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聚焦追逃追赃成果-“特别没收程序”可实施强制没收

在新华社发布的《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方成果清单》中,海外追逃追赃是字数最多的一项。

清单显示,中美双方高度评价近年来两国在反腐败和执法合作领域取得的积极进展。双方决定加强和推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二十国集团(G20)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框架下的反腐败合作,不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金提供避风港,包括进一步落实APEC《北京反腐败宣言》,支持A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的工作。双方将致力于加强两国反腐败和执法部门间的合作,共同打击各类跨国腐败犯罪活动。美方将与中方一道,在2016年中方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加大打击跨国腐败的力度。中方欢迎美方上述承诺。美方欢迎中方承诺考虑在不远的将来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反贿赂工作组。

双方决定继续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JLG)为主渠道,进一步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有关共识,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双方共同确定的重大腐败案件的办理。双方同意加强在预防腐败、查找腐败犯罪资产、交换证据、打击跨国贿赂、遣返逃犯和非法移民、禁毒和反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在追赃领域,双方同意商谈相互承认与执行没收判决事宜。双方将于今年年底前举行中美JLG第13次全体会议以及反腐败工作组第10次会议。中国公安部将与美国国土安全部适时在美举行第二次部级会晤。双方欢迎最近通过包机遣返中国逃犯和非法移民,并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合作。
美方稍晚时候发布的成果清单也显示,奥巴马总统和习主席决定要继续扩大在执法和反腐败方面的合作,包括通过罪行调查、遣返逃犯和财产追回等问题上加强协调和合作。美国和中国对最近在通过包机遣返中国逃犯和非法移民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并期望继续这方面的合作。 美国欢迎中国承诺要考虑在不久的将来参加经合组织贿赂问题工作组,并成为它的一名成员。联合联络小组作为执法合作的主要机制,它的作用的一个新的方面就是,双方承诺要讨论相互承认和执行没收判决的问题。

据新京报报道,美国是中国海外追逃追赃的重点所在。在红色通缉令公布的100名经济嫌犯的外逃地中,藏匿于美国者占40%。

由于中美两国没有引渡条约,这些逃犯的遣返面临法律障碍。而中纪委的海外执法,也因为中美两国的法律差异,遭到美国舆论的质疑。不过在习近平访美之前,美国积极向中方释放合作态度。观察者网曾报道,9月18日和24日,美国连续以包机方式,向中国遣返两名外逃多年的贪污嫌犯。

据南都报道,安排包机遣返逃犯和非法移民的计划是今年4月中国公安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首次部级会晤时达成的共识。美国国土安全部曾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同意精简遣返收到“最终递解令”的中国公民的流程,美国海关与移民执法局将与中国公安部密切合作,核实申请旅行证件的中国公民身份,并确保安排定期包机计划,促进遣返。

直接按中国法律追赃,更加高效

互认和执行没收判决,是一项意义更加深远的成果。据新京报报道,追逃追赃合作机制化之难,首先难在经济利益阻碍。外逃者所携带资产,哪些属于个人资产哪些属于腐败资产,很难加以甄别。许多外逃者基于个人考量将腐败资产进行了转化,进一步加大了甄别难度。即使是可以认定的腐败资产,由于被视作能够为藏匿地作出经济贡献的潜在资金来源,通常藏匿地司法系统也不会主动启动调查。

而法律体系的差异,也成为外逃者逃避法律制裁的活动空间。美国等国更强调程序法,而中国则主要强调事实。只要事实确,即可认定贪腐性质并对涉案资产予以处置。

观察者网注意到,中国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新增一项“特别没收程序”,它不以宣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为前提,如能证明某物属犯罪收益,该物与其持有人的法律关系即被切断,应对其实施强制没收,也就是未经定罪没收相关犯罪所得。

如今,“特别没收程序”已成为中国海外追赃的主要司法依据,但往往得不到外国政府的承认。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风说,互认和执行没收判决“非常有新意”。此前我国对外追赃最经常采用的做法是,借助财产所在地国的法律,对赃款进行冻结、扣押、没收,然后再移交回国内。在这一渠道下,虽然有一些成功案例,但由于涉及不同国家法律规定问题、追赃分享问题,程序较为复杂,追赃难度更大。而通过相互承认、执行没收判决,则是给中美联合海外追赃增加了一种法律手段。

这意味着,对于外逃贪官存放在美国的赃款,我国根据新刑诉法中的特别没收程序,对违法所得启动没收程序,便可请美国互认并执行没收判决。同样,美国在类似情况下也可通过同样的手续请我国的司法部门执行,这就让海外追赃更为高效便捷。

大众汽车排放丑闻为何没有波及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 VLKAY)受到一桩柴油排放丑闻的冲击,该公司高管层因此受到牵连,世界各国政府也对此展开了相关调查。

但这家德国公司在一个地方目前还没有受到影响,那就是中国。在中国,柴油主要仅用于卡车。

中国的监管机构一直没有发声,大众对于中国市场相关的问题也不予回应。但目前这桩柴油排放丑闻还没有涉及该公司和中国合资伙伴生产的汽车产品。中国是大众最大的单一市场。

实际上,柴油乘用车在中国极为罕见。IHS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仅生产了9,046辆柴油小汽车,而中国去年乘用车的总销量则到了1,970万辆。

在中国人看来,柴油车令人联想到尘土飞扬的农村道路上轰隆驶过的冒着黑烟的破旧货车。大众于2002年在中国推出了自然吸气直接喷射(SDI)的柴油发动机轿车捷达(Jetta),然后于2004年推出了使用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TDI)的轿车宝来(Bora)。然而由于柴油汽车需求很小,大众停止了SDI捷达和TDI宝来的生产。

对于那些希望减少污染的人来说,柴油是次要选择。为了减少污染、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中国提供了慷慨的激励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型车辆。在一些城市,如果消费者购买电动车,则可免交汽车牌照费。相比之下,地方政府对柴油车的态度谨慎。举例来说,北京市政府就禁止柴油车司机获得车辆牌照。(华尔街日报)

美国公司债市场发出经济预警信号

美国公司债市场开始发出整体经济出现问题的警讯。

美国最强劲的公司债和超安全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一直稳步扩大,过去这一趋势往往预示着经济问题的到来。收益率之差扩大意味着投资者希望美国公司债收益率进一步高出美国国债收益率才会买入。这可能意味着投资者对公司业务前景和财务健康状况信心减弱,虽然其他因素可能也造成影响。

巴克莱(Barclays)的数据显示,投资级公司债──评级BBB-及以上的公司债──相对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之差有望连续第二年上升。这将是2007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收益率之差连续两年上升后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再之前是1997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及美国网络泡沫破灭前几年。

投资者和分析师们称,他们正在密切关注相关变化,以确定经济问题是否又在酝酿之中。围绕企业偿还今年借入的巨额债务的担忧加剧,超低利率促使企业财务主管发行了创纪录规模的债券。

此外,海外经济疲软最终可能波及美国也令人担忧。上周四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 CAT)称,在中国建筑设备销售放缓之际,可能裁员逾1万人,这也凸显出上述担忧。

随着油价下跌,垃圾债市场的收益率差2014年开始大幅上升,从2013年年底的3.82个基点升至上周四的5.88个基点。由于评级在投资级以下的公司负债更高,可以抵挡经济低迷的缓冲资金较少,因此垃圾债市场对宏观经济状况更为敏感。

收益率差扩大意味着信贷周期进入后期,不过许多投资者认为信贷周期不会马上结束。信贷周期用来衡量企业借贷用于债务再融资、资本开支及其他支出的能力。通常而言,当信贷周期结束时,一些公司无法为债务再融资,违约事件增加,这是经济正在放缓的迹象。

除了对经济低迷的担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公司债收益率差扩大。美联储自2008年以来一直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这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经济扩张时期跌至异常低的水平,促使寻求较高收益率的投资者买入公司债券。一些分析师称,公司债需求的增加将利差推低至不同寻常的低位,这令投资级债券市场过去两年的温和上涨不那么令人担忧。随着海外经济疲软的迹象增加,美国国债收益率最近下跌。(华尔街日报)

望顶兴叹 日本独指登山客无缘征服珠峰

尝试成为4月25日尼泊尔强震以来首位攻上珠峰峰顶的日本登山者栗城史多周日(27日)决定回头下山。
 33岁的栗城史多2012年即在攻顶过程中冻伤而失去9个手指。他是今年登山季唯一尝试攻顶的登山者。
今年4月的强烈地震使数百名登山者放弃挑战海拔8848米的珠峰,为2014年雪崩夺走16名尼泊尔向导生命、进而封山之后,连续第2年几乎无人攻上世界第一高峰。
这次是栗城史多第五次尝试攻上珠峰。
他周日稍早在官方脸书上贴文说:“我决定回头下山。”
“我努力拿出所有精力,不过厚厚积雪拖累进度。我明白,如果进续向前推进我将无法活着回来,因此决定回头下山。”
意志坚决的栗城史多原本打算在没有氧气瓶协助下,独自一人彻夜走完攻顶前的最后一段路程,也就是海拔8000米以上、向来以险峻山路和稀薄空气而恶名昭彰的“死亡区”。
4月25日发生的尼泊尔地震造成9000多人丧生,也对该国利润丰厚的登山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栗城史多先前表示想帮助尼泊尔,“珠峰过去两年见证了多起悲剧,我希望协助尼泊尔重振观光业。”
他一个多月前抵达尼泊尔适应环境。
珠穆朗玛峰
过去6年内,栗城史多曾4次试图登上珠峰,每次都在已经看到峰顶的时候不得不放弃。
2012年,他曾被困在海拔8230的雪洞内两天,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造成冻伤,几乎失去所有手指。

美俄总统会面在即 反恐问题测水温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将尽努力建立一个协调框架来打击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IS)。
 普京在接受一家美国电视采访时重申,叙利亚唯一合法军队就是总统阿萨德的军队,他们是在打击恐怖组织。

普京表示,俄罗斯仅向叙利亚合法政府提供军事技术援助。
普京还批评了美国对反叛武装力量的支持,并称这是非法,并是适得其反的。
俄罗斯表示正与叙利亚、伊拉克以及伊朗共享情报,但是美国国务卿克里则指出,各国需要更好的协调。另外伊朗总统鲁哈尼也指出,国际方面需要共同努力打击“伊斯兰国”。
普京将会在周一(9月28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并将在纽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谈。
一位不具名的美国资深官员向BBC表示,由于乌克兰和叙利亚的问题,虽然美国与俄国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是奥巴马认为“不测试一下高层接触是否能够得到进展,是不负责任的”。

大众或早知造假触犯刑法

德媒报导,大众汽车员工和供应商数年前即警告,排放测试的造假软体违法,但公司却置之不理。
大众在柴油车装上所谓减效装置(defeat device),可让车辆在测试时启动污染控制,但是在汽车上路时秘密关上。
「周日画报」 (Bild Am Sonntag)报导,生产减效装置的零件供应商博世集团(Bosch)早在2007年便警告大众集团,此装置仅为测试用,上路后用来变造排放数值会犯法。
「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FAS)报导,大众1名员工也曾在2011年提出警告,提醒这个软体可能构成「触犯」法律。

德难民营爆冲突 14人伤

德国新闻社(DPA)报导,接近德国中部大城卡塞(Kassel)的一座难民营今天爆发冲突,造成14人受伤挂彩。
DPA引述警方说法指出,事故发生于卡塞郊区的一座帐篷搭建起来的难民营,并持续「数小时」之久。这个难民营收容来自20国的1500名左右难民。

media

DPA说,伤者中包括3名员警。
DPA说,事故最初是有2名难民在正午放饭时间爆发冲突,之后演变为阿尔巴尼亚和巴基斯坦两国难民大打出手。
傍晚时分则爆发第3起冲突,其中一群近70人左右的难民和另一群近300人难民互相火拚。
在历经数小时后,警方终于恢复秩序,但未逮捕任何人。

 

“杜鹃”逼近 台湾三千人疏散

台风“杜鹃”周日(9月27日)晚间已经加强为超强台风,预计将于周一登陆台湾,台湾东部地区紧急应对,周日已预防性疏散3000人,其中大部分是游客。

media

台湾中央气象局公布的预测指,在周日晚间转强为超级台风的“杜鹃”,风力可达每小时227公里,当地时间周日下午5点30分,台风中心距离台湾东部500公里,预期周一中午将登录台湾石垣島,29日周二登陆福建中北部。
台湾船运公司周日增加了兰屿和绿道之间的轮渡,以便在晚间船运停止前疏散更多的人。当地旅游部门表示,当天已有3000人被撤离。
铁路部门宣布周一停驰东部部分干线南下和北上的列车;部分航班被取消。
杜鹃台风逼近时正值中秋节,台湾大一些节庆活动因此受到影响,台北市政府晚间宣布,台北市周一停班停課;原定上午的祭孔大典取消舉行。
杜鹃超强台风也恰逢天文大潮,据日本气象部门预期,台风可能掀起海上13米高巨浪,气象部门同时也提醒民众预防发生泥石流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传出人员伤亡的报道。

外媒:习访美两大看点

尽管中共官方把习近平访美说成几乎是当今世界头等重要的大事,但其实,习近平这次访美的成果实在乏善可陈。

media

倒是有两大亮点值得一看:一是习近平的美国之行遭美国媒体冷遇;二是习近平一进入美国,抗议者便如影随形,尤其在首都华盛顿他的车队被中国访民拦击。
习近平访美之所以泛善可陈,首先在于他孜孜以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又被美国搁置。奥巴马觉得,中国还没有到与美国称兄道弟的份上。
而火药桶般的南海紧张局势,毫无缓和的迹象。其他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因素的没有一样得到消除。唯一可以拿出来谈的是:两国 同意共同打击网络攻击。
世人皆知,对美国网络攻击是中国的政府行为,但习近平到达美国西雅图,便开口否认中国政府参与和支持网络攻击,习近平的否认,等于宣布中美之间的任何打击网络攻击的协议,都如同一张废纸。
在美国,没有哪一家主流新闻媒体把习近平访美当作一回事来报道。习近平到达美国,刚好教皇方济各也到达美 国,首都华盛顿万人空巷。
那一天和接下来几天,媒体的版面和时段都被方济各占据,就连美国旧金山的中文电视台,也从来没有把习近平访美作为该台新闻节目的 头条,倒是好几天的把头条位置给了教皇方济各。
25日,奥巴马与习近平的记者会,又被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贝纳宣布辞职的新闻挤得不见了踪影。习近平遭美国的新闻媒体冷遇本身就是新闻,是习近平访美最有价值的新闻。
在习近平访美的高潮25日,中国访民拦击习近平车 队的行动,则是在世界所有领导人访美的历史上前所未见。
这次拦击惊险万状,访民李焕军卧倒在习近平的车轮下,司机的脚在油门上一动就要出人命;访民马永田 挡在彭丽媛的车前,把彭丽媛的车逼上了人行道。
访民拦击习近平车队事件,使得习近平在美国国事访问的所有活动,都黯然失色。

日伊首脑联大会面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时间27日,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会见了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会谈中,安倍首相希望伊朗在核开发问题上切实履行与美国及欧洲签署全面协议。
media
在会谈中,安倍首相说:欢迎有关伊朗核开发的协议的签署,但是切实履行这个协议是很重要的。
鲁哈尼总统说:因为签署了核协议,因此希望与日本扩大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安倍首相说:我们正在计划让日本企业到伊朗去,为伊朗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7月14日在维也纳达成全面协议。西方国家怀疑伊朗借核计划发展核武器,希望通过达成一项全面协议将伊朗核计划严格限制在民用范围,并大幅度提高其透明度。伊朗则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要求西方解除对其实施的空前严厉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