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正在为可能的洪水做准备

加州正在为可能的洪水做准备

由于今年冬天,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越来越高, 而厄尔尼诺现象会给美国西海岸地区带来更多的降水, 加州正在为可能发生的洪水做准备。

在圣华金河的Stockton港口,堆积了面积10万平方英尺,高10英尺的石头,这是准备在洪水爆发时加固堤岸用的。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到来时,圣华金河有22处决堤。

除了石头外,圣华金县紧急事务局还为厄尔尼诺的到来,在通讯、人员组织等方面做了准备。

习近平阅兵行〝左手礼〞藏秘密?网友官媒各有说法

习近平阅兵行〝左手礼〞藏秘密?网友官媒各有说法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3日在阅兵式上向受阅部队敬礼致意时,疑似用左手敬礼。大陆网友对此引用《道德经》指习近平此举蕴藏〝和平密码〞,但官媒随后澄清习近平只是在挥手。

网民在央视直播中发现一个问题,习近平在向受阅部队敬礼致意时为什么是用左手?据指,习近平至少4度用左手致礼。而非按中共军队列条令规定,行举手礼要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相关讨论在网络迅速升温,不少媒体也加入其中。

这一不寻常举动引发网民热议。有网民引经据典称,左手敬礼源于中国传统经典《道德经》,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又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其大概意思是左为吉,右为凶。抗战70周年被认为是吉事,因此用左手敬礼。而战争,军事活动认为是凶事,用右手敬礼。网民认为,这个寓意深刻,左为阳右为阴。左手敬礼表示不尚武力。网民演绎指左手礼是一个宣示和平的符号。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帖澄清,称这〝只是镜头角度误区,真实情况是,习近平在向三军将士招手致意〞,而非行军队敬礼。

有媒体则引述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人员指,〝左手行军礼,叫制式回礼,非现役军人检阅部队的标准敬礼姿势。没有穿军装不能对军人用右手敬礼,部队在左边用右手,部队在右边用左手〞。

知之档案:红色的阅兵式,蓝色的抗战史?

2015年9月3日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此前未曾大规模庆祝这一日子的中国,在将其列为全国节假日后,更决定此次不仅要庆祝,还要打破惯例,在国庆之外的日子里进行阅兵。

中国政府给这个传统的“抗战胜利日”起的新名字有些拗口,但也别具深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0周年纪念日。一时间北京城里里外外、电视报纸上,都填满了各式各样、字正腔圆的口号和标语:“中国是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 争的中流砥柱!”,“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维护者!”除此之外,中国官方还在发布会中表示,解放军也将在阅兵中首次展示诸多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从彩排透露细节来看,其中就将包括多型东风导弹,以及直10-武装直升机等。

为了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纽约时报中文网通过邮件、电话、和面谈采访了几位专家,他们的看法不一,节选如下。五名受访者分别为:

6月12日,直升机编队在北京一住宅小区上空飞过,这是在为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进行训练。

6月12日,直升机编队在北京一住宅小区上空飞过,这是在为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进行训练。

陈永发,台湾历史学者,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共产党党史,其代表作包括《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从革命夺权到告别革命》。

杨奎松,知名中共党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等书。

李宗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

章立凡,独立历史学者,现居北京,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史。其父章乃器建国初曾任中国粮食部部长,1957年被划为“四大右派”之一,1980年获得平反。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战略。

采访为问答形式,问题基本相同,五名受访者回答的侧重、详略程度不一。采访汇集经过编辑删减,未经受访者审定。

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国为什么这一次选择在93日,而非传统的国庆大庆阅兵?此次阅兵对内对外中国领导人要传递怎样的信息?

时殷弘:习近平执政三年,新的领袖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国内目的很重要的就是彰显习 近平作为最高统帅的权威;第二,在这么一个时候振奋中国人民的自信心;第三,中央也是要通过这件事情振奋解放军军心。近几年中国军力增长非常快,非常急 剧,阅兵也是一个鼓舞。当然军中反腐斗争也非常激烈,斗争非常大。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把阅兵的事情和反腐败直接联系起来。虽然反腐在军队工作中占了很大一部 分,但是军队主要任务还是备战。

对外也是要表达,因为中国民族的复兴从抗战开始。中国从抗战开始成了世界潮流主角之一。在中国崛起的这个背景之 下,中国也有这个意图向全世界宣告今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和世界发展中也要担任主角之一。另外一方面也是要针对中国所担忧、不满的日本,所作的间接的长远意 义上的一个威慑。还有就是对似乎和中国矛盾越来越尖锐的美国说,中国发展军事力量堂堂正正的,不会停止。

中国挑9月3号,不挑“七七”(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也不挑“九一八”(1931年9月 18日日军入侵中国东北)是因为这个日子更具国际意义。这个活动的正式名称就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所以不是中国自己的一件事情,这 个比“七七”的意义更大。之前的中国领导人没有庆祝这个日子,不能说是没有那个需要。主要是不同的领导时代有不同的决定。中国在十年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 十周年举行一次阅兵也是可以的,但是他没有做这个决定嘛。这还是一个领导人决定的问题。

陈永发:我观看俄国庆祝二战胜利阅兵的录影时,感觉历史相当讽刺,因为二战结束时并 没有俄罗斯联邦,也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全新的国家都是后来的历史产物。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有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与它竞争民族主义的招牌,所以采取肯定 斯大林的军事贡献的态度,允许其军人在斧头镰刀胜利旗的引导下,穿旧苏联军服出场。中共在民族主义方面,则仍然面对台湾中华民国的竞争,我不知道中共会不 会让军队穿著抗战时期的国军服装出现(中国官方已表示会安排部分国民党老兵接受检阅——编注),但是在1941年以前,中共军队都是穿国军制服的,都戴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军帽。我也必须声明,我并不认为阅兵是纪念二战结束的最好方式,阅兵总是带有炫耀军事力量的性质,此次苏联的阅兵当然有激起俄罗斯民族主义激情的作用。

杨奎松:从中国人的角度,新的领导人上台,阅兵是惯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而且中共 建国以来一直有阅兵的传统,毛时代五或十周年阅兵基本上是固定的。邓、江、胡历届领导人上来也都会搞一次阅兵。这次所以会让外界感到意外,只不过是新的领 导人把阅兵改在了抗战胜利日而已。兵在中国既然是一种惯例,就谈不上有多少特殊的作用或要传递什么样信息的问题。如果有,政府可能想要展示中国已经强大起 来的“中国梦”吧。民众关心的多半会是它可能展示些什么样新的武器装备。如果要讲对外的针对性,不选7月7日,不选8月15日,选择9月3日这个日子,恐怕才更具象征意义。因为这一天是由美、英、中各国组成的盟军正式接受日本投降的日子。

章立凡:共产党看历史是从政治需要来看待的,所以有他的随意性。为什么要阅兵就是还是政治需要。因为9 月3日是50年代就确定的事情(传统上中共的阅兵都在国庆日,尽管当时的政务院在1951年就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编注),但是从来没用来阅兵过,但是习近平等不到2019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因为他需要树立一个毛邓以来最具权威的军事统帅的形 象,这个还是出于一种政治的需求。他迫切需要这样一个阅兵就找了这么一个理由。

纽约时报中文网:在您看来,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陈永发:从1937年到1945年为止,中国只有一个“中央”军,叫 国军,也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叫国民政府。中共的政府名义上是这个“中央”政府的地方政府,而中共的红军是这个“中央”军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则维持独立 自主性,并不断寻求发展,终于在1945年扩张成可以与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分庭抗礼的力量。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国民党的抗战得益于中共的抗日,但是相信中共 的抗日得益于国民党的抗战。换句话说,如果中共不存在的话,蒋中正的抗战可能更加顺利,当然蒋中正也必须抗战到底,否则他的政权会失去中国人民的拥护,而 全面崩溃。但是只要他抗战到底,就不得同时设法防止中共在日本敌后建立政权和扩张军力。

八年抗战期间中共在日本敌后建立了政权和扩张了军力,但是在这八年期间,尽管日本也对中共的敌后政权和军队进 攻,但是他们始终视蒋中正的军队为最大敌人,也不断倾其全力摧毁蒋中正政府和军队的战志。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历史学家应该高度评价蒋中正的坚苦卓绝,屹立 不摇,视其为八年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共在阻止日军占领和巩固广大敌后地区方面,当然有其贡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蓄积足够的力量对日军进行大规模反攻,引人 特别注意的反而是他们乘日军进攻不暇他顾时,到日本敌后动员和组织农民,发展了他们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对国民政府而言,他们并不起牵制和削弱日军对国军作 战力量的作用。

杨奎松:没有蒋介石中央政府当年坚持抵抗政策,中国恐怕早早地就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或傀儡国了。1937 年战争爆发时中共只有3万多兵力,且局限于陕北一隅之地,如果国民党很快投降了,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联合进攻下,中共不要说向敌后发展,就是保住陕北根据 地都不大可能。但另一方面,像蒋介石那样坚定不移的抗日者,在国民党高层中也不很多,地方实力派中动摇者更多,这导致国民党政权下和军队中降日者非常多。 在这方面,中共整体上要强过国民党。因此,抗战中它在敌后农村的坚持、宣传和扩张,对众多普通国人的民族主义启蒙,包括对推动民众抗日力量的成长,确实起 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国民党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

纽约时报中文网:您认为普通中国人对这段历史有什么误区?

陈永发:最大的误区,是认为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好像彼此分工 合作。其实,国民政府负责正面战场,也从来不愿意看到中共负责敌后战场,所以坚决不准中共随意在日军敌后的广大农村成立政权和扩张军队。其实,在抗战初 期,国民党在敌后地区留置的武力相当庞大,只是在面对日军的进攻或是扫荡时,远不如中共军队能够应付,很容易因为战败,反而提供中共军队扩展的机会。抗战 虽然表示国共两党只有日本一个敌人,实际上,双方只是在共同抗日的框架中继续国共竞争和局部内战。与1937年相比,此时国共两党维持表面上共赴国难的关系,实际上双方在地方层次不断有严重冲突,有时候双方动员的军队会超过十万之多。

其次重要的误区是,中共强调其抵抗日军和本土的性格一面,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组织上和意识形态上苏联对中共的影响,不了解毛泽东其实基本上是斯大林社会主义革命的信仰者。

杨奎松: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今人距离这段历史还太近,许多人情感上和观念上仍旧活在历史当中,还远不能从历史的冲突、对立和情绪中脱身出来,客观地认识和看待过去了的一切。

李宗远:中国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一般是从初中开始,要学习中国和世界的历 史,其中在近现代史的部分,抗日战争史重点描述的。所以中国的学生是在平常的教育中是能接触到抗战历史的。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拍了很多电影电视剧,当然现 在有很多抗战神剧,当然对老百姓了解抗战有促进作用,但是的确有一些是虚假的。手撕鬼子或者一个能杀五六个七八个,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我们也是加以排斥 的。但总体来讲中国国民应该对这段历史多多少少是能认识到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1961年毛泽东会见日本社会党议员黑田寿男时曾说:日本皇军过去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中国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没有日本的侵略,我们现在还在山里,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剧了。正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让我们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创造了胜利的条件。日本垄断资本和军阀给我们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谢的话,我倒想感谢日本皇军侵略中国。而在其他一些场合,毛泽东也说过类似的话,您怎么看毛泽东曾感谢”“日本侵略一事?

杨奎松:共产党是讲阶级斗争的,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固然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这并 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阶级斗争的观点、立场和理想追求。毛泽东一生都是阶级斗争论者,他看当时的中国和今人站在民族主义视角看到的中国是不一样的。对于他来 说,抗战中有日、蒋、共三股力量,事实上也就有三个“国”。日汪有一个“中华民国”;蒋介石国民党也有一个“中华民国”,中共虽与蒋共同抗日,却并不打算真的与蒋共同建设他那个三民主义的“中华民国”,而是想要创立一个能够走向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原本,这个过程会很长、很曲折,甚至可能中途失败。如中共早年学俄共在城市中发展,没有成功;后来按照共产国际 的指导,在农村变相推行军事共产主义,也失败了。因为日本入侵,和非实行统一战线政策不可,中共这才改行了比较适合于中国实际的改良的新民主主义政策。一 方面,日本入侵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的统治;另一方面,中共通过运用新民主主义政策于农村和中间阶层,为自己赢得了生存发展的条件,只用几年时间便壮大起 来,足以挑战国民党了。当然,中共战后能推翻国民党,很大程度上与美苏冷战的发生有关。但我想,抗战八年中共就壮大起来了,这就是毛泽东说共产党应该“感 谢”“日本皇军”的意思所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怎么看中国共产党笔下的抗战史?

陈永发:中共的抗战史渲染抗战前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把抗战爆发后国军的抗日说成是前期抗日采取的战法错误,后期则消极和勉强抗日,有强烈的投降倾向。同时,在很长的时期,完全不提国军对日作战的事实,尤其不提国军为抗日作出的巨大牺牲。

国民政府的抗战史,是这一个说法的相反,除了强调国军的抗战功绩外,只是强调共军借抗战以发展实力的一面,所以 有中共抗战以来采取「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策略的说法,强调共军从来没有真正打击过日军,对日军游而不击。这种宣传,忘记中共既然在日敌后发 展,建立政权,扩大军队,便一定会面对日军的扫荡和清乡。中共并没有像国民党指控那样,和日军暗中合作。

章立凡:抗战史当然是夸大了共产党的作用。毛泽东在1956年接见一个南斯拉夫的代表团时他自己也说中国只是反法西斯的一个支队而已。首先中国不是一个最主要的战场,而中共也只是国民政府领导下的两个支队,正面战场并不是在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内进行的。22次重大战役中共只参与了一次平型关战役,而且中共也只是参加而已(22场重大会战,中共只正式参与了太原会战,打赢了其中的一场平型关战役——受访者后注)。战役是国民党指挥的。

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共在宣传与文教中对抗战史格外注重,而对一些较为敏感的历史,比如因人祸而造成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以及1989年对学生的镇压有所回避,您怎么看这种历史观?

杨奎松:历史问题敏感与不敏感,与距离现实的时间距离有关,越近越敏感,越远越不那么敏感。这也不止是中国的问题。这就好比多数国家都有政府档案开放的时间规定,比如30年。所谓特殊档案可能还要保密更长时间。这也反映出历史与现实在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一个敏感期的问题。只不过在一些国家,由于民族的、宗教的,或党派的影响作用,某些历史问题会几十上百年的敏感下去。

李宗远: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5年。在将近100年 的历史当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侵略中国。包括欧洲当时的奥地利这样的小国家可以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且中国在抗日战争之前,任何一个政府不能代表 所有的民众。就是包括蒋介石的国民政府,1927年创立了国民政府,后面也在军阀混战。所以中国人在抗战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国家。我们那时候也没有一个组织 去领导全国人民去反抗外敌入侵。

所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部分人当时都把抗日救国当成自己的任务,实现了民族觉醒,而且我们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付出了惨重的民族代价。

章立凡:我觉得这就是洗脑,把原来真实的东西洗掉,换掉一套谎言,让大家都相信。其 实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大家接触不到信息的时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毛时代,我们那时候看不到什么(自由)出版和言论,也没有个人的电台电视台,所以要搞 造神运动,用谎言欺骗大家是很容易的,除非你去偷听敌台,美国之音莫斯科电台,那个是会被判刑的。所以在那样一种高压下,很容易被造神和洗脑。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这套东西就不太管用了。当然对于那些接触资讯比较少的,年纪比较轻的,还有越贫困的人,就越容易爱国。

其实从我自己感觉来说,过去总有一句话说共产党是算数的,但是其实很多时候是不算数的。

毛泽东获得政权(之前)时说要建成一个民主的中国,实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主民治民选,还有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但最后其实是另外的东西。

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共今天对抗战史的描绘也开始提及国民党的贡献,大陆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如何发生了变化?

杨奎松:距今越近的历史,越容易受政治的影响或左右,这在哪国都一样。毛时代的中国 大陆运行的是阶级斗争的原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则越来越开始趋向于民族主义。基于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历史,国民党自然会被置于对立面;从民族主义的视角 看历史,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相对也就比较容易肯定了。改革开放后如果说有了什么变化的话,这方面变化的影响应该是最关键的。

陈永发:我认为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邓小平告别毛泽东的革命后,大批所谓“地 富反坏右”分子的帽子被摘掉,而历史学者开始有研究国民党史的部分自由,蒋中正领导和坚持八年抗战的事实难以否认,国民党在抗战中与日军作战和伤亡大批官 兵的事实,尤其难以否认。其次则是,中共官方为了改善与台湾国民党的关系,不得不承认蒋中正和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为了统战国民党上层,我觉得有时过分强 调这些上层人士亲友(譬如孔宋家族)对抗日的贡献,相形之下,反而对参加抗日行动的下层士兵和军官仍然十分漠视,甚至对其贡献没有给以适当的承认,更没有 在物资上给予照顾。

时殷弘:我觉得是因为这几年台湾问题变得特别重要,尤其是马英九上台以后,实际上已 经承认国民党抗战的作用了。不能说是今年才这样,可以说这几年一直如此。我觉得这方面如果说有变化,就是和毛时代的变化。当然,对国民党的承认总是有一定 限度的。如果你把毛时代的叙述作为一个版本,国民党的算作一个版本,那么而我想今天对国民党的承认在一个中间的程度,比毛时代多很多,但是比国民党的版本 还少。当然承认国民党,大陆内部也有人反对,所以还是要说中共是中国抗日战场的主力。这表述还是一个历史史实和意识形态的结合了。

李宗远:我在纪念馆从1996年工作,做了四期的陈列,我的体会就是 对国民党的作用时越来越客观了。过去我们对抗战提的比较少,但是从2005年开始,尤其是今年,我们给了国民党的抗战提供了比较正面的历史评价,因为国民 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必须纪念他们。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并不是哪一党,哪一派,哪些人做的抗战。而是一个民族 的自卫战争。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反映这场战争,不能只说那个,不说那个。这个改变一个是我们现在大的环境在进步,人的思想,我们的研究都在进步。中国是在越 来越开放地考虑问题。

纽约时报中文网:台湾如何看大陆纪念抗战?

陈永发:关于台湾百姓如何看待大陆纪念抗战一事,我没有做过调查,从报纸上得到的印象则是这样的:一 定会有些狂热的中国民族主义者因为仇恨日本,以及看到中国目前的强大,而受到感动,从而增加他们对中国大陆的向心力,但我感觉这样的人应该为数极少极少。 我觉得台湾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认为抗战的历史根本不是他们父祖辈亲身体验的历史,他们看纪念抗战的各种活动,是认为事不关已,不 闻不问。至于中华民国派,可能占三分之一稍多,他们对抗战史有相当兴趣,但是不可能认同中共是抗战中流砥柱的说法,我想他们采取的态度是冷眼旁观,不可能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主张纪念抗战,就进而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台湾的政治号召。

时殷弘: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对统战的帮助多少会有一点,但是你今天看一看台湾岛内的局势。国民党支持率一直在往下走,统战作用是有,但是非常有限。

纽约时报中文网:您觉得中国的抗战纪念是在煽动民族主义吗?会很危险吗?

李宗远:这点我觉得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前几年特别是2005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出现过游行和暴力打砸抢。但是2013年安倍参拜的时候,中国就没有出现打砸抢,因为中国老百姓已经经历从非理性到了理性的过程。

而且今年中国去日本的游客已经达到700万了吧,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所以你说中国人反日的话还有那么多人去日本吗。过去我们是砸日本的车和日本的商店,但是现在没了。过去我们很少人去日本,现在反而有那么多人去。中国人痛恨的是那些否认、歪曲、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

时殷弘:这是纽约时报的语言。我说的是振奋民众对中国、习近平、共产党的拥护,和对国家的自豪。不管怎么样,尽管阅兵可能被西方定义为煽动民族主义,但是这里语言是激励爱国主义。

知之存档:法西斯是什么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的参战各国都举行了纪念活动。法西斯一词早已臭名昭著,可惜少有人理解其真实含义。在人们印象中,法西斯就是民族主义、残暴和侵略成性的杂糅体,是二十世纪的政治怪物,险些将人类卷入万劫不复之境。此种说法固有正确之处,可惜过于模糊。认识法西斯的起源和主张,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话语的含义。

作为政治运动,法西斯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意大利。欧战刚刚结束,古典国家已然崩塌,轰隆的新时代正拉开序幕。共产主义在俄国从纸面落到现实,其余波暗涌搅动着西欧。在第三国际推动下,革命、起义、罢工甚至暗杀此起彼伏,加以通胀严重,经济危机爆发,社会秩序十分动荡。法西斯于是霍然而起,寻求变革。

法西斯对软弱无能的民选政府深表不满,他们信奉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的独裁制,相信团结就是力量。他们将经济问题归咎于资本家的贪婪,主张建立强大政府,将国民经济纳入约束。这一切都是为了如臂使指,上下团结地完成崇高的国家使命,提高国家地位,恢复民族荣耀,最好能够扩张领土。法西斯通常和民族主义捆绑在一起。与此同时,他们又自命为旧秩序捍卫者,对共产革命深怀仇恨,急于以暴力手段遏制革命蔓延。

这就不难理解,法西斯身上有很多矛盾之处。他们通常起于中产或低产阶级,却怀有强烈的精英意识;他们痛恨资本家剥削,主张对其限制,甚至认同很多社会主义观念,却坚决反对计划经济。他们痛感于政府软弱无能,急于夺权,却无意彻底改造旧秩序。他们主张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组织形式与宣传技巧和苏联有很多相似,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两路人。在法西斯眼中,共产国际是一帮胡作非为、不负责任同时极度危险的人物,而他们才是世界捍卫者。法西斯就是通过和第三国际不断斗争来凝聚力量的。1920年代的欧洲国家对革命还束手无策时,法西斯早已在街头和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就像勇斗恶龙的少年,他的眼睛也布满血丝,身上长出鳞爪,自己长成可怕的怪兽。

墨索里尼掀起的法西斯运动风靡全球。希特勒本人是墨索里尼的崇拜者,至死不渝。纳粹德国是法西斯国家的主力,它的很多做法,比如通过民主选举上台,大搞种族清洗,屠杀犹太人,却和经典的法西斯相去甚远。从1920年代到二战结束,法西斯非常流行,除了德国和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阿根廷都算法西斯国家。蒋介石也算是法西斯制度的赞成者,蓝衣社就是一个典型的法西斯组织——1930年代,很多中国人迷恋“法西斯蒂”,希望集中力量,解除内忧外患,非常好理解。可以说,每一个法西斯国家面临的境遇都是相似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决战,其复杂性决不可用反法西斯一言以蔽之。在西欧,纳粹德国吞并法国是一战的延续,这是一次民族复仇。苏德战场是法西斯和共产主义的决战,他们都有对外扩张的倾向,虽然勾肩搭背,决无可能长久并立。苏联对东欧芬兰鲸吞蚕食,则是趁火打劫的征服。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则是军国主义不断膨胀,从冒险失控转向全面征服。美国参与二战,则是亲身感受到轴心国家已对自由世界构成了严重威胁。

经济学家米塞斯认为,相比于法西斯,苏联才是最大祸害;比起干预主义政策,计划经济才是毫无意义,具有毁灭性的效果。当时最自由的美国也受到侵袭——罗斯福新政就被认为有法西斯气息。所谓反法西斯同盟仅仅是他们恰好面对共同敌人,而非他们有任何相似之处。法西斯在二战时遭到全面围攻,里面也有很多历史偶然,它的真正面目并没有被认识。很多国家击败法西斯,却误入了更糟糕的迷途。

七十年前,法西斯作为政治运动被击败,其暴行被揭露批判,它的一整套哲学却没有被彻底清算。法西斯在政治上属于集体主义,将国家和民族利益凌驾于个人之上;经济上奉行干预主义,政府深度管制和干预企业。法西斯还具有帝国主义倾向,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的主流思想,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倾向。理解法西斯含义,有助于理解我们这个国家主义的时代;也唯有复兴古典自由主义,以个人权利思考世界,才能真正肃清它的毒素。

减少文科投资? 盖茨PK乔布斯

减少文科投资? 盖茨PK乔布斯

Gates and Jobs(图源:Flickr)

在文科和人文教育问题上,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曾有过不同的看法。

在全国州长协会上,盖茨曾发表演讲。他认为应将有限的教育预算用到能够制造大量工作机会的学科上,他建议减少对文科的投资,因为文科学习到的知识不 能很好的和工作相关联。三天后,iPad2发布,乔布斯说,苹果的DNA就是“技术”与“人文”联姻的结果,单纯的技术不足以成就今天真正意义上的PC设 备,不足以让我们的心灵与之吟唱。

盖茨希望用科技改变现状,而乔布斯的苹果能迷倒全世界,也的确不是单凭先进技术达成的,时尚优雅的设计绝对功不可没。

那么,人文教育有用吗?盖茨和乔布斯到底谁对呢?

在过去的几十年,一般人认为:文科在走向没落,只有学习成绩不够好的人,才被迫学习文科;工程、数学、科学才是未来的趋势;工程师会成为技术创新的先驱,会成为最好的企业家。真的是这样吗?请看相关的研究结果。

杜克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52名出生在美国的首席执行官及产品技术负责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92%的人拥 有学士学位,47%的人拥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但是这些人中拥有理科学位的只有39%,其中37%拥有工程、电脑学位,2%拥有数学学位。而61%的人则 是金融、会计、商业、健康、艺术、人文等专业。

可见,要成为各行各业的引领者,不必拘泥于哪个专业,只要你对哪一方面有浓厚的兴趣爱好,都可以做得很好。

未来的许多行业都将因为科技的进步,被取而代之,而设计和创新则体现了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未来的人类需要工程师、程序员、科学家,也需要音乐家、艺术家和心理学家。如果为了找个好工作,就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然后每天为劝说自己去上班而苦苦挣扎,这毫无生活品质可言。

学生在大学时代要学习的仅仅是科学知识吗?其实,获得宝贵的社交技能、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处理拒绝、如何调试心态……最重要的 并不是学到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改变,渐渐褪色,学生要学习的是什么呢?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你需要哪方面的知识时,怎样去找到它。也就是 说,收获的不是“鱼”而是“渔”。

获得一个文凭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但如果已经进入其中了,兴趣、热忱、从错误中汲取经验的能力、做事的态度对一个人的成功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乔布斯认为,技术固然重要,但重中之重还是设计。你可以教艺术家如何使用软件和图形工具,但很难把工程师变成艺术家。

然而现实是:文科专业的就业前景确实暗淡。工程专业毕业生新鲜出炉就受到欢迎,名校的英文博士却很难找到工作。毕竟,这个世界上普通人居多,真正能走出来成立初创公司,成为首席执行官或产品技术负责人的还是少数。

学校里传授的学问,分类也越来越细,让人钻到“井底”,不容易纵观全局,不容易融会贯通。“博士”变成了“钻家”。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如此。文科生要脱颖而出,也许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开阔眼界、创新与审美方面发挥特长。

乔布斯在工业设计上以品味著称,这正是来源于他大学时的美术字课程。他说“那种美好恬静、历史感和艺术精妙,是科学永远捕捉不到的。”这些都被乔布斯融会到苹果的设计当中,让世界为之着迷。

 (来自:Vision Times)

主管与工作者,该如何看待薪水这件事?

Image当我自己是新进员工的时候,老板曾提醒「公司的政策订定薪水是严禁讨论的,如果有谁被发现私下讨论彼此薪水,当作违反员工行为守则,一律解聘。」其实我从未去查证过员工守则内是否有这一条,但是20多年我自己倒是恪守此原则,从一开始的压抑好奇心,到後来真心觉得薪水是你和公司彼此同意的工作合约,你情我愿。

薪水如何被决定的?
一个公司如何决定薪水,与人力资源策略是息息相关的。有些市场研究机构提供薪资水平调查,比如企业策略决定要在产业中延揽最好的人才,就会把各职等的薪水定在产业的最高等级;而有些企业认为他们要延揽的对象不一定是最顶尖的人,而是产业内平均值以上的人才时,他们则把各职等人员的薪水范围,定在产业平均以上。

接下来就是调薪了,较有制度的公司大概每年固定调薪一次,因各产业,工作性质制度不同,调整原则大概不出以下几种:

公司发布一个平均调薪范围 : 比如 3%-8%, 最後由你的主管根据你的绩效表现调整
主管考核员工绩效,上交人事部按照制度依各部门的贡献计算,及绩效评等计算。
公司分配预算给主管(按照部门绩效分配),由主管按个人照绩效在预算内分配给其员工
从以上3种不同的制度来看,有两个关键决定加薪的幅度,一个关键是个人绩效,另一个关键是部门贡献。除了上述两点以外部分公司也会把以下因素列入考虑,比如是否为「高成长潜力员工」,是否为「技术稀有员工」,是否为「不可流失员工」等等。

所以你的薪水如何被决定的?制度虽然是公司定的,但真正决定的人是设定你工作目标,给你做绩效评估的人。Google薪水的故事也许起源於好奇,最後引发薪酬不平等的讨论,我们在此不去谈种族肤色性别等议题,纯就绩效表现来看,我一直认为同工同酬对绩效好的员工其实是不公平的。

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薪水?
回到最基本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工作者最应该思考的是:薪水是不是你留在这家公司的唯一因素?你的付出和拿到的薪水是不是在产业的合理范围内?最重要的是,你的主管是否公平并有建设性地评估你的绩效?你的工作是不是一个好的成长平台?

最後,有两个小故事,一个给主管,一个员工参考:

有个其他部门评价不错的员工打算离职,他来跟我道别时,我问他离职的原因。他说因为他一直升不了职等,客户那里提供不错的机会,他想想就决定去了。过了一个月,他来告诉我他不走了,他的主管帮他升了职等,虽然客户公司的薪水稍高一点,但是他觉得现在的公司发展比较好。

过了两个月後,他还是走了,因为主管虽然升了他的职等,但他从其他同事那里得知他的薪水并没有被调整到该职等的基本门槛。

这个故事给主管的讯息:不要便宜行事,值得留住的,请认真对待。

另一个故事是有个部门最重要的一级主管位置出缺,表现优异丶但负责较小业务范围的另一位一级主管,没有被指派接下那个位置,却由一个基层业务晋升接任。这位主管虽然非常难过,但他认为这是个值得投资的好公司,虽不平衡,决定继续留任也没有到处抱怨,半年之後,他变成公司最年轻的高阶主管。

这个故事给员工的讯息:记住你追求的是什麽,过程难免有挫折,只要确定是你想走的方向,不要一直跟别人比较,才能走得长远。

千里马的遗憾

千里马的遗憾

Horse(图源:Freestock)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麽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士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麽可能为一个普通士兵效力呢?

猎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麽可能去当猎人的苦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马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机会。

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啊!
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又问:那你上过战场丶有作战经验吗?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麽用呢?
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
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它就气喘吁吁丶汗流浃背了。
你老了,不行!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

今天你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为你的未来积累能量,今天你所经历的每一次不开心丶拒绝,都是在为未来打基础!不要等到老了跑不动了再来後悔!

学历不代表有能力,文凭不代表有文化,过去的辉煌都已成为历史和回忆。所以,昨天怎麽样不重要,关键是今天做了什麽,明天怎麽样!!

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
为什麽我们的箭那麽少?
关羽从来不问刘备,
为什麽我们的士兵那麽少?
张飞从来不问刘备,
兵临城下我该怎麽办?

於是一一
有了草船借箭丶
有了过五斩六将丶
有了据水断桥吓退曹兵……

赵子龙接到进攻军令时手上只有20个兵,
收获成果时已攻下了十座城池丶
多了2万兵丶增了三千匹马,
军令只是写着:攻下城池!
——如若万事俱备你的价值何在!

孙悟空是在取经的路上碰到的,
猪八戒是在取经的路上碰到的,
沙和尚是在取经路上碰到的,
白龙马也是在取经路上碰到的,

所以要碰到可以与你一路同行的人,
你必须先上路!
不是有了同行者才上路,
是因为你在路上才会有同行者!

今天如果你还在抱怨,不去努力,就一定成就了别人!
你不做,别人会来做,你愿不愿意又何妨!你不成长,没人会等你!

(来自:奇鹿客)

*注:伯乐是春秋时代一个着名的相马师。

懂得涨价才有幸福

3d human climb in a red arrow for success
3d human climb in a red arrow for success

身为经营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成本控管,但却不是一开始就管控成本,而是先思考「客户对什麽样的商品感兴趣」,同时学会如何落实这个想法。

当经营者用了比较高的成本也能够理直气壮地调涨售价时,就能够抛开成本先考虑顾客满意与否。如此一来,经营者就能够选用优良的材料或花时间研发商品。当不斤斤计较於预算或时间时,就能够产生一种良性循环,让创意源源不绝,每年推陈出新。

我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参考我的想法与方法,学会「涨价的技术」让您的企业感到幸福。
中小企业因涨价而幸福的四大理由
1.中小企业员工的幸福来自「毛利」
营业额扣除进货成本与管销费用之後就是营业利益,营业利益对於公司来说相当重要。涨价与薪资的关系极为密切。只要能够顺利地调涨商品价格,老板就能提高员工的薪资。

调薪带来的效益相当多。一般而言,当薪资增加了以後,员工就会更有活力,进而提高公司的业绩。离职率会降低,员工拿的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支付的薪资,当然就会留下来继续打拼,招聘员工也变得更容易。总而言之,当薪资提高以後就能够大幅解决公司的人事问题,对於老板来说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

2.利用涨价的「毛利」可进一步提升业绩
为了提高业绩,公司通常都需要广告宣传或促销等「拓展营业额之开销」,就是「花广告或促销的费用,获取新客户」的意思。那麽,这个费用的钱从哪里来呢?其实还是出自於涨价所得到的毛利。

透过调涨商品价格增加毛利,并将部分资金投注於广告宣传或促销等费用,进而提高营业额,同时增加毛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但其中还有一点需要留意的。

在行销商品时「稍微降价」也是促销的一环。然而,「涨价」与促销所需的「稍微降价」并不冲突。因为唯有彻底地调涨商品价格,才有馀力利用些微的降价制造行销机会,这也是本书的思考方式。

3.涨价可让往来客户(供应商)感到幸福
某家日本知名的和菓子店的店长曾说:「我绝对不跟材料商杀价,但要求他们提供最好的材料。」从他的谈话可以看出双方在长年合作下培养出良好的信赖关系。

我猜材料商在习惯客户跟他们杀价以後,遇到一家不在意进价而追求品质的店家时,应该会感受到身为材料商的价值吧。而且也一定会更努力提供更好的材料。由此可知,调涨商品价格除了自己的商店或公司以外,连交易的厂商也能感受到幸福。

4.涨价能让顾客也感到幸福
或许各位读者会觉得意外吧。事实上只要调涨合宜,连顾客都能感受幸福。

当然,同样的商品与服务就这样调涨价格的话,是不会让顾客心生喜悦的。然而,若涨价本身能够充实商品或服务的内容,那麽就能够讨得顾客的欢心。

对於顾客而言,最重要的幸福是「能够持续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或服务」。我想不少人可能有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那就是自己喜欢的商品突然不卖了,或是常去的店竟然关门了之类的。

商品不卖了或商店关门虽然理由不一,但大概都是因为没有利润的缘故。如果售价能够订得高一点,确实获利的话就能继续卖下去,但我们不难看到因为没有调涨价格而卖不下去,最後关门结束的案例。

不久以前,我很喜欢某地一家养鸡场所出产的鸡肉。他们家的鸡肉比其他家的口感更好,风味更佳。後来那家养鸡场却关门了。幸运的是我又找到我原本喜欢那个口感的鸡肉了。因为同一个地区的养鸡场也卖一样口感佳的鸡肉,但价格却几乎是以前那个养鸡场的两倍。

但即使价格是两倍,比起其他有品牌的土鸡还算是便宜的,我常常去光顾这家新的养鸡场。我常在想,如果原来那家养鸡场能将售价订得高一点,有些利润的话,就有人肯继承了吧。因此,鸡肉的价格贵一点,对我而言反而是一种幸福。

远古人类曾有核子反应堆?

远古人类曾有核子反应堆?

Gabon2(图为加彭共和国奥克洛油矿的布局总结)

1942年,当费米领导下的小组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严格保密的实验室里启动他们的核反应堆时,无论谁都以为,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个核反应堆。但是有谁知道,实际上早在大约20亿年前,核反应堆就开始在地球上运行了。

在非洲西海岸四季如夏的赤道附近,加彭共和国的奥克洛铀矿中,埋藏着六个反应堆的遗迹──化石反应堆。

这些反应堆在奥克洛矿的富铀矿体中达到过临界,消耗了部分燃料,然後停息了下来,在地下沉睡了20亿年,终於在1972年被法国的科学工作者所揭露。

这个古老核反应堆的第一个线索是由法国的鲍齐奎斯发现的。鲍齐奎斯是法国彼埃尔拉特气体扩散工厂的一个工作人员,他的工作是对天然铀进料进行常规分析。天然铀中,铀-235含量的精确数值是0.7202%,这个数值是相当恒定的,最大偏差也不超过千分之一。

但是,1972年5月的一天,当鲍齐奎斯跟往常一样对天然铀进料作常规分析时,得到了一个奇怪的结果,一个天然铀样品中铀-235的含量为0.7171%,这个数值比正常的数值偏低。

这样大的偏差在很多情况下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这里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已远远超出了统计误差所允许的范围。

鲍齐奎斯没有放过它,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也没有忽视它。

这一偏差是怎样产生的呢?开始他们考虑,可能是由於气体扩散工厂的贫化铀尾料的玷污所引起的。因为只要有一点点贫化铀混进了天然铀样品,就会使该样品的铀-235含量显着偏低。

於是,他们对其他一些绝对不会被贫化铀玷污的样品做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样品中的铀-235含量也都偏低,这就排除了贫化铀被玷污的可能性。

为了查清产生这一偏差的原因,他们通过生产过程的工艺链,做了一系列的侦探工作,从法国的铀处理工厂到加彭共和国的铀矿石加工工厂,一直追踪到奥克洛露天铀矿。

最後终於查明,这个铀-235含量偏低的天然铀样品,确是来自奥克洛铀矿。当他们对该矿的样品进行分析时,十分惊讶地发现,该矿富铀矿体铀样品中的铀-235,竟贫化50%之多。

那麽,奥克洛矿的铀为什麽会发生贫化呢?短缺的铀-235又到哪里去了呢?

经过再三深入研究与探讨,科学家们十分惊奇地发现:这些铀矿石早已被燃烧过,也就是说早已被人用过!

这一重大发现立即轰动了科学界,为彻底查明事情真相,许多科学家纷纷来到加彭奥克洛铀矿区,进行长时间的考察,终於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座古老的核反应堆,这个核反应堆是由6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它的输出功率很低,只有1000千瓦。

经过多年探索,科学界终於认定,奥克洛铀矿的铀-235,是链式反应中生成的矿渣是核反应堆曾经存在的证据,这表明奥克洛铀矿区的核反应堆在20亿年前已经点火工作,运转时间更长达50万年之久。

Gabon1(图:奥克洛油矿现场)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要发生核裂变链式反应,先要有大量高浓度铀-235,而天然铀矿中只含有极少比例的铀-235,即使铀-235足够多,要想使核反应不成为核爆炸,还必须使用中子慢化剂,如重水等。即使上述两个条件满足了,也并不等於真能发生持续的核反应,还必须使铀与慢化剂之间有某种比例的配置。

在人类建造的核电站中,通常都是核裂变反应堆。在这种反应堆中,必须用高纯度浓缩铀或钸为燃料,必须用石墨丶重水等慢化剂来获得慢中子。反应堆中必须加装控制棒,使链式反应受人控制,以缓慢释放原子能。如此苛刻的条件,在奥克洛铀矿的核反应堆中是如何实现的呢?

有科学家认为,奥克洛铀矿纯粹是大自然的手笔。他们假设:在20亿年前,奥克洛铀矿中铀-235含量比现在高很多,铀-235产生的快中子经过矿石中地下水慢化和控制後,变成了慢中子,使链式反应能以缓慢方式发生。因为当核反应堆的温度太高时,将有更多的水蒸发掉,於是链式反应速度减慢丶规模变小,使核反应堆温度降低甚至熄火。在这以後的漫长岁月中,地下水会重新汇聚,使慢中子增多,链式反应加速,核反应堆温度升高,以实现重新点火启动。所以,20亿年来,整个链式反应过程像间歇喷泉一样重复发生。

也就是说,奥克洛核反应堆之所以没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功劳全在於地下水的神奇控制,使之在持续几千年的链式反应中,一直缓慢释放着原子能。

科学家们还为这种论点找到了证据──在奥克洛矿区中找到了高度集中的氙同位素,这是一种只在核反应堆关闭并冷却後才出现的元素。

但是,质疑这种论点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认为,地下水毕竟不是重水,用来做核反应堆的慢化剂有点勉强,还有,奥克洛矿区的结构相当合理,保存得也相当完整,似乎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有目的地建造而成的。比如,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核反应堆有几千米,如此巨大的一个核反应堆,对周围环境的热干扰却局限在反应区周围40米之内。更让人吃惊的是,核反应所产生的废物,并没有扩散,而是局限在矿区周围。与这个20亿年前的大型核反应堆相比,今天人类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核反应堆,也显得黯然失色。

面对这个保存完整丶结构合理的核反应堆,人们不禁要问:是谁留下了这个核反应堆?是地球上的人类吗?但是20亿年前地球上才刚刚萌发出最原始的生命,人类的出现不过是距今约200万年~300万年或150万年前的事,而人类只是在几十万年之前才开始使用火。那麽,是谁留下了这个古老的核反应堆呢?

(来自:奥秘网)

想晋升领导层,还是当个万年课长?这样做,让你离高层更近一步!

Image中阶主管怎麽想丶怎麽做丶怎麽超越,才是决定自己能否向上「迈向高层」或向下沉沦为「万年课长」的关键。UP or Down关键,就在自己的手中。

不上不下的万年课长
忽略了中层主管的积极功能:承上启下丶跨部门合作,只看到中阶主管职位的「坏」,视自己为组织里的吃力不讨好的「三明治」「夹心饼乾」角色,不仅要忍受上级责骂丶部属抱怨,还要被客户同事刁难。这种心态往往造成执行任务不力丶瞎指挥,无法为组织做出更好的贡献,与升迁绝缘,成为组织里不上不下的头痛人物。

万年课长这样想丶这样做
1. 置个人利益於部门与组织之上
有些中阶主管工作非常努力,但是他们更在意的是一己的成败荣辱,将团队成果丶部门对组织整体的贡献置於其次。

2. 无法如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抱怨缺乏资源丶人力与时间,将无法达成目标的祸首推给大环境,「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从来就不是他们考量的选项。

3. 只顾着友好上级丶疏远部属
将多数时间用於打点与上级之间的友好关系,较少与部属沟通组织目标和任务,忽略了主管的成绩单,是部属成果的集合,也是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的证明。

4. 缺乏平行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平时甚少参与丶协助平行单位所提出的需求,与组织内其他部门的关系交恶,等到有需求时,自然无法获得协助,遑论跨部门合作。

领导层接班人的高效中层
清楚体认到中阶主管职位的难处,但是选择积极面对,称职地扮演起这个居中沟通协调的角色,传递组织价值观,阐述上级交付的目标与任务,汇整丶筛选基层重要讯息。他们很擅长跨部门合作丶解决问题,是组织里的明日之星。

高效中层这样想丶这样做
1. 扮演组织里价值与知识传递工程师
了解组织愿景,并且会在日常工作中,将这个愿景与部门丶部属目标结合在一起,让团队成员都能理解自己的贡献对公司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2. 从自己做事,到带领团队做成事
视培养部属能力为第一要务,也乐於放手让团队成员尝试新工作丶累积经验。不论是自己还是部属,都能从工作中不断成长。

3. 在高压下清晰思考并解决问题
即使面对艰困的任务,处在各方条件欠佳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抱持使命必达的精神,整合现有资源完成任务。

4. 除IQ与专业技能外,更具备高EQ
具备IQ(智商)与专业技能只是中阶主管的基本技能,拥有领导者特质的「情绪智商」(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才是他们创造高绩效的关键。