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各国领导人周五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主导下同意建立一支联合部队

路透哈萨克斯坦BURABAI 10月16日 – 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各国领导人周五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主导下同意建立一支联合部队,以应对阿富汗局势日趋不稳可能导致的边境危机。此举或意味着,作为联合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俄罗斯军队将被部署到阿富汗边境。美国主导的联军正逐步从阿富汗撤出,届时或出现权力真空。

若俄罗斯军队参与该计划,这或是普京继军事介入叙利亚之后的又一个军事强势证明。克里姆林宫称,俄罗斯希望阻止伊斯兰武装分子的蔓延,但西方政府也视此举为俄罗斯意图重新确立自己全球大国的地位。

独联体各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附近的Burabai度假区举行了会议。

他们就创立“独联体成员国边境(武装力量)和其他机构的联合体,以解决外部边境的危机情境”达成了一致。

目前未有关于该联合部队的构成或者将于何处部署的细节。

四個快樂的原則

Image一、不要將期望過份投放於任何人
他不一定每次都令你失望,
但只要一次,就夠你難受。

二、不要為另一個人的負心糟蹋自己

我們唯一可以經營好的,
就只有自己了。

三、不要老是埋怨別人對你的虧欠

有心的,他會補償;
沒心的,他只會反咬你一口,
說你小裡小氣。

四、不要晝夜為同一件事重複傷心

學懂讓過去成就更美的你,
別讓它吞噬掉你美好的將來。

契约精神和西方社会

一、一个小孩的故事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

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人的诚信观念。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天分和财富是不平等的,但是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来取而代之,从而,让在最初状态不平等的个人,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权利上拥有完全的平等。

可是,在中国,更崇尚的是“聪明”而非诚信。正是因为这种崇尚“聪明”的社会风气,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彼此防范。城市楼房里家家户户都有防盗门、防盗窗,遍地都是高高的围墙,但我们生活得仍然不安全。

二、一个老太太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

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他们还是一些小孩子呀!”

听了老太太的话,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说着,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为难地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精神的契约。

三、一个牧师的故事

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这正是背弃精神契约的最终结局。

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如果我们在别人危急的时候不援手,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孤立无援的苦果?

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当今的社会太冷漠,我们会为自己的自私付出代价。

止痛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Image总结出服止痛药应避免7个错误

  1.一片止痛,两片更好。

  海恩斯博士表示,医生开具镇痛药的剂量通常危险最低药效最好。加倍甚至三倍用药,其镇痛效果并非更快,但是镇痛药有害副作用却出现得更早。

  2.不同止痛药叠加服用。

  很多人服药(尤其是非处方药)往往不爱看说明书,这很容易导致过量用药。不同止痛药的叠加服用,就等于服药剂量翻倍,很容易导致危险。

  3.酒后头痛服止痛药。

  止痛药与酒精通常会相互促进作用。酒后服用止痛药,不但更容易醉酒,而且会导致更严重危险。

     4.止痛药与其他药物混服。

  服用止痛药之前,应该考虑一下目前是否服用其他药物或补品。一些药物或补品可能会与止痛药成分发生交叉反应,增加副作用危险。比如,阿司匹林会影响一些非胰岛素类糖尿病药物的药效;可待因和羟可酮会影响抗抑郁药的药效。

  5.服止痛药之后开车。

  有些人服用止痛药更容易昏昏欲睡。不同的人对不同药物会产生不同反应。比纳索博士建议,为了安全起见,服用止痛药之后,最好别开车。

  6.与他人共用药。

  海恩斯博士和比纳索博士一致认为,与亲朋好友或同事共用处方药物(特别是止痛药)是用药禁忌。原因是人与人健康状况、体质、过敏反应及药物交叉作用等都不一样,共用药危害大。

  7.过期止痛药舍不得丢弃。

  止痛药未用完应该早点扔掉。原因是,药物一旦过期,就很容易开始分解,在潮湿环境下更容易变质失效。服用这些药物非但不起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危险。

 

 

10个方法,锻炼你的心理韧性

Image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提供10种强化韧性的方法:

1.与社会接触
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关系是很重要的。请接受来自这些关心者的支持与帮助,而当他们需要协助时,你也该伸出援手。

2.别把危机视为无法解决的难题
即使发生一件我们无能为力的坏事,还是可以藉由对危机的诠释与反应,改变它造成的影响。你可以试着想像一切再度好转的未来,也可以努力花心思想想,万一再遇到这样的不幸,有没有哪些部分至少会比较顺利。

3.接受「改变是人生的一部分」
请接受你无法改变的部分,把注意力聚焦在你可以改变之处。

4.尝试达成目标
先为自己设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下定决心丶规律地做点事情,即使那件事看起来微不足道,积少成多一样可以帮助你朝目标推进。

5.果断地行为
请尽自己所能克服困境,不要把头埋进沙子里,妄想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6.找寻自己
许多经历过悲惨时光的人都在事後表明,自己不仅与他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也觉得自己变得更强韧。因此,请期待各种可以认识自己的机会,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从困境中获得了许多成长。

7.以正面观点看待自己
请相信自己的直觉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关注未来
即使身处困境,也要试着从长期着眼,以较大格局去审视自己当前的处境。

9.抱持最好的期待
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麽,不要去想自己怕的是什麽。

10.照顾自己
请留心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做些自己感兴趣而且放松的事情,同时规律运动,强化可以克服困境的身体与心理。

此穴道可治近视!

此穴道可治近视!

Hou Xi Xue

(网路图片)

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越丰富多彩,吸引我们眼球的东西就越多,用眼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所以眼镜就成了许多人的「贴身伴侣」——走哪带哪。近视带给人的是一个模糊的世界,因此好多人不惜重金去医院做近视矫正治疗,也有些人为了美丽去佩戴各色各样的「美瞳」隐形眼镜,或者是用激光一劳永逸。也有人觉得近视已经成了家常饭,没什麽大不了的,戴上眼镜也就算了。所以,近视还真不能忽视,你忽视了它,它就会趁你不注意,悄悄缠上你。

针对疾病:近视
适宜人群:此证患者皆适宜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按摩後溪穴,每次5分钟,常年坚持。

其实,近视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里近视被称为「能近怯远证」或者称为「近觑」。它的发病原因,多因过度用眼,损伤肝血,眼睛里的经络不通,失去正常的舒张功能造成的,最显着的症状就是视近清楚,视远模糊。俗话说,过犹不及。用眼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眼睛需要靠阳气来补充和滋润,仅仅是眼睛疲劳,还不足以造成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缺少阳气滋润时还过度疲劳。当我们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因为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阳气不足了,就没办法补充到眼睛,眼睛的正常舒张功能被抑制,近视也就很容易发生。

既然我们知道了近视发生的原因,就可以找出正确的穴位来解决,这个穴就是後溪。後溪穴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後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也就是大家攥拳头的时候,在称为「感情线」的那条纹的尽头就是後溪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它通督脉丶泻心火丶壮阳气丶调颈椎丶利眼目丶正脊柱。前面说了,近视的原因是由於长期的伏案工作而压迫了督脉,抑制了阳气地发散,而这个後溪穴正好可以壮阳气,阳气补充足了,眼睛的舒张功能又能正常发挥了,近视也就不会再发生。

按摩後溪穴的时候,最好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对着後溪穴发力,由於手上的穴位比较敏感,按摩的时候力度要合适,不要过重而伤及手上的皮肤。按摩後溪穴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这个穴位不仅能为你解决当下的烦恼,还会在将来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到刺激後溪穴,我这里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我们伏案久了,或者用电脑一段时间。体息一下,将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後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或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样的小动作,不仅不耽误工作,还可以起到保护眼睛和颈椎丶腰椎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不妨每天都可以试一下按摩後溪穴的动作,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丶脖子不会累,眼睛也不会疲劳。每天坚持这麽做下去,挺直弯曲的腰椎颈椎,同时,你会发现眼睛看东西也比以前清楚了很多。

(来自:爱经验)

黄奇帆和重庆经济

据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幅全国第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形势、趋势良好。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一时难以走出困境的背景下,重庆的表现十分抢眼。这应当正是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制定期间选择重庆进行调研、参考和“学习”的主要原因。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出台之前,国务院发改委的大将徐绍史赴重庆调研。在徐绍史参观重庆多项议题之时,被尊为“六朝元老”的重庆市长黄奇帆一直现身陪同。

徐绍史表示,“这次调研,意在梳理、总结重庆的经验”。此语一时间引爆舆论场。坊间犹记,数年前,官场之中还有一个与之类似的词汇“重庆模式”被热炒。“重庆经验”与“重庆模式”显然应当存在某种关联。而已然在地方官员群体中“脱颖而出”的黄奇帆亦在中国经济领域获得了较高的话语权,未来仕途难以限量。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重庆的经验”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黄奇帆的经验”。黄奇帆在2001年从上海调任至重庆担任副市长,着手并逐渐主抓重庆的经济建设。在接下来的10余年里,黄奇帆辅助了贺国强、黄镇东、汪洋、薄熙来、张德江、孙政才六位市委书记,因此被坊间称为“六朝元老”。

陆媒澎湃新闻近日披露,黄奇帆的身上从来不缺关注。2012年的“薄王事件”,曾让他经历了人生和仕途的一场大考。如今,黄奇帆已在重庆工作14载,主政重庆市政府也近6年,现年63周岁的年龄,也已接近正部级官员担任实职岗位的65周岁界限。

风波

2012年,对于黄奇帆来说,或许有些特别。当年11月20日上午,重庆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此次大会宣布,刚刚在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德江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政才接棒。在这次大会上,黄奇帆数度落泪。多位知情人士证实了这一信息。

这一年年初,发生了国内外瞩目的“王立军事件”。

薄熙来案一审判决书提到,2012年2月1日下午,薄熙来违反任免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须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的组织程序,主持召开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议,免去王立军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

在2013年8月的薄案庭审中,公诉人向法庭出示了包括黄奇帆等多人的证言,证实在2012年1月29日、30日、31日,薄熙来曾让秘书车某分别通知黄奇帆、陈存根、张轩、徐敬业、刘光磊等时任重庆市领导谈话。并经薄熙来提议,在未取得公安部同意的情况下,免去王立军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

2012年2月6日,被免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数日后,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1天后离开。

2月28日,黄奇帆在接受港媒采访时描述称,事件发生后他曾带领自己的秘书长前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进行交涉,与王立军本人具体地讨论两三个小时后成功说服其“自愿”离开。

3月9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中外记者会时首次回应“王立军事件”,称“非常痛心”,并承认自己“用人失察”。

3月15日,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同日,王立军被证实已被免去重庆副市长职务。

4月10日,薄熙来被停止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央纪委对其立案调查。

戒烟要花多少时间?

戒烟要花多少时间?

Cigarette butts and ashes(图源:Wikimedia)

【一秒】

2014年1月1日,我起床之后,打开烟盒,里面还剩最后一根烟。

点上烟之后,我开始像往年的元旦一样思考:新年到了,是不是该有点新气象呢?

一般来说,这样的思考要么没有答案,要么只是发一些根本坚持不了几天的宏愿。

要不把烟戒了吧。看着自己手头这根正在燃烧的烟,我心里默默的说:这是我这辈子抽的最后一根烟。

做出这个决定可能是一秒钟的事情。在那一秒之后,到现在为止,我再也没抽过一根烟。

所以可以说,我戒烟用了一秒。

【一周】

大约一天之后,身体开始感到不对劲:咦?尼古丁呢?为什么没有尼古丁?尼古丁哪儿去了?

于是开始出现戒断反应:

先是睡眠变得极差,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猛然醒来,然后再也睡不着。但这对我来说反而像是件好事,一举解决了赖床问题。

然后是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准时胸闷头晕。胸口仿佛压着巨石,无论怎么深呼吸都无法缓解。

平时一起抽烟的同事在群里相互招呼:‌‌“出去抽一根。‌‌”我也跟着出去:‌‌“我也出去透透气。你们抽,我看着。‌‌”

‌‌“何苦这样逼自己,‌‌”他们说,‌‌“来一根吧。‌‌”

我捂着胸口,做西子捧心状:‌‌“不。‌‌”

一周之后,戒断反应渐渐消失了。我的身体已经明白:尼古丁再也不会回来了,要学会过没有尼古丁的生活。

我再也不胸闷了,反而口气清新,呼吸通畅,精神抖擞。只可惜早上再也不能猛然惊醒,赖床的毛病又回来了。

抽烟的同事们说:‌‌“行了行了,戒了一周了,知道你牛逼了,可以了。来一根吧。‌‌”

我笑嘻嘻的说:‌‌“不。‌‌”

烟瘾这种东西,戒断反应最强烈时都没什么太大痛苦,几乎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而且只要一周就能完全从生理上戒除掉。想想那些硬毒品成瘾者戒毒时是多么生不如死……在所有的瘾当中,烟瘾真是战五渣。

所以可以说,我戒烟用了一周。

【八个月】

在我高三那年,我根本没意识到高考给我造成的精神压力有多大。可是在高考之后的很多年里,每当生活中面临压力时,同一个梦境就会反复出现:我坐在高考考场上,卷子上的题一道都不会做……

后来我还发现,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如果有个热门梦境排行榜,‌‌“高考时一题不会‌‌”很可能是中国区的夺冠大热。

这么多年过去了,高考的梦境已经多年不出现了。但自从我开始戒烟,另一个梦境开始反复出现:……开始的场景各各不同,但到最后我总是抽上一根烟。

我非常沮丧,‌‌“居然还是破戒了!‌‌”可同时又觉得很爽:‌‌“好久没有这么快活似神仙……‌‌”

醒来时先是庆幸:幸好只是一个梦,我并没真的破戒。然后感到不安:我真的可以宣称自己戒烟成功了吗?我明明连做梦都想抽烟。

在戒烟之初,这样的梦非常频繁,然后慢慢变少……完全消失大概是在七八个月之后。我已经不梦见抽烟了,我真的可以宣称自己戒烟成功了吧?

所以可以说,我戒烟用了八个月。

【五年】

其实早在这次戒烟之前五年,我就戒过一次烟。我至今记得那次戒烟开始的日期:2009年5月18日。

一开始也是一样的果断决绝:说不抽就不抽,根本不存在什么‌‌“慢慢减量‌‌”。然后也是一样的戒断反应:清晨五六点钟准时惊醒。最后也是一样的迅速从生理上戒除了烟瘾。

只有三点区别:一是戒烟时不觉得胸闷,可能是因为年轻,身体比现在好。二是没做过抽烟的梦,可能是因为年轻,没那么重思想包袱。三是坚持了几个月之后,以为自己已经戒烟成功了,再遇到别人给我递烟,心想‌‌“偶尔抽一根也无妨‌‌”……

于是就前功尽弃了。可能还是因为年轻吧。

再次戒烟,已经是五年之后了。得益于曾经的失败,我这次戒得更有经验:我知道戒烟是什么感受,知道戒断反应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放下‌‌“想抽‌‌”的执念……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戒烟最容易失败的节点出现在哪里:就在你以为自己已经戒掉了的时候。

如今戒烟成功的我依然很年轻,这要感谢五年前那个更年轻的我。如果没有那次失败,可能也没有后来的成功。

所以可以说,我戒烟用了五年。

【十二年】

2002年,我上大二,代表学校去云南香格里拉参加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有一些旅游环节,我见到一位少数民族老大爷在抽水烟筒。我从没见过水烟筒,好奇的问:大爷,能给我抽一口吗?

大爷笑眯眯的把水烟筒递给我。我吸了一口,没吸上来,——因为水比较重,需要用力才能够把烟从水下吸上来。我用足力气又猛吸一口,一股浓烟汹涌入肺,我顿时天旋地转,扶着大巴车的车身爬上车,躺下休息了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口烟。

然后我买了一个水烟筒带回学校,本来是想送给爸爸,但架不住新奇有趣,自己每天抽了起来。再后来我就开始找抽烟的同学要卷烟来抽着玩。不知不觉的我发现自己有点不抽不舒服了,找同学要烟的频率越来越高。终于同学不高兴了:‌‌“怎么老找我要烟。要抽自己买去。‌‌”我大吃一惊,如梦初醒:难道我竟然已经有烟瘾了吗?同时我意识到:我之所以不愿意自己去买烟,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是一个烟民。——掩耳盗铃是没有用的,我终于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去小卖部买了一包烟,面红耳赤,像做了贼一样。

从我抽烟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没准备抽一辈子。从我染上烟瘾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心要戒烟。我的烟龄有多长,我戒烟的念头就有多长。从18岁到30岁,我抽了十二年烟,这十二年里的每一天我都相信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戒烟,只是不知道那一天究竟是哪一天。

所以可以说,我戒烟用了十二年。

【更久】

如前文所述,从2014年1月1日起,我就再没抽过一根烟。

这里措辞是有讲究的:是‌‌“没抽过一根‌‌”,而不是‌‌“没抽过一口‌‌”。

事情发生在2015年5月。当时我去参加大学毕业十周年聚会,如此激动人心的场合,啥也不说了,就是放开喝。不过同学给我递烟,我是拒绝的。酒店里喝完了,大家去KTV接着喝,越喝越开心,越喝越激动,晕头转向忘乎所以。不知什么时候我手上就被人塞了支烟。当时的情景下给我屎我都会吃的,何况是烟,我二话不说拿起来就猛抽一大口。

刚抽了一口,烟就被夺走了。我抬头一看,是我大学最好的朋友老周,他知道我戒烟的事情。

我顿时清醒了几分。第二天起床后,虽然宿醉未醒,头痛欲裂,但还依稀还记得这件事,和老周确认了一下:我记得我昨天好像抽烟了?我当时真的抽了?

确认之后一阵惭愧:坚持了一年多,没想到还是破戒了,‌‌“一口都没抽‌‌”的完美记录不复存在,以后最多只能说是‌‌“一根都没抽‌‌”了。我心里对老周十分感激:干得漂亮!夺烟而不是递烟,这才是真朋友!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自己可能永远不会忘记抽烟,可能会永远贪恋抽烟所带来的那些‌‌“爽‌‌”。至今,当我深夜写稿时,我会回忆起抽烟。当我在好天气里欣赏风景时,我会回忆起抽烟。当我酒酣耳热时,我会回忆起抽烟。虽然这些一闪念已经非常微弱,但天知道我会不会在某些意志薄弱的时候放纵这些念头,任由他们主宰呢?

有本神奇的书叫做《这书能让你戒烟》。我戒烟也确实发生在读过这本书之后不久。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不要说自己是‌‌“戒烟者‌‌”,因为你不应该长久的置自己于某种‌‌“忍耐丶坚持丶守戒‌‌”的非常状态。你应该说:我是一个‌‌“不吸烟者‌‌”,只是让自己恢复了‌‌“不吸烟‌‌”的正常状态而已。

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我知道,我作为一个抽过十几年烟的人,和一个从未抽过烟的人相比,已经不可能一模一样了。抽烟的感觉和记忆根深蒂固,无法忘记。只要我还记得抽烟,我就还在戒烟。

戒烟到底需要多久?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也许是一秒,也许是一周,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二年。这些回答都是正确的。但其实也许还需要更久,也许是一生。

(来自:博谈网)

中国人在海外商用房地产上的投资增长了46%,达66亿美元

全球房地产谘询公司CBRE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在海外商用房地产上的投资增长了46%,达66亿美元,超过同期亚洲总资本投资的三分之一。而且主要是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对英国的投资稍有下降。
 

CBRE说,中国人今年上半年投资美国商用房地产的金额总计达37亿美元,多于2014全年的1.5倍。与此同时,对英国商用房地产的同期投资却稍有下降,尽管伦敦仍是中国投资者们最喜欢的投资地之一。

CBRE还说,尽管中国当局在努力收紧资金控制,但是,8月份由政府引发的人民币贬值以及自6月中以来给全世界造成重大影响的中国大陆股市暴跌,加快了中国人的对外投资。

全球法律事务所Paul Hastings的合伙人布鲁门菲尔德(David Blumenfeld)说,他虽然看到越来越多的香港和中国大陆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但是并没有看到投资者变现其在欧洲的投资。

但是,在近期的一些报导中,有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一些中国大陆投资者在最后一刻撤出了其对伦敦房地产的购买。

据主要对像为中文读者的《英国房地产周刊》上周报导,上海一家私人集团企业申龙集团撤出了对伦敦市区泰晤士阁写字楼的购买,这笔交易原为1.95亿英镑。早在2012年,CBRE Global Investors公司代表其韩国客户——公务员福利协会花了1.65亿英镑从阿波罗房地产公司(Apollo Real Estate)手中购的该写字楼。

另一个案例是,安邦保险集团公司放弃了其伦敦金融区最高大楼——46层的苍鹭大厦(Heron Tower)的购买计划。而去年该公司花费了20亿美元购下了纽约标志性的华尔道夫酒店,并在今年10月斥资1.1亿加元收购多伦多金融区的一栋17层大楼。

申龙和安邦均对其举动没有置评。

与此同时,在签署了意向书7个月后,中国最大的私人投资基金——中国民生投资,停止了价值17亿英镑对伦敦东部进行集成开发的计划。一家中国私人开发商ABP(Global)的主席表示,他本周将会宣布对伦敦一项新的策略投资,将皇家艾伯特码头(Royal Albert Dock)变成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

协助中国人和其他投资者购买伦敦及伦敦附近房地产的汉诺威私人办公室主任理查森(Fred Richardson)认为,这不存在大的投资趋势问题,他说,尽管英国的签证相对比较困难,有些买家在一些提供特别签证的国家,如西班牙和葡萄牙寻找投资机会,但是全球投资者包括中国人购买伦敦房地产的兴趣仍然强烈。

朝鲜为何可以不到?

旅法中国学者宋鲁郑日前跟随一个代表团团到朝鲜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走访了该国多处地方。为此,他为BBC中文网撰写此文,讲述他在当地的见闻和感受。

   

 朝鲜举行劳动党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

朝鲜是小国,穷国,其地缘政治环境之恶劣更是举世少有。然而,就是这样的国家,竟然在大国夹缝中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甚至苏东波也未能将之撼动,堪称东亚的另类奇迹。

应该说,环伺的大国不管是敌是友,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都不愿意朝鲜垮台是很重要的外部原因。

美国虽然将朝鲜列入邪恶国家名单,但也深知,如果朝鲜垮台,它将很难有理由在韩国和日本驻军,这两个国家也未如此的马首是瞻。日本则是不希望出现一个统一但又反日的朝鲜半岛。

中国和日本类似,很难接受一个亲美的政权在自己身边,更何况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难民问题。

至于俄罗斯,如果没有了朝鲜,它也将在远东失去一个重要的立足点。韩国虽然渴望统一,但又缺乏承担起整个朝鲜的能力。

自我封闭

然而,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部因素。

首先,朝鲜是一个小国,金氏政权可以有效的控制和自我封闭,不管是有形的边界还是无形的互联网、智能手机,都不在话下。这是朝鲜政权屹立不倒的前提条件。

虽然朝鲜出于创汇的需要,开始接纳外国游客,但却成功的有效控制和隔离。

尽管我们这个代表团比较特殊,控制的政策也比较宽松,比如可以随意拍照,可以在街道上漫步,但也很难和朝鲜人沟通。

一是语言不通,二是我们不允许使用朝元,只能在涉外单位消费。

这就等于堵住了我们和朝鲜社会接触的可能性。更不用说还有如影随形的导游。

对外国人的监控程度,不妨以我本人为例。在抵达朝鲜入境时,我填写的入境单仅仅写了国内地址。

不料,海关一看就立即问:“你不是住在法国吗?怎么不写上法国的地址?”令我大为震骇。

至于互联网和手机,朝鲜是单独一个系统,只能本国人使用。就是宾馆的国际电话也只能打出去,外面的人根本打不进去。

后来我们代表团花了七百美元的高价买了一张容量为10G的卡。如此高价,实是一种变相的阻挠。

坚持社会主义

其次,朝鲜不存在意识形态危机和任何挑战。西方的价值观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潮流都被拒之门外,百姓和精英即使对现政权不满,也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方案。

朝鲜劳动党党徽除了代表工农的镰刀、斧头还有代表知识分子的笔

从道理上讲,家族世袭这种权力传承方式已经不被认可,但朝鲜之所以行的通,除了封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历史。

朝鲜一直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王朝国家,后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然后在苏联的帮助下获得解放。它没有经历过中国的中华民国阶段。这导致两个后果。

一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自己培养的,没有受到西方的影响。这和中国大量知识分子留学欧美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朝鲜可以成功的把知识分子纳入自己的体系。它的党徽除了代表工农的镰刀、斧头还有代表知识分子的笔。

二是它没有共和的理念。中国经过辛亥革命,就已经无法再接受一个皇帝,一个世袭政权。但在朝鲜则仍然是延续政治传统。

还有一点是,朝鲜没有出现意识形态和现实实践的背离。今天的朝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然是传统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

这和中国意识形态坚持共产主义,但在经济发展上走向市场化道路不同。虽然中国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意识形态的背离还是十分明显。

没有历史包袱

第三,朝鲜自建国以来都致力于经济发展。党内尽管也有权力斗争,但都仅仅局限于高层,没有波及社会。所以没有中国的反右、大跃进和文革。

朝鲜劳动党在人民眼里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

由于没有搞改革开放,也没有出现八九事件。也就是说,这个政党历史上没有什么重大失误。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在苏联失败之后,继续坚持一个错误的发展模式。

但这一点对于封闭的朝鲜来讲,毫无意义。因此,朝鲜劳动党在人民眼里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

第四,实行计划经济的朝鲜虽然贫穷,人们也勉强糊口,但一是人人均等,大家也就心平气和。

此外日常生活中没有中国常见的社会问题:买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堵车、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信仰缺失、道德败坏、政府腐败以及吸毒、艾滋病、色情业等社会丑恶现象,治安更是堪称良好。所以,朝鲜百姓基本没有什么不满。

当然我们可以说朝鲜没有自由。可是对于从未尝过自由滋味的人来讲,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全覆盖宣传手段

第五则是朝鲜高超的宣传手段,可以说是政治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结合。以我的观察,真的是做到了没有死角、全覆盖。

朝鲜的政治宣传随处可见

各种媒体一边倒的宣传自不必说,朝鲜的突出特点随处都是纪念馆:战争纪念馆、美国大屠杀纪念馆、领导人纪念馆。各个纪念馆无不庄严宏大,气势磅礴,装饰华丽,令人顿生敬仰之心,敬畏之感。

里面的雕塑、油画、实景模仿制作更是表现力超强—-这是艺术家在信仰的强大支配下,一丝不苟,潜心创作的结果。

这些纪念馆一方面起到了强化劳动党和金家历史合法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树起了美国这一强敌外患,从而令朝鲜人民无不感恩,无不同仇敌忾,矛盾外转。

甚至一个金日成花和金正日花组成的纪念馆,都能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团友不由得感叹:一个小小的花朵都能制造出如此的说教效果,实在神奇。

最后还有一个角度不得不谈。朝鲜是一个对国际社会无害的国家。

通往平壤只修了一半的路

由于严密的控制,它不会向外输出难民,由于国力所限,它更不会输出自己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朝鲜年久失修的道路、落后的后勤、缺乏锻炼的部队、能源的短缺,它根本不可能发动一场战争。这就是朝鲜为什么一定要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常规武器的不足,才能确保政权不被外部势力颠覆。它所做的一切都是自保而已。

至于统一,或者金正日一直未能忘怀,就如同失去大陆的蒋介石,但到了第二代就开始偏安,第三代则更不用说。

而且金家政权对自己的实力心知肚明,是绝不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当成儿戏的。正是各大国对这一点的清醒意识,它们也丝毫没有想颠覆朝鲜的念头。

没有未来

自然,任何制度都会有严重的缺陷,朝鲜也不例外。其最大的颠覆性问题就在于权力传承上。

金正日突然去世,金正恩仓促接班,随后发生的一波波大清洗就显示了这一制度模式的高风险。假如没有继承人或者领导人突然发生不测,将直接威胁到政权的基础。

不过据我观察,朝鲜官方也似乎早有预案。其做法就是对领导人的家族状况保密。哪怕真的发生继承人问题,他们也会寻找替代者。

朝鲜政权和党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金家血脉基础之上
毕竟,金家已经和这个党、制度融为一体,无法分割。这个政权和党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金家血脉基础之上。

还需要指出的是,朝鲜虽然极其稳定,但却没有未来。在一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封闭社会,是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

所以,中国做为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外有西方意识形态挑战,内有自由派知识分子的离心离德和民众对物质需求不断提高的压力,其治理的难度和风险更高,但中国模式却有成功的可能性,还有可以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