并非所有受访者都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妈妈对我「偏心」吗?

妈妈对我「偏心」吗?

Two Babies(图源:Pixebay)

美瑶和父母一向处得不好,她常常觉得自己是全家最不得宠的孩子,尤其妈妈更是特别不疼她,这让她感到疑惑丶不解,自己究竟是哪里做错了?而美瑶的妈妈作风强势,期望孩子在课业上有优秀的表现,美瑶很难达到妈妈的标准,所以她永远都觉得不满意。

结婚前,美瑶每天早上必须做完家事再去上班,但弟弟偶尔心血来潮地帮忙擦地板,妈妈就会大大地称赞他,让她的心里很不平衡;有时她甚至觉得妈妈对媳妇比对她这个亲生女儿还要好,例如每次回娘家,听到妈妈跟弟媳说:「妳上班太辛苦,这些家事我来做就好了!」时,让她非常不是滋味:难道自己为家人做牛做马就是应该的吗?

过去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留在一些传统女性的心里。对美瑶妈妈那一代的女人来说,做家事本来就是份内的工作,所以美瑶帮忙做家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妈妈来说,弟弟愿意分担家事是一种体贴的表现,这不是出於不爱女儿,而是受到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至於对媳妇的宠爱,也许是因为现在婆婆的权威不比从前,有时不免要担心自己老了会被儿子和媳妇抛弃,尤其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跟长辈同住,所以更觉得要讨好媳妇才行。而且媳妇毕竟是外人,比不上自己一手扶养长大的女儿;即使和女儿因为一时生气闹别扭,母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没有母亲的照顾和喂养,孩子是无法靠自己生存下来的;很多母亲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就像她也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并不是不爱孩子。如果美瑶可以同理母亲的心情,不贴上「偏心」的标签,也许心中的气恼和委屈就会烟消云散。

很多患者的病痛是来自心念和情绪,而且往往跟他们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好坏有关,如果与母亲连结良好,生命会感受到很多的爱和支持;反之,就容易带着有色的眼光看世界,比较容易生气丶悲伤和怨恨,导致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跟着受到影响。如果美瑶能够体认到这一点,改变原本负面的想法,和母亲的关系就能改善,也会过得更快乐自在。

(来自:康健杂志  作者/许瑞云)

想成功,这12个有害的念头一定要丢掉!

Image列出了12条阻碍人们迈向成功的有害想法,供参考:

1. 喜欢跟别人比较
永远都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人,一旦你陷入了比较的迷思里,你永远不会得胜,因为一山永远比一山高。人们最大的敌人通常是自己和时间,克服不了自己的坏习惯与态度,却又浪费了太多时间,没有好好努力。

2. 不相信其他人
有些人不相信其他人,更甚者,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丶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不相信自己可以达成目标,正是这些不相信,阻碍了自己的成功。

3. 太过在意别人的想法
许多人都常犯这个错误,那就是太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你陷入了这个陷阱里,你就会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不是自己想要过的世界。

太过在意别人的想法,通常会阻碍我们做出正确的事情,它让我们裹足不前,却又无法好好做自己。

4. 没有克服问题的勇气
问题之所以无法克服,通常来自於自己的不足,能力不足丶经验不足,所以不是问题大,而是我们还不够强大,还不够强大到足以克服问题。

5. 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许多人有个坏毛病,那就是想掌控周遭的一切,但实情是,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掌控,我们唯一能好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想法与行动。当我们想改变周遭的一切时,我们第一个先该改变的就是改变自己

6. 没有足够的信心
信心让人裹足不前,《优秀,从你忽略的小事开始》的作者何权峰认为:「不是因为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信心,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有些事情要成功,你必须先相信自己,当你相信了,才会想办法达成。

7. 太多负面想
「当你的想法都是负面想法时,你的正向力就会受到影响。」Lolly Daskal建议,我们应该多往好的一面看,正向态度是一种选择,而要成功则有赖於我们的想法。

8. 拘泥於过去,耿耿於怀
有种东西你绝对无法改变,那就是过去,因此,拘泥於过去一点用也没有,我们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有现在。无论你犯了什麽错丶有过什麽样的失败,都已无法改变,我们唯一能创造改变的时刻,就是此刻。

9. 被挫折击倒
任何的挫折都是为了使我们更聪明丶更强大,因此,不要被任何挫折给击倒,但要让挫折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10. 给自己一点时间思
也许你认为没好好把握住机会很不应该,错误则是一种失败,如果你这样认为,不妨停下脚步好好思考一番,你一定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经验,而那些你学到的,就是最宝贵的。任何失败都是一种教训,只有从中学习,我们下次才不会再犯。

11. 太过在意自己没有的
人们总是太容易不满意自己丶不满足现况,我们在乎自己不够好丶不够漂亮,我们在乎别人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一旦我们陷入这种想法,就容易产生负面思考。如果你这麽想,不妨想想,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无法拥有你现在拥有的东西。

12. 常感到失落,找不到自我
也许你曾经陷入一种困惑,那就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麽丶喜欢做什麽丶能做什麽。人们多少都曾经这样过,但这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上述这些有害的想法,常常阻碍着人们成功,不是环境阻碍了我们,而是我们阻碍了自己,想成功,就先从告别这些糟糕想法开始。

好萊塢資深演員亞倫阿金(Alan Arkin)驚傳中風

好萊塢資深演員亞倫阿金(Alan Arkin)周一驚傳中風,他過去曾憑《小太陽的願望》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他近年更在電影《亞果出任務》中演出關鍵要角,但中風消息一出後讓不少影迷相當擔心,可在經過醫院檢查後沒有大礙,確定他只是小中風,隔日就出院。

現 年已經高齡81歲的亞倫阿金,是好萊塢硬底子演員,但據《TMZ》報導指出,他周一驚傳小中風送醫,不過在檢查確定沒有大礙後,醫院翌日就讓他辦理出院。 而他近來新片《聖誕好家在》日前在洛杉磯舉行首映,但當時亞倫阿金就缺席,如今傳出他小中風的病況,讓許多粉絲十分擔心,不少人紛紛上網留言,要他好好保 重身體。(中時電子報)

存储婴幼儿健康数据的项圈在全球性比赛中胜出

路透 – 一款可存储婴幼儿健康数据的项圈,以及一种鼓励儿童洗手的肥皂在一项全球性的比赛中胜出,凸显了可穿戴设备的潜力。

活动组织方周四称,获胜团队将获得1.5万美元的奖金,以帮助研发上述产品。获胜团队包括来自印度和美国的学生。

这项比赛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产品设计公司frog和ARM Holdings的支持。

ARM高层Dominic Vergine称,上述获胜的设计展示了耗电低甚至零耗电、可以低成本推出的可穿戴设备的潜力。

这款名为“Kushi baby”的项圈可存储儿童的两年免疫记录,可借助近场技术通过智能手机查看。

另一款获胜的设备是名为“SoaPen”的肥皂蜡笔,可在手上创建搓洗后消失的标记,以鼓励儿童洗手。

 

做错这8件事後,才发现我不会管理!一个主管的认错告白

Image第1错:自己努力做事
我犯的第一个错误是自己努力做事,忘了让部属做事。我是一个能干的人,当了主管之後,又误解了「身为表率」的道理,老是身先士卒,继续努力自己做,我认为我的效率高,10件事,我做了5件,其他人只剩5件,大家应该都会感激我才对。再加上有些事,别人确实不太会做,我又认为,与其交给他们做不好,我还要善後,不如我直接就做好。就这样,我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事情还是做不好。

直到我想清楚,主管是让大家做事,以大家的成果为成果,我下决心,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自己动手,事情就改变了,我得到一个结论,也成为我教育新主管的帝王条款:叫别人做事,别自己做,好主管是:喝茶看报,治大国如烹小鲜,集合众力完成工作。

第2错:认为所有人都自动自发
我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我是个自爱的人,我最讨厌别人说我,我也因此假设别人会自动自发,做好所有的事,我不会骂人,也不想骂人,顶多只是迂回的暗示一下。这就是前面笑话产生的原因,我下了决心,和部属谈他的问题,之前还说了许多肯定的话,怕他不舒服,但问题轻描淡写,结果他以为我在肯定他,而我仍然不知如何是好。

事实的真象是,有人自动自发,有人自律不佳,更有人想法不正确,需要导正规范,我的友善,被部属认为是是非不明的「滥好人」。好人做死,并心生怨怼,坏人心存侥幸,依然故我,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当我顿悟之後,事情完全改观。记得在看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时,学到一句话:「雷霆雨露丶俱是皇恩」,我知道赏与罚,都是主管重要的工具,现在的我,要求规范部属,熟练到不行,从暗示轻轻说,到明示正经说,到生气重重说,无所不会。

第3错:不知也不会给激励
我的第三个错误是不知也不会在口头上给激励,这也和我「不喜别人说我」的性格有关,我对自己超有自信,不在乎别人的肯定。问题是我也假设别人不需要多馀的「口惠」,只要薪资上的评价公平就好。

有一次,一个能力很强的同事告诉我:我从来没有肯定他所做的事,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事实并非如此,他值得肯定的事太多了,而我竟然从来没有开口过。从此我知道,主管的金口有多重要,「爱他要说出来」,不止是有好事要肯定,就算只有进步,但仍然不够好,也要肯定,因为人是在被激励中,才会快速学习成长,卡内基训练不就是以此为核心精神吗?

第4错:忽视考核丶讨厌考核
我不喜欢被评价,尤其是当工作者时老是被不公平对待,因此当上主管,我讨厌考核,也刻意忽视考核。

我相信两眼所见,也尽可能给所有的工作者正确的相对评价,问题是当忙於工作,我会忘了许多该做的事,尤其是当要管的人越来越多时(超过20人),其实你两眼所见的评价已经开始失真,你会看不到许多默默不显眼的工作者,这时候一个客观的考核方法就是需要的。

不要自视聪明,聪明人尤其看不到那些努力做事丶但并不聪明的人的贡献

第5错:不会当裁判
好的主管是要让部属发挥「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因此团队和谐非常重要;而和谐的第一步,不是让内部不争不吵,而是制定好的规则,让争执可以被约束与导止,而主管就是这个执法者丶是裁判。

我创业的过程中,通常是用较少人力,因此事情做不好,人力不足是最大的藉口,我很少想到是团队内部互动不佳所造成的绩效不彰。而我不会排难解纷丶不会当裁判,又是其关键性的原因。

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各打50大板是我过去常干的事,争执发生时,我总是希望和谐,对於错的人不忍苛责,对於对的人当然就不公平,结果当然是内部嫌隙频生,又怎能发挥良好的团队协调呢?

明快处理丶是非分明,是我现在的作风,该裁判吹哨子时,我绝不会迟疑!

第6错:喜欢聪明人,团队同质性高
我的同事都知道我讨厌三种人:「笨丶懒丶慢」,理论上这三种人在我的组织中,都不易存活,这也造成了我组织中的不平衡,团队成员的同质性高,生态不平衡。

事实上,高效率的团队应是多元的组合,苦工有人做,聪明的方法也有人会用,而我期待大家都是聪明人,都行动迅速,结果是有些思虑周详,缓缓而来的人含恨而去,这是我犯的第六个错误。

组成一个复杂多元的团队,快慢兼备丶痴慧融合,是我现在最大的思考。

第7错:爱护部属,忘了老板
或许是同情弱者,在早期当主管的历程中,我一向站在员工部属这边,以他们的角色丶立场自居,而忘了老板与组织的存在。

一旦老板与部属有利益冲突时,我通常捍卫员工的利益,尤其在创业初期,我甚至忘了我就是资方,只要不能给工作者更好的待遇,我就痛苦不堪,结果是,公司的营运负担更沉重。

这应也是大多数主管常犯的毛病,以工头自居,以工作者利益为先,而忽视了组织的经营能力能否负担。

後来我做了调整,主管是「双方代表」,有时在劳方,有时在资方,在内心你要正确的选择,让上下的天秤能保持平衡。「工头」与「老板的走狗」都不是正确的位置。

第8错:不知主管是专业,忘了虚心学习
我当主管的错误当然还有很多,但最後一个错误我用「以为主管是良知良能,不知虚心学习」做总结。

其实主管是一项专业,他需要各种不同专业技能,他需要有正确的态度,他负担事情的成与败,他影响到工作者的命运,可是大多数的主管,竟然都是因一种专业技能而升官,或财务丶或业务……,可是一旦升为主管,所有的困难都发生。不幸的是,企业内缺乏主管的养成训练,学院中也没有「主管学」,每一个人都是在摸索中丶尝试错误中完成学习。

我就花了14年才学会,而且是完成後才知道「主管学」的博大精深,专业分工细密。但是,如果我「早知道」,其实一年也可以有小成,两年早可以毕业,根本不需要走这一趟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